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二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2至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4分)①讥(qiào)②_______(sǒng)恿③(cén)寂④祈_______(dǎo)⑤一(cù)而就⑥(qióng)窿⑦(chóu)划⑧(gān)尬2.文学常识填空(4分)①《装在套子里的人》中,作者契诃夫成功塑造了一个顽固守旧、害怕变革的主人公__________ 。
② ___ ,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边城》。
③钱钟书,字默存,其长篇讽刺小说代表作 ___ ,才华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
④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 _______ 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3.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①策扶老以流憩,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 ______________ ,感吾生之行休。
③ __________________ ,临清流而赋诗。
④桂殿兰宫, _____________ ________ 。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彻区明。
⑥山原旷其盈视, __________________ 。
⑦ __________ ,形影相吊。
⑧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_______________ 。
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_________________,宠命优渥。
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4. 分别写出下列划横线的词语的词性。
(4分)⑴但是另外①一件事,属于自己②不关祖父的③,却④使翠翠沉默⑤了一个晚上。
①②③④⑤⑵白蚁有一个方面更①为奇特:群体变大②时,其智慧似乎③也随之增加。
①②③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一)课内文言文(15分)5.解释加点字词(3分)①三径就.荒 _____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_____③抢.榆枋而止 _____ ④未有知其修.者 _____⑤门衰祚.薄 _____ ⑥岂敢盘桓.. _____6.下列选项中两个句子均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三餐而反有酒盈樽B.而御六气之辩汤之问棘也是已C.夙遭闵凶北海虽赊,扶摇可接D.常在床蓐命途多舛7.对下列句子词类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眄庭柯以怡.颜②或棹.孤舟③屈.贾谊于长沙④宾主尽东南之美.⑤水.击三千里⑥园日.涉以成趣⑦悦.亲戚之情话⑧而后乃今将图南.A. ①③/②⑧/④/⑤⑥/⑦B. ①③⑦/②/④/⑤⑥⑧C. ①③/②/④/⑤⑥⑧/⑦D. ①③⑦/②⑧/④/⑤⑥9.对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复驾言兮焉求②农人告余以春及③将有事于西畴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都督阎公之雅望⑥翱翔蓬蒿之间⑦而莫之夭阏者⑧而刘夙婴疾病A.①⑦/②③⑤⑥/④⑧B.①⑦/②③⑤/④⑧/⑥C.①⑦/②③⑤/④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10.翻译句子(4分)(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试题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二语文第一学期阶段考试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赍.发(jī)央浼.(měi)憎.恶(zēng)迤逦..(yǐlǐ)B、讥诮.(xiào)辖.制(xiá)谗.言(chán)涎.皮(xián)C、堤.防(tí)搠.倒(shuò)稽.首(qǐ)喧阗.(tián)D、双眸.(mú)翘.首(qiáo)谄.媚(chǎn)莞.尔(wǎn)2、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尴尬踯躅妩媚肺腹之言 B.玷辱凛冽誊写喁喁私语C.角隅遐想贻害哀声叹气D.惊羡慷慨通宵平心静气3、下列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眄庭柯(gài)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载欣载奔(zǎi)4、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①归去来兮!(来,助词,无义)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B.①载欣载奔(载,义同“载歌载舞”的“载”)②引壶觞以自酌(觞,酒杯)C.①或植杖而耘耔(耔,培苗)②景翳翳以将入(景,风景,景物)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5、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问征夫以前路②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①悟已往之不谏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超越自我高二期中福建省厦门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语文试卷(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第Ⅰ卷一、课内文言文选择题(每题2分,14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引.壶觞以自酌控蛮荆而引.瓯越B.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D.门虽.设而常关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乐.琴书以消忧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目.吴会于云间D.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慈父见.背曹刿请见.B.日薄.西山不薄.今人爱古人C.寻.蒙国恩未果,寻.病终D.是以区区..之地..不能废远然秦以区区4.对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②但以.刘日薄西山③谨拜表以.闻④王好战,请以.战喻⑤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⑧木欣欣以.向荣⑨何以.知之⑩乐琴书以.消忧A.①②/③⑥/④⑦⑩/⑤⑨/⑧B. ①④/②③/⑤⑦⑩/⑥⑧/⑨C.①④/②⑥/③⑦⑩/⑤⑨/⑧D. ①⑥/②④/③⑦⑩/⑤⑧/⑨5.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为代词的项是 ( )A.惟江上之清风B.臣之进退,实为狼狈C.知来者之可追D.之二虫又何知6.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B.大王来何操C.莫之夭阏者D.微斯人,吾谁与归7.下列句式中是状语后置(含介宾结构后置)句的一组:()①复驾言兮焉求②刘夙婴疾病③农人告余以春及④刘备,枭雄也⑤州司临门,急于星火⑥寓形宇内复几时⑦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⑧问征夫以前路⑨南冥者,天池也⑩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A.②④⑨⑩B.③⑤⑦⑧C.②⑦④⑩D.①③⑤⑦二、课外文言文选择题(每题3分,9分)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厦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厦门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惠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7月下旬,习主席访问非洲,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晨、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
它不仅是一个______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
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_______,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絡。
被誉为现代丝綗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______。
沿途区城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_______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B .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赋予古老丝绸之路C . 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崭新的时代内涵被赋予古老丝绸之路D . 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
B . 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C . 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福建省厦门六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福建省厦门六中12-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命题时间:2012/10/24)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赍.(jī)发叫嚣.(xiāo)朔.(sù)风天理昭.(zhāo)然B.憎.(zēng)恶契诃.(hē)夫精髓.(suǐ)锱.(zī)铢必较C. 怏.(yàng)怏傩.送(nuó)颦蹙.(cù)咬文嚼.(juã)字D.寒砧.(zhān)轻鸢.(yuān)胆怯.(qiâ)一蹴.(cù)而就2.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沾辱讥诮付梓字斟句酌B.尴尬怂踊搠倒陈词烂调C.抿嘴岑寂征戍没精打彩D.酒馔辖制蕴藉安然无恙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契诃夫,19世纪末苏联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奥楚蔑洛夫和别里科夫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B.钱钟书,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
C.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他根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水浒传》。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D.沈从文,湖南凤凰人,苗族。
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边城》《湘西散记》《长河》等。
4.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A.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C.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乃瞻衡宇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5.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腹犹果然C.既窈窕....以寻壑 D.岂敢盘桓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襟.三江而带五湖B.屈.贾谊于长沙C.臣具以表闻.D.眄庭柯以怡.颜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其它三项的是:()(2分)A.园日.涉以成趣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而后乃今将图南.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8.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的是()(2分)A.复驾言兮焉求B.大王来何操C.田园将芜胡不归D.莫之夭阏者9.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2分)例句:鹏之.徙于南冥也A.悟已往之.不谏B.之.二虫又何知C.悦亲戚之.情话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门虽设而.常关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①登东皋以.舒啸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①背若.泰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有鸟焉,其名为.鹏11.解释下列加点字(6分)①心惮.远役惮:②善.万物之得时善:③不矜.名节矜:④除.臣洗马除:⑤或棹.孤舟棹: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12.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①,觉今是而昨非。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语文试卷第Ι卷(选择题)一、选择题(38分)(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沽酒剜心薰陶天理昭然B.拮据泅水强横戎马生涯C.熟稔惆伥猖狂涸辙之鲋D.拔擢优渥伏惟趋之若骛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砥砺伤脑筋陪礼道歉煊赫一时B.徇私菩提树貌和神离拾人牙慧C.商榷辨证法振聋发聩要言不繁D.厮杀文绉绉功亏一篑投桃报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发生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强烈地震,波及中国西藏。
大自然的与一波接一波的余震,让尼泊尔饱受蹂躏。
④李克强总理对与会者地说:“现代社会已经变为一个透明度很高的社会。
在座的各位部长要主动回应媒体关切的问题!”A.通知以至变幻莫测苦口婆心B.通知以致千变万化语重心长C.通告以至千变万化苦口婆心D.通告以致变幻莫测语重心长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闲情,是,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
也是,去水边品茗。
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滕王阁序》以骈文写就,句式长短不一,灵活多变,多用典故,词彩华美,音韵和谐。
B.《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及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包括内篇、外篇与杂篇。
福建省厦门一中2012-201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语文试卷2013.4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2.做第Ι卷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Ⅱ卷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Ι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11每小题2分,12—-14每题3分,共31分)错别字的一组是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A.绰约玉簟慓掠营葺B.鼙鼓潺湲迤逦聒噪C.呕哑回眸衣袂溟迷D.麾下凝睇萦纡豆寇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
手捧录取通知,意气昂扬。
书,他踌躇满志....B.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可綮.。
谓切中肯...C.他是一个小心眼的人,总是锱铢必较,一点也不肯吃亏。
....,以致一些很简单的题目也D.他平时学习粗心,总是目无全牛....常常出错.的一项是Ks5u 3.比较阅读《蜀相》和《书愤》,找出分析不当..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及近,颔联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书愤》的颔联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的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雄一样,杜甫早已涕泪纵横。
C.《书愤》的题意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D.《蜀相》和《书愤》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赞颂之情,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的一项是4.阅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选段,下列赏析不恰当...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福建省厦门翔安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考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第一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卷语文科一、积累与运用(共38分)1、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4分)y ì( )范 xu è( )起而飞 咬文jiáo ( )字 尺dú( ) c én ( )寂 z īzh ū( )( )必较 一cù( )而就2、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共10分,每空1分)⑴ ,风飘飘而吹衣。
⑵ ,亦崎岖而经丘。
⑶ ,彩彻区明。
⑷渔舟唱晚, 。
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⑹ ,谨拜表以闻。
⑺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 。
⑻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共12分,每题1分)⑴生.生所资 ⑵违己交病.. ⑶善.万物之得时 ⑷川泽纡其骇瞩.. ⑸穷睇眄..于中天 ⑹不坠青云之志.... 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⑻彼且恶乎待.哉 ⑼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⑽形影相吊. ⑾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⑿才高八斗.... 4、下列对各句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恭疏短引 ③猥以微贱 ④臣具以表闻 ⑤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⑥或命巾车,或棹舟 ⑦愿陛下矜愍愚诚 ⑧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⑨屈贾谊于长沙 ⑩雄州雾列,俊采星驰A .①②⑦/ ③⑥/ ④⑤⑨/ ⑧⑩B .①③⑤⑦/ ②④⑨/ ⑥⑧⑩C .①③⑦/ ②⑤⑥/ ④⑨/ ⑧⑩D .①③⑥⑦/ ②⑤/④⑨/ ⑧⑩ 5、对下列两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A .①②句的“且”字相同,③④句的“而”字不同。
B .①②句的“且”字相同,③④句的“而”字也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2.做第Ι卷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Ι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付梓.(zǐ)蓬蒿.(hāo)轻鸢.剪掠(yuān)草芥.(jiè)B.岑.寂(cén)参.差(cān)清沁.肺腑(qìng)险衅.(xìn)C.尴.尬(jiān)憎恶.(wù)命途多舛.(chuǎn)窸窣.(sū)D.睇眄.(miǎn)流憩.(qì)得鱼忘筌.(quán)咀嚼.(jiáo)2.下列选项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涵义蕴藉深挚逸兴湍飞B.尺牍惆怅疏朗落木箫箫C.精髓迤逦叫嚣茕茕孑立D.喽罗讥诮俗滥锱株必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家竞争对手后来居上,迅速占领了技术市场,真可谓祸起萧墙....,给我们以沉重打击。
B.别看妈妈批评我们时非常严厉,实际上她是色厉内荏....,内心总是慈爱的。
C.在展览会上,该市的小商品销量大减,而高科技产品却倍受欢迎,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属的就业、小孩的入学问题都无所不至....地一一过问,这令他们很感动。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乃瞻衡宇,载欣载奔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D.此小大之辩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阮籍猖狂..。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腹犹果然..D.翱翔..蓬蒿之间6.下列各项中对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极娱游于暇日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之二虫又何知④乐夫天命复奚疑⑤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⑥幸承恩于伟饯⑦今臣亡国贱俘⑧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A.①⑧/②⑦/③④/⑤⑥B.①⑥/②⑦/③④/⑤⑧C.①⑥/②③/④⑧/⑤⑦D.①⑧/②⑤/③⑥/④⑦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往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到了B.虽然,犹有未树.也。
树:建树除.臣洗马除:革除C.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怒:生气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早时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等待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和用法A.门虽设而.常关时矫首而.遐观B.云无心以.出岫臣具以.表闻C.定乎.内外之分此虽免乎.行D.而莫之.夭阏者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金圣叹先生传》清·廖燕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
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
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
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①,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
座下缁白四众②,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③,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
”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④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则为圣叹。
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
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
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义、《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
”先生遂以为戒。
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
临刑叹曰:“斫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
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①内外诸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典。
②缁白:指僧俗,僧衣缁,故称僧为缁徒。
四众:这里泛指听众。
③权子母:以资本经营或借贷生息。
④鼎革:指改朝换代的重大改革,这里指入清以后。
⑤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
度,授与。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好饮酒,善衡.文衡:写作B.先生辄起而排.之排:批驳C.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迥:远D.顾.不伟耶顾:难道10.下列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金圣叹先生“倜傥高奇”的一组是①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③甫越月,已挥霍殆尽④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⑤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⑥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A.②④⑥B.①③⑤C.④⑤⑥D.①②③11.下列有关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金圣叹先生博览群书,学问渊博,讲学时旁征博引,极其透彻,让听众叹服。
B.金圣叹一个月花光了好朋友王斫山给他去放贷营生的千两银子,王斫山也只是一笑了之。
C.明朝灭亡后,金圣叹将自己的字改为“圣叹”,自我期许为孔子弟子曾点一类的人物。
D.本文作者既批判了金圣叹的不识时务,又高度评价了他的伟大成就,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伤。
第Ⅱ卷二、古代诗文默写及翻译(16分)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归去来兮辞》)(2)披绣闼,俯雕甍,,。
(《滕王阁序》)(3)鹤汀凫渚,;桂殿兰宫,。
(《滕王阁序》)(4)既无伯叔,,,晚有儿息。
(《陈情表》)(5)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陈情表》)13.翻译下列课文中的句子(6分)(1)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三、名著阅读(10分)14.下列有关《红楼梦》情节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
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
B.宝钗来到滴翠亭,无意间听到宝玉的丫鬟小红和贾蔷的私情。
为了摆脱干系,宝钗故意加重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宝钗借寻贾琏侍妾颦儿为名,巧妙地掩饰了自己的行为。
C.“史大妹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很有男儿气概。
她心无城府,曾在大家对长得像林黛玉的戏子“笑而不言”时脱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样儿”。
D.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并送宝玉念珠一串。
后贾宝玉将念珠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E.宝玉正在看《西厢记》,却被前来找他的黛玉发现,二人共读西厢,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黛玉听后,会心一笑,以为宝玉真是个知己。
15.请简述“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的相关情节。(5分)答:四、文化经典阅读(10分)1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子之武城①,闻弦歌②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③之耳。
”【注释】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
②弦歌:弦,指琴瑟。
以琴瑟伴奏歌唱。
③戏:开玩笑,逗趣。
(1)割鸡焉用牛刀”这一比喻中,“割鸡”和“牛刀”是喻体,其对应的本体分别是和。
(2分)(2)子游引述孔子的话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4分)答:1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4分)(一)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辞,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二)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
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结合以上选段,谈谈你怎么看孔子和子张在交友问题上的区别?(4分)答:五、诗歌鉴赏(6分)1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注】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18.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六、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谈静【注】朱光潜①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这两个字含义极广。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破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再比方街上有一个乞丐,我只能见到他的蓬头垢面,觉得他很讨厌,你见他便发慈悲心,给他一个铜子;旁人见到他也许立刻发下宏愿,要打翻社会制度。
②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
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