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散文《时光》

合集下载

《时光九篇》席慕蓉

《时光九篇》席慕蓉

《时光九篇》席慕蓉——2018/12/17流星雨就像夏夜里那些年轻的星群惊讶于彼此乍放的光芒就以为世界是从这一刻才开始然后会有长长的相聚于是微笑地互相凝视而在那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真的谁也不知道啊年轻的爱原来只能像一场流星雨素描时光在等待中岁月顺流而来君临一切在开满了野花的河岸上总会有人继续着我们的足迹走我们没走完的路写我们没写完的故事甚至互相呼喊着的依旧是我们彼此曾经呼唤过的名字难题我的难题是在一生里如何保有一种如水又如酒的记忆在多年后那些相似的夜晚里如何能细细重述此刻的风此刻的云和此刻芳草丛中溪涧奔流的声音在向过往举杯的时候如何能每次都微醺微醉并且容许自己在樽前微微地落泪困难真的不在这无缘的一世我的难题是挥别之后如何能永远以一种冰般冷静又火般热烈的心情对你我我喜欢出发喜欢离开喜欢一生中都能有新的梦想千山万水随意行去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么方向我喜欢停留喜欢长久喜欢在园里种下千棵果树静待冬雷夏雨春华秋实喜欢生命里只有单纯的盼望只有一种安定和缓慢的成长我喜欢岁月里漂洗过后的颜色喜欢那没有唱出来的歌我喜欢在夜里写一首长诗然后再来在这清凉的早上逐行逐段地检视慢慢删去每一个与你有着关联的字美酒终于厌倦了这种把灵魂一层又一层包装起来的世界我要回去了列蒂齐亚下决心不再对生命提出任何的要求什么也不要带走留下孤独作为我款待自己最后的那一杯美酒。

最新席慕容散文《时光》三篇

最新席慕容散文《时光》三篇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气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了。

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

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是什么原因,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

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会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

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为了嫁女儿婚礼上的佳酿。

它有一个美丽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儿红。

是什么是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

到底,时间是善良,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令把原来的数值倍增而已。

开始变坏的米,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变得更腐臭。

而开始变醇的美酒,每一分钟,都在继续增加的芬芳。

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看到过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越陷越深,终于变得满脸风尘,面目可憎。

但是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延伸,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求善良的人身上。

同样是煮熟的米,坏饭与美酒的差异在哪里呢就在那一点点酒曲。

同样是父母所生的,谁堕落如禽兽,而谁又能提升成完美的人呢是内心深处,仅仅环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时间怎样对待你我呢这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

赏析这篇文章开头独特,仿佛在讲述生活中的一些不经意的小细节。

但是在第二个例子中又运用了与第一个例子比照的手法引出了本文的中心,道破玄机。

在那仿佛是自问自答之后,席慕容运用了言辞十分简练但语言很生动的文笔将想要讲述的真正的真理表达了出来。

先是一句承上启下的问句,再结合以上两个例子把其中的奥秘一一揭破,再把笔头转向现实的生活,结合生活和之前的奥秘,再加上席慕容动人的文笔,此段堪称高潮。

最后再一言道破,把最后一句话的问句留给读者,令人沉思。

本文不长,也就只有百来字。

但是它让我们学会了如此抽象的事物原来可以用生活去描写,也时时提醒着我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珍惜生活。

时间对待你我是一样的,公平的,如何争取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

席慕容散文《时光》【《时光包裹着我的多情》抒情散文】

席慕容散文《时光》【《时光包裹着我的多情》抒情散文】

席慕容散文《时光》【《时光包裹着我的多情》抒情散文】
总因着悲伤的影子,我不敢绽放自己的样子,风偷走了我的胆子,雨注入了我哭泣的眼泪,还有那弯曲的小路准备阻挡我前进的步子。

我想和时间谈恋爱,但是它总是不停地忙碌,不肯花一秒的时间来倾听我唯美的故事。

我恋取了月亮的影子,倾泄了我柔美的身子,尽放了我所有的情感,黑夜不眠独语。

假如借我一抹悲伤,我会躲进云层,一朵轻飘,会有那酥酥麻麻跳动的心情。

被云包裹着的多情,释放空灵,再也不会担心被看穿了所有心事,欲说还休语。

若是天空不深情,是不是太阳就不再会热情,似乎一切都各有定律,命运的轮再旋转。

我的一生,似乎都被囚禁在文字里,我却爱的一塌糊涂,不是自己的自己。

小草也来好奇,退不尽生命的激情,秋不是它们生命的终结,而是一场新生命的蕴育。

读着李白的诗,吟着杜甫的文。

怎么越读越深情,越知味。

我凌乱的多情,是否也可以汇聚美丽的篇章,将你柔情。

如果日光不曾留恋你的影,你是否就不会会怨恨,那昔日的雨,伤了谁的心。

如果可以,我愿化作一滩榆荫奉献着自己给便整个世界。

感谢您的阅读!。

席慕容散文《时光》

席慕容散文《时光》

席慕容散文《时光》席慕容是一位著名的台湾诗人、作家、音乐人和文化名人,他的创作涵盖了诗歌、小说、散文、评论、音乐和影视等多个领域。

其中,他的散文作品被誉为经典之作,其中包括了《时间的礼物》、《十月路的秋天》、《晚来风急》等等。

而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他的散文《时光》。

《时光》是席慕容写的一篇散文,它描述了人生中无法避免的时光流逝,以及人们对于时间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席慕容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蓝本,借助文字表达出了时光带来的种种情感和思考。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篇散文是一篇关于人生哲学的佳作。

文章从“时光”这个词语出发,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法挽回。

他写道:“时间,像一条彩绸带,自人生的起点流淌向终点,这条绸带不停地卷轴着,荒野中到处留下人世沧桑的纹路。

绸带流淌的时候,看见的只有前方,回首望去,纹路被卷进了光阴的深处,再也寻不获。

”这段文字生动地表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深刻揭示了人们在时间面前的渺小和无助。

同时,席慕容也用他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时间的态度和感受。

他写道:“年轻人总是期许时间能快点经过,而人到中年,则愿时光悠缓行走;但当迈进晚年时,则想挽留时间的流淌,捉住时间的尾巴,带着它回到昔日的年华中再来一场人生的美梦。

”这段文字生动地刻画出了人们对于时间的不同态度和感受,深刻表现了时间在不同年龄段对人的不同影响和不同阅历的积累,以及不同年龄段人对于时间价值的深刻认识。

席慕容还通过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敏锐地剖析了时间对于个人的影响和启示。

他写道:“在时间滴答滴答中,我学会了追求内心的境界,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看人、看事物,走自己的路,而不受别人的影响。

时间无尽地流淌,感悟由热到凉再到温和的人生。

我依然从容地去面对这个世界,无论生活多么坎坷,我都能够保持我的梦想,一步一步踏实地前行。

”这段文字深刻表达了个人面对时间的态度和心境,体现了一个人成熟和领悟的状态。

最后,席慕容在文章中也强调了时间的珍贵和不可骄慢。

席慕容散文《时光》(最新)

席慕容散文《时光》(最新)

一锅米饭,放到第二天,水气就会干了一些,放到第三天,味道恐怕就有问题了。

第四天,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它已经变坏了。

再放下去,眼看就要发霉了。

是什么原因,使那锅米饭变馊变坏?是时间。

可是,在浙江绍兴,年轻的父母生下女儿,他们就会在地窖里,埋下一坛坛米做的酒。

十七八年后,女儿长大了,这些酒就成为了嫁女儿婚礼上的佳酿。

它有一个美丽惹人遐思的名字,叫女儿红。

是什么是那些平凡的米,变成芬芳甘醇的酒?也是时间。

到底,时间是善良,还是邪恶的魔术师呢?不是,时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乘法,令把原来的数值倍增而已。

开始变坏的米,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变得更腐臭。

而开始变醇的美酒,每一分钟,都在继续增加的芬芳。

在人世间,我们也曾看到过天真的少年一旦开始堕落,便不免越陷越深,终于变得满脸风尘,面目可憎。

但是相反的,时间却把温和的笑痕,体谅的延伸,成熟的风采,智慧的神韵添加在那些追求善良的人身上。

同样是煮熟的米,坏饭与美酒的差别在哪里呢?就在那一点点酒曲。

同样是父母所生的,谁堕落如禽兽,而谁又能提升成完美的人呢?是内心深处,仅仅环抱不放的,求真求善求美的渴望。

时间怎样对待你我呢?这就要看我们自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期许我们自己了。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

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1] 。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词、吕学东作曲、姜丽娜演唱《故乡的歌》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民族类最佳原创单曲奖。

[2]1943年10月15日,席慕蓉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

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

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

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怀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1代人的成长历程。

下面是第1文档网为大家整理的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供大家参考。

席慕容散文《时光》原文到现场观看赛跑,多数人总愿选择离终点最近的位置,我却偏爱在起跑线附近观看。

运动员在出发点上的美常常被人疏忽。

其实,当运动员们在出发点脱下外面的罩衣,露出紧凑而富有弹性的筋肉,先略事活动臂膊腿脚腰肢,再渐渐弹跳着、抖擞着,准备进入比赛,那神情,那体态,那气氛,就已非常之优雅;等到运动员们在起跑线上找准自己的道位,在裁判员1威望严而悠久的豫备——声中,各自凝聚起他们灵魂的注意力拼搏进取,并透过他们的每块肌肉每根筋腱显现出他们肉体所蕴藏的爆发力弹射力承受力,那他们简直就是1列力与美的活雕像。

家里有了录像机后,我常把这样的场面录下来,并用慢放、定格的方法细细品味出发点之美。

我看清了在比赛现场常常看不清楚的运动员们的脸部表情。

那出发点上的表情实在是人类最美好的表情之1。

倘若说恋人的表情是人类延续不灭的意味,那末,出发点上的表情便是人类进取突破的希望。

人生的终极点只有1个,但是出发点却有许多。

运动场上的出发点是明显的,生活中的出发点常常较为隐蔽。

1个想向文坛进军的青年在深夜灯下铺开了稿纸,用手中笔慎重地写下了第1行字;1个刚到单位报到的大学毕业生,头1回走进办公室,他尽可能大大方方地望着大家,大家都好奇而友善地望着他;1个才把趸来的川橘铺排在货位上的个体户,用戴着厚厚的棉手套的双手捂捂冻得发红的耳朵,嗡声嗡气地发出他的头1声吆喝:大橘子保甜咧——;1位才任命的局长,不大习惯地坐在来接他开会的轿车里,想同司机说句亲热的话却不知该拣哪1句说;1个非常走红的大明星,倚在沙发上读他人新送来的剧本,刚刚开始觉得里头的那个女主角有点嚼头;1个明天要应考的中学生,把捧着的课本贴在胸前,在忍痛关闭了的电视机前点着下巴背诵单词豫备——生命之神在行使裁判员的职责,向人们发出悠久的指令。

席慕容散文《时光》汇编4篇

席慕容散文《时光》汇编4篇

席慕容散文《时光》汇编4篇时间:指时间间隔,即一段时间中事物不断进展变化所经受的过程;或指定物理大事所需的第四个坐标(以及三个空间维度);或阅历的连续统一体,从将来到现在,从现在到过去;也可指由划分到相同时间的部分。

以下是我整理的席慕容散文《时间》汇编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席慕容散文《时间》1.摘抄:那天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植物园的荷池,站在满池亭亭的莲叶旁,空气中充塞着一种模糊而又熟识的芳香,幼年时和父亲同游玄武湖的记忆,在霎时都重现在眼前,阳光在霎时也变得严厉起来。

我似乎进入了一个不大一样的世界,在那里,时间滞留不前,我心中布满了一种恍惚的乡愁。

赏析:每一位作家都有其最钟爱的事物,席慕蓉特殊钟情于荷花。

她画荷花,也写荷花。

不过,她一般不单独的赞美荷花,她总是把荷跟人相连,或者藉由某件事情带出荷花。

在文学的批判上有所谓的‘文如其人’的说法,特殊强调作家的生活环境与作品的文风表现之间的关系。

探讨此现象与席慕蓉的关系,可以从席慕容的生活环境及成长过程之中寻得解答。

2.摘抄:我每天早上都去端详它,看着它的颜色从敷着一层青绿的暗紫,渐渐转成水红转成柔粉再转成灰白,看它的花瓣从紧密的蓓蕾到微绽到盛放再凋落,仿佛是看着一个生命从青涩的少年逐日逐日走到最终。

赏析:她不仅客观认真的写景,也主观的写情,使整个作品呈现情景交融的感觉,物我合一的情境。

3.摘抄:玄武湖的黄昏,坐在父亲腿间,父亲双手划桨,小船从柳荫下动身,在长满了荷花荷叶的湖上悄悄地流淌。

暮色使得一切都变得模糊和宁静。

小手拿着一个饱满的莲蓬,在小小的胸怀中,人世间的幸福也正如莲蓬一样饱满、莲子一样芳香。

记忆里最早的荷,应当就是五岁时,父亲带我在玄武湖上泛舟时给时过我的那一个莲蓬了。

父亲的怀抱是那样平安暖和,能够独占父亲的怀抱对于小小五岁的我一种忐忑的惊喜与傲慢,伴随着记忆而来的,还有湖上一片昏黄.赏析:席慕蓉曾在《成长的痕迹·自序》中提及:‘我是一个喜爱“回顾”的人’。

席慕容散文《时光》

席慕容散文《时光》

席慕容散文《时光》时光。

时光,是一个神奇而又不可捉摸的存在。

它如同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静静地流淌着,却又在不经意间将岁月带走。

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发现时光已经悄然溜走,留下的只是一抹淡淡的忧伤和回忆。

小时候,我们总是期盼着长大,渴望着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

那时的时光仿佛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地向前走着。

每一个晨曦和黄昏,都是我们追逐梦想的时刻,每一次跌倒和爬起,都是我们成长的印记。

时光在我们的身后悄然流逝,留下的是我们曾经无忧无虑的笑容和童年的快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长大,开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那些曾经稚嫩的梦想,也逐渐被现实的琐碎所淹没。

我们开始为生计奔波,为家庭操劳,为事业奋斗。

时光仿佛成了一把无情的镰刀,将我们的青春割成了成熟和沧桑。

我们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越来越沉稳和成熟,却也失去了曾经的热情和梦想。

有时候,当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回首往事,才发现时光已经悄然溜走,留下的只是一抹淡淡的忧伤和回忆。

我们开始怀念曾经的时光,怀念那些年少的梦想和欢乐。

我们开始怀念那些曾经与我们一同奔跑的青春岁月,怀念那些曾经和我们一同笑声的朋友。

时光仿佛是一位无情的旅人,永远不会停歇,只会不断地向前流逝。

然而,时光并非只有悲伤和忧伤。

它也有着它独特的美丽和神奇。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也收获了太多的感动。

我们在时光的洗礼中,变得越来越坚强和成熟,也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我们在时光的流逝中,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宝贵,也懂得了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时光,是一个神奇而又不可捉摸的存在。

它如同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静静地流淌着,却又在不经意间将岁月带走。

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才发现时光已经悄然溜走,留下的只是一抹淡淡的忧伤和回忆。

然而,时光也是一位慈祥的老师,它教会我们成长,教会我们珍惜,也教会我们感恩。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和宝贵,也懂得了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慕容散文《时光》
本来打算自己开车去游玩的,可是主人早已安排好一切。

两辆小车,一辆大巴早已在院里等候,既然盛情难却那就客随主便了。

我在主人的安排下上了一辆黑色小车,并排而坐的是天津过来的二婶儿。

司机是一个脸膛黝黑的年轻小伙子,声音不高、言语温和普通话非常标准,交流起来没有障碍。

车在大山之间盘旋着,四周皆是紧密相连的大山无论转过多少个弯始终走不出大山的怀抱。

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山顶就是大片的云朵和无垠的蓝天。

这样的景色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来“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那歌曲唱的不就是这里的情景吗?车内没有人说话非常安静。

风从半开的玻璃窗缝隙里灌进来,“呼呼”作响。

也许是山上积雪的缘故这风竟带有刺骨的寒气,我赶紧关上玻璃隔窗观望。

一路上地势平缓没有高原的概念和感觉,以公路为界,两边皆是草原,草还没有复苏只是满目枯黄。

随处可见一群群白色的羊和黑色长毛的“高原之舟”---牦牛。

南边的草原中间有一条河,滚滚的河水顺地势流过泛起一朵朵浪花充满生机。

河的两边有三三两两的羊或跪,或卧,或者口渴了跑来饮水,以各种姿势围绕在河的周围。

这就是甘南明珠---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间)草原的一部分,是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

以其优良的草场和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享誉西北藏区。

只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错过了它的美丽。

在夏天这里可是绿草如茵,百花绚烂;夏河水从草原上蜿蜒流过,水波荡漾,清澈见底.蓝天、白云映入水中,充满诗情画意;牛羊成群洒落在草原这块绿毯中,帐篷星罗棋布,炊烟袅袅,马背上牧歌飘荡,引人入胜流连忘返!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桑科草原成为甘南旅行观光的热点,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可此刻它是荒凉的,以一种安详的姿态展现在我的眼前,把绚烂和浪漫留给大脑去想象。

牦牛这个看似笨拙的家伙竟然常常出现在山顶或山势险要的地方,丝毫不恐慌、不失蹄稳上稳下。

我正在观望一只半山腰的牦牛,车却靠路边停住。

我以为到了马上起身司机说:“没到呢,是牦牛过路。

”抬头一看,果然两只牦牛正一前一后的从马路上横穿而过。

看到车它们并不理睬、不惊慌自顾自的走着。

身边的二婶说:“这动物胆子真大,不怕车啊!“ 司机说:“在我们藏区动物和人一样,不光我,每一个人每一辆车遇到牛呀,羊呀过路时都会停下等它们通过。

更不能按喇叭,那样动物会受惊生命就会有危险。


二婶又问:“是谁教育你们如此爱护动物?”
司机回答:“每一个动物就是一个生命,头上三尺有神灵,佛在心中!”待那两个家伙完全通过车才又启动。

远处山脚平缓的土坡上,一座座平顶重叠式的民居聚集着,白色墙壁,蓝色木门,顶层有一层金黄色勾勒的边。

而每一户的门前似乎都挂有各色的布或旗子。

我好奇的询问:“那旗子是干什么用的?”司机回答:“这是经幡,不是普通的布和旗子,它上面印满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语、经文、佛像、吉祥物图形等。

不是装饰品,而是祈求福运,消灾灭殃的。

”原来这小小布条上是寄托了美好愿望的。

藏民心中装满了故事,他们的每一片草原,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大山都是一个传说。

你不问他也会娓娓道来。

行至一个豁口的山梁前,司机便讲到:“那是一个英雄在奋战了三天三夜,射死了一头猛兽后倒头累死的化身。

所以每当看到这个山,他们都会拜一拜。

听着这些故事,我突然觉得他们内心充满美好和祥和,心中有一尊佛在左右着他们齐心向善。

我想起了那句广告词“去甘南遇见纯粹,遇见梦!”他们虔诚的心灵应该就是纯粹吧,而梦应该就是美景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车在一处视野开阔的繁华地段停下来,这里似乎是一座古城,有着古普的街道和人群。

街道两旁的摊点摆着各式香蜡符表和各种动物图案的护身符。

隔几步就会看见三步一跪磕长头
的老妇人,或是遇到穿着降红长袍、手挂佛珠年龄不等的喇嘛擦肩而过。

走过一个长廊,墙壁上安置着一长排金色雕花的经桶。

走过的人都上去齐齐的转动,走在身边的司机告诉我:“这叫转经筒,经桶内装有一卷完整的经文,外部刻有六字真言等其他宗教符号。

有祈福保平安的意义;也是为了那些不识字的人也能朗诵经文来祈福:据说顺时针转动一次经筒,就等于将经书诵读了一遍,是一种省心省力省时的好办法。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手中摇着的;二是固定在寺庙里的架子上,藏传佛教信徒人人持有,不停地摇转。

大致就是转动经桶等于朗诵佛经,求得消除罪孽日后超度的意义。

”看着,听着我便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句“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与你来世相见。


转过经筒,走入一条长街。

道路两旁的房屋是一模一样的格局和色调,墙是土坯的刷成了白色,门是独扇木门。

不等我问司机说:“这是喇嘛的宿舍,喇嘛年龄不等自然也有级别之分,最高的是活佛。

藏民每年把自己的收入刨去吃、穿、用,都捐到寺庙,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粮食、物品以保喇嘛衣食无忧。

我追着一座白色塔顶来到一处宏伟的宫殿式建筑面前,塔式的结构分为三层。

上面一个巨大的金顶,各式雕刻和金色的光芒显得神秘与庄严,这就是声名远播的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

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

据资料记载,拉卜楞寺占地8.2公顷,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主要建筑面有闻思院(又称大经堂)、续部下院、续部上院、时轮院、医药院、喜金刚院等六大扎仓(学院)和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

还有经塔、辩经坛、藏经楼、印经院等建筑。

整个建筑布局周密,造型宏丽,富丽堂皇,风格独具。

寿禧寺是全寺最高建筑。

闻思院为全寺之中枢,分前殿、正殿、后殿三大部分。

前殿供松赞干布像。

正殿内悬有乾隆皇帝御赐匾额。

大经堂中有大庭院,可供4000人同时诵经。

可见其气势的辉煌与鼎盛!
在喇嘛的讲解中穿过前院来到大殿,殿内溢满清幽的檀香,青烟缭绕,酥油灯忽明忽暗,袅袅的诵经声让人神情凝重,唯恐惊动了上方高坐的神灵。

偶有敲磬的声音传入耳畔,却显得格外的凄清和空灵仿佛已经置身世外一般。

一拨一拨的游客在僧人的引导下进进出出,一个又一个的佛堂参观膜拜。

他们之中一半是观光的,一半是求神问卜的自然是以不同的心情来又以不同的心情去。

我在这雄伟的宝殿内穿梭着,以无比的虔诚感受着这藏传文化深厚的底蕴和红尘以外的圣洁!
走出寺外已是黄昏,我用留恋的目光把这大山中的幽静嵌入心底,带入到书页中去。

一个幽静,神圣的地方,一个让目光和灵魂都难以走出的地方,在梵天净土下祈愿,在白塔寺下仰望苍穹感受它的神圣和厚重!甘南行,就是一次朝圣,一次灵魂的穿越!
第二天,在主人殷殷叮嘱和美好的祝福中我们踏上归程,雪山、草地、蓝天、白云渐渐地被抛到身后。

拉卜楞上金顶的光芒在太阳下闪耀,五彩的经幡在风里飞舞,甘南,又在梦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