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1. 精确且迅速的运算能力是基础,同时强调采用合理和灵活的计算方法。
2. 强调逐步培养逻辑思维的训练,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提炼出数学概念和定律。
3. 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不受制于教师的先入之见。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____周至第____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多位数的认识,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多位数的加减法,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角,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相交与平行,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可能性,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整理和复习,共计8周第____周至第____周:总复习,共计8周第____周:期末考试5.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概览:学生总数:____人教学目标旨在提升学生对平面和立体形象的表现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审美素养,同时注重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涵盖色彩理论、设计应用、艺术欣赏、综合探索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学策略包括结合生活经验、多元文化、开放思维的培养,以及个性化和实践性的评价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二)对于英语学习,学生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乐于聆听他人的英语表达。
他们能够遵循教师的基础指令参与游戏、执行动作及完成各类任务,如涂色与连线,并具备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力。
在歌曲与歌谣方面,学生能够演唱简易的英文曲目并朗诵,同时在图片辅助下理解并读懂简短故事。
他们还能够交流个人基本信息,表达基础情感与感受,并具备字母与单词的书写能力。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
那么如何输出一份打动人心的教学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1一、学生情况分析《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七个单元组成。
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主要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材具体分析《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属于“探究过程能力训练”单元,是能力训练的准备单元,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模型与解释”的意义、基本方法和过程,体验用不同方法建立模型、做出解释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学习内容,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
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材分析:《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动物与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和“交通运输”五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能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的完成设计任务。
3、能描述天气变化及它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知道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1)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2)对身体结构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结构,以及运动情况,并建立保护心脏,保护肺的意识。
同时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及与牙、舌头、唾液的关系。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活动的设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四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四年级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关键阶段。
在此期间,学生需达成课程标准设定的中年段学习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包括稳固的语言文字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续的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低年级和中年级形成的学习习惯,无论好坏,都将对高年级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四年级的教学至关重要。
一、学生状况分析:我班学生展现出活跃的思维和鲜明的个性,对学习充满兴趣,自主性较强。
然而,他们缺乏倾听他人观点的耐心,对基础知识点的重视度不足,团队合作精神有待提升。
因此,教学策略应超越语文教学的范畴,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和综合能力的锻炼。
二、教材基本结构:本册教材沿用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包括导语、课例(精读、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教学目标:本册教材旨在通过精选的文本,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进行熏陶,以实现中年级上阶段的教学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1. 认识____个生字,掌握200个会写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2. 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具备独立识字能力。
能用钢笔规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 能用普通话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能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感和观点中的作用。
5. 初步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 养成阅读和积累的习惯,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 在交谈中能专注倾听,养成请教和讨论的习惯,能准确转述主要内容,表达个人感受和见解。
8. 关注周围环境,善于书面表达,能清晰、具体地描述事物。
能修改习作中的明显错误。
9. 在综合性学习中,主动搜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四、实现教学目标的策略:(一)创建自主学习环境:1. 通过构建互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专注于学习目标,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2024年)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2.通过科学实验及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基本知识,并能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结果,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2. 动物学- 树木的生长过程和结构,介绍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 不同动物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适应环境和变异。
3. 植物学- 植物的主要生长因素,以及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不同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结构,并通过实践观察植物的生活现象。
4. 地球与宇宙- 地球的构造和变化,以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
- 星星和行星的形成和运动规律。
- 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和太空的认知,增加他们的地理知识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通过一些有趣的图片或例子,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验与观察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简单且安全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实验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3. 知识讲解结合实验和观察的结果,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4. 练习与总结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小练习,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观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0篇)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10篇)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1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三、教材分析: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声音: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和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在这一单元结尾设计的“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活动,将由学生自由取材,利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件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小乐器,并尝试着奏出简单的乐曲。
呼吸与消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有机会体验与探索人体呼吸与消化的过程,了解空气、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人体用于呼吸与摄取养分的器官;感受人体不同部分的器官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建立“系统化”的人体结构概念。
运动和力:本单元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4篇)

2024年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科学与生活(1周)1.1 科学与我们的生活(2课时)- 介绍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器、交通工具等1.2 科学实验与探究(3课时)- 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汽化、冰的融化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第二单元:天气与季节(2周)2.1 天气的变化(2课时)- 分析天气的概念和特点- 探讨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原因- 学习天气预报的方法和工具,如温度计、气象站等2.2 季节的更替(2课时)- 讲解四季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并记录观察结果- 探究季节更替的原因,如地球公转等2.3 预测天气(2课时)- 学习天气预测的方法,如观察云朵、风向等- 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测实验- 引导学生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行为和服装的选择第三单元:物体的特性(2周)3.1 键和开关(2课时)- 分析键和开关的作用和特点- 进行简单的开关实验,如灯泡的亮灭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开关的工作原理3.2 物体的颜色(2课时)- 探究物体的颜色对光的反射和吸收的影响- 进行颜色混合实验,如红色和蓝色的混合等- 引导学生总结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3.3 物体的声音(2课时)- 学习声音的特点和传播方式- 进行声音传播实验,如声音在不同材质中传播的比较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材质对声音的影响第四单元:植物的特性(2周)4.1 植物的根和茎(2课时)- 讲解植物的根和茎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观察植物根和茎的实验,如观察扦插繁殖等- 引导学生理解植物根和茎的作用和重要性4.2 植物的叶和花(2课时)- 探究植物的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 进行观察植物叶和花的实验,如观察叶绿素的存在等-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叶和花的生长条件和特点4.3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2课时)- 学习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和传播方式- 进行观察种子和果实的实验,如观察种子发芽等-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繁殖中的重要性第五单元:动物的特性(3周)5.1 动物的体型和动作(2课时)- 讲解动物的体型和动作的特点和功能- 进行观察不同动物的体型和动作的实验,如观察鸟类飞行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体型和动作与生存环境的关系5.2 动物的群居和迁徙(2课时)- 探究动物的群居和迁徙的原因和特点- 进行观察动物群居和迁徙的实验,如观察鱼群的移动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群居和迁徙的生活方式和适应性5.3 动物的食性和口器(2课时)- 学习动物的食性和口器的特点和适应性- 进行观察动物的食性和口器的实验,如观察昆虫吸食花蜜等- 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第六单元:健康与安全(2周)6.1 身体的健康与保护(2课时)- 讲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保护身体的方法- 分析关键时刻的自救方法,如突发事故的逃生等- 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等6.2 环境的卫生与保护(2课时)- 探究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 分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如垃圾分类等-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责任和行为6.3 饮食的均衡与营养(2课时)- 学习饮食的均衡和营养的重要性- 分析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能,如谷物的碳水化合物等- 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上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的概述,每个单元都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自然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并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级教师日期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
经过三年级系统的科学学习,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科学课充满了兴趣,对科学实验充满了期盼,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不过,由于年龄的因素,学生在科学方面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全面,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还有少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因为科学课是技能科而产生轻视之意。
在本学期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2020年最新制订的教科版教材。
本教材根据内容划分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本教材共三个单元,分别围绕“声音”“呼吸与消化”“运动和力”三个主题展开,每个单元又分8课,共24课。
第一单元《声音》单元,本单元围绕“声音”这个主题展开教学探究。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虽然声音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从声音那里获得了很多信息。
本单元围绕“声音”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声音的强弱、高低与什么有关系等问题,并在了解有关声音知识的基础上,让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以及利用物体的发声原理,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单元,本单元围绕“呼吸”“消化”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路、玩耍、学习还是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养料和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需要通过身体一点一点的转化为生命所需的养料和能量,这个过程就是消化。
消化和呼吸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的呼吸,了解肺活量,探究呼吸与健康生活的关系。
了解我们一天当中所吃的食物,了解我们的消化器官,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食物在身体中的旅行,懂
得在饮食上注重营养均衡,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本单元围绕“运动和力”这个主题编排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重力、拉力、弹力、摩擦力、反冲力等各种各样的力,认识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与力有关。
本单元以小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小车运动起来,用气球驱动小车,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小车运动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小车运动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探究运动中小车的能量,用简单的材料动手设计制作我们的小车等一系列活动,研究和认识各种各样的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一单元《声音》
·知道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声音,引导学生运用高低、强弱等词汇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
·通过观察发声的物体,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认识到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够感应声波并震动,使声音传到内耳,引起听觉,引导学生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幅度有着密切关系;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的音高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懂得物体长短、粗细不同,发出声音的高低也就不同,短而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长而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低。
·在了解声音知识及物体发声原理的基础上,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引导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科学的魅力。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呼吸是人体重要的活动,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
·了解肺活量的概念,懂得肺活量的测量方法,知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了解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对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
·懂得食物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人体所需的营养就是从各种食物中获取的。
我们要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了解人体消化器官的组成及其作用,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认识到牙齿、舌头、胃部的作用。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
·懂得力的作用,知道物体的静止和运动都需要力的作用,探究物体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
·通过用气球驱动小车,认识推力和反冲力的概念,了解推力和反冲力的作用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用橡皮筋驱动小车,认识弹性和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认识到弹力的作用以及弹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认识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并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概念,懂得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及摩擦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知道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了解运动物体的能量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学会利用运动物体的能量。
·在了解力的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小车,并且使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把科学知识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3、树立开放的科学教学观念,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
5、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也解控制变量对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