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肠管(置管)
2021团体标准:成人鼻肠管的置入与维持

2021团体标准:成人鼻肠管的置入与维持1. 引言鼻肠管的置入与维持是成人患者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项技术,为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本团体标准。
本标准主要针对成人鼻肠管的置入与维持过程中的操作要点、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进行详细阐述。
2. 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1. 鼻肠管:一种经鼻腔插入胃肠道,用于营养支持、药物给药、引流及减压等目的的管道。
2. 置入:将鼻肠管从鼻腔插入,通过食管、胃,最终到达小肠的过程。
3. 维持:鼻肠管置入后,对其进行固定、冲洗、更换等护理措施,确保管道通畅、安全的过程。
3. 鼻肠管置入操作要点3.1 术前准备1.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2. 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意识、生命体征、鼻腔通畅程度等。
3. 准备鼻肠管、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液、胶布等物品。
3.2 操作步骤1. 患者取半坐位或平卧位,头向后仰。
2. 清洁鼻腔,消毒鼻腔及口腔。
3. 测量鼻肠管长度,一般为鼻尖至耳垂再至剑突的距离。
4. 鼻肠管末端涂抹石蜡油,轻轻插入鼻腔,通过口腔,进入食管。
5. 插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
6. 确认鼻肠管已进入胃肠道后,进行固定。
4. 鼻肠管维持护理要点4.1 固定1. 使用胶布将鼻肠管固定在面颊部,避免管道移位、脱出。
2. 定期检查胶布的粘贴情况,如有松动、脱落应及时更换。
4.2 冲洗1. 每天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肠管,保持管道通畅。
2. 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4.3 更换1. 鼻肠管的更换频率根据材质及患者状况而定,一般为每周一次。
2. 更换时,先拔出旧鼻肠管,再插入新鼻肠管。
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5.1 鼻腔损伤1. 置管过程中轻柔操作,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2. 置管后注意观察患者鼻腔有无出血、疼痛等症状。
5.2 呼吸道梗阻1. 置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如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处理。
鼻肠管置管术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急救医学部 杨名钫
病历资料
• EICU从2010年3月至今,已收治了36名重症 胰腺炎患者,均采用复尔凯鼻胃管及螺旋 形鼻肠管进行救治。
• 螺旋形鼻肠管的臵管我们首选手法盲插, 成功率达到80%左右,手法盲插失败时进行 B超引导下插管补救,总有效率达100%。
•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酶在胰腺内 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身消化、水肿、出血、 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 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为特点。
回抽提取物的性状
抽吸液的性状:
正常胃液清晰无色,轻度酸味,含少量粘液
正常十二指肠液为黄色,较为粘稠,没有团 絮状物
放射学确定鼻肠管位臵
鼻肠管前端位臵在十二指肠升部远端30cm
放射检查:第3腰椎前方
鼻胃(肠)管臵入
10.用胶带将鼻胃(肠)管固定在病人鼻部, 避免Fra bibliotek管道挤压到鼻腔壁上
妥善安全固定
• 目的:预防和及时发现导管 性并发症,预防喂养管的移
安全固定
位,脱出,保持管道通畅。
鼻胃管固定于两侧脸颊 口胃管固定于下颌 以“高抬平举”法固定胃管
鼻胃肠管臵管准则
• 每 6-8周更换一次鼻胃肠管 • 在另一侧鼻腔放臵新的管道
结论
• 由于重症胰腺炎患者通常存在胃肠麻痹,胃肠胀气,所以 许多情况螺旋胃管无法自行到达空肠.故手法下放臵螺旋 胃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 其优点为: 1.此法操作得当可迅速的建立肠内营养通道 2.解决了胃肠动力差的患者,螺旋胃管无法自行到达空肠 的问题 • 缺点:成功率较胃镜下鼻肠管放臵术低
鼻胃(肠)管臵入
9.冲洗管道、确认管道位臵后立即抽出引导 钢丝。
【2024版】鼻肠管置入法ppt课件

置管准则
管道的维护
为避免发生堵管并确保管道长期正常使用,每次暂 停输液时,用10-25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冲 洗管道,平时每隔8小时冲洗管道一次。
建议本产品仅用于肠内营养液的输注,如需通过鼻 肠管给病人喂药,在给药前后务必对管道进行清洗 (至少用3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以免堵 管。
鼻肠管的置入
鼻肠管的介绍
螺旋型鼻肠管是一种不透X光的聚氨脂管直径 约3.3mm,X光下可见,长度145CM.在盲插过程 中,鼻肠管通过引导钢丝被伸直,置入胃中后 取出导丝,在8至12小时以内,鼻肠管在胃肠 动力正常的情况下自行通过幽门,也可在内窥 镜的帮助下通过幽门、肠管肠内营养直接由鼻 肠管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运动,维 护肠道完整性,减少细菌的移位,降低能量的 消耗与高代谢水平 。
撤除管道
拔出管道之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 冲洗管道,为避免在撤出管道的过程中有残 余液体进入气管,关闭鼻肠管连接头处的防 护帽或夹住管道外段,随后小心平稳地撤出 鼻肠管。
本产品的建议最长使用时间为42天。
SUCCESS
THANK YOU
2024/11/9
鼻肠管与胃管同步置入法
前面所说的只是单纯的置入鼻肠管,而对于如食道癌 手术、胃全切术则需要鼻肠管与胃管一起使用,这就 要求手术室护士掌握技巧。
2. 从食道解剖特点看,作为一个肌性通道,在没有吞 咽动作的情况下是处于塌陷关闭状况的,特别是头 后仰时,食道完全关闭。
导丝引导法
提拉气管法:常规置管约10-15cm至咽部时,操作
者左手自环状软骨下缘环形捏住气管环以及其内的气 管插管轻轻向上牵拉,同时右手将胃管迅速置10cm, 放松气管。
鼻肠管置管技术流程

鼻肠管置管技术流程Inserting a nasogastric tube is a common medical procedure that involves passing a flexible plastic tube through the nose, down the back of the throat, and into the stomach. This procedure is often used to provide nutrition, administer medication, or remove fluids from the stomach. 鼻肠管置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它通过将一根柔软的塑料管从鼻孔插入,沿着喉咙后部通向胃部。
这一程序通常用于提供营养、给药或移除胃部液体。
Before inserting a nasogastric tube, it is important to properly position the patient and explain the procedure to them. The patient should be sitting upright or lying on their side with their head elevated to make it easier for the tube to pass through the nasal passages and into the stomach. 在插入鼻肠管前,重要的是正确安置患者并向他们解释这一程序。
患者应该坐直或侧卧,头部抬高,以便管子更容易通过鼻腔进入胃部。
The healthcare provider will measure the length of the tube needed by inserting it into the patient's nostril and extending it to the earlobe and then down to the tip of the xiphoid process. Thisensures that the tube reaches the stomach without being too long or too short. 医疗保健提供者会通过将管子插入患者的鼻孔,延伸至耳垂,再到剑突尖端来测量所需管子的长度。
鼻肠管置管及维护课件

06
定期更换鼻肠管,防止 管壁老化、破损
08
记录鼻肠管使用情况, 以便后续评估和调整
2
鼻肠管维护
维护方法
01
定期检查鼻 肠管位置, 确保在胃内
02
保持鼻肠管 通畅,防止
堵塞
03
定期更换鼻 肠管,避免
感染
04
观察患者反 应,及时处 理不适症状
维护频率
定期进行鼻肠管
5
更换和维护培训 定期进行鼻肠管
力
03
减少并发症:减少 因营养不良导致的 并发症,降低医疗
费用
04
提高生活质量: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缩短住院时间,加
速康复过程
胃肠减压
01
减轻胃肠道压 力,防止胃肠
道穿孔
02
促进胃肠道蠕 动,帮助消化
和吸收
03
预防和治疗 胃肠道感染
04
减轻胃肠道出 血,防止失血
性休克
05
帮助胃肠道功 能恢复,提高 患者生活质量
4
功能测试 每周更换鼻肠管 3
每日检查鼻肠管 1 位置和固定情况
每日清洁鼻肠管
2
和周围皮肤
维护注意事项
01
保持鼻肠管清 洁,避免污染
02
定期检查鼻肠 管位置,确保
在正确位置
03
观察鼻肠管周 围皮肤情况, 避免皮肤损伤
04
记录鼻肠管使 用情况,以便
医生评估
3
鼻肠管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01
鼻腔粘膜损伤: 鼻腔粘膜破损、
出血、感染等
02
03
04
鼻咽部损伤:鼻 咽部粘膜破损、
出血、感染等
食管损伤:食管 粘膜破损、出血、
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标准

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标准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标准如下:
1.鼻肠管通过食管位置时,通过食管横切面可以观察到导管成"等于号"的强回声信号,纵切面探查时可以观察到导管成"双轨征"。
2.鼻肠管插入55~65cm时,确认胃窦。
通过胃窦处的超声可以观察,向鼻肠管注入30ml生理盐水可见"云雾征",提示鼻肠管在胃内。
3.鼻肠管插入85~90cm时,确认通过幽门。
导管通过幽门是空肠营养管放置的关键步骤。
4.鼻肠管插入110cm时,确认尖端位置。
当超声可见走行在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前方十二指肠水平段内导管导丝的清晰显影时,则提示空肠营养置管成功。
鼻肠管相关知识患者健康教育宣教

鼻肠管的置管方法
胃癌患者通常存在胃肠麻痹,故会出现螺旋胃管无法自 行到达空肠的情况。此时,行X线下放置螺旋胃管不失 为一种好方法。此外,鼻肠管还可以在胃镜下放置。
03
鼻肠管护理
鼻肠管护理
01
妥善固 定
02
预防营 养液沉
淀
03
堵管的 解决方
法
鼻肠管护理
妥善固定
术前向患者宣教留置鼻肠管的意义,告知患者鼻肠管很细,留置时虽会有轻微不适,但可以耐受; 术后应配合医生和护士保留好鼻肠管,不要随便拔出。
鼻肠管及胃管分别予妥善固定。观察时检查一次插管的位置,测量外露部分的长度,做好记录;同时回抽液体,以确保鼻肠管在肠道 内。固定在鼻翼上的胶布每日更换一次,如胶布出现潮湿、脏、脱落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避免鼻肠管牵拉、扭曲、折叠、受压,将体外游离端卷曲固定于患者颈部,以便于患者活动,并 减少管道体外段被牵拉脱落的可能。鼻肠管要保持足够的长度,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告知患者在卧床、翻身时避免挤压鼻肠管。
02 冲洗鼻肠管一次。
鼻肠管护理
预防营养液沉淀
药物鼻饲:饲入药物时,应将药物充分研磨、碾碎,使其呈粉状,待溶解后可直接注入。注 药前后用20毫升温开水冲洗管腔,以免药物和营养液在管腔内凝结成块,造成堵管。不同药 物应分开注入,给药前先用20毫升温开水冲洗鼻肠管;每注入一种药物后用10毫升温开水冲 洗一次,在全部药物注入后再注入20毫升温开水。不能将不同的药物混合在一起或与配方饮 食混合在一起灌注。如注入的是口服钾,其易与营养液发生反应形成凝块,故应先用温开水 冲管,然后注入药物,再用温开水冲管,以免堵管。给药的操作顺序如下:停止营养液滴注 →冲洗→给药(液体形式)→再冲洗→重新开始营养液滴注。
成人鼻肠管留置与维护指南解读

留置的注意事项: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更换鼻肠管
03
留置的并发症:鼻腔出血、感染、胃部不适等
04
维护
0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鼻肠管是否通畅,有无破损或堵塞
02
清洁消毒:使用消毒液对鼻肠管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感染
03
更换鼻肠管:根据医生建议,定期更换鼻肠管
04
记录:记录鼻肠管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更换时间等
签署知情同意书,记录患者同意情况
置管方法
01
准备:选择合适的鼻肠管,准备消毒用品
02
定位:确定鼻肠管的插入位置,通常在鼻腔内
03
消毒:对鼻腔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04
插入:将鼻肠管缓慢插入鼻腔,直至到达指定位置
05
固定:将鼻肠管固定在鼻腔内,防止滑落
06
检查:检查鼻肠管的位置是否正确,确保正常工作
置管注意事项
保持无菌操作:在置管过程中,确保所有操作都遵循无菌原则,以降低感染风险。
01
正确选择置管位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鼻肠管置管位置,确保置管成功。
02
确保管路通畅:在置管过程中,注意保持管路的通畅,避免堵塞或扭曲。
03
定期更换鼻肠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更换鼻肠管,以保持管路的清洁和通畅。
05
观察患者活动情况:有无活动受限、疼痛等
06
维护频率
3
2
4
1
每日检查:检查鼻肠管是否通畅,有无破损、脱落等异常情况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鼻肠管的留置效果,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留置时间
每周更换:每周更换一次鼻肠管,确保管路清洁、无污染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鼻肠管,保持管路清洁、无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置管过幽门
螺旋型鼻肠管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胃
十二 指肠
空肠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
置管步骤-双管鉴定法
回抽肠管
抽到肠液
肠管注液
胃管、肠管 均未抽到
双管的优点
• 胃肠减压 • 有效解决胃肠积气 • 减少反复X线摄片
主动置管关键点
• 体位——右侧卧位(解剖结构) • 胃内注气 (200ml) • 遇到阻力时的手法
NJT 前
NJT 后
73% (22/30)
6.7% (2/30)
70% (21/30)
40% (12/30)
56.7% (17/30)
6.7% (2/30)
43.3% (13/30)
10% (3/30)
≤8分 73.3% (22/30) ≤8分 23.3% (7/30) 9-12分 26.7% (8/30) 9-12分 43.3% (13/30)
防 堵管
营养泵匀速注入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 药物性状 脉冲冲管
定期换管
管路维护
固定
防 脱管
约束
管路护理
如何保持管路通畅 1.应定时冲洗管道,冲洗量20-50毫升 2.冲洗液: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冲洗时间:输注前、给药时、输注结束,连续输注 营养液时,应每4小时用无菌水或温开水冲洗。 4.给药前后也务必冲洗管道(至少20-30毫升清水)
➢ 输注时应观察病人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输注
管饲给药的五个规定
• 给药前停止EN • 冲洗喂养管 • 碾碎 • 可行时首选溶解法且不混和药物 • 每给1种药后都要冲洗
临床效果
能量供给目标 血清白蛋白(<35g/L) 吸入性肺炎 营养输注不耐受 预后(GCS )
被动等待过幽门
主
被
动
动
个案介绍
• 女性,90岁 • 重度颅脑创伤 • 长期卧床、反复吸入性肺炎 • 曾经置鼻肠管失败,家属拒绝做PEG
个案介绍
不 轻 易 放 弃
成功
较浅
失败
管道护理
每日评估
1. 外露长度 2. 使用过程中确保位置正确 3. 通畅 4. 注意管路压迫皮肤引发的溃疡
管路维护
※小窍门:喂养管堵塞时可用碳酸型饮料冲洗管道
输注护理
➢ 连接肠内营养泵的营养袋管路建议24h更换
➢ 速度:控制输注速度从低到高:一般从40—60ml/h到 100—150ml/h,极其危重患者起始输注速度可从 20-30ml/hr开始
➢ 温度:要注意肠内营养液的温度 30℃—45 ℃(电加温)
➢ 角度:胃内喂养时,病人应取头高30°— 45°半卧位
≥13分 33.4% (10/30)
NJT与PEG(PEJ)
NJT
操作
简单、易行
家属依从性 易接受
护理
简单
耐受性
较好,自行拔管,逆蠕动
PEG/J 内镜辅助下 不易接受 定期换药、旋转管路 好
并发症
少
费用 适用人群
较低 短期需要管饲,预后较好
少,注意感染(我们曾经一例 死于腹腔感染)
较高
长期需要管饲,预后不佳
• 在不同状态下,误吸发生率不同 • 睡眠状态约为45%,意识障碍者约为70%,放
置肠内喂养管(enteral tube feeding,ETB)约 为50%,气管插管约为50% ~ 75% • 误吸导致的吸人性肺炎发生率为10% ~43%
误吸处理推荐意见
• 尽量幽门后置管 • 每4小时测定胃内残留量,大于150ml,延缓EN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1版)
肠内营养途径与方式
• 鼻胃管 (NGT) • 鼻空肠管 (NJT)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 (PEG/PEJ) • 手术放置空肠造口管
鼻胃管的局限性
• 不宜达到能量供给目标 • 肠内营养耐受性差 •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高
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误吸
床旁盲插鼻肠管的经验分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高压氧科 狄红梅
高压氧舱
危重症治疗与护理
疾病分布
缺血缺氧性脑 病
14%
重度颅脑创伤 19%
脑脓肿 3%
脑垂体瘤 术后 3%
脑卒中 61%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 保护胃黏膜屏障 • 减少危重患者感染发生 • 降低医疗费用 • 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首选肠内营养
优先选择幽门后置管
PEG/J的局限性
• 有创操作,家属不接受 • 费用 • 科室协作问题
床旁鼻肠管的优点
简单易行 护理方便
无创 易接受
床旁鼻肠管问题
• 总成功率不高 • 常用的被动等待过幽门所需时间长 • 需反复行X线摄片鉴定
我们的希望
探讨增加床旁盲插鼻肠管成功率的方法
减少X线摄片的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