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冻保藏技术

合集下载

食品的冷冻保藏

食品的冷冻保藏

食品的低温保藏第一节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一、食品低温保藏的分类1.根据低温保藏中食品物料是否冻结可以把食品的低温保藏分为冷藏和冻藏两种。

冷藏为的贮藏方法,一般贮藏温度为。

供食品物料冷藏用的冷库一般被称为库。

冻藏为的贮藏方法,一般冻藏温度范围为℃,常用的温度为℃二、低温保藏的原理1.低温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1.1 Q10=的含义是:Q10假设某食品的Q10=2.5,则当温度从30℃降低到10℃时,食品中的化学和生物反应速度可减倍,即允许保藏期限延长约倍。

1.2低温对食品是不是全部为有利的一面,举例说明。

2.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2.1低温与微生物的关系(1)根据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性可把微生物分为、、和三大类,在低温贮藏的实际应用中和是最主要的。

在冷藏期间繁殖的微生物菌落,大多数属于。

(2)任何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温度越低,它们的活动能力也越弱。

(3)长期处于低温中的微生物能产生新的适应性2.2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3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1)温度的高低(2)降温速度(3)结合状态(4)介质(5)贮期(6)交替冻结和解冻3.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活性和温度有密切关系,大多数酶的适宜活动温度为30~50℃,温度升高或降低,酶的活性均下降。

但并不说明酶完全失活,在长期贮藏中,酶的作用仍可使食品变质。

●在低温条件下具有活性的酶有:●脂酶、脂氧化酶的耐冷性(强/弱)于细菌总结:食品低温保藏的原理课后思考:1.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在冷藏方面有何区别?2.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一般贮藏温度是多少?第二节食品冷却和冷藏一、食品的冷却冷却的概念:冷却的目的:1.食品冷却的方法食品冷却的方法常用的有冷风冷却、冷水冷却、碎冰冷却、真空冷却等,人们根据食品的种类及冷却要求的不同,选择其适用的冷却方法。

请总结填写下表:冷却方法的一般使用范围,并结合实际理解。

果品速冻保藏技术

果品速冻保藏技术

果品速冻保藏技术一、果品速冻原理果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繁殖和果品内部酶活动引起的生化变化。

因此抑制微生物及酶的活性是果品保藏的主要手段。

许多试验资料表明,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一般细菌在-5~-10℃,酵母在-10~-12℃,霉菌在-15~-18℃下生长极为缓慢,故而控制温度在-10℃以下,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活性。

但对于酶而言,不少酶耐冻性较强,如脂肪氧化酶、催化酶、过氧化酶、果胶酶等在冻结的果品中仍继续活动,只有将温度控制在-18℃以下,酶的活性才受到较大的抑制。

通过快速冷冻在短时间内排除果品的热量,迅速达到-18℃以下,使果品细胞内外形成大小均匀的冰结晶,从而控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大大降低果品内部的生化反应,较好地保持了果品的质地、结构及风味,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二、果品速冻工艺原料→分选→洗涤→去皮去核→切分→加糖→包装→冻结→装箱→冻藏操作要点:1、原料:用于速冻的果品应具备以下几个特性:第一,具有突出的风味和色泽,耐贮性和加工适应性(耐热、抗氧化、抗褐变、机械化操作性能)好;第二,质地坚实,解冻时很少变软、变松、变烂;第三,解冻时果汁流失少。

适于速冻的果品有草莓、桃、樱桃、苹果、梨、葡萄、西瓜、李、杏、黑莓、醋栗、杨莓、荔枝、龙眼等。

但必须选择适于加工的优良品种,在适宜的成熟度采摘。

2、分选:根据标准选择大小均匀、形态完整、新鲜饱满、成熟度适宜的果子,剔除病、虫、伤、烂及生青果和畸形果。

3、洗涤:通过漂洗槽洗去果实表面的泥沙、尘土及污物。

为了除去果皮上附着的农药,可用0.5-1%盐酸浸洗后以水冲净,对质地柔软的果品如草莓、葡萄、西瓜等可用万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消毒5-10分钟。

4、去皮、去核、切分:有些水果需去皮、去核,如板栗、桃、苹果等。

去皮常用的方法是机械去皮(如苹果、梨等)。

机械去皮是利用旋皮机配合手工将果皮削去,去皮时用力均匀,既削去果皮又尽量少带果肉,去皮后的果实应立即投入1%食盐+0.1%柠檬酸液中护色。

第四章 食品的低温冷冻技术

第四章 食品的低温冷冻技术

Section 2 食品的冷藏
一、食品冷却目的
对动物食品有利于抑制分解蛋白质酶的作 用,有利于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冷甚 至能使部分细菌休克死亡。
对植物性食品有利于排除呼吸热和田间热, 延长植物性食品的贮藏期。
二、冷却介质
从食品中吸收热量,并把热量传递给冷却装 臵的介质。通常有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介质:普遍采用的是空气。 随处可得。 对流传热系数小,冷却速度慢。
用冰作为冷却介质也没有氧化和干耗问题, 但用冰作为冷却介质有劳动强度较大的缺陷。 对鱼类来说是最好的冷却方法。
三、冷却方法及控制
常用的食品冷却方法有冷风冷却、冷水冷 却、碎冰冷却、真空冷却等。下表是这些 冷却方法的一般使用范围。
(一)真空冷却法
真空冷却又叫减压冷却,它的根据是水分在 不同压力下有不同沸点。 在正常大气压下(1.01×105 Pa),水在100℃ 沸腾;当压力降低,水的沸腾温度也降低。
2. 降温速度
冻结前,降温越迅速,微生物死亡率越高, 这是因为在迅速降温过程中,微生物细胞 内的新陈代谢所需的各种生化反应的协调 一致性迅速破坏。 冻结点以下,缓冻会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 而速冻仅对微生 物细胞产生机械性破坏作用,还促使蛋白质 变性。
酶的活性只有当温度下降至-20~-30℃时,才有 可能受到很大的抑制。 -18℃,保持24~48 h,才能杀死寄生虫。
因此,国际冷藏协会建议,为防止微生物繁殖, 冻结食品必须在-12℃以下贮藏。为防止食品 发生酶变及物理变化,冻结食品的品温必须低 于-18℃。 工业生产实践证明,-18℃是最高冻藏温度。
1. 低温下加工。防止微生物繁殖、污染,确 保食品安全卫生。 2. 便于食品加工处理。如焙烤食品软面团的 成型,半冻结状态的肉的切片等。 3. 改善食品的性状,提高食品的价值。如冰 淇淋的成熟,牛肉的嫩化等。

食品工艺学之食品的冷冻保藏概述

食品工艺学之食品的冷冻保藏概述

食品工艺学之食品的冷冻保藏概述1. 引言食品的冷冻保藏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食品保藏方式之一。

通过降低食品的温度,可以有效地减缓微生物活动、酶促反应、食品品质变化等过程,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

本文将对食品的冷冻保藏进行概述,包括冷冻保藏原理、常用的冷冻方法以及冷冻保藏的优缺点等内容。

2. 冷冻保藏原理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食品的温度至冰点以下,使食品中的水分形成冰晶,达到冻结的目的。

冻结过程中,冰晶的形成可以导致细胞内外水分的渗出,从而降低食品的活性。

此外,低温环境还能够减缓化学反应速率、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延缓食品的品质变化。

3. 常用的冷冻方法3.1. 慢冻法慢冻法是将食品逐渐降温至冰点以下,然后再冷冻至所需保藏温度。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冻结食品,并保持食品的组织结构完整,避免冷冻过程中的质量损失。

慢冻法主要适用于肉类、鱼类等食品。

3.2. 快速冻结法快速冻结法是迅速将食品的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以加快冷冻速度并减少冰晶的生成。

常用的快速冻结方法包括快速传热法、快速气化法和快速冷冻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冷冻过程,有效保留食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特别适用于果蔬、海鲜等易腐食品。

3.3. 冷冻储存冷冻储存是将冷冻食品存放在低温环境下,以保持其冷冻状态并延长保藏期限。

常用的冷冻储存方法包括冷库储存和冷冻柜储存等。

在冷冻储存过程中,需要控制储存温度、相对湿度等因素,以保持食品的质量和风味。

4. 冷冻保藏的优缺点4.1. 优点•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冷冻可以有效地降低微生物活性、抑制酶的反应等,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藏期限。

•保持食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冷冻过程中的快速冻结能够有效地保留食品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避免了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导致的品质损失。

•方便储存和运输:冷冻食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销售。

4.2. 缺点•能耗高:冷冻保藏需要低温环境,对设备和能源的要求较高,因此消耗较多的能源。

食品冷冻保藏工艺技术

食品冷冻保藏工艺技术

储存与运输控制
储存时间控制:合理安排储 存时间,避免食品过期
储存温度控制:保持适宜的 储存温度,避免食品变质
运输温度控制:保持稳定的运 输温度,避免食品在运输过程
中变质
包装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包 装材料,确保食品在储存和运
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食品冷冻保藏应 用案例
速冻食品生产案例
速冻食品概述:定 义、分类、特点
速冻设备:包括速冻机、速冻隧道、速冻盘等,用于快速降低食品温度, 实现高效、连续的速冻生产。
速冻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预处理、快速冻结、包装等步骤,以最大 程度地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和口感。
速冻技术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种食品的冷冻保藏,如水果、蔬菜、肉类、 海鲜等,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保存的食品。
低温冷藏工艺技术
政策法规:国家对食品冷冻保 藏行业的政策法规和监管要求
认证体系:食品冷冻保藏行 业的认证体系和认证流程
法规执行:法规在食品冷冻保 藏行业的执行情况和监管效果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速冻食品生产工艺流 程:原料选择、预处 理、快速冻结、包装、 储存和运输等环节
速冻食品生产设备: 速冻机、包装机等 设备介绍
速冻食品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检测方 法等
低温冷藏食品生产案例
低温冷藏食品种类:速冻蔬菜、水果、肉类等 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切割、蒸煮、速冻、包装、贮藏等 关键技术:速冻技术、低温贮藏技术等 应用领域:食品加工、餐饮业、超市等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食品冷冻保藏技术 面临的挑战:微生 物生长、食品变质、 营养成分流失等
解决方案:采用新 型冷冻技术、优化 食品加工工艺、加 强食品质量监控等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高效化、 绿色化等

食品工艺学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食品工艺学第四章食品的冷冻保藏
第一节 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原料有动物性和植物性之分。
食品的化学成分复杂且易变。
食品因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惊人。
引起食品腐烂变质的三个主要因素。
一、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微生物对食品的破坏作用。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的主要条件:液态水分;pH值;营养物;温度;降温速度。
低温对微生物的作用: 低温可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 但在 低温下,其死亡速度比在高温下要缓慢得多。 一般认为, 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 底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渐恢复。
产生冰晶。温度-60C左右,食品内水分全部冻结。
易保藏, 广泛用于肉、 禽、水产、 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 运输和贮藏; 营养、方便、卫生、经济; 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三、低温保藏食品的历史 公元前一千多年,我国就有利用天然冰雪来贮藏食品的记载。 冻结食品的产生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的发明。1877年,Charles Tellier(法)将氨-水吸收式冷冻机用于冷冻阿根廷的牛肉和新西 兰的羊肉并运输到法国,这是食品冷冻的首次商业应用,也是冷冻食品的首度问世。
若氧气过少,会产生厌氧呼吸;二氧化碳过多,会使原料中毒。
2、气调贮藏方法:
(1)自然降氧法(Modified Atmosphere Storage)
果蔬原料贮藏于密封的冷藏库中, 果蔬本身的呼吸作用使库内的氧量减少, 二氧化碳量 增加。
用吸入空气来维持一定的氧浓度。
用气体洗涤器来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碳:碱式,让气体通过4~5%的NaOH水式,让气体
第二节 食品的冷却
一、冷却的目的 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肉类冻结前的预冷;分割肉的冷藏销售;水产品的冷藏保鲜。

食品保藏的技术及原理

食品保藏的技术及原理

食品保藏的技术及原理食品保藏是指将食品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延长其保质期和食用安全期的一种技术。

食品保藏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使食品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保持其原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食品保藏的技术主要包括低温保藏、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方法。

首先是低温保藏技术。

低温保藏是将食品冷藏或冷冻储存,使其处于低温状态下,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的自然变化。

低温保藏可以分为冷藏和冷冻两种情况。

冷藏是指将食品储存在0-10摄氏度的环境下,使食品保持新鲜程度更长时间。

而冷冻是将食品储存在-18摄氏度以下的环境下,将食品制冷到冰点以下的温度,从而大大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

其次是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食品的物理性质,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和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物理处理技术包括高温处理、辐射处理、超声波处理、高压处理等。

其中,高温处理是将食品加热到70度以上,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杀灭微生物。

辐射处理是利用射线或者电子束照射食品,破坏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

超声波处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冲击力将食品中的细菌病毒摧毁。

高压处理则是将食品放入高压设备中,通过高压力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第三是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在食品保藏过程中使用化学物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食品的自然变化。

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添加防腐剂、抗氧化剂、酸碱调节剂和色素等。

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常见的防腐剂包括硫酸盐、亚硝酸盐等。

抗氧化剂能够延缓食品的氧化反应,常用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

酸碱调节剂能够调节食品的酸碱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色泽,使其更具诱惑力。

最后是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活动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这种技术包括乳酸发酵、酵母发酵和质子泵发酵等。

乳酸发酵是将一些食品放入乳酸菌的发酵液中进行发酵,产生乳酸和其他物质,从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酵母发酵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冷冻食品的储存保管方案(三篇)

冷冻食品的储存保管方案(三篇)

冷冻食品的储存保管方案一、冷冻食品的特点:冷冻食品分为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冷冻食品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卫生、经济;市场需求量大,在发达国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中国家发展迅速。

二、冰箱内食物储存方法一)、食物的储存1.存放在冰箱里的食品要新鲜、干净,因为质量好的食品,其微生物甚少,从而可减少繁殖后的微生物总数,且不易污染储存在冰箱中的其他食品。

另外在冰箱里存放食品不要过满,要留有空隙,有利于箱内空气对流,减少机组启动时间可省电。

2.食品存放冰箱的时间不可太长,一般需冷冻的鱼肉类食品存放最长不超过一年,需冷藏的食品(包括熟食),如:牛奶酸奶____天;面包____天;鱼肉肠类____天;绿叶菜(如菠菜)____天;茎杆类(萝卜、芹菜)____周,苹果____周为合适。

3.因为冷冻室的温度是下面低上面高,所以把冻肉、冻鱼放在冷冻室的下层,冷饮等直接入口的食品放在冷冻室的上层,这样一来可以是冷冻的效果好,二来也防交叉污染。

而与之相反,冷藏室的温度是上面低下面高,因此,需要冷藏的鱼、肉等动物性食品放在上层,水果、蔬菜等放在下层为好,鸡蛋和饮料则放在门框上,让它们各自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生存”。

4.放在冰箱里的食品最好都有一定的包装,散放的食品也用保鲜膜保起来再存入冰箱,特别是冷冻室里存放食物,要放在器皿里。

这样是为了防止食品冷冻干燥、串味、相互污染,还可以减小冰箱的内壁结霜的程度,从而减少化霜次数。

5.需冷冻的鱼、肉,最好分成小包装,(可按家庭一次食用量的大小包装),这样使用的时候拿取很方便,并防止大块食品多次解冻而影响其营养价值及鲜味,同时使得冰箱为保存冷冻食品启动的时间缩短,也可以省电。

6.食物在需要冷藏的时候,如果是热的食物一定要在自然室温中放置凉了后再入冰箱。

7.从卫生角度来看,吃剩的饭菜最好先加热,待冷却后再放到冰箱里冷藏,如冷藏时间超过____小时,要回锅烧透后再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长期处于低温中的微生物能产生新的 适应性,这是长期低温培育中自然选育 后形成了多少能适应低温的菌种所得的 结果。
这种微生物对低温的适应性可以从微生 物生长时出现的滞后期缩短的情况加以判断。
(二)低温导致微生物活力减弱和死亡的原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酶活动下物质代谢 的结果。因此温度下降,酶活性随之下 降,物质代谢减缓,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就随之减慢。 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细胞内总生化变 化是相互协调一致的。但降温时,由于 各种生化反应的温度系数不同,破坏了 各种反应原来的协调一致性,影响了微 生物的生活机能。
第一节 食品冷冻保藏的基本原理 一、低温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可用温度系数Q10表示:
Q10= Kθ+10/Kθ
式中:Kθ-温度θ时的反应速度
Kθ+10-温度为(θ+10℃)时的反应速



温度系数Q10表示温度每升高10℃时反 应速度所增加的倍数。 低温保藏的目的是抑制反应速度,所以 温度商数越高,低温保藏的效果就越显 著。
3、冷藏工艺条件:

贮藏温度(环境温度和食品温度)
贮藏温度是冷藏工艺中最重要的因素。 食品的贮藏期是贮藏温度的函数,在保证食 品不至于冻结的情况下,冷藏温度越接近冻 结温度则储藏期越长。 冷藏室的温度必须严格控制。任何温度变化 都有可能对食品造成不良后果。


空气相对湿度
冷藏室内空气中水分含量对食品的耐藏性有 直接的影响。 冷藏时适宜的湿度。
4、介质 高水分和低pH值的介质会加速微生物 的死亡,而糖、盐、蛋白质、胶体、脂 肪对微生物则有保护作用。
5、贮存期 低温贮藏时微生物一般随贮存期的增长 而减少;但贮藏温度越低,减少量越少, 有时甚至没减少。 贮藏初期微生物减少量最大,其后死亡 率下降。
三、低温对酶的影响




低温降低了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但并未 使酶的活性消失。 某些脂酶甚至在-29oC时还能起催化作用, 产生游离脂肪酸。 对于某些冷冻食品,必要时插在冷却前进 行预煮处理,使食品中的酶钝化。 低温可抑制酶的活性,但不使其钝化。故 冻制品解冻后酶将重新活跃,使食品变质。

食品冷冻保藏就是利用低温以控制 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活动的一种方法。
食品的低温处理与保藏:

冷藏制品(0℃--8℃) 冻藏制品 (<-1℃)
冷冻保藏的优越性: 与罐藏比,不经高温处理保持着食品原有品质; 与干藏比,具有较好的复原性; 与化学保藏比,食品内无任何残留添加剂; 与生物化学法比,较多地保留了食品的固有成 分。 冷冻保藏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度、营 养价值和原有风味。 结论:冷冻保藏是对食品品质影响最小的,安 全性高的保藏方法。

对于大多数食品来说,冷藏并不能像罐 藏、脱水或者冻藏那样能阻止食品腐败 变质,而只能减缓食品的变质速度,它 实际上是一种效果比较弱的保藏技术。一、冷却Fra bibliotek法



接触冰冷却法 空气冷却法 水冷法 真空冷却法
人们根据食品的种类及冷却要求的不 同,选择其适用的冷却方法。
1.接触冰冷却



这种冷却效果是靠冰的融解潜热(约 334720 kJ/kg)。 用冰直接接触,从产品中取走热量,除 了有高冷却速度外,融冰可一直使产品 表面保持湿润。 这种方法经常用于冷却鱼、叶类蔬菜和 一些水果,也用于一些食品如午餐肉的 加工。

冷藏与冻藏的差别:



冷藏 —— 保藏温度高于冰点,在 16~-2 oC 之间。 主要用于贮藏水果、蔬菜、禽蛋类食品,或短 期贮藏畜、禽、肉、鱼等。 冻藏——在保藏温度下,食品处于冻结状态, -18oC或更低。 差别: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活性。 大多数食品腐败菌在10oC以上生长旺盛,但有 些微生物在 0 oC 以下仍能生长,只要体系中有 非冻结水。



空气冷却一般适合于冷却果蔬、肉及其 制品、蛋品、脂肪、乳制品、冷饮半制 品及糖果等。 为了抑制霉菌,必要时冷却前或冷却时 可在设施中进行果蔬烟熏。 冷空气降温方法
机械制冷 冰冷

3. 水冷法




冷水冷却是通过低温水将需要冷却的食品冷却到指定 温度的方法。 冷水冷却比空气冷却有一些重要的优点,如避免干耗, 冷却速度快得多,需要的空间减少,对于某些产品, 成品质量较好。 但是大多数产品不允许用冷水冷却,因为外观会受到 损害,同时冷却以后难以储藏。 冷水冷却通常用于禽类、鱼类、某些水果和蔬菜。 冷却水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加杀菌剂如含氧化合物的 方法进行控制。
水分蒸发特性 A型(蒸发量小) B型(蒸发量中等) C型(蒸发量大) 水果蔬菜的种类 苹果、橘子、柿子、梨、西瓜、葡萄(欧洲 种)、马铃薯、洋葱 白桃、李子、无花果、番茄、甜瓜、莴苣、 萝卜 樱桃、杨梅、龙须菜、葡萄(美国种)、叶菜 类、蘑菇
表4-5 冷却及贮藏中食肉胴体的干耗
时间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48小时 8天 14天 牛(%) 2.0 2.5 3.0 3.5 4.0 4.5 小牛(%) 2.0 2.5 3.0 3.5 4.0 4.6 羊(%) 2.0 2.5 3.0 3.5 4.5 5.0 猪(%) 1.0 2.0 2.5 3.0 4.0 5.0


食品冷却的速度取决于食品的种类和大 小、冷却前食品的原始温度、冰块和食 品的比例以及冰块的大小。 食品冷却时的用冰量可以根据食品放热 量进行推算。食品的原始温度、气候状 况、运输距离、冷却方法,以及对食品 质量的要求等在确定用冰量时都是必须 考虑的因素。
2. 空气冷却法

降温后的冷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流经食品 时吸取其热量,促使其降温的方法称为 空气冷却法。 在应用空气冷却时,主要 的空气参数是温度、速度和相对湿度。
本章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食品低温保藏的基本原理 食品的冷藏 食品的冻藏
—— 低温保藏原理以及不同低温条件下影响食 品贮藏的主要因素 —— 不同食品原料在冷藏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和 特点,冷藏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 冻结过程及其规律、冻结速度和解冻速度 对冻藏食品品质的影响,冰结晶与食品品质的 关系,冻结和冻藏所引起的食品品质的变化
二、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任何微生物都有一定正常生长和 繁殖的温度范围。温度越低,它们 的活动能力也越弱。


温度下降,酶活性随之下降,物质代谢减缓,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随之减慢。 由于各种生化反应的温度系数不同,降温破 坏了原来的协调一致性,影响微生物的生活 机能。
(一)低温与微生物的关系
1、任何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正常生长和繁殖的温 度范围。温度越低,它们的活动能力也越弱。
(三)影响微生物低温致死的因素
1、温度 冰点以上:微生物仍然具有一定的生长 繁殖能力,虽然只有部分能适应低温的 微生物和嗜冷菌逐渐增长,但最后也会 导致食品变质(这就是冷藏食品不能久存的 原因)。


稍低于微生物生长温度或冻结温度时对微生物 的威胁性最大。一般为-12~-2℃,尤其-5~2℃(冻结温度),微生物的活动会受到抑制 或几乎全部死亡。 当温度急剧下降到-20~-30℃时,此时微生 物的死亡速度缓慢,所有生化变化和胶体变性 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以致微生物细胞能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生命力
1.水分蒸发



食品在冷却时,不仅食品的温度下降, 而且食品中所含汁液的浓度增加,表面 水分蒸发,出现干燥现象。 当食品中的水分减少后,不但造成重量 损失(俗称干耗),而且使水果、蔬菜类 食品失去新鲜饱满的外观。 因此根据各自水分蒸发特性,控制其适 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
表4-4 水果蔬菜的水分蒸发特性
2.冷害


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然在 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温度界限 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障碍,失去平 衡,称为冷害。 冷害的各种现象,最明显的症状是在表皮出现 软化斑点和心部变色,像鸭梨的黑心病,马铃 薯的发甜现象都是低温伤害。 表4-6列举的是 一些果、蔬冷害的界限温度与症状。

温度越低和贮藏期越长的规律并不是对所有原 料都适用。
有些原料会产生生理性伤害,如马铃薯、香蕉、黄瓜 等。

由于冷冻或冷藏不能破坏酶的活性,冻制品解 冻后酶将重新活跃,使食品变质。
有些速冻制品为了将冷冻、冻藏和解冻过程中食品内 不良变化降低到最低限度,会采用先预煮,破坏酶 活性,然后再冻制。
第二节

三、食品冷藏时的变化


食品在冷却冷藏时,由于植物性食品、动物性 食品及加工制品的性质不同,组成成分不同, 所以发生的变化也不一样。 其变化程度与冷却方法、冷却温度、食品的种 类、成分等都有关。


所有变化除了肉类在冷却储藏过程中的 成熟作用外,其他均会使食品的品质下 降。 当然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减缓变化速度。 比如采用合适的包装,对易于变化的新 鲜果蔬及新鲜鱼肉类制品采用冷藏结合 气调储藏等。
2、降温速度 冻结前,降温越快,微生物的死亡率越大, 协调一致性未能迅速调整。 冻结时,缓冻将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形
成量少粒大的冰晶体,破坏微生物细胞,使蛋 白质变性),而速冻则相反(因为食品在对微 生物威胁最大的温度范围内停留时间较短,故 死亡率较低)。
3、结合状态和过冷状态 急速冷却时,如果水分能迅速转化成过冷状 态,避免结晶形成固态玻璃体,就有可能避免 因介质内水分结冰所遭受的破坏作用。 微生物细胞内原生质含有大量结合水分时,介 质极易进入过冷状态,不再形成冰晶体,有利 于保持细胞内胶体稳定性。

食品的冷却和冷藏


冷却:将食品或食品原料从天然的常温或高温 状态,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降低到适合后续加 工或者贮藏的温度。 冷藏:是将食品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 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冷藏温度一般为-1~ 8℃,而4~8℃则为常用的冷藏温度。此冷藏 温度的冷库通常称为高温库。 冷却是食品加工的基本过程,是冷藏前的必经 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