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走入这3个误区
糖尿病防治的误区健康教育课件

病因较为复杂,与遗传、年龄、种 族和不良的妊娠史等因素有关。
02
糖尿病防治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
总结词
糖尿病与体重并非完全划等号
详细描述
虽然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但并非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 既有体重正常的人,也有超重或肥胖的人。因此,不能仅凭体重来判断是否容 易得糖尿病。
与家人、朋友和医生保持沟通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获
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参加支持小组
参加糖尿病支持小组,与其他 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互相鼓
励和支持。
坚持治疗和管理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坚持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运
动康复,保持病情稳定。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合理饮食
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合理搭配营养,保持 健康的饮食习惯。
误区二:没有症状就是没有糖尿病
总结词
无症状不代表无糖尿病
详细描述
有些人在患上糖尿病后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糖尿病。糖 尿病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仍处于糖尿病前期或已患有糖 尿病。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非常重要。
误区三:只靠药物就可以控制糖尿病
总结词
药物治疗并非唯一手段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游泳、瑜伽等,增强身体素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等,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检查与治疗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 处理并发症,保证身体健康。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降低并发症风险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毒害人体的可怕糖尿病

毒害人体的可怕糖尿病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患病率。
糖尿病这个名词或许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人以为它只是一个减肥流行语或者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今社会中不仅仅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已经成为了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于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二、糖尿病的类型目前,糖尿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1型和2型。
1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的绝对不足,导致机体无法正常分解食物,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维持日常代谢。
而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机体的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导致的血糖代谢障碍。
除了这两种主要的类型之外,还有一些罕见糖尿病类型,比如妊娠糖尿病、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等等。
三、糖尿病的成因糖尿病的成因十分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密不可分。
最主要的是由于食物中的糖分堆积在体内,导致胰岛素分泌过量,从而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糖尿病的产生。
而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良的饮食习惯、运动量过少、过度肥胖等,都会对人体的代谢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糖尿病的危害糖尿病不仅威胁到患者的健康,还对家庭、社会造成了制约和影响。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并常常需要进行持续性治疗,这不但增加了诊疗费用,而且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
此外,糖尿病还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各种器官,尤其是眼睛、肝脏、肾脏和心脏等,从而引发并发症的产生,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五、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预防和治疗其实都有黄金的时间窗口。
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注意饮食控制、避免肥胖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则需要尽早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等手段控制血糖,保持身体健康。
六、结语总之,糖尿病是一种引人深思的代谢性疾病,其危害性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究。
(整理)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对身体危害范围广泛而严重,这种危害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如不得到控制,最终将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引起多种可怕的并发症,轻者致残,重者致命。
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完全可达到控制病情、增寿延年的目标,因此糖尿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彻底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基本防治知识,与糖尿病做长期不懈的斗争。
一、糖尿病基本概念(一)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而引起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
1、致病原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占50%。
2、主要问题:胰岛素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差(抵抗)。
3、基本改变:血糖增高。
(二)糖尿病的表现1、典型的症状(1)50%的糖尿病人早期症状是“三多一少”(2)因饥饿而饭量增多(3)因口渴而饮水增多(4)小便次数增多虽然饭量增加体重却不断下降注意:不是每个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2、不典型症状有(1)经常感到疲倦(2)情绪低落(3)视物模糊(4)伤口很久才能愈合(5)手或脚刺痛或麻木感(三)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1、诊断标准:(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PG)≥11.1mmol/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至少8小时未进食)(FPG)≥7.0mmol/L或OGTT试验中2小时PG ≥11.1mmol/L2、分型:(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妊娠糖尿病(4)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四)患病人数急剧增加的原因1、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富裕国家华人在10%以上2、生活水平提高: 膳食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植物转向动物。
3、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60岁以上者超过10%,65岁以上者超过7%4、医疗条件改善: 对糖尿病的警惕性、检测手段、发现率提高。
5、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肥胖;心理应激增多。
糖尿病的五大谣言-血糖高管提供

大多数人认为,糖尿病与糖摄入过量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而患有糖尿病则意味着要不断注射胰岛素。
但事实上,许多人都不知道,糖尿病其实有很多种,而且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
虽然人们对糖尿病的先入之见有一丝真实性,但是有更多的事实告诉人们要消除而不是赞同这些大家已经认定的观点。
鉴于现在有这么多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所以让大家知道如何辨别谣言与真相变得十分重要。
谣言一1型糖尿病由饮食导致当人体不能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时便可引起1型糖尿病,而胰岛素是人体将糖、淀粉和其他食物转化为能量所必需的一种激素。
患有1型糖尿病则意味着人的胰腺再也不会产生胰岛素了,但是1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其血糖。
1型糖尿病是一种无法预防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该疾病的部分原因包括自身遗传风险和环境暴露,如暴露于肠道病毒和Epstein-Barr病毒等某些常见的病毒感染。
这些病毒感染还可引发免疫系统对病毒和人体胰腺都发起攻击的异常反应。
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几乎90%的1型糖尿病无相关家族史。
遗憾的是,研究人员目前尚未发现预防1型糖尿病的方法。
然而,大家都知道,1型糖尿病并不是由吃糖太多引起的。
虽然很多父母在孩子被诊断出患有1型糖尿病后总是责怪自己让孩子吃糖太多,但真相是,人们是不会吃出来这种糖尿病的。
尽管食用含糖谷类食品或饮用含糖软饮料对任何人都不是最健康的选择,但最后的结论是吃糖不是导致人们患1型糖尿病的原因。
谣言二糖尿病人不能吃糖事实上,糖尿病人是可以适量吃糖的。
如前所述,人们通常认为糖尿病与糖摄入过量有关。
所以,他们推断,如果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或者不会因糖尿病而出现其他问题。
可惜,人们的这种推断过于简单了。
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人体无法正确使用胰岛素以致血糖水平高于血糖正常值。
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代谢和脂肪代谢方面都有问题。
所以,高脂肪饮食和高糖饮食一样都会使血糖升高。
糖尿病的危害性

糖尿病的危害性
一、糖尿病的危害性二、糖尿病的症状三、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糖尿病的危害性1、糖尿病的危害性
1.1、糖尿病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就是心脑血管。
他主要体现在主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
由于血糖升高的原因,从而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
1.2、糖尿病对肾脏的危害
对于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异常升高的原因,它促进了糖尿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他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同时它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2、糖尿病有两个常见的误区
2.1、由于初期没有症状,就认为自己可以抗过来,基本不治疗,也不节制饮食。
2.2、另外一种患者,太过重视糖尿病,吃大把的西药、节食严重、在身体疲惫的情况下仍坚持运动。
一旦将血糖控制得过低,身体免疫力集聚下降,患者很可能只是碰到了一次感冒就支持不住了。
3、糖尿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2型糖尿病的主流治疗方法是胰岛素治疗,因为高血糖会给人带来种种不适感,如浑身灼热、心绪不宁、失眠,以及各种并发症。
而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并减轻糖毒性对胰岛细胞的损害。
糖尿病不单单要降糖,还要防止高血脂、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症状眼睛容易疲劳,。
糖尿病的危害就是血糖高大错特错这5大危害最后一条最严重

糖尿病的危害就是血糖高大错特错这5大危害最后一条最严重糖尿病的危害:血糖高带来的5大危害,最后一条最为严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大健康难题。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而血糖的长期高水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血糖高引发的五大危害,其中的最后一条危害更是最为严重。
危害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血管损伤、斑块形成和动脉硬化等情况。
这些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
危害二:眼部并发症加剧高血糖会对眼睛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增加了失明的风险。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眼部并发症,常使病人的视力下降,甚至导致全盲。
这些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心理负担。
危害三:肾脏病变进展高血糖对肾脏造成的损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很轻微,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功能逐渐受损,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危害四:神经系统病变长期的高血糖会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糖尿病神经病变。
这表现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前者主要出现在四肢躯体上,引起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后者主要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导致消化、排尿、心血管等系统的异常。
危害五:足部病变甚至截肢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足部病变,主要是由于神经和血管的受损,以及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足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干燥、脱屑、痒等,重者甚至可能发生溃疡、坏疽、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在这五大危害中,最为严重的当属第五条,即足部病变导致的截肢。
由于长期高血糖引发的神经和血管损伤,足部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供血和感觉,容易出现伤口无法愈合、感染严重等情况。
加强健康教育,防止走入糖尿病治疗误区

加强健康教育,防止走入糖尿病治疗误区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防止走入糖尿病治疗误区。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糖尿病患者对于本病健康教育情况,发现存在的误区,进行纠正,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结果:糖尿病患者多未接受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导致存在治疗误区。
结论:通过普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使患者能正确掌握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治疗的目的和方法,防止错误观念的继续,延缓病情的发展,从而达到预防并发症和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存在误区enhancement health education,prevented walks into diabetes to treat erroneous zoneyang meiabstract:objective:carries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to the diabetic,prevented walks into diabetes to treat the erroneous zone.methods:uses the diabetic health education examination table which independently designs to carry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investigates the diabetic regarding this to get sick the health education situation,discovered the existence the erroneous zone,carries on the correction,achieves the treatment and the prevention goal.results:the diabetic many has not accepted systematizedthe health education,causes the existence treatment erroneous zone.conclusion:through the popularization 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may enhance the patient to diabetes knowledge cognition degree,enables the patient to grasp the diet,the movement,the medicine,the blood sugar monitor treatment goal and the method correctly,prevented the wrong idea the continuation,delays the condition the development,thus achieves the prevention complication and the treatment goal. keywords:diabetes health education existence erroneous zone【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07-02对我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6月就诊的170例门诊治疗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年龄19~72岁(46±7.9),男性66例,女性104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十大认识误区 四大危险征兆 降血糖

糖尿病十大认识误区误区一:糖尿病主要是由吃糖或者吃甜食太多造成的。
其实,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的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过少,肥胖,年龄增加,心理压力等。
误区二:糖尿病是中老年疾病,年轻人不可能得糖尿病。
如今,糖尿病已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也需要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糖尿病的预防。
定期体检有助于糖尿病的及早发现及采取早期措施和治疗。
误区三:得了糖尿病只要服药就行了。
糖尿病不能只服药,需要综合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心理平衡、科学运动、科学监测等。
误区四:糖尿病的饮食治疗主要是控制糖或者是主食的摄入。
这是错误的,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
误区五:血糖控制得越低越好。
不对,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过高或者过低。
血糖控制得好,可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血糖过低会出现低血糖血症。
误区六:只要多吃降糖药,就可以不控制饮食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
误区七:糖尿病监测只需要检测血糖就够了。
实际上,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的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误区八:虽然确诊为糖尿病,如果没有感觉不舒服,可以不检查不治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糖尿病需要及时、及早接受正规的筛查和治疗。
误区九:血糖已经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就不需要进行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了。
正确的做法是,糖尿病目前是不能治愈的,需要终身治疗。
误区十:有些保健品能够治愈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疗,更不能治愈糖尿病。
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应于特定人群使用,但不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三诺安准血糖仪+100血糖仪试纸配针头链接:/8k4gOQZ糖尿病四大危险征兆能吃能喝体重轻病例:李先生最近一日三餐比平时吃得多,工作间歇还老觉得饿,需要吃些零食充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走入这3个误区
一些患了糖尿病的老年人比较嘴馋,想要吃零食来治疗自己的“五脏庙”。
但不是所有零食都适合老年糖友。
那老糖友可以吃哪些零食呢?对此,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赵益业教授曾在家庭医生在线“健康十万个为什么”专家答疑平台上表示,吃这些零食可有效控制糖尿病。
老年糖友在饮食上注意哪些误区?
(1)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
不少患者认为,饭吃得越少对病情控制越有利。
事实上,病人吃的过少,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的过度分解,引起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
赵益业教授建议,可以适量选择一些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大白菜等),含糖量相对比较低的水果(橘子、草莓、猕猴桃等)。
做到少量多餐。
(2)多吃粗粮无害
赵益业教授认为,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比较符合高纤维的饮食原则,膳食纤维有降糖、降脂、通便的功效。
但是,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就可能增加胃肠的负担而且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长期这样会造成营养不良,从而对身体不利。
在通常情况下,选择粗粮、细粮都可以。
但无论粗粮、细粮,均要按照糖尿病饮食处方而定。
(3)无糖食品不会升血糖
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无糖食品不会升血糖,饥饿时可以用它们充饥,对它们不需要控制。
其实所谓的无糖食品,一般指的是不含蔗糖,但其中可能含有其他的糖类,如果糖,乳糖等。
与米饭、馒头一样,吃下去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而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这类食品仍然应计算入总热量范围内。
(4)用了药就不用控制饮食了
一些患者错误地认为用了药就不用控制饮食了,自作主张地在多吃饭后增加药物剂量,误以为饮食量增加了,多用点降糖药物就可以
把多吃的食物抵消掉,其实这是错误的。
赵益业教授表示,这样会引起血糖波动,也增加了低血糖及药物过量、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几率,不利于疾病控制,而且不利于控制体重。
“咸”饼干也应该当做主食,也会升高血糖。
老年糖友适合吃哪些零食?
1、糖分低的水果
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完全远离水果是不适宜的。
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糖尿病患者们感觉到饿的时候可以吃一些。
当然,要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
火龙果:具有高纤维、低糖分、低热量的特性,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饮用。
苹果:所含的果胶,能预防胆固醇增高,养活血糖含量。
苹果中的膳食纤维,可调节机体血糖水果,预防血糖骤升骤降,所以适量食用苹果,对防治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
但像西瓜、葡萄、哈密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少吃。
2、低脂坚果
坚果的加工较少、低糖,是糖尿病患者们的首选零食,可以每天吃一点低脂坚果如花生、腰果等,但每天进食不应超过100克(带壳的重量)。
3、酸奶
有研究表明,喝酸奶不但可以提升人体维生素D水平,从而调节免疫,促进对血糖的控制,调节血糖代谢。
因此,糖尿病人可以每天喝半斤无糖酸奶,担心血脂可以喝低脂酸奶。
4、粗粮面包
糖尿病病友选择黑麦面包或全麦面包,与摄入白面包相比,黑麦面包或由酸面种发酵的全麦面包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
5、低脂奶酪
纯天然食品,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奶酪生产中,多数乳糖随着乳清排出,或发酵成乳酸,因
此奶酪是糖尿病患者可选营养食品之一。
糖尿病患者可适当选择低脂奶酪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