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说课稿
地图的阅读说课稿

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个环节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获取的工具,学好地图可以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学习的诉求,因此学好本节课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1. 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2. 正确识别常见图例3. 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教学重点是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或者通常使用习惯确定方向。
2.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教学难点是1.在地图上根据经纬线、指向标确定方向。
2.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换算,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的关系。
二、说学生学生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学习,还不能有效的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但本节课的优势是贴近生活,我们可以尽量举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使学生直观易懂的学习,并且可以将所学知识用在以后的生活中。
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如下两种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式——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
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
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直观演示法——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地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地图直观的展示讲解,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地图》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三者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初步的地图知识体系,而地图的三要素则是最基本的知识,为学好地理奠定基础。
2、学习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图上比例尺、方向的表示方法和常用图例。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3)运用地图量算距离。
㈡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绘制教室平面图等课堂活动中,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图三要素的基本概念,进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的运用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下面,为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分析(说教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故而,采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 认识地图》说课稿1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 认识地图》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 认识地图》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阅读地图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是对于地图的认识和阅读还比较陌生。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学习地图时存在以下问题:对地图的概念理解不清晰,分不清地图的种类和作用;不会正确阅读地图,找不到地理位置和方向;对地图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使用地图的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图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学会正确阅读地图,找到地理位置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学生能够培养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图的重视和兴趣,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分类、作用以及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地图的分类和阅读方法,学生能够正确找到地理位置和方向。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实物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图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地图的定义、分类和作用,通过实例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
3.阅读地图:示范如何正确阅读地图,教授寻找地理位置和方向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图的阅读方法,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图的重要性和使用地图的习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地图的定义、分类、作用和阅读方法。
长春市第五中学高二地理世界区域教案:第节《地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
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识别的方法
(3)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4)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5)等高线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区别、联系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转换三种形式的比例尺,正确识别比例尺的大小(2)能够根据比例尺的比例式正确进行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的换算
(3)能够在各种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
(4)能够在图上辨认常用图例,并能运用常用图例在地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分布
(5)能够熟练地在等高线图上,读出一地的海拔高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6)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的名称和坡度陡缓
(7)能够在等高线图上,进行人类活动的布点和选线
(8)能够根据等高线图正确绘制任何一条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并
能进行两种图的相互转换、对照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比例尺应用、方向判读、等高线图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读图、分析归纳、讲授法、演示法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说课稿(第1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说课稿(第1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一节关于地图知识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阅读方法等。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图认知能力,通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地图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地图阅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地图的构成要素理解不深,阅读地图的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学会阅读地图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地图的阅读方法。
2.教学难点:地图的阅读方法,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地图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讲解地图的种类,如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等,以及地图的构成要素,如比例尺、图例、注记等。
3.示范地图阅读方法:教师示范如何阅读地图,引导学生掌握地图阅读的方法。
4.学生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地图阅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图阅读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构成要素和阅读方法。
通过板书,使学生对地图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评价学生对地图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地图阅读能力的提高。
2024地图说课稿范文

2024地图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24地图》,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2024地图》是人教版小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地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地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掌握地图上的方位、比例尺和图例的使用。
②能力目标:能够阅读和解读简单的地图,能够使用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
二、说教法学法地理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观察来加深理解。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感知地图的要素和使用方法。
学法是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和发现地图的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地理教具和地图实物,以便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地图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同时,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用于呈现地图的图像和示例,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地图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我将首先展示一幅地图给学生看,并引导他们观察地图上的要素,了解地图的作用和意义。
然后,我会给学生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地图有什么作用?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地图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环节二、讲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在这个环节,我将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图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地图的定义、地图上的方位、比例尺和图例的含义。
我会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物地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和要素。
环节三、实地观察和操作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和操作,让他们亲自接触和使用地图。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地图》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地图,并理解地图上的信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在地图的识别、比例尺的理解、图例和注记的解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图的种类,掌握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各种地图,并理解地图上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地图的阅读和解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地图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图,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图上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巩固知识:通过地图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地图知识的理解。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地图知识的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地图的种类、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以及相关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地图说课稿

情景一:暑假期间,张京准备同妈妈从哈尔滨到杭 州旅游。妈妈让张京来设计旅游路线。张京找来一些地 图,如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杭州市交通图等。他应该 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哈尔滨
杭州
情景二:实验中学七年级(1)班准备搞一次登山比 赛活动,活动地点选在郊区。每个小队都拿到一幅这个 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你帮助设计一个登顶方案。
情景三:郭莉莉准备到台州天台山风景区游玩 两天。利用这张地图,他怎样安排,才能在比较短 的时间内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
提示: 1 、找到进入风景区 的入口?你准备从 哪儿进择哪个 地点住宿? 3 、大致确定出第一 天和第二天分别要 游览的景区。
;
/ 石器时代私服
教学重难点:
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和使用合适 的地图,从地图中获取信息以解决 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学法:资料收集法、合作式学习法
学生展示导入课文
教 学 过 程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联系情境再次设问
归纳总结综合评比
延伸教材拓展探究
比例尺的大小
(比例尺
大)
(比例尺
小)
xrg92yua
不怎么喜欢马这种生物了,它们真是只会带来争端……愚蠢至极。”那种事情为什么要怪马啊?不应该怨人吗?虽然慕容凌娢 很不理解百蝶的思维,但她实在不敢插话了。“那次,我终于赶上了他,因为他在那个干燥炎热而又黄沙漫天的地区呆了很长 时间。等我赶过去时,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亲眼所看到的事情。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只想称霸的人,没想到 他居然也会被一个女人给迷住。不得不说,那个女人漂亮而又妩媚,而且十分聪明。我自以为藏的很隐蔽,居然被她发现了。 她说,她很喜欢我的毛色,纯净而又洁白,所以就将我留在了她的宫殿。”“这就是后来会遇见茉莉的根本原因啊……”慕容 凌娢惊呆了,如果这是真的,百蝶算是神助攻还是电灯泡呢?“我表面上受着十分优厚的待遇,实际上是被软禁了。去哪里都 有人跟着,完全失去了自由。没过多久,他再次离开了,我多次想要逃走,却都没有成功。再后来,我听闻了他的死讯,好像 是死于谋杀。接着,有人代替他来接管这里,没想到这个女人竟然用老办法,再次蛊惑了新的当权者。我从未想过,当初他对 她立下的海誓山盟,她为他所说的甜言蜜语,竟是如此的脆弱,好像从未存在过一般。”“这梗还真是简单粗暴……”慕容凌 娢有点怀疑人生,莫非百蝶就是喜欢当电灯泡吗?(古风一言)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第089章 你猜 完了完了,韩哲轩在一旁看着,紧张的握住了拳,按照百蝶的个性,怎么会让别人如此放肆的挑衅。这酒,不会有问题 吧……“这位姑娘。”韩哲轩漫不经心的伸出折扇,恰好挡住了百蝶递过来的酒杯。面对着百蝶凌厉的目光,韩哲轩笑道, “请问这是什么酒?”“西域的葡萄酒,有什么问题吗?”百蝶眨眨眼,瞬间变得十分无辜,又往韩辰耀身旁靠了靠,完全是 受了欺负的感觉。“倒也没什么。”韩哲轩张开折扇,脸上带着尴尬的笑意。“只是觉得色泽和香味比较特别。”听了韩哲轩 的话,韩辰耀也警觉起来,手中的酒杯停在了嘴边。“确实是西域珍藏的葡萄酒啊~”百蝶直接侧身过去,喝了一口酒杯里的 酒,又以一个恰到好处的姿势抬头对韩辰耀笑着说道,“醉影楼的东西,殿下大可放心。”百蝶都做到这种地步了,就算韩哲 轩说她是妖,百毒不侵,又有谁会信!韩辰耀果然还是将酒一饮而尽了,在他饮酒之时,韩皓泽也悄然举杯,掩盖了那极其罕 见微微上扬的唇角。“我听说醉影楼里有个叫白绫的歌伎。”韩辰耀放下酒杯,露出一抹颇具玩味的笑容。“是。”百蝶满心 疑惑,他怎么会听说过慕容凌娢?“她现在可曾在醉影楼?”“在。”百蝶已经感觉到慕容凌娢的气息,就在醉影楼没错。可 是她着实想不通韩辰耀为什么会放着头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
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并且有考查“选取”的功能,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坚定实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节课意义十分重大。
目标导航:
1、知识目标:
①初断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比例尺计算图上两地间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2、能力目标:
①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熟悉常用图例和注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领会并掌握学习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
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
②在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2、难点:
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确定依据(学情分析):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应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辨别,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而建构形成的。
它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保障;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所以本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过地球仪,出示地球仪和地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使用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优缺点完成下表。
(二)讲授新课:
首先教师展示多幅地图让学生观察讨论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那些内容。
学生读图讨论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关于地图三要素的教学过程具体设计的如下:
1. 比例尺:
学生读图1.22台湾岛图
小组讨论:①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②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③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该地图与它所表现的实地范围相比,缩小了多少倍?
④根据你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什么表示方式?试在地图册上找出这几种表示方式。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做一些适当补充,师生共同小结出比例尺的概念、计算公式,并用表格列出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
比例尺的表达方式例子
线段式
数字式1:40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再及时通过练习来巩固这部分的知识:
1.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而两地的实地距离为6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20
B. 1:200000
C.1:2000000
D. 1:2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2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C.
然后同学们读图1.37中国地图和1.38北京地图,根据表格列出的项目比较这两幅地图:
比例尺的大或小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中国地图
北京地图
从而得出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与地图内容详略、范围大小的关系: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小
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以上教学通过用直观、形象的地图来比较,不仅仅易于年龄较小、空间观念不强的初一学生接受,他们还能体验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功的喜悦,大大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2.方向: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特别是在经纬地图和指向标地图辨别方向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部分的教学仍然以学生读图活动为主,配上练习,练习;讲解;掌握;再练习巩固,以求学生能在“练”中理解,能在“练”中学会辩方向。
在学习的过程中,遵循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由易;难,由浅;深,由普通;
特别,因此地图上方向的辨别也从一般开始:
①一般情况下,地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练习
②出示同一幅地图,加上指向标,引导同学们注意观察它们间的差别,指出指向标所指的方向为北方,还是同样的问题请同学们再做一遍。
教师可适时引导解题方法:利用指向标平移法
你掌握了吗?再来练一练:
③展示地球仪a.复习提问: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AB指示___方向,BC指示___方向
b.再一步一步深入引入到:同一条经线或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方向应该怎么辨别?
图上A在B___方向
C在B___方向
c.最后提出:假如这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B 和D,那又该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呢?
D在B___方向
引导学生根据a、b,分解经纬线即B在D的北方、西方,综合得出B在D西北方向来解题。
练习运用:
完成练习后,启发、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在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辨别: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图例
由于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到图例间的细微差别,如洲界与国界,使同学们在短时间里能迅速学会看图例及注记等。
为了更快地使用地图,同学们还应该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四、知识梳理
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表达方式线段式:如
数字式:如1:4000000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大小比较: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小
图幅相同: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2、方向
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符号文字数字
五、达标反馈
在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名言: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它充分说明了动手、动脑的价值。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放开手脚,组织学生课堂活动讨论、自己小结,教师在整堂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根据设计的一些课堂小测题,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问题并马上解决问题,师生共同反思,为更好地学好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你会读图了吗?运用你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解答下列各题
1.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而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2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20
B. 1:200000
C.1:2000000
D. 1:2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C.
3.如图,点a(0°,20°W),点b(20°N,20°E),a在b的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4.读某区平面图,回答问题。
A.耕地位于桥梁的______方向
B.村庄位于耕地的____方向
C.公路的方向是怎样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
5.说出下图A至L图例代表的地理事物
六,作业布置:
1.根据你所学的地图知识,为我们的教室绘制一张平面图。
2.正确辨别方向,是人类在野外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
无论是在茫茫的大海上,还是在浩瀚的沙漠里;无论是在崇山峻岭之中,还是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人类都要知道自己所在地的方向。
除了利用地图来辨别方向,想想你还有什么方法来判定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