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篇一

合集下载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它以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洞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漫长历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进行了一场场精神上的对话。

罗素开篇就指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

这一观点让我对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哲学并非孤立于现实生活之外的纯粹思辨,而是与社会、政治、文化等紧密相连。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罗素对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阐述尤为精彩。

苏格拉底以其独特的对话方式,探寻真理,追求智慧。

他不断地质疑和反思,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柏拉图的理念论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对后世的哲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亚里士多德则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等研究成果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一时期的哲学思考主要围绕着上帝的存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等问题展开。

托马斯·阿奎那试图用理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他的经院哲学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但也为后来的哲学发展提供了思考的素材。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对传统的神学观念提出了挑战。

近代哲学的发展更是精彩纷呈。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唯理论的先河,他试图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建立可靠的知识体系。

而洛克、休谟等经验论者则强调经验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

康德的哲学则试图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他的批判哲学对人类的认识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到了现代,哲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等流派纷纷涌现。

存在主义者如萨特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认为人在荒诞的世界中要通过自己的选择来赋予生命意义。

罗素在书中不仅对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阐述,还对哲学家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背景进行了介绍,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是一部浩瀚而深邃的智慧长河,它记录了人类对世界、人生和真理的不懈探索。

在阅读这一领域的著作时,我仿佛穿越时空,与众多伟大的思想家进行了一场场精彩的对话。

古希腊时期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明星。

苏格拉底以其独特的提问和辩论方式,试图揭示真理和智慧。

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其思想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记录得以流传。

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世界上存在着永恒不变的理念,现实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这种观点虽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却激发了人们对超越表象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则更加注重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研究,他的逻辑学、物理学、伦理学等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的哲学受到基督教神学的主导,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

奥古斯丁将柏拉图的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结合,试图为信仰寻找理性的依据。

托马斯·阿奎那则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来论证基督教神学,使其更加系统化和合理化。

然而,中世纪哲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自由,哲学成为了神学的婢女。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性和自然,哲学也逐渐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倡导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

笛卡尔则以“我思故我在”为起点,建立了二元论的哲学体系,强调理性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哲学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代哲学中,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争论尤为激烈。

洛克、贝克莱和休谟是经验主义的代表,他们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

而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则是理性主义的代表,他们强调通过理性的推理来获取真理。

康德试图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矛盾,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对人类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他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则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西方哲学史全增瑕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全增瑕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全增瑕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全增瑕读书笔记篇1《西方哲学史》全增瑕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所著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书籍。

这本书以一种清晰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对从古至今的西方哲学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概述。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以赛亚·伯林的独特视角所吸引。

他的写作风格清晰、流畅,且充满了智慧。

他不仅对每个哲学家及其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同时也对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此外,他并未受到传统教科书式的束缚,而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各种哲学观点,这种批判精神是我在其他哲学史著作中较少看到的。

书中的内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到19世纪末的现代主义,伯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西方哲学发展图景。

他对各个哲学流派的介绍不仅全面,而且深入,使我对这些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讨论斯多葛派哲学时,他不仅介绍了该学派的伦理观和宇宙观,还深入探讨了其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使我对其思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然而,如同所有书籍一样,这本书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例如,在讨论20世纪的哲学思潮时,伯林的笔墨明显减少,这使我错过了了解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的机会。

此外,虽然他对各种哲学观点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但有时他的批判显得过于简化,未能深入挖掘某些哲学思想的深层含义。

总的来说,《西方哲学史》全增瑕是一本优秀的哲学史著作,但读者需要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和阅读经验才能充分理解其精髓。

对于对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西方哲学史全增瑕读书笔记篇2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著的一本哲学史著作,该书以西方哲学史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方哲学史的博大精深。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篇1在探索西方哲学史的过程中,我对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产生了浓厚兴趣。

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在*中,我将分享我的阅读体验和对于罗素哲学思想的理解。

罗素是一位多产的哲学家,他的著作涵盖了逻辑学、数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

在阅读他的著作时,我深深被他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独特的哲学视角所吸引。

罗素强调了逻辑和数学在构建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性,他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揭示了许多深刻的哲学问题。

在伦理学领域,罗素提出了著名的“三条规则”原则:避免伤害他人、尊重个人权利以及尽量使每个人都得到应该得到的东西。

他认为,通过遵循这三条规则,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

这种思想使我思考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原则。

在政治哲学方面,罗素批判了极权主义,强调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应该保护个人自由,防止政府滥用权力。

这些观点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发,使我对政治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阅读罗素的著作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让我对哲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他的思想使我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尝试将这些理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罗素的思想让我认识到,哲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是关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回顾我的阅读体验,我深深感受到罗素哲学思想的深刻和独到。

他的逻辑推理和独特的哲学视角使我受益匪浅。

然而,我也意识到,他的观点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

通过阅读和学习罗素的作品,我逐渐认识到,哲学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持续地思考和反思,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和这个世界。

西方哲学史罗素读书笔记篇2《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一、背景介绍:《西方哲学史》是由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一本哲学史著作,该书主要讲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罗素《西方哲学史》前三章读书笔记

罗素《西方哲学史》前三章读书笔记

罗素《西方哲学史》前三章读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的例证。

当然它这种地位是与希腊哲学处于哲学的素朴阶段联系在一起的,应在历史中理解它的地位。

二、希腊哲学的产生问题(一)从外部条件来讲:1、以人类活动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为条件。

2、东方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

(二)但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是希腊哲学产生的内在原因起主要作用。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有助于激发智慧和意志,开阔人们对生活和世界的眼界,活跃批评和思索的精神。

2、政治制度的特性有助于理性的发现。

(三)古希腊神话中的哲理是古希腊哲学重要的思想渊源。

从古希腊神话的特征中可见到神话中的哲理特征。

克塞诺芬尼:“凡人们幻想着神是诞生出来的,穿着衣服,并且有着凡人一样的音容相貌。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一)希腊哲学研究的问题由外在的自然向内在的人类本身转移的特点。

表现为自然哲学到逻辑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的发展,最后形成亚里士多德的综合哲学体系。

(二)希腊哲学的思辨精神特点。

1、静观2、辩证3、演绎4、理智5、实践四、希腊哲学的重要范畴1、自然2、本原3、基质(始基)4、存在(是者)5、理性(逻各斯)6、灵魂(心灵)7、原子8、宇宙9、神第二章前苏格拉底哲学包括:(一)认为本原是一且变化的: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派和赫拉克利特) (二)认为本原是多且不变的:毕达哥拉斯派 (三)认为本原是一且不变的:爱利亚派(四)认为本原是多且变化的:元素派和原子论者一、米利都派(一)泰利斯(Thales、鼎盛年为公元前585/584年)哲学观点:1、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本原论) 2、认为万物都充满着神灵。

(物活论) (二)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鼎盛年为公元前570年) 哲学观点:1、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无定”(无限者)。

西方哲学史阅读笔记(一)

西方哲学史阅读笔记(一)

西方哲学史阅读笔记(一)西方哲学史阅读笔记胡不归【阅读书目】A《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大出版社 2012B《西方的智慧》罗素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C《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林欣浩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阅读方法】三本书比较阅读【阅读笔记】(注:笔记以A本为纲,三本书分别用ABC替代。

)前言A 哲学史不提供现成真理,理解历史上任何一个哲学家都要首先理解他的问题。

B 有时所下的功夫与达到的见识似乎不成比例。

这是每个人不得不自己解决的问题。

C 哲学就是追问人生的意义。

哲学是什么?哲学是没有定论的学问,是无用的学问,是回答“看门大叔三问”的学问。

你从哪里来?(希腊哲学)你到哪里去?(经院哲学)你是谁?(现代哲学)第一章希腊哲学精神A 希腊哲学的方式最为思辨,充满着论辩、推理和证明等说理方式。

印度哲学的表达方式,可以说是说教,因明学是宣讲教义的工具。

中国哲学较多地采用警句箴言,引证比喻,这些表达方式介于说理和说教之间。

B 希腊精神的张力,一边是秩序和理性,另一边是放荡不羁和本能冲动。

前者产生了哲学、艺术和科学,后者产生了跟丰收仪式相关的比较原始的宗教。

A 希腊人的哲学观念是:杂多的、变化的、暂时的对象是不真实或不太真实的,只有单纯的、统一的、永恒不变的对象才是真实的存在。

A 尼采首先看到了希腊文化中现实和理性的矛盾,把它们归结为追求变动和困难的“酒神”和追求静止和快乐的“日神”这两种精神的对立,他把希腊哲学看作日神精神的嬗变,这是很有见地的。

A “理智”是希腊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

希腊哲学家认为,理智是无形的、纯粹的实体,它推动万物而不被任何事物所推动,弥漫于世界而能保持自身的统一。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学的本原说A泰勒斯(前585年):万物都是水构成的。

C 万物是一,这种观点是非常值得尊重的科学假说。

A赫拉克里特(前504年):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通用21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篇1曾经读过李未写的一本书叫《富人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颇觉精妙:这个世界如果从情感上来领会是个悲剧,从理智上来领会则是个喜剧。

我不太明白作者的本意指什么,但就我个人理解,它的意思是凡事不要动感情而要动脑子。

动脑子的人会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抽取出真理,为我所用,促我发展;而动感情的人则沉湎于事务或繁华或萧索或绚烂或颓靡的表象而不能自拔,往往结局悲惨。

或许前者可以称之为“入世”后者可以称之为“出世”吧。

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这两种人是分别用“激情”和“理智”来形容的。

激情的人喜欢过集体的生活,习惯于政府权利的管辖和束缚,也往往有狂热的宗教情节,容易被权利所利用;理智的人则冷静的旁观事态的发展,他们往往是无政府主义者,只专注于自我的发展和利益的实现。

事务总是相通的,而善于思考的人也容易找到思想上的契合点。

这不,一个上海小女人的文字和一个英国思想大师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内容庞杂,涉及到很多的人名和学派。

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关于任何一个哲学家,我的知识显然不可能和一个研究范围不太广泛的人所能知道的相比……然而,如果这就成为应该谨守缄默的充分理由,那么结果就会没有人可以论述某一狭隘的历史片段范围以外的东西了。

”读到这我就已经感觉到,这样一个试图以理性客观的语言描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人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

不是吗,罗素一生曾经两次入狱,一次是因为反对战争,另一次则是因为反对核武器。

如此为着自己的个人信仰而奋力力争的人应该算不上是一个“出世”的人吧。

但为何我们总是偏爱那些有激情有思想甚至狂热的有些幼稚的人呢,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人类骨子里那种柔软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篇)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

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当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学问基础上,这个学问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

”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

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

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缘由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进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楚的评述。

在书中,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楚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

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才智的表示质疑,对此,作了具体而深刻的分析。

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最终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才智”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旧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缘由。

仔细阅读此书,我发觉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规律和极强的推理力量的学习。

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汲取所表达出来的主动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力量,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索问题,处理问题的力量。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索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善答案的问题。

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

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这个词的含义,哲学是什么?罗素给了一个既模糊又明晰的定义。

哲学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罗素接着给出了科学的概念,科学是指一切确切的知识(我们知道科学的一个特点是可重复性),而神学则是超乎确切。

罗素在“确切的”、“教条”这几个字下面都打了着重号。

而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块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块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个人认为:罗素这个分法和中国象棋盘很象,科学是汉界,神学是楚河,而哲学则是中间的鸿沟。

当然如果你的思维是动态的,你应该已经想到了,中国的阴阳太极图才是罗素分法的最形象表述,白鱼是科学,黑鱼是神学,而白鱼和黑鱼似连非连的那部分挤撞区就是哲学。

白鱼的眼睛是黑的,表示科学中有一定成分的“神学”,黑鱼的眼睛是的,则表示神学也许有一定成分的“科学”,这个比喻解释罗素的分法可能不是很恰
当,但个人认为,这有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中国试思维。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

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

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

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