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合集下载

对中国现代音乐的解读

对中国现代音乐的解读

中国现代音乐是一种综合性、有整体思维的音乐,充分反映了中国人
民精神文明的繁复多样性、历史深远与自然精髓。

它体现了中国社会
在认知和技术方面出现的巨大变化,把以往的传统音乐理论与现在社
会科学发展的理念撞击在一起,为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现代音乐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形式,以及当代国际音乐的
结构元素。

它拥有着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精神的丰富音乐调性风格和
技巧。

音乐运用了大量传统元素为内容和形式,如中国传统乐器、宫
廷乐曲、民族歌谣、民歌等,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日本、韩国等国
家节奏、和弦、多声部和综合技巧,融入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和技巧之中。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音乐是一种有深度的、完备的视觉音乐表演形式,无论是古典音乐、古代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都是在传统的
音乐形式和思想的指导下形成的新的曲调形式。

它将更注重艺术表现,更加关注创造力和新种类,使观众更容易欣赏到传统文化孕育出的音
乐意境。

中国现代音乐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国际风格,它具有独特而多
样的中国音乐旋律,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特色和精髓,为观众
带来新的艺术感受,也为西方文化带去了一些新的思维,使两种文化
融合起来,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现状的思考

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现状的思考

对当代中国流行音乐现状的思考02211001 1120100326 张静远说起流行音乐,已经是大学生的我可以说听得不少了了。

虽然不是什么“追星族”或是谁谁的“骨灰级粉丝”。

但也想就我听流行音乐的经历谈谈我的思考和感悟。

大概在03年才开始算是开始听流行音乐,那是很偶然的听了林俊杰的第一张专辑《乐行者》,很喜欢,就一直听到现在。

一步步的听着他的音乐,也算是一点点的看着流行音乐的发展。

关于爱情。

爱情一直都是流行音乐中的主流元素。

开心或悲伤,幸福或失落,相恋或失恋,都不断的被人唱颂着。

曾经会觉得歌曲中的爱情让人柔肠百转,细腻且动人。

对于现在的流行音乐,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还有很多关于爱情歌曲依然“情至真,感人至深”,但也不乏类似于前些年《老鼠爱大米》那样粗俗直白的口水歌。

那些歌手,或许爱过或许没爱过,却都像是饱尝了爱情的苦,扒开自己的伤口,只为和那些有着同样感受的听众产生共鸣,于是歌曲上榜、专辑大卖。

现在再看,很多歌曲确实是没什么动人的真实感情,不过是像那些被人说做白痴的言情小说,把已经烂俗的情节一遍又一遍的讲述。

当然,还是有很多很好的关于感情的歌曲,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关于摇滚。

听过一些国外的原创摇滚乐,金属摇滚或是轻摇滚,确实很是让人兴奋。

一直听人说,中国没有属于自己的摇滚。

不懂乐理的我不明白怎样才是所谓真正的摇滚。

只是觉得那些能够表达内心很真实的感受的、节奏鼓点很强的就算是摇滚了吧。

从初中开始,知道了一支乐队叫做“五月天”,他们以摇滚为梦想,不断不断的用音乐诉说着他们对人生的感悟。

几年来一直认真地听着他们的歌曲,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人生关于梦想,从他们的歌声中我受到了很多鼓励,甚至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更加勇敢坚定。

我想这就足以是摇滚的精神。

还有汪峰,一首《怒放的生命》让我知道了他。

沧桑的声音告诉了我们他对生命的坚持。

我想中国并不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摇滚乐,那些一直在摇滚路上坚持的歌手们,正在不断为我们带来希望。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

浅谈中国流行音乐

浅谈现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

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一、中国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中国现代创作歌曲是自萧友梅、黄自、青主、李叔同、赵元任等人开始的。

在现代创作歌曲的发端期,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已经出现,即一方面,大量采用或借鉴西方歌曲创作模式,甚至多有完全“西化”的作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的基质也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这种情况大体上规定了日后歌曲创作的方向。

二.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黎锦晖黎锦晖(1891-1967)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主要有探戈、狐步等。

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

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创作到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歌曲创作除少数艺术歌曲外,大致可分为两支。

一支是以黎锦晖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另一支是以聂耳、冼星海等人为代表的群众性歌曲。

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进步音乐工作者继续沿着救亡歌咏活动的方向发展创作。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郑律成的《延安颂》(莫耶词)、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还有歌剧《白毛女》、《刘胡兰》等作品的诞生都显示出生气勃勃的发展趋势。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又出现了《解放区的天》、《山那边好地方》、《咱们工人有力量》和《胜利进行曲》等优秀歌曲。

四、新中国建国后17年间的歌曲创作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特别是群众歌曲的创作,呈现着良好的态势。

当属我国歌曲创作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自《歌唱祖国》到《我们走在大路上》。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长征》组歌、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红霞》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选曲也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五.流行歌曲之民谣时代——1978年到1988年,代表人物是邓丽君、罗大佑。

1977年起,随着对外开放的先声,少量港台流行音乐通过广州进入内地。

刘文正、邓丽君等歌手的盒带开始流入内地,引发了内地听众的强烈追捧。

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

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

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
</h2>
<p>中国新音乐在过去几十年间发展迅速,涵盖了传统音乐、现代音乐、舞蹈音乐、流行音乐、等各个领域。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影响,拓展了新音乐的可能性,这也是中国新音乐的回归之路。

<p>中国新音乐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发展成果,更多的是融合了中西方传统音乐形式,在表达形式和节奏上拥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力,把西方流行元素融入中国传统音乐中,形成了更加有创意和多样性的音乐。

<p>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新音乐也在不断演变,不断尝试新的音乐形式,并且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新的音乐形式和新的音乐元素使得中国新音乐更加有趣和有趣,中国新音乐从单一的文化传承加以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形式,吸收了西方的元素,更加自由的表达。

<p>随着技术进步,中国音乐在这个世纪也不断发展,电子乐不断拓展,把传统乐器与现代技术结合,中国新音乐正在慢慢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p>总之,中国新音乐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它将传统和现代音乐融合在一起,以多元化的、有创意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人们在欣赏中体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也为世人带来了新的音乐体验。

歌曲新时代的心得体会感悟

歌曲新时代的心得体会感悟

歌曲新时代的心得体会感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歌曲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通过对新时代歌曲的学习和欣赏,我们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深刻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首先,新时代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们通常以积极向上的基调,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例如,许多歌曲通过歌词和旋律传递了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方面的赞颂。

这些歌曲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其次,新时代歌曲在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随着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新时代的歌曲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和风格,如流行、摇滚、民谣、电子等。

这种多元化的音乐风格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也满足了不同听众的审美需求。

再者,新时代歌曲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个人情感。

许多歌曲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的珍视和追求。

这些歌曲以其真挚的情感和贴近生活的内容,触动了听众的内心,引发了共鸣。

此外,新时代歌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许多歌曲通过歌词传达了对环境保护、社会公平、民族团结等社会问题的关切。

这些歌曲不仅提高了公众的社会责任意识,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个人感悟的角度来看,新时代的歌曲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的力量。

音乐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接触及人的心灵。

一首好的歌曲,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启迪人们的思想,甚至改变人们的行为。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惜音乐带来的这份精神财富,用音乐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同时,新时代的歌曲也让我认识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也体现在对新时代文化创新的包容和支持上。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音乐创作者,发挥他们的才华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新时代歌曲,以此来展现我们国家的文化魅力和时代精神。

最后,新时代的歌曲也提醒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

浅谈对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音乐的认识

浅谈对音乐的认识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浅谈对中国音乐的认识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

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

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感受最多的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也提升了对祖国的爱。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音乐的发展历史更是一部丰满的史诗。

在当今的乐坛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是Rap音乐,其中周杰伦便是一位现代音乐的代表人,但是即使在人们看来如此现代的音乐人,在他的音乐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传统的音乐元素,如在《菊花台》,这首曲子的结尾用的便是我国云南的传统乐器葫芦丝。

再如当今的年轻人所喜欢的歌曲《苏三说》与《One Night in Beijing》更是大胆的吸取了我国传统艺术京剧中的音乐元素,受到人们的欢迎。

回归传统是一种趋势,我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立足于传统并且与现代的音乐元素相结合进行创新这是一种必然。

有我国“西部歌王”之称的王洛宾先生是将传统音乐用现代音乐元素演绎的典范,他创作的歌曲脍炙人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

《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

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

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

我对中国新音乐的思考
中国新音乐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演变的一个新的起点。

新音乐中的融合音乐把传统音乐、流行音乐、电子音乐和其他不同的
音乐元素融合起来,创造出的一种全新的、富有表现力的、发人深思
的艺术美。

随着新音乐的发展,传统音乐也得到了全新的发展。

传统乐器如笛子、琵琶、低准演绎出新的节拍,形成几乎完全不同的新音乐。

同样,流
行音乐也充满了新的意义,电子乐器更是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在新音
乐中诠释出完全不一样的精神。

此外,中国新音乐还加入了新的歌词,新的语言等。

这些新音乐多种
多样而充满灵性,已开创出一片全新的天地,给人们以新的视野来理
解音乐。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新音乐的出现,传统音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国新音乐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我们的极限,努力让音乐更加充满创意,令人眼前一亮。

浅谈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浅谈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中国当代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论文--浅论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浅论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中国当代音乐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

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50.60年代的音乐。

第二阶段。

80.90年代的流行音乐。

第三阶段。

二十一世纪的个性化音乐。

50.6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的音乐风格是以歌颂红军为主,以抗战题材为主要的创作。

歌曲的特点是高昂激情.鼓舞斗志,爱憎分明.唱古颂今。

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优美动听。

还有,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些模式的创建。

像《敖包相会》这样以民歌为素材的创作模式,像《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最早对儿童歌曲寓教于乐的创作模式,还有《白毛女》这种民族与歌剧结合的创作模式,以及《我的祖国》这样的爱国歌曲写作模式,都对今后二十年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种奠基作用。

其中的许多模式,甚至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依然颇具影响力。

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敖包相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从抗日战争到国内革命战争,从改革开放到奥运赛场,以民族救亡为主题的《义勇军进行曲》,却在长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以振奋、鼓舞、警醒和自豪等音乐语言,不断激发国人的民族精神。

而它在成为《国歌》后,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上普及程度最高的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除了脱胎于民歌的旋律外,作品更通过“谁给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提问,将儿童幸福的生活和英雄先烈的付出得以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在音乐审美的功能之外,起到了另一种教育的作用。

《敖包相会》:作曲家通福在海拉尔河畔一首古老情歌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同时也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

作品的创作类似于王洛宾的民歌采集及再创作,在新中国创立初期,对于传播内蒙古民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由曹火星创作的一首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音乐史与名作欣赏论文--浅论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浅论对中国当代音乐的认识与感想
中国当代音乐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音乐。

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50.60年代的音乐。

第二阶段。

80.90年代的流行音乐。

第三阶段。

二十一世纪的个性化音乐。

50.60年代
20世纪50.60年代的音乐风格是以歌颂红军为主,以抗战题材为主要的创作。

歌曲的特点是高昂激情.鼓舞斗志,爱憎分明.唱古颂今。

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优美动听。

还有,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些模式的创建。

像《敖包相会》这样以民歌为素材的创作模式,像《让我们荡起双桨》中最早对儿童歌曲寓教于乐的创作模式,还有《白毛女》这种民族与歌剧结合的创作模式,以及《我的祖国》这样的爱国歌曲写作模式,都对今后二十年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一种奠基作用。

其中的许多模式,甚至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依然颇具影响力。

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敖包相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从抗日战争到国内革命战争,从改革开放到奥运赛场,以民族救亡为主题的《义勇军进行曲》,却在长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以振奋、鼓舞、警醒和自豪等音乐语言,不断激发国人的民族精神。

而它在成为《国歌》后,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上普及程度最高的歌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

除了脱胎于民歌的旋律外,作品更通过“谁给我们安排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提问,将儿童幸福的生活和英雄先烈的付出得以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在音乐审美的功能之外,起到了另一种教育的作用。

《敖包相会》:作曲家通福在海拉尔河畔一首古老情歌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同时也是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的插曲。

作品的创作类似于王洛宾的民歌采集及再创作,在新中国创立初期,对于传播内蒙古民歌,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年由曹火星创作的一首歌曲。

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经过毛泽东主席为歌名添加了一个“新”字,并作了小幅修改后问世且在五十年代广为传播。

歌曲表达了共产党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之情。

80.90年代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大众化的,主流化的,朗朗上口的口水歌。

它的歌曲创作领域以传统的抒情歌曲为主,歌曲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

这一时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

代表人物有邓丽君、“小虎队”谭咏麟、齐秦等等港台歌星。

邓丽君堪称80年代流行歌曲演唱界的奇迹,在她短短二十几年的演唱生涯中,为世人带来了几百首好听歌曲。

她的歌曲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以妙不可言的邓式唱腔和完美的演唱技巧,带领人们走进真、善、美的艺术境界里,这么多年过去了,掌声依然如故,人们由衷地喜爱她,难忘她,怀念她。

虽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俗歌星、歌后层出不穷,可邓丽君依然光芒四射。

用国语、粤语、闽南语、日语、英语演唱均熟练自如、风格各异的几百首经典歌曲让那些只唱了一两首成名曲后就销声匿迹的歌星汗颜。

邓丽君的歌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高山飞瀑、潺潺溪流。

从未有过像她这样全面的歌手能很好地驾驭各类歌曲,就其成就之高和影响之广来讲也
是无与伦比的。

二十一世纪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音乐风格以个性化音乐为主,以周杰伦、陶喆、王力宏、蔡依林、she等为首的时尚偶像风靡一时。

他们不仅有强大的创作团队,更有唱片公司不惜巨金打造其外形。

相对于前几年的模仿外国hip-hop、摇滚乐、舞曲、R&B,近几年的音乐市场有所转变,以周杰伦为首的新一代歌手开辟了中国风歌曲的新潮流。

流行音乐中不仅含有现代化的色彩,同时也以中国的传统乐器配乐,如笛子、二胡、琵琶等,甚至很多歌曲内含有京剧唱腔。

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惠及当代流行乐坛,古典与现代共同谱成了优美的乐曲,是国外的流行音乐无法企及的。

在网上很多网友称,如今的流行音乐正在逐步退化,原本艺术的歌曲越来越趋于商业化,歌迷越来越重视歌手外表的浮华与高调,忽略了歌曲本身的欣赏价值。

但我相信,流行歌坛的转变不能单纯地称之为商业化、堕落化,它也是一种现代的进步方式,音乐正和时代同步发展,所以必将有相同于这一现代化时代的特色。

音乐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如文革时期,中国当代音乐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许多音乐家都遭到迫害。

但是,他们阻止不了音乐向前发展的步伐。

我坚信中国音乐会发展得更好、更壮大,我们都期望看到各种形式的好音乐共存并且蓬勃发展的繁荣未来,相信这将不会只是个梦。

中国的音乐有其自己独特的魅力,今后必将继续发出耀眼光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