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物理质量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质量和密度

初二上册物理知识点:质量和密度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质量和密度【一】质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台秤、电子秤、杆秤、案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阅读117页)【二】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初二物理物质的质量知识点总结(附例题)

物质的质量一、知识点复习1、质量的概念质量是指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理学中常用字母m来表示质量.2、质量概念的理解(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指质量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包括物体的形状、物态及其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例如,一块橡皮泥,不管将它捏成何种形状,它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即质量没有变;一杯水,不管是凝固成冰还是蒸发成水蒸气,它含有水的多少是不变的,即水的质量不变;一张木椅,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月球上,它含有的木材的多少是不变的,即椅子的质量不变.(2)物体与物质的区别A、物体是指在空间中占有一定位置的具体东西,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如玻璃杯这个物体是由玻璃这种物质组成的,铁棒这种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B、同种物质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如木头可以做成桌子,也可以做成椅子。
C、同一物体可以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如碗可以是陶瓷做的,也可以是金属做的。
3、质量的单位。
A、国际单位:千克(kg)B、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C、1t=1000kg,1kg=1000g,1g=1000mg4、质量的测量(天平)(1)调节:底板水平、横梁平衡(2)测量:左物右码(3)读数: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4)注意事项:保持干燥清洁,不能超过天平量程。
5、关于天平使用的重要考点(1)当天平的两个托盘一高一低时,天平左右两端的平衡螺母都向托盘更高的一端移动。
(2)添加砝码的原则:先大后小(3)不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如何放置,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一个小砝码,因此游码的读数始终是加入右盘中的,即M(左)=M(右)+M(砝码)。
注意:若物体误放入右盘,砝码放入左盘,则M(砝码)=M(物体)+M(游码),即M(物体)=M(砝码)—-M(游码) (4)称量质量较小的物体时,用“累积法”。
(5)称量时,游码必须归零。
(6)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右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左调,即平衡螺母的调节方向应与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
202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1. 物理学概述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规律的学科,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等多个分支。
物理学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的方式来解释自然现象,并寻找物理规律。
2. 位置、位移与路程位置指物体所处的位置,位移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移量,路程指物体的实际走过的距离。
位移是矢量量,与方向有关,而路程是标量量,与方向无关。
3. 速度与加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米每秒(m/s)。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4.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或者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恒定,而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会随时间变化。
5. 力与运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导致物体产生加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有惯性,即物体在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6. 牛顿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因此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7.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成多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和分解要根据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进行计算。
8. 阻力与摩擦力阻力是物体运动中受到的一种抵抗力,它与速度有关。
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9. 重力与弹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引力。
弹力是一种弹性体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常见于弹簧、橡皮筋等。
10. 杠杆与杠杆原理杠杆是指由杆和支点组成的简单机械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方向的改变。
11.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直线的形式在空气、真空或者透明介质中传播。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6.1质量(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一、质量及其特性: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 m 表示。
2.符号:m;3.单位:千克(kg);(1)基本单位:千克(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微克(μg)等;1kg=1000g=103g=106mg=109μg 1t=1000kg1斤=500g=0.5kg4.特点: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1)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温度、形状而改变;(2)1kg的冰融化成水后质量是1kg;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一样多。
5.生活中常见的质量:(1)一个鸡蛋:50g;(2)中学生:50~60kg;(3)物理教材:200g;(4)一头大象:6t;【例题1】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经地面工作人员测量,此次带回地球的月壤样品质量共1731g,与在月球上相比,这些样品的质量( )A.没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将月壤样品从月球带回地球是位置变了,但样品中所含月壤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
故选:A。
【变式1】乒乓球不慎被挤扁但无破损,则球内的气体( )A.质量不变 B.体积不变 C.密度不变 D.压强减小【答案】A【解析】解: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压强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例题2】将地球上的物体带到太空中,它所含物质的多少 (选填“有”或“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 (选填“有”或“没有”)变化。
质量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物态、 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没有;没有;位置。
【解析】解:A、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如果只是改变了形状、状态、位置则不会发生改变。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导语】物理学是一种自然科学,重视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特别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产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五篇】,仅供大家查阅。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换算: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um;1um=103nm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视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④读数时,视野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毛病能够避免是不该产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能够减小误差6、特别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二、简单的运动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写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形的描写可能不同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质量》知识点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考前须知: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枯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现在是不是觉得新学期很简单啊,希望这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可以帮助到大家。
努力哦!。
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

物理八年级上册质量一、质量的基本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经典力学中,质量是物体惯性和引力的衡量标准。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其他单位还有克、毫克等。
二、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的测量工具是秤。
实验室中常用的秤有天平、台秤、杆秤等。
其中,天平是最精密的测量工具,一般用于实验室或精密测量。
而生活中常见的电子秤、磅秤等也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三、质量的测量方法使用天平测量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放在右盘,调整游码位置,使天平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的总质量即为待测物体的质量。
使用电子秤测量质量:将待测物体放在电子秤的测量台上,稳定后读取显示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四、质量的单位换算质量的单位换算是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
例如:1千克= 1000克;1克= 1000毫克;1千克= 1000000毫克。
通过单位换算,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质量的大小,并进行精确的测量。
五、质量的物理意义质量在物理学中有重要的物理意义。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质量是物体加速度的反比;在万有引力定律中,质量是物体之间引力大小的衡量标准;在惯性定律中,质量是物体惯性的衡量标准。
因此,深入理解质量的物理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相关定律和概念。
六、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在进行质量测量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首先,选择合适的质量测量工具是关键。
对于精确的质量测量,应使用天平或高精度的电子秤。
其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也是重要的。
例如,在使用天平时,应遵循操作规程,避免误差的产生。
此外,掌握单位的换算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质量的大小。
最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七、生活中的质量应用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常常关注商品的质量,以确保其满足我们的需求。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必备16篇)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1篇xxx、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制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xxx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现象: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3.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5.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6.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7.液化现象: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xxx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xxx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5.吸热与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2篇xxx、本节学习指导本节中需要记忆的知识实在是太多,希望同学们勤奋些,当然理科的记忆不像文科那样可以的去背什么,而是多带着探索理解性去记忆。
本节特别要注意晶体、非晶体的融化、凝固的异同。
还要小心别把“熔化”写成“融化”。
二、知识要点1、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xxx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上册物理质量知识点归纳
初二上册物理质量知识点归纳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1kg=103g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