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2023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悟(精选16篇)

2023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悟(精选16篇)2023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悟篇120__年 10月19日晚上7点,全校党员启林南教五D栋教室观看《卢永根先进事迹报告会》。
卢永根,是2020__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作物遗传学家。
他一生的经历为我们诠释正能量,用朴实的生活态度修饰自己。
让我泪奔的是徐雪宾教授在病床前问卢院士,他们的钱怎么处理时,卢院士说捐,就这样,他们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给华南农业大学,没有给自己唯一的女儿留一分钱。
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精神。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除此之外,卢老还签了遗体捐献卡,我觉得很少人能做到,包括我自己,为我们展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样子,真正是春蝉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看着他秘书在台上叙述卢老朴实一生,时不时痛哭流泪的时候,我深深地对卢老树以崇高的敬意,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一生为党的行为。
卢老,一路走好!2023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悟篇2卢永根院士不计较名,不在意利,但求一生有意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然这也是许许多多同样优秀的党员们的一个缩影,正是这种无我的精神,正是这种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的精神,让人民,让我们这些还在前进的党员们感受到了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希望,无一不为之而奋斗!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他一生爱党爱国,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国家的贡献却毫无私心,把毕生积蓄捐献给华南农业大学,只为帮助那些求学困难的学子能更好地学习。
卢永根院士说“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国这两个字在他的心里的份量却是无限的,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学习卢永根院士的精神,并且传承下去,用行动说话,做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好党员!2023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感悟篇3800多万的捐款,华农的这位老校长倾其一生都在为学校、为人民、为国家奉献自己。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体会(10篇)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体会(10篇)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研究。
“时代楷模”节目播出后,在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楷模是无声的力量。
卢先生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看在眼里、刻在心里。
在工作中,我们不再怕辛苦,不再辨别分内分外工作,不再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再看重个人荣誉,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事情,我们总是会想尽办法完成,想尽办法做好。
我们不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们碰到困难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们取得成绩,不再飘然自得,而是漠然处之。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是卢院士终生的。
回望卢永根的斗争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乞降实现作为一名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
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
作为一名今世大学生,我们要研究他始终把本人的运气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研究他始终,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本人的一份力量,在斗争中誊写人生华章。
研究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二在全党深入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3篇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3 篇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3 篇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先进典型共产党员卢永根的事迹,感人肺腑,他道德情操高尚,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楷模,他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87 岁,将几乎毕生积蓄880 万元捐赠给教育事业;89 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永葆初心,矢志不渝,真正诠释了我们的入党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代表着老一辈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他的办公桌上的一个笔记本扉页,写着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八、、•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精神。
作为基层党员,我们要学习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最高目标。
所以,我们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做到的。
作为基层党员,我们更要学习他的“少拿一点”,正是这种廉洁自律精神,他一辈子出行坐公交,吃饭在食堂,家中的摆设,还停留在20 世纪80 年代,即使当了校长,他也坚持不坐进口名牌小车,在住房、电话等待遇上不搞特殊。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工作环境更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而仍要一如既往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切实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始终做到发奋图强、勇于担当、不懈奋斗。
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卢永根自小家境优渥,随着战争的到来,面对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19 岁的卢永根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卢永根来到了广州,跟随丁颖院士从事稻作的科学研究,他用双脚丈量大地,保存了7000 余份稻种和科研数据。
卢永根从事华南农学院院长以来,鞠躬尽瘁,一直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和青年人才。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3篇写范文网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3篇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800字【篇一】中宣部近日追授中科院原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用他的精彩一生,回答了人生的意义这个大问题。
87岁,将几乎毕生积蓄880万元捐赠给教育事业;89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一生,无私奉献给中国水稻科研事业。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其研究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在他担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期间,打破学校面临的人才断层困局,给有能有为的年轻人拓展了广阔天地,打开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卢永根选择了教师行业,无怨无悔,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育人。
作为一名老教师,卢永根同样以他的一腔爱国之情去教育和感染他的学生。
立德树人,终是桃李满天下。
在他的培养和感召之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并成长为各自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卢永根的爱党爱国、为民奉献的精神,鼓舞和激励我们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800字【篇二】11月10日,华南农业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
学校院士广场上,卢永根的雕像前又多了不少鲜花。
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这位华农功臣的深深怀念和崇高敬意。
就在3个月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走完了89年的人生历程,安详辞世,留下一笔笔丰厚而宝贵的科研和精神财富。
作为我国作物遗传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在多个领域立下首创之功;作为一名教授、校长,他悉心育人、慧眼识人,在华南农大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许多人以是卢永根的学生为荣;作为一名慈祥的长者,他将毕生积蓄全部捐出,奖掖才俊,泽润后辈。
卢永根逝世后,他的名字获得了更广范围的传颂,他的敬业精神、大爱情怀、人格魅力凝铸成一座高耸的丰碑,矗立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六篇

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六篇学习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心得六篇【篇一】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
“布衣院士”卢永根走了,不留财产、遗体、墓碑,走得干干净净,舍得了无痕迹。
但是,他却留下了很多很多……他留下的是信仰如山。
卢永根在战火硝烟中冒死入党,在矢志奋斗中无私奉献,他认准了“中国共产党指给我有意义的人生之路”,一生爱党、护党、为党,让这颗初心永葆青春70年。
他留下的是累累硕果。
卢永根“半为儒者半为农”,多年来,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祖国沃土中,把论文写在神州大地上,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研第一线。
他留下的是桃李满园。
卢永根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倾尽心血关爱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现代农业专家,并捐出毕生积蓄880多万元设立教育基金,为教育事业献出了自己的所有。
他留下的是无字丰碑。
卢永根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对于捐款,人说是“捐”,他却说“还”,一字之差尽显党员风范。
他奉献了财产、奉献了遗体、奉献了所有,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楷模。
人生在世,应该给后人留点什么?身为党员,应该给社会留点什么?卢永根的“舍”与“留”,给人启迪,催人奋进,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篇二】中央宣传部15日追授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矢志奋斗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
当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反映卢永根先进事迹的短片。
卢永根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
他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我们要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卢永根院士曾对他的学生们说: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家,你必须把根深深扎在泥土里,一定要亲自察看现场,不能遗漏一丝一毫的细节。
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心得体会五篇【篇一】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
卢永根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带领团队研究水稻的杂种不育性,并和助手张桂权一起提出了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概念,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目前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983年起,卢永根开始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一干就是12年。
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卢永根这样定位自己的三重角色:先党员,再校长,后教授。
在2017年3月,这位被病魔缠身的老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夫妇两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
卢老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学习卢永根院士精神的爱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去;学习他胸怀坦荡,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学习他一生勤俭甘愿奉献,燃烧自我的蜡烛精神;学习他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的爱国情怀;要结合我们的专业实际,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无数英模前辈为榜样,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用坚定的爱国信念武装自己,用严谨的工作作风塑造自己,用朴实的生活态度修饰自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时代楷模,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铭记于心,并且以他们为榜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使命。
【篇二】昨晚收看《新闻联播》,时代楷模、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
“举起右手,面向北方、延安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卢永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七篇范文.doc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感想七篇范文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的首批学生,师从著名农业科学家、教育家丁颖先生。
他跟随丁颖先生的步伐,继承丁老生前收集的7000多份野生稻种,经过不断的找寻,逐步扩充到1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成为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既使70多岁,卢永根依然亲自带着学生穿梭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中,搜集资料,找寻野生稻种,走不动了就让学生们抬着去找寻。
卢永根不但投身于水稻的研究,还积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
卢永根广纳英才,唯才是用,在华南农业大学校长的任职期间把抓紧人才放在第一要务。
在过往人才的选拔中,职称的评定需要论资排辈,费时费力,年轻人才很难有上升空间。
针对这个情况,卢永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破格晋升了一批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年轻人,为华南农业大学储备了一批中坚力量。
他还通过书信方式,联系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教授、名家,让他们投身于祖国的农业事业。
他为祖国的农业事业积累了大批人才,成为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助推剂。
近年来,年事已高的卢永根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参加党支部活动。
为了能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卢永根向党组织申请,在医院病房里成立一个特殊的临时党支部。
在开展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上,虽然卢永根身体虚弱,但他依然全程参与学习和讨论,更新党的知识,履行党员义务。
拥有70年党龄的卢永根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典型代表,虽然他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一心向党,一生爱国,一身正气,一生恭俭的情怀和情操,是我们每位共产党人需要学习和弘扬的。
我们共产党人要坚守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砥砺前行。
篇二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卢永根院士。
他入党70年来,始终坚守信念、甘于奉献,教书育人,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
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信念坚定,永葆初心。
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体会(10篇)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一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
“时代楷模”节目播出后,在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榜样是无声的力量。
卢先生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看在眼里、刻在心里。
在工作中,我们不再怕辛苦,不再区分分内分外工作,不再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再看重个人荣誉,不再患得患失,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事情,我们总是会想尽办法完成,想尽办法做好。
我们不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们遇到困难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们取得成绩,不再飘然自得,而是淡然处之。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不忘初心,是卢院士终生的信仰。
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
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学习他始终不忘初心,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心得二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篇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3 篇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先进典型共产党员卢永根的事迹,感人肺腑,他道德情操高尚,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院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代楷模,他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 87 岁,将几乎毕生积蓄 880 万元捐赠给教育事业; 89 岁,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永葆初心,矢志不渝,真正诠释了我们的入党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代表着老一辈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他的办公桌上的一个笔记本扉页,写着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
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
这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精神。
作为基层党员,我们要学习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最高目标。
所以,我们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做到的。
作为基层党员,我们更要学习他的“少拿一点”,正是这种廉洁自律精神,他一辈子出行坐公交,吃饭在食堂,家中的摆设,还停留在 20 世纪 80 年代,即使当了校长,他也坚持不坐进口名牌小车,在住房、电话等待遇上不搞特殊。
虽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工作环境更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而仍要一如既往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切实反对铺张浪费和大手大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自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始终做到发奋图强、勇于担当、不懈奋斗。
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卢永根自小家境优渥,随着战争的到来,面对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19 岁的卢永根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卢永根来到了广州,跟随丁颖院士从事稻作的科学研究,他用双脚丈量大地,保存了 7000 余份稻种和科研数据。
卢永根从事华南农学院院长以来,鞠躬尽瘁,一直为学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和青年人才。
卢永根自始至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俭节约,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热爱的祖国奉献了一生。
党员干部应该学习卢永根院士身上这股顽强不屈,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卢永根院士上高山、下峡谷、披荆棘、踏草丛,为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是共产党员的楷模。
党员干部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踏实肯干,不畏艰难困苦,不搞形式主义,坚持群众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到老百姓家中,深入他们的心中,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着想,解决与落实他们的难题与诉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
卢永根院士将自己的毕生积蓄都捐赠给了华南农业大学,他没有选择用这笔钱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切从简的他反而将自己的积蓄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
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的八项规定,不利用职务之便大吃大喝,收受高档礼品,要做到两袖清风,不向老百姓吃拿卡要,杜绝没有好处就不办事的陋习,不在老百姓面前端架子,作威作福,向老百姓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党员干部要学习卢永根院士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卢永根院士不仅将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捐赠给了教育事业,还决定将自己去世后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事业,他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党员干部要坚守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岗
位上认真履职,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好牺牲个人利益的思想觉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近日,中宣部追授原中科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
“时代楷模”节目播出后,在基层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
卢永根一生从事稻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创新利用以及水稻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工作 , 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他曾协助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丁颖去世后,卢永根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获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他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业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榜样是无声的力量。
卢先生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我们看在眼里、刻在心里。
在工作中,我们不再怕辛苦,不再区分分内分外工作,不再纠结于个人得失,不再看重个人荣誉,不
再患得患失 ,只要是有利于学院发展、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事情,我们总是会想尽办法完成,想尽办法做好。
我们不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的富足;我们遇到困难不再彷徨,而是勇往直前;我们取得成绩,不再飘然自得,而是淡然处之。
安于清贫,是卢院士一生的写照;不忘初心,是卢院士终生的信仰。
回望卢永根的奋斗历程,他爱国、爱校、爱民,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了“丁颖精神”,一心追求和实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学家的崇高境界和远大理想。
他早已把科教工作当作毕生的事业,倾注了全部热情和心血,勇攀高峰而不慕虚名。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学习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学习他始终不忘初心,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