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海淀区高三期末微写作讲评
高三语文2018海淀期末作文记叙文优秀文精校版

记叙文优秀作文【题目】今年二十五岁的毕成,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每一天都这样度过:清晨闹铃一响,立即打开手机,听60秒的外语课程;早饭时间,边吃边听20分钟的有声“经典名著”;午休时候,抓紧时间在线学习《如何成为写作高手》;晚饭后打开直播,听知名答主的创业经验分享,然后进入梦乡……这样的毕成十年以后会什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十年后的毕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故事完整,描写合理。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例文1十年后的毕成“欢迎各位选手参加本届‘全才大赛’,有请……”随着潮水般的掌声涌起,我,毕成,昂首挺胸地来到了赛场上。
此刻,我百感交集。
曾经十年前,在工作之余只会打打游戏、泡泡商店的我,被人一语惊醒一一“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应该更有意义”经过十年的坚持,我终于来到了这里。
掌声渐弱,我清晰地感知到知识充盈着我的脑海。
胸有成竹。
第一模块的选择题抢答,涉及英语、写作、名著、创业等等,被我轻而易举地拿下,问答环节来了……“请问,如果你在地铁忽然遇到一个美国人,他忽然说……”,那么,他现在遇到了什么情况?哇!这句话我在60秒课程中听到过,我得仔细想想是什么意思。
当时就大概听了一下,可是字面上的意思说不通啊!含含混混地答完,在台下的人地窃窃私语中,我迎来了下一道题。
“请问,《红楼梦》中黛玉为什么要把用过的帕子赠给宝玉?”啊?这还能有啥?我当时听见还纳闷呢,莫不是手边没东西了,只好送这个?……台下一阵哄笑。
可我确实完整地听过《红楼梦》啊!当时还被边吃饭边听名著的自己感动得无以复加呢……看来我还是学得不够多啊……好不容易熬过了接下来的几个题,却迎来了“实践演练”,即24小时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我佯装自信满满地走到了节目组安排的“创作者之家”坐下,提笔。
开篇要引人入胜,好;情节要充满意外,好;结尾要余韵悠长、引人遐思……可是,谁来告诉我,到底写什么呢?笔尖悬停于空档的白纸上。
白纸上只有一条模糊的阴影。
就在两个小时过后,我开始盘算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逃离这里。
高三语文2018海淀期末微写作分析精校版

微写作【评分类别】一类文:8—10分二类文:5—7分三类文:1—4分第一题【解题】1. 解说并分析“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
分析作者塑造悲剧人物的必然性、必要性,理解其悲剧效果及悲剧意义。
所谓“暴君”,从人物坎坷命运、悲苦结局上看,作者这样安排,确实有些残忍,是“暴君”。
但人物的坎坷命运、悲苦结局,又是人物性格、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它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
如包法利夫人、祥林嫂,她们是“非死不可”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又不是“暴君”。
2. 从甄英莲、孙兰花、桑提亚哥中选一形象,对作者操控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进行举例解证。
【存在问题】(1)叙述作品情节,未能表现作者对人物的绝对的操控权。
(2)理解肤浅,未能分析出作者这样创作的价值意义。
(3)对这句话的解说分析较弱,笔力大都放在了举例解证上。
【评分例文】示例1:我认为“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指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的命运,乃至创作出让读者不愿看到、不忍卒读的命运。
这种命运,正是一部好的作品中,不可缺少的。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穷困潦倒,连马诺林都被迫离开了他。
可是,不把桑提亚哥置于这种困境中,就无从体现出他历经磨难而“磨而不磷”的品格,无以体现老人“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杀死”的硬汉精神。
甚至,连老人出海数天终于捕到了大马林鱼,载回白骨的剧情,也无从设计。
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的暴君,才能孕育出动人的“悲剧美”。
(9-10分)示例2:“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作家在创作时,为了突显出自己作品的主题,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他可以对主人公命运任意操控,使其经历,突显其性格。
比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出海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这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由此突出桑提亚哥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硬汉精神”。
连续八十四天的漂流捕鱼,始终未曾放弃,这样的情节,令一个坚韧的,绝不轻言放弃的老人形象在读者心中树立起来,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讲评版)课件68张

……
强调的是名著的社会功用(主题),针对性要强,不能
贴标签。
项目
分值
备注
名著内容正确清晰 3分 内容有错误视程度酌情扣分
谈 药 效 言 之 有 理 , 说 5分 治(补)什么,为什么可以
清楚治什么病道理清
治(补),道理不充分酌情
晰
扣分
语言和结构
2分 语言、结构各占1分
10分示例:
《老人与海》拥有强大的药效,足以治愈当下众多“佛系青年 ”的丧病。桑地亚哥如此年迈却毅然出海,是由于他的冒险精 神,佛系青年观之,当首先习得冒险精神,克服“畏难”这一 病灶;桑地亚哥负隅与大鱼抗争,尽显其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 ,佛系青年观之,当习得坚毅、坚持这一品质,保持药效;老 人返航时,只留下大鱼的头尾与硕大的白骨,看似失败,他却 仍希望着下一次出海,佛系青年观之,当清除失落丧气绝望的 后患;克服病灶、保持药效、清除后患,《老人与海》实乃良 药。
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讲 评版) 课件68 张
海淀区2020届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 (讲评版)
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微写作(讲 评版) 课件68 张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古人说“书犹药也”,它们或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或能强健体魄 、滋补身心……请结合一部名著,谈一谈它的“药效”。要求:符合名 著内容,条理清楚,150字左右。
10分示例:
《红楼梦》犹如一味使人摆脱物质追求而向往精神世界的 良药。书中“盛席华宴终散场”的诗句以及贾府曾经的“烈火 烹油”的繁华最终归于“树倒猢狲散”的结局,这种种都使人 从荣华富贵的追求中脱身;而书中宝玉和黛玉精神上的相互认 同,书中那些如“冷月葬花魂”般的优美诗句,无一不让人心 生向往。就这样《红楼梦》一书犹如一味温和的药,让人们追 名逐利的病态心理平静下来,转而追寻人世间更加美好、更加 有意义的精神世界。
2018-2019年海淀高三期末语文作文题目解析

201-2019年海淀高三期末语文作文题目解析爱智康雷雪老师刚刚火热的海淀区的期末试卷到手了,看见作文类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吃惊。
相对于期中考试而言的图画作文来说,此次作文的类型还是比较常规的。
但是细看一下,尤其是议论文体裁的作文,涉及到哲学的内容了,真的会跟哲学相关吗,这肯定不简单。
翻看了以往的期末考卷的作文题,还没有哪次的题目会如此鲜明的提出与哲学相关,对于此次据说难度不设置上限的海淀期末语文考试,学生们是否能够在已有的知识上灵活运用,且看下面分解。
先看看第一道作文题第一篇是一则议论文,题干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我国召开,大会的主题为‘学以成人’”,那么到此,这部分是提供了此则作文写作的背景介绍以及原因,告诉我们,下面的内容是为何会出现的;第二个部分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这句话,以及“学以成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那么这部分则是这篇作文的重点部分。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就是对“学以成人”的解释,那么“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论点了。
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其实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学以成人的解释,更是给我们写这篇作文提供了解释,它告诉我们,中心论点就是这个,我们需要解释证明这句话。
这种出题形式不禁让我想起来了2018年的北京高考作文,也是命题作文,也是前面简单的题干材料告诉我们出此题的原因。
但是高考作文没有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心论点,需要学生自己推导出文章重点是什么来。
如此看来,在审题方面,这次议论文写作并不难。
但是十分切合考试重点,我们经常说“成才之前,必须先成人”,这句话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如何成人。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个阶段是我们逐渐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三观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成人”的重点阶段。
但是审题立意不难,对于内容的理解就比较难了。
既然中心论点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人”那么首先对这句话有清晰的认知。
2018高三海淀期末微写作指导

2018海淀微写作【评分类别】一类文:8—10分二类文:5—7分三类文:1—4分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①《把她送到树上去》一文说“有时候一个作家就就是统治人物得暴君”,意思就是作者对其作品中得人物命运拥有绝对得操控权。
请从甄英莲(香菱)元宵节被拐(《红楼梦》)、孙兰花嫁给了王满银(《平凡得世界》)、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例,谈谈您对这句话得理解。
要求:情节符合原著,分析自圆其说第一题【解题】1、解说并分析“有时候一个作家就就是统治人物得暴君”这句话。
分析作者塑造悲剧人物得必然性、必要性,理解其悲剧效果及悲剧意义。
所谓“暴君”,从人物坎坷命运、悲苦结局上瞧,作者这样安排,确实有些残忍,就是“暴君”。
但人物得坎坷命运、悲苦结局,又就是人物性格、时代、环境等因素得影响下得必然结果,它不以作者得意志为转移。
如包法利夫人、祥林嫂,她们就是“非死不可”得。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瞧,作者又不就是“暴君”。
2、从甄英莲、孙兰花、桑提亚哥中选一形象,对作者操控作品中得人物命运进行举例解证。
【存在问题】(1)叙述作品情节,未能表现作者对人物得绝对得操控权。
(2)理解肤浅,未能分析出作者这样创作得价值意义。
(3)对这句话得解说分析较弱,笔力大都放在了举例解证上。
【评分例文】示例1:我认为“有时候一个作家就就是统治人物得暴君”指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得命运,乃至创作出让读者不愿瞧到、不忍卒读得命运。
这种命运,正就是一部好得作品中,不可缺少得。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穷困潦倒,连马诺林都被迫离开了她。
可就是,不把桑提亚哥置于这种困境中,就无从体现出她历经磨难而“磨而不磷”得品格,无以体现老人“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杀死”得硬汉精神。
甚至,连老人出海数天终于捕到了大马林鱼,载回白骨得剧情,也无从设计。
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得暴君,才能孕育出动人得“悲剧美”。
海淀区高三期末考试语文微作文解读

事件作文希望您有帮助,海淀区高三期末考试语文微作文解读本文是对于考的作文,供大家参照!剖析:本次海淀区微写作仍旧秉着三一的原,出了三道目,与过去不同样的是,三道目是一在“ 水宣” 一背景之下的,可把保意融入到了的察看之中,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文微作文解。
对照从前渭分明的重视察看“描绘”“抒情”“ ”能力,2015 年海淀区的微写作明重视于用型写作能力的察看,点跟2015 年高考文考大新增的微写作的要求不而合。
我先来看第 1 小,上是幅宣画写一段解。
就要察看到学生的察能力和言运用能力:手和碗的关系,碗的缺口,碗里枯竭的土地与禾苗,以及些意象的寓意等都是同学需要关注的写作要点,高中三年作文《北京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文微作文解》。
而且,与一般的解不用的是,你解的象是盲人朋友,所以你在写解的程中也要考到盲人的特点,并且注意你自己的用。
第?小可扣分的点很多。
再来看第 2 小,同是一个用性写作。
以委的身份写一段,大家在写的候就要注意委的气,找准的角度如构想、寓意等。
了要求原因充足之外,要求条理清楚,要做到一点,就需要行家文中充足运用关“第一、其次、更重要的⋯⋯”等,自己的得井井有条、性。
作文分享事件作文希望对您有帮助,感谢最后是第 3 小题,也是最出新的一题,以土地和禾苗的语气来劝告人们,与大作文中的第二题几乎是同一个出题思路。
察看学生的创新能力,估计选这个的学生很多,但写得有“传染力”就需要运用必然的修辞手法,干巴巴写来必然是不能够的。
大家必然注意到了第3 小题后边括号内的文字“能够写诗歌”,昨天上午东城的小作文也是能够写诗歌哦,这不能够不说是一个新的信号。
真能写出合适诗歌的学生,赋分应当会偏高了。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话题作文分享。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数学(文科)2018.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分)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切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是虚数单位,若,则实数的值为A. B.C.D.(2)已知,若,则A. B.C.D.(3)履行以下图的程序框图,输出的值为A.4B.5C.6D.7( 4)下边的茎叶图记录的是甲、乙两个班级各 5 各同学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选择题的成绩(单位:分,每道题 5 分,共 8 道题):已知两组数据的均匀数相等,则的值分别为A. B. C. D.( 5)已知直线与圆订交于两点,且为正三角形,则实数的值为A. B. C.或 D.或( 6)设,则“”是“直线与直线平行”的A. 充足不用要条件B.必需不充足条件C. 充足必需条件D.既不充足也不用要条件 ,( 7)在中,是的中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8)已知正方体的点在平面内,点棱长为2,点在线段上,若分别是棱,则的中点,长度的最小值为A. B. 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110 分)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 30 分。
(9)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实数的值为.(10)若变量知足拘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 11)中,且的面积为,则.(12)某三棱锥的三视图以下图,该三棱锥的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值是 .( 13)函数的最大值为;若函数的图像与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4)某次高三英语听力考试中有 5 道选择题,每题 1 分,每道题在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 下表是甲、乙、丙三名同学每道题填涂的答案和这5 道题的得分:12345得分甲C C A B B4乙C C B B C3丙B C C B B2则甲同学答错的题目的题号是,其正确的选项是.三、解答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2018.1海淀区期末议论文讲评

【思考三个基本问题】
一、坚持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写作方法, 评阅方法、讲授方法。努力实现模拟训练价值 的最大化。 二、现问题,同时积极寻找高三后半段 复习的增长空间。
【2012北京高考】
根据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 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 行走20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 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 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 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 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立角度自拟题目,自 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 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 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不少于 700 字。
【作文题目】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 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近年来,《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和阅读量都在持续增 长。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 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最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 节就有20多个,其中以地域命名的有“上海市民诗歌 节”“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等, 以人名命名的有“屈原诗歌节”“李白诗歌节”“徐志摩 诗歌节”等。一次,中国青年报的记者街头采访 一位90 后,问到他的职业,他回答:“我是一个诗人。”
【2014北京高考】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 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 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 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写作【评分类别】一类文:8—10分二类文:5—7 分三类文:1—4 分第一题【解题】1.解说并分析“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
分析作者塑造悲剧人物的必然性、必要性,理解其悲剧效果及悲剧意义。
所谓“暴君”,从人物坎坷命运、悲苦结局上看,作者这样安排,确实有些残忍,是“暴君”。
但人物的坎坷命运、悲苦结局,又是人物性格、时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的必然结果,它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
如包法利夫人、祥林嫂,她们是“非死不可”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作者又不是“暴君” 。
2.从甄英莲、孙兰花、桑提亚哥中选一形象,对作者操控作品中的人物命运进行举例解证。
【存在问题】(1)叙述作品情节,未能表现作者对人物的绝对的操控权。
(2)理解肤浅,未能分析出作者这样创作的价值意义。
(3)对这句话的解说分析较弱,笔力大都放在了举例解证上。
【评分例文】示例1:我认为“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指作家可以操控笔下人物的命运,乃至创作出让读者不愿看到、不忍卒读的命运。
这种命运,正是一部好的作品中,不可缺少的。
《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穷困潦倒,连马诺林都被迫离开了他。
可是,不把桑提亚哥置于这种困境中,就无从体现出他历经磨难而“磨而不磷”的品格,无以体现老人“可以被打败,却不能被杀死”的硬汉精神。
甚至,连老人出海数天终于捕到了大马林鱼,载回白骨的剧情,也无从设计。
只有做一个“破碎美好”的暴君,才能孕育出动人的“悲剧美” 。
(9-10 分)示例2:“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作家在创作时,为了突显出自己作品的主题,为了更好地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他可以对主人公命运任意操控,使其经历,突显其性格。
比如《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出海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这悲惨的命运正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由此突出桑提亚哥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硬汉精神” 。
连续八十四天的漂流捕鱼,始终未曾放弃,这样的情节,令一个坚韧的,绝不轻言放弃的老人形象在读者心中树立起来,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8 分)示例3: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未捕到鱼,源自于作者的绝对操控。
作者想通过这种结局,来突显桑提亚哥的艰苦卓绝的信念和毅力。
他本可以让他捕到鱼,让他避免遭受鲨鱼的袭击,但如果那样设置便使小说少了许多意味。
正因为这样悲剧性的结局才促成了“人可以被杀死,但不可以被打败”的中心。
所以,作者对小说人物命运的操控无疑也体现了整篇小说的情节发展与主题的突显,故一个好的作家会不惜用人物命运的各种坎坷来筑就小说的主题。
(8 分)示例4:《红楼梦》中甄士隐的女儿自小就被道士预言会有祸端,而在元宵节当天,刚好甄士隐不在英莲身边,在小厮带英莲逛元宵会时刚好内急把她放在一个人家门口,也刚好这时有人贩子来此见到英莲把她带走。
这一连串“凑巧”的事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
但正因为作者目的是让英莲被拐所以发生了一连串巧合的事。
在作者对人物命运操控下,这些巧合也就成了必然,作者为了某一目的,便会“不择手段”去操控人物命运,所以不得不说有时候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
(7 分)示例5:孙兰花因为花言巧语从而爱上了王满银,他们是被作者设定的一例悲惨的案例,与孙少平的婚事形成对比。
作者可以设定一场悲剧来衬托出另外一对的美好。
往往这些悲剧是为了烘托某种场景或引出下文情节的。
作者制造这种也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让人们产生一些共鸣。
虽然王满银在我们看来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但小说中孙兰花还是依然爱着他。
最终王满银突然醒悟自己的错误,作者也让这段婚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5—6分)示例6:桑提亚哥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为什么呢?通过这之前的内容读者都知道桑提亚哥是一位老渔民了,有着丰富的航海以及捕鱼经验,却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
直到桑提亚哥最后快要放弃的时候才捕到一条鲨鱼,并用尽了他这次捕鱼所带的所有装备。
甚至船舵都被拿去砍鲨鱼,费尽千辛万苦带回了只有鲨鱼头还健在的鲨鱼,身体还透支了并且得了病。
有时候,一个作家就是统治人物的暴君。
(3-4 分)【优秀例文】本该无忧成长,在家人呵护下成长的一朵小花却在正是团圆与欢笑的元宵节被拐子拐走,偏又被呆霸王看中抢了去。
但这命途多舛的女子却偏未被命运所压迫地死气沉沉,反而同众姑娘学诗,足以见起应怜啊!我曾想质问曹公何以将如此女子落得这种悲惨下场,但拜读完红楼梦后,似有所得——名作家之所以有名,便在于其略显残忍的决绝,但又让人可感其内心的悲悯。
而这种残忍与悲悯的碰撞便产生了伟大的作品,香菱一样的女子不胜枚举,而正是这暴君般的操控,才使我们于洋花着锦烈火烹油中,感悟世事无常。
在作者对小说人物命运绝对的操控权下,孙兰花嫁给了不务正业的王满银。
这样的安排,使人们叹息于又一悲剧降落在穷困的孙家之上,但正是如此,使小说更多深意得以挖掘。
在现实与平凡的生活中,不就是有如此不尽人意的事情发生,考验生活的勇者?即使王满银长时间不归家,兰花仍坚贞如一;即使王满银带回其他女人,兰花不也后知后觉,不知反抗,没有“女主人”的意识,仅想自杀了结?正是嫁给王满银,我们看到兰香身上农民妇女的愚昧守节、附属丈夫的悲剧所在。
第二题【解题】1.对所选句内涵进行揭示:德不孤立,合而不同。
2.此句能体现孔子的儒家精神:仁德至上;君子人格磊落,胸怀坦荡,不苟合,不同流合污。
3.写入“宣传册” ,要阐述此句功用、作用。
其蕴含中华精神、普世价值等。
4.表达要思路清楚,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评分例文】示例1: 我会选择乙句。
首先,这句话契合我们在各地办孔子学院的初衷。
这句话是在说君子纵然有所不同,但仍可和平共处,我们传播中华文化,旨在让各国人民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厚哲理与智慧,而在“文化侵略”上绝无用心。
因此“和而不同”让他国人民在葆有自身文化的独到性之前提下,让血液中另一种炎黄子孙的脉动与之和平共处,这样才可彰显中国文化传播却不同化他人的大国责任感。
此外,文化对政治有着深刻影响,宣传和而不同能让世界大团结和尊重个异共存的日子计日以待。
选择这句话,于己、于人裨益匪浅。
(9〜10分)示例2:我会选择乙,“君子和而不同” 。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包容外物,与外物和谐相处,但却同外物有所不同。
孔子学院是中国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交流机构,将这句话写入宣传册有利于外国接受我国文化。
中国文化就如君子,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不断学习外来优秀文化,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同时,这句话也表明了中国不会通过孔子学院这一途径进行文化霸权,中国尊重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会为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做出贡献,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的交流。
(8〜9 分)示例3: 选乙,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建立,其目的便是传播中国文化,儒学经典论语中所推崇的“君子”便是孔子学院所想宣传的论语本义。
君子谦和却不苟同,这是孔子所希望见到的。
作为君子,应遵从礼义,性本谦和却绝不会因他事而违背心中所坚持的正义。
作为对“孔子学院”的宣传,谦和、和气是儒学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对待世界的态度,而绝不苟同的强烈决心也正是中国文化的骨气所在。
所以我选择君子和而不同。
(7〜8 分)示例4: 我会选择“君子和而不同” 。
首先,这句话言简意赅,适合写入宣传册中,也便于外国友人理解,从而激起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其次,这句话的意思是和谐相处但不刻意追求相同,它正符合当下国际尊重文化多元化的理念,具有时代性与普世价值;再者,这句话也正体现了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的理念,在进行不同文化间交流时,尊重差异,不苛求一致,但追求和谐共处,这也正是中国向世界传播、交流文化的准则。
(6〜7 分)示例5: 我会选择“德不孤,必有邻”这一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品德的人一定不会孤单,一定有有品德的人作为他的邻居。
这句话是论语中的经典话语,具有重要地位,写出了孔子以德治国的思想,突显了对人们要有德的劝告。
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机构,以此为宣传语,告诉了别人有德的好处,使人们愿意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有利于人们向身边有道德的人学习,进而传播了中国文化。
同时这句话通俗易懂,有利于世界各地的人快速学习,对推广汉语有重要作用。
(6 分)示例6: 我会选择“乙”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口中的君子,并不是那种非凡人物,也不是那种高大上的人物。
孔子心中的君子只是看待事物的眼光不一样。
君子和而不同的意思就是,君子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而已。
每个事物有利就有弊,看待问题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
所以人们做事应该从多方面考虑、从多角度来看待,这样,你就会像孔子心中的君子一样。
(3〜4分)【优秀例文】1.我会选择“德不孤,必有邻”这一句写入孔子学院的宣传册。
这句话的本意在于德行优秀的人不会孤单,身边定有拥有同样品质的人相伴,孔子学院在各地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实际上也是在寻找对于中国文化有认同感的志同道合的友人。
使用这句话进行宣传可以表达孔子学院为所有德行高尚、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亦或于想要学习汉语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提供一个平台交流。
这句话本身在宣传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发挥宣传孔子学院的作用,在此我会选择它。
2.我选甲句。
此句指有贤德的人不会孤独,一定有与他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这句话极其适于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宣传。
首先它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即立德。
中国追求仁德,讲求道义,也积极包容全世界求志于立德的友人。
同时它展现了中国海纳百川的胸怀,即凡是同心同德的人,皆能在中国文化中找到共鸣,在汉语学习总收获身心的提升。
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最好的传播途径,理应将中国追求仁德的思想发扬光大,将中国包容贤德之人、寻求同道伙伴的胸怀传播给世人。
3.我选“君子和而不同”写入孔子学院宣传册。
首先,因为这句话有现实意义。
君子和谐相处却不必见解理想相同,这是人际交往一条精辟的准则。
其次,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设立,不同国家民族的学者,自然产生不同的见解,若以此为准则或警语有助于世界各地学生相互交流,和谐相处,使东西方文化更好交融。
再次,这也是孔子学院的最好名片,我们秉承传播中国文化,但对于那些排斥中华文明的人,我们不予强求,因为有“和而不同”的气度格局。
4.我选择“君子和而不同”写入宣传册。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交往中以包容和谐为贵,却又不一致化,而是保留不同之处。
这句话适合写入宣传册因为“和”反映了我国开创孔子学院的初衷,即各国文化相互包容,和谐共存。
可以让外国友人接触包容,并热爱中国文化,起推广汉语的作用。
“不同”则发扬中国对待各国文化的态度,即应保持各国文化特色,可以使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在感受中文之美的同时,尊重本土文化。
这句话入册后不仅弘扬了中国文化与精神,更使世界文化齐放光彩。
5.我会选择“君子和而不同”写入宣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