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PPT课件讲义

合集下载

最新[组织行为学]第二讲 个体行为课件PPT

最新[组织行为学]第二讲 个体行为课件PPT
刻板效应(定型效应):是由思维定势产生的对社会上各类 人所持有的固定看法。
5、因果关系知觉——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P69)
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 论。认为我们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我们对特定 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这一理论表明,当我 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 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
(4)恒常性
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某些变化 时,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
3、影响知觉的因素(P63)
(1)客观因素(P65)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鲜艳的颜色,醒目的 标记,响亮的声音,均容易被人清晰的知觉。
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二者反差越大,愈容 易被识别。
知觉对象的组合方式:对象在距离和形态上的 接近,更容易被人们视为一个整体被知觉。例 如:
(3)情境因素(P66) 情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 的效果。
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
视觉的适应现象:进入漆黑的房子里 嗅觉的适应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 不闻其臭 皮肤对温度的适应现象:冬泳
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2、知觉的特征 (1)选择性
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能优先把知觉对象 从背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如图:
(2)整体性
人的知觉总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不仅反映事 物的各种属性,而且反映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 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3)理解性
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 经验去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
角色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对不同场合不同角色变换的理解与适应)

组织行为学-第3章-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3章-个体行为分析与管理课件

韦克斯勒智力分布表
IQ
类别
百分比 (%)
IQ
类别
百分比 (%)
130以上
超常
2.2
120~129
优秀
6.7
110~119 中上(聪明)
16.1
90~109
中等
50.0
80~89
中下(迟钝)
16.1
70~79
低能边缘
6.2
69以下
智力缺陷
2.2
----情绪智力的测量
情绪智力测试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一 是乐观测试;一是PONS测试。
例如:-----是这种车突然间增多了吗? -----大班课好还是小班课好? -----我们关注的焦点一样吗?
实验1:
让23个经理人员(财务、销售、技术人员、 后勤等)阅读一份介绍一家钢铁厂全面情况的 材料,阅读后要求他们写出各自认为最主要的 问题。这23个经理人员中,有6个负责销售,5 个负责生产,4个负责会计,8个负责其他部门。 结果每个人所写的主要问题都是与自己业务有 关的问题,而不反映这家工厂的全貌。
态度的成分组成 :
认知——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 情感——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行为(意向)——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 准备状态。
2. 态度的特征
态度的社会性 -----不是生而就有的,是后天习得的。 向和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具有特定对象
态度的协调性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图三种因素组成,这三种因素常常是 协调一致的。
实验2: 让一组被试者在实验1小时前进餐,另一组
被试者在实验16小时内不准吃东西,然后,让 这两组人看一些模糊不清的图片,要求他们说 出图片的内容,结果那些16小时未吃东西的人 中,很多人都把图片的内容说成是食物。这说 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增加,被试者更有可能把模 凌两可的图形当成是与食品有关的东西。

组织行为学第五讲:个体行为-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五讲:个体行为-PPT课件

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 形成的直接反应,是感觉器官传送到大 脑的有关刺激源的信息,能够从某一方 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生刺激的事物。 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 认知:是大脑对感官输入的感觉信息进 行翻译、理解和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说, 认知以感觉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
认知的特征
个性和人格的定义
个性:是人的一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 些特征决定着特定的个人在各种不同的 情况下的行为表现。 人格:是个体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与他人 交往方式的总和。 人格是“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独特的调节方式”。
个性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的形成因素
- 自然的、遗传性因素
- 社会化因素(人格与民族文化) - 组织环境因素(人格与工作匹配) - 偶然因素
能力、学习
什么是能力:能力反映了个体在某一工作中完 成各种任务的可能性。 能力的类型: - 心理能力、体质能力 -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 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 - 知识技能和能力倾向
心理能力维度
算术:快速而准确进行运算的能力 言语理解:理解读到和听到的内容,以 及词汇之间关系的能力 知觉速度:迅速而准确辨认视觉上异同 的能力
人格测量表举例:
- 卡特尔的《16种人格因素量表》
- 麦尔斯-布瑞格斯类型指标
主要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控制点 马基雅维里主义 自尊 自我监控 冒险性 A型人格 个性的管理意义
知觉和个人决策
什么是知觉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认知特征 影响知觉的因素 知觉与个体决策
什么是知觉
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 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一个人的知觉与客观现实可能差距很大。 我们并不是看到现实,而是对自己所看 到的东西作出解释并称它为现实。 知觉就像美丽,它取决于是否“出自情 人的眼里”。

组织行为学 个体心理与行为 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 个体心理与行为 ppt课件
每年的花 费
课程设置 地理位置 入学要求 社会生活
质量
βγδ ε θμ
5 6 4 1 77 1 6 6 09 5
07 8 6 5 1 5188 8 0 6 01 9 6 8 6 7 01 8 9 7 1 1 03 1 1 0 01 9 0
05 7 0 8 7 1 7 7 7 47
02 8 7 1 2 1 6 8 0 组织行为学 个体心理与行为
标准
财政资助的可能性(10) 学校的名气(10) 每年的花费(8) 课程设置 (7) 地理位置(6) 入学要求(5) 社会生活质量(4) 学校规模(3) 男女生比例(2) 校园的自然条件(2)
总分
β γ δ εθμ
50 40
100 60
40 56
42 70
36 42
35 50
40 20
30 21
4
组织行为学 个体心理与行为
3、激励机制
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 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Mn=(Bn-1,G0)
Bn=f (P,Mn)
M:刺激变量(外界目标)
n=1,2,3,4……m (激励机制)。
G0 :组织目标 B:反应变量(行为)
P:机体变量(个体特征,需要和动机)
组织行为学 个体心理与行为
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2、气质的类型与特征
系统的气质学说最早是由古希腊的医生希波 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 年)和罗马医生盖伦(Galen,129-200)提出
的。他们用人体的体液解释气质缺乏科学依据, 但这种分类是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具有 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
第二节 个体的认知心理与管理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个体行为深圳中集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个体行为深圳中集ppt课件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为什么学习组织行为学
组织的需要 组织成员的需要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能力
绩效
评价奖惩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人的行为模式
人的个体特征
刺激(S)
人的心理活动 对行为的激励
行为(B)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三类管理者在时间分配上的差别
比较 项目 一般 管理者 成功的 管理者 有效的 管理者
传统 管理
沟通
社会 交往
32% 29% 19%
13% 28% 48%
19% 44% 11%
人力资 源管பைடு நூலகம் 20%
11%
26%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自然知觉的歪曲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社会知觉的种类
布鲁纳(美)提出,社会知觉包括: -对自己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 -对社会角色的认识与判断 -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ppt 26页)

组织行为学-个体行为(ppt 26页)

3) 能力与工作匹配
4) 能力的测量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
3. 人格
1) 定义: 奥尔波特:“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个体对环 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个体的所有的反应方式和他人交往方式的 总和。”
2) 决定因素: a. 遗传:在幼儿中对人类行为和性情的遗传基础进行观察;对刚 出生就分开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对不同情境和时间 中工作满意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研究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7
5. 个体决策
1) 最优化决策模型 a. 步骤:弄清楚决策需要;确定决策标准;给标准分配权重;开 发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最佳方案 b. 假设:理性 不存在目标冲突;所有选项已知;偏好明确;偏好稳定;最终 选择效果最佳
2) 满意解决模型:有限理性 有限的标准,有限的备选方案,以熟悉而习惯的方式考察备选方 案;满足于第一个“足够好”的解决办法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9
3. 塑造:一项管理工具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0
三、知觉与个人决策
1. 定义: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 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1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2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3
2. 知觉对于组织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5) 价值分类 奥尔波特:理论、经济、审美、社会政治、宗教 RVS:终极价值和工具价值
.cn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2
2. 态度
1) 定义: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 2) 成分:认知、感情、行为 3) 来源:PTAM 4) 重要性:影响(工作)行为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教案

组织行为学讲义ppt教案
• 投射测量工具有墨渍图 句子续完测试 主 题统觉测试等
1墨渍图
• 即一组轮廓似乎无特定意义似此似彼的不 规则图案 图形 但却是洞察内心的利器
❖罗夏墨迹测试
测试材料:10幅图 其中有5幅水墨图 2幅 水墨加红色图 3幅彩色图
分析变量: • 回答总数 • 回答时间总时间 每张图第一回答时间 • 决定回答的因素 • 图的形状 色彩 • 看成运动 • 墨色浓淡 • 联想内容 • 联想的是动物 人 物 • 大多数人的共同回答 别出心裁的回答等
胆汁质 冲动型
表42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
神经系统的特性
气质
强 度
平衡性
灵活 性
特性组 合的类

气质类 型
主要心理特征
不平衡
精力充沛;情绪发生快而强;言语动作急
兴奋占
冲动型 胆汁质 速而 难于自制;内心外露;率直 热情 易
优势
怒 急躁 果断
灵活
活泼爱动;富于生气;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活泼型 多血质 表情丰富;思维 言语 动作敏捷;乐观 亲
1 要求人们在这些特征上各有程度不同 2 这些特征应当在各种场合都表现一致 3 所测的结果可以预计此人在各种场合的表现
• 实践意义:预测相当准确 且约束越少;预测就 越准
第二节 人 格
一 人格的概念
• 人格是个体独特的;较稳定持久的;习惯性 的行为模式或倾向
• 人格包括个性 气质和性格
一个性
• 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 独特的整体特性
作用:1 测评16个独立品质因素自身水平的高低;
2 部分因素组合测评;
如:成功者的品质素质:知己知彼 自律严谨高Q3 有恒负责高G 情绪稳定高C 好强固执高E 精明能干 世故高N 自立自强 当机立断高Q2 自由批评 激进高Q1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ppt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个体行为ppt课件
连续强化: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都给予 强化。
间断强化:并不是对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 予强化。比率强化(强化取决于被试做出 反应的数量)和间歇强化(强化决定于上 次强化后所经历的时间)
15
强化程序
时距
比率
固 定
固定时距
固定比率
可 变
可变时距
可变比率
16
固定时距程序:每隔一定的固定时间给予 一次强化
22
主要的气质类型
多血质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23
胆汁质:精力旺盛,情感和言语动作的发生 强烈而难以控制,反应速度快,但 是不灵活, “迅速而突发”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作敏捷,情绪变化快而不稳定
粘液质:安静,沉着,情感反应慢而持久, 且不外露,动作迟缓。
并能够在跨文化的情景中成功 运作的能力。
7
3 能力与工作匹配 4 能力的测量
8
三、学习
1. 定义:由于经验而发生的相对持久的行为 改变
9
2. 学习理论
1)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无条件刺激物(反应)、条件刺激物(反应)
2)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行为是结果的函数。主动 强化,惩罚
3) 社会学习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的扩展,认为行为是结果的 函数,但同时,还承认观察学习的存在和在学习中知觉的 重要性。 榜样学习 :注意-保持-再造-动机过程(强化)
27
3 人格的主要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类型论 特质论
28
弗洛伊德:
本我:指个性结构中的基本因素,是心理能 量和精神能量的结合点,由本我需要引起的 紧张背后的力称为本能。快乐原则
自我:基本任务是在现实的需要和非理性需 要之间起调节作用。 现实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的基本理论
1. 2. 3. 4. 个性发展阶段论 个性特征论 个性形成理论 个性早期决定论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差异及测量
气质 差 异 活泼型 兴奋型 安静型 抑制型 自陈法 MMPI..CPI 投射法 安排工作岗位 管理人员匹配 选择工作职业 处理人际关系 因人施教 能力 能力类型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差异 能力出现早晚差异 测量类型 性格 按机能类型划分: 按倾向性划分: 按独立程度划分: 按生活方式划分: 综合研究法 自然试验法 测验法
1.客观因素
• • •
• • • •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知觉对象的组织结构
选择性 需要 成见 思想方法的错误(导致知觉错误的重要根源)
2.主观因素
个体心理因素与行为的关系

动机与行为
1. 2. 3. 动机的概念 动机与需要的联系和区别 动机的机能 • • • 始发机能 选择机能 强化机能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的引导
1. 2. 3. 4.
引导个体知觉 充分发挥和创造个性 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 培养和塑造组织的价值观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的协调
1.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 • 信息沟通方式; • 文化娱乐方式; • 思想教育方式。 2.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协调 • 在组织与群体内部建立起崇高的理想、目标 和价值观; • 鼓励和弘扬正确行为。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分类:
按性质分: 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 按影响分: 积极的影响和消极的影响
个体行为疏导

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目标导向行为:寻找目标的过程 目标行为:从事目标本身的行为
目标导向性为
刺激
需 内心紧张 动 要 机
行 为
目标行为
目 需要满足 标
目标实现
新 的 需 要
只有了解人们的切身需要,才能预测人们的动机行为
第四章 个体差异及测量

预习案例:发现管理者的不同个性
心理过程具有一般规律性,同时又具有个别特点,这种特点的某种 机能系统或结构的形式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特 征--人性。
人 性

中国学者的人性观点
先秦时期的人性观 汉至隋唐时期的人性观 宋至明末清初时期的人性观 中国近代的人性观
1. 2. 3. 4.
组织行为学 第二篇 个体行为
第三章 个体行为规律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刺激 反应
1.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S R
2.新华生主义
S 刺激 O R 行为
输入
思维加工系统
输出
思维加工系统即心理加工过程是行为科学研究的重点
关于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3.勒温的观点 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
B=f(P· E)
B ---- 人的行为 P ---- 个体特征 E ---- 环境特征
个体行为规律

人的行为模式
个体心理特征 对刺激的个人解释 行为反应
刺激
刺激反应机理
个体行为规律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由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华莱士提出 知觉 学习 个性 能力 动机 行为 绩效 评价与奖惩
刺激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个体行为特征
人 性

西方学者的人性观点
人性假设是西方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前提,是联系企业管理实际 提出来的基本人性观点,包含四种假设:
1. 2. 3. 4.
“经纪人”假设(亚当斯密) “社会人”假设(梅奥)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马斯洛) “复杂人”假设()
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

组织行为学重视人性研究的原因
1. 从组织行为学的产生看,重视人性研究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管理 实践的需要。 从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看,重视人性研究是组织行为学对象 研究的需要。
测 量
测量方法
应 用
选配专业、岗位职业、 思想教育 工种安排、人才选拔、 人员选拔 安置 行为预测
第五章 个体差异及管理
预习案例:思想者与行动者
行为并不神秘,它通常都有可以找得出来的原因和目的,如 果你能影响其行为的原因,你就能改变行为本身。
--帕特里西亚· J· 阿迪苏
组织行为学家认为:现实对人的管理,首先在于充分调动人的工作

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主要特征 包括:
1. 2. 3. 4. 5. 6. 目的性。 社会性。 自主性。 连续性。 持久性。 可朔性。
个体心理与行为制约


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 作出反应几个阶段。 个体行为过程是:需要-动机-行为的过 程。
个体心理因素与行为的关系

知觉与行为
情 绪

情绪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2.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快乐、愤:原始的基本情绪 第二类: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 第三类: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 第四类:与别人有关的情绪 第五类: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第六类:根据所处状态来划分的情绪
情 绪

有关情绪的理论
1. 2. 3. 4. 5. 6. 7. 8. 9. 詹姆士-格兰的情绪理论 坎农-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 行为学派的情绪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达菲的情绪激活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理论 阿诺德与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动机-分化理论
需要与动机

需要及其特点
需要:就是人对事务的欲望和要求。 需要的特点: 1. 2. 3. 4. 5. 6. 指向性 多样性 层次性 潜在性 可变性 社会制约性
需要与动机

动机
动机: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的原因。
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动机的三种功能:始发、指向、强化
气 质

气质的概念 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四种气质类型: 活泼型(多血质) 兴奋型(胆汁质) 安静型(黏液质) 抑郁型(抑郁质) 特征: 多血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胆汁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黏液质-感受性低,耐受性高 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
气 质

气质对行为的影响
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但往往能够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利用和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面,抑 制和减少消极的一面。
2.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和品质的 总和。 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 第一,个性倾向 第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 •学习历史 •知觉 •态度
行为
环境 •组织 •工作 •社会环境
个性差异及测量

个性的特征
1. 2. 3. 4. 5. 差异性 倾向性 稳定性 整体性 社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