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研究生生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2012-11-(1)
合集下载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Na131I 150℃ 1h
HO
131I
131I-6
-胆固醇
33
(二) 蛋白质、多肽的碘标记技术 标记原理:
Na125I
氧化剂 Ch-T,H2O2
125I
HO
CH2CHCOOH NH2
+ 125I2
HO
CH2CHCOOH NH2
125I-碘代酪氨酸
34
125I
NH2 CH2CHCOOH CH2CHCOOH NH2
同位素交换法 化学合成法 生物合成法 络合物/螯合物生成法
23
三、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制备的基本方法
1、同位素交换法
放射性核素与要标记的化合物中同一元素的稳定同位素相互交
换来制备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方法。
优点:方法简便,易于操作。适宜于稀有、结构复杂的有机化
合物的标记。
缺点:无进行定位标记,且有机化合物主链上的原子无法标记,
5
如何用噬菌体感染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5S 35S
32P 32P
DNA是遗传物质!
子代 蛋白质外壳无 放射性,DNA 上有放射性! 分离蛋白质外 壳及DNA内核, 并测量放射性
6
为什么要用核素作为示踪剂?
一般非放射性物质进入机体后无法区别哪些是外来的?哪
些是原有的物质?
有些物质进入机体后发生代谢转化、分解,无法再找到它
非定位标记:分为均匀标记和全标记。
均匀标记:指放射性原子均匀地分布于分子中,以“U”表示。
如用14CO2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制得的14C-葡萄糖其中分子六个碳原 子从统计学上看被均匀标记上14C,故可写成14C-葡萄糖(U)或u14C-葡萄糖。
全标记:是指放射性核素的原子随机地无严格定位地分布于被
章放射性标记化合物PPT课件

第28页/共81页
2.1.1 逐步合成法
它是用最简单的含放射性核素的化合 物按预定的合成路线一步一步合成复杂的 有机化合物。此法的优点是放射性核素的 种类、标记位置、标记数量和比活度均可 预先设计;反应易于控制,有较好的重现 性;放射性核素的收率、产品的比活度、 化学纯度和放射化学纯度均较高,因此是 目前制备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最重要和最常 用的一种方法。其缺点是在制备复杂的放 射性标记物时,步骤繁,流程长,副反应 多,纯化困难,这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若取代的核素是放射性核素, 则所得产物就称为放射性标记 化合物,此标记过程就称为放 射性标记。
放射性核素可以直接作为示踪 剂,但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将 放射性核素制成标记化合物方 可应用。
第1页/共81页
●对于标记化合物,目前尚无统 一的命名法 ●对于无机化合物,通常只要在化 合物名称的前面注明标记核素的符 号即可,如131I-NaI 99Tcm—NaTcO4等。也可在分子式 中直接注明标记核素,如Na131I等。
合成14C标记物中第31间页/共化81页合物的各种途径
用上述几种简单的化合物可进一步 合成14C定位标记的氨基酸、生物碱、 糖类化合物、维生素及抗生素等。此 外,14C—卤代甲烷是一个相当活泼的 化合物,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向有 机分子内引入14C—甲基,这是许多含 甲基化合物的重要标记途径。
第32页/共81页
碘标记是在氧化剂存在下,利用 许多有机物中氢易与碘发生取代反应 即氢碘置换来达到标记目的 .常用的 氧化剂有H2O2,氯胺-T、乳过氧化 物酶、氯甘脲等,其中尤以Ch—T应 用最广,Ch-T作氧化剂的碘标记法称 为氯胺—T法。
第39页/共81页
Ch-T的化学名称为N—氯代对甲 苯磺酸胺钠盐,原是一种杀菌剂, 在水溶液中可产生次氯酸,将I- 氧化为碘原子或碘分子,然后碘原 子或分子与有机物上的氢发生置 换反应。
2.1.1 逐步合成法
它是用最简单的含放射性核素的化合 物按预定的合成路线一步一步合成复杂的 有机化合物。此法的优点是放射性核素的 种类、标记位置、标记数量和比活度均可 预先设计;反应易于控制,有较好的重现 性;放射性核素的收率、产品的比活度、 化学纯度和放射化学纯度均较高,因此是 目前制备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最重要和最常 用的一种方法。其缺点是在制备复杂的放 射性标记物时,步骤繁,流程长,副反应 多,纯化困难,这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若取代的核素是放射性核素, 则所得产物就称为放射性标记 化合物,此标记过程就称为放 射性标记。
放射性核素可以直接作为示踪 剂,但大多数情况下,必须将 放射性核素制成标记化合物方 可应用。
第1页/共81页
●对于标记化合物,目前尚无统 一的命名法 ●对于无机化合物,通常只要在化 合物名称的前面注明标记核素的符 号即可,如131I-NaI 99Tcm—NaTcO4等。也可在分子式 中直接注明标记核素,如Na131I等。
合成14C标记物中第31间页/共化81页合物的各种途径
用上述几种简单的化合物可进一步 合成14C定位标记的氨基酸、生物碱、 糖类化合物、维生素及抗生素等。此 外,14C—卤代甲烷是一个相当活泼的 化合物,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向有 机分子内引入14C—甲基,这是许多含 甲基化合物的重要标记途径。
第32页/共81页
碘标记是在氧化剂存在下,利用 许多有机物中氢易与碘发生取代反应 即氢碘置换来达到标记目的 .常用的 氧化剂有H2O2,氯胺-T、乳过氧化 物酶、氯甘脲等,其中尤以Ch—T应 用最广,Ch-T作氧化剂的碘标记法称 为氯胺—T法。
第39页/共81页
Ch-T的化学名称为N—氯代对甲 苯磺酸胺钠盐,原是一种杀菌剂, 在水溶液中可产生次氯酸,将I- 氧化为碘原子或碘分子,然后碘原 子或分子与有机物上的氢发生置 换反应。
第四讲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

一、同位素交换法:同位素交换是利用一种元素的 二种同位素(如x与xo)在二种不同化学状态中(如Ax与 Bx。)的互相交换来制备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即:
优点:方法较为简便.不需制备前体,无复杂的合成步
骤,待标记的化合物用量少(一般为mg级),更适用淤 标记稀有昂贵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如反应条件选择适当, 也可获得较高放射性活度与比活度,放射性核素利用率 也可以很高。
125I广泛用于制备分析试剂,如放射竞争分析用 的标记蛋白。125I具有二个重要优点:
一是半率期允许标记化合物的商品化及贮存应用 一段时间;
二是它只发射28keV能量的X射线和35keV能量 的γ射线,而无β粒子,因而辐射自分解少,标 记化合物有足够的稳定性。
通过氧化剂使碘化物(125I-)氧化成的碘分子(125I2) 与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碘化作用(一 般是生成一碘酪氨酸,一碘化后,其反应性就大 大降低)。所以只要含有酪氨酸的化合物或人为 地接上酪氨酸基团的化合物都可用放射性碘标 记.蛋白质分子中除酪氨酸外,还有组氨酸和色 氨酸残基,有时也可生成碘化物,但它们的反应 性远不及酪氨酸。
影响蛋白质碘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决定于蛋白质 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的数量及它们在分子中暴露的 程度;另一方面,碘化物的用量、反应条件(pH、 温度、反应时间等)及所用氧化剂的性质等也有 影响.
标记方法
(1)氯胺-T法:氯胺-T(Chloramine-T)是一种 温和的氧化剂,它的化学名称是:N—氯代对甲 苯磺酰胺钠盐。在水溶液中,产生次氯酸,可使 碘阴离子氧化成碘分子,反应式如下:
酶促合成是近年来很受注意的一种标记技术,对制备一些生物活 性物质的定位标记物有一定发展前途,产品比活度也可较高,前 提是必须有特异性高的酶制剂和高比活度的底物。
优点:方法较为简便.不需制备前体,无复杂的合成步
骤,待标记的化合物用量少(一般为mg级),更适用淤 标记稀有昂贵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如反应条件选择适当, 也可获得较高放射性活度与比活度,放射性核素利用率 也可以很高。
125I广泛用于制备分析试剂,如放射竞争分析用 的标记蛋白。125I具有二个重要优点:
一是半率期允许标记化合物的商品化及贮存应用 一段时间;
二是它只发射28keV能量的X射线和35keV能量 的γ射线,而无β粒子,因而辐射自分解少,标 记化合物有足够的稳定性。
通过氧化剂使碘化物(125I-)氧化成的碘分子(125I2) 与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碘化作用(一 般是生成一碘酪氨酸,一碘化后,其反应性就大 大降低)。所以只要含有酪氨酸的化合物或人为 地接上酪氨酸基团的化合物都可用放射性碘标 记.蛋白质分子中除酪氨酸外,还有组氨酸和色 氨酸残基,有时也可生成碘化物,但它们的反应 性远不及酪氨酸。
影响蛋白质碘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决定于蛋白质 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的数量及它们在分子中暴露的 程度;另一方面,碘化物的用量、反应条件(pH、 温度、反应时间等)及所用氧化剂的性质等也有 影响.
标记方法
(1)氯胺-T法:氯胺-T(Chloramine-T)是一种 温和的氧化剂,它的化学名称是:N—氯代对甲 苯磺酰胺钠盐。在水溶液中,产生次氯酸,可使 碘阴离子氧化成碘分子,反应式如下:
酶促合成是近年来很受注意的一种标记技术,对制备一些生物活 性物质的定位标记物有一定发展前途,产品比活度也可较高,前 提是必须有特异性高的酶制剂和高比活度的底物。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课件

特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放射性药物的辐射作用有一定的范围,即使不直接进入 病变细胞内,也可对邻近的病变细胞产生致死杀伤作用。
• 由于放射性药物的选择性靶向作用,在体内可达到高的 靶/非靶比值,明显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 放射性药物持续照射释放超分割的剂量,可以更有效地 杀伤肿瘤和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定义: –分子中含放射性核素原子的化合物
2、分类: –放射性试剂 –放射性药物(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放射性试剂(radioactive agent)
(Diagnostic Pharmaceutical )
➢ 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病 诊断的一类体内放射性药物。也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或 示踪剂(tracer)。
➢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多采用发射γ光子的核素及其标记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医用回旋加速器(cyclotron)和其它各种正电子显像仪器的 问世及推广应用,11C、13N、15O和18F等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 的应用也逐年增多,在研究人体生理、生化、代谢、受体等 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应用:
诊断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优质内容

高级培训
4
(3)标记化合物的若干基本概念 1)同位素标记与非同位素标记 同位素标记:
化合物中的原子被其同位素的原子所取代,由于 取代后化合物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会引起 显著差异,因此亦称理想标记。131I→ 127I;3H → 1H; 14C → 12C等。
高级培训
5
非同位素标记(非理想标记): 用组成化合物以外的原子进行标记,非同位素标
有两大类:全生物合成法和酶促合成法。
高级培训
23
全生物合成法 是利用完整的生物或其某一个器官的生理代谢过
程来进行标记的。 常用的生物有:细菌、绿藻、酵母等低等生物。 14C-标记物。
高级培训
24
海绿藻合成14C均匀标记的多种氨基酸: 1、海绿藻避光24h,造成“光饥饿”; 2、通入14CO2,光照36h,使14CO2随光合作用
或其原子团所置换而达到标记目的的方法。 此法常用于氚和放射性碘的标记。
RX T2 催化剂,碱性溶液 RT TX RH 2131I 氧化剂R131I H 131I
高级培训
20
4)间接标记法: 把放射性核素先标记在某种易与欲标记物反应的
试剂,然后再与欲标记物偶联;
借助于具有双功能基团的螯合剂进行标记,先把某 种双功能螯合剂结合到欲标记分子上,再将放射性核 素核素标记到此螯合剂上,由此形成稳定的放射性核 素-螯合剂-欲标记化合物复合物。
4、标记、测量、鉴定的方法是否容易; 5、实验周期的长短,核素本身和杂质的毒性以 及价格等要进行考虑。
高级培训
12
表 几种重要的放射性标记核素
核素 T1/2
无载体时的比活度 主要射线种类及能量,MeV
3H 14C 32P 35S 99Tcm 123I 125I 131I
2012级研究生生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2012-11-16

碘的利用率均较直接标记法低
二、核酸的放射性碘标记技术
放射性碘-----碱基
方法:解链 三氧化铊
碘-----碳共价键
第三节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纯化与鉴定
一、标记化合物的提纯
• •
游离放射性核素 标记的杂质
•
辐射自分解
第三节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纯化与鉴定
一、标记化合物的提纯 (一)标记率测定 1.基本原理 (1)纸层析(paper chromatography) (2)薄层层析(thin layer -----) 硅胶或氧化铝-----吸附力和分配系数 离子交换树脂---携带电荷 聚酰胺---氢键
上,
反应条件仍同于上述酶法。
1.直接标记法 (3)固相氧化剂法
② 氯甘脲(Iodogen)法 1,3,4,6-四氯3α ,6α -二苯甘脲
将氯甘脲用氯仿溶解后涂于反应管
底部,用N2气吹干,置-20oC冷藏备用。
1.直接标记法 (3)固相氧化剂法
③ Iodo-Beads法 将氯胺T的衍生物N-氯苯磺胺共价源自三)放射性核素标记化物的命名
(5)双标记或多标记 (Double labeling and multiped labeling)
C3H3-35S-CH2CH2CH(NH2)-COOH
13CH
-14COOH 3
(四)放射性比活度与放射化学纯度
放射性比活度 Specific activity 放射化学纯度
第三节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纯化与鉴定 一、标记化合物的提纯 二、标记化合物的鉴定和质量控制 (一)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
特定组分的放射性(cpm)
放射 化学纯度= ———————————×100% 各组分的放射性之和(cpm)
实验核医学(第四章)

第二节 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一,放射性核素的选择
1.基本不改变原有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基本不改变原有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基本不改变原有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2.标记核素与化合物的结合牢固,稳定性好; 标记核素与化合物的结合牢固,稳定性好; 标记核素与化合物的结合牢固 3.合适的半衰期; 合适的半衰期; 合适的半衰期 4.射线容易测量; 射线容易测量; 射线容易测量 5.其它,标记难易,价格,防护等. 其它,标记难易,价格,防护等. 其它
1.同位素交换法:某一放射性核素或其化合物与待标 同位素交换法: 同位素交换法 记化合物中相同元素的非放射性核素进行交换反应. 记化合物中相同元素的非放射性核素进行交换反应. 2.化学合成法: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原原料,通过各种 化学合成法: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原原料, 化学合成法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将放射性核素合成到待标记化合物的特定 位置上. 位置上. 3.生物合成法:全生物合成——利用生物的生理代谢 生物合成法: ——利用生物的生理代谢 生物合成法 全生物合成—— 作用,将简单的放射性原料转化成所需的标记物; 作用,将简单的放射性原料转化成所需的标记物; 酶促合成——利用酶的生物活性, ——利用酶的生物活性 酶促合成——利用酶的生物活性,将 放射性前体转变为所需的标记物. 放射性前体转变为所需的标记物. 4.络合物 鳌合物生成法: 络合物/ 4.络合物/鳌合物生成法:将放射性金属离子和具有 特定功能的化合物进行络合或鳌合反应. 特定功能的化合物进行络合或鳌合反应.利用了金属 离子易生成络合物或鳌合物的原理. 离子易生成络合物或鳌合物的原理.
全标记(一般标记)——标记化合物上原子被 全标记(一般标记)——标记化合物上原子被 取代的机会均等的标记. 取代的机会均等的标记. 准定位标记——在定位标记时,由于中间过程, ——在定位标记时 准定位标记——在定位标记时,由于中间过程, 可能也标记在其它位置上的标记. 可能也标记在其它位置上的标记.
4、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二、放射性碘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 一 ) 、碘的同位素及 125 I 的特性:碘 元素的同位素较多,常用的有131I和125I, 其次是 123I。125I是广泛用于体外放射分析 试剂的标记制备,它的特点是,① T1/2 为 60 天,②核丰度高 (>95%) ,③能发射 28 kev 和 35 kev 能量的γ射线 ( 能量不高 ) , ④稳定好。 (二)、碘标记化合物的制备:碘标是 最常用的标记方法,除了生产单位生产碘 标记化合物,实验室还可自己标记。
氯胺-T法是放射性碘标记化合物的 制备的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简单,标 记率高,重复性好,常用于蛋白质、多 肽等化合物的标记,为一般实验室首选 方法。 氯胺-T(化学名称是:N-氯代对甲 苯磺酰胺钠盐)是一种氧化剂,能使放射 性NaI溶液中的碘阴离子(I-)氧化成碘分 子(I2),然后取代酪氨酸残基芳香环上 的氢。
§2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1 、同位素交换法:将需要标记的化合物 AX 和放射性化合物 BX* 在一定的条件下混 合, X 与 X* 之间发生交换反应生成标记化 合物AX*,反应式如下: AX+BX*=AX*+BX 比如125I-邻碘马尿酸钠就是采用该方 法(密封容器中,油浴 155 ℃条件下)制 备的。
三、标记物的鉴定 (一) 放射化学纯度:包括放射性纸层析法 、放射性高效液相层析法、放射性凝胶电泳 法等。 (二) 放射性浓度:取1ml产品,测其放射性 活度,即为放射性浓度,单位为Bq/ml。 (三) 放射性比活度测定: 采用直接测定法,即将纯化后的标记物 配成合适的溶液,测量其放射性浓度(Bq/L )及其化学纯度(mmol/L)。 放射性比活度=放射性浓度/化学纯度 (Bq/m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物的命名
无机化合物:131I-NaI、35S-硫酸 有机化合物:1-14C-醋酸 (1)定位标记(Specific labeling ) 5(S)-3H-尿嘧啶 (2)准定位标记(Normal labeling)的命名
(3)均匀标记(Uniform labeling) U-14C-葡萄糖 (4)全标记 (General labeling) G-3H-胆固醇
二、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特点
•结合牢固 •有合适的放射性物理半衰期 •容易测量
二、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特点 (二)同位素标记与非同位素标记
(1)同位素标记(isotopic labelling):
被标记化合物中固有元素被其放射性 核素的同位素取代所形成的标记。 • 有机化合物:14C 、3H • 硫、磷化合物:35S 、 32P 特点:所得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及生 物特性与原化合物基本相同
1.直接标记法 (2)乳过氧化物酶法
原理:当少量H2O2存在时,乳过氧化物酶与 H2O2结合,释放出新生氧,使*I 氧化。
特点:反应十分温和 放射性比活度高 能保持生物和免疫活性
缺点:标记率比氯胺T法低,30%~40%。
还原剂:缓冲液或半胱氨酸或巯基乙醇
乳过氧化物酶法注意事项
① H2O2应分次加入 ②乳过氧化物酶用量应控制 在标记蛋白量的1%以下
Radiochemical purity
(四)放射性比活度与放射化学纯度
(五)不稳定性 1.核衰变 2.辐射自分解
3.脱落
4.位移
第二节 蛋白质与多肽放射性碘标记 碘标记化合物的基本特性
125I、131I、123I:
半衰期、能量适宜 Xian 氙
125I、131I:价廉易得 125I:易于探测 124Xe(n,
1. 直接标记法
Na *I
氧化剂
*I2或*I
+
lao
酪氨酸残基
1.直接标记法 (1)氯胺T法 原理: 次氯酸使*I 氧化 特点: 简便、快速 便宜易得、 标记效率高、 重复性好、反应易控制 是使用最广泛的碘标记技术 还原剂:偏重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
-
1.直接标记法 (1)氯胺T法
氯胺T法注意事项 ① 氯胺T溶液应新鲜配制 ② 氯胺T 用量应严格控制 ③ 偏重亚硫酸钠也应新鲜配制、 1.5-2倍于氯胺T ④ pH7.4-7.8, 0.2-0.5M磷酸缓冲液 ⑤ 减少反应体积 ⑥ 反应时间:10s-3min ⑦ 室温进行
可标记较低浓度蛋白质 缺点:体内实验可能产生微量毒性
三、蛋白质与多肽的放射性碘标记技术
1. 直接标记法
(1)氯胺T法 (2)乳过氧化物酶法 (3)固相氧化剂法 ① 固相酶法 ② 氯甘脲(Iodogen)法 ③ Iodo-Beads法 (4)N-溴替丁二酰亚胺
2. 间接标记法
3-丙酸-N-琥珀酰亚脂
③ 采用双酶标记法(葡萄糖氧化酶)
④ pH 3.0-8.0
⑤反应时间:30-60min
1.直接标记法 (3)固相氧化剂法
原理:将氧化剂交联在琼脂糖凝胶上或
涂在塑料管或塑料珠子表面,形成不溶性
的固相氧化剂。
特点:能简化标记
中止反应不需加还原剂
1.直接标记法 (3)固相氧化剂法
① 固相酶法 将乳过氧化物酶或葡萄糖氧化酶 交联到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4B)
又称联接标记法 是先将放射性碘 联结到一个小分子载 体上,再将这个小分子 物质与蛋白质结合。
2. 间接标记法优缺点
优点:◎ 避免了蛋白质和氧化剂直接接触 ◎ Bolton-Hunter试剂主要联接到 氨基或蛋白质的N-末端上 缺点:◎ ◎ 较大分子的引入 碘化蛋白质的放射性比活度和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赖氨酸残基的
二、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的特点 (二)同位素标记与非同位素标记
(2)非同位素标记(non-isotopic labelling) :非固有元素 131I---蛋白质、 125I---蛋白质 125I---类固醇激素 特点: 组成不完全相同 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有所改变
(三)
(三)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物的命名
(5)双标记或多标记 (Double labeling and multiped labeling)
C3H3-35S-CH2CH2CH(NH2)-COOH
13CH 14COOH 3
(四)放射性比活度与放射化学纯度
放射性比活度 Specific activity 放射化学纯度
γ
) 125I
124Xe
+ 1n ------- 125I + γ
第二节 蛋白质与多肽放射性碘标记
碘标记化合物的基本特性 一、蛋白质与多肽的放射性碘标记技术 特点:苯环比直链易于标记且稳定 (一)基本原理 形式:Na*I--*I- --- *I2 或 *I+
(二)常用标记方法
分类:直接标记法间接标记法
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和放射性核素 标记化合物的含义
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 Radionuclide labeled technique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Radionuclide labeled compounds
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第一节 概述
一、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和放射性核素 标记化合物的含义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是化合物的 分子结构中某一分子或原子被放射性核 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 14C-尿素------14CO 2 〔 γ -32P〕ATP 〔 1-14C〕乙酰胆碱
上,
反应条件仍同于上述酶法。
1.直接标记法 (3)固相氧化剂法
② 氯甘脲(Iodogen)法 1,3,4,6-四氯3α ,6α -二苯甘脲
将氯甘脲用氯仿溶解后涂于反应管
底部,用N2气吹干,置-20oC冷藏备用。
1.直接标记法 (3)固相氧化剂法
③ Iodo-Beads法 将氯胺T的衍生物N-氯苯磺胺共价
连接到无孔的聚苯乙烯小珠表面。
1.直接标记法 (3)固相氧化剂法
① 固相酶法 ② 氯甘脲(Iodogen)法 ③ Iodo-Beads法
1.直接标记法 (4)N-溴替丁二酰亚胺 (N-Bromosuccinimide) 原理: 溴代瑚玻酰亚胺的作用与氯胺T 和Iodogen法相似。
特点:标记率高、操作简单、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