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炉工艺样本

合集下载

焚烧垃圾炉工艺流程

焚烧垃圾炉工艺流程

焚烧垃圾炉工艺流程焚烧垃圾炉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垃圾处理厂。

它能够将大量的垃圾转化为热能,减少垃圾的体积,并同时产生一定的电力。

下面将介绍焚烧垃圾炉的工艺流程。

首先,将城市垃圾送入垃圾处理场。

这些垃圾经过清理和分类,然后被送入垃圾破碎机进行粉碎。

破碎后的垃圾转移到垃圾输送机上,输送至垃圾焚烧炉的投料口。

其次,经过预处理的垃圾通过炉内容器的旋转以及底部的活动排灰器进行均匀燃烧。

在炉内燃烧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空气以确保燃烧过程正常进行,并保证垃圾完全燃烧。

垃圾在高温下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通过锅炉在水管中循环,形成高温高压蒸汽。

这个蒸汽能够驱动汽轮机转动,产生电能。

而燃烧后的垃圾则转化为灰渣,通过活动排灰器排出焚烧炉。

焚烧垃圾炉的燃烧过程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通过控制进料的速度和氧气的供应来确保燃烧的效果和稳定性。

同时,在燃烧过程中还需注意控制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烟囱排放出去。

在排放之前,需要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处理,以确保排放的废气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此外,焚烧垃圾炉还可以将余热回收利用。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可以用于加热城市供暖等用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炉内燃烧完毕后,灰渣通过活动排灰器排出炉外,经过生化处理后,可以作为施肥土壤改良剂等再利用。

总之,焚烧垃圾炉是一种有效处理城市垃圾的技术。

它通过高温燃烧,将垃圾转化为热能,并产生电力。

同时,还能将有害气体排放进行净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焚烧垃圾炉的工艺流程精细化,能够实现垃圾处理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未来,焚烧垃圾炉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为城市垃圾处理提供更可持续和环保的方案。

所有垃圾焚烧炉型介绍PPT课件

所有垃圾焚烧炉型介绍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第23页/共23页
36 上海闵行生活垃圾焚烧厂
重庆
37 重庆同兴垃圾发电厂
河南
38 郑州荣锦垃圾发电厂
39 河南濮阳垃圾发电厂
德国诺尔-克尔茨公司阶梯式顺推炉排
1050
3.99

600 中科院循环流化床
750 中科院循环流化床
900 比利时西格斯 SHA 多极炉排炉
2.65
1130 中科院循环流化床
2.3
600
2.58
1 流化床焚烧炉
• 图例
第1页/共23页
• 工作原理: 炉体是由多孔分布板组成,在炉膛内加入大量的石英砂,将石英砂加热到
600℃以上,并在炉底鼓入200℃以上的热风,使热砂沸腾起来,再投入垃圾。 垃圾同热砂一起沸腾,垃圾很快被干燥、着火、燃烧。未燃尽的垃圾比重较轻, 继续沸腾燃烧,燃尽的垃圾比重较大,落到炉底,经过水冷后,用分选设备将粗 渣、细渣送到厂外,少量的中等炉渣和石英砂通过提升设备送回到炉中继续使用。
600 日本田雄 SN 炉排炉
1000 伟明 HMW 二段往复式炉排炉排炉
5
800 日本田雄 SN 炉排炉
800 日本田雄 SN 炉排炉
3.2
1600 日本田雄 SN 炉排炉
7.5
1200 日本田雄 SN 炉排炉
5.4
1500 德国 Steinmuller 公司炉排炉
第18页/共23页
• 特点: 可回收垃圾中的有用物质,焚烧炉焚烧的是分类后的有机垃圾,发热量高,
生成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多,发电量高。但在我国,实际生活垃圾分类相当少, CAO炉不太适宜我国的垃圾焚烧。
第19页/共23页
他----国内焚烧厂基本情况汇总表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样本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样本

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参数计算办法浙江旺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作者:周玉彩摘要:本文简介了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汽轮机组工艺设计参数计算办法。

核心词:参数、垃圾、焚烧、炉排、汽轮机组。

前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应用于环保领域,实现都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减容化和资源化、智能化解决,达到节能减排之目。

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艺设计流程中一方面进行垃圾焚烧发电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计算,为后续设计提供参数根据。

一、生活垃圾焚烧炉排炉工艺设计参数计算待解决生活垃圾性质1.1待解决生活垃圾重要构成成分表1:待解决生活垃圾性质表2:待解决生活垃圾可燃物元素分析(应用基)%表3:规定设计重要参数LHV二81C+246H+26S-260-6W (KcaI/Kg)=81*20. 6+246*0. 9+26*0. 12-26*0. 12-6*47. 4=1388(KcaI/Kg)*4. 18=5800(KJ/Kg)。

1.3依照垃圾元素成分计算垃圾高位热值:HHV二{ LHV+600*(W+9H) }*4. 18={1388+600(0. 474+9*0. 009) }*4. 18=7193. 78 (KJ/Kg) □2、解决垃圾规模及能力焚烧炉3台:每台炉日解决垃圾350t:解决垃圾量:1000t/24h=41.67 (t/h);炉系数:(8760-8000) /8000=0, 095:实际每小时解决生产能力:41.67* (1+0. 095) =45.6 (t/h);全年解决量:45. 6*8000=36. 5*10%:故:每台炉每小时解决垃圾量:350/24*1.05=15.3 (t/h)。

3、设计秦数计算:3.1垃圾仓设计和布置已知设计中焚烧炉长度L=75. 5米,宽D=18.5米,取垃圾仓内壁与炉长度对齐,T=5d,垃圾堆积密度取0. 35t/m3求:垃圾容积工程公式:V=a*T式中:V --------- 垃圾仓容积m‘;a---容量系数,普通为1.2〜1.5,考虑到由于垃圾仓存在孔角,吊车性能和翻仓限度以及有效量缺陷,导致垃圾仓可运用有效容积不大于几何容积:T—存储时间,d;依照经验得出适合燃烧存储天数,它随处区及季节稍有变化;V=a*T=1.2*5*1000/0. 35=17142. 86 (m3)。

流化床锅炉与垃圾焚烧炉烘炉工艺说明

流化床锅炉与垃圾焚烧炉烘炉工艺说明

流化床锅炉与垃圾焚烧炉烘炉工艺说明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焚烧炉、大型电厂锅炉运行中,炉膛及物料循环系统内衬表面长期承受高浓度循环固体炉料冲刷,对耐火耐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新施工耐火耐磨内衬材料的烘干过程直接关系到内衬材料的施工质量和性能,就显传统的燃木柴和煤的烘炉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锅炉烘炉要求。

本公司一种新型的烘炉工艺,选用烘干机用油作为燃料进行无焰烘炉法。

实践证实无焰烘炉法能确保烘炉质量。

1、烘炉机理CFB锅炉中有多处由耐火耐磨材料构成的内衬,大量采用耐火耐磨捣打料和耐磨浇注料。

这些内衬都在现场免的存有游离水、结晶水等不同形态的湿分。

在受热升温过程中,如果水分迅速蒸发,产生的汽压超过混凝土可能使炉墙爆裂损坏,甚至可能造成大面积炉墙倒塌;炉墙和内衬中难免有应力集中,如果再加上初始热膨胀不匀,也会由于热应力而受到损坏。

因此,内衬材料的干燥烘炉是新施工或大修后锅炉启动运行前的一般烘炉质量直接影响耐火耐磨内衬的寿命和锅炉运行可靠性。

一般来说,烘炉要实现的目标是:(1)为避免水分快速蒸发而导致炉墙损坏,必须使耐火耐磨材料内的水分缓慢蒸发析出,而且得到充分的干燥。

(2)干燥后,继续加热到一定温度,使耐火耐磨内衬材料充分固化,保持耐火耐磨层的高温强度和稳定性,每层强度。

(3)使耐火耐磨层缓慢、充分而又均匀的膨胀,避免耐火耐磨层由于热应力集中或耐火耐磨材料晶格转变造成耐火耐磨层损坏等。

总之,耐火耐磨内衬的干燥掌握住缓慢和均匀地加热足保证烘炉质量的关键所在。

2、无焰烘炉的特点参照国外锅炉烘炉有关资料,提出无焰烘炉新工艺,其要点如下:(1)无焰烘炉以热烟气作为热源,使内衬材料获得缓慢的加热过程,严格遵循耐火耐磨内衬材料水分缓慢均匀速率,控制干燥温度和温升速率,促使不同形态水分的顺利析出。

(2)无焰烘炉用烘炉机在炉外产生热烟气,将热烟气通入需烘干的部位,彻底消除同料系统的分离器及其进器和竖管,斜腿以及冷渣器等部位受结构条件限制,在传统烘炉方法中形成的烘炉“死角”。

工业垃圾焚烧炉设备的工艺流程

工业垃圾焚烧炉设备的工艺流程

工业垃圾焚烧炉设备的工艺流程
工业废渣的固体废弃物长期堆存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造成对水系和大气的严重污染和危害。

我公司生产的工业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工业垃圾的设备,垃圾在炉膛内燃烧,变为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在燃烧器的强制燃烧下燃烧完全,再进入喷淋式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工业垃圾焚烧炉的工艺流程:
1.焚烧进料系统:工作顺序如下:将两个一燃室炉门打开至开启位置后,提升机将垃圾装入炉体;待装料完成后,分别关闭一燃室的炉门,加料过程结束。

2.焚烧系统:焚烧系统由一燃室、二燃室、助燃系统等部分组成。

3.焚化过程如下:一燃室内的废料通过燃烧器加热缺氧进行缓慢燃烧,废料燃烧分解,热解气体进入二燃室再进行高温焚化。

通过各种角度的补氧进气口和足够的容积,使可燃气体在二燃室内旋转燃烧,保证烟气停留时间,确保二燃室中心温度达到1100℃,烟气停留时间在2秒以上。

4.尾气处理系统:尾气处理系统由余热锅炉、喷淋脱酸塔、干式吸收装置、布袋除尘装置、引风机、烟囱等组成,完成烟气的冷却、脱酸和除尘,然后通过烟囱排放。

生活垃圾焚烧工艺(非常实用)PPT课件

生活垃圾焚烧工艺(非常实用)PPT课件
环保部环发[2008]82号文 关于掺烧煤比例和
污染物控制方面的规定
发改委发改价格[2012]801号 关于上网电价结算的规定
11
3.垃圾焚烧炉 炉型比较

通过炉排的机械运动加强垃圾扰动,促进垃圾完全燃烧


垃圾不需破碎等预处理,对垃圾热值要求较高








炉排加工精度和控制要求较高,炉排材料价格昂贵 投资较高,维护检修工作量大
腐蚀性能,能确保炉排片有较长的使用
2021
寿命
20
3.垃圾焚烧炉
2021
2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烟气净化处理~
2021
22
烟气净化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含有氯化氢、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 硫化氢、一氧化碳、重金属、飞灰、二噁英等有害 物质。
垃圾焚烧厂烟气排放指标需满足的最低标准:《生活垃 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每条垃圾焚烧线分别配置1套独立的烟气净化处理线,经 净化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引风机、80米烟囱排入大气。
使垃圾在炉内翻滚并燃烧 ➢ 具有较高的炉内通风能力,供气管不
受垃圾层厚度的影响,它与各炉体组 合,来均衡地提供空气 ➢ 高耐久力:在每个炉条后有鳍状物, 用来提高炉条降温效率,这样可以阻 止炉条燃烧。炉条采用特殊难熔的铸 钢来制造 ➢ 燃烧过程采用四个驱动单位:一个在 干燥阶段,二个在燃烧阶段,再一个 在燃烬阶段。通过调整各独立驱动单 位的速度,能控制垃圾和灰层的厚度




高速气流驱动垃圾在炉膛内沸腾流动,促进完全燃烧



炉排炉垃圾焚烧炉工艺流程.docx

炉排炉垃圾焚烧炉工艺流程.docx

感谢你的欣赏
垃圾进厂经地磅称重后卸进垃圾仓,垃圾仓垃圾经抓斗充分混合搅拌均质化后,送入垃圾料斗。

垃圾沿料槽下落到给料装置平台,给料装置将垃圾推送至炉排上。

Keppel-Seghers多级炉排主要包括:干燥区,气化区,燃烧区,燃烬区,每个区炉排可以单独调节炉排系统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垃圾在炉排上滑动、翻动的过程中受到炉排下部的高温一次风干燥及炉内辐射热,然后着火燃烧。

垃圾仓上方设有抽气系统,其抽出的空气作为焚烧炉的一次风,一次风经过蒸汽加热器加热后经炉排穿过垃圾进入炉膛,干燥垃圾,并提供垃圾焚烧所需的氧量。

二次风从焚烧炉厂房顶部吸风,从燃烧室上方送进炉膛,对燃烧烟气进行扰动,并补充氧量。

焚烧炉燃烧的热烟气经过余热锅炉换热后,进入半干法机械旋转雾化反应塔,活性炭喷射吸附,布袋除尘器等烟气净化处理系统。

烟气中的二恶英和呋喃类、水银及重金属物质被活性炭吸收,经过脱酸处理的带有大量固体颗粒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除尘,洁净的烟气通过引风机排入烟囱。

炉排炉工艺流程图
详细流程图及设计参数见下页:
感谢你的欣赏。

等离子体特种垃圾焚烧炉工艺

等离子体特种垃圾焚烧炉工艺

等离子体特种垃圾焚烧炉工艺一、“等离子体特种垃圾焚烧炉”目前在我国主要得就是医疗垃圾与工业危险垃圾最为严重。

医疗废物包括使用过得注射器、针头、输液管、纱布、药瓶、废医疗塑料制品、有毒棉球、废敷料、手术残物、动物实验废弃物、感光乳液、废显影液等等。

这些垃圾含有大量得传染性病毒,它就是细菌病毒滋生地。

这些垃圾焚烧一般仍采用传统得气、油燃烧方法,而这种气、油燃烧方法采用得焚烧炉处理由于炉内温度不高(一般均低于900℃,而实际情况只运行在700℃以下),极易产生二恶英(600℃~800℃),传染性病毒也不能被彻底处理(一些传染性病毒在1100℃仍会生存),燃烧得垃圾灰仍残余有三分之一以上得可燃物及部分细菌,燃烧后得垃圾灰作为生活垃圾填埋,时间一长会析出地面,仍旧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渗出后影响土壤、水质,人、畜,饮用水后会迅速感染蔓延。

即使用包装进行集中处理,地城区运输中也极易散发也很容易使环境被再次污染。

等离子体就是一种具有高热焓、高温、快反应时间、能量集中、电热转换效率极高得(85%~95%),最好得可工业应用得新热源,利用等离子体技术在处理废弃物时可不择废弃物形状而进行处理,处理范围更广,适用性强。

采用等离子体方法可以容易获得高于任何传统方法得温度(1200℃~1700℃),不会产生二恶英,垃圾焚烧会更彻底,且不会带来二坎污染。

燃烧得垃圾残余灰减容为≤3%,燃烧后得垃圾可作为生活垃圾填埋。

二、技术原理等离子体就是物质存在得一种状态,与固态、液态与气态并列,与物质得另外三态相比,等离子体可以存在得参数范围异常得宽广(其密度、温度以及磁场强度都可以跨越十几个数量级),等离子体得形态与性质受外加电磁场得强烈影响,并存在极其丰富得集体运动(如各种静电波、漂移波、电磁波以及非线性得相干结构与湍动),因而能量极为集中,并具有极高得电热效率(85%以上),产生得高温可以还原一切难以还原与难溶得物质,瞬间即可完成,因而目前得到广泛得重视与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DCS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目录1设计目的和工艺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垃圾焚烧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焚烧炉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烟气污染物处理设备及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公共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汽轮机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调节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保安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汽轮机工艺控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电力监控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电力设备监控与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数据采集与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事故追忆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系统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系统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项目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工厂层级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权限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消息报警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5归档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6程序运行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命名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层级文件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CF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位号(TAG)命名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操作台和计算机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AS站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机架DP地址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I/O机架命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机柜命名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 交换机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 OLM光电转换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网线电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终端总线计算机IP地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系统总线计算机IP地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MTA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安全栅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6 安全继电器命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8 MAC地址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操作界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总貌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工作区区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系统功能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操作员经过以下按钮集来实现标准消息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组显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趋势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趋势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系统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静态画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画面层级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颜色约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线型约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 字体及颜色定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 概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 通用设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1PID 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2监测块参数 - Measurement Parameter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4流程画面动态元素刷新速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5工程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5.7.6动态数据格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