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雷保护论文
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
由于用电量的逐年增加,电网系统内部线路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输电线路的运维难度。
高压输电线路通常采用架空线路形式,雷击跳闸率较高,容易导致线路工作受到影响。
伴随着社会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还要加强线路防雷,避免人们的生产生活受雷击事件的影响。
因此,还应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的研究,以便通过全方位管控减少或消除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线路正常运行,继而使电网经济取得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雷击;防雷引言随着我国电力网络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的复杂程度在逐渐提高,其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故障问题,尤其是雷击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高压输电线路雷击问题的研究,制订综合防雷措施,降低输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概率。
1雷电给高压输电线路带来的影响在电力系统中,高压输电线路属于主动脉,需要连接用户与变电站,线路运行状态将给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直接影响。
而高压输电线路通常在野外空旷区域架设,具有走线长、纵横交错等特点,遭遇雷雨天气容易受到雷击,导致线路出现保护跳闸情况,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在未采取防雷措施的情况下,雷电将直接对线路产生电击,带来严重直击雷危害。
如在杆塔被雷电击中后,电流急剧提升,导致杆塔顶部与导线产生较大电位差,发生闪络问题,无法与导线正常连通。
在线路杆塔接地不良的情况下,与地面接触电阻阻值增加,导致线路因雷击产生过电压问题,继而引发线路故障。
即便采取了防雷措施,在线路绝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线路也存在安全隐患。
受雷云放电影响,输电杆塔可能产生电压,形成放电通道,造成绝缘线路击穿。
而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容易发生老化,随着时间积累将面临一定雷电危害。
目前,高压输电线路常采用避雷线防雷,隔断雷电与线路联系,但在避雷线杆塔保护角度设计不合理时,避雷效果不佳。
因此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高压输电线路容易遭受雷电威胁,不利于电力系统长期提供稳定输电服务。
2011-毕业设计-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研究》学生姓名王宏光学号 ********** 专业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班级20093151指导教师汪敏评阅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1)前言 (1)1架空输电线路常用的防雷措施 (2)1.1防雷及措施概述 (2)1.1.1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 (2)2架空输电线路雷电分析 (3)2.1雷击过电压的的种类及计算 (3)2.1.1直击雷过电压 (4)2.1.2感应雷过电压 (4)2.2直击、绕击、反击的现象的可能原因及分析 (4)3防雷的研究 (5)3.1调整架空地线保护角 (4)3.1.1安装架空地线避雷针 (4)3.2安装线路可控放电避雷针 (4)3.3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5)3.3.1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加强线路绝缘 (5)3.3.2高压送电线路防雷设计及应注意的问题 (6)3.4防雷接地的作用 (11)3.4.1接地的作用 (11)3.4.2电气接地的分类 (11)3.4.3接地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的概念 (13)3.5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接地 (13)4雷击跳闸及分析 (14)4.1高压送电线路绕击成因及分析 (14)4.2架空绝缘线路的特点 (14)结束语 (14)致谢 (16)参考文献 (17)架空输电线路雷电分析及防雷措施学生:王宏光指导教师:汪敏(三峡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是雷击。
架空输电线路遭遇雷击,从而影响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是电力系统防雷工作的重要方面,常用的防雷改进措施有;架设避雷线、安装避雷针、加强线路绝缘、采用差绝缘方式、升高避雷线减小保护角、装设消雷器及预放电棒与负角保护针、使用接地降阻剂等。
解决线路的雷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输电线路的防雷研究(论文)

论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技术一、概述电力线路是电力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输电线路是发电厂向电力负荷中心输送电能及负荷中心之间相互联络的线路,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远,线路电压等级高,是电力网的骨干网架。
赣西供电公司位于江西电网的中西部,北与连南昌供电公司接壤,南与吉安供电公司毗连,处于连接江西南北电网的重要位置。
近年来由于220KV线路故障较多,严重危及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针对输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承受工作电压、操作过电压或大气过电压时,都可能会发生绝缘闪络事故。
近几年来因治理污闪事故的调爬等措施使线路的绝缘水平得到提高,线路在工作电压作用下的可靠性也明显提高。
由于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雷电活动情况〔包括气候条件〕以及线路自身的防雷设计和绝缘水平不同,雷击引起的故障率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线路防雷规程中以40日/年的雷暴日作为线路防雷设计和运行考核的标准。
雷电活动与地球大气环境密切相关,分散性和随机性很大,只有通过长期观测和分析,才能正确掌握某个区域范围内的雷电活动统计规律。
我国电力系统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专业技术人员采取在线路杆塔下埋设磁钢棒的方法记录线路落雷的情况。
当前正在应用“雷电观测与定位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实时地将地闪雷电流的极性、幅值、落雷点的经、纬度以及准确到微秒级的落雷时间等雷电参数探测并实时记录下来。
经过分析计算和积累,可以准确地掌握该系统所覆盖范围内的雷电活动规律。
杆塔的接地电阻是影响雷击跳闸率的重要因素,计算说明:杆塔的接地电阻如增加10~20Ω,雷击跳闸率将会增加50%~100%。
为此,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杆塔接地电阻的改造,使所有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满足防雷设计的要求,保证了雷击跳闸率满足规程的要求。
表2 杆塔耐雷水平与接地电阻的关系失效的区间增大,雷击跳闸率比平原地区的输电线路高得多。
在杆塔的保护角相同的情况下,高度愈高,雷击跳闸率也愈高。
合理配置线路杆塔的绝缘水平和布置方式,会提高杆塔的耐雷水平,尤其是提高线路遭受绕击时的耐雷水平,从而降低雷击故障跳闸率。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摘要本文介绍了雷电及其防雷装臵的主要特点,并阐明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关键词雷电防雷装臵输电线路防雷1、前言2004年7月16日7时05分,由于长时间闪电雷鸣,化肥厂0#变电所110 KV线路上游线路侧,产生雷击跳闸现象,导致线路自动重合闸,电网产生短时间波动,至使生产连续性很强的化肥生产装臵全线停车,给企业带来不应有的巨大损失。
2、雷电及其防雷装臵2.1雷电及其雷电过电压众所周知,雷云就是积聚了大量电荷的云层,雷云对大地的放电通常包括若干次重复的放电过程,而每次放电又分为先导放电与主放电两个阶段。
雷电过电压又可分为感应雷过电压和直击雷过电压,感应雷过电压是由于电磁场的剧烈变化,电磁耦合而产生的;而直击雷过电压则是由于流经被击物很大的雷电流所造成的。
直击雷过电压产生的危害、强度、幅度都远高于感应雷过电压,所以直击雷是电力系统防雷的重点。
2.2避雷针及避雷线直击雷的防护措施通常采用接地良好的避雷针或避雷线,当雷云的先导向下发展到离地面一定高度时,仅对避雷针(线)放电,从而使得避雷针(线)附近的物体受到保护,免遭雷击。
避雷针(线)的保护作用就是吸引雷电击于自身,并使雷电流泄入大地,为了使雷电流顺利地泄入大地,故要求避雷针(线)应有良好的接地装臵。
另外,当强大的雷电流通过避雷针(线)流入大地时,必然在避雷针(线)上或接地装臵上产生幅值很高的过电压,从而使避雷针(线)与被保护物之间产生间隙击穿,即反击或逆闪络。
这类放电现象不但会在空气中发生,而且还会在地下接地装臵间发生,所以避雷针(线)的装设原则应该使所有设备均处于避雷针及避雷线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它们与被保护设备的距离应加以考虑,防止反击现象产生。
2.3避雷器避雷器是防止过电压损坏电力设备的保护装臵,它实质上是一个放电器,当雷电入侵波或操作波超过某一电压值后,避雷器将优先于与其并联的被保护电力设备放电,从而限制了过电压,使与其并联的电力设备得到保护。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论文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论文摘要:在导线非水平排列的输电线路中,耐雷水平最低的是距离避雷线最近且耦合系数最大的上线,而不是距离避雷线最远且耦合系数最小的下线,所以上线最容易易遭到反击,输电线路的跳闸主要是由于反击造成的,输电线路的雷击率受到受雷面积和击杆率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不能得到很好的确定,所以得到的雷击率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统计计算,在我国每年的110KV~500KV输电线路跳闸中,由于雷击导致的跳闸事故占到了40%到70%,对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所以在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过程中,防雷显得非常重要,在这里,我们就对在防雷计算中所要涉及的几个问题重点分析。
在输电线路的防雷计算中,主要涉及这么几个问题,耐雷水平、绕击、雷击跳闸率。
其中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是以耐雷水平和线路雷击跳闸率来作为重要指标。
一.耐雷水平耐雷水平是指在雷击线路时,其绝缘尚不至于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或能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
低于耐雷水平的雷电流雷击于输电线路时不会引起闪络,反之则会引起闪络,当绝缘子发生闪络冲击时,由于闪络时间很短并不会引起线路跳闸,但如果在雷电消失后由于工作电压产生的工频短路电流电弧持续存在就会引发断路器跳闸。
雷击是危及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因素,深入研究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根据以往研究我们知道,被雷击的杆塔顶部其导线按三角形或者垂直排列时,耦合系数最小的下导线的耐雷水平是最高的;而距离避雷线最近,耦合系数最大的上导线耐雷水平最低。
上、下导线的耐雷水平相差最大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四左右,因而上导线最容易易遭到雷电反击。
这不同于“距避雷线最远的导线一般较容易易发生反击”的老旧观点。
由此可见在导线按非水平排列的输电线路中,对其雷击杆塔顶部的耐雷水平计算时,应以其上导线的计算结果为准。
二.绕击所谓绕击是指避雷线对线路的防雷作用并不是绝对的,我们把雷绕过避雷线而直接击到导线上的现象叫绕击。
输电线路雷电防护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雷电这一自然现象对输电线路的危害性,通过对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的研究,阐述了输电线路防雷设计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意义,剖析了电力系统中,如何提高输电线路防雷水平,从而有效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减少雷电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
本文阐述了输电线路的雷击放电原理,介绍了雷电的形成与开展过程,以与雷电压和雷电流的形成过程与其分类,并给出了雷电参数、耐雷水平、感应雷和直击雷的主要计算方法。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输电线路防雷设计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如: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装设避雷器、架设藕合地线、提高线路绝缘水平等,并对几种防雷措施分别进展了深入阐述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设计雷电放电雷电压雷电流AbstractLightning is anaturalphenomenon.The harm oflightningontransmissionline,is analyzedinthisthesis.Bythelightning-shielding design ofatransmissionline,someissuesareinvestigatedin this detail. Theseissuesinclude thesignificance of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for the power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howtoimprovethelightning-shieldinglevelofa transmissionline,howto lowereffectivelythelightningtrip-outrateofa transmissionline,andhowtodecreasetheimpactoflightningonthesafe operationofaPowergrid.The principleoflightningdischargetoatransmissionline s describedinthistheping processesoflightningareintroduccedare theforminganddeveloping processesoflightningvoltageandlightning current,The main calculation methods ofthelightningparameters,the lightning-resistancelevel,theinducinglightningandthedirectstriking lightning are putforward.Several practicalwaysoflightning-shieldingdesignofatransmissionlineinourcountryareanalyzed.Thesewaysincludethereasonablechoiceofright-of-wayofa transmissionline,therationaldesignoflightning conductors,theloweringoftower’of themareanalyzedindetailandstudiedquantltatively.Key words: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shielding design;lightning discharge; lightning voltage; lightning current第1章绪论电能是现如今能源的主要组成局部,它与其他能源相比拟,具有易于转化,输配简单,便于调节测量、准确控制的优点。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与方法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与方法摘要:在规划建设输电线时,铺设输电线路是整个电力工程中的重要作业,输电线大多数都是裸露于外部环境,会受到太阳光照射,风吹雨淋的影响,进而受到外界环境恶劣影响,就可能会造成线路断裂,出现输电故障,影响到电力工程的日常供电,甚至也会出现区域的停电事故。
本篇文章就重点论述分析了雷电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讨论了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防雷措施及安全综合预防策略。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电;避雷装置;安全引言: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就会出现线路断裂产生短路的事故,自然界中的雷电瞬时电压超过8位数时,瞬时的电流可以达到10万安。
强大的电流,高压就会给电力设备带来巨大冲击,瞬时电压冲击线缆就会击破绝缘层,而使线路出现供电中断问题发生,雷电会引发线路断路而出现停电。
通过调查发现,近30%的输电线产生故障都是在双输电线路上。
一、雷电的危害自然界中的雷电给电力设备带来的损伤,会危及到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雷电产生危害就是每天放电给输电线路带来巨大的电流电压,直接与建筑上的设备接触,产生电磁感应或者静电感应,也会出现热效应和电效应。
(一)电效应雷电高压高电流就会在瞬时放射出近百万伏的电压电流,直接击穿了电气设备中的绝缘层,烧断电线,出现区域的停电事故。
绝缘层被损坏,会引起设备内部的短路,而引发火灾事故。
强大电流穿透的防雷设备,使电位数值上升,高电位作用于电缆电线,电气设备类和其他的金属管上之间设备作用会产生放电。
由于雷电流出现了电磁效应,在其周边空间就会形成巨大磁场,在这种磁场中的导体就会感应出更高的电动势,有强大的电动势也会使得闭合金属导体出现感应电流,进而诱发设备产生发热或者其他的损坏事故。
当电流接入地面,地面上可出现跨步电压,也发生人身伤亡的事故[1]。
(二)热效应雷电高压会产生上千安的大电流,这些电流进入到输电线路上穿过导体,在较短时间也生成巨大热量。
雷电雷击点产生热量值比较高,发热量会达到近2000焦,容易出现易爆,融化线缆,而诱发更大的爆炸事故。
有关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技术与措施论文

有关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技术与措施探讨摘要:实践中因施工建设的客观需要,输电线路及相关设备经常安装在露天的环境中,所以受所处环境的影响非常的大。
从输电线路的运行实践来看,最常见到而且是影响较大的问题是雷击事件。
雷击现象产生时会产生非常强的电流,很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毁坏,严重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作业,甚至可能户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危机人生安全。
本文将对雷电伤害的原因及防雷作用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技术与措施提出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击;防护措施;研究中图分类号: u463.6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所谓输电线路,实际上就是指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架空输电线路,它可以将不同地区的变电站、发电站等负荷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通过输送、交换电力资源,构成不同电压差的配电网。
通常情况下,该输电线路的长度能达到数百公里之多,因此引起输电线路跳闸或其他故障的原因也非常的多,比如因雷击而造成的跳闸事故居跳闸之首位,因此加强对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雷害原因及防雷保护作用(1)原因分析从实践来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主要是由雷云放电引发的过电压,经过线路塔杆后形成一个放电通道,导致输电线路的绝缘层被击穿,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过电压又被称为是大气过电压,通常可分为直击雷与感应雷两种过电压。
其中,雷击是通过形成的放电通道,使大地感应电荷与雷云异电荷相遇产生的,因此雷击与接地设备的性能和完好性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输电线路受到雷电之影响,在直击雷的反击与绕击作用下,导致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影响。
防雷措施和技术制定前,应当对主要的雷击类型实施全方位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使制定的各种防雷措施得到合理有效的落实。
需要注意的是反击雷现象也非常的普遍,它与绝缘强度、杆塔的接地电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常发生在绝缘弱相区域,没有固定的闪络相别,因此对反击雷过电压应当及时采取降低接地电阻等策略,提高防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摘要:不同类型的雷击,在不同的线路所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及直击雷过电压是不同的。
通过对不同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及直击雷过电压分析,得出输电线路应有的耐雷水平。
关键词:电输线路,防雷,耐雷水平
abstract: different types of lightning, in different line produced by the induction lightning overvoltage and sings rem overvoltage is different. throug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line induction lightning overvoltage and sings rem overvoltage and analysis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 should have lightning resisting level.
key words: electric lose lines, prevents thunder, lightning resisting level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据统计,电力系统雷害事故中,线路的雷害事故占很大比例。
线路雷害事故引起的跳闸,影响系统的正常供电,增加维修工作量,而且雷电波还会沿线路侵入变电站。
1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雷击暴露在空气中的架空输电线路有4种如图1所示。
分别是:雷击线路附近地面、雷击塔顶、雷击避雷线和雷击导线。
根据过电压形成的过程来分,上述4种雷击情况可分两类:感应雷过电压和
直击雷过电压。
雷击线路附近地面属感应雷过电压,另外3类属直击雷过电压。
1.1 防止雷击导线
沿线架设避雷线,雷击严重段可考虑避雷线与避雷针同时架设。
1.2 防止雷击塔顶或避雷线后引起闪络
输电线路的闪络是逆闪络(即受雷击后的塔顶或壁雷线,电位升高,不再是原来接地的零电位,此时处于高点位的塔顶或避雷线向导线放电,使过电压加到线路上)。
线路的耐雷水平(即雷击线路不致于引起绝缘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越高。
绝缘发生闪络的机会越低。
因此,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增大耦合系数,加强线路绝缘,在个别杆塔采用避雷器等,均能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减少闪络。
1.3 防止雷击闪络后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
当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后,应尽量使它不转化为稳定的工频电弧,因为如果工频电弧建立不了,线路就不会跳闸。
由冲击闪络转化稳定工频电弧的概率虽与电源容量及去游离条件等因素有关,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作用于电弧路径的平均电位梯度。
有运行经验与试验数据得出,冲击闪络转化为稳定工频电弧的概率为:
,e为绝缘子串的平均电位梯度(kvr.m.s/m)。
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电网时,绝缘子串的平均电位梯度为;
中性点有效接地的电网时,绝缘子串的平均电位梯度为;
ue为额定电压(kv),lj为绝缘子串长度(m),lm为杆塔横担
的相间距离(m)。
可见,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减少绝缘子串上工频电场强度,电网中采用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防止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1.4 防止线路中断供电
可采用自动重合闸,或双回路、环网供电等措施,即使线路跳闸,也能不中断供电。
2线路感应雷过电压
当雷云接近输电线路上空时,由于静电感应,线路上将感应与雷云相等但极性相反的电荷,形成束缚电荷,而与雷云同号的电荷则通过线路的接地中性点逸入大地,对中性点绝缘的线路,此同号电荷将由线路泄露而逸入大地,其分布如图2。
此时如雷云对输电线路附近地面放电,或者雷击塔顶但未发生反击(它们之间的差别仅在于后者以杆塔代替部分雷电通道),由于放电速度很快,雷云中的电荷很快消失,于是输电线路上的束缚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分别向线路左右传播,如图3.
设感应电荷电压为u,当发生雷电主放电以后,由雷云所造成的静电场突然消失,从而产生行波。
根据波动方程初始条件可知,波将一分为二,向左右传播。
感应过电压是由雷云的静电感应而产生的,雷电先导中的电荷q 形成的静电场及主放电时雷电流i所产生的磁感应,是感应过电压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导线上形成感应过电压的大小,可按有无避雷线的情况求得。
2.1 无避雷线时的感应雷过电压
根据规程的建议,当雷击点距输电线路的距离s大于65m时,导线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最大值(kv)可按下式计算:,
i为雷电流幅值(ka);hd为导线悬挂平均高度(m);s为雷击点至线路的距离(m)。
感应过电压的幅值与雷电流幅值i及导线平均高度成正比,与雷击点到线路的距离s成反比。
更近的雷击,则因线路的吸引而击于线路本身。
当雷直击于杆塔或线路附近的避雷线(针)时,周围迅速变化的电磁场将在导线上感应出相反符号的过电压。
在无避雷线时,对一般高度的线路,这一感应过电压的最大值(kv)可由下式计算:
u=ahd ,式计a为感应过电压系数(kv/m),其值等于ka/μs
为单位的雷电流平均陡度值,即a=i/2.6。
2.2 有避雷线时的感应雷过电压
如果线路上挂有避雷线,则由于其屏蔽作用,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降会下降。
假定避雷线不接地,在避雷线和导线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可用公式进行计算,当二者悬挂高度相差不大时,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
但实际上避雷线是接地的,其电位为零,这相当于在其上叠加了一个极性相反,幅值相等的电压(-u),这个电压由于耦合作用,在导线上产生的电压为kc(-u)=-kcu。
因此,导线上
的感应过电压幅值为两者叠加,极性与雷电流相反,即u’=u-kcu=(1-kc)u
上式中,kc为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
如前所述,其值只决定于导线间的相互位置与几何尺寸。
线间距离越近,则耦合系数kc越大,导线上感应过电压越低。
3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
电网中的事故以线路雷害占大部分。
雷击线路,沿线路入侵变电站的雷电波又是造成变电站事故的重要因素。
3.1 无避雷线时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当雷直击导线后,雷电流便沿着导线向两侧流动,假定z0为雷电通道的波阻抗,z/2为雷击点两边导线的并联波阻抗。
若计及冲击电晕的影响,可取z=400ω,z0近似地取为200ω,则雷电点电压为:,雷击导线过电压与雷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如果此电压超过线路绝缘的耐受电压,则将发生冲击闪络。
由此可得到线路的耐雷水平为。
3.2 雷击塔顶时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当雷击线路杆塔顶端时,雷电流i将流经杆塔及其接地电阻rch 流入大地。
由于感应过电压的极性与塔顶电位的极性相反,因此,作用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为:
,
如果此值大于绝缘子串的50%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时,塔顶将对导线产生反击。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有可能使线路跳闸,此
时线路的耐雷水平为:,当大于绝缘子串u50%冲击放电电压时,第二相导线也发生反击,形成两相短路,有可能引起跳闸,由此得出线路耐雷水平为:。
3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
电网中的事故以线路雷害占大部分。
雷击线路,沿线路入侵变电站的雷电波又是造成变电站事故的重要因素。
3.1 无避雷线时直击雷击过电压
3.1.1 无避雷线时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当雷直击导线后,雷电流便沿着导线向两侧流动,假定z0为雷电通道的波阻抗,z/2为雷击点两边导线的并联波阻抗。
若计及冲击电晕的影响,可取z=400ω,z0近似地取为200ω,则雷电点电压为:,雷击导线过电压与雷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如果此电压超过线路绝缘的耐受电压,则将发生冲击闪络。
由此可得到线路的耐雷水平为。
3.1.2 雷击塔顶时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当雷击线路杆塔顶端时,雷电流i将流经杆塔及其接地电阻rch 流入大地。
由于感应过电压的极性与塔顶电位的极性相反,因此,作用于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为:
,
如果此值大于绝缘子串的50%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时,塔顶将对导线产生反击。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有可能使线路跳闸,此
时线路的耐雷水平为:,
当大于绝缘子串u50%冲击放电电压时,第二相导线也发生反击,形成两相短路,有可能引起跳闸,由此得出线路耐雷水平为:。
3.2 有避雷线时直击雷过电压
3.2.1 雷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根据规程建议:
对于平原地区:,
对于山区地区:,pa为绕击率,h为杆塔高度(m),a为保护角(°)。
2 雷击塔顶时的过电压及耐雷水平
避雷线与塔顶相连,所以避雷线也将具有相同的电位,避雷线与导线之间存在耦合,极性与雷电流相同,因此,作用在绝缘子串的这一部分电压为:
,βg为分流系数。
导线上的感应电压为:,
所以耐雷水平为:。
计算雷击塔顶时在导线上出现的感应过电压,应为无避雷线时的感应过电压叠加有避雷线
3 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的过电压及其空气间隙
根据我国规程规定,在档距中央,导线和避雷线之间的空气距离是s(m)应为:
s≥0.012l+1,l为档距(m)。
结语:本文的着重点是分析输电电路受雷击后的感应雷过电压及直击雷过电压,针对不同的雷击类型,对架设有避雷线及无架设避雷线的输电线路进行比较分析,来说明防雷措施的必要性。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