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夏商周的更替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4年新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ppt

部编版(2024年新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 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新课导入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思考:这段《三字经》出现的 朝代更替和人物分别有哪些?
主要在今河南中西 部、山西南部一带。
(3)考古印证:
“二里头遗址”
知识链接
夏朝历史的文物印证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这个位于中国河南省 偃师市境内的村落,不仅是中国最 早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上的璀璨明珠。其历史可追溯 至公元前1600年,是夏朝都城的所 在地。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 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 文物,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程度 和文明水平。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也为世界文明史的研究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史记·夏本纪》:及禹崩,虽授益,益
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
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
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视频: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3、统治概况
(1)国家机器: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区城:
(3)巩固:增强军力,设置监狱,
制定刑法,加强对奴 隶和平民的控制。
视频:盘庚迁殷
知识链接
商朝历史的文物印证
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 遗址,自1928年开始发掘以来,这里出土 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 物,对研究商代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具 有重要价值。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更是 填补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空白,成为世界 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PPT课件
服从周王命令,朝见述职
材料一: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诸侯有何义务呢?
西周分封制
众星拱月
周王
积极影响/作用: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制有何积极影响呢?
夏后氏较笼统的霸权
商人同心圆布局
西周的封建网络
核心渐成
西周分封制
维系统治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史记·殷本纪》
商纣王

商纣暴政
BC2070 禹建夏朝
启继王位
BC1600 商汤灭夏
夏桀残暴
商纣残暴
失民心
我要杀掉大臣取出心脏! 我要解剖孕妇看她死!

武王伐纣
甲子日,纣兵败。 ——《史记》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中国国家博物馆——利簋
周武王
如何证实武王伐纣?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怎样进行分封?
西周分封制
填写对应的身份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镇守疆土
材料二: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缴纳贡赋
材料三: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BC771 平王东迁
厉幽无道

从夏商周的更替中可以感悟什么道理?
得民心者得天下
厉幽无道
地点
时间



二里头
约前2070-前1600
大禹建夏
夏桀残暴

殷墟
约前1600年-约前1046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34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34张PPT)优秀课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夏朝建立-禹
1
2
34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汤灭夏,商朝建立-商汤
1
2
34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分封制的作用?
思考,西周后期为什么会发生国人暴动?
想一想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从中我 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共同原因: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课堂练习
B 1、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

A、禅让制
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1
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的内容?
2
周天子分封宗亲、功臣建立诸侯国,
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在封地内再分封
3
分封的对象都有谁?
王室宗亲、功臣,先代贵族,
4
分封制作用?
稳定政局,也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扩大了统治区域。
新课讲授
寻足迹 ----看国家产生
一、夏朝的兴衰(前2070年~~前1600年)
图 奴隶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 子臣诸侯之制。”
积极:稳定政局,保证了对地—方—的王控国维制《,殷扩周大制度统论治》范围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诸侯弊更相端诛:伐诸,周侯天的子弗独能立禁止性。较大,容易不服从中央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义务:镇守疆土、缴纳贡品、随从作战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
第二十页,共31页。
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
分封制的作用: 造了必要的条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下列事件按时间发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受封者有哪些义务和权利? 分土地、平民和奴隶,封诸侯
知道世袭制、分封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①④②③
D.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兴:重视生产,关心百姓,重用贤才。
亡:统治者的暴政。
第二十六页,共31页。
小结:夏商西周的兴亡
朝代 都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夏 阳城 2070年 1600年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夏桀的残暴统治表现有哪些?
不修德行,统治残暴, 用武力伤害百姓。
第六页,共31页。
二里头遗址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 山西南部一带。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 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 址——二里头遗址。
第七页,共31页。
考古发现 宫殿建筑群
大型墓葬 手工业作坊
平民生活区
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 分化和等级界限。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一页,共31页。
复习导入
1.黄河流域有哪些部落?
2.人文始祖指的是谁?有哪些历史功绩? 3.原始社会民主的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什么?
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第二页,共31页。
学习目标
1. 掌握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国家产生与文明古 国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 (共40张PPT)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禹禹汤汤周武王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确立家天下的王朝体制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公元前1046年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禹死后下一个领导者是谁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禹 公元前2070年
建立夏朝——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确立“家天下”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牧野之战兵力对比
交战双方
周武王的军队
为什么周 武王能以 战士人数 少胜多?
4万多人
商纣王的军队
10万多人
周武王以少胜多的原因:
主观原因: ①周族逐渐发展起来,建立了力 你是怎么看待这 量不小的政权。 ②西方、南方各部族派人来助战。 场战争的?你认为它
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 客观原因: 的呢? ③商纣王才知道周武王进军的消 息,仓促备战。 ④奴隶“反戈一击”。
分封制的定义:
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
目的
己的子弟、亲戚和功臣以及一些古帝
对象
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这一制 度历史上称为分封制。
天子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如果你是其中被分 封的一个诸侯,你 会得到什么好处? 你还要尽哪些义务 呢?
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
3、都城: 4、重要战役:
奴隶 “反戈一击” 水

渭 水 岐山


朝歌 牧野 × 公元前1046年 盟津
周 武 王 像

汉 姜 尚 像



周武王进兵方向 各部落会兵方向
天亡簋
陕西岐(qí )山出土
青铜利簋 天亡簋高24.2厘米,口径 21厘米。簋内有铭文78字,记 簋(guǐ)为盛食器。利簋高 述了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 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 祭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 公斤。簋内有铭文32字,记述 神的事迹。 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藏陕西 省临潼县博物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26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课件(26张)
桀不务德, 而武伤百姓, 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时日曷( hé )丧, 予及汝偕亡”。 —— 《尚书·汤誓》
桀驾人车
妺喜复原图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二、商汤 灭夏
1.商朝的建立
时间: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 汤
迫“周终国平于人引暴王发动了”东, 迁洛邑,
史称东周。 用奸臣主持朝政, 加重对百姓的剥
厉王逃亡
削, 激起百姓怨

周厉王 道路以目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想一想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 从中同学们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共同原因: 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
善待他人, 勤奋好学
牛刀小试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 禹
都城: 阳城(河南登封) 统治措施: 征服三苗, 在阳城修
建城池, 制定制度
禹像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1.夏朝的建立
禅 让 制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禹像
伯益像
夏启像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1.夏朝的建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启继父位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舜禹
启 … 世袭制 指王位、爵号和
禅让制
世袭制
财产按照家族血 缘关系世代继承
下去。
用民主推选方式 父子血缘相传方式

《夏商周的更替》PPT课件

《夏商周的更替》PPT课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国君?
桀。夏桀是一个暴君,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夏朝形势图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考古学者在 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 址,在这个二里头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些文物。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
周武王伐纣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他伐纣的胜 利奠定了基础。
思考: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从中我 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取胜原因: (1)夏桀和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3)商汤和周武王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商纣王。他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刑, 残害人民。
河南省郑州商代古城墙
河南省郑州商代遗址
商朝都城殷墟遗址
司母戊鼎
玉龙
三、武王伐纣
活动探究三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第三目的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以 下问题。 1.周部族位于什么流域?国君是谁?得到什么人辅佐使部族强盛? 2.陕“西牧渭野水大周战原”一发带生。在周哪武一王年。?吕对尚阵、的周双公方等是人谁。?结果是什么?
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后羿从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 和后羿都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
讲授新课 一、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活动探究一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第一目的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以下 问题的答案。 1.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
禹。约公元前2070年。
4 夏商周的更替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共14张PPT)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共14张PPT)

7、与桀和汤的关系最为相似的搭配是 ( A )
A、纣——周武王
B、汤——伊尹
C、盘庚——纣
D、周文王——姜尚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



50多万平方公里
100多万平方公里
250万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的地域更为广大,统治者,在“家天下”的社 会,采取分封制来巩固广阔的疆土
二、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等级制度图示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1、为什么采取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社会结束,我国早期国家开始。”这段文字记述的应该是哪个
人物 ( D )
A.尧
B.舜
C.启
D.禹Βιβλιοθήκη 5、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因素是: ( B )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国人暴动
D.少数民族内侵
6、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 A )
A.血缘亲疏关系
B.地域关系
C.权利大小关系
D.能力大小关系
(2)从何朝起出现了材料二的情况? 夏朝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 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 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天子封什么人为诸侯?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禹建立夏朝 ②西周灭亡来自③盘庚迁都④商汤建国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2. 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
制的国君是( B )
A.禹 B.启 C.桀 D.汤
3. 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
庚迁都,他迁都到( C )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4. 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
带 枷 奴 隶 陶 俑
商 王 大 墓
商 后岗祭祀坑中的人 骨和青铜礼器
商 东子坑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
原因:商纣王的暴政
条件:发展农业,任用贤人,壮大兵力
经过:牧野之战
结果: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
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想一想: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客观原因: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失去民心 主观原因: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复习导入
1.黄河流域有哪些部落? 2.人文始祖指的是谁?有哪些历史功绩? 3.原始社会民主的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什么? 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学习目标
1. 掌握夏朝建立的基本史实,理解国家产生与 文明古国的关系。
2. 了解夏商周更替概况,分析他们兴亡的共同 原因。
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兴:重视生产,关心百姓,重用贤才。 亡:统治者的暴政。
小结:夏商西周的兴亡
朝代 都城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夏 阳城 2070年 1600年
约公元前 约公元前 商 亳→殷 1600年 1046年
约公元前 公元前 西周 镐京 1046年 771年

5.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大量 的人物 个性化 的语言 刻画了 人物的 性格, 一些段 落浓墨 重彩, 如刘、 焦话别 ,兰芝 辞母等 ,使人 物形象 更鲜明 。

6.春夏秋冬,流转无穷;人的一生, 就像早 晨的露 水,太 阳一晒 就消失 了。人 生好像 旅客寄 宿,但 人生功 绩却能 刻入金 石永远 流传。
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 成套的青铜酒器 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 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 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 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 的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 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 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 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 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 知道世袭制、分封制的形成及其影响。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 时间:公元前2070年 都城:阳城 意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发展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启继承父位
公天下
家天下
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
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3.灭亡: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桀)
夏桀的残暴统治表现有哪些? 不修德行,统治残暴,
用武力伤害百姓。
二里头遗址 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河南中西 部、山西南部一带。考古学者在洛阳平 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王朝后期的一座 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考古发现 宫殿建筑群
大型墓葬 手工业作坊 平民生活区
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 分化和等级界限。
墓葬群
1.商朝建立
商汤灭夏
时 间:公元前1 600年
都 城:亳
建立者:汤
成 就: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
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2.盘庚迁都(殷) 迁都原因:战乱、环境变化 统治措施: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 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末代暴君
①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②修筑豪华宫殿 ③征收繁重赋税 ④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商朝军队是在( C )
A.阪泉 B.涿鹿 C.牧野 D.巨鹿 5.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
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行省制

1.取样要有专人负责,开始时隔-小 时取样 一次, 以后根 据取样 判定结 果再决 定取样 间隔时 间。

2.经化验冲洗精度合格后,油冲洗工 作即可 停止, 待油温 降至室 温后进 行排液 和管道 系统恢 复,充 填工作 油,进 行试运 转。
开国君主
禹 汤 武王
末代君主
桀 纣 幽王
夏商西周大事年
重要年代
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
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夏朝建立 汤灭夏,商朝建立
禹 商王汤
约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殷
商王盘庚
约公元前1046年 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周武王
约公元前771年
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
周幽王
课堂练习
1.下列事件按时间发展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B)
1.商汤、周武王重用人才,壮大兵力,联合 周边小国,抓住时机。
2.商汤、周武王推翻暴政,深得人心
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
西周的分封制
❖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目的)? ❖周天子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受封者有哪些义务和权利? ❖分封制的实行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它有哪些重要意义?
西周分封制 1.目的: 巩固统治 2.分封物:分土地、平民和奴隶,封诸侯 3.对象(受封者):宗亲、功臣等
义务:镇守疆土、缴纳贡品、随从作战 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收赋税
分封制的作用:
积 A.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 极 B.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疆域
消 极
周王室衰微,诸侯分裂
天子
诸侯 统 治
卿大夫 阶 级
士 平民 奴隶
西周的灭亡
1.西周后期发生“国人暴动”。 2.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末代君主周幽王。 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3.登高作业绑扎用的直爬梯,必须经 专人检 查绑扎 牢固后 方可使 用,对 于一些 为了安 装方便 而搭设 的临时 操作平 台,除 必须绑 扎牢固 ,并且 其自身 保证一 定的安 全强度 。

4.这首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 ,最后 一段中 ,松柏 梧桐覆 盖相交 ,鸳鸯 双双和 鸣,是 运用了 浪漫主 义的手 法,既 象征了 刘、焦 爱情的 不朽, 又象征 了他们 的悲愤 和控诉 。所以 ,这首 诗是浪 漫主义 的诗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