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卒中发病率世界第一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ppt课件

卒中中心中绿色通道提倡多学科协作模式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的建设需打 破原有分科治疗的壁垒,整合 神经内外科资源,联合急诊科, 影像科,介入科,检验科的力 量,实现学科间无缝对接,真 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急 诊救治时间的服务理念。
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急性脑卒中院内救治流程培训,要求相关科室严格 按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开展救治工作,保障各部门各环节无卡顿,尽量缩短 DNT时间,全力保障救治时间。
100
90
80
68
50
未采用rtPA治疗的患者68.13%是 因为院内延误
0
全球
加拿大
美国
中国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CNSR)纳入147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2514例在发病 3h内入院。
Stroke. 2011;42:1658-166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Target:Stroke计划,如何减少患者延误
卒中防治中心评审标准——技术部分
二级预防
重点关注:IS患者病因分型 和根据病因采取治疗的情况
Column02
15
一级预防
重点关注:针对脑卒中高 危因素筛查与干预的宣教
功能科室和康复科
重点关注:相关检查 和康复的开展情况
完善的卒中急诊绿色通道需要……
医政部门积极协调 多学科紧密合作 科学的流程管理 合理的岗位设置 明确的岗位职责
构建完善的 急诊绿色通道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26(9):995-998.
1 卒中中心建设是提高卒中诊疗水平的关键 2 绿色通道是卒中中心建设的核心 3 绿色通道建设的要点
卒中防治中心评审标准——管理部分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7,26(9):995-998.
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_2

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1一、围绕宣传主题,加强组织领导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预防卒中从今天开始”,我院领导班子对这次活动十分重视,以神经内科牵头,专成立了宣传、义诊小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从本院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宣传主题,保证了宣传活动的科学性、公益性和权威性。
此次活动由预防保健科领导统一部署,神经内科具体落实。
二、把握宣传形式,注重宣传效果10月29日8时,由神经内科选派的一名主任医师及4名医师、3名护士,配备有宣传海报、健康教育单、以及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惠恩楼大门口旁边举行宣传、义诊活动。
在活动地点上空悬挂宣传条幅,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医务人员义诊、咨询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
由于来参加活动的大多都是老人,所有我们重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更注重宣传效果,海报以及健康教育单等宣传单都是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打印出来,我们认真听取每位群众提出的问题,对什么是脑卒中,如何去预防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介绍了对于已经中风的患者的治疗及康复的重要性,提高了群众对脑卒中的认识。
从10月29日8时到11时,我们共为300多人测量了血压,咨询人次达500余人次,发放资料等宣传册共计700于份,紧紧围绕“预防卒中从今天开始”的活动主题进行宣讲,对群众在预防脑卒中的认识方面有了大大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此次“世界卒中日”系列活动培训了基层医护人员,规范了基层医院的脑卒中疾病诊疗行为,同时深入宣传了脑卒中防治知识,倡导群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2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注中年人的卒中风险。
依据__省卫计委关于开展世界卒中日的宣传活动通知,以关注中年人的卒中风险为宣传理念,预防保健科、医务科组织我院神经内科专家,在医院门外开展了宣传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宣传现场向公众共展示了宣传板块、发放宣传资料、义务测量血压。
大学生健康教育考试试题-健康与健康教育篇

健康教育试题1 健康与健康教育1 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著名的健康新概念: A.没有疾病和不虚弱B.有完美的生理心理状态 C.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D.以上都包括 2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 A. 10%B. 15% C. 20%D. 25%3人群中处于亚健康状态者约占:A. 50%-60%B. 50%-65%C. 60%-70%D. 60%-75% 4健康四要素包括: A.乐观的心态B.充足的睡眠C.适当的运动D.以上都包括5目前在我国的疾病死亡谱上占第一位的是: A.脑血管病B.心脏病 C.恶性肿瘤D.传染病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 A.开展健康传播 B.增加卫生保健知识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D.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7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为 A.环境保护 B.社会动员 C.健康教育 D.疾病控制 8健康相关行为是指A.与疾病有关的行为B.与健康相关的行为C.危害健康的行为D.促进健康的行为 9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 A.开展健康传播 B.增加卫生保健知识 C.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D.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10高血压病的家族积聚现象体现了影响健康的A.生物学因素B.环境因素C.卫生保健服务因素D.行为生活方式因素 11下列那些不是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A.严重营养不良B.新生儿 C.孕妇D.心脏病 12预防接种是为了 A.预防癌症B.预防多种传染病C.治疗疾病D.加强营养13引起人类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是 A.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B.滥用药物 C.医疗设备和医疗制度的不合理D.缺少锻炼 14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包括以下哪些?A.经常锻炼、讲究卫生B.生活有规律、食物多样化DB DDCCCDCABADC.常吃瓜果、少肉多菜D.以上都是15下列哪一项行为生活方式对预防肿瘤有好处? A.养花养鸟B.不吸烟、不饮酒 C.常看电视D.定期服药16下列哪些疾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关系最密切? A.关节炎、扁周炎B.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 C.肾炎、膀胧炎D.阑尾炎 17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A.丰富营养,多量运动,限烟限酒,心理平衡B.合理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C.营养适量,合理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D.合理营养,合理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 18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最好锻炼方式是? A.跑步 B.游泳 C.走路 D.骑自行车 19体育锻炼可增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人体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增进健康。
总结卒中培训.pptx

血管内机械取栓
血管内血栓抽吸技术
动脉溶栓
可对静脉溶栓血管未再通患者进行桥接血管内治疗
来源: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18 精品文档
卒中急救
4 血管内治疗评估 主要包括收集患者各项数据后评估能否血管内治疗。
适应证
1.年龄在18岁以上。 2.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应尽早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 ●前循环闭塞发病6 h以内,推荐血管介入治疗; ●前循环闭塞发病在6~24 h,经过严格的影像学筛选,推荐血管介入治 疗; ●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在24 h以内,可行血管介人治疗。 3.CT排除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大血管闭塞。 5.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卒中患者急救 卒中患者来源途径
呼救120
急诊患者
门诊患者
亲缘患者
急诊120
急诊科
门诊患者
院内患者
神经内科
精品文档
神经外科
卒中中心工作模式构架图
影像科
神经介入
外科组
急救120
急诊科
卒中中心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检验科
静脉溶栓
此构架也主要为我院卒中绿色通道构架
精品文档
卒中中心绿色通道
1.急诊科、神经内科卒中中心信息沟通专用电话+互联网(目
精品文档?中国的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thelancet201510脑卒中流行病学250万12秒21秒3000万每年新发脑卒中的患者约270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未来20年卒中患病人数将增加近44倍精品文档timeisbrain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脑梗死精品文档卒中患者急救卒中患者来源途徂呼救120急诊患者门诊患者院内患者急诊120门诊患者亲缘患者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品文档卒中中心工作模式构架图急救120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卒中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介入静脉溶栓外科组此构架也主要为我院卒中绿色通道构架精品文档卒中中心绿色通道1呼叫不受理1
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_5

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110月29日为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关注中年人的中风风险。
脑卒中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较高,目前是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为了让社区居民更加清楚地了解脑卒中,更好地防治脑卒中,10月23日,中心医护人员在大厅门口开展了宣传活动,与社区居民及前来就诊患者进行互动交流,耐心回答居民有关问题。
中心设立健康咨询台,悬挂横幅,摆放知识展板,发放宣传单,宣传册,中心大厅电子滚动屏循环播放脑卒中防治知识,现场咨询人数达到1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详细讲解了脑卒中的主要类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如何早期诊断脑卒中,脑卒中的治疗原则,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及其重要性,和脑卒中的预防等六个方面。
此次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本来陌生的脑卒中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见解,增强和提高广大群众预防脑卒中的意识,早期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远离脑卒中。
社区居民们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
2023年世界卒中日活动总结2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活动日主题“正视卒中,可防可治”。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慢性病系列宣传日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__市疾控中心积极组织各县区疾控中心围绕活动日主题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
10月29日,__市疾控中心与__县疾控中心、__乡卫生院在__乡下马村开展了脑卒中日一条街宣传活动。
围绕宣传主题,大力宣传脑卒中病的危害,强调合理的膳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预防脑卒中。
广泛普及脑卒中病的知识,提高全民对脑卒中病预防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国家预防脑卒中病的良好氛围。
本次宣传共发放宣传单3000于份,条幅3条,受教育人数5000约人。
这次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居民们表示回去后要相互宣传,提高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主动防控意识。
10月29日,为切实提高大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预防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发生,__县疾控中心与__镇防保站和社区服务站联合,在建洲街开展了以“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为主题的一系列宣传活动。
全球十大致命疾病排行

全球十大致命疾病排行致命疾病是指能够危及生命的疾病,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全球十大致命疾病的排行,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些疾病。
一、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指包括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的疾病。
这类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饮食习惯。
为了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进行体育锻炼,并定期体检以及控制血压、血脂,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
二、癌症癌症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第二高的疾病,它包括多种类型,如肺癌、乳腺癌、食道癌等。
癌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有关。
为了预防癌症,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等危险环境,以及定期体检,及早发现病变。
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工作环境的有害物质等引起。
为了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们应该避免吸烟和被动吸烟,呼吸清新的空气,保持室内通风,并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物质的环境中。
四、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和流感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
为了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打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并避免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停留时间过长。
五、肝病肝病包括肝炎和肝硬化,其中肝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为了预防肝病,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食物,不共用个人卫生用品,打疫苗以预防肝炎病毒感染,并避免饮酒和使用未经认可的注射器。
六、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的持续升高。
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应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现,例如均衡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以及减轻压力等。
同时,在糖尿病被确诊后,要积极接受医生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定期的血糖监测。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是中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1]。
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研究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
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就脑卒中流行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标签:脑卒中;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中国卒中协会2015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3],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因。
脑卒中给中国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400亿元,且呈上升趋势。
研究证据表明,80%以上的脑卒中是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实现早期预防的[3]。
掌握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进行脑卒中疾病负担研究,了解脑卒中分布规律,可以为进行优先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探索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级管理,提高公众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是实现脑卒中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1 脑卒中流行情况1.1 脑卒中患病率:中国卫生服务调查四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市地区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但城乡差异近年来基本消除[4](图1)。
2015中国脑卒中大会上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等公布了中国31省市60余万居民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中国40岁以上居民的脑卒中患病率为2.37%。
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患病率大幅上升(图2)。
研究还发现,男性比女性脑卒中患病率更高(1.23:1.00),郊区居民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2.5% vs 2.2%)。
1.2 脑卒中发病率:据统计[6],201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240.58/10万(95%CI 178.00~310.63),出血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59.81/10万(95%CI 117.90~211.92)。
脑卒中研究现状

脑卒中研究现实状况背景:脑卒中是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难治性疾病,含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指出,根据现在发展趋势,脑卒中所造成全球死亡人数将在达成650万2030年达成780万,且大多数将发生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据卫生部统计,中国也是脑卒中高发大国,每十二个月新发病250万人,死亡约150万人,是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后造成乡居民死亡第三杀手。
存活患者中,约四分之三有不一样程度致残,重度致残者约占40%。
全国每十二个月用于该病诊疗费用达100亿元以上,给国家和家庭造成沉重经济负担。
脑卒中是一个忽然起病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关键病因之一。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于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总数60%~70%。
缺血性脑卒中病理过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脑血流供给中止,能量耗竭,立即引发缺血中心区脑组织损伤和部分脑功效丧失.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受损伤脑组织可分为两部分缺血中心区和缺血半暗带.缺血中心区脑细胞因为血流供给中止和能量耗竭发生不可逆坏死,而缺血半暗带因为旁系血管残余灌注而受到中等程度损伤.对于缺血半暗带而言,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所引发瀑布级联反应和缺血再灌注后病理改变,才是造成脑损伤关键原因.脑缺血发生后首先引发能量生成障碍,其次神经轴突末端接收到缺血信号后释放大量兴奋性神经递质( 包含谷氨酸和其它兴奋毒性因子) .兴奋性神经递质分别和各自受体作用引发兴奋性毒性.能量代谢障碍首先诱导线粒体损伤和氧化自由基发生,氧化自由基则促进了细胞膜完整性破坏.其次造成离子泵功效障碍,造成大量Na+Cl-Ca2+内流,离子稳态遭到破坏,离子稳态破坏则诱导了蛋白酶,磷脂酶和其它炎症因子释放,造成细胞骨架破坏和DNA断裂.兴奋性毒性,氧化自由基,磷脂酶和炎症因子等共同作用则造成了神经细胞死亡或凋亡.现在脑卒中诊疗现实状况1 卒中单元(strokeunit,SU) 全方面及综合诊疗2 溶栓诊疗(循证医学已证实溶栓诊疗应作为ACI 超早期诊疗首选方法)3 超声溶栓4 动脉取栓5 抗血小板聚集诊疗6 抗凝诊疗7 降纤诊疗8 神经保护及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 保护9 幕上恶性半球脑梗死减压诊疗术10 中药诊疗11 远程卒中医疗系统12 干细胞诊疗13 颈动脉内膜剥脱(carotidendarterectomy,CEA) 及颈动脉支架(carotidstenting,CAS)然而不管哪种诊疗方案其关键目标均为:抢救可逆性缺血组织( 半暗带) , 使闭塞脑动脉再通, 恢复梗死区血液供给, 预防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时间窗成为制约抢救、诊疗及预后关键原因循证医学已证实溶栓诊疗应作为急性脑卒中,超早期诊疗首选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前,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组织开展了关于威海国安医院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和评估的一次全国性的中西医结合医院齐聚北京的讨论会议:脑卒中是中医命名的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又叫脑血管意外。
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多为中、老年患者,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
脑卒中的治疗首先,应注意加强体力和体育锻炼;其次,注意控制饮食。
主要是应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的摄入量,以减少脂类物质在血管内沉积,最好戒烟忌酒;第三,药物治疗。
但是这些仅仅是一些保守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治疗方法,不能在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
下面要介绍的就是两个病例是在威海国安医院接受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大面积脑梗塞徐世臣录像资料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脑卒中患者徐世臣录像资料下载后点击进入实况录像徐世臣男 48岁,因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瘫痪急诊入院。
患者入院时呈昏迷状态,血压220/140mmhg,CT检查:左侧大脑中动脉广泛梗塞,诊断为:大面积脑梗塞。
经抢救3天后生命体征稳定,出现偏瘫典型体征,失语、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应用甘露醇脱水和扩血管药物治疗,整整治疗了47天后右侧上下肢肌力仍为0级,而且出现了明显的肌肉萎缩,传统的药物治疗已不可能使其恢复,终生瘫痪已成定局,也就是说徐世臣下半生只能以床为伴,永远不可能站起来了,无奈之下,其家属同意接受安装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
接受治疗之后奇迹发生了,植入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后6分钟,瘫痪的右侧下肢开始出现肌肉收缩,11分钟后右下肢抬了起来,肌力3级。
3天后肌力达到4级,在人搀扶下能下地走了,7天后走路更有力了,3个月后能拄拐自己走路,6个月后能独立行走,生活能自理。
血压160/95mmhg。
讨论: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大部分脑梗塞病人经过常规治疗后一般1-2周偏瘫的肢体开始恢复,3-4周到高峰,能够下地走动,然后恢复生活自理。
可是少数大面积脑梗塞病人偏瘫的肢体则往往很难恢复,常规积极治疗1个月仍不恢复再要恢复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分离型脑起搏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地治疗手段,它通过磁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调整大脑神经,激活损伤的脑细胞,从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
我们在病人头皮下安装了数个磁场电极,有很强的磁场强度,磁场能够磁化血液,血液稀释不凝集,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防止再发,又可使血管软化,血压下降。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偏瘫为什么如此神奇快速,用已知的现有医学理论很难完全阐明,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但它的疗效真实发生了。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脑卒中徐庆林录像资料威海国安医院应用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脑卒中患者徐庆林录像资料下载后点击进入实况录像徐庆林男 83岁,因失语伴左侧肢体偏瘫1天入院。
患者入院时神志清,一般情况良好,卧位,言语不清,左侧上下肢肌力2级。
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塞。
病人未经过系统药物治疗,于入院后第2天即进行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疗,神奇的疗效术后数分钟即发生了,左侧上下肢肌力提高了2级,达到4级,抬着进手术室,走着出手术室,第3天行走自如,3个月时随访完全康复,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讨论:徐庆林83岁老人,疾病的急性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80多岁的老人能不能经受安装分离型脑起搏器的手术,临床证明完全能够承受,因为分离型脑起搏器磁场电极植入术属于微创手术,不开颅损伤小。
第二、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临床证明,偏瘫的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大量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像徐庆林这样的脑梗塞传统的药物疗法要达到下地走路的程度最理想的效果也要20-30天时间,可是接受这种新疗法3天就可以了,而且磁场对人体的良好作用,有力阻止了脑血栓的再发。
以上是威海国安医院通过分离型脑起搏器对两位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和效果,现在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分离型脑起搏器究竟是什么?分离型脑起搏器是由孙国安教授发明,请孙教授为大家介绍分离型脑起搏器构成和特点分离型脑起搏器,又称经颅磁电刺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electric stimulation,TMES)由孙国安教授研究成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可在体外充电的脑起搏器,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和鉴定,给予高度评价,建议临床推广应用,目前已在威海国安医院临床应用。
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由内电极、外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仪四部分组成。
(一)、内电极(磁场电极)内电极由极强的磁性材料组成,通过头皮微创切口在颅骨上打磨一个空间植入其内,直径(Φ)6-11mm,高度(h)根据颅骨厚度不同一般3-7mm不等,数量(M)根据头颅面积计算一般植入5-12个不等。
内电极有两个功能1、导电正常人体颅骨皮质含钙量高电阻值大,外加电流很难导入颅内,植入内电极之后皮质去除电阻减少,外加电流容易通过。
2、实现经颅磁刺激内电极磁场强度约为1000-4000GS,这样多个磁场内电极的合理分布,使整个头颅的任何部位都充满磁场,全面实现经颅磁刺激。
(二)、外电极外电极不在体内,需要治疗时固定在头皮上,头皮本身就是导体,这样外电极通过头皮与内电极相连,把脉冲发生仪发出的脉冲电通过导线→外电极→头皮→内电极→颅内,实现经颅电刺激。
(三)、导线导线一端连接脉冲发生仪输出端,一端连接外电极。
(四)、脉冲发生仪脉冲发生仪能发放一定强度和频率的脉冲电,强度和频率根据其病情需要可调。
为什么称之为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呢?它是相对于中枢型脑起搏器(DBS)而言的。
DBS由内电极、导线和脉冲发生仪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是连在一起不能分离的,都需要植入体内。
脉冲发生仪植入胸大肌内,导线沿皮下上行,在颅骨上开个洞,导线进入颅内,导线末端的一对内电极固定在特定部位,实现局部电刺激。
这是一个大胆而创新的构思和设计,当然也存在不足,第一安装手术难度大,要开颅,副作用和风险大;第二植入体内的材料要求高,价格昂贵;第三植入体内的脉冲发生仪电能耗尽,每隔2-3年要更换一次,增加风险和医疗费用;第四只能实现局部单纯刺激。
而TMES内电极和导线、脉冲发生仪是分离的,使用时由外电极接通。
安装手术简单,仅微创手术将内电极植入颅骨即可,不开颅、风险小,脉冲发生仪在体外充电方便安全,医疗费用仅为DBS的十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TMES实现了经颅磁和电双重刺激,所以临床效果更好,治疗的病种更加广泛。
分离型脑起搏器适应症: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对癫痫、帕金森、帕金森综合症、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梅杰氏病)、手足徐动症(家族性发作性肌张力障碍性舞蹈手足徐动症、发作性运动源性舞蹈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进行性核上麻痹、少动性锥体外系病、多动性锥体外系病、舞蹈病(亨廷顿病、老年性舞蹈病)、共济失调(继发性共济失调、家族遗传小脑性共济失调)、抽动秽语综合症、发作性睡病、脑瘫、脑萎缩、小脑萎缩、高血压、重度失眠、脑梗塞、脑出血、偏瘫、老年性痴呆、植物人等有显著疗效。
分离型脑起搏器治病机理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具备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两大功能。
一、经颅磁刺激将如此大剂量的磁直接作用于人体头颅从而治疗癫痫、帕金森、肌张力障碍等疾病在医学领域TMES首开先河,属重大发明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磁为什么能治疗这类疾病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这是一门新的学向,许多机理尚不清楚,需要我们多学科合作共同努力认真探索。
TMES发明人孙国安教授对此有许多新的见解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细胞异常放电所引起的,多年来人们发明了许多抗癫痫药物和开颅手术治疗癫痫病,但都解决不了异常放电的电流,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癫痫病。
20多年前,孙国安教授就提出用物理方法减弱异常电流的设想,用什么?用磁!这是TMES发明的初衷。
在致痫因素作用下神经细胞过度兴奋,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正电荷外流到细胞间质,形成异常电流,从而电压升高,脑电波幅增高,脑电频率变慢。
正常脑电频率是8-13次/秒,癫痫病人变成了3-6次/秒,如何能把3-6次/秒的脑电频率变为8-13次/秒,成为治疗癫痫病的关键,需要脑起搏器来增快脑电频率。
其实磁场就是一个起搏器,它起搏的过程是:在磁场力(洛仑兹力)作用下,大脑(大脑是容积导体)中的电荷由直线方向运动变为切线方向移动,这样电流分流了→电流↓→电压↓→波幅↓→频率↑。
因而TMES最早用于治疗癫痫病取得成功。
在治疗癫痫病的过程中发现对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也有很好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呢?孙国安教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他认为人体生理功能的实现由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个系统共同完成,它们不断发出有规律的电信号,一个管运动,一个管协调,锥体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上就会出现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电信号过强出现慢波,临床就会发生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表现。
这一见解得到临床验证,证明是正确的。
磁场能够通用抑制电流使慢波变为快波,所有能够有效治疗帕金森、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锥体外系疾病。
磁场除了能够消除大脑异常电流外,对人体组织还有什么作用呢?国内外许多医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对人体有如下良好作用: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过度兴奋的神经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紊乱的神经细胞有整合作用,对缺氧受损的神经细胞有修复作用,对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有激活唤醒作用。
最近美国科学家研究还发现磁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防止老年性痴呆,延长人的寿命。
2.对血液血管的作用,磁场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体积增大,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增加,纠正人体缺氧。
血液流经磁场时,血液被磁化,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相互之间排斥力增加,减少了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
磁场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径变大,血流加速,血液粘稠度下降,血脂下降,血压下降。
3.对其他方面的作用,磁场能促使心脏血管扩张,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提高供血能力,能预防和治疗心绞痛、冠心病,对内分泌系统有调理作用,增加免疫力。
二、经颅电刺激:TMES内电极的安装,去掉了颅骨皮质,电阻减小50—70%,外加电流很容易通过,其正负两个外电极分别作用于左右两颞叶下部,这样脉冲发生仪发出的脉冲电流就能遍及整个大脑,治疗作用较DBS 的局部电刺激更广泛,效果更好。
外用的脉冲电通过超强抑制消除慢波,使脑电频率恢复正常,从而治疗疾病,我们称之为电场调频。
分离型脑起搏器的副作用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通过10余年的观察未发现有副作用。
1.分离型脑起搏器(TMES)是物理疗法,作用于局部,不是作用于全身,对全身的器官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