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工程量计算
砌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方法

入)体积
其中墙长度: (1)外墙长度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 (2)内墙长度按内墙 计算,高度按框架间的净高计算。
注意:女儿墙、围墙算外墙,并入外墙工程量中。
外墙:{(11.7+0.245*2-0.365)*2+(9+0.245*20.365)*2}*3.48*0.365-abc-
当墙体上开设门窗洞口时,为了支撑洞口上部砌 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 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为过梁。
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 钢筋砼梁。以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 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 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 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叫基础圈梁, 而在墙体上部,紧挨楼板的钢筋混凝土梁叫上圈梁。 因为圈梁是连续围合的梁所以叫做圈梁。 圈梁是要封闭的。若遇到门洞不能封闭时应加附加圈 梁。
体积 其中基础长度: (1)外墙墙基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 (2)内墙墙基按内墙净长计算
❖ 框架结构的内外填充墙均以框架间的净长计算
(0.1575+0.24*1.5)*100/10* (263.04+1305.43+15.18)直 接工程费
(0.656+1.5)*0.24*100
3、砖墙工程量的计算
砌筑工程
一、砌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1、砖基础与砖墙(身)的划分 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有地下室者,以地下室室内
设计地坪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 砖(围)墙应以设计室外地坪(围墙以内地面) 为界,以下为基础,以上为墙身。
建筑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建筑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为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
以下将介绍建筑土建工程中常见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实体结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地基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地基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基坑开挖、土方填筑、压实、沉降等工作。
地基工程量计算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采用土方换算法、地基开挖坑体积计算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2)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包括混凝土砼、钢筋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用量=施工面积×厚度×(1+损耗率)钢筋用量=施工长度×钢筋每米用量(3)砌体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砌体工程量计算包括砖块、砂浆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砌体用量=砌筑面积×每平方米砌体的用量(4)钢结构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钢结构工程量计算包括钢柱、钢梁、钢板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钢柱用量=钢柱长度×钢柱截面面积钢梁用量=钢梁长度×钢梁截面面积钢板用量=钢板长度×钢板宽度2.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瓷砖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瓷砖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墙面瓷砖、地面瓷砖等瓷砖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瓷砖用量=瓷砖铺设面积×瓷砖每平方米用量(2)吊顶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吊顶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石膏板、龙骨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石膏板用量=吊顶面积×石膏板每平方米用量龙骨用量=吊顶面积×龙骨每米用量(3)地板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地板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木地板、地砖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地板用量=地板面积×地板每平方米用量(4)柜体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柜体工程量计算主要包括柜子、门板等材料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柜体用量=柜体数量×柜体材料用量。
砌筑工程工程量的计算-PPT

2 砌块墙(填充墙)
砌块墙主要包括空心砌块墙、硅酸盐砌块墙和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工程量按图示尺寸以立方 米(m3)计算,扣除门窗洞口面积和每个面积在 0.3m2以上的孔洞所占的体积,以及嵌入砌体 的柱、梁(包括过梁、圈梁、挑梁)所占的体积, 需要镶嵌的标准砖已包括在定额内,不再另计。
3 空斗墙
门窗洞口面积及墙体埋件体积的计算分别见表。
门窗尺寸及墙体埋件尺寸
门窗 名称 M1 M2 C1
C2
门窗尺寸 mm
(宽×高)
1800×2400 1个
1000×2400 3个
1800×1800 4个
2100×1800 1个
构件名称
构造柱
圈梁
外墙 内墙
钢筋混凝土过梁
构件尺寸或体积
0.18m3/根×4 =0.72 m3
5 零星砌体
其他砖砌体适用于砖砌锅台和灶台(不扣除其 孔洞)、砖砌台阶,厕所蹲台、水槽腿、垃圾 箱、台阶挡墙或梯带、花台、花池、窗台虎头 砖、钢筋砖过梁、架空隔热板下砌筑的砖墩及 毛石墙的门窗立边、窗台虎头砖等实砌砌体等, 以m3按实砌体积计算。
零星砌体示意图
零星砌体示意图
6 零星砌体
砖平碹又称砖平拱,是指在 门窗洞口顶部,用竖砖和侧 砖,以洞口中心为基础,两 边对称向中间斜砌的一种平 拱。按图示尺寸以m3计算。
如设计无规定时,砖平碹按 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 100mm,乘以高度(门窗洞 口宽小于1500mm时,高度 为240mm,大于1500mm时, 高度为365mm)计算
6 零星砌体
平砌砖过梁又称钢筋砖 过梁,是指在门窗洞口 顶部的砖墙内,在适当 部位加适量钢筋,以砂 浆包裹,凝固后作为洞 口的一种过梁。
(四)其他砌体的计算规则
砌筑工程计算方案有哪些

砌筑工程计算方案有哪些一、材料计算1. 砖头数量计算砖头数量的计算是砌筑工程中的基础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成本。
砖头数量计算主要包括墙体面积计算和砖头用量计算两部分。
(1)墙体面积计算砌筑墙体面积计算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墙体尺寸和高度,计算出墙体的总面积。
计算公式为:墙体总面积=(墙体高度+底座长度)* 墙体周长。
(2)砖头用量计算砖头用量计算是指根据墙体面积和砖头的规格,计算出所需的砖头数量。
计算公式为:砖头数量=墙体总面积/砖头的单块面积。
2. 灰浆用量计算灰浆用量计算是指根据砌体的种类和墙体的面积,计算出所需的灰浆数量。
计算公式为:灰浆用量=砌体总面积*单位面积的浆料用量。
3. 砂浆用量计算砂浆用量计算是指根据砌体的种类和墙体的面积,计算出所需的砂浆数量。
计算公式为:砂浆用量=砌体总面积*单位面积的砂浆用量。
二、施工方案1. 砌筑工序明细砌筑工程的施工步骤包括砖头的切割、湿砌和干砌等工序,其中需要明确每个工序的进行时机和操作要求。
2. 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砌筑工程的材料计算结果,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的充足性和及时性。
3. 施工环境要求确定施工现场的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以保证砌筑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安全生产要求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和安全操作规范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三、成本控制1. 材料成本计算根据砌筑工程的材料计算结果,计算出施工所需材料的成本,对材料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2. 施工工期计划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计划,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人力、机械和材料的使用,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3. 施工质量控制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减少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重复施工和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四、工程技术支持1. 技术人员配备确保施工团队中有技术过硬的工程师和砌筑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2. 施工技术培训对施工团队进行相关的施工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独立基础、砌体工程量计算方法

独立基础(分层、分块计算)1、独立基础工程量(1)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2)独立基础体积(3)、独立基础垫层基模板(4)、独立基础模板(5)基坑的土方体积(6)槽底钎探工程量2、独立基础手工计算方法⑴、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⑵、独立基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⑶、独立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⑷、独立基础模板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2、独立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①异形独立基础体积不好计算。
②独立基础与其他基础相交时扣减量不好计算。
③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烦。
砖砌实砌墙体工程量计算规则砌筑墙体工程量计算高度(上)取板下表面、下取分成同种材料和不同种材料自己看书1.砌筑墙体工程量。
按墙体体以m3计算,应扣除门窗洞口、过人洞、空圈、嵌入墙身的钢筋砼板、梁(包括过梁、圈梁、挑梁)、砖平拱、钢筋砖过梁和暖气包壁的体积;不扣除梁头、内、外墙板头、檩头、垫木、木楞头、门窗走头、砖墙内的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及每个在0.3m3以下的孔洞等所占的体积;突出砖墙面的窗台虎头砖、压顶线、山墙泛水、烟窗根、门窗套以及三皮砖以内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也不增加。
墙体工程量=(墙长x墙高-所有嵌入墙身门窗孔洞面积)x墙身-所有嵌入墙内构件体积2..砌筑砖平拱、钢筋砖过梁的工程量,均按图纸尺寸以m3计算。
砖平拱工程量=砖平拱长x砖平拱宽度x墙厚钢筋砖过梁工程量=钢筋砖过梁长x钢筋砖过梁宽x墙厚式中:砖平拱的长度——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100mm砖平拱的宽度——当门窗洞口宽度小于1500mm时,高度按240计算当门窗洞口宽度大于1500mm时,高度按365计算钢筋砖过梁长度——按门窗洞口宽度两端共加500mm钢筋砖过梁高度——按440mm计算3. 框架间砌体,以框架间净空面积乘以墙厚计算,框架外表镶贴砖部分并入砌体部分以m3另行计算。
砌体工程量计算规则

砖砌体工程量计算
计量单位:m3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V=(墙高H*墙长-S应扣)*墙厚-V构件+增加体积
式中:墙高H
外墙:平屋面算到屋面板板底,有女儿墙时,算到女儿墙顶(如压顶为混凝土算至压顶底);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无天棚者算至屋架下檐底另加300mm。
内墙:位于屋架下弦者,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者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算至楼板顶。
框架墙:按框架墙的净高度计算。
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砼压顶时算至压顶下表面)内、外山墙:按平均高度计算。
墙长L:
外墙----按外墙中心线长
内墙----按内墙净长线长
砖垛----按折加长度合并
框架墙----按柱和柱之间净长
砖墙厚度:按表计算
墙体应扣面积:门窗洞口面积;过人洞面积;每个面积大于 0.3m2的孔洞墙体计算应扣体积:
嵌入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体积
凹进墙内的壁龛、管槽、暖气槽、消火栓箱所占体积。
不扣除体积:
梁头、板头等所占体积;砖墙内加固钢筋、木筋、铁件、钢管所占体积;单个面积小于等于0.3m2孔洞所占体积。
应增加体积:
附墙烟囱实体积(扣除孔洞所占体积)通风道体积
不增加体积:凸出墙面的腰线、挑檐、压顶、窗台线、虎头砖、门窗套的体积。
砌体工程量计算

第六章砌体工程量计算工程量计算书是筑炉工程的基础资料。
各项工程计划(如工程进度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力及施工机具配备计划)以及各项工程预算(如拆除与砌筑工程预算,新工艺试验预算等)的编制,无不以工程量计算书为依据。
因此,对工程量计算的要求是,准确无误,简洁明了,以利组织工程管理。
第一节工程量计算规划1.根据计划施工项目,按部位或结构和砖种划分工程量计算子项。
2.工程量计量单位可采用立方米、平方米、米和吨等,也可把这些单位折算成耐火砖的“块数”或耐火砌体的“层数”,使工程量更加形象化。
3.计算工程量要以施工图设计尺寸为依据,不扣除砖缝、膨胀缝及0.06m2以内的孔洞体积。
4.当图纸的比例尺寸比较准确,对计算工程总量影响又不大的某些尺寸末标出时,可用比例尺量出具体数值进行计算。
5.当砌体结构特别复杂,难以按图纸尺寸计算其体积时,可采用重量与容重折算法计算体积。
6.工程量计算的一般顺序如下:(1) 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各断面的关系及各部位所用耐火材料的种类。
(2) 熟悉计划或缺陷项目表。
(3) 对照图纸,划分计算工程量的子项目。
(4) 根据炉子的结构特点,一般从炉子的下部向上部逐项按材料种类分别列出工程量的计算式。
(5) 算出工程量并进行分项汇总。
(6) 特殊部位的砌体,要计算出各种砖型的数量。
(7) 工程造价计算。
需按预算定额分清炉子种类、部位及砖种,单独计价,分别计算。
不要将一种材质的砖都集中套用同一项定额,以免造成取费不合理(如粘土砖墙和顶的定额不同,需分别套用)。
7.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时,耐火砖以“块”为计量单位(或折算成吨)。
砖的种类和型号应分别计算,以控制材料数量。
第二节工程量计算方法一、标准砌体结构的计算方法1.直通式砖格子的用砖数按下式计算(见图6-1):式中:N—每层砖格子所用格子砖数(块);F—砖格子室的横断面积(mm2);S—格孔尺寸(mm);d—格子砖的厚度(mm)。
图6-1 直通式格子砖2.球面拱顶的体积按下式计算:式中:V—球面拱顶的体积(m3);r p—球面拱顶的平均半径(m);h—球面拱顶的突起(m);d—球面拱顶的砌体厚度(m)。
砌体墙工程量计算

砌体墙工程量计算(1)砌墙不分清、混水墙及艺术形式复杂程度,砖旋、砖过梁、砖圈梁、腰线、砖垛、砖挑檐、附墙烟囱等因素,均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不另列项目计算。
阳台砖隔断按相应内墙定额执行。
(2)砌块墙、多孔砖墙、窗台虎头砖、腰线、门窗洞边接茬用标准砖已包括在定额内。
(3)砌砖、砌块定额中已包括了门、窗框与砌体的原浆勾缝在内,砌筑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应分别计算。
(4)砖砌体内钢筋加固及墙角、内外墙搭接钢筋应以“吨”另行计算,套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的“砌体、板缝内加固钢筋”定额执行。
(5)“小型砌体”:是指砖砌大小便槽、隔热板砖墩、地板墩、门墩、房上烟囱、水槽、水池脚、垃圾箱、台阶面上矮墙、花台、煤箱、容积小于3m3水池等、阳台栏板等砌体,均按体积以m3计算。
(6)墙体厚度按表规定:单位mm墙厚/砖1/4 1/2 3/4 1 1又1/22标准砖53 115 178 240 365490(7)各种砖和砌块规格表(8)墙基与墙身的划分:《1》同一材料时,以设计室内地坪(或地下室地坪)为界,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2》不同材料时,位于设计室内地垃正负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分界线;位于室内地坪正负300mm以外时,以设计室内地坪为分界线。
(2)石墙:外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界,内墙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线,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3)砖、石围墙:以设计室外地坪为分界线,以上为墙身,以下为基础。
2、主要计算规则:(1)砖基础:按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
外墙墙基体积=外墙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内墙墙基体积=内墙基最上一步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1》不扣除体积: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嵌入基础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潮层;通过基础的每个面积小于或等于0.03m2孔洞。
《2》应扣除体积:通过基础的每个面积大于0.30m2孔洞;混凝土构件体积。
《3》应增加体积:附墙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
(2)墙身:按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分别以不同厚度按定额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基础
墙体 工程
其他 砌体
本分部主要内容
A.3 砌筑工程
3.1 砖基础
砖基础,是由基础墙和大放脚组成。其剖面一般都做 成阶梯形,这个阶梯形通常被称为大放脚。砖基础具有造 价低、施工简便的特点,一般用在荷载不大,基础宽度小、 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
A.3 砌筑工程
计算规则:砖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包括附墙 垛基础宽出部分体积,扣除混凝土地梁(圈梁)、构造柱所 占体积,不扣除基础大放脚T形接头处的重叠部分及嵌入 基础内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砂浆防潮层和单个面积 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靠墙暖气沟的挑檐不增加。 基础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砖基础工程量=砖基础长度×砖基础断面面积 =砖基础长度×(砖基础墙厚度×砖基础高度 +大放脚折算断面面积)=
100×(0.365×1.00+0.0945)= 45.95(m3)
即砖基础体积为45.95m3。
砌体墙
※ 应扣除的体积V扣除:
1.门窗洞口、过人洞、
空圈;
2.嵌入墙体内的钢筋 混凝土柱、梁、圈
二者相差45m3。
砖数 (厚度)
1/4砖 1/2砖 3/4砖 1砖 1.5砖
2砖 2.5砖 3砖
计算厚度 (mm)
53
115 180 240 365 490 615 740
(4) 基础与墙(筒)身的划分:
1. 砖基础与砖墙(身)划分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有 地下室的按地下室室内设计地坪为界),以下为基
汇总得到。 等高: S=[d·h+0.007875n(n+1)]×L 不等高: S=[d·h+0.007875n(n+1)-∑半层放脚层 数值]×L (2)按增加断面积法计算,S= d·h +⊿s (3)按折加高度法计算,S= d·(h+⊿h)
2、工程量计算方法 砖墙砖基础 计算公式: 基础工程量=基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1.墙长度:外墙长度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计算
2.墙高度:
(1)外墙:斜(坡)屋面无檐口天棚者算至屋面板底;有屋架 且室内外均有天棚者算至屋架下弦底另加200mm;无天棚者算至 屋架下弦底另加300mm,出檐宽度超过600mm时按实砌高度计算; 平屋面算至钢筋混凝土板底
(2)内墙:位于屋架下弦者,其高度算至屋架下弦底;无屋架者 算至天棚底另加100mm;有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者算至楼板顶; 有框架梁时算至梁底
①
墙身
②
墙身
墙身
±0.00
墙身
≤300
基础 基础
>300
>300
基础
基础
≤300
±0.00
基
墙身
础
与
±0.00
墙
身-0.45使来自用基础同
预算列项: 砖基础; 砖墙。
种
材
料
例题1
如图所示,带型砖基 础长为100m,墙厚 1.5砖,高1.0m,三 层等高大放脚。试计 算砖基础工程量。
解:图中墙厚设计标注尺寸为370mm,放脚高度 设计标注尺寸120mm,放脚宽度设计标注尺 寸为60mm,均为非标准标注。在计算工程量 时应将其改为标准标注尺寸,即:墙厚为 365mm,放脚高为126mm,放脚宽62.5mm。 查表可知,三层等高大放脚折算断面积为 0.0945(m2)。 根据公式计算:
V砖墙=(墙长×墙高)×墙厚-应扣除的体积
V砖墙=墙长×墙高×墙厚-门窗洞体积-柱体积-梁体积 =(3.30+3.90+0.70) ×3.50 ×0.24-扣除体积
V砖墙=墙长×墙高×墙厚-门窗洞体积-柱体积-梁体积 =(3.30+3.90+0.70) ×3.50 ×0.24-扣除体积1.384 =5.25 M3
(3)女儿墙:从屋面板上表面算至女儿墙顶面(如有混凝土压顶 时算至压顶下表面)
(4)内、外山墙:按其平均高度计算
A.3.7 其他相关问题
础,以上为墙(柱)身。基础与墙身使用不同材料时, 位于设计室内地坪±300mm以内时以不同材料为界, 超过±300mm,应以设计室内地坪为界,以下为基 础,以上为墙身。
基础与墙 身使用不
同材料
h>300mm→①毛石基础,砖基础,砖墙; ②毛石基础,毛石墙,砖墙;
h≤300mm→①毛石基础,砖墙; ②毛石基础,砖墙。
其中 (1)基础长度的确定
外墙砖基础按外墙中心线长度 内墙砖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 注意:遇有偏轴线时,应将轴线移为中心线计算.
(2)砖基础断面面积确定
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墙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
折算断面积
砖基础断面面积=基础墙厚度×(基础高度+大放脚
折加高度)
(3)标准砖墙厚度,按表中数据采用。
A.3 砌筑工程
1、计算公式:V=L×S ※ 不扣除部分:
① 基础大放脚T型接头处重叠部分; ② 嵌入基础的钢筋、铁件、管道、基础防层; ③ 单个面积在0.3㎡以内的孔洞所占的面积。 ※ 不增加部分:墙垛基础大放脚突出部分不增加。
A.3 砌筑工程
大放脚基础断面面积计算: (1)按设计图示基础大放脚不同宽度尺寸分层计算,
※ 不扣除的体积: 1.梁头、板头、檩头、
梁、挑梁、过梁;
垫木、木楞头、沿缘
3.凹进墙内的壁龛、 管槽、暖气槽、消
木、木砖、门窗走 头;
火栓。
2.砖墙内的加固钢筋、
木筋、铁件、钢管;
3.单个面积0.3㎡以内
的孔洞。
※ 应增加的体积V增加: 1.突出墙面的砖垛、三皮砖
以上的腰线和挑檐等体积 并入墙体体积内; 2.附墙烟囱(包括附墙通风 道、垃圾道)突出墙面的 体积按外型体积并入所附 墙身工程量内; 3.女儿墙的体积并入相应的 外墙工程量内。
在土建工程预算工程中,如果墙体厚度作为一个单独 的数据使用,它必须是一个精确的数据。
例如:若墙高为18米,墙长为500米,37墙。计算墙 的体积。
若按墙厚0.365计算,则墙的体积为: 18×500×0.365=3285m3
若按墙厚0.37计算,则墙的体积为: 18×500×0.37=3330m3
2.实砌砖墙工程量计算
长度
高度
V=墙长×墙高×墙厚-应扣除部分体积+应 增加部分体积
实心砖墙工程量计算公式:V=L×H×δ-V扣+V增
式中,V———实心砖墙工程量(m3);L———墙长(m);
H———墙高(m);
δ———墙厚(m);
QL
长度
GL(现浇 或预制)
高度 QL兼GL
工程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