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五篇】

合集下载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通用24篇)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通用24篇)

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通用24篇)202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事迹篇1我很希望跟我们年轻同志交流,现在我们的航空技术,跟国外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很希望年轻人能为我们国家的航空制造事业做出创新型的贡献。

所以我想说说我们的历程。

我出生在祖国饱受凌辱的上世纪30年代,“七七事变”发生以后,不到三个星期,我第一次经历了日本鬼子飞机的轰炸,那时候日本飞机列队地往西飞,炸弹爆炸不仅是声音大,而且震动很厉害,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当时吓得我们不知所措,也没有防空知识,所以赶紧从屋子里出来往院子里跑。

幸好我们的邻居,他刚从德国回来,他在德国经过了防空训练,他就立刻喊“别往外跑,赶紧在屋里,躲在桌子底下”。

所以经历了这一场以后,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边就埋下了,没有防空力量将来受尽人家欺负,所以暗暗地下决心我将来要搞飞机。

一个堂叔叔,为了祝贺我十岁生日,送了一架橡筋动力的杆身航空模型小飞机,但是这个飞机不是很结实,飞几次就坏了,我父亲看我这么喜欢飞机,他带着我到上海,那时候解放前的上海,一家航模商店。

那个商店是香港人开的,所以那个航空模型跟它的材料都是进口的,当时那个店主拿出一架一米翼展的橡筋动力的航模,就从柜台上起飞,撞到天花板下来还能继续飞,我看了非常热爱。

我父亲看到我这样的情况,就咬咬牙给我买了一架,那时候好多块钱,回家以后我们的亲戚都议论,说我父亲对我太惯了。

这个飞机拿回来以后,天好的时候,就在外面飞,下雨就在屋子里飞。

当然飞飞撞撞的,飞机就坏了,坏了就自己修。

但是有一些问题不好解决,它的机身结构是用轻木条粘起来的,那轻木当时我们国家是没有的,都是进口,那怎么办,我就只能用火柴杆来替代粘起来。

胶水那时候也没去买,但是知道是用胶片在丙酮里边化开以后,凝固了就可以当胶水用,而且干得很快,这样我就用这东西补飞机。

飞机的蒙皮又要薄,而且很结实、韧,那么这纸我们家有,因为我父亲那时候看古书,有的重要的他要用这种纸描下来,所以这样粘下来,我慢慢就能自己修理那个航空模型。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移动是一个汉语单词,其拼音为gǎnd是父母们在摔倒的时候伸出充满爱的大手;是父母们在困难的时候鼓励我们。

给予我们自信心让我们勇闯难关。

当我今天看到感恩二字时。

我尘封的记忆之门打开了:我看到妈妈费劲心力的为我补衣服、看到爸爸在外面挣钱,让我上好学校。

看到爷爷把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钱让我好好学习我的眼角突然分泌出了酸涩的泪水。

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恩情像大海。

而儿女的回报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永远永远也填不完。

父母的恩情我们今生今世都难以报答。

何况现在我们让父母伤心流泪。

我想到这里,心中突然有种难以言说的痛苦。

学会感恩这简单而难以做到的四个字,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这十几年来的我,何时为父母着想过,何时知道父母的痛苦现在的我,有了优异的成绩。

我会尽力不让父母担心流泪。

因为我有了一个新的课程学会感恩!只有学会了感恩,才能真正的悟出真正的人生哲理;只有学会了感恩,才能真正的体验孝敬父母的欢乐。

不只是父母对一切爱我们的人,都值得我们去感恩。

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们对他们的回报却太少太少了感恩是无声、无色、无形的。

我们一定要用行动回报所有爱我们的人。

让他们那慈祥与温和的笑脸永远在脸上绽放2023最新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3在西方国家,专门有一天是被称之为感恩节的,这个节日主要是用来感谢他们的上帝耶和华给予他们住所和食物的。

可是我却并不认为我们感谢的应该是上帝。

我们该感谢的,应该是千百万个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才对。

如果没有纺织工,我们就没有现在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如果没有建筑工,这些楼房将如何拔地而起;如果没有搬运工,工具粮食将无法运输;如果没有人挖掘,将没有水井和窑洞;如果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尽管它们有的并不起眼,但它们却是不可以缺少的工作。

就像农民。

耕耘播种可是十分累的活儿,可他们却从没有抱怨一句。

初春,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正是游玩的好时节。

可是他们却驾着耕耘机一刻不停地吭吭吭地耕着地。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在观看《华胥引》电视剧时,我被其中的一个女性角色所深深感动,她就是顾诵芬。

这个角色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事业的追求是多么的重要。

顾诵芬是这个故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医生,尽管她在医学界拥有非常高的声望,但是她对待分别已久的父亲却显得非常坚决,她对父亲的追忆和思念是她坚强内心的最大驱动力。

电视剧刻画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顾诵芬用她的才华和勇气在医学上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在家庭中她也始终保持对家人的关爱和照顾。

她始终相信“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这种决心和信念激励着她前进,并取得了成功。

电视剧刻画了顾诵芬一家在两岸三地历经生死的磨难对于家人之间关爱的描绘。

最令人动容之处是当顾诵芬的父亲生病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她本应坚守的岗位,去寻找可以治愈父亲的药物,她甚至为了父亲不惜舍弃自己的事业。

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尽一份自己所能,尽管时常需要面对很多困难,不过只要我们坚持信仰,无论前路如何,我们的刻苦努力总会在未来得到回报和成功。

同时,在电视剧中,顾诵芬也展现出了自己不同的一面。

她对于医学研究的执着和不放弃的精神使我印象深刻。

她所坚定的选择和付出,以及探索未知领域的勇气,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

在剧情高潮白鹿原场景中,顾诵芬的儿时回忆让人感慨万千,这场景通过美妙的音乐和高超的表演巧妙地传递了回忆的情感。

白鹿原上,孩提时代的美好和温暖在大脑中一一展开,感性地描绘出一个幸福美好的画面。

在电视剧中这是我最喜欢的场景之一,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顾诵芬这个角色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以及她所拥有的柔软之心。

总而言之,《华胥引》中的顾诵芬是我心目中的一个完美形象,一个坚强、优秀、好学、有爱心的女性,她是一位现代女性的代表,她尽管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但她始终坚定信仰,无论前路如何,她总是努力前进,勇于追求自己的事业和任意境遇下的爱情和家庭。

作为观众,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角色带给我的正能量和鼓励,她身上具有无穷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理念,迎难而上,开创属于自己的道路。

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五篇范文

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五篇范文

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五篇范文顾诵芬,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希望大家喜欢!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1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顾诵芬于1951年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航空工业局生产处工作;1952年至1956年担任航空工业局飞机技术科工程师;1956年至1961年担任航空工业局飞机设计室高级工程师;1961年至1978年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气动室高级工程师;1978年至1986年担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6年至1991年担任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担任航空航天研究院副院长、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担任中航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11月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主要从事飞机的气动力设计。

202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顾诵芬观后感心得2顾诵芬年近80岁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酝酿名为“大飞机工程”的科技类丛书,顾诵芬欣然受邀担任了该丛书的总主编。

丛书涵盖我国国产大飞机的总体气动、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航电、制造等专业方向和关键技术。

其内容既包括领域内专家们最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成果,也包括来自飞机设计第一线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截至2018年1月,顾诵芬作为《大飞机出版工程》主编,先后出版6个系列、100多种图书,撰写数十份涉及通用航空、轰炸机、轻型多用途战斗机等多机种的研究报告、咨询报告和建议书。

如今,年届九旬的顾诵芬,仍在为了航空事业思考谋划,业内外院士、专家也经常过来请教技术问题。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2024感动中国顾诵芬先进事迹心得感悟顾诵芬是一位感动中国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让人们深受感动和鼓舞。

我非常荣幸有机会写下对他的心得和感悟,通过这篇文章,我想表达我对他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顾诵芬是一位老师,他教书育人的同时,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和关怀。

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位温和而又坚定的人,他敬业爱岗,一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付出着一切。

顾诵芬教书育人的故事是我最为感动和震撼的地方。

在教育的这个大舞台上,他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是一位给予学生温暖和希望的导师。

他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在顾诵芬的课堂上,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他不仅给学生们带来了知识的光芒,更传递给他们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感到非常沮丧和无助。

顾诵芬看到了我的困扰,主动找到我,耐心地给我指导,并鼓励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困难。

他的鼓励和支持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克服了困难。

顾诵芬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让我懂得了学习的意义和责任。

除了教学工作,顾诵芬还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他时常和学生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曾多次向他倾诉我的困扰,他总是耐心倾听,为我提供帮助和建议。

他告诉我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正是因为他的鼓励和支持,我在困境中挺直了腰杆,勇敢地面对挑战,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顾诵芬的关心和帮助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也影响了我身边的许多同学,他成为了我们心中的明灯和榜样。

顾诵芬的先进事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位好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更要有真挚的关心和爱心。

他用真诚的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用无私的爱去感动每一个学生。

他教会我们知识、教育我们品德、鼓励我们成长,他就像一座坚实的灯塔,引领着我们向前。

顾诵芬的先进事迹还提醒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做出贡献,影响他人的生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个人心得体会7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个人心得体会7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个人心得体会7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个人心得体会【篇1】今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

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年。

其中,苏州籍两院院士顾诵芬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荣获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院士是著名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是我国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

他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击机的历史,顾诵芬院士先后参与主持了歼教1、歼8和歼8Ⅱ等机型的设计研发,曾任歼8副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

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

1991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顾诵芬父亲顾廷龙和母亲潘承圭都出身于苏州名门望族,旧居在望星桥。

顾廷龙逝世后,顾诵芬按照父亲临终前“将藏书一部分捐赠母校”的嘱托,分两次从北京专程到苏州,把父亲生前收藏的4000册(套)珍本、孤本、善本藏书捐赠给苏州一中。

为此,苏州一中专设“顾廷龙赠书珍藏室”。

年8月,“清芬可挹:两院院士顾诵芬”展在苏州美术馆举办,展出了顾廷龙、顾诵芬两代名人的手迹、图纸手稿、工具仪器等90件实物原件,以及成绩单、珍贵照片等66件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顾诵芬院士从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国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砺行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个人心得体会【篇2】1971年,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长达20余年的僵局,当美国刚发布公告解除外国人访问中国的禁令时,思乡的杨振宁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5篇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5篇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5篇顾诵芬院士高度关注国家战略安全,为大飞机飞上蓝天提供决策支持。

他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一)在《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节目中,有四位老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到现场参与录制,这其中就包括刚刚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顾诵芬院士,他也是我国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曾主持研制歼-8、歼-8Ⅱ等战斗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战斗机的先河。

我们先来通过一个短片回顾一下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

敬一丹:顾老今天没有来到感动中国的现场,通过视频的方式他和我们面对面。

顾诵芬:大家好,我就是顾诵芬,今年92岁。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我,我感到很惭愧,我没有做出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我太多了。

感谢感动中国组委会,感谢全国人民,特别感谢一代代为祖国航空事业接续奋斗的全体航空人。

当时因为身体原因,顾老没能来《感动中国》节目录制现场。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前几天,感动中国主持人敬一丹与记者崔霞一起登门拜访了顾诵芬院士,给顾老送上了《感动中国》的奖杯。

在离开顾老家前,顾老为中国航空事业写下了寄语,希望年轻人再接再厉,为祖国的空天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顾诵芬:相信你们对空天事业的精彩报道,能激发更多的年轻人为祖国的空天事业做出更多创造。

感动中国顾诵芬人物事迹有感(二)2021年1月的一天,阳光柔和,摄影师给顾老拍了一张照片:镜头中,他身姿前倾,手中捧着一架歼击机模型,眼神中有种穿透时空的力量,淡然若菊中自带强大气场。

有人看了这张照片感动到泪目,说顾老手捧战机就像捧着自己的孩子。

这位今年91岁的老人就是顾诵芬,作为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他航空报国70年,亲手“捧出”了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初教6、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歼8Ⅱ……他同时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开创者,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五篇)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五篇)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五篇)顾诵芬人如其名,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对祖国诚挚的爱,诠释了什么叫赤子之心。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五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1顾诵芬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

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

顾诵芬是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

他主持了歼教1、初教6、歼8、歼8Ⅱ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奠定了我国亚音速飞机和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基石,推动了我国气动力研究、设计基础手段建设发展。

1930年2月4日,顾诵芬出生于江苏苏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那时的飞机轰炸声成了顾诵芬儿时印象最深刻的声音。

日本飞机频繁在头顶上空盘旋,炸弹爆炸震得家里的玻璃窗都发颤。

经历过这样的日子,顾诵芬说:“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

”就这样,报国的种子在他心里埋下了。

顾诵芬10岁生日时,叔叔顾廷鹏买了架航模飞机送他,他视若珍宝。

父亲见他这样喜欢航模,便也买了一架给他。

最初的航空梦想,便从小小的航模上诞生。

此后,他先后求学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航空武器装备是现代战争的首战装备、决胜装备。

建立独立完整并能与西方列强比肩的航空工业,是中国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

1951年,顾诵芬毕业后分配到航空工业局。

当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难时刻,党中央做出重大决定,国家拿出“60亿斤小米”建设航空工业,航空工业局成立,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

这一年,21岁的顾诵芬便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于1956年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五篇】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1顾诵芬首次参与设计的机型,是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

喷气飞机的特点是要用两侧进气,让出机头来放雷达。

顾诵芬负责气动布局设计任务。

然而,这对于学习螺旋桨飞机的顾诵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当时,顾诵芬最担心的是两侧进气道。

一旦发动机收油门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边进气,一边排气,飞机发动机就没有推力。

如何验证,顾诵芬和同事费尽了脑筋。

他回忆道:“我们用医务所的废针管,把它不锈钢的很细的头焊在铜管上接出来做成一排,然后外面用薄铁皮做个整流罩。

那时候也没有好的风洞,就到哈尔滨军事工程院那个一米五口径的小风洞里去做,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拿下了这个实验。

”1958年7月26日,历时两年时间的研制,歼教1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

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没有公开。

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歼8虽然首飞成功,但在跨音速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因气流分离导致的抖振问题。

用飞行员的话说,就好比一辆破公共汽车开到了不平坦的马路上。

为了查出垂直尾翼气流分离的地方,顾诵芬决定乘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进行观察。

顾诵芬的夫人江泽菲曾和他有一个约定——不再乘坐飞机。

这并不是出于对飞机安全的不信任,而是不忍承受失去至亲的痛苦。

然而这一次,顾诵芬要登上的还不是民用大飞机,而是风险更高的战斗机!所以他必须瞒着妻子、瞒着家中每一位亲人。

顾诵芬本人坦言,当时也来不及想这么多。

据当时驾驶飞机的试飞员鹿鸣东回忆:“顾总那会儿已是年近半百的人,却丝毫不顾过载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这让所有在场的同志都十分震撼和感动。

”连续经过三次的上天观察,顾诵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通过后期的技术研发和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1979年底,歼8正式定型。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

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

他制订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方案,解决了二元超音速可调进气道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他作为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军方评价,歼8Ⅱ飞机是当时“我国空军装备的歼击机中最高档的机种,对改善空军装备、增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成为当时空海军的核心装备。

__年,歼8Ⅱ飞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牵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顾诵芬被誉为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气动力设计第一人。

在歼10研制过程中,顾诵芬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转型评审和研究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等方面的工作。

与之同时,他敏锐地抓住苏联解体前的机遇,借助20世纪60年代与苏联航空科技专家建立起的深厚友情,发起并主持了双方气动力和飞机设计专家对远景飞机的设计合作,使我国上百名飞机设计技术骨干得到了锻炼,此次活动形成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新一代战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组建起了我国新一代战机研制的国家队。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2顾诵芬对航空的兴趣始于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时期。

当时,哥哥顾诵诗就读于市区里的崇德中学,学校里的学生用硬一点的纸板做滑翔机,用橡皮筋弹射。

哥哥把学校里做好的滑翔机拿回家里,带着弟弟顾诵芬在空旷处放飞。

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顾诵芬,他以极大的兴趣与哥哥一起开始制作,一起在外放飞。

入读中学后,他又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一个飞机设计师的故事》。

这是苏联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的自传。

“1937年七七事变,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飞机排得很整齐往西边去,紧接着就是炸弹响。

1939年我们到上海,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上海(日军驻地)经受了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我知道二战美国人之所以占优势,就是他们的空军厉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后,顾诵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

因为抗美援朝,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

上级组织决定,这一年的航空系毕业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

面对母亲的不舍,怀揣着航空梦想的顾诵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车。

与他同一批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飞机设计和航空技术研究部门,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机关。

一心想设计飞机的顾诵芬,因此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开心。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3感动中国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3月3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

_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为年度人物。

组委会以唐代诗人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中的一句“冲天鹏翅阔”表达了对顾诵芬院士将毕生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心有大我,赤诚报国,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倾尽心血的无限敬仰。

“每当国庆阅兵战机呼啸飞过,都是万众瞩目的时刻。

人们在仰望的时候,也是在行注目礼。

几代战机几代人,他在长空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组委会在给予顾诵芬院士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的梦。

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

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考虑到身体原因,今年92岁高龄的顾诵芬院士未能亲临颁奖盛典现场,他以视频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他表示:“组委会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我,自己感到很惭愧。

我没有做出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我太多了。

感谢组委会,感谢全国人民,还要特别感谢一代代为祖国航空事业接续奋斗的全体航空人。

”顾诵芬院士出生于1930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引领者、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航空工业第一位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顾诵芬院士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

创新设计多型飞机气动布局,建立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

主持研制的歼8、歼8Ⅱ超声速歼击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歼8系列飞机是20世纪我军核心主战装备。

他建立了我国歼击机研制体系,为航空武器装备跨代升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他高度关注国家战略安全,为大飞机飞上蓝天提供决策支持。

他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空工业各单位很多干部职工通过各种形式收看了颁奖典礼,再次被顾诵芬院士为航空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他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所感动。

顾诵芬院士是航空工业沈阳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作为他的后辈,现任沈阳所总设计师的孙智孝说:“顾老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

我是所里第六任总设计师,虽然肩上担子很重,但在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们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来自航空工业成飞的“90后”员工吴松泽则表示:“顾老和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们在‘一张白纸’的背景下开创了新中国飞机设计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他们永远奔腾在祖国航空事业第一线的品格深深打动了我。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飞机设计师,我要传承好前辈们忠诚忘我、探索不已的精神,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的接班人。

”“感动中国”自__年启动以来,近200位人物和群体走进大众视野,他们传递出的精神力量激荡人心,令无数国人为之动容。

其中,“壮志凌云”的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和“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分别于__年和__年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他们与顾诵芬院士一样,作为航空人的杰出代表,身上凝结着的“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后来者们接续奋斗,也让更多国人认识“深藏功名尘与土”的航空人,认可“隐秘而伟大”的航空事业。

“感动中国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__年。

共评选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10位年度人物,并特别致敬中国航天人。

2022感动中国顾诵芬事迹心得4北京,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院内,一条500米的路,顾诵芬从60多岁走到了90多岁。

现在的顾老虽已92高龄,但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仍然坚持从家中步行至办公室。

500米,40分钟,顾诵芬始终不疾不徐、沉着平和。

他记得,从前的自己经过这条路时,“走路都带风”。

1956年,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1964年,中国开始自行设计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

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

他带领设计部门与风洞试验单位联合攻关,在国内第一次创建了战斗机喷流影响试验方法,该试验方法也成为后来确定发动机喷流影响的基本方法。

1969年7月5日清晨,在沈飞试机跑道的一端,歼-8英姿勃发地停在那里,等待着起飞的命令。

上午9点半,试飞员尹玉焕驾驶歼-8飞机在跑道上疾速滑行,拉杆爬升,直冲蓝天,飞至3000米上空,做平稳欢快地盘旋,动作矫健而轻盈。

“飞行正常”,塔台的话筒里传来尹玉焕的报告。

飞机在两次通过机场上空后,平稳地降落在机场上,歼-8首飞成功了!正式宣告终结了中国不能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

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

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组织和领导军地多个部门、上百个单位高效协同工作,仅用四年就实现了飞机首飞。

__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__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此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91岁的顾诵芬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

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顾诵芬谈到这至高荣誉时这样说。

得知顾诵芬先生获此荣誉后,许多新一代的航空人对顾诵芬讲出深情祝愿。

“顾总是沈阳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

”沈阳所总设计师孙智孝说。

“顾院士是飞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在他的带领下,沈阳所一代代航空人不负众望,注重创新,信念无比坚定,力量无比强劲。

”沈阳所副所长左林玄说。

“从老一辈的设计师身上,我看到了勤奋、钻研、严谨、忍辱负重、勇于担当的品质,由于行业的特殊性,他舍小家,为大家,远离名利,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出个人最大的牺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