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楼宇自控系统是指一种全自动化控制系统,由自动化控制设备和控制程序组成,能够实现楼宇内各种设备的控制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人员工作环境,实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等目的。

本文基于某高层办公大厦,提出该楼宇的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二、需求分析1、空调系统自动控制对于高层办公大楼来说,空调是非常重要的设备,它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自控系统来对空调进行自动控制。

2、照明系统自动控制办公大楼中的照明系统也非常重要,如何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亦是很重要的。

3、电梯系统优化电梯是办公大楼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如何减少传统电梯的能源浪费和等待时间,是本文的重点控制对象之一。

三、系统设计1、空调系统智能控制方案对于办公大楼中的空调系统,我们采用了环境感知技术和先进的操作控制系统来实现空调设备的自动控制。

我们选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控制系统来实时感知室内温度、湿度,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控制算法,对空调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同时,我们还对每个房间进行了独立的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必要的空调设备运转。

2、照明系统智能控制方案为实现楼宇内的照明自动控制,我们使用了光线感应器和开关控制同步的系统方案。

当电脑和人离开办公室时,灯光就会自动关闭。

同时,为了方便人们对照明系统的远程控制,我们还增加了手机远程操作等控制方式。

3、电梯系统优化方案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智能控制算法进行分析,通过调整电梯的速度、操作次数和区域设置等方式,实现电梯设备的优化控制。

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还利用了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对电梯上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监测,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还为电梯增加了节能模式,通过估算电梯载重、时间和区域等多种因素,实现电梯能量消耗的最小化。

四、总结通过实施本文所提出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将办公大楼各种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实现全面自动化,有效做到了能源利用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说明目录一、系统设计综述 (2)1.工程概况 (2)2.设计目标 (2)3.设计规范 (3)4.KMDigital系统简介 (3)4.1. 系统综述 (3)4.2. 系统结构 (6)4.3. 系统特点 (6)4.4. 系统基本性能 (8)4.5. 系统的集成能力 (10)二、系统与设备的选型 (11)1.设计原则 (11)2.设计范围 (15)三、设计说明 (15)1.冷水系统 (15)2.热交换系统 (15)2.空调新风系统 (17)3.送排风系统 (18)4.给排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照明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电梯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硬件介绍 (19)1.中央操作站 (19)2.被控设备接口要求 (20)3.多功能控制器KMD-5210 (20)4.通用直接数字控制器 (21)5.全系列传感器 (22)6.全系列阀门 (22)五、质量保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说明一、系统设计综述1. 工程概况2. 设计目标楼宇自控系统(BAS)实时监控XXXXXXXX内各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实现节能等综合自动监测、通讯、控制与管理,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全面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含设备清单

全面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含设备清单

1楼宇自控系统1.1系统总体需求楼宇自控系统(BAS)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空调、给水、排水、通风、运输等机电设备以集中监视和管理为目的,构成一个集散型系统,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网络。

楼宇自控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组成的高度自动化的综合管理系统,它确保建筑物内设备高效运行,整体达到最佳节能效果,同时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其成为最佳工作与生活环境。

楼宇自控系统的整体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四个方面:1.对建筑设备实现以最优控制为中心的过程控制自动化;2.以运行状态监视和控制运算为中心的设备管理自动化;3.以安全状态监视和灾害控制为中心的防灾自动化;4.以节能运行为中心的能量管理自动化。

楼宇自控系统的模式应采用分层分布式三层集成模式,包括管理层、自动化层、现场设备层。

系统结构必须是开放式的,采用全以太网接入方式,方便与第三方系统进行集成。

系统设计总体要求如下:1.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必须充分反映出实用性、先进性、扩展性及经济性。

2.BAS监控中心对建筑物内所有受控设备均可集中进行有效监控。

3.该网络架构应该由各种级别的以太网设备组成,以保证通讯效率。

4.应以以太网通讯为基础,由高性能的点对点(Peer-to-peer)楼宇级网络,DDC控制器,楼层级本地网络组成,其访问权限应对用户完全透明,以便访问系统的数据或改进控制程序。

5.所有动力机械设备在自动控制方式上,除了应该满足各自特定的启停及作息条件外,还必须兼顾到与系统内其他设备、设施的因果及内在关系,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安全。

6.所有受控设备在中央监控站停止工作时,均可在直接数字控制器的作用下实现就地控制。

7.当系统设置为手动操作模式时,所有的受控设备均可实现就地手动单独控制。

8.当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能快速自动投入使用,同时锁定故障设备。

在未检修完好前不再投入使用。

9.中央监控站应能显示所有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监测参数、调节设定值、实时记录每一次报警、离线、禁用、超越,并能协调处理一般的突发事件。

楼宇自控设计说明

楼宇自控设计说明

第一五三中心医院东、西区医疗楼楼宇自控系统图纸设计说明1 系统概述楼宇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BA系统)要求通过对大楼内机电设备进行监视、联动控制、管理,为大楼内部各个功能单元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内部环境。

通过合理调度、节能措施降低大楼运行管理费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大楼安全性。

BA系统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其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易维护性。

BA系统要求能对楼宇的相关机电设备进行监测与控制、管理、故障报警、报表报告与记录显示。

BA系统监控、监测范围如下:1)冷源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监控、冷却塔监控;2)冷源系统的群控;3)热源系统为独立子系统(以通用标准协议接入BA系统);4)空调机组监控;5)变风量空调末端系统监控;注:(未提供图纸,请明确设备数量及参数)6)送/排风系统的监控;7)电力监控系统为独立子系统(以通用标准协议接入BA系统);8)自动抄表系统(水、电表);注:(系统功能中对于此系统没有技术要求,请明确)2 系统功能及配臵要求2.1 技术总则投标方提供的设备的特点、性能应完全符合招标方指明的标准,并满足或高于招标方提出的要求。

系统采用集散式分布智能控制网络结构,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系统通讯网络采用TCP/IP协议,工作控制层可采用其它国际标准协议。

如RS-485、TCP/IP、BACnet、LonTalk、MODbus、CANopen等通用协议。

2.2 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16-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电气装臵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J232-8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相关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说明、图纸等文档。

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设计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设计说明

空调机组监控
回 风 温 湿 度监 测 冷/热 水 二 通 阀 调 节 电 极 加 湿 阀 调 节 新 风 风 门 调 节 回 风 风 门 调 节
过 滤 网 压 差 监 测 风 机 状 态、故 障 监 测 手 动 / 自 动 状 态 监 测 风 机 启 停 控 制
送/排风子系统
送/排风子系统
BA系统优点
– 节省能源、节约运行费用 – 室内恒温、恒湿和恒压控制,舒适环境 – 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率 – 节省人力 – 便于大楼内的所有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 便于大楼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并监视设备运行情
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BA系统功能
– 良好的管理将延长大楼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更换 的周期延长,节省大楼的设备开支
DDC
系统集成层 现场控制层
传感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执行层
BA系统结构(网络型)
DDC
IBMS
SAS
FAS
管理层
以太网
TCP/IP
gateway 第三方产品
系统集成层
DDC
DDC DDC DDC
现场控制层
传感器/执行层
BA系统结构
中央工作站 图形操作界面 打印机/UPS
管理层
BA系统结构
协议转换TCP/IP 第三方系统集成 报警、时间表等
系统集成层
联网结构: RS485 TCP/IP 协议: Lonworks BACnet 私有协议
现场控制层
BA系统结构
Tcp/ip
s-bus
Lonworks
BA系统结构
传感器、执 行器 4-20ma 0-10vdc PT1000 干触点
传感器/执行层
L1 L2 L3 N

楼宇自控系统(BA)设计思路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BA)设计思路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BA)设计思路说明一、概述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

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

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 )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作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

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

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

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设计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BAS)方案设计说明
L1 L2 L3 N
电流变送 电压变送 有功功率变送 功率因数变送 电量变送
照明子系统
普通照明子系统
区域1
区域2
区域3
区域4
区域... 过道灯+照度外感器
照明总控制柜
程序(定时)控制 手工干预控制
现场控制
电梯子系统
电梯子系统
故障
上行 下行
火情 迫降 警情
破坏
远程抄表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
通过通讯接口纳入BA系统管理 • 智能水表 • 智能电表 • 空调能量表 • ……
远程抄表系统
• 纳入BA系统,节省投资 • 远程抄表,节省人力 • 数据更可靠 • 丰富的报表 • 能源趋势记录曲线 • 分时段计费 • 拒付费切断 • 短信通知 • ……
BA系统结构(总线型)
DDC
IBMS
SAS
FAS
管理层
以太网
DDC
RVVP2*1.0
网络控制器
DDC
gateway
DDC
第三方产品
楼宇自控 系统方案说明
楼宇自控系统概述
楼宇自控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暖通空调、变配 电、照明、电梯、供热、给排水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 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 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 BA(Building Automation )。
需求分析
在现代化的办公大楼通常具有机电设备分散、能耗大、 管理效率低、人员密集、使用时间长、空气质量要求 高等特点,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环境舒适度有 明显的需求。 这些问题可归纳为: – 能耗问题 – 控制问题 – 管理问题 – 维护问题
– 及时发出设备故障及各类报警信号,便于将损失降到 最低点,便于操作人员处理故障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与实施技术手册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与实施技术手册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与实施技术手册第一章概述 (2)1.1 楼宇自控系统简介 (2)1.2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发展现状 (3)1.3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原则 (3)第二章系统架构设计 (4)2.1 系统总体架构 (4)2.2 网络架构设计 (4)2.3 控制层与监控层设计 (4)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 (5)3.1 控制器硬件设计 (5)3.2 传感器与执行器硬件设计 (5)3.3 通信硬件设计 (5)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6)4.1 系统软件架构 (6)4.2 控制算法设计 (6)4.3 用户界面与数据管理 (7)4.3.1 用户界面设计 (7)4.3.2 数据管理 (7)第五章能源管理 (7)5.1 能源监测与优化 (7)5.1.1 能源监测系统概述 (7)5.1.2 能源监测系统组成 (8)5.1.3 能源优化策略 (8)5.2 节能策略设计 (8)5.2.1 节能策略概述 (8)5.2.2 节能策略设计原则 (8)5.2.3 节能策略设计内容 (8)5.3 能源数据统计分析 (9)5.3.1 能源数据统计分析概述 (9)5.3.2 能源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9)5.3.3 能源数据统计分析应用 (9)第六章环境监测与控制 (9)6.1 温湿度监测与控制 (9)6.1.1 温湿度监测 (9)6.1.2 温湿度控制 (10)6.2 空气质量监测与控制 (10)6.2.1 空气质量监测 (10)6.2.2 空气质量控制 (10)6.3 照明控制 (11)6.3.1 照明监测 (11)6.3.2 照明控制 (11)第七章安全防范 (11)7.1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11)7.2 门禁系统设计 (12)7.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2)第八章智能家居 (12)8.1 家居自动化系统设计 (12)8.2 智能家居应用场景 (13)8.3 家居安全与健康管理 (13)第九章系统集成与兼容性 (14)9.1 系统集成策略 (14)9.2 与第三方系统对接 (14)9.3 系统兼容性设计 (15)第十章系统实施与调试 (15)10.1 系统安装与调试 (15)10.1.1 系统安装 (15)10.1.2 系统调试 (16)10.2 系统调试方法 (16)10.2.1 功能调试 (16)10.2.2 功能调试 (16)10.2.3 兼容性调试 (16)10.3 系统验收与维护 (17)10.3.1 系统验收 (17)10.3.2 系统维护 (17)第十一章项目管理与评估 (17)11.1 项目管理流程 (17)11.2 项目风险评估与控制 (17)11.3 项目效果评估 (18)第十二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8)12.1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发展趋势 (18)12.2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19)12.3 创新技术与应用展望 (19)第一章概述1.1 楼宇自控系统简介楼宇自控系统,又称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建筑内的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楼宇自控系统
1 •系统概述
楼宇自控系统是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视、控制、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为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建筑设备的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管理成本。

楼宇自控系统将对以下机电设备进行监控:
>冷热源系统
>空调系统
>送排风系统
>给排水系统
>变配电系统
>电梯系统
2.子系统设计
2.1系统规划
在校消控室内配置一个管理平台。

网络控制器安装在楼层弱电井,通过智能网进行组网。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送排风机、潜污泵等设备的监控由楼控系统配置现场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均布置在受控设备附近。

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通过通讯接口的形式接入本系统监控,充分利用了设备自带的控制系统。

冷水机组、燃气热水机组等第三方设备通过通讯接口的形式接入本系统的网络控制器,与楼控系统现场控制器配合完成冷热源系统的群控。

2.2系统构架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为两层网络架构:网络控制层、现场控制层。

网络控制层:
网络控制层山管理服务器和网络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管理服务器处于楼宁自控系统的最高监视与管理层,它通过智能网连接网络控制器,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各机电子系统的集中监视与管理。

支持浏览器访问,浏览器界面可以支持构架显示、窗口推出、动画和参数变量值动态显示,支持查询,实现带有口令验证的安全管理操作控制,也可以支持多媒体技术,应用视频、图像和音响等技术,使报警监视和设备管理图形界面生动直观。

网络控制器通过双绞线通讯网络连接各楼层的现场控制器,将各种机电设备的实时运行状况集成,其功能主要是实现网络匹配和信息传递,具有总线控制功能和提供WEB服务,可以通过BACnet. Modbus等开放协议进行有效的系统集成,突破了传统的系统集成只能在管理服务器实施的局限性。

现场控制层:
现场控制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建筑内现场控制器之间的通讯,既可满足传送管理服务器下达指令的任务,乂可及时向管理服务器反馈建筑设备的信息。

同时,现场控制层网络还可在管理服务器故障时,继续按预定的程序工作,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