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总论实习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实习课件:消化系统总论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胆管扩张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胆囊壁增厚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胆道腔内内容物异常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胰腺形态异常的CT表现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胰腺实质异常的CT表现 胰腺真性囊肿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胰管扩张的MRCP表现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脾大的CT表现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大片脾梗死的CT表现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脾实质异常的CT表现 脾血管瘤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脾挫裂伤的CT表现
第三节 腹部
一、腹部正常影像表现
❖ 重要的腹膜结构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肝内病灶“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肝内病灶“快进慢出”的向心性强化 方式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肝内病灶的环状强化方式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肝细胞癌血管异常的DSA表现
二、肝胆胰脾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 肝细胞癌血管异常的CT表现
胃前壁 胃腔
二、消化道正常影像表现
❖ 十二指肠的CT表现
二、消化道正常影像表现
❖ 正常小肠钡餐造影
二、消化道正常影像表现
❖ 正常小肠及肠系膜的CT表现
二、消化道正常影像表现
❖ 结肠的形态与分布
二、消化道正常影像表现
❖ 正常回盲部
二、消化道正常影像表现
❖ 结肠的CT表现
二、消化道正常影像表现
医学影像学总论PPT

5.对于易发某些疾病的高危人群(如肝硬 化病人、重度吸烟者、遗传性肾癌综合 征家族成员等),定期影像学检查有助 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6.影像学检查也常用于健康体检,能够早 期发现病变尤其是某些恶性肿瘤(早期 肾细胞癌、早期乳腺癌),这对于疾病 的及时治疗、改善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 床意义
生殖
内分泌
肢体
脊柱
CT限度
辐射剂量高 微小早期病变检出困难 定性诊断限度
MRI
利用强外磁场内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特定射 频(radio frequency,RF)脉冲作用下产生磁共振 现象,所进行的一种崭新医学成像技术
低场强——高场强
不同组织在信号强度与灰度不同
信号强度
成像参数
成像序列
多方位图像
组织分辨率高
流空效应
功能成像和波谱检查
MRI临床应用
广泛应用与神经、头颈、纵隔、心血管、 腹部器官、肢体
检出率与敏感度高 定性诊断较好
优势
1、组织分辨力高 2、直接进行水成像 3、直接进行血管成像 4、在体分析组织和病 变代谢物的生化成
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
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
容积再现(VR)
容积再现(VR)
CT仿真内镜成像(CTVE)
CT诊断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 头颈部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形态成像 功能性成像 急诊医学
颅脑
头颈
胸部
消化
泌尿
影像重叠:同一部位结构的综合投影 放大与失真:非点射线的锥形投射 可调性与数字化:CR/DR/DF
-X线灰阶图像
以密度反映人体组织结构变化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在影像上主要以黑
医学影像学总论PPT

宽窗宽显示的CT值范围大,每级灰阶代表的CT值跨度大, 对组织或结构在密度差异之间显示的黑白对比度小。层次 丰富。适用于密度差异大的组织或结构的显示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空间分辨力:
某物体间对X线吸收具有高的差异、形成高对比的条件下,鉴别其细 微结构的能力
影响因素:探测器数目,重建算法,图像 矩阵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MRI)
自旋与核磁
地球自转产生磁场
原子核总是不停地按一定频率绕着自身的轴发生自旋 ( Spin )
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荷,其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因 而以前把磁共振成像称为核磁共振成像(NMRI)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MRI)
MR按主磁场的场强分类 —低场强 小于0.5T —中场强 0.5-1.0T —高场强 1.0-2.0T(1.0T 1.5T 2.0T) —超高场强 大于2.0T(3.0T 4.7T 7.0T)
像的一种单位,相对在CT成像设备中,用每个体素对X线 束的吸收系数来表示其影像信息,并转换成各组织的CT 值,映射在平面图像上对应的像素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图像矩阵 把受检体的体层影像人为加上一个栅格,
并有规律的划分为许多大小(面积)均等的小单 元体。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和编号,便形成一个有 序的数组,此有序数组反映在影像平面形成图像 矩阵。图像矩阵中每个元素即为像素。图像矩阵 是X线束扫描过程中形成的
第一节:X线成像
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安全 准确 简便 经济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体素: 依据CT成像的物理原理,将人体内器官或组织体层划
分有限个小单元体,称为体素。即受检体体层上按一定坐 标人为划分的小体积元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空间分辨力:
某物体间对X线吸收具有高的差异、形成高对比的条件下,鉴别其细 微结构的能力
影响因素:探测器数目,重建算法,图像 矩阵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MRI)
自旋与核磁
地球自转产生磁场
原子核总是不停地按一定频率绕着自身的轴发生自旋 ( Spin )
原子核的质子带正电荷,其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因 而以前把磁共振成像称为核磁共振成像(NMRI)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MRI)
MR按主磁场的场强分类 —低场强 小于0.5T —中场强 0.5-1.0T —高场强 1.0-2.0T(1.0T 1.5T 2.0T) —超高场强 大于2.0T(3.0T 4.7T 7.0T)
像的一种单位,相对在CT成像设备中,用每个体素对X线 束的吸收系数来表示其影像信息,并转换成各组织的CT 值,映射在平面图像上对应的像素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图像矩阵 把受检体的体层影像人为加上一个栅格,
并有规律的划分为许多大小(面积)均等的小单 元体。按照顺序进行排列和编号,便形成一个有 序的数组,此有序数组反映在影像平面形成图像 矩阵。图像矩阵中每个元素即为像素。图像矩阵 是X线束扫描过程中形成的
第一节:X线成像
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安全 准确 简便 经济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体素: 依据CT成像的物理原理,将人体内器官或组织体层划
分有限个小单元体,称为体素。即受检体体层上按一定坐 标人为划分的小体积元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
医学影像学总论教材教学课件

采用X射线束对人体某 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 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 过该层面的X射线,转 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 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 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 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从而得到CT图像。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 使人体组织产生磁共振 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 得到MRI图像,对软组 织分辨率高。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 中的反射、折射等物理 特性,通过仪器接收信 号并处理成图像,主要 用于腹部、妇产科等部 位的检查。
异常形态
如器官增大或缩小,组 织密度改变等,可能提 示炎症、肿瘤等疾病。
异常功能
如代谢异常、激素水平 异常等,可能提示内分 泌系统或代谢性疾病。
异常信号
如医学影像检查中出现的 异常信号影,可能提示血 管病变、感染等疾病。
异常血流
如血流速度异常、血流方向 改变等,可能提示心血管疾
病或血管狭窄等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05 医学影像诊断常见疾病分 析
DSA检查: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技术,通过计算 机处理去除骨骼和软组 织影像,仅留下血管影 像。DSA对血管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 值。
PET检查:正电子发射 断层显像技术,利用正 电子核素标记的葡萄糖 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 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 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 化。PET主要用于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 疾病的诊断。
CT检查:采用X射线束 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 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 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射 线,转变为可见光后, 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 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 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 理。适用于全身各部位 的检查,尤其是颅脑、 胸部、腹部等部位的病 变诊断。
MRI检查:利用强磁场 和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 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计 算机处理成像。MRI对 软组织分辨率高,无辐 射损伤,适用于神经系 统、脊柱、关节等部位 的病变诊断。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PPT课件

21
X线球管
医学影像学
球管基本结构 高速电子流轰击在阳极靶上产生x射线 冷却系统保证球管能连续高效的运22转
医学影像学
二、 X线的特性
X线属于电磁波。
波长范围为0.0006~50nm。
用 于 X 线 成 像 的 波 长 为 0.031 ~ 0.008nm (相当于40~150kV时),比可见光的波 长短,肉眼看不见。此外,X线还具有以 下几方面与X线成像和X线检查相关的特 性:
琴射线,但伦琴愿意谦逊地称它为x射线(简
称x线)。这就是伦琴射线和x射线的由来。
除少数德语国家称它为伦琴射线,全球普
遍称它为x线。
6
医学影像学
随后,x线被广泛的应用于对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和放 射治疗学。x线还用于疾病的预防、康 复和预后随访。在医学之外,还用于X 线衍射分析和工业探伤等多种用途。
9
医学影像学
介 入 放 射 学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VR ) 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 导管等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 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 断的学科。
10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它面向临床各科,应用 于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 显著扩大了原放射学的检查范围和诊断 水平。在服务于临床各科的同时,也大 大促进了各临床学科的发展。
条件、学术水平)
3
医学影像学
4
医学影像学
1895年12月22日伦琴为夫人拍摄了一张手 部X线照片,也是人类第一张x线年1月23日将这一重大发现
在沃尔兹堡物理医学会
(WurzburgPhysico—MedicalSociety)上报告。
X线球管
医学影像学
球管基本结构 高速电子流轰击在阳极靶上产生x射线 冷却系统保证球管能连续高效的运22转
医学影像学
二、 X线的特性
X线属于电磁波。
波长范围为0.0006~50nm。
用 于 X 线 成 像 的 波 长 为 0.031 ~ 0.008nm (相当于40~150kV时),比可见光的波 长短,肉眼看不见。此外,X线还具有以 下几方面与X线成像和X线检查相关的特 性:
琴射线,但伦琴愿意谦逊地称它为x射线(简
称x线)。这就是伦琴射线和x射线的由来。
除少数德语国家称它为伦琴射线,全球普
遍称它为x线。
6
医学影像学
随后,x线被广泛的应用于对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和放 射治疗学。x线还用于疾病的预防、康 复和预后随访。在医学之外,还用于X 线衍射分析和工业探伤等多种用途。
9
医学影像学
介 入 放 射 学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VR ) 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 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 导管等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 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 断的学科。
10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它面向临床各科,应用 于各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 显著扩大了原放射学的检查范围和诊断 水平。在服务于临床各科的同时,也大 大促进了各临床学科的发展。
条件、学术水平)
3
医学影像学
4
医学影像学
1895年12月22日伦琴为夫人拍摄了一张手 部X线照片,也是人类第一张x线年1月23日将这一重大发现
在沃尔兹堡物理医学会
(WurzburgPhysico—MedicalSociety)上报告。
医学影像学PPT总论课件

X-线设备与X线成像性能:
X-线管 变压器 操作台 检查床 影像增强设备
数字化X线设备
计算机线成像(CR)和数字X线成 像(DR) 2.CR设备可与传统X线设备进行组合, 而DR不能与原有X线设备兼容,其包 括DR通用型机、DR胃肠机、DR乳腺 机和DR床旁机。
数字X线成像的优点:
☆摄片条件的宽容范围大; ☆提高了图像质量 ☆具有测量,边缘锐化,减影等多种 图像处理功能 ☆图像信息可摄成照片,也可以由光 盘储存也可输入PACS中。
观察兴趣区在不同序列信号强度的变化;
观察病变大小、形态、数目、与毗邻关系;
特殊的MRI检查: MRCP、MRU 、 MRA、 MRS、DWI、SWI、fMRI
1.扫描时间长 2.检查费用高 3.有检查绝对禁忌症,如动脉瘤夹术后、装有心脏
起搏器者及危重病人等
4.幽闭恐怖现象 5.不利于钙化的显示 6.对肺、胃肠道运用不满意
字转换器(analog/digital converter)转为数
字,输入计算机处理(数字化信息, 各个体
素的X-先吸收系数
获得灰阶图像)。
唉2!02.10高6.77.2科33/c技cr12 ,让你一次看个够…...
CT设备主要有以下三部分:
①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 成;
②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 进行贮存运算;
DR
CR
•普 通 胶 片 胸 片 图 像
同一患者DR图像
对肺内纹理,气管支气管,心影后纹理的观察明显优于前者!
NO TE
TE
更清晰地显示锥体,尤其C7-T1图像
X线造影检查 Contrast examination
第一章_医学影像诊断学课件总论

第一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 和临床应用
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 和临床应用
• 影像诊断的主要依据或信息的来源是图像。 各种成像技术所获得的图像,不论是X线、 超声、CT或MRI,绝大多数都是以由白到 黑不同灰度的影像来显示。不同成像技术 的成像原理并不相同,其图像上的灰度所 反映的组织结构或表示的意义亦就有所不 同
不同成像技术的成像基础
• X线与CT:依据组织间的密度差异,黑、 白灰度所反映的是对X线吸收值的不同 MRI: 依据组织间的弛豫时间差异,黑、白灰度 所映的是代表弛豫时间长短的信号强度 超 声:依据不同组织所具有的声阻抗和衰减 的声学特性,黑、白灰度代表的是回声的 弱与强
X线图像的特点(1)
• X线图像由自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 属于灰度成像 • 这种灰度成像是通过密度及其变化来反映 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和病理状态
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 及综合应用(3)
• 作为一名影像诊断学医师不但需要熟悉和 掌握各种疾病在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 中的异常表现和诊断要点,而且还要了解 和比较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各自优 势和限度,明确它们的适应范围、诊断能 力和价值
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1)
• 对于不同系统和解剖部位,各种成像技术 的适用范围和诊断效果有很大的差异。由 于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和图像特点不 同,而且各个系统和解剖部位的组织类型 亦不相同,因此在影像学检查时,应有针 对性的选用显示疾病效果好、诊断价值高 的成像技术
MRI图像的特点(6)
• 在常规SE序列T1WI或T2WI上叠加预饱和 脂肪抑制技术,可使脂肪组织呈低信号表 现,而保留其它组织的T1或T2对比
MRI图像的特点(7)
• 直接多方位成像也是MRI检查的一个特点。 和常规CT通常获取的轴位断层图像以及通 过后处理得到的重组图像不同,MRI检查可 以直接获得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以及任 何方位的倾斜断层图像
医学影像学总论课件

加强交叉学科合作
未来,医学影像学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医学学科( 如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等)以及理工学科( 如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的交叉合作 ,以共同推动医学的发展。
注重健康管理和预防医学
未来,医学影像学将更加注重健康管理和预防医 学的理念,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方式 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范围
01
02
03
04
诊断疾病
医学影像学可以提供人体内部 结构和病变的直观图像,帮助
医生诊断各种疾病。
监测疾病进展
通过定期进行医学影像学检查 ,可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
效果。
指导治疗
医学影像学还可以为医生提供 精确的定位信息,指导治疗过
程。
评估手术风险
在进行手术前,医学影像学检 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手术的风
CT检查技术的应用
CT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颅脑、胸部、腹部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如颅脑外伤、肺癌、肝癌 等。同时,CT检查技术也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
CT检查技术的优缺点
CT检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能够观察细节等特点,但也存在辐射较大、价格较高、操作 繁琐等缺点。
MRI检查技术
01
MRI检查技术原理
MRI即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场和射频脉冲对人体内部组织进行成
病变、肺部病变、胸腔积液等。
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
03
主要用于骨骼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骨折
、肺炎、胃癌等。
CT诊断
CT机的原理
CT机利用X射线旋转扫描人体,同时接收透过人体后的X射线, 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形成人体横断面的图像。
CT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