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书汇报课教案

合集下载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课教案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课教案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片段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

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

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

老师这段时间很开心,天天看到同学们手捧这本名著,沉浸其中。

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读到哪儿,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今天我就以“寻爱”为主题,展开读书交流活动。

二、介绍作者及故事简介1、学生先汇报搜集的资料,老师补充。

2、指导看书封面、目录,引导这种读书方法。

三、学习故事,感受“爱”1、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爱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爱的教育》中的每个小故事,去感受不同的爱。

2、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们在读这本书时,那几个人物令你印象深刻?(学生汇报)老师从这些人中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卡罗纳波列科西小泥瓦匠爱国少年母亲。

说说你最喜欢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3、说的真棒,看来你们对这些人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啊,那能分辨出谁是谁吗?我们来做个游戏——书中人物猜一猜4、这都难不倒大家,可见你们读书是多么认真啊!《爱的教育》中每个小故事虽然没有跌宕起伏,但是感人肺腑,其中离不开一句句让人感动的句子。

不如我们来交流交流,让我们在读书时感动的语句。

(要求:先读句子,再谈体会)5、其实,老师在读这本书时,也被其中的句子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来欣赏几句,看大屏幕:(1)“你们这种人的钱,我不稀罕要!”少年从床帷的缝儿探出头来嚷着,“你们侮辱我的国家!你们这种人的的钱,我才不稀罕要呢!”——出自《爱国少年》爱就是维护尊严(2)我看见“小泥瓦匠”上衣上的白粉沾在椅背上了,就想用手去擦。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一、引言在阅读过程中,读书交流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旨在促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深入思考、对话和探索。

本文将介绍一堂以《爱的教育》为主题的阅读课的教学设计。

通过本次读书交流会,学生将有机会分享对这本书的理解,并从彼此的观点中获取启发和深入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情节和主题,并能就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展开讨论。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字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和阅读其他相关作品的欲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爱的教育》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爱的教育。

2. 阅读时间(15分钟)学生开始独立阅读《爱的教育》。

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做好书签或做一些读书笔记,以便后续的讨论。

3. 小组讨论(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他们将分享彼此的阅读理解和观点,并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b. 作者如何描述爱的教育?你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有效吗?c. 哪位人物的形象对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d. 是否有任何情节或场景让你感到困惑或不满意?为什么?4. 小组汇报(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

鼓励其他学生就相同或不同的观点提出问题或提供反驳意见。

5. 教师引导讨论(15分钟)在小组汇报后,教师将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总结,并引导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a. 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读或观点?b. 爱的教育是否适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为什么?c. 你认为这本书对你的人生观或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影响?6. 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堂课的讨论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探索其他相关的文学作品。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阅读课教学设计教案

评价学生的学 习情况,了解 学生的学习需 求和困难
收集学生的反 馈意见,及时 调整教学内容 和方法
评估教学效果, 为改进教学提 供依据
及时发现和解 决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提高 教学质量
THANK YOU
汇报人:XXX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为教学反馈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学生参与度如何 教师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爱的教育阅读课教学 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爱的教育 的基本理念和 价值观
了解爱的教育 的历史背景和 发展历程
掌握爱的教育 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了解爱的教育 在不同文化和 社会背景下的 应用和推广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 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发展批判 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提高 沟通与协作能力
爱的教育主题 在不同年龄段 的教学重点和 难点
爱的教育主题 在现实生活中 的实践与思考

《爱的教育》教学案例

《爱的教育》教学案例

《爱的教育》阅读欣赏课教学设计大庆市杜蒙克尔台蒙古族学校袁红波【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体验读书的快乐,渗透读书的方法。

2.通过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流程】一、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了,并且认真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开来分享一下这本书的精彩片段,好吗?二、了解作者作品1.在分享精彩的片段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学生汇报、交流、补充)教师引导:(作品一发表就引起了轰动,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四十次告罄,仅1913年发行量达到一百多万册.自1886年该书诞生到1904年的短短20年里,印刷了300多版。

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译成数百种文字和方言,影响遍布全世界。

)2.这本书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学生简介主要内容)了解书的作者、作品是我们读书的方法之一。

揭示读书方法:了解作者作品(板书)三、走进人物内心。

师:你们读了这本书后,认识了哪些人?我来看看谁认识的人物多。

1.走进人物(1) 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2) 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轧断了。

(3)身材高大、保护弱小、富有同情心的。

(4)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5)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6)驼背纳利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

(7)在自己家里昏暗的阁楼里,跪在椅子前坚持学习。

(8)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9)爱收集邮票,可后来为了弥补自己过错,竟把视为生命的邮票送人的小商人。

(10)在卡罗纳、德罗西、安东尼奥、泼列科西、斯泰尔迪等几个特色人物中,受人尊敬的班长是,爱装扮怪模样的是小石匠。

2.刚才我们提到的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人物,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是安利珂的女老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指名说)3.那你们最佩服的人物是谁呢?为什么?揭示读书方法:走进人物内心四、交流精彩片段。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背景介绍: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意大利教育家、作家,被誉为“意大利的杜威”。

2. 作品概述:《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恩里科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一年来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心灵成长的历程。

3. 作品主题:通过恩里科的成长经历,传递爱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以培养人格、品德为核心。

三、教学重点1.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感悟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

2. 将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基本情节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作品中的典型情节,深入分析爱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5. 总结提升:总结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对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的感悟程度。

4. 学生将爱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爱的教育》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作品的预习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阅读推荐课《爱的教育》教案

阅读推荐课《爱的教育》教案

阅读推荐课《爱的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深入阅读《》一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在活动中,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启发他们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通过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介绍: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一阵及时的雨露,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爱。

那么我们如何去体会、理解和付出爱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本全世界儿童、老师和家长都必读的书,它就是《》。

(板书书名)2.教师提问:你们对这本书了解多少?(学生介绍对书的了解)二、介绍书名及作者1.出示幻灯片,指名学生读出书名及作者。

2.介绍:《》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XXX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我国最早由XXX先生翻译,并定名为《》。

三、介绍推荐理由1.学生读出作者的话:XXX表示,他写这本书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爱和关心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表达这些情感。

2.教师介绍: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XXX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研究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四、阅读交流1.学生阅读书籍,并选择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以及他们从中学到的道理和感悟。

爱的教育阅读教案[共5篇]

爱的教育阅读教案[共5篇]

爱的教育阅读教案[共5篇]第一篇:爱的教育阅读教案《爱的教育》阅读活动课案例教学目的:1、了解《爱的教育》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内容,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2、交流读书体会,学生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

3、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

一、亲近阅读,亲近名著。

1、提起书,我们一定倍感亲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歌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最近,我们同学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

2、(课件展示)这就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生答:亚米契斯)他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1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被英国、法国、日本等世界各国争相翻译出版。

这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的伟大作品,许多人看完之后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

(课件出示:这是能够流传百世的传世之作。

——意大利评论家这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强的外国作品。

——中国著名翻译家学生齐读)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对这部作品的哪些评价呢?二、互动质疑,互动解惑。

1、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

相信同学们读完这本书之后,也一定对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有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2、老师先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思考题:《爱的教育》试题:(1)、这本书是写主人公安利柯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卡隆。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代洛西。

(4)、卡洛斐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泼来可西。

(6)、斯代地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7)、本书作者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爱的教育》读书汇报课教案(通用8篇)

《爱的教育》读书汇报课教案(通用8篇)

《爱的教育》读书汇报课教案《爱的教育》读书汇报课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汇报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书汇报课教案篇1【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课《卡罗纳》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

特在学习《卡罗纳》之后设计一节阅读指导课。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的日记体小说,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多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设计理念】1、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懂得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在爱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教育》读书汇报会
——走进《爱的教育》
执教人:新文学校彭智慧
【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课《卡罗纳》同三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争吵》一样,都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一书。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

特在学习《卡罗纳》之后设计一节阅读指导课。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的日记体小说,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多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并且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

【设计理念】
1、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提高阅读效果。

3、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懂得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在爱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果。

【课时安排】1个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爱的教育》,完成读书笔记若干篇。

2、每个学生选择书中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完成一段文字描述。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爱是一抹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把雨中的小伞,有人说,爱是一句风中的问候,有人说,爱是一个关怀的眼神,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孩子们,在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引出《爱的教育》)这段时间,老师很开心经常能看到同学们手捧一本《爱的教育》,今天这节阅读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

二、读书汇报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对《爱的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到底了解了多少呢?首先我们就通过闯关的方式进行汇报。

1)介绍闯关规则。

闯过关的同学,不但自己可以得一个“五角星”,还可以为你们小组赢得一面旗子。

最后看哪个小组旗子多,前三名的小组将被评为“书香小组”。

我将给“书香小组”每人一个小小的礼物,这礼物是什么呢?闯完关再告诉你们,你们肯定喜欢。

(课前在黑板的右侧写好6个小组,随时画旗子)下面先闯第一关。

(第一关老师设计了六道题,小组可以商量,派代表回答。


1、请说出该书的作者;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读序言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会告诉我们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师生一起读序言。

(板书1、读序言。


3、填空题。

(1)这本书是写()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3)学习成绩好,每次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4)()有一本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6)()从一个别人眼中的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4、选择题。

(7)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轧伤的人物是()。

A、洛贝谛
B、铁匠的儿子
(8)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经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
A、眼里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

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9)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替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B、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垮身体。

(10)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
A、他没有文化,从来不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

B、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11)马尔可不辞辛苦,万里寻母,结局是()
A、找到了母亲,并给了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

B、虽然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5、判断题。

(12)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
(13)从小尊敬军旗的人,长大就一定会捍卫军旗。

这句话是爸爸说的。

()
(14)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升级了。

()
6、简答题。

书中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以爱——这种人世间最高尚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我们最感兴趣就是那些可爱的少年儿童,在这些少年儿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理由是什么?你有不喜欢的人吗?为什么?师:我们要以这些人为戒,鞭策自己,做个大家喜欢的人。

三、精彩回放。

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这一个个故事打动了我们的心,我们边读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老师想把读的过程中最感动人的片段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老师朗读几处感人的片段,写下自己的感悟。

3、请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读给我们听听,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悟。

四、真情告白
1.师:爱是多么美妙的情感啊!在这么多人当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他身上找到了些什么?其实爱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你能结合实际谈谈发生在身边的爱的故事吗?
2.学生谈。

3.教师引导升华:请以“《爱的教育》教会我……”说一句话。

五、方法指导
读完一本书我们要掩卷深思,仔细回味一下:阅读写人物这类书,我们要看书中主要讲
了什么;点评人物角色,交流打动自己的细节;想想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老师的提示(出示幻灯片):
归纳读书方法:
了解主要内容、走近人物角色、交流精彩片段、读出自己感受。

孩子们,你们能根据这堂课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吗?
引导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1)运用学过的方法,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的心得。

六、小结:
《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曲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

我们在爱中受到了教育,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音乐《爱的奉献》)
希望同学们课下多读书、多积累、多感悟、多汲取,因为“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乐乐无穷。

作业:给你最佩服的人物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走进《爱的教育》
了解主要内容;
走近人物角色;
交流精彩片段;
写下阅读感受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