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四等水准测量与导线测量技术ppt课件

四等水准测量与导线测量技术ppt课件
4. 水准测量的等级
(1)国家分一、二、三、四等、图根(按精度要求、 控制范围)
(2)城市分二、三、四等、图根
完整版ppt课件
4
(一) 水准测量原理

准 尺
a
前进方向
水平视线
A
HA

b准 尺
B
HB
hAB
大地水准面
完整版ppt课件
5
1.1、水准测量原理
1.1.1原理内容:
▲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
之和不等于零,则其差值即Σh就是闭合水准路线的高 程闭合差。
4.3.3水准支线水准支线必须在起终点间用往返测进行检 核。理论上往返测所得高差的绝对值应相等,但符号 相反,或者是往返测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零。如果往 返测高差的代数和不等于零,其值即为水准支线的高 程闭合差。
完整版ppt课件
31
(五)水准测量的内业
高差法 :HB=HA+hAB=HA+(a-b) 视线高法 :HB=(HA+a)-b=Hi-b
完整版ppt课件
6
1.1.2 连续高程测量 当地面上A、B两点的距离较远,两点的高差太大,安置一次仪 器不能测定其高程时,就需要增设若干个临时的立尺点,作为
传递高程的过渡点,称为转点,用ZD表示 ,分段测量高差,
2)观测步骤:(1)后前前后(黑、黑、红、红) (2)后后前前(黑、红、黑、红)
h1=a1-b1
h2=a2-b2
a2
b2
h1-h2f=
a1
b1
±5mm
测站检核
完整版ppt课件
28
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四)水准测量检核
4.1计算检核 两点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 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

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课件)

前后车黑红面读数误差之差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表7-11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 距离差 (m)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读数差
(m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mm)
三 等 ≤75
≤5
≤5
≤2
≤3
±12 L
四 等 ≤100
≤3
≤3
±12 L
四 等 ≤100
≤3
≤10
≤3
≤5
±20 L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测量过程中仪如器有超到过后,尺则的需距要离调整减前去尺仪位器置到或前者仪尺器的位距置离,然后进行重测
表7-11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m)
前、后视 距离差 (m)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读数差
前、后视 距离累积差
(m)
红、黑面 读数差
(m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mm)
三 等 ≤75
≤5
≤5
≤2
≤3±Biblioteka 2 L四 等 ≤100≤3
≤10
≤3
≤5
±20 L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黑面读数:1211
黑红面读数误差为0
红面读数理论值1211 + 红面起点读数4787
红、黑面 读数差
(mm)
红、黑面 高差之差
(mm)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mm)
三 等 ≤75

四等水准测量讲义

四等水准测量讲义

(一)四等水准测量1.任务描述根据1个己知点高程,按照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测定3个未知点的高程(水准路线长度约1.0km)。

2.人员组织及要求参赛队每名队员必须观测一个测段、记录一个测段。

整个观测结束后,由4名队员共同完成水准点高程计算及其它工作。

每测站计算检核完成后方可搬站,搬站过程中仪器无需装箱,但全部观测完成后仪器必须装箱,提交测量成果同时计时结束。

3.仪器工具(1)DS3型水准仪l套;(2)红黑双面对尺l副;(3)尺垫2个;(4)记录夹1个;(5)非程序型函数计算器1个(自备);(6)3H绘图铅笔4支(自备)。

4.技术要求(1)观测要求观测程序:后一后一前一前。

测段测站数:偶数站。

观测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

水准测量计算数字取位要求见表2。

(2)水准路线计算采用近似平差方法计算水准路线中待定点高程。

水准路线闭合差允许值:≤L 20 (mm)(L 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 为单位)。

5.提交成果(1)水准路线观测与计算略图l 份;(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表4份(每人l 份); (3)四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l 份。

6.比赛用表见附表1-1、1-2和1-3。

7.评分比重 (1)用时占比30%; (2)测算占比70%附表1-1四等水准路线观测与计算略图团队编号: 绘图者编号:附表1-3四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团队编号:记算者编号:四等水准测量项目(样题)参赛团队编号:抽签序号:1.竞赛时间:90分钟。

2.竞赛样题按四等水准的技术要求进行闭合水准路线观测。

水准路线分四个测段,路线总长度约1.0km,其中已知高程点为A( ),待定点B( )、C( )、D( ),如下图所示。

观测完成后采用近似平差方法计算各待定点高程。

3.上交成果(1)水准路线观测与计算略图1份:(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表4份(每人1份):(3)四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1份。

说明:现场抽签决定闭合水准路线中已知高程点和待定点编号。

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量的重要研究方向,需要发展更为高效和智能的数据处理算法和技术。
03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四等水准测量的持续发展动力,需要加强相关领
域的研究和投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THANKS
感谢观看
06
四等水准测量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新型测量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无人机测量技术
无人机测量具有高效、灵活、快速等优点,可应用于地形 复杂、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激光雷达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能 够快速获取高精度三维地形数据,为四等水准测量提供新 的技术手段。
通过加强观测者的技能训练, 提高其读数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以减少观测误差。
采取适当的观测方法
如采用往返观测、闭合环观测 等方法,消除或减小误差影响 。
避免不利条件
选择适当的观测时间和地点, 避免不利天气和地形等因素的
影响。
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的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四等水准测量,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面点高程数据,为各种工程和科学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对于地形分析、城市规划、水利工程、交通建设等 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等水准测量的原理
总结词
四等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几何学中的相似三角形原理,通过水准仪和标尺的配合使用来测定地面点的高程。
观测误差
由于观测者的感觉器官的不完全灵敏、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的限制 ,以及疲劳、不注意等因素引起的误差。
外界条件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风力等因素的变化,以及地面震动和大气折射等, 都可能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18)
前进方向 大地水准面
2399
2171 6958
1943
b
B
hAB
TP1
HB
1.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引入 2.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 4.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 5.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6.四等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5.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1)测站计算
根据前、后视的上、下丝读数计算前、后视的视距: 后视距离:(9)=100×{(1) - (2)} 前视距离:(10)=100 × {(5) - (6)} 计算前、后视距差(11):(11)=(9)-(10)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11)不得超过±3m 计算前、后视距累计差(12):(12)=上站(12)+本站(11)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12)不得超过±10m
四等 DS3水准仪双面水准尺 后-后-前-前 三丝能读数 ≤100m ≤±3.0m 直读视距 ≤±3.0mm ≤±5.0mm ≤±10.0m ≤80km
≤±20 Lmm
每一测段为偶数站
1.四等水准测量的概念引入 2.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3.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步骤 4.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 5.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6.四等水准测量的注意事项
5.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后视尺
BM.A
Ⅰ HA
前进方向
前视尺
TP2
Ⅱ TP1
h1
水准路线 大地水准面
B hAC HC
5.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源自测后尺站点
上丝 下丝
编号 号
后距 前后视距差
1743
BM.A
Ⅰ︱
TP1
1292
45.1
-0.5
1113

实验3 四等水准测量

实验3 四等水准测量

实验3 四等水准测量一、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悉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和路线的检核方法。

二、实验准备每实验小组的仪器工具:DS3水准仪一台、测伞一把、双面水准尺二把、尺垫二个、记录板(含记录纸)一块。

三、双面尺法观测步骤1、从实验场地的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4个测站、视线长度40-60m 为宜。

立尺点可以选择有凸出点的固定地物或安放尺垫。

2、在起点(某一水准点)与第一个立尺点的中间(前、后视的距离大致相等,用目估或步测)安置并粗平,观测者按下列顺序观测:(1)观测黑面: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后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a 黑;利用十字丝的上、下、中丝获得前视尺黑面刻划数字上黑、下黑和b 黑;(2)观测红面:利用十字丝的中丝获得后视尺、前视尺的红面刻划数字a 红和b 红。

(3)观测程序:"a 黑--b 黑--b 红--a 红",即"a 尺黑面-b 尺黑面-b 尺红面-a 尺红面"。

3、观测者的每次读数,记录者应当场记下,按观测程序,表头说明观测、记录的内容,其中(1)、(2)……(18)表示记录计算的顺序;后视、前视完毕,应当场计算高差,并作测站检核。

填写四等水准测量记录。

4、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回到出发的点。

5、全线路实测完毕,应作线路检核,计算高差闭合差是否超限,如果超限要重新进行测量;否则,填写完成成果整理表。

四、技术要求1、视距长度:≤100m2、视距差: ≤5m3、视距累积差:≤10m4、基、辅分划(黑、红面)读数差 ≤3.0mm5、基、辅分划(黑、红面)高差较差≤5.0mm6、闭合差 ≤±±206L n mm mm 或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表日期:_____年___月___日天气:_____ 仪器型号: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 观测者:_______________记录者:_______________ 立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测点编号后尺上丝前尺上丝方向及尺号标尺读数K+黑减红(mm)高差中数(m)备注下丝下丝黑面(mm)红面(mm)后距(m)前距(m)视距差累加差尺1#的K=尺2#的K=计算检核视距部分(9)(10)(12)=-=∑∑末高差部分(3)(6)(15)(8)(7)(16)(15)(16)2(18)-==-==-==∑∑∑∑∑∑∑∑∑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点名测站数实测高差(m)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计算校核。

实验4三、四等水准测量

实验4三、四等水准测量

南京工程技术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20 —20 学年第学期)专业名称造价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授课教师学校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课间实验:四等水准路线测量一、目的和要求(1)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四等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了解四等闭合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闭合差改正方法。

二、计划和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为4学时。

实验小组由4人组成,轮流分工为:1人操作仪器,1人记录,2人立水淮尺。

(2)实验设备为DS3水准仪,水准尺2支,尺垫2只,记录板一块。

三、方法和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四等水准测量是高程控制测量的常用方法,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采用视距测量方法保证仪器处于中间位置。

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顺序,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检核。

2、闭合水准测量实习(1)从实习场地的已知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点路线;或从一个水准点出发至另一水准点,选定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为200~400 m,设置8~12个测站,视线长度约为30 m左右。

立尺点可以选择有凸出点的固定地物或安放尺垫。

(2)安置水准仪时,可用步测使前、后视距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记录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中每站读数结束,随即进行各项计算,并行各项检核,满足规定的限差要求后,才能搬站。

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规定如下表:(4)依次设站,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直至路线终点,计算路线高差闭合差。

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mm L L 为路线总长(单位:km )。

四、注意事项(1)四等水准测量比普通水淮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较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要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四等水准测量实训内容及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实训内容及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实训内容及步骤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地理测量方法,主要用于确定地面高程,并广泛应用于土地测绘、建筑工程、道路施工等领域。

该测量方法相对简单,操作相对容易,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实践经验。

四等水准测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前期准备: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制定测量计划,确定目标区域和测量线路。

然后,需要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四等水准仪、水准杆、三脚架、标尺、铅垂线等。

此外,还需要备齐测量记录表格、清洁工具和现场安全用具。

2.设定基准点:在开始实施四等水准测量之前,需要先确定一个基准点或基准面。

基准点可以选择已有的已知高程点,如国家基准点或已建立的起始控制点。

如果没有可用的基准点,可以通过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获取。

3.安装测量仪器:将三脚架安放在稳固的地面上,并调整水准仪安装在三脚架上。

然后,根据地形和要测区域的距离,安装一定数量的垂直目标杆,以便日后实施测量。

4.进行标定:在实际测量之前,需要对水准仪进行精确的校准。

使用标尺测量目标杆顶部和底部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使用铅垂线在目标杆顶部和底部之间拉线,以确保垂直方向的准确性。

5.进行测量:在进行实际测量之前,需要确保观测点的稳定性。

观测点应该远离任何可能引起振动或干扰的地方,如电线、交通等。

为了保证准确性,应该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6.计算和校正:在完成实际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校正。

这包括使用测量记录表格计算观测点之间的高度差,然后根据基准点的高程,计算其他观测点的高程。

此外,还需要进行误差校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7.数据处理和生成图表: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并使用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这包括绘制水准曲线图和等高线图,并生成测量报告。

在报告中应包括测量结果、误差分析以及相关图表和图像。

以上就是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内容和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安全,保护好仪器设备,并确保测量精确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