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方法
WI-CAOHR-003 A-0 员工满意度管理办法 Employee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regulation

文件编号Document No.: WI-CAOHR-003受控标识Control Status:发放号Issue No.:员工满意度管理办法Employee Satisfaction ManagementRegulation1 总则General Provisions1.1 为规范公司员工满意度管理工作,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改进工作作风,通过收集、分析员工关心和反映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的目的,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This management method is formulated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 management of company's employee satisfaction more standard, improving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level and work style, and arousing the work enthusiasm of employe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work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of employees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issues that are cared about and reflected by employees and taking the relevant actions for improvement, so as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the company and employees.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T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all employees of the company.2 管理职责分工Division of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2.1 公司领导根据员工满意度测评结果报告提出指导性意见,责成相关部门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提高员工满意度。
如何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

如何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以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员工满意度在很多企业中被列为衡量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指标之一,反映了企业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的重视,反映企业对内部员工的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发现,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
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或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作用。
员工满意度测评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
因为作为个人,可能更关注与岗位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是否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等方面更能影响员工的满意度,而公司层面的问题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往往居于次要地位。
因此员工满意度分析应以岗位评价为基础。
本文主要是针对岗位管理中的要素进行员工满意度的分析诊断。
岗位满意度测评,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环境——岗位的相关管理要素来进行分析与,来分析员工在岗位工作环境下的满意度。
并为公司改善员工的利益与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岗位满意度模型设计主要步骤每个企业的员工满意度的基点不完全相同,在设计岗位满意度模型时,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的设定,使调研问卷的设计更科学、实用和有针对性,确保调查工作规范和有效。
岗位满意度模型设计与分析的主要步骤:第一步:调研访谈第二步:确定岗位满意度(岗位吸引力及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第三步:针对关键因素设计问卷问题第四步:完成模型内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第五步:形成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第六步:岗位满意度改进措施二、岗位满意度模型设计员工满意度包括期望的和实际的两方面。
所谓满意与不满意并不取决于客观上作为或企业做的如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员工对组织的期望,以及员工对现状的认知(看法)。
岗位满意度模型的设计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基于实际与期望来设计模型,员工对组织的满意与不满意两个方面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
最后形成岗位吸引力评价模型、岗位问题评价模型,确定岗位满意度改进重点及措施并进行评价等三个维度的岗位满意度测评模型。
工作表现考核方法

工作表现考核方法
工作表现考核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评估员工在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表现和成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作表现考核方法:
1. 目标管理法: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并为员工设定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
在一段时间后,评估员工达到这些目标的程度。
2. 关键绩效指标(KPI)法:这种方法将员工的绩效与公司的战略目标联系
起来,通过衡量关键绩效指标来评估员工的表现。
3. 360度反馈法:这种方法包括上级、下级、同事和客户等多个角度的反馈,帮助员工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
4. 自我评估法: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自我评估,这可以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并制定改进计划。
5.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这种方法将员工的行为与评价标准联系起来,通过将员工的行为定位在特定的等级上,来评估他们的表现。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应确保考核标准明确、公正、可衡量,并确保考核过程透明、客观。
同时,还需要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改进建议,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表现。
绩效考核制度中的岗位绩效指标与量化测评方法与结果分析

绩效考核制度中的岗位绩效指标与量化测评方法与结果分析绩效考核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旨在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从而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岗位绩效指标和量化测评方法是绩效考核制度中的关键要素,对于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岗位绩效指标和量化测评方法的设计与应用,并通过分析量化测评方法的结果,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总结。
1. 岗位绩效指标的设计岗位绩效指标是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职责来设计的,旨在评估员工在该岗位上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岗位绩效指标应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性:指标应具有明确的定义和量化标准,以便员工和评估者能够理解和执行。
2)全面性:指标应涵盖岗位的各个方面,如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团队合作等。
3)可衡量性:指标应能够通过具体数据或观察来进行测量,以便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2. 量化测评方法的选择量化测评方法是对岗位绩效指标进行评估的具体方式。
常见的量化测评方法包括:1)目标管理法:通过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估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2)360度评估法:通过多个评估者(上级、同事、下属)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获取全方位的反馈信息。
3)KPI法:通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评分体系,评估员工在关键业绩指标上的表现。
4)行为观察法: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评估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
选择合适的量化测评方法应考虑岗位的特点、组织的文化和员工的特点,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3. 岗位绩效指标与量化测评方法的配套应用岗位绩效指标应与量化测评方法相匹配,以确保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例如,如果岗位绩效指标强调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那么可以选择360度评估法作为量化测评方法,以获得多个评估者的反馈信息。
如果岗位绩效指标强调工作效率和成果,那么可以选择KPI法作为量化测评方法,通过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评分体系评估员工的表现。
4. 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是绩效考核制度的重要环节,可以发现员工的优势和不足,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常用岗位评估方法

常用岗位评估方法岗位评估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用于评估和确定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以便合理地确定工资、福利和晋升等工作相关事项。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
1.内容比较法: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的不同,对岗位进行分解并进行比较,评估各个岗位的重要性和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岗位之间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但对岗位内容的分解和比较需要进行细致的工作。
2.点值法:将各个岗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个级别,为每个级别设定一定的点数,通过评估岗位的要素和要求,为每个岗位确定一个具体的点数,从而确定岗位的价值。
这种方法有助于对不同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量化比较。
3.工作应用价值法:根据岗位对于组织战略和目标的贡献程度,评估岗位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岗位工作比较复杂,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情况下。
评估的重点是岗位是否对组织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起到作用。
4.过程评估法:通过对岗位的各个过程进行评估,评估岗位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岗位工作过程相对独立和明确的情况下,评估的重点是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5.绩效导向法:根据岗位的业绩和绩效指标进行评估,评估岗位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岗位的业绩和绩效指标相对明确的情况下,评估的重点是岗位的绩效和成果。
6.专家评估法:通过集体讨论和专家意见收集,对岗位进行评估,评估岗位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岗位较为复杂或者是新设岗位的情况下,评估的重点是专家的意见和判断。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岗位评估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
在进行岗位评估时,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保证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客观性。
同时,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员工,以便员工了解自己岗位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如何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

如何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岗位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其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员工福利、工资待遇、晋升机会、工作压力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测评岗位满意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对企业的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提高企业的效益。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
一、制定测评目的和计划开展岗位满意度测评需要明确测评目的和计划,如明确测评时间、测评对象、测评方式、数据分析等。
同时,组织好测评工作所需的资源和人员。
二、选择适合的测评方式测评方法有多种,如问卷调查、访谈法、焦点小组法等。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评方法,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测评方式。
三、编制问卷问卷设计需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对象的隐私性,问题的内容有多个方面,如个人情况、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责任等,问卷题目需要针对性强,简单明了,避免出现复杂难懂的问题或含糊不清的问题。
四、实施测评测评工作需要对员工宣传测评目的、测评方式、采集信息的保密性,以及提供明确的测评时间和任务分配。
同时,测评数据的采集应以匿名方式进行,做到充分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
在整个测评的过程中需要留存数据,保障数据的真实性。
五、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企业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
同时,还可以对员工有关问题和建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企业制定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
六、制定改进措施在分析和处理数据后,企业应该根据测评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实施方案,以解决员工工作满意度低的问题,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岗位满意度测评制度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
总之,开展岗位满意度测评是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员工的满意度进行测评,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压力等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策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360度主评议分值测评方法

双引号民主评议分值测评方法一、民主评议等级划分分成五级:S—A—B—C—D百分制情况下:公司考核均衡数据为90分,均衡系数值为1。
具体等级中,所考核系数设定数据如下图:二、评议选项赋值选项赋值主要是对于选择题中的各项进行的具体分值给定,具体分值是根据每个选项针对岗位满意度情况进行的分别赋值,一般而言,具体统计方法,如下:A -1B 0C 1D 2三、评议分值划分法根据评议五等级的划分,对于评议分值亦进行五等级区间划分,划分方法:根据每一项的总分值进行计算:评议总分值=评议分值*总评议人数,按照所需区间数进行具体的范围划分:即:第Ⅰ区间为——(评议总分值/区间数*0 ,评议总分值/区间数*1〗第Ⅱ区间为——(评议总分值/区间数*1 ,评议总分值/区间数*2〗第Ⅲ区间为——(评议总分值/区间数*2 ,评议总分值/区间数*3〗第Ⅳ区间为——(评议总分值/区间数*3 ,评议总分值/区间数*4〗第Ⅴ区间为——(评议总分值/区间数*4 ,评议总分值/区间数*5〗如:评议最高分值为2分,总评议人为15人,那么评议分值区间按照五等级划分为:四、评议满意度百分比统计方法最终满意度值:落定在各区间值中的数量与该评议等级系数乘积总和/评议项数*均衡值*100%即:满意度值=∑等级考核系数*所落在等级分值区间中的次数/评议项数*100%如:在S等级落定次数为0,A级落定次数为1,B级落定次数为0,C级落定次数为3,D61%就是其个人在该民主评议的最终得分值。
五、个人评议系数值体现:民主评议最后因为涉及到满意度百分比情况进行的统计。
其实,对于百分制进行小数转换,则成为个人的考核系数值。
后期在绩效考核统计分值时会确定。
六、后者记绩效中,因为涉及各问项的比例划分问题与权重划分问题,所以在绩效核算时会比较复杂,但是后期会直接进行培训;绩效根本参数是“公司考核系数”,是根据公司长期的积淀所得,在短期确定中,也可以进行强制确定,涉及因素有:第一,加权比例法,进行重点确定各考核等级落定人数比例;第二,实际评估法,根据选项分值与出题者主观划定的分值等级进行的确定。
党员先锋指数测评实施方案

新建街社区党员先锋指数测评活动实施方案为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以强化激励约束、综合考评、先锋引领为主旨,制定基层党员“先锋指数”评价管理办法,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任务要求1、量化评价党员。
采取党员先锋指数积分的办法,从学习提高、服务群众、争创佳绩、遵纪守法、弘扬正气等方面设置评价标准,赋予量化分值,常态化地对党员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考核评价。
2、激励创先争优。
定期分析评价党员的思想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计分,形成党员先锋指数积分,采取定期公示、综合点评、树立典型等形式,激励党员不断创先争优,在基层党组织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纯洁党员队伍。
结合党员先锋指数量化考评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将党员先锋指数积分作为确定和处置不合格党员的重要依据,形成加强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评价对象新建街社区党总支全体共产党员。
其中,年老体弱、长期病休或者卧床不起等无行为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党员不列入考评范围。
三、评价内容党员先锋指数包括基本素质指数、正向加分指数、反向扣分指数三项内容,总体评价量化分值为100分。
1、基本素质指数(80分)。
主要包括党员政治素质评价和岗位素质评价两方面内容。
(1)政治素质评价(30分)。
包括四个方面10项内容。
学习提高方面:按要求参加组织学习和培训,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加组织生活,认真进行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
服务群众方面:立足岗位,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积极参加送温暖、献爱心、结对帮扶和认岗创星、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遵纪守法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纪、依法办事,不得参与非正常上访活动,不得参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积极履行党员义务,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服从领导听指挥,严格执行上级决定决议和部署。
弘扬正气方面: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法规,不讲不传诋毁党和国家的言论;积极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主动维护社会稳定;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员工满意度在很多企业中被列为衡量各方面管理工作的指标之一,反映了企业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的重视,反映企业对内部员工营销的重视。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发现,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
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
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或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员工满意度测评的内容可以包括很多方面。
因为作为个人,可能更关注与岗位
相关的问题,如工作环境是否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等方面更能影响员工的满意度,而公司层面的问题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往往居于次要地位。
因此员工满意度分析应以岗位评价为基础。
本文主要是针对岗位管理中的要素进行员工满意度的分析诊断。
岗位满意度测评,主要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环境——岗位的相关管理要素来进
行分析与监控,来分析员工在岗位工作环境下的满意度。
并为公司改善员工的利益与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岗位满意度模型设计主要步骤
每个企业的员工满意度的基点不完全相同,在设计岗位满意度模型时,要结合
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找出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的设定,使调研问卷的设计更科学、实用和有针对性,确保调查工作规范和有效。
岗位满意度模型设计与分析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调研访谈
第二步:确定岗位满意度(岗位吸引力及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
第三步:针对关键因素设计问卷问题
第四步:完成模型内的信息,进行定性分析
第五步:形成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第六步:岗位满意度改进措施
二、岗位满意度模型设计
员工满意度包括期望的和实际的两方面。
所谓满意与不满意并不取决于客观上
作为组织或企业做的如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员工对组织的期望,以及员工对现状的认知(看法)。
岗位满意度模型的设计主要基于两个方面:基于实际与期望来设计模型,员工
对组织的满意与不满意两个方面进行岗位满意度测评。
最后形成岗位吸引力评价模型、岗位问题评价模型,确定岗位满意度改进重点及措施并进行评价等三个维度的岗位满意度测评模型。
图 1:岗位满意度测评模型
三、岗位吸引力评价模型
(1)岗位吸引力评价模型
该模型一级维度是岗位吸引力评价的主要因素,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选择或修改一级及二级维度条目。
表 1:岗位吸引力评价维度
(2)岗位吸引力评价模型信息收集方式
对模型中的要素进行信息收集,可以采取问卷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调研。
问题的
选项的顺序可以打乱,设置限选数目是使每个被调研者选取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并使各被调研者之间有统一的范围限制,保持统计结果在被调研者之间的均衡分布。
(3)统计与计分方式
上述调研完成以后,需要对调研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
岗位吸引力的分析主要
通过对特征群体的分析。
不同的人员、不同的层面或不同职能的人员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是不同的;而不同的人不满意的原因也是多样的。
通过不同人群比例的统计,对比评价要素的吸引力程度。
如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体的分析。
案例:某企业岗位吸引力调研统计结果(部分):
图 2:岗位吸引力评价模型案例
四、岗位问题评价模型
岗位问题评价模型的主要类别(一级维度)与岗位吸引力模型的一致,都是表
明影响岗位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但二级维度的设置不同,反映针对岗位管理的主要因素,员工的期望与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同。
表 2:岗位问题评价模型
统计与计分方式:
岗位问题的评价的信息来源是基于调研问题的统计结果,按评定人数最多的选
项确定该问题的评级,岗位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较多数量的人员的意见,采取五维度法对问题的性质从五个方面进行区分,并对每一个问题的调研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岗位问题评价的二级维度与相应的调研问题的设计,是基于对企业实际管理现
状的前期调研和了解后,进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不同企业存在的问题均不相同。
五、岗位满意度改进
进行岗位问题的评价后,针对企业现状,基于企业策略与目前重点,对比岗位
吸引力评价得出的员工期望,进一步得出岗位满意度分析改进的重点,并得出岗位改进图。
案例:某企业岗位管理中的重点问题的改进
图 3:岗位管理改进案例
六、岗位满意度测评模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问卷设计
问题数量根据实际设定;真正影响满意度的是整个问卷中的几组问题,而不是
所有问题。
这里存在着“20~80”原则:大约20%的问题决定了几乎80%的满意度,而其余80%的问题只起到20%的作用。
因此员工满意度调查问卷,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
根据双因素理论,可以从保健方面和激励方面选择和设计。
2、关键人群设计
在统计数据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对于一项具体的调查内容来讲,80%左右的员工都填写了“满意”,而只有20%的员工填写了“不满意”。
统计结果如果认为员工整体满意度是接近满意,就会忽视了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即填写“不满意”的20%的员工是否是企业的核心员工?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是否忽视了他们的感受?
因此,员工满意度调查往往需要根据关键人群进行分析,在分析调查问卷时,要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定的身份识别。
不同人群发现不同的问题,然后对症解决,如一线员工的工作量与安全等问题,
管理技术人员的不能受到尊重等工作环境问题,同样的企业环境下不同人群的需求与感受不同,相应的政策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