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设计

合集下载

年产20万吨PX装置的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年产20万吨PX装置的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年产20万吨PX装置的工艺设计一、文献综述1.1课题研究意义对二甲苯(PX)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甜味和芳香气味,不溶于水,溶于酒精、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对二甲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二甲苯广泛存在于汽油中。

在汽油中的含量约6%~10%,是汽油高性能抗爆性的重要组分,没有它,就不能生产高品质的汽油。

PX为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生产对二苯甲酸(PTA)及对二苯甲酸二甲酯(DMT),分别占PX消费量的80%和12%左右,这两种单体又是生产聚酯纤维和聚酯塑料的原料。

全球产量的98%左右用于生产聚酯。

聚酯的绝大部分用于生产涤纶,涤纶是目前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化纤品。

我国是化纤大国,合成纤维生产需要大量PX。

部分聚酯用于制造饮料瓶,我们日常消费的可乐、汽水、果汁,都可以是用聚酯瓶包装的。

除此之外,对二甲苯在医药、香料、油墨、农药、染料以及溶剂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对二甲苯的广泛用途使它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所以,PX装置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

1.2 PX装置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1.2.1 PX装置国内外现状聚酯纤维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其上游原料精对苯甲酸的消耗,进而有拉动了PTA的上游原料对二甲苯的市场严重供不应求,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2012年,世界PX的装置生产能力约4000万吨/年,70%以上的装置在亚洲地区,新建产能也大都集中在亚洲,主要为韩国和中国。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是最大的生产集团,占总产能的42.5%其次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占总产能的22.0%。

2009年是我国PX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新增产能284万吨,比2008年的442.1万吨增长64.2%。

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PX 的生产厂家有13家总生产能力达到821.1万吨/年。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PX生产和消费国,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20%,消费量占全球38%左右。

北美地区的新建PX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用于生产PTA的PX将提高到82.1%。

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市场现状及预测(一)市场状况目前,我国乙二醇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和聚酯多元醇等。

其中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其消费量约占国总消费量的94.0%,另外约6.0%用于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

近年来,我国聚酯(包括聚酯纤维、聚酯树脂和薄膜等)的生产发展很快,2000年生产能力只有595万吨,2006年已经增加到约2150万吨。

据中国聚酯协会预测,2008年我国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730万吨,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05万吨;2010年聚酯的产量将达到约1900万吨,届时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665万吨。

加上在防冻剂以及其他方面的消费量,预计我国乙二醇的总需求量,2008年将达约636万吨,2010年将达到约710万吨。

(二)进出口及表观消费量1、表观消费量近10年来,由于聚酯工业需求强劲,国市场对乙二醇的需求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1995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65.69万吨,2000年达到195.71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24.40%。

进入21世纪以来,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继续大幅增长,2002年突破300万吨大关,达到301.99万吨,成为超过美国的世界第一大乙二醇消费国,2006年更是达到562.04万吨,2001~2006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8.53%。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见表1。

2、进出口虽然我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较快,但仍不能满足国聚酯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1995年我国乙二醇进口量只有20.54万吨,2000年进口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4.97万吨,2006年更是增加到406.13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72.26%。

表1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的供需情况单位:万吨/年年份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1997 70.74 19.93 2.36 88.31 80.10 1998 74.97 30.82 0.52 105.27 71.22 1999 84.38 56.69 0.013 141.06 59.82 2000 90.75 104.97 0.015 195.71 46.37 2001 80.75 159.71 0.23 240.23 33.612002 90.61 214.57 3.19 301.99 30.00 2003 96.93 251.61 2.34 346.20 28.00 2004 94.91 339.10 2.58 431.43 22.00 2005 110.08 400.03 1.28 508.83 21.63 2006 156.00 406.13 0.09 562.04 27.76 (三)生产能力及生产厂家表2 乙二醇生产厂家一览表单位:万吨/年序号生产厂家名称生产能力技术来源备注1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 SD氧气法1998年7月扩产2 中石油石化分公司 6.0 UCC氧气法1989年技改3 中石油石化分公司 6.0 Shell氧气法2000年扩产4 中石油石化分公司15.9 SD氧气法1996年投产,2002年扩产5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 SD氧气法1996年投产6 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 SD氧气法1999年扩产7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5 SD氧气法2002年扩产8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10.0 Shell氧气法1996年投产9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4.2 Shell氧气法1996年投产10 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5.0 SD氧气法1996年投产,2002年扩产11 某—某有限公司30.0 2005年投产12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32.0 2006年2月投产13 上海石油化工公司38.0 2007年3月投产合计211.6注明:全部为石油乙烯-环氧乙烷路线,SD为美国科学设计公司,UCC为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Shell为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公司,简称壳牌公司。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别名涤纶树脂或聚酯树脂,俗称涤纶。

PET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经酯化和缩聚而成的高聚物,是热塑性聚酯之一,英国的卜内门〔ICI〕公司的Crothers于20世纪30年代末发觉,40年代投入工业化生产,要紧用于生产涤纶纤维。

1953年杜邦公司首次开发出PET纤维产品。

由于它的原料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及合成树脂技术成熟,其进展速度使任何一种纤维都难以比拟。

PET的用途不要紧局限于纤维,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各类容器、包装材料、薄膜、胶片、工程塑料等领域,目前,PET正在越来越多地取代铝、玻璃、陶瓷、纸张、木材、钢铁和其他合成材料,聚酯的家庭也在连续扩大。

它优良的综合性及较好的服用性,在保持其固有特点同时,在接近天然化如穿着舒服性、染色性、抗静电性、吸湿性及外表美观等方面更接近于天然纤维,因此使其更具进展优势。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PET,现在生产能力专门大。

2000年总生产能力可达5000Kt/a。

国内在90年代引进了吉玛、钟纺、伊文达和杜邦的工艺,使聚酯生产进入了工业腾飞时期。

但目前PET树脂多用于纤维生产。

PET工程塑料产品成本低,工作性优于PBT,且原料易得,可加速进展PET塑料的开发与应用。

在我国,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中国石化巴陵公司就完成了PET工程塑料的实验室研制项目。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PET工程塑料的生产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只有极少量生产,差不多上还属于空白,因此也有着极大的进展潜力。

而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乃至全球对聚酯的需求越来越大,更为我国聚酯行业的进展带来庞大的商机,我们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不断完善和提高聚酯的生产技术,并研究开发新型聚酯产品,以增强我国聚酯行业的竞争能力。

1 PET简介1.1 PET的进展历史与现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1941年英国的J.R.Whenfield和J.T.Dikson采纳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直截了当酯化缩聚制得,最初是作为合成纤维的原料而开发的。

年产2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设计

年产2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设计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聚合物,常用于纤维、塑料等行业。

要设计年产20万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装置,需要从原材料选取、反应条件、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选取原材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主要原料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可以通过苯与甲醛进行氧化反应得到,乙二醇则可以通过乙烯与水进行加氢反应得到。

在选择乙二醇原料时,需要考虑到纯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其次,确定反应条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合成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一般来说,反应温度控制在180-240℃之间,压力控制在0.5-1.5MPa之间。

同时,反应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有锰醋酸盐和醋酸锡等。

催化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催化效果和使用成本等因素。

然后,设计工艺流程。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两个步骤。

酯化反应是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通过酯化剂进行反应得到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过程。

聚合反应是将酯反应产物进行进一步聚合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反应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反应条件的控制以及产品的分离和纯化等工艺环节。

此外,还需考虑生产装置的规模和能耗等因素。

年产20万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属于大型生产装置,需要相应的生产设备和配套设施。

在设计装置规模时,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能力和生产成本等因素。

综上所述,设计年产2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装置需要全面考虑原材料选取、反应条件、工艺流程、生产规模和能耗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生产过程,满足市场需求。

(完整版)年产十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完整版)年产十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十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日期:2012年6月10日摘要本设计是年产十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脂(PET)合成的工艺设计。

本文对PET 的研究,生产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阐述了其在化学工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并介绍了PET 的制备方法和确定了PET的生产工艺。

在确定PET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主要设备选型,工艺管路设计。

并利用Aspen软件对主要的流程进行模拟。

利用Auto CAD软件绘制主要设备图,工艺流程图以及车间布置图。

文中还对三废处理及废料回收、节能措施与安全防范、技术经济初步分析核算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醇脂,PET , Aspen, Auto CADSummaryThis design is an annual output of one . In this paper, the PET study, a deta iled overview of the production, expounds its role and position chemical in indust ry. And introduces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PET and set the PET productio n technology.In determining the PET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conducted on the b asis of the material balance calculations, equipment selection, process piping desig n. And simulating the main prograss by the software Aspen. Use Auto CAD softw are draw the main equipment figure, process flow diagram and workshop layout fi gure. The paper also for waste treatment and recycling,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 d safety,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imply explain ed.Key words: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Aspen, Auto CAD目录前言 (6)1 概述 (7)1.1基本概念 (7)1.2聚酯产品规格 (3)1.3国内外聚酯生产现状 (3)1.4全球聚酯发展与展望 (4)1.5聚酯的应用 (5)2. PET简介 (6)2.1结构与性能 (6)2.1.1原料性能指标 (6)2.1.2PET结构及性能 (9)2.2合成PET的副反应 (10)3. PET生产工艺及工艺路线的选择 (12)3.1合成原理及路线 (12)3.1.1合成原理 (12)3.1.2合成路线 (12)3.2PET生产工艺流程 (15)3.2.1连续缩聚 (16)3.2.2间歇缩聚 (16)3.3合成路线的选择及流程简述 (16)3.4世界主要生产技术 (17)3.5PET生产工艺条件 (18)3.5.1催化剂 (18)3.5.2稳定剂 (18)3.5.3缩聚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18)3.5.4缩聚反应的压力 (19)3.5.5搅拌的影响 (19)3.5.6其他添加剂 (20)3.5.7总结 (20)3.6影响聚酯切片质量的因素 (20)3.6.1EGPTA投料比 (21)3.6.2反应温度 (21)3.6.3酯化反应时间 (21)3.6.4缩聚反应釜的真空度 (21)3.6.5缩聚反应温度 (21)3.6.6缩聚反应时间 (21)3.6.7凝聚粒子 (22)4 物料衡算 (23)4.1物料平衡关系 (23)4.2物料发生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变化 (23)4.2.1化学变化 (23)4.2.2物理化学变化(相变化) (24)4.3其它数据 (24)4.4计算过程 (26)4.5物料平衡结果总汇 (31)5 能量衡算 (34)5.1主要反应条件 (34)6 非标准设备的计算及定型设备的选型 (35)6.1聚酯反应器的选型原理 (36)6.2第一酯化反应器 (37)6.2.1反应器体积 (37)6.2.2搅拌装置的设计 (39)7 工艺管道的计算 (39)7.1EG进料管的选型 (39)7.2水蒸气排放管的选型 (40)8 聚酯生产的三废处理及废料回收 (40)8.1聚酯生产的三废处理 (40)8.2聚酯废料的回收 (41)8.2.1传统的化学回收技术 (42)8.2.2聚酯回收技术进展 (42)8.2.3聚酯回收市场及工业前景分析 (44)9 聚酯生产中的节能措施与安全防范 (45)9.1六种节能技术在聚酯生产中的应用 (45)9.1.1冷凝液回用 (45)9.1.2使用氧气尾气输送对苯二甲酸 (46)9.1.3优化工艺降低反应水中乙二醇(EG)含量 (47)9.1.4EG回用 (47)9.1.5热媒炉“油”改“气” (47)9.1.6聚酯装置碱洗技术 (48)9.2安全防范 (48)9.2.1防火防爆 (48)9.2.2防毒 (49)9.2.3防烫伤 (49)9.2.4防辐射 (49)10 技术经济初步分析核算 (50)11 计算机模拟过程 (52)11.1.画出流程图 (52)11.2.基本设置 (52)11.3.定义组分 (52)11.4.定义聚合物的连段结构 (53)11.5.聚合物属性的定义 (53)11.6.定义低聚物 (54)11.7.热力学方法的选择 (54)11.8.输入进料数据 (54)11.9.输入反应器数据 (55)11.10.反应基团定义 (55)11.11.定义反应速率常数 (56)11.12.给每个反应定义反应速率常数 (56)11.13计算结果 (57)参考文献 (58)致谢 (59)前言聚酯是热塑性饱和聚酯的总称,它包括PET、PEN、PCT及其共聚物等。

HG∕T 5871-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

HG∕T 5871-2021 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
根据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PET)树脂产品特点和生产工艺特性,同时考虑到社会关注度高, 国家法律或政策明确要求的环境影响种类,选取关键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产品属性进行评 价,本技术规范选取原料单耗、新鲜水使用量、废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率、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 品废水排放量和有机废液无害化处置率、纯度、水分、重金属和羰基数等指标进行评价。
2
4.2 评价方法和流程
4.2.1 评价方法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产品可称为绿色设计产品: a) 满足基本要求(见 5.1)和评价指标要求(见 5.2); b) 提供对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报告。
4.2.2 评价流程
根据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产品的特点,明确评价范围,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和生命 周期评价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对产品进行评价,符 合基本要求和评价指标要求,同时提供该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报告,可以判定该产品符合绿色设计产品 的评价要求。评价流程见图 1。
在分析指标的符合性评价结果以及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绿色产品设计改进的具体方 案。 6.2.4 评价报告主要结论
应说明该产品对评价指标的符合性结论、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提出的改进方案,并根据评价结论初 步判断该产品是否为绿色设计产品。 6.2.5 附件
报告中应在附件中提供: a) 产品原始包装图; b) 产品生产材料清单; c) 产品工艺表(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等); d) 各单元过程的数据收集表; e) 其他。
符合 GB 31572,提供说明
产品生产
符合 GB 31572,提供说明
产品生产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提供说明

毕业设计-年产十二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年产十二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年产十二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作者邓超学院化学化工专业材料化学学号********** 指导教师曾祥成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毕业设计任务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系(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生姓名: 邓超学号: 1006030109 专业: 材料化学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年产十二万吨PET合成工段工艺设计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2014年02 月18日开始至2014年5 月30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1)中国期刊网;(2)外文期刊网;(3)聚合物合成工艺设计。

4 设计(论文)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PET性能简介。

(2)PET合成路线的选取及工艺计算。

(3)合成工厂的设计和设备的选型。

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1)设计说明书规范、整洁,文字力求简练;(2)设计图纸规范、整洁;(3)按毕业设计大纲要求完成规定数量的图纸;(4)设计图纸必须全部采用计算机绘图。

6 发题时间:2014 年02 月18 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态度,研究内容与方法,工作量,文献应用,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人:(签名)年月日指导人评定成绩: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文本格式、图纸规范程度,工作量,研究内容与方法,实用性与科学性,结论和存在的不足等进行综合评价]评阅人:(签名)年月日评阅人评定成绩: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日期:学生:学号:班级:题目: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下列材料:1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2 设计(论文)图纸共页3 指导人、评阅人评语共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主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思路,设计(论文)质量,文本图纸规范程度和对设计(论文)的介绍,回答问题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签名)(签名)(签名)答辩成绩:总评成绩:摘要本设计是年产12万吨涤纶(PET)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2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设计

年产20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设计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A)20万吨/年生产线设计
一、概要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A)称为对苯亚乙烯二醇(PEG),它是一
种由聚醚酯化料和二甲苯基脲聚合而成的无醛聚醚类高分子化合物,具有
良好的耐热性和耐湿性,水溶性好,用于聚氯乙烯塑料、氨纶、醋酸纤维、聚酯纤维等领域,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本文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为
20万吨/年PTA生产线提供设计方案。

二、工艺流程
三、设备规格
根据PTA生产线的工艺流程,可确定主要的生产设备,包括:1)合
成汽油制氢装置:圆筒形气液塔1台,负压合成塔1台;2)精制蒸馏装置:毛细管加热炉1台,酸净装置2台,乙烯塔1台;3)脱色蒸汽脱硫:排放阀3台,检漏阀3台,脱硫塔3台;4)加氢褪黑装置:反应器1台,进料阀1台,产物阀1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20 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工艺设计目录刖言 (1)1概述.................................................................... -2 -1.1基本概念..................................................................... -2 - 1.2聚酯产品规格................................................................. -3 - 1.3国内外聚酯生产现状. (3)1.4全球聚酯发展与展望................................................... -5 -1.5聚酯的应用............................................................ -5 -2.PET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结构与性能............................................................ -6 - 2.1.1原料性能指标........................................................ -6 - 2.1.2PET结构及性能 . (10)2.2合成PET的副反应...................................................... -11 -3.PET生产工艺及工艺路线的选择 .......................................... -13 - 3.1合成原理及路线........................................................ -13 - 3.1.1合成原理............................................................ -13 - 3.1.2合成路线............................................................ -14 - 3.2PET生产工艺流程 . (17)3.2.1连续缩聚............................................................ -17 - 3.2.2间歇缩聚............................................................ -18 - 3.3合成路线的选择及流程简述 (18)3.4世界主要生产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PET生产工艺条件 ................................................. -183.5.1催化剂............................................................ -18 -3.5.2稳定剂............................................................ -19 - 3.5.3缩聚反应的温度与时间............................................... -19 - 3.5.4缩聚反应的压力...................................................... -20 - 3.5.5搅拌的影响......................................................... -21 - 3.5.6其他添加剂......................................................... -21 - 3.5.7总结............................................................... -22 - 3.6影响聚酯切片质量的因素............................................... -223.6.1EG/PTA投料比...................................................... -22 - 3.6.2反应温度............................................................ -23 - 3.6.3酯化反应时间........................................................ -23 - 3.6.4缩聚反应釜的真空度................................................. -23 - 3.6.5缩聚反应温度........................................................ -23 - 3.6.6缩聚反应时间........................................................ -23 - 3.6.7凝聚粒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物料衡算.............................................................. -24 -4.1物料平衡关系.......................................................... -24 - 4.2物料发生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变化......................................... -26 - 4.2.1化学变化............................................................ -26 - 4.2.2物理化学变化(相变化)............................................. -26 - 4.3其它数据.............................................................. -27 - 4.4计算过程.............................................................. -29 - 4.5物料平衡结果总汇..................................................... -35 - 5能量衡算.............................................................. -35 -5.1主要反应条件......................................................... -35 - 6非标准设备的计算及定型设备的选型....................................... -37 -6.1聚酯反应器的选型原理................................................. -38 - 6.2第一酯化反应器........................................................ -40 -6.2.1反应器体积.......................................................... -40 - 6.2.2搅拌装置的设计...................................................... -42 - 7工艺管道的计算........................................................ -42 -7.1EG进料管的选型..................................................... -42 -7.2水蒸气排放管的选型................................................... -43 -8聚酯生产的三废处理及废料回收 (2)8.1聚酯生产的三废处理 (2)8.2聚酯废料的回收 (3)8.2.1传统的化学回收技术 (3)8.2.2聚酯回收技术进展 (4)8.2.3聚酯回收市场及工业前景分析 (5)9聚酯生产中的节能措施与安全防范 (7)9.1六种节能技术在聚酯生产中的应用 (7)9.1.1冷凝液回用 (7)9.1.2使用氧气尾气输送对苯二甲酸 (8)9.1.3优化工艺降低反应水中乙二醇(EG含量 (8)9.1.4EG 回用 (8)9.1.5热媒炉“油”改“气” (9)9.1.6聚酯装置碱洗技术 (9)9.2安全防范 (10)9.2.1防火防爆 (10)9.2.2防毒 (10)9.2.3防烫伤 (11)9.2.4防辐射 (11)10技术经济初步分析核算 (12)11计算机模拟过程 (14)11.1.画出流程图 (14)11.2.基本设置 (14)11.3.定义组分 (14)11.4.定义聚合物的连段结构 (15)11.5......................................................................................................................................... 聚合物属性的定义.. (15)116定义低聚物 (15)11.7.热力学方法的选择 (16)11.8.输入进料数据 (16)11.9.输入反应器数据 (16)11.10.反应基团定义 (16)11.11.定义反应速率常数 (17)11.12.给每个反应定义反应速率常数 (17)11.13计算结果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