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提取分离与测定

合集下载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实验报告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 水浴搅拌过程中,随着搅拌的时间加长, 以及水浴的温度升高,加入圆底烧瓶内的无 色萃取剂变成橙黄色,并且不断有气泡产生。 不同萃取剂抽滤过程所得液颜色呈浅黄 色到橙红色,程度不等,所得液经过萃取剂 润洗倒入分液漏斗,液面呈现分层,上层为 有机层,呈橙色(颜色有差别,有些萃取剂 润洗时加入偏多,该颜色仅作参考),下层为 水层,静置一段时间后,颜色逐渐变浅,为 淡黄色。 水浴蒸干加入洗脱液后,三个萃取剂得出 色素的橙色由浅入深顺序为,石油醚,乙酸 乙酯,环己烷。
2
五 实验装置图
图 a 搅拌回流装置
图 b 抽滤装置
图 c 水浴蒸馏装置
六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实验步骤 1、提取 回流搅拌法:称取 30g 新鲜番茄,捣碎,放入 100 毫升三角瓶中,加入 15 毫升无水乙醇, 装上搅拌装置和回流冷凝管,搅拌回流 5 分 钟,抽滤。残渣中加入 15 毫升萃取剂,搅拌 回流 5 分钟,抽滤。合并抽滤所得液,倒入 分液漏斗,加入几滴饱和氯化钠,摇震,静 置分层。分出提取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水浴蒸干待用。
7
整个实验坐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技能不用就会很快退化,对有机实验的操作实在太 生疏,做什么事情,如果想要做好,就要事先做好足够的了解和准备。最大的收获就是可 以练习到了各种实验操作,增强了自己做事动脑的意识,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参考文献: 1、杨春文 番茄红素的提取及纯化条件的研究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 23 卷第 1 期 2、侯纯明,刘德志,谢颖,李文泽 番茄红素提取及优化研究 辽宁化工 第33卷第8期
能有气泡和裂缝。氧化铝柱表面放上 0.5 厘米 黄色,一个底部是红色。
厚的石英砂,放走多余的溶剂直到液面刚刚
达到石英砂表面。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实验综述报告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实验综述报告
2 实 验 目的
0 2 6 O ,6 —8
作 为萃取剂 。因为 C H : C l : 不 与水 混溶 , 所 以必须先除去样品中的水 分 才能有效地从组织 中萃取胡萝 卜 素来 。 故在此之前先用 9 5 %的乙 醇 把番茄组织 中的水 分除去 。根据番茄 红素与 B一胡 萝 卜 素极性
的差别 , 用柱层析可 以将它们分离 。分离 效果可 以用薄层层析进行
检验 。 4 实 验 步 骤
_
__


番茄红素 R,
B 一 胡萝 卜 素
RI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g —6 7
6 注意事项 4 . 1 仪器及药 品 6 . 1 B一胡萝 卜 素对光及 氧非常敏感 , 对酸 、 碱也敏感 , 重金 属 始 回流装置 、 旋转蒸 发仪 、 分 液漏斗 、 层析柱 、 层析缸 、 圆底烧瓶 、 离子特别是铁离子也可使其颜色消失。 抽 滤装 置 、 柱色谱 、 玻璃 棒 、 破碎 机 、 番 茄( 市售 ) 9 5 %乙醇 、 二氯 甲 6 . 2番茄红素 的耐光 、 耐氧化性也很差。实验 时要特别注意。 烷、 中性 A l 2 ( ) , 、 环 己烷 、 石油醚( 6 0 — 9 0 ' : C) 、 硅胶板 。 7 思 考 题 4 . 2 步 骤 7 . 1一般每公斤新鲜成熟 的番茄含 O . 0 2克番茄红 素 , 试分析 可 4 . 2 . 1 提 取 能导致提取率降低 的原因。 新鲜番茄洗净 , 称取 3 0克 , 用破碎机破碎 , 放人 5 0毫升 圆底烧 7 . 2柱色谱分离 B一胡萝 卜 素和番茄红素 时若分离效果不好可 瓶 中, 加入 l 5毫升 9 5 %乙醇 , 摇匀 , 装上 回流冷凝管 。 在水浴 上加热 能 的原 因有哪些? 回流 1 0 分 钟趁热抽滤 ( 只把溶液倒 出 , 残渣 留在瓶 中) 。再加入 1 0 参考文献 毫升二氯 甲烷 , 在水浴上 回流 5 分 钟。冷却 , 将上层溶 液倾 出抽滤 , [ 1 】 王清廉, 沈风 嘉. 有机 化学实验【 M】 . 北京 : 高等教育 出版社, 1 9 9 2 . 固体仍 留在烧瓶 中, 再加 1 O毫升二氯 甲烷重复萃取一次 。 合并 乙醇 [ 2 】 阚健全 . 食 品化 学[ M 】 . 北京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 0 0 8 . 和二氯 甲烷 的提取液 ,倾 人 1 2 5毫升分 液漏斗 中 ,加几 毫升饱和 [ 3 ] z艺旋, 杨志伟等. 番茄红素提取的研 究进展[ J 】 . 安徽 化工, 2 0 1 6 , 0 6 : 8 -2 0. N a C 1 溶液, 振摇 , 静置分层 。将分 出的二 氯 甲烷溶液 置于旋转蒸发 】 仪上 , 旋 蒸 至 仅 有 少 量 的粘 稠 状 物 质 , 盖上盖子待用 。 4 . 2 . 2柱色谱分离 B一胡 萝 卜 素和番茄红素 称取 1 0克 中J 胜氧化铝 , 置 于烧 杯中 , 加人 1 O毫升石油 醚, 搅拌 均匀成浆状 。将 它从 色谱柱顶加入 , 此 时柱 中应 先加入 7毫升石油 醚 。打开活塞 , 让液体流人接收瓶 中。继续将 料注人柱 中 , 直到得到 1 5厘米 高的氧化铝柱 。在这 过程 中 , 应轻 轻 叩击柱子 , 并要 以稳 定 的速率装柱 , 使柱装 得均匀。 装好的柱不能有 裂缝 和气泡 , 否则影响 分离效果 。在装 好的氧化铝柱表 面放 上 0 . 5 厘 米厚 的棉花 , 然后放 走过剩的溶剂 , 直至溶剂 面刚刚达 到棉花顶部上 面, 关闭活塞 。 将粗制的类胡萝 卜 素溶于 1 —2毫升石油醚 中,用滴管加人柱 顶。 并 留下几滴供 以后 的薄层色谱用 , 打开活塞 。 让有色物质 流到 柱上 。当柱顶 刚变 干时 即关 闭活塞 。用滴管沿柱的四壁加人几毫升

番茄红素的提取

番茄红素的提取

天然产物化学
番茄红素
是胡萝卜素的开链异物体。
在成熟的红色植物果实如番茄、西瓜、胡萝卜、 草莓等中含量最高,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番茄。
番茄红素是一种优越的天然色素和生物抗氧化 剂,预防前列腺癌、乳腺癌和消化道(结肠、 直肠与胃)癌的发生
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各种与衰老有 关的疾病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天然产物化学
番茄红素作为新型保健食品、食品添 加剂、化妆品和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 前景。
天然产物化学
根据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性质, 可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等弱极性溶 剂将它们从植物材料中浸提出来。
根据它们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差异, 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用薄层色谱检测 分离效果。
天然产物化学
方法原理
3)根据本实验结果,试提出一个从植 物材料中提取、分离、鉴定植物色素 的一般流程。
点样时毛细管只要轻轻接触板面即可, 切不可划破硅胶板。样品之间的距离为 1~1.5 cm。
将此板放入样层析缸中,盖上盖子。切 勿让展开剂浸没样品斑点。
展开剂: 9:1 石油醚-丙酮
天然产物化学
待溶剂展开至10 cm左右时,取出层析 板。 因斑点会氧化而迅速消失,故要用铅 笔立即圈出。 计算不同样品的Rf值,比较不同样品 Rf值大小的原因以及分离效果。 记录相关数据
天然产物化学
滤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5 mL饱和氯 化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有利分 层),振摇,静止分层。 分出橙黄色有机相 使其流经一个在颈部塞有疏松棉花且 在棉花上铺一层1 cm厚的无水硫酸钠 的三角漏斗,以除去微量水分。 得 提取物
天然产物化学
薄层层析
在硅胶G铺成的薄板上距离底边约1cm 处,分别用毛细管点上2个样品,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类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以羟基类胡萝卜素为主的多种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量为:α-胡萝卜素为5ng/mL,β-胡萝卜素为 4.3ng/mL,γ-胡萝卜素为3.5ng/mL,番茄红素为2.7ng/mL,斑蝥黄素为1.0ng/mL。

1. 方法提要样品以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反复萃取使类胡萝卜素与其他成分分离,在450nm 波长条件下进行HPLC分析检测,通过外标法计算各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2. 仪器(1)高效液相色谱仪。

(2)冷凝回流皂化装置。

(3)旋转蒸发仪。

(4)离心机(5000r/min)。

3. 试剂本方法所使用试剂除特殊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所用水为重蒸馏水。

(1)丙酮-石油醚(1+1体积比)混合溶剂:取相同体积的丙酮、石油醚混匀。

(2)50% KOH甲醇-水溶液:称取250g氢氧化钾,用50mL适量水溶解后,用甲醇定容至500mL容量瓶,备用。

(3)无水硫酸钠(Na-2SO4)。

(4)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5)无水乙醇(C2H5OH)。

(6)流动相使用液:按乙腈+二氯甲烷+甲醇(85+10+5)比例准确量取各溶剂,并充分混匀,经.45μm微孔膜过滤后使用。

(7)类胡萝卜素标样: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

(8)标准溶液:准确称取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斑蝥黄素一定量,先分别用少量的乙酸乙酯溶解,再用甲醇配制成60~80ng/L的标准储备液(于-30℃冻箱保存),使用时再配成3.5~16.5mg/L的标准使用液。

4. 测定步骤(1)样品处理:a. 皂化提取法(如牛奶等脂肪含量较高的样品):取250L鲜牛奶于2℃、5000r/min冷冻离心30min,取上层油脂于250mL皂化瓶中,加入50mL乙醇、40mL 50% KOH甲醇溶液、0.1g BHT,65~75℃回流皂化30min,用石油醚反复提取皂化液,多次水洗至中性后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备用。

设计性实验 ——类胡萝卜素植物色素的色谱分离与仪器分析

设计性实验 ——类胡萝卜素植物色素的色谱分离与仪器分析

类胡萝卜素植物色素的色谱分离与仪器分析设计人:丁永朴班级:农学112学号:113131206类胡萝卜素植物色素的色谱分离与仪器分析【实验目的】1.学习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2.掌握从胡萝卜或番茄中分离提纯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紫外光谱(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其方法。

【实验原理】胡萝卜素是最早发现的一个多烯色素。

后来又发现了许多在结构上与胡萝卜素类似的色素,于是就把这类物质叫做胡萝卜色素类化合物,或者叫做类胡萝卜素。

这类化合物大都难溶于水,易溶于弱极性或非极性的有机溶剂,因此又把这类物质叫做脂溶性色素。

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开链异物体。

番茄红素在成熟的红色植物果实如番茄、西瓜、胡萝卜、草莓、柑桔等中含量最高,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番茄。

CH3CH3CH3CH3CH3CH3CH3CH3CH3CH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5'14'13'12'11'10'9'8'7'6'20'19'18'17'16'5'4'3'2'1'番茄红素(Lycopene)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分子式均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β-胡萝卜素的熔点184℃,番茄红素的熔点174℃。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是不饱和碳氢化合物,难溶于甲醇、乙醇,可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已烷、丙酮,易溶于氯仿、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

β-胡萝卜素的结构式根据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上述性质,故可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等弱极性溶剂将它们从植物材料中浸提出来。

然后,根据它们对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差异,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用薄层色谱检测分离效果。

并根据它们在可见光区有强烈吸收的性质,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β-胡萝卜素的最大吸收峰为451nm,番茄红素的最大吸收峰为472nm。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二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法预习报告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二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法预习报告

实验二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薄层层析法分离一、实验目的(1)理解薄层层析的分析原理(2)学习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方法(3)掌握薄层层析法基本操作(4)学会用薄层层析法鉴定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二、实验原理番茄红素主要来源于番茄(西红柿)、南瓜、西瓜、柿子、桃、芒果、葡萄、草莓、柑橘等果实,茶的叶子及胡萝卜、甘蓝等根部也含有番茄红素。

由于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功能,因此,番茄红素日益受到营养界的关注。

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存在于黄、红色蔬菜中,以胡萝卜中含量尤富。

番茄中也含有一些β-胡萝卜素。

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人体中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夜盲症,而且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都是类胡萝卜素。

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脱水,然后用环乙烷提取,最后利用二者的极性差异用薄层层析法(TLC法)鉴定。

三、实验步骤(一)、番茄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1、除水分称取番茄4g于研体中→捣烂→在漏斗中沥去水分→用纸巾包裹残渣→在研体中滤去水分→加3ml95%乙醇→搅拌→压出乙醇液并弃去→重复一次除水操作→得到残渣2、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置残渣于研体中→加2ml环己烷→搅拌→提取液移至干燥的小试剂管中→加少量的无水硫酸钠→充分振摇→试管口塞上棉花,置于暗处备用(二)薄层层析1、点样TLC板→画起点线、终点线和标记样品点→点样2、展开层析缸(底部垫滤纸)→加适量环己烷后展开→取出TLC板→立即用铅笔标记溶剂前沿和圈出斑点3、计算计算比移值Rf四、思考题(一)拖尾现象产生之原因及解决方法:1、点样量太多,展开剂不能全部负载。

解决方法:寻出合适之点样量后,再进行层析。

2、展开剂pH值偏高。

如以中性展开剂层析酸性物质时,常形成斑点拖尾。

解决方法:在展开剂中加入酸,使解离受到抑制,即可防止斑点拖尾。

3、展开剂的pH值偏低。

新鲜蔬菜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测定

新鲜蔬菜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测定

新鲜蔬菜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班级:临五一班(2小班)姓名:任依梦学号:5117119051
【实验目的】
●掌握从新鲜胡萝卜中提取、分离β-胡萝卜素的方法
●掌握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β-胡萝卜素的紫外光谱图
●了解共轭多烯化合物π→π*跃迁吸收波长的计算方法及共轭多烯化合物的紫
外吸收光谱特征
【实验原理】
简介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具有类似维生素A的活性,有α、β、γ异构体,其中以β-胡萝卜素生理活性最强。

β-胡萝卜素的结构如下:
β-胡萝卜素是长链多烯化合物,它的π-π*跃迁吸收带处于可见光区,因此纯β-胡萝卜素是橘红色晶体。

提取胡萝卜素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有机溶剂来提取。

分离采用柱层析法将提取液中β-胡萝卜素分离出来。

测定经分离提纯的β-胡萝卜素含量可以直接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步骤】
1.β-胡萝卜素的提取
20g新鲜胡萝卜+40mL1:1丙酮-石油醚混合溶剂研磨5min(研钵)萃取(分液漏斗)
2.柱层析
在层析柱中加入少许浸有石油醚的脱脂棉→加入一半层析柱高的石油醚→加入20g中性氧化铝→在氧化铝上面加一圆形滤纸→加入β-胡萝卜素提取液→用9:1(体积比)石油醚-丙酮溶液洗脱,进行层析
3.β-胡萝卜素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测定
将层析分离得到的橙黄色试样稀释后加到1cm的比色皿中,以石油醚作空白试剂,用分光光度计测定400~600nm范围内的吸收
【实验结果】
β-胡萝卜素的吸收曲线。

从番茄提取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

从番茄提取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

从番茄提取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
王襄宾;孔明航;刘玲
【期刊名称】《江西食品工业》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研究从番茄中提取、分离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的工艺技术.结果表明:在丙酮、石油醚、正己烷、乙酸乙酯4种溶剂中,丙酮对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提取率最高.丙酮提取的次数以3次较为适宜.用中性氧化铝柱色谱,依次用石油醚与氯仿洗脱,可分离β-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丙酮提取番茄类胡萝卜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温度60℃、时间4 h、pH值5、料液比1∶5.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王襄宾;孔明航;刘玲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湖北省国营大垸农场,大垸,433300;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番茄酱中八氢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吴增宝;彭代萍;陈文
2.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探讨——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含量的分析测定 [J], 梁少敏;罗亚红;周炽晖;陈志豪;梅俊超;樊亚鸣
3.《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实验综述报告 [J], 邹影;王洪涛
4.番茄酱中八氢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吴增宝;彭代萍;陈文
5.番茄酱中八氢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J], 吴增宝;彭代萍;陈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提取分离与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2、学习用薄层层析法检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点样,展开和计算Rf值的方法。

二.仪器和试剂仪器三角瓶(50ml)、分液漏斗(150ml)、蒸馏瓶(50ml)、普通蒸馏装置(或减压蒸馏装置)、漏斗、色谱柱、硅胶薄层板、量筒、烧杯、层析缸。

试剂胡萝卜、丙酮、石油醚(bp30~60℃)、硅胶(层析用,200~300 目)、无水硫酸钠、石油醚(bp60~90℃)、丙酮:石油醚(1:9)(V/V)。

三.实验方案1、含类胡萝卜素石油醚溶液的制备将新鲜胡萝卜洗净、擦干,切去尾部,切碎。

称取碎鲜胡萝卜【1】10g 于小研钵中,研碎。

碎胡萝卜移至50mL 三角烧瓶中,每次用丙酮10mL 萃取2 次,再用石油醚(bp30~60℃)萃取固体两次,每次10mL。

把石油醚溶液加到丙酮液中。

在分液漏斗中将混合液与50mL饱和氯化钠溶液【2】振荡,分去下层,用蒸馏水洗涤上层液两次,每次50mL,分去水,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石油醚液(约1h),把混合液倒入50mL 圆底烧瓶中,热水浴加热蒸馏,除去溶剂,得固体。

在制得的固体物加入3mL 石油醚(bp60~90℃)拌硅胶1g,在通风橱内抽干,得黄色硅胶颗粒,待上柱。

2、装柱和分离取20cm*1cm 色谱柱一根,垂直装置,以50ml 三角烧瓶作洗脱液的接受器。

用镊子取少许脱脂棉【3】放于干净的色谱柱底部,轻轻塞紧,再在脱脂绵上盖一层厚0.5cm 的海石砂(或用一张比柱内径略小的滤纸代替),关闭活塞,向柱内倒入石油醚(bp60-90℃)至约为柱高的3/4 处,打开活塞,控制流出速度为1 滴/s。

通过一干燥的玻璃漏斗慢慢加入层析硅胶。

用洗耳球轻轻敲打柱身,使填装紧密。

当装填到3/4 时,再在上面加一层0.5cm 厚的海石砂,操作时一直保持上述流速,注意不能使液面低于砂子的上层。

当液面流至离海石砂面1cm 时,立即从玻璃漏斗加入已制备好的含胡萝卜素的黄色硅胶,随后用0.5ml 石油醚洗下管壁的硅胶,如此连续2—3 次,直至洗净为止,然后在色谱柱上装上滴液漏斗,用石油醚(bp60-90℃)作洗脱剂进行洗脱,洗1 滴/s。

当有一黄色的谱带分出,待黄色组分绝大部分洗出时,把洗脱剂换成1:9 丙酮一石油醚(bp60-90℃)混液作洗脱剂进行洗脱,控制流出速度如前(这混液洗脱剂有助于混合物中极性较大的组分移动),又可分出两个黄色组分。

在45—90min 内,柱中物料将全部洗脱出来。

观察这些物料通过柱子的移动情况。

在三角烧瓶中收集3 份洗出液。

用纸色谱、薄层色谱对各段洗出液进行色谱分析。

3.薄层色谱法样品:柱色谱法中洗脱出的份样品液展开剂:1:9 丙酮一石油醚溶液薄层板的制备:取3 片载波体,洗净,晾干。

在50ml 烧杯中放置3g 硅胶G,逐渐加入0.5%cmC 水溶液8ml,调成均匀的糊状,将此糊状物倾于上述洁净的载玻片圣桑,用手将带浆的载玻片在水平的桌面上做上下轻微的颤动,并不时转动方向,制成厚薄均匀,表面光洁的平整的薄层板,然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室温放置晾干后放入烘箱中,缓慢升温至110℃,恒温0.5h,取出,稍冷后置干燥器中备用。

点样:取出上述制好的薄层板,分别在距一端点1cm 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

用毛细管吸取少量样品液,在一块板的起点线上点第一个色带的样品液,根据柱色谱分离的色带,依次点样,如果样点颜色较浅,可重复点样,重复点样前必须待前次样点挥干后进行。

样点直径不超过2mm。

展开:待样点干燥后,小心地放入已加入展开剂的250ml 广口瓶中进行展开。

在瓶的内壁贴一张高5cm,环绕周长4/5 的滤纸,下面浸入展开剂中,以使容器内被展开剂蒸气饱和。

点样一端浸入展开剂0.5cm(样点不浸泡在展开剂中)。

盖好瓶塞,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离板的上端1cm 处取出,尽快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晾干后,量出展开剂和样点移动的距离,计算Rf 值。

四、注意事项1,本实验采取的工艺不同于其他工艺,体现在原料粉碎时加入了稳定剂(5ml 氨水和35ml 乙醇)来防止β-胡萝卜素被氧化,由此可提高提取率。

2、色谱柱填装紧密与否,对分离效果很有影响。

若柱中留有气泡或各部分松紧不匀(更不能有断层或暗沟)时,会影响渗滤速度和显色的均匀。

但如果填装时过分敲击,又会因太紧密而流速太慢。

3、加入砂子的目的是。

在加料是不致把吸附剂冲起,影响分离效果。

4、为了保持色谱柱的均一性,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液或溶液中是必要的。

否则当柱中溶液流干时。

柱身干裂,影响渗滤和显色的均一性。

5、若不用滴液漏斗,也可用每次倒入10ml 洗脱剂的方法进行洗脱6、载玻片上涂层要均匀,既不应有纹路、带团粒,也不应有能看到玻璃的薄涂料点。

7、点样用的毛细管必须专用,不得弄混。

8、点样时,使毛细管液面刚好接触到薄层(滤纸)既可,均匀点样过重而使薄层破坏。

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1.目的要求掌握色素提取方法、柱层析分离方法及薄层色谱初步定性方法。

了解β-胡萝卜素与番茄红素性质的差别。

2.方法原理番茄中含有番茄红素和少量的β-胡萝卜素,二者均属于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为多烯类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本实验先用乙醇将番茄中的水脱去,再用二氯甲烷萃取类胡萝卜素。

因为二氯甲烷与水不混溶,故只有除去水分后才能有效地从组织中萃取出类胡萝卜素。

根据番茄红素与β-胡萝卜素极性的差别,用柱层析可以将它们分离。

分离效果可以用薄层层析进行检验。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新鲜番茄(或番茄酱)。

95%乙醇,二氯甲烷,石油醚(60℃~90℃),氯仿,中性或酸性氧化铝(柱层析用),环己烷,硅胶G,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硫酸钠。

4.掌握要点层析柱装填与操作方法,薄层点样与展开方法。

5.实验内容1)原料处理与色素提取称取新鲜番茄浆20 g于100 mL圆底烧瓶中,加95%乙醇40 mL,摇匀,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5min,趁热稠滤,只将溶液倾出,残渣留在瓶内,加入30 mL二氯甲烷,水浴上加热回流5 min,冷却,将上层溶液倾出抽滤,固体仍保留在烧瓶内,再加10 mL二氯甲烷重复萃取一次。

合并乙醇和2次二氯甲烷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5 mL饱和氯化钠溶液(有利分层),振摇,静止分层。

分出橙黄色有机相,使其流经一个在颈部塞有疏松棉花且在棉花上铺一层1 cm厚的无水硫酸钠的三角漏斗,以除去微量水分。

将此溶液贮存于干燥的有塞子的锥形瓶中。

层析之前,将此溶液在通风橱中用热水浴蒸发至干。

2)柱层析分离取一只长15 cm左右内径为1~1.2 cm的层析柱,柱内装有用石油醚调制的氧化铝。

将粗制的类胡萝卜素溶解在4 mL苯中,用滴管在氧化铝表面附近沿柱壁缓缓加入柱中(留1~滴供以后的薄层层析用),打开活塞,至有色物料在柱顶刚流干时即关闭活塞。

用滴管取几毫升石油醚,沿柱壁洗下色素,并通过放出溶剂至柱顶流干,从而使色素吸附在柱上。

然后加大量的石油醚洗脱,黄色的β-胡萝卜素在柱中移动较快,红色的番茄红素移动较慢。

收集洗脱液至黄色的β-胡萝卜素从柱上完全除去,然后用极性较大的氯仿作洗脱剂洗脱番茄红素(注意更换接受瓶)。

将收集到的两个部分在通风橱内用热水蒸发至干。

将样品分别溶于尽可能少的二氯甲烷中,尽快进行薄层层析。

3)薄层层析在用硅胶G铺成的薄板上距离底边约1 cm处,分别用毛细管点上3个样品,中间点为未分离的混合物,两边分别点上分离得到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

可以多次点样,即点完一次,待溶剂挥发后再在原来的位置点样。

但要注意,必须在同一位置上点,而且样品斑点尽量小。

点样时毛细管只要轻轻接触板面即可,切不可划破硅胶板。

样品之间的距离为1~1.5 cm。

将此板放入样装有环己烷作展开剂的层析缸中,盖上盖子。

切勿让展开剂浸没样品斑点。

待溶剂展开至10 cm左右时,取出层析板。

因斑点会氧化而迅速消失,故要用铅笔立即圈出。

计算不同样品的Rf值,比较不同样品Rf值大小的原因以及分离效果。

6.实验思考题1)在本法中,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操作要点是什么?2)从其它原料提取的类乎萝卜色素,能应用此方法分类类乎萝卜素物质吗?3)能用此法分离类胡萝卜素之外的哪些物质?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提取、分离与测定[摘要]β—胡萝卜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解毒作用,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对防治癌症、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有特效,有植物黄金之称,被誉为“21世纪保健品的新宠”。

因此,提取、分离、鉴定这些活性成分成为研究和开发这些天然生物资源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用常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获得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样品,再用柱色谱法将其分离,用薄层色谱检测分离效果,最后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鉴定。

[关键词]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提取、分离、测定实验基本原理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分子中的碳骨架是由8个异戊二烯单位连接而成的,它们是四萜类化合物。

它们的分子中都有一个较长的π-π共轭体系,能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因而,它们都呈现一定的绿色,β-胡萝卜素是黄色物质,番茄红素是红色物质,所以,又把它们叫做多烯色素。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结构式分别如下:(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多烯色素。

后来,又发现了许多在结构上与胡萝卜素类似的色素,于是就把这类物质叫做胡萝卜素类化合物,或者叫做类胡萝卜素。

这类化合物大都难溶于水,易溶于弱极性或非极性的有机溶剂,因此又把这类化合物叫做脂溶性色素。

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花、果实中,尤以胡萝卜中含量最高。

胡萝卜素有α、β、γ三种异构体,在生物体中以β-异构体含量最多,生理活性最强。

在动物体中,胡萝卜素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又被叫做维生素A原。

胡萝卜素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就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开链异构体。

番茄红素在成熟的红色植物果实如番茄、西瓜、胡萝卜、草莓、柑橘等中含量丰富,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番茄。

由于番茄红素不具有维生素A原活性,因此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

但近年来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一种优越的天然色素和生物抗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它可以预防前列腺癌、乳腺癌和消化道(结肠、直肠与胃)癌的发生,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等各种与衰老有关的疾病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对番茄红素的研究方兴未艾,不仅有大量的研究文章公开发表,而且还有一些相关产品面市。

番茄红素作为新型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和药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分子式均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5,β-胡萝卜素的熔点是184℃,番茄红素的熔点是1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