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复习重点
大一期末心理健康课复习要点

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或“自我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的总和。
悦纳自己:悦纳自己是发展健全自我的核心和关键,悦纳自我就是要无条件地接收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的、心理的,不论优点或缺点、成功或失败。
要肯定自己的价值,尊重自己,喜欢自己,使自己充分感受到价值感、自豪感、愉悦感和满足感胆汁型: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脾气暴躁、难于自我克制粘液型: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做事有条不紊踏实、循规蹈矩、不善言谈、交际适度抑郁质: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胆小、孤僻、寡欢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多血型:反应明显、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不合理信念特点: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情绪调节技巧:转移、解脱、升华、利用、疏导、发泄、自我激励、语言暗示、他人引导、环境调节生理信号情绪信号精神信号行为信号1头痛的频率和程度在不断增加容易烦躁或喜怒无常缺乏注意力睡眠容易被打搅2肌肉紧张,尤其是发生在头部、颈部、肩部和背部的紧张消沉和经常性的忧愁优柔寡断,对无关紧要的事情也是一样比平常更多地饮酒、吸烟3皮肤干燥、有斑点和刺痛丧失信心或自负自大忘记许多事情、数字、朋友的名字性欲减少4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消化不良或胃溃疡感觉精力枯竭且缺乏积极性判断力下降,造成某些过错无法应付人际交往5心悸和胸部疼痛疏远感是无力应付的结果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持消极态度很难放松,经常烦躁和坐立不安感觉剥夺实验:贝克斯顿(Boxton)在美国麦吉利大学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
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
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
心理健康期末重点总结

心理健康期末重点总结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与周围环境适应、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常状态。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稳定且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对个体的生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习工作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二、心理健康的评价与测量1.心理健康的评价指标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是个体根据自身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幸福感、满意度等。
客观评价则是通过测量个体的行为、认知等客观指标来评价心理健康。
2.常用的心理健康评定方法包括问卷测量和临床面谈。
问卷测量常用的有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心理应激问卷等。
3.心理健康测量的技术包括自陈式测量和他陈式测量。
自陈式测量是通过个体自己回答问题来获取信息,如问卷调查;他陈式测量是通过他人观察、评估个体的心理状况,如心理评估。
三、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与原因1.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分为临时性与长期性的。
临时性心理问题指的是暂时性的心理困扰和压力,往往与临时性的环境因素有关,如考试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长期性心理问题指的是持续性的心理困扰和压力,往往与个体的人格、独立性和环境适应能力等因素有关,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2.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脑化学物质的异常等;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和个性特点等;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支持和社会压力等。
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与预防及干预方法1.焦虑症是指个体存在过度的担忧和不安,常常伴有身体症状如心悸、胸闷等。
预防和干预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应对策略、学习放松技巧、寻求社会支持等。
2.抑郁症是指个体感到极度的悲伤、无助和绝望,常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预防和干预措施包括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加强社交活动、接受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等。
3.应激障碍是指个体经历了剧烈刺激或创伤事件后,出现反应迟钝、回忆和噩梦等症状。
预防和干预措施包括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进行心理疏导、调整生活方式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提纲和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主要知识点及重点第一章心理健康导论一、基本知识点:1、心理的概念、特点概念:一种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人世间和每一个人身上的特殊现象——心理现象特点:⏹-心里是观念性的反映⏹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以活动形式存在⏹情绪是心里的操作2、心理发展的概念、规律。
概念:●狭义:个体的心里发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的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理发展。
●广义: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的个体心理发展规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3、心理咨询的特点及求助策略二、重点:1、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念: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正常●能控制情绪●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个性完整统一●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2、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别(含正常范围的心理困扰--------心理问题与异常心理的识别,采用郭念峰三点区分标准,见附录。
)区分正常、异常的三条标准:(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260页)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原则。
2、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二章自我意识一、基本知识点:1、自我、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人——我关系以及人——社会关系的认知和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和行为顾问。
自我意识:对自己既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认识,以及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
2、自我意识的形式: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自我意识的内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4、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作用。
●一方面,对自我正性的或负性的自我意识,对自我的成长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信自我的力量,充满了迎接挑战的自信和勇气,将在人生路上越战越勇。
●另一方面,自我意识的主动进取性或消极被动性,反过来又对心理健康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复习重点

策略:(1)分清事情的主次(2)掌控自身生物钟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五章1、挫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挫折情境,指主观上存在着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二、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而这种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三、挫折的反应,指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某些情绪或反应2、挫折的基本特征(1)普遍性(2)双重性(3)暂时性3、应对挫折的方法(1)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2)树立远大目标,坚持不懈(3)一分为二,改变视角(4)采用精神发泄法(5)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4、管理压力的方法(1)调整认知方式(2)学会放松和转移(3)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4)做好有效的时间管理(5)培养幽默感5、阳光心态(论述分析)心态决定决定人的行为取向。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们持着平静的心态,轻轻松松地穿越看不见的障碍,而在困难一览无余的时候人们却犹豫胆怯了。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力低下,也不是因为没有将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将困难看的太清楚,分析的太透彻,考虑的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
倒是那些没将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6、常见的不合理认知及概念(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作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和“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2)过分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糟糕至极:是指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7、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种类内涵)(1)首因效应:人们对信息的反应与信息成现的顺序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对初次接触时会对对方进行知觉观察,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最初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复习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复习重点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策略:(1)分清事情的主次(2)掌控自身生物钟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五章1、挫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挫折情境,指主观上存在着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二、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而这种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三、挫折的反应,指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某些情绪或反应2、挫折的基本特征(1)普遍性(2)双重性(3)暂时性3、应对挫折的方法(1)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2)树立远大目标,坚持不懈(3)一分为二,改变视角(4)采用精神发泄法(5)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4、管理压力的方法(1)调整认知方式(2)学会放松和转移(3)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4)做好有效的时间管理(5)培养幽默感5、阳光心态(论述分析)心态决定决定人的行为取向。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们持着平静的心态,轻轻松松地穿越看不见的障碍,而在困难一览无余的时候人们却犹豫胆怯了。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力低下,也不是因为没有将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将困难看的太清楚,分析的太透彻,考虑的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
倒是那些没将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6、常见的不合理认知及概念(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作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和“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2)过分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糟糕至极:是指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7、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种类内涵)(1)首因效应:人们对信息的反应与信息成现的顺序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对初次接触时会对对方进行知觉观察,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最初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
2023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要点归纳

心理学要点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旳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旳科学。
2、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旳指向和集中。
3、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旳目旳,也不需要做意志旳努力旳注意。
无意注意不是由意识控制旳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
4、故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旳,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旳意志努力旳注意。
5、爱好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旳心理倾向。
人类旳爱好表目前力争认识世界,因此又叫认识爱好。
6、意识:心理反应具有不一样旳形式,意识是心理反应旳最高形式,是人类特有旳心理现象。
广义旳意识是作为直接经验旳个人旳主观印象,体现为知、情、意旳统一。
7、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旳心理活动旳过程。
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旳客观事物个别属性旳反应。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旳客观事物整体属性旳反应。
1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旳反应。
人们感知过旳事物、思索过旳问题、体验过旳情感和从事过旳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一样程度旳印象,这就是记旳过程;在一定旳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旳印象又会被唤起,参与目前旳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旳过程。
1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旳概括旳和间接旳反应,是对事物旳本质和规律旳反应。
12、发明思维是指运用新奇、独特旳措施,发明性地处理问题,产生新思想、新假设、新原理旳思维。
13、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旳过程。
14、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旳旳、不自觉旳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
故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旳旳、自觉进行旳想象,又称随意想象。
15、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旳态度体验及对应旳行为反应。
16、意志是人自觉确实定目旳,并根据目旳调整支配自己旳行为,克服多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旳旳心理过程。
17、能力是直接影响人旳活动效率,是活动得以顺利完毕旳个性心理特性。
它是人们顺利完毕某种活动旳必要旳心理条件。
大二心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

大二心理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在大二的心理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点,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方面。
下面是大二心理学期末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和整理思路。
一、认知心理学
1.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感知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方法
3. 注意和注意相关的现象
4. 认知控制过程、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5. 语言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6. 问题解决和决策心理学
二、发展心理学
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胎儿期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3. 婴儿期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4. 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5. 成人期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三、社会心理学
1.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自我和自我概念
3. 社会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错误
4. 情绪和情绪调节
5. 性别和性别角色
6. 群体行为和集体决策
四、人格心理学
1. 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人格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 人格特质的测量和评估
4. 人格心理学在职业选择、婚姻和家庭等方面的应用
5. 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五、临床心理学
1. 临床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心理评估和诊断
3. 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和方法
4. 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分类和诊断
5. 应激、创伤和危机干预
这些是大二心理学期末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复习和备考。
同时,还要提醒你注意复习方法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祝你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复习资料

大一上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期末复习提纲1.健康的定义: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
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人格完整;情绪积极稳定;意志健全;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了解)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保持健康的情绪;培养和完善人格;投身社会实践,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5.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与评价。
6.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3个层面。
(记忆)7.自我同一性又称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
(记忆)8.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全的标准:(记忆)自知之明;自我肯定;整合的自我意识;理想我与现实我统一9.人格的概念:人格又称个性,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记忆)10.气质的概念:气质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脾气、秉性,是指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稳定的特征。
(记忆)11.气质的类型:(记忆)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
12.性格的概念:性格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长期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记忆)13.性格的类型:(记忆)(1)一般态度类型(2)机能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内倾直觉型14.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理解)1)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策略:(1)分清事情的主次(2)掌控自身生物钟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章1、四维健康新概念:(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2、判定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原则:(1)社会适应标准(2)统计学标准(3)经验标准(4)自身行为标准(5)医学检测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2)情绪积极、乐观、稳定、心灵良好(3)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5)坚强的意志品质(6)能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7)拥有完整和谐的人格品质(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心理原因产生的原因之个人因素:(1)思维片面不深刻(2)自我认识太悲观(3)心理素质不健全(4)情绪发展不稳定(5)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不成熟相矛盾5、心理咨询(概念):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能够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就是保密原则。
哈师大心理咨询热线88060540第二章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是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总和的意识,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2、自我意识结构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从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
3、自我意识的矛盾(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4)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冲突(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矛盾4、自我意识的统一(1)积极的统一:自我肯定(2)消极的统一:自我否定与自我扩张(3)难以统一:自我矛盾与自我萎缩5、无条件的爱自己(1)倾听自己的内心需要(2)欣赏自己的优点(3)爱自己的缺点(4)掌握自己的命运6、自卑的表现(1)自我怀疑,自我贬低(2)情绪低落,心态消极(3)胆小懦弱,畏首畏尾7、战胜自卑的方法(1)有勇气和和决心改变自己(2)调整理想自我,调节抱负水平(3)学会积累和体验成功(4)利用补偿作用超越自卑(5)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8、自我中心的概念:人在观察事物考虑问题时,以个人主观图示去对待有关事务,不能设想他人观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9、自我中心的表现自我中心的学生对自己过于关注,过多地从自我角度、以自我标准去评价、认识事物与行为,凡事喜欢从自身出发,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事于度外,很少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习惯于让别人服从自己、迁就自己,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10走出自我中心的方法:(1)摆正自己的位置(2)学会换位思考(3)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第三章1、情绪的要素:(1)情绪的生理基础(2)情绪的内心体验(3)情绪的外在表现2、情绪的类型(1)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如心情舒畅或闷闷不乐均为心镜的表现(2)激情:是指一种短暂的、强烈的、疾风暴雨式的情绪状态。
(3)应激:又称为应激状态,是由于出乎意料的紧张或危险情景所引发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3、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1)情绪影响身心健康(2)情绪影响学习(3)情绪影响行为效果(4)情绪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内容4、大学生情绪的特点(1)情绪体验丰富多彩(2)情绪活动不稳定,波动较大(3)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4)情绪表现外显与内隐并存5、善于控制不良情绪(1)深度呼吸法(2)积极的心理暗示法(3)注意力转移法(4)适度宣泄法(5)自我安慰法(6)人际交往调节法(7)情绪升华法6、艾利斯的RET理论认为:情绪并不是某一诱发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经历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这一理论也称之为情绪困扰的ABC理论。
A(acting event)指诱发性事件;B(belief)指个体所遇到的诱发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consequence)指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D即驳斥、对抗(dispute),实际上也是一个咨询治疗的过程流程图产生有效的治疗结果E (effect)7、抑郁管理五步法(1)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2)发出心情不佳的信息(3)让身体活动起来来提升情绪(4)多样化思考问题(5)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第四章1、个性的特点:(1)独特性(2)稳定性(3)整合性(4)功能性2、气质类型及表现胆汁质:精力旺盛、直率、热情、思维灵活,情绪容易兴奋、爆发迅猛又能快速平息、意志顽强、动作迅速、雷厉风行;其弱点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感情用事、莽撞冒失、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心理活动较多地指向外部。
多血质:活泼好动、思维灵活、注意力转移快速、情绪变化快且容易外露、情感丰富、动作敏捷、反应迅速、善交际而不怯生,容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接受新事物;其弱点是注意力分散,情绪起伏大,做事缺乏耐心和毅力,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心理活动较多地指向外部粘液质:安静、沉稳、喜欢沉思、注意力容易长时间集中,情绪稳定且不外露,忍耐力强,善于克制自己,做事有条不紊,踏踏实实,其弱点是思维灵活差,做事循规蹈矩,比较刻板,反应速度慢,行动迟缓,不容易习惯新的工作,心理活动较多指向内部。
抑郁质:对外界事物观察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敏锐,情感体验持久深刻,多愁善感,做事认真仔细,踏实稳重,自制力强,其弱点是敏感多疑,精力易疲倦,情绪容易偏向抑郁,行动迟缓,心理活动较多地指向内部。
3、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区别从来源上看,气质是由遗传基因和胚胎时期神经系统的发育决定的,体现的是个体的生物特征;而性格是由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因素决定的,更多地体现个性的社会特征。
从可变性看,由于气质的先天性决定性,使得气质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从性格除了受先天素质的影响之外,更多的还受成长环境以及个体与环境互动结果的影响,因此,性格相对于气质来说,比较容易改变。
从社会评价上看,气质类型没有优劣之分,而性格有好坏之分。
联系由于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气质出现早,发展快,成熟早;而性格出现晚,发展慢,成熟晚;4、羞怯的类型(1)气质型羞怯(2)认识型羞怯(3)挫折型羞怯第五章1、挫折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挫折情境,指主观上存在着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干扰情境二、挫折认知,指对挫折情境的认知与评价,而这种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三、挫折的反应,指在对挫折认知评价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某些情绪或反应2、挫折的基本特征(1)普遍性(2)双重性(3)暂时性3、应对挫折的方法(1)提高认识,正确对待挫折(2)树立远大目标,坚持不懈(3)一分为二,改变视角(4)采用精神发泄法(5)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4、管理压力的方法(1)调整认知方式(2)学会放松和转移(3)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4)做好有效的时间管理(5)培养幽默感5、阳光心态(论述分析)心态决定决定人的行为取向。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们持着平静的心态,轻轻松松地穿越看不见的障碍,而在困难一览无余的时候人们却犹豫胆怯了。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力低下,也不是因为没有将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将困难看的太清楚,分析的太透彻,考虑的太详尽,才会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
倒是那些没将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更能够勇往直前。
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专心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也许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6、常见的不合理认知及概念(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作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和“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
(2)过分概括化是指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
(3)糟糕至极:是指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的,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
7、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种类内涵)(1)首因效应:人们对信息的反应与信息成现的顺序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对初次接触时会对对方进行知觉观察,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最初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
(2)近因效应:是指交往过程中最后的印象对个体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也称最后印象。
(3)晕轮效应:当我们对一个的某些主要品质形成印象以后,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4)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将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
(5)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某种固定化的意识,影响着人们对人和事物的认知。
8、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1)恰当修饰容貌(2)衣着修饰得体(3)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4)谈吐文明高雅(5)适度的自我表现第六章1、人际沟通: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单向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的地位不变,一方说另一方听,接受者只接受信息无反馈。
单向沟通的速度较快,但准确性差,不能产生平等的参与感,不利于增加接受者的信息和感情的建立。
双向沟通:是沟通双方互为发信人和接受者,两者地位可以发生转换。
双向沟通的沟通速度慢,但比较准确,有助于沟通双方相互理解,同时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知觉,必要时双方可进行多次商议,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2、大学生应掌握得当的人际沟通艺术(1)主动沟通(2)尊重他人(3)学会说不(4)夸赞的艺术:善于洞察对方的闪光点,真诚赞美,赞美方式多样化(5)批评的艺术:注意场合,批评与鼓励共存,语言委婉(6)学会倾听(7)换位思考(8)幽默3、人际冲突的概念:是指由于利益关系、观点不一、个性差异等引发的人际交往对象之间的紧张状态和对抗状态。
4、处理冲突时应遵循的原则(1)对事不对人(2)合理控制情绪(3)勇于承认错误(4)当时当地解决冲突(5)注意适度宣泄第七章1、大学生恋爱的特点(1)恋爱动机多样化(2)恋爱自主性强(3)恋爱消费五花八门,数字攀升,家长买单(4)注重浪漫的过程,轻视无言的结局(5)恋爱关系不稳定2、性心理的含义:是指伴随着性的生理发育而出现的与性欲,性行为等有关的性心理活动,它主要包括性意识、性观念、性思维、性情感、性意志等。
性心理是人类性行为的心理基础,与性生理、性本能密切相关,但它有区别于性器官、性感官等性刺激而产生的心理活动,它受社会文化、道德、法制等规范的影响,存在萌生、发展和成熟的不同阶段。
3、婚前性行为: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最大的性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