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测图等高线的绘制
第六章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成图方法

3.3.2 修改数字地面模型(修改三角网) 3.3.3 绘制等高线
• 1.用鼠标选择“等高线”下拉菜单的“绘制等高线”项, 命令区提示:最小高程为490.400米,最大高程为 500.230米 • 2.请输入等高距〈单位:米〉:输入等高距,回车。 • 3.请选择: 1.不光滑 2.张力样条拟合 3.三次B样条拟合 4.SPLINE <1>:选择等高线绘制的方式,例如输入3,回 车。 • 注:SPLINE是内插;张力样条拟合的等高线最忠实于地形。
编写引导文件时,单击下拉菜单“编辑”下的“文本编辑” 或在命令行键入命令“EDIT”并回车后,系统弹出如图所示 对话窗,单击“是(Y)”按钮,文本编辑器便打开,键入 引导文件,完成后存盘退出。
2.定显示区 操作同前所述。 3.编码引导 “编码引导”的功能是自动将坐标数据文件(如 CXKT.DAT)和前面编辑好的引导文件(如CXKT.YD)合 并,生成简码坐标文件。合并是以点号为纽带,以点号建立联 系。该简码坐标数据文件名为了便于记忆可为“*YD.DAT”, 其中“*”用坐标数据文件名所代替。 由引导文件得到的简编码坐标数据文件在形式上与野外采 集的简编码坐标数据文件相同,但其实质有所不同,该文件每 一行最前面的数字仅仅是顺序号,而不是点号。前者各个点已 经经过重新排序,把同一地物点均放在一块,变成一个地物一 个地物地存放,很有规律,其实质是把引导文件和坐标数据文 件合二为一,包含了各个地物的全部信息。后者各个坐标是按 采集时的观测顺序进行记录,同一地物点不一定放在一块,多 个地物点可能相互混杂。其每行最前面的数字表示该点点号。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

大比例尺测图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1.1适用于大比例尺(比例尺大于1:2000)的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或修补测。
1.2原则上,测区面积小于8标准图幅的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或测区面积小于16标准图幅的修补测项目,本作业指导书可以代替技术设计文件;测区面积大于或等于8标准图幅全野外数字测图项目,或测区面积大于或等于16标准图幅的地形图修补测项目,应按规范要求提交技术设计、技术总结、成果质量检查报告等全部技术文件。
1.3 大比例尺测图项目须提交的成果资料,合同或业主有明确要求的,从其规定。
2.技术引用文件GB/T 14912-2005 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268-200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CH/T 1020-2010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3.基本技术要求3.1测绘基准坐标系统:一般采用大连城建坐标系统,业主委托有具体要求的,从其规定。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按业主委托要求采用其它高程基准时,应建立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联系。
大连城建坐标系基本参数:1)投影方式:高斯-克吕格投影或横轴墨卡托投影;2)中央子午线:121°30′;3)投影椭球: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北京54椭球);4)长半轴:6378245m;5)扁率:298.3;6)横轴加常数:30000m。
3.2基本等高距3.3地物点平面位置精度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和临近地物点点间的距离中误差不超过下表规定;当测图单纯为规划设计或一般用途时,可选用表中括号内的指标。
3.4高程注记点精度和密度3.4.1高程注记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1/3。
困难地区放宽0.5倍。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中等高线的绘制

( 1 .Qi n g h l a Ge o l o g y Mi n e r a l S u r v e y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x i n i n g 8 1 0 0 1 2, C h i n a ; 2 .N e w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P l a t e a u S u r v e y i n g Ge o g r a p ic h I n f o r m a t i o n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Qi n g h a i P r o v i n c e ,X i n i n g 8 1 0 0 1 2 ,C h i n a )
和处 理等 高线 与其他 地形 地 物 Nhomakorabea的关 系是 基层 测 量人 员 的
足要 求 ( 特别是 地 形 破碎 的地 方 ) ; 对 地性 线 上 的高 程 点 做好 标记 ; 对 地形破 碎 的地 方绘制 地形 草 图。
2 等高线绘制的关键环节
2 . 1 三 角形 网的 建 立
在测 绘等 高线 地 形 图 时 , 三 角 形 网 的建 立 是 非 常 关 键的, 如果 这 一步 工作 做得 很好 , 则 大大减 小 内业 对等 高 线 修改 的工作 量 。 软 件在建 立三 角形 网时 , 根据 设定 的步 长 , 从 某一 点 开始, 用距 其 最近 的两 点 连接 成初 始三 角形 , 再 以这个 三 角形 的每一 条边 为 基 础 连 接邻 近 的数 据 点 , 组 成 新 的 三 角形 , 如 此继 续下 去 , 直 至所 有 的数 据点 均连 成 三角 形 为 止 。从 以上步骤 可 以看 出 , 软件 在 构建 三 角 网时 , 在 设 定 的步长 允许 范 围 内 , 只 考虑 点 的距离 , 这样 就 可能 出现 山脊 线处 三角 形穿 入 地下 , 在 山谷处 三角 形悬 空 的现 象 , 因而生 成 的等 高 线 也会 出现 与 实 地 不 符 的 错 误 。因 此 , 在建立 三 角 网 时 , 必 须进行人工干预 , 也 就 是 连 好 地 性 线, 地性 线 是地 貌形 态 的骨架 线 , 是 描述 地 貌形 态 时 的控 制线 , 它 主要包 括 山脊线 和山 谷线 。在 连接 地性 线 时 , 一 种方法 是给 每 一个 地 性 线 高 程点 以编 码 , 然后 进行 自动
工程测量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小,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
类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中表示地物中心位置
的点,叫定位点。
3、线形符号
线形符号是指长度依地形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 线形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
4、地物注记 这种称为地物注记。分为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记 三种,如居民地、山脉、河流名称,河流的流速、深度, 房屋的层数、控制点高程、植被的种类。
补充概念
3S技术 RS: Remote Sensing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4D产品 数字线划图 DLG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栅格图 DRG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测图一般过程 明确任务,调查测区 编写技术设计书 地形控制测量 地形测图 检查与验收 图的清绘与整饰 编写技术总结,提交有关资料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 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1、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形 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例符号。如一 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2、非比例符号
消火栓等,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测图的比例尺缩绘到图 纸上。但这些地物又很重要,必须在图上表示出来,则不 管地物的实际尺寸大小,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这
(2)山脊和山谷 山顶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山脊的最高 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 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山脊之间的凹部是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 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
CUMT-8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方法1

Digital Surveying
数字测量学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
Digital Surveying
数字测量学
一、收集资料
测绘任务确定之后,根椐圈定的测区范围,调查了解本测 区及其附近的已有测绘工作情况,并收集本次测量必需的 测绘成果资料。 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包括本测区及其附近控制点成果、测 区内图根控制成果及必需的较小比例尺地形图。
Digital Surveying
Digital Surveying
数字测量学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
Digital Surveying
数字测量学
Digital Surveying
数字测量学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
(1)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上。对中、整平之后,选择一 个已知点作为定向方向,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0°00′。
数字测量学
三、室内准备
4.用绘图仪绘制坐标格网线 目前许多单位购置了绘图仪,可以利用计 算机与绘图仪绘制坐标格网线。最简便的 方法是调用地形图绘图系统的绘制图廓线 与坐标格网的功能。
Digital Surveying
数字测量学
三、室内准备
5.用格网模片绘制坐标格网
不论用何种方法绘制坐标格网,都需进行仔细 的检查。坐标格网的绘制误差不能超过下表规定, 否则该坐标格网不得使用。
Digital Surveying
数字测量学
三、室内准备
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特点和应用

当同一个点多于 2 个连接方向或同一个 点属于不同的地形要素,需要增加公共点记 录。公共点记录点号相同,图形信息码不同。
3、图块的连接方向 构成一个线状和面状符号的碎部点形成一
个图块。一些线状,如陡坎、栏杆符号短线 绘在连接方向右侧;
一、数据的图幅分幅
一个碎部记录文件涉及几幅图 一幅图由多个记录文件
二、图形文件生成 — 图形文件形式 图形文件由图块索引文件、图块点链
文件和坐标文件组成。
图块索引文件包括:符号码、线码、 点数、在点链文件中图块的起点地址。
图块点链文件包括:图块点在坐标文 件中的序号。
坐标文件包括:点号、坐标、高程。
管线及附属设施、 水系及附属设施、
境界、
地貌和土质、
植被。
地形图要素分类代码由 4 位数字组成, 左边一位是大类,后面依次细分为小类、一 级和二级,均用 1 - 9 表示。
例:一般房屋代码为 2110, 简单房屋代码为 2120, 围墙代码为 2430 等。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分类代码
我国当前使用的、最新的大比例尺地 形图图式由国家测绘总局组织制定的、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的 、 1996 年 5 月 1
日 开 始 实 施 的 《1 : 500 1 : 1000 1 :
2000
四、测图坐标的投影 采用测区统一的投影坐标,根据测
区面积大小,可以选择任意投影带作为 测区) 点间连接线型 ( 线型码 )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模式 — 工作程序
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按给以图形信息 码方式不同,工作程序分为两种:
1.在观测碎部点时,坐标数据采用无 图形显示的设备(电子手簿、全站仪内 存)记录,绘制工作草图,在草图上记 录图形信息码。
第八章_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数字测图(DSM)系统
数字测图(DSM)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由地形数据采 集设备和成果设备而组成,在软件的支持下,对地形空 间数据进行采集处理,编辑成图,输出和管理的测绘系 统。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处理系统
输出设备
④观测。用经纬仪瞄准标尺,读取上丝、下丝、中丝读数,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竖盘读数。在观测过程中,应检查定 向是否为0°00′,其不符值不得超过5',否则应重新定向。 ⑤记录。记录者将观测数据记入手簿(表7-8),并把地 形名称填入备注栏。 ⑥计算。按视距测量的公式,计算水平距离、碎部点的高 程,并填入表7-8相应栏内。将展点所需数据立即报给绘 图员。
0.2mm
二、经纬仪测绘法
1.碎部点的选择
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地形图的质量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尺员能否正确合理地选择地形点。 地形点应选在地物或地貌的特征点上 地物特征点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 地物的中心点。 地貌特征点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 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 处的点。
2.测绘方法
极坐标法:用经纬仪直接 测定各碎部点相对于 已知方向的水平角、 视距尺读数和竖直角, 计算出水平距离和高 程,绘图员根据所测 水平角、平距,利用 半圆仪将碎部点描绘 在图板上
经纬仪测绘法
上丝读数 中丝读数 下丝读数
竖直角
B i b 水平角 A a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步骤如下: ①安置仪器。安置经纬仪于测站A点,对中、整平、 量取仪器高读数至厘米)并记入碎部测量手簿。在测 站附近安置图板。 ②定向。将经纬仪瞄准另一个控制点B,使水平度盘 读数为0°00′。 ③立尺。立尺员先观察测站附近的地形情况,与观测 员共同商定跑尺的范围、路线,然后在选定的碎部点 上立标尺,尽量做到跑尺有顺序、不漏点,一点多用, 方便绘图。立尺点与测站间的视距长度应不超过表7 -4中规定的最大视距。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线的绘制在地形图中,等高线是表示地貌起伏的一种重要手段。
常规的平板测图,等高线是由手工描绘的,等高线可以描绘得比较圆滑但精度稍低。
在数字化自动成图系统中,等高线是由计算机自动勾绘,生成的等高线精度相当高。
等高线的绘制步骤:1、展高程点:单击绘图处理菜单下展高程点,选择数据文件,然后根据命令提示区:注记高程点的距离,直接回车表示不对高程点注记进行取舍,若采集的高程点太密,可输入点间距进行取舍。
2、建立DTM:单击等高线菜单下的建立DTM,根据对话框提示建立DTM 的方式可以由数据文件生成,还可以由图面高程点生成。
注:建模过程考虑陡坎,则在生成等高线时就会自动处理,建模过程考虑地性线,则应记录外业测量时哪些点是地性点,先用地性线连起来。
3、修改三角网a、删除三角形:如果在某局部内没有等高线通过的,则可将其局部内相关的三角形删除。
删除三角形的操作方法是:先将要删除三角形的地方局部放大,再选择“等高线”下拉菜单的“删除三角形”项,命令区提示选择对象:这时便可选择要删除的三角形,如果误删,可用“U”命令将误删的三角形恢复。
b. 过滤三角形:可根据用户需要输入符合三角形中最小角的度数或三角形中最大边长最多大于最小边长的倍数等条件的三角形。
如果出现CASS7.0在建立三角网后点无法绘制等高线,可过滤掉部分形状特殊的三角形。
另外,如果生成的等高线不光滑,也可以用此功能将不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过滤掉再生成等高线。
c. 增加三角形:如果要增加三角形时,可选择“等高线”菜单中的“增加三角形”项,依照屏幕的提示在要增加三角形的地方用鼠标点取,如果点取的地方没有高程点,系统会提示输入高程。
d. 三角形内插点:选择此命令后,可根据提示输入要插入的点:在三角形中指定点(可输入坐标或用鼠标直接点取),提示高程(米)=时,输入此点高程。
通过此功能可将此点与相邻的三角形顶点相连构成三角形,同时原三角形会自动被删除。
e. 删三角形顶点:用此功能可将所有由该点生成的三角形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测图等高线的绘制
作者:石强
[摘要]利用计算机进行等高线的自动生成具有速度快的优点,然而等高线的生成受原始资料数据和测图软件的影响,往往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使用CASS数字测图软件过程中,如何选择地形特征点,针对各种地貌的特点构建三角网,生成数字地面模型,是本文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CASS数字测图软件等高线地面高程模型计算机
1概述
随着地面数字测图软件的日臻完善,全站仪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比例尺全野外数字测图手段迅猛发展,已经取代了常规白纸测图。
我公司自应用南方CASS测图软件以来,完成了大量的各种比例尺、各种地形地貌的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现将数字测图中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等高线是地形图表示地形最常用的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等高线的自动生成具有速度快、弹性大等优点,然而等高线的生成受原始资料数据、和测图软件的影响,往往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在根据地形特征点和地性线绘制等高线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等高线的主要方法,如何正确地选择地形特征点,如何利用地性线构建三角网是是绘制等高线的关键。
2地形特征点的选择
全站仪采集数据时,外业司镜员的测量经验和碎部点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内业等高线的生成质量。
绘图员必须指挥司镜员选择地物、地貌点,并跟随司镜员一起观察地貌,描绘地性线,对于局部特殊的地貌应在草图上开窗详细描绘。
在进行地貌采点时,可以用多镜测量,一般在地性线上要采集足够密度的点,尽量多观测特征点。
例如在沟底测了一排点,也应该在沟边再测一排点,地貌变向点和坡度变换点都要立镜,山脊、山谷、鞍部等的宽度要测出,困难地区可采用丈量的方法并在草图上表示,斜坡坎、陡崖,应该在坎上边缘、崖上边缘和坎下边缘、崖下边缘分别立镜测量,并记录坎、崖的走向,测量陡坎时,最好坎上坎下同时测点,也可以在坎上边缘立尺,量出坎下点的比高。
这样生成的等高线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地貌。
在其它地形变化不大的地方,可以适当放宽采点密度。
测量数据传入计算机后,应先对照草图和实地情况对数据进行查错,剔除错误的高程点,对不参加构建数字地面高程模型的点要标识,如在测量居民区时,有时难免要在房顶上立镜,此类不能代表当地高程的碎部点,应使其高程为零,即让内业建地面高程模型时不予考虑这些点。
3组成三角网建立地面高程模型
采用三角网法构成地面高程模型,若只考虑几何条件构网,最大的问题是在某些区域可能出现与实际地形不相符的情况。
如在山脊线处出现三角形穿入地下;山谷线处出现三角形悬空;也有可能出现三角形的边跨越断裂向的情况。
这些情况下勾绘的等高线必然是错误的。
要想得到高精度的地面高程模型,具体的做法如下:
(1)首先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之前,应剔除明显高出地面不能代表当地高程的碎部点,把其高程改为零即可。
使用CASS软件的“选择地性线”功能,使三角网边经过地性线,一般要将山脊线、山谷线、坡度变化线、地貌变向线、坡
顶线和坡底线等用复合线绘出,在自动构网时首先检索出地性线并组成控制边,在此基础上构成三角网。
(2)陡坎在地形图上是用图式符号表示,在外业采集数据时,一般都是在陡坎上边缘或下边缘采集特征点高程,然后量出相应的比高。
在建立地面高程模型前系统自动沿着坎毛的方向插入坎底点(坎底点的高程等于坎顶线上已知点的高程减去坎高),这样新建坎底的点便参与三角网组网的计算。
因此在构网之前必须要先将野外的点位展出来,再用捕捉最近点方式将陡坎绘出来,然后还要赋予陡坎各点坎高。
只有这样才能在陡坎处构成合理的三角网,保证等高线不穿过陡坎符号。
(3)斜坡坎和陡崖在外业采集数据时,直接获取了上、下两边缘线上的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在建地面高程模型时,斜坡坎和陡崖上、下的点应分别构成三角网,而让中间形成一个断裂带,使等高线不能直接穿过。
(4)在地形图上,有一定的区域范围,等高线不可进入该区域内,比如湖泊、河流、双线道路和房屋等。
对于这些地物,外业采集数据时,边界点应详细实测出高程,内业构网时将其边界作为三角网的边,边界上的特征点参与等高线的内插计算,当等高线追踪到这些地物的边界时就不再往前追踪,保证等高线不会穿过地物内部。
4等高线的修改、修饰
一般情况下,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在外业采集的碎部点很难一次性生成理想的等高线,如楼顶上控制点。
另外还因现实地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自动构成的数字地面模型与实际地貌不太一致,这时可以通过修改三角网来修改这些局部不合理的地方。
修改时可以利用软件的“增加三角形”、“删除三角形”、“过滤三角形”等功能。
修改三角网的工作要反复进行,直到满足要求为止,并保存最终的三角网。
然后进行等高线的修饰,等高线在遇到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双线道路、路堤、坑穴、陡坎、斜坡、湖泊、双线河、双线渠、水库、池塘以及注记等均应中断。
在CASS成图软件中提供了自动切除穿陡坎、穿围墙、穿二线间、穿高程注记、穿指定区域内的等高线等功能,应用这些功能完全可以满足等高线的修剪。
当等高线的坡向不能判别时,还应加绘示坡线。
5手工绘制等高线
在地物复杂、田坎密集和平原地区,一般不采用自动生成等高线的方法,而是采用手工绘制等高线的方法。
使用CASS软件手工绘制等高线时,等高线会自动拟合,线体形成有很多节点,修改时非常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绘制等高线时不要直接使用绘制等高线工具,而使用复合线工具来绘制等高线,因为复合线非常容易拉动修改。
在等高线绘制完后可以批量拟合复合线,然后把拟合后的复合线加注等高线属性即可,采用这种方法画出的等高线套合的非常好,非常圆滑、美观。
6等高线的接边
对于较大的测区,一般由几个作业小组共同完成,在数字测图中一般以线状地物来划分各作业组的测量范围,如路、河流、水沟、山脊等,然后拼接在一起。
接边时不能直接将等高线连接起来,这样容易造成局部地貌的变形,而应该对三角网进行连接,先在接边处掏出一定的范围,将该范围的三角网进行连接、修改,
要注意两测的高程是否基本一致,是否满足接边的要求,是否有错误的高程,确认无误后,重新生成等高线。
然后再将掏出的部分与原范围拼接在一起,并将每根等高线连接起来,形成一根根完整的等高线。
7等高线和高程点的注记
等高线的注记一般只注记计曲线,注记的字头应指向山顶或高地,但字头不应指向图纸的下方,地貌复杂的地方,应注意配置,保持地貌的完整。
以用图者能方便地判读高程为原则。
高程点的注记一般选在明显地物点和地形点上,依据地形类别及地物点和地形点的多少,其密度为图上每100cm2内5~10个。
在CASS 软件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等高线注记和高程点过滤功能。
采用按一定间距自动过滤高程点后,还应手工选择一次高程注记点,保证在明显地物点和高程特征点上有注记高程。
8外业巡视
采用CASS软件“测记法”测绘数字地形图,等高线全部在室内绘制,有别于大平板测图,大平板测图可以做到当站现场绘制等高线,做到“站站清、幅幅清”,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修改。
所以在室内绘制好等高线后,绘图员应进行野外巡视,特别是在地物复杂、地貌零乱、破碎的地方应重点巡视,对在等高线绘制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要现场核实。
9结论
对于数字测图中等高线的绘制,任何一种数字测图软件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要想绘制出准确、逼真的等高线,测量人员对地貌的理解、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非常重要。
本文仅叙述了在使用南方CASS软件中积累的几点经验,还有很多的应用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