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化合成操作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含甲烷化、冰机岗位)

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含甲烷化、冰机岗位)

化工公司合成工段操作规程工作流程(含甲烷化、冰机岗位)目录第一章规章制度一、安全生产基本要求【4】二、交接班制度【5】三、巡检制度【5】四、岗位责任制【6】第二章合成工序工艺流程简介一、合成工序的任务【6】二、工艺原理及流程简介【6】第三章工艺操作规程一、电器仪表的试运行【7】二、系统吹除方案【7】三、合成塔触媒装填方案【9】四、合成循环机试车方案【9】五、试气密试压及系统置换方案[10]六、升温还原方案(见触媒厂家升温方案)[10]七、工艺指标[10]八、正常操作要点[11]九、正常开停车步骤[111十、一般事故的判断与处理[12] 十一、事故危害及处理办法[13] 第四章应急事故处理措施一、事故应急处理措施[16]二、有毒有害物质及预防措施[17] 第五章安全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7]二、检修安全规程[18]三、防冻防凝安全规程[20]四、安全阀、压力表安全规程[21] 甲烷化工序操作规程第一章工艺简介一、主要任务[22]二、工艺流程[22]三、设备一览表[22] 第二章试车方案一、试车前的准备工作[23]二、吹除清扫方案[23]三、水压试验[24]四、仪表控制系统调试[25]五、单体试车[25]六、系统水联动试车[25] 第三章开车方案一、开车前的检查工作[25]二、开车前的准备工[25]三、开车前仪表控制系统的调试[26]四、系统置换[26]五、气密试验【26】六、开车步骤[27]七、生产控制[27]第四章正常开停车方案一、正常开车步骤[28]二、正常停车步骤【28】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一、本工段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及防护措施[28]二、本工段试车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28] 第六章冰机岗位操作规程本工序任务[28]二、正常操作规程【29】三.冰机注意事项[29]四、冰机岗位事故应急预防措施[29] 第七章合成工段各岗位工作流程(含甲烷化、冰机工序)合成工段主任工作流程【32】二.合成工段氨合成班长工作流程[33]三.合成工段氨合成主操作工作流程[35]四.合成工段氨合成副操作工作流程[36]五.合成工段氨合成分析工工作流程[37]六.合成工段冰机操作工工作流程[38] 第八章安全消防应急预案【39】第九章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42]第一章规章制度一、安全生产基本要求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的各部门、各级负责人都要对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一、实验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备CH 4与CH 4性质实验的操作;2.初步学会CH 4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CH 3COONa +NaOH CO 3+CH 4 CH 4+2O 2 2H 2O +CO 2甲烷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H 4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CH 4性质稳定,不易与强酸、强碱、卤素单质的水溶液和强氧化剂反应,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甲烷中混入氧气或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CH 4的爆炸极限体积比为5%-15%)。

三、仪器、材料与试剂铁架台、酒精灯、垫木、天平、大试管、锥形瓶(250ml )、烧杯(100ml 、200ml )研钵、水槽、坩埚钳、镊子、药匙、火柴、集气瓶、玻璃片、30°导管、直型导管。

无水CH 3COONa 、NaOH 、CaO 、Fe 2O 3、KMnO 4、溴水、澄清石灰水、30%H 2O 2、MnO 2。

四、实验内容1.CH 4的制备(1)方法一操作过程: ① 组装实验装置如下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② 检查装置气密性:把导管的下端浸入水槽中,用双手紧握试管底部(也可用热毛巾捂热或者用酒精灯微热),如果观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Δ点燃③取7.5g无水CH3COONa、2.0g NaOH、2.0 g CaO,将三者分别用研钵研细,再混合均匀,借用纸槽加入洁净、干燥的硬质试管中,塞进单孔塞;④点燃酒精灯后,先预热试管1—2分钟,然后集中火力由管前向试管尾加热;⑤用排水法收集。

反应开始后,待气泡快速、均匀、连续冒出时,此时整个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开始收集。

当试管口冒出第一个气泡时,表示已集满;⑥验纯:把用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气体,用大拇指按住试管口,将试管口向下略倾斜靠近酒精灯火焰,如果甲烷安静的燃烧或发出“噗”的一声,则说明甲烷纯净,可以进行下面的性质实验;⑦实验结束后,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完整版)甲烷化操作规程

(完整版)甲烷化操作规程

甲烷化操作规程甲烷化岗位作业指导书拟稿:审核:批准:公布日期:目录一、岗位任务 (2)二、工艺指标(2)三、工艺原理及流程 (2)四、主要设备 (3)五、正常开车步骤(4)六、正常停车步骤 (5)七、紧急停车步骤 (5)八、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5)九、安全注意事项(6)一、本岗位任务甲烷化岗位的主要任务:在适当的压力、温度、催化剂的作用下把甲醇后的CO和CO2与H2合成为CH4和H2O,并把H2O分离下来,把CO+CO2含量控制在25ppm以下,送往合成岗位。

二、工艺指标(一)新鲜气温度30-40℃(二)催化剂热点温度250℃± 5 ℃(三)甲烷化塔一入温度≤130℃(四)塔壁温度≤150℃(五)甲烷化塔二入温度250℃-270℃。

(六)甲烷化塔二出温度≤190℃(七)出系统CO+CO2含量≤25PPM三、工艺原理及流程(一)工艺原理:本工段主要作用是脱除工艺气的CO和CO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少量CO、CO2加氢生成CH4和H2O,把工艺气的CO和CO2的含量脱除到25PPM 以下.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本工段充分利用其反应热以加热合成塔入口气体.甲烷化催化剂是以镍为活性组分,以稳定活性氧化铝为载体。

反应原理:CO+3H2= CH4+H2O +206.24kJ/molCO2+4H2= CH4+2H2O +165.4kJ/mol(二)流程:1、工艺介质主流程:从压缩机六段来的氢氮气进油分离器,油水分离后气体进入预热器与合成塔出口气体进行热量交换,加热后经合成塔环隙进塔底换热器与出口气体进一步换热,然后出合成塔进加热器,经蒸汽加热后再经合成塔心管到内件顶部进触媒层进行反应。

出口气体经塔底换热器换热后进预热器管内继续换热,然后进水冷排冷却,再进水分离器分离水后送合成。

注:(1)入工段阀门处增设旁路,主要目的是开停车时使用老系统的精练气。

(2)系统入口阀门前接循环机来气管线;增设放空管线。

(3)去合成阀门前增设去甲醇管线,为甲醇开车使用。

关于甲烷化技术

关于甲烷化技术

甲烷化技术甲烷化就是利用催化剂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甲烷的方法,此法可以将碳氧化物降低到10ppm以下,但需要消耗氢气。

一、加氢反应CO+3H2=CH4+H2O+206.16KJCO2+4H2=CH4+2H2O+165.08KJ此反应为强放热反应,有氧气存在时,氧气和氢气反应会生成水,在温度低于200℃,甲烷化催化剂中的镍会和CO反应生成羰基镍:Ni+4CO=Ni(CO)4因此要避免低温下,CO和镍催化剂的接触,以免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甲烷化的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增加而下降,作为净化脱除CO和CO2作用的甲烷化技术,反应温度一般在280~420℃之间,平衡常数值都很大,在400℃、2.53Mpa压力下,计算CO和CO2的平衡含量都在10-4ppm级。

湖南安淳公司开发的甲烷化催化剂起活温度210℃,使用温度为220~430℃之间。

进口温度增加,催化剂用量减少,压降和功耗有较大的降低。

这部分技术在国内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应用多年。

目前,甲烷化技术已经用在大规模的合成气制天然气上,因此最大的问题是催化剂的耐温及强放热反应器的设计制作上。

二、甲烷化催化剂甲烷化是甲烷蒸汽转化的逆反应,因此甲烷化反应的催化剂和蒸汽转化催化剂一样,都是以镍作为活性组分,但是甲烷化反应在温度更低的情况下进行,催化剂需要更高的活性。

为满足上述需要,甲烷化催化剂的镍含量更高,通常为15~35%(镍),有时还需要加入稀土元素作为促进剂,为了使催化剂能承受更高的温升,镍通常使用耐火材料作为载体,且都是以氧化镍的形态存在,催化剂可压片或做成球形,粒度在4~6mm之间。

催化剂的载体一般选用AI2O3、MgO、TiO、SiO2等,一般通过浸渍或共沉淀等方法负载在氧化物表面,再经焙烧、还原制得。

其活性顺序为:Ni/MgO<Ni/AI2O3<Ni/SiO2<Ni/TiO2<Ni/ZrO2稀土在甲烷化催化剂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抗积炭性能好、提高了催化剂耐硫性能。

甲烷化岗位操作规程

甲烷化岗位操作规程

⑶活塞杆螺帽松动,连杆 车处理
轴瓦吻合不匀,十字头销 ⑵紧急停车处理
松动
⑶检修
⑷气缸余隙过小
9 循 环 机 油 泵 出 口 油 ⑴油过滤器堵塞
⑴清洗过滤器
⑵、合成塔进出口压差 <0.8Mpa
⑶、系统压差
<2.0Mpa
⑷、电加热器水压
>0.1Mpa
2、温度:
⑴、触媒热点温度
235—370+5℃
⑵、塔壁温度
<180℃
⑶、合成塔二出温度 ≤180℃
⑷、水冷排出口温度 <35℃
3、气体成份:
⑴、进塔气 CO 含量 ≤0.5%
⑵、CO+CO2 含量
≤25Pmm
⑴、打开付线阀,关闭出口阀,关闭进口阀,打开放空阀卸压。
⑵、停下循环机,关闭冷却水阀门。
七、本岗位常见事故及处理:
序号 发生现象
常见原因
处理方法
1 触 媒 层 温 度 增 高 过 醇后 CO、CO2 含量升高 ⑴加大副线流量,

调低电加热器电流
⑵启用循环机
⑶切气
2 触 媒 层 温 度 突 然 下 ⑴主线和副线气比例不 ⑴减少副线流量
②、立即与压缩岗位联系,停止送气。迅速关闭补气阀门。按紧急停车步 骤停循环机(如电加热器在用时,须先停用电加热器)。
③、迅速关闭系统进、出口阀门。 ④、按短期停车方法处理。 四、 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按工艺开停车程序,不得超指标操作。 2、严格按工艺指标进行,不得超指标操作。 3、系统放空要缓慢,以免产生静电着火。 4、电机启动前注意盘车,并注意各电机电流、温升。 5、注意检查安全装置、压力表是否灵敏可靠。 6、严格按升降温速率升降温。 7、严格按升降压速率升降压。 8、加强岗位间联系,确保信号准确无误。 9、加强巡回检查。 五、本岗位正常操作要点: 1、触媒层温度的调节,使温度控制在指标以内,稳定其操作。 2、塔壁温度的控制,绝对不允许超指标操作。 3、CO+CO2 含量的控制。 4、系统压力的控制。 5、系统压差的控制。 六、本岗位主要运转设备的操作规程: 1、循环机开车:

甲烷实验制备

甲烷实验制备

实验四 甲烷制备实验条件优化一、实验目的1.查阅文献,了解甲烷制备实验在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

2.加深对甲烷制备实验原理、影响因素的理解。

3.提高单因素探究的设计能力。

4.优化甲烷制备实验的最佳条件。

5.把握甲烷制备实验的成功关键。

二、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甲烷不能产生或者产气率低、产气速率慢;副产物多(气体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点燃时火焰呈黄色);2.实验前, 必须要将无水醋酸钠、碱石灰等药品翻炒处理, 至使实验复杂化。

实验时, 生成甲烷的量少、速度也慢, 难以继续点燃, 效果不够理想。

制取的甲烷有时会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实验中试管易破裂,不易清洗(a)试管在反应中途破裂.高温下,熔融的氢氧化钠强烈腐蚀试管,造成试管强度降低。

(b)反应结束后,试管内残渣难以立即清除,试管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破裂.一般发生在停止加热后100- 120s 内.这是因试管冷却时由于内外温差而引起的应力所致。

(c)试管禁不起再用.采用掺入物的做法,尽管减轻了氢氧化钠对试管的腐蚀,但并不能克服试管出现斑点和发毛现象的发生,致使试管的强度大大降低,再用时极易破裂.且造成的危害或损失可能更大。

三、实验原理主反应:CH3COONa +NaOHCaO=CH4+Na2CO3 副反应:CH3COONa +NaOOCCH3=CH3COCH3+Na2CO3 CH3CH3+COH 2CC 2H 22H 4CH 4+强热强热反应机理:链引发:CH3-CO -ONa →CH3·+·CO-ONa链增长:CH3·+HONa→CH4+·ONa·ONa+CH3-CO-ONa→ CH3·+Na2CO3CH3·+CH3-CO-ONa →CH3-CO-CH3+·ONa链终止:CH3·+CH3 →CH3-CH3·ONa+·CO-ONa→ Na2CO3产物为:CH4;副产物为:CH3-CH3、CH2CH2、CH3-CO-CH3、Na2CO3.四、影响实验的因素及影响规律1.水的影响,在实验中有水,则使这不利于醋酸钠脱叛生成甲烷。

甲烷化操作实操

甲烷化操作实操

1、甲烷合成反应器的反应机理?在甲烷化反应器中主要进行的是甲烷的合成反应,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甲烷。

甲烷合成反应是个强放热反应,伴随甲烷合成反应同时还发生了一氧化碳的氧化还原。

总反应方程式如下:CO + 3H2 = CH4 + H2OCO2 + 4H2 = CH4 + 2H2OCO + H2O = CO2 + H22.在氨厂典型的甲烷化炉操作条件下,毎1%CO转化的绝热温升为72℃,每1%CO2转化的绝热温升60℃,反应炉的总温升可由下式计算:ΔT=72╳[CO]入+60╳[CO2]入式中:ΔT----分别为进口气中CO、CO2的含量,%(体积分数)3甲烷化设备主要有哪些?甲烷化设备主要有硫吸收器、甲烷化反应器、高压废热锅炉、低压废热锅炉、甲烷化换热器、高压蒸汽过热器、开车加热器、循环压缩机、水冷器、水分离器等设备。

4、甲烷化催化剂的组成及主要组分的作用是什么?甲烷化催化剂是以镍为活性组分在载体上,为获得催化剂的活性和热稳定性有添加了一些促进剂。

主要组分有Ni、Al2O3、MgO、Re2O3等Al2O3是一种普遍使用的载体。

Al2O3具有多种结构形态,用于甲烷化的是具有大孔的Al2O3。

MgO是一种良好的的结构稳定剂。

Re2O3为稀土氧化物,具有良好的活性与稳定性。

5、为什么要对甲烷化催化剂进行还原?还原过过程中有哪些化学反应?①甲烷化催化剂使用前,是以镍(Ni)的氧化物形式纯在,所以使用时,必须还原活化。

在还原剂(H2、CO)被氧化的同时,多组分催化剂中的NiO被还原具有活性的金属镍(Ni),并在还原过程中形成了催化剂的孔道。

而Al2O3不会被还原,起着间接支持催化剂结构的助构作用,使镍处于均匀分散的微晶状态,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②甲烷化催化剂还原时发生如下反应:NiO + H2 = Ni + H2O - 2.55KJ/molNiO + CO = Ni + CO2 - 30.25 KJ/mol这些都不是强放热反应,还原过程本身不会引起催化剂床层大的温升。

甲烷化工序43100#操作规程

甲烷化工序43100#操作规程

徐州东兴能源有限公司40000Nm3/h焦炉煤气制LNG装置焦炉煤气甲烷化工序工艺技术操作规程(43100#)文件编号:DXJC-2015-07编写:李世田审核:刘力东兴LNG技术组2015年11月目录一、任务二、原理三、工艺流程说明1、气体流程2、汽包给水流程3、气体排污和蒸汽闪蒸流程四、开车前的准备1、开车前的检查和准备2、烘炉3、煮炉4、甲烷化催化剂的装填1、开车前的确认2、氮气置换和氮气循环管线3、甲烷化催化剂的升温和蒸汽发生系统的开车4、甲烷化反应器的投料5、甲烷化系统的提量和提压注意事项6、再开车六、正常操作控制指标1、正常控制指标2、正常维护及注意事项1、计划停车2、紧急停车八、不正常情况及处理1、停电及其处理2、停仪表空气及其处理3、脱盐水中断及其处理4、冷却水中断及处理5、甲烷化反应器超温及处理6、自动调节器故障及处理7、调节阀堵塞及其处理8、报警及处理九、主要设备规格及参数十、岗位职责十一、巡回检查制度十二、交接班制度十三、安全注意事项经深度净化的焦炉气组成为:H2含量~57%、CH4含量~20.8%,CO+CO2含量12.6%,N2含量~5.6%,CnHm含量~1.87%。

焦炉气中其它的有害杂质在上游工序已经除去。

在甲烷化工序,CO、CO2与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4。

这一方面增加了CH4的产量,同时可脱去焦炉气中的CO和CO2降低后续工序的分离难度,同时回收热量副产蒸汽自用和外供。

二、工艺原理甲烷化工艺的原理是CO、CO2和H2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及催化剂存在时发生甲烷化反应,其化学反应式见反应(1)和反应(2)。

CO+3H2→CH4+H2O(g) △H0=-206.2kJ/mol(1)CO2+4H→+CH4+2H2O(g) △H0298k=-165.0kJ/mol 通常情况下反应(1)比反应(2)的反应速度要快,放出的热量也更多。

反应体系中同时有变换反应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双人双检,佩戴防爆对讲机 2.随时注意现场报警装置,注意跑冒滴漏, 及
时发现,处理 3. 必须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认真巡检,严格交接
班 4.冬季巡检注意防滑摔伤
• 止回阀使用注意
注意阀门方向,箭头与介质流向一致,如 介质易结晶可能造成阀片不能压下起不到 指挥、止回的作用。
主要设备的操作
锅炉给水泵组
启用步骤:
1.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
稀油站
油系统
冷却水系统
注水排气
2.锅炉给水泵的暖泵
正暖 (启动时)
倒暖(备用时)
在泵启动前暖泵时间不小于2小时,用测温 枪测量上下壳体温度差为15—20℃。
• 安全阀的作用原理是
基于力平衡,一旦阀 瓣所受压力大于弹簧 设定压力时,阀瓣就 会被此压力推开,其 压力容器内的气(液) 体会被排出,以降低 该压力容器内的压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止回阀 • 止回阀的作用是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
动,而且阻止方向流动。通常这种阀门是 自动工作的,在一个方向流动的流体压力 作用下,阀瓣打开;流体反方向流动时, 由流体压力和阀瓣的自重合阀瓣作用于阀 座,从而切断流动。包括旋启式止回阀和 升降式止回阀。
(6)注意观察工艺冷凝液汽提塔181T101压力和各分离器 液位,防止分离器液位过低发生串气现象,引起181T101 设备超压。
停车:
停车注意事项
1. 在停车操作期间系统泄压时,操作员应参考各 甲烷化反应器设备压力下的工艺温度曲线图, 防止蒸汽在催化剂上冷凝。
2.循环系统未泄压前,循环压缩机干气密封不能 停运,防止工艺气串入干气密封系统,污染干 气密封端面。
4.停车时必须切换氮气密封,保持干气密封系统运 行正常
工艺部分操作
开车:装置升温操作注意事项
(1)蒸汽管线暖管时,严格按照暖管步骤升温升压,防止 水击损坏设备管道。
(2)在热氮气进入反应器前,要排放反应器入口导淋。 (3)在床层升温(或降温)期间,升/降温速率不得超过
50℃/h。 (4)反应器入口气与催化床层顶部的温差不得超过100℃。 (5)蒸汽过热器181E104管壳程压差不能超过3.0MPa。 (6)注意开工电加热器出口工艺气温度,防止高温引起
使用注意事项:
1.开启前检查阀门有无缺陷,特别是填料涵有无泄漏; 2.在阀杆不能用手直接转动时,可用专用F扳手进行开
闭,当仍无法开闭时,请不要加长扳手力臂来强行 开闭,从而造成阀门的损坏或引起安全事故; 3.在用于中压汽管路阀门时,开启时应该先将管内的 冷凝水排净,然后慢慢将阀门开启用0.2至0.3Mpa 的蒸汽进行管道的预热,避免压力突然升高引起密 封面的损坏,当检查正常后将压力调至所需状态;
(3)蒸汽过热器181E104管壳程压差任何时候不得超过 3.0MPa。
(4) 在引入原料气前,开车升温氮气返回管线必须明确隔 离,通过TI-1032、TI-1033、PI-1025监测温度压力,及 时发现阀门内漏现象。
(5)在放空、排凝等操作时,避免发生高温烫伤、N2窒息、 CO中毒等事故;在动设备启动过程中,避免发生物体打 击、绞伤等人身伤害事故。
使用注意
1.阀芯只能旋转90度,一般阀体上会表明CLOSE和 OPEN 箭头方向,手轮顺时针转动为关闭、反之 为开启;
2.如有时开闭有一定阻力,可以用专用F扳手开阀 门,但不能强行开闭,否则会将阀杆齿轮搅坏;
3.禁止将手轮卸下用活动扳手扳动阀杆; 4.开闭时逐步开闭,观察有无异常情况,防止有泄
漏。
3.中控确认泵组启动条件
进口阀开 润滑油压力 冷却水压力
回流阀开 除氧槽液位
4.泵的启动及注意事项
按启动按钮,当电流从高值下降,泵压上 升稳定后,缓慢打开泵的出口阀
若给水泵管道内无水,开始时不能全开出 口阀,应用此阀控制进入主管道流量,决 不能用进口阀来控制泵的流量。
5.停运及切换
锅炉给水泵停运 正常停泵时,先缓慢关闭泵的出口阀,再按停止按钮, 需要紧急停机时,允许先按停机按钮,然后关闭出口 阀门;
喘振的判断:
听声音 当压缩机工况接近喘振时,排气管道中会有周期性的噪声。 当进人喘振工况时,噪声迅 速增大,甚至出现爆音现象, 如果声音增大,则很可能是喘振。
看仪表 喘振的一个特点就是气流减小, 并且气流会出现周期性 的脉动,这时可以观察到流量 表、压力表指针大幅度地 摆动,通过观察可以判定是否为喘振
注意事项 泵组停转后,检查稀油站的泵是否正常工作,稀油站 应继续供油至少半小时;确认关闭泵组的进、出口阀 (若作为备用,则不应关闭); 保证电机防凝结加热器接通电源,投入运行。
正常切换
准备工作完成,启动泵组,再循环到泵组 转速稳定后,缓慢打开泵出口阀,使泵缓 慢增加流量,被切换泵停运,将全部流量 切换到启动泵上。
典型阀门
闸阀是作为截止介质使用,在全开时整个流通直 通,此时介质运行的压力损失最小。闸阀通常适 用于不需要经常启闭,而且保持闸板全开或全闭 的工况。不适用于作为调节或节流使用。对于高 速流动的介质,闸板在局部开启状况下可以引起 闸门的振动,而振动又可能损伤闸板和阀座的密 封面,而节流会使闸板遭受介质的冲蚀。
TAHH-1058联锁跳车。 (7)脱硫槽升温隔离后,注意FV-1030的操作,防止高温引
起TAHH-1005联锁跳车。 (8)注意控制好分离器181V103液位,防止串气或带液。
装置进料操作注意事项
(1)原料气投入系统时,应根据要求缓慢加入,以免造成 床层超温或跳车等事故发生。
(2)开车初期,为了防止开车时催化剂上积碳,必须保证 甲烷化反应器中引入开车蒸汽量,满足工艺要求。
紧急切换
备泵必须维持24小时备用状态始终满足启 动条件
锅炉水泵的常规检查
1. 检查所有的管道接头和阀门是否泄露; 2. 检查是否有异常躁音或振动; 3. 记录进出口压力和平衡管压力,如与以前读
数有显著变化应查明原因; 4. 检查轴承温度; 5. 从观油窗检查润滑油流通情况; 6. 检查电机的空气冷却器温度; 7. 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在油冷器、电机空冷器中
• 操作注意: 1.当阀杆开闭到位时,不能再强行用力,否则会
拉断内部螺纹或插销螺丝,使阀门损坏 2.开闭阀门时手不能直接开动时可用F扳手开闭 3.开闭阀门时注意观察阀门的密封面,尤其是填
料压盖处防止泄漏
截止阀
截止阀是用于截断介质流动的,截止阀的阀杆 轴线与阀座密封面垂直,通过带动阀芯的上下 升降进行开断。截止阀一旦处于开启状态,它 的阀座和阀瓣密封面之间就不再有接触,并具 有非常可靠的切断动作,因而它的密封面机械 磨损较小,由于大部分截止阀的阀座和阀瓣比 较容易修理或更换密封元件时无需把整个阀门 从管线上拆下来,这对于阀门和管线焊接成一 体的场合是很适用的。
****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甲烷化合成操作注意事项
一班:***
主要内容
1.阀门的认识和操作 2.主要设备的操作 3.工艺部分操作 4.现场安全操作
阀门的认识和操作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 截断、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 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
按原理、作用、结构划分一般分为: 闸阀、截止阀、旋塞阀、球阀、蝶阀、隔 膜阀、止回阀、节流阀、安全阀、减压阀、 疏水阀、调节阀。
看防喘振曲线
曲线与喘振点之间的距离接近程度
干气密封:干运转, 气体润滑,非接触 式,机械端面密封, 以气封气。
原理:旋转时凹槽的 空气动力作用在动 环与静环之间建立 一层薄膜。
干气密封的操作注意
1.投用时必须先排气,将管线内杂物排干净,再投 用
2.定时对密封气过滤器进行排液
3.正常开车后保证一级密封气与高压缸体内 压差 维持在0.4MPa
3 .停车后各反应器处于N2正压保护下,要监测 好各反应器压力和床层温度,做好记录。
合成现场安全操作
污染物安全:
1.装置漏油必须统一收集,除杂做循环利用。 2.现场废水不能随意排放,必须接管指定排放 3.废弃药瓶要统一摆放归集,不可乱扔 4.废弃保温材料同一地点堆置
巡检安全: 1.现场巡检人员必须配备四合一检测仪,实
蝶阀
蝶阀的蝶板安装于管道的直径方向。在蝶阀阀体圆柱形 通道内,圆盘形蝶板绕着轴线旋转,旋转角度为 0°~90°之间,旋转到90°时,阀门则是全开状态。 蝶阀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只由少数几个零件组 成。而且只需旋转90°即可快速启闭,操作简单。蝶阀 处于完全开启位置时,蝶板厚度是介质流经阀体时唯一 的阻力,因此通过该阀门所产生的阻力很小,故具有较 好的流量控制特性,可以作调节用。
正常循环; 8. 检查给水泵冷却水系统循环是否正常。
循环压缩机
喘振:离心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工况变
化或人为误操作产生气体流量减小的状况,使之 进人叶轮或扩压器管道的气流方向发生逆转,当 气流量降到很低时,分离现象则达到最大化。当 气流发生旋转脱离时阻碍了气流的通过, 这就使 得另一端有着较高压力的气体返流到机体里来。 此时机体里面气体压力增加,流量增加,又会重 新把倒流回来的气体重新压出去。 因此气体在机 体与管道间往复徘徊, 这就使得系统中产生了周 期性的气流振荡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喘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