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0 电子的发现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心得体会

电子技术心得体会

电子技术心得体会•相关推荐电子技术心得体会(精选10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技术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子技术心得体会篇1从事教学工作以来,讲过了电子技术相关的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字电路,面对了本科生、专科生、工商学院学生和自考生,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一直在不断学习,不断的思考一些问题,并努力解决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这次参加全国电子技术高级研修培训班,听了华老师、阎老师等各位老师的讲座,加上和各位老师的讨论,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有很多的体会,但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主观上认可了研究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现将本次培训的体会总结如下:要研究教学方法:这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真正认识到学习教学方法、研究适合课程和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法的重要。

尽管从事多年了的教学工作,从客观上也知道研究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但说实在的,总觉的这东西有点虚,每次涉及到写教改文章或申请教研项目时,也会带上几笔,不过不是真的理解了多了,真的把它摆到了重要位置,而只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所写论文有一定的高度,人家会采纳;只有提到了自己都不懂、都不知道合不合理的教学方法时,人家才会觉的该教研项目具有立项研究的价值。

说实话,我得逞了:教学论文有发表的,为课程组写才教学项目也立项了,但我从来没有真正觉得系统的研究教学方法有多重要,认可教师教好一门课就要好好去研究教学方法。

事实上在教学中我有没有用到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了?这次培训听了华老师的讲课后,我惊喜的发现,原来在我不知道这些名词的情况下,我在实际教学中也采用了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原来,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

而作为一名教师,我总在坚持不懈地在做一件事情:怎样让我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有收获,怎样让学生获取本课程的的知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浙江省通用技术《选考总复习》课时训练:第二章电子控制系统信息的获取与转换

浙江省通用技术《选考总复习》课时训练:第二章电子控制系统信息的获取与转换

第二章电子控制系统信息的获取与转换1.下列传感器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力敏传感器接受作用力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B.磁敏传感器接受磁场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C.超声波传感器接受位置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D.位移传感器接受位移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解析传感器是将非电量转化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电量输出的一种装置。

超声波传感器其实是声敏传感器,遇到不同密度的物体反射回不同的声音信号(反射波),可以知道物体的方位和距离。

故C选项符合题意。

常用传感器有光敏、声敏、气敏、磁敏、热敏、力敏、湿敏、位移传感器等,考生需了解这些传感器能把什么类型的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有助于此类考题的解答.答案C2.如图所示是干簧管的外形和内部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控制系统中,干簧管是获取外部信息的一种途径B.干簧管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当有磁铁靠近时,干簧管的两个簧片相互分离C.干簧管能把磁场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D.干簧管的两个电极没有正负之分解析干簧管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当磁铁靠近时,干簧管的两个簧片相互吸引.本题考查的是传感器的种类和应用。

答案B3.小宋发现盲人在倒开水时很不方便,一旦开水溢出,就会发生烫伤事故,因此他想发明一个盲人使用的杯子。

在市场上买电器元件时,小宋肯定不需要买的是()A.温度感应器B.湿度感应器C.报警用的发光二极管D.蜂鸣器解析盲人使用的杯子是需要声音报警,而不能用发光二极管.答案C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半导体材料做成的热敏电阻浸泡到热水中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则说明()A.在温度越高时,热敏电阻阻值越大B.在温度越低时,热敏电阻阻值越小C.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时,导电性能变差D.半导体材料温度升高时,导电性能变好解析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说明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阻减小,所以这个热敏电阻的电阻率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

电阻率减小,导电性能变好,故D选项正确。

答案D5.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光电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实用10篇)

电子技术基础实训总结第1篇电子工艺实训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也是我们理工科进行工程训练,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

从第2周到第5周每周周二下午四个小时来进行这次实训。

实训任务是制作一台万用表,刚开始时我并不清楚电子工艺实训到底要做些什么,以为像以前的金工实训那样这做做那做做。

后来得知是自己做一个万用表,而且做好的作品可以带回去。

听起来真的很有趣,做起来应该也挺好玩的吧!就这样,我抱着极大的兴趣和玩的心态开始这次的实训旅途。

实训第一天也就是第二周,通过看录像中电子工艺实训的范围与技术,还有录像中老师高潮的技艺让我艳羡不已,这个下午,我对电子工艺实训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电路板,电路元件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接下类的三周的实际操作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第3周也并不是学制作,而是做一些基本工的练习,练习如何用电烙铁去焊接电阻,导线。

电烙铁对我来说很陌生,所以我很认真地对待这练习的机会。

我再说说焊接的过程。

先将准备好的元件插入印刷电路板规定好的位置上,待电烙铁加热后用烙铁头的刃口上些适量的焊锡,上的焊锡多少要根据焊点的大小来决定。

焊接时,要将烙铁头的刃口接触焊点与元件引线,根据焊点的形状作一定的移动,使流动的焊锡布满焊点并渗入被焊物的缝隙,接触时间大约在3-5秒左右,然后拿开电烙铁。

拿开电烙铁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了焊接的质量与外观的正确的方法是,在将要离开焊点时,快速的将电烙铁往回带一下,后迅速离开焊点,这样焊出的焊点既光亮,圆滑,又不出毛刺。

在焊接时,焊接时间不要太长,免得把元件烫坏,但亦不要太短,造成假焊或虚焊。

焊接结束后,用镊子夹住被焊元件适当用力拔一下,检查元件是否被焊牢。

如果发现有松动现象,就要重新进行焊接。

焊接看起来很简单但其中有很多技巧要讲究的,比如说用偏口钳掐导线的力度、焊锡丝的量和在焊的过程中时间都要把握准才行,多了少了都不行!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托焊了,总是把握不好焊锡丝的量和电烙铁托的时间。

人教版物理选修-课后作业:- 电子的发现

人教版物理选修-课后作业:- 电子的发现

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5~6题为多选)1.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B.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C.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D.阴极射线本质是X射线解析:阴极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射出的电子,关于阴极射线是电磁波、X射线都是在研究阴极射线过程中的一些假设,是错误的.2.已知X射线的“光子”不带电,假设阴极射线像X射线一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阴极射线管内的高电压能够对其加速而增加能量B.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不会发生偏转C.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能够改变方向D.阴极射线通过磁场方向可能发生改变解析:因为X射线的“光子”不带电,故电场、磁场对X射线不产生作用力,故选项B正确.3.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线管正上方平行放一通有强电流的长直导线,则阴极射线粒子将(D)A.向纸内偏转B.向纸外偏转C.向下偏转D.向上偏转解析:由题目条件不难判断阴极射线所在处磁场垂直纸面向外,阴极射线从负极射出,由左手定则可判定阴极射线粒子(电子)向上偏转.4.密立根油滴实验原理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接,板间电压为U,形成竖直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用喷雾器从上板中间的小孔喷入大小、质量和电荷量各不相同的油滴.通过显微镜可找到悬浮不动的油滴,若此悬浮油滴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悬浮油滴带正电B .悬浮油滴的电荷量为mg UC .增大场强,悬浮油滴将向上运动D .油滴的电荷量不一定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解析:带电油滴在两板间静止时,电场力向上,应带负电,A 错;qE=mg ,即q U d =mg ,所以q =mgd U ,B 项错误;当E 变大时,qE 变大,合力向上,油滴向上运动,任何带电物体的电荷量都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D 项错.5.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发现( AD )A .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B .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跟正电荷受力情况相同C .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比荷不同D .汤姆孙并未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解析:阴极射线实质上就是高速电子流,所以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A 正确.由于电子带负电,所以其在磁场中受力情况与正电荷不同,B 错误.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都是电子流,所以它们的比荷是相同的,C 错误.在汤姆孙实验证实阴极射线就是带负电的电子流时并未得出电子的电荷量,最早测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D 正确.6.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无偏转电场时,电子束加速后打到荧光屏中央形成亮斑.如果只逐渐增大M1M2之间的电势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在荧光屏上的亮斑向上移动B.在荧光屏上的亮斑向下移动C.偏转电场对电子做的功增大D.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解析:设电子由加速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电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由动能定理得eU1=12m v2解得v=2eU1m.水平方向有L=v t竖直方向有a=Fm=eEm=eU2mdv y=at电子刚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正切值为tanα=v y v由以上各式解得tanα=U2L2U1d,即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α随偏转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只逐渐增大M1M2之间的电势差U2,在荧光屏上的亮斑向上移动,故选项A正确,B错误;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量y=12at2=eU2L22m v2d,如果只逐渐增大M1M2之间的电势差U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量将增大.偏转电场对电子做的功W=e·E·y,偏转量越大,静电力做的功越多,故选项C正确;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E=U2d,所以如果只逐渐增大M1M2之间的电势差U2,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增大,故选项D错误.二、非选择题7.密立根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A 、B 是两块平行放置的水平金属板,A 板带正电,B 板带负电.从喷雾器嘴喷出的小油滴,落到A 、B 两板之间的电场中.小油滴由于摩擦而带负电,调节A 、B 两板间的电压,可使小油滴受到的静电力和重力平衡.已知小油滴静止处的电场强度是1.92×105 N/C ,油滴半径是1.64×10-4 cm ,油的密度是0.851 g/cm 3,求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是电子电荷量的多少倍?(π取3.14,e 取1.6×10-19 C)答案:8.02×10-19 C 5解析:小油滴质量为m =ρV =ρ·43πr 3 由题意得mg =Eq联立解得q =ρ·4πr 3g 3E=0.851×103×4×3.14×(1.64×10-6)3×9.83×1.92×105C ≈8.02×10-19 C.小油滴所带电荷量q 是电子电荷量e 的倍数为n =q e =8.02×10-191.6×10-19≈5(倍). 8.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中充满了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束阴极射线从图中A 点以速度v 0垂直磁场射入,当射线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刚好改变了180°,不计电荷的重力,求射线的比荷.答案:2v0 BR解析:符合题目条件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射线在磁场中的旋转半径为圆形磁场区域半径的一半,即R2=m v0qB由此得射线的比荷为qm=2v0 BR.9.如图,为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量油滴所带电荷量装置的截面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距为d,油滴从喷雾器的喷嘴喷出时,由于与喷嘴摩擦而带负电,油滴散布在油滴室中,在重力作用下,少数油滴通过上面金属板的小孔进入平行金属板间,当平行金属板间不加电压时,由于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油滴最终以速度v1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当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两板间的电压为U时,带电油滴恰好能以速度v2竖直向上匀速运动.已知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气体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油滴密度为ρ,已测量出油滴的直径为D(油滴可看作球体,球体体积公式V=16πD3),重力加速度为g.(1)设油滴受到的气体的阻力F =k v ,其中k 为阻力系数,求k 的大小.(2)求油滴所带电荷量.答案:(1)πρD 3g 6v 1 (2)ρπD 3gd (v 1+v 2)6U v 1解析:(1)油滴向下匀速运动时,重力与阻力平衡,有k v 1=mgm =ρV =16πρD 3,则k =πρD 3g 6v 1. (2)设油滴所带电荷量为q ,油滴受到的电场力为F 电=qE =q U d油滴向上匀速运动时,阻力向下,油滴受力平衡,则k v 2+mg =q U d油滴所带电荷量为q =ρπD 3gd (v 1+v 2)6U v 1.。

专题10 概率(课时训练)原卷版

专题10 概率(课时训练)原卷版

专题10概率A 组基础巩固1.(2022·江苏高邮·高三开学考试)某校高三年级要从5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选3名代表参加数学竞赛(每人被选中的机会均等),则在男生甲被选中的情况下,男生乙和女生丙至少一个被选中的概率是()A .15B .25C .35D .45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1年6月14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王华的妈妈煮了五个粽子,其中两个蜜枣馅,三个豆沙馅,王华随机拿了两个粽子,若已知王华拿到的两个粽子为同一种馅,则这两个粽子都为蜜枣馅的概率为()A .14B .34C .110D .3103.(2022·辽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口袋中装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球3个,白球3个,小明从中不放回的逐一取球,已知在第一次取得红球的条件下,第二次取得白球的概率为()A .0.4B .0.5C .0.6D .0.754.(2022·山东德州·高二期末)某一电子集成块有三个元件a ,b ,c 并联构成,三个元件是否有故障相互独立.已知至少1个元件正常工作,该集成块就能正常运行.若每个元件能正常工作的概率均为45,则在该集成块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有且仅有一个元件出现故障的概率为().A .1231B .48125C .1625D .161255.(2021·辽宁·高二阶段练习)地面上现有标号为1—10号的一个游戏方格,某人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若硬币正面朝上,则他连续向前走2格,若反面朝上,则他连续向前走3格,他从起始位置开始出发,若他超过10号位置,则游戏结束,那么他在8号位置停留的条件下,恰好已经投掷了四次硬币的概率是()A .13B .14C .23D .176.(2022·浙江·镇海中学高二期末)已知事件A ,B 相互独立,()0.8,()0.3P A P B ==,则()P A B =()A .0.24B .0.8C .0.3D .0.167.(2021·重庆一中高三阶段练习)某同学参加学校数学考试,数学考试分为选填题和解答题两部分,选填题及格的概率为45,两部分都及格概率为310,则在选填题及格的条件下两部分都能及格的概率为()A .625B .310C .38D .14258.(2022·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二模(理))设A ,B 是两个事件,且B 发生A 必定发生,0()1,0()1P A P B <<<<,给出下列各式,其中正确的是()A .()()P A B P B +=B .()(|)()P A P B A P B =C .(|)1P A B =D .()()P AB P A =9.(2021·北京通州·高二期末)学校有A ,B 两个餐厅,如果王同学早餐在A 餐厅用餐,那么他午餐也在A 餐厅用餐的概率是34,如果他早餐在B 餐厅用餐,那么他午餐在A 餐厅用餐的概率是14,若王同学早餐在A 餐厅用餐的概率是34,那么他午餐在B 餐厅用餐的概率是()A .38B .58C .716D .91610.(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英国数学家贝叶斯(1701-1763)在概率论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创立了贝叶斯统计理论,对于统计决策函数、统计推断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贝叶斯统计理论,事件A ,B ,A (A 的对立事件)存在如下关系:()()()(()P B P BA P A PB A P A =⋅+⋅∣∣.若某地区一种疾病的患病率是0.02,现有一种试剂可以检验被检者是否患病,已知该试剂的准确率为99%,即在被检验者患病的前提下用该试剂检测,有99%的可能呈现阳性,该试剂的误报率为5%,即在被检验者未患病的情况下用该试剂检测,有5%的可能会误报阳性.现随机抽取该地区的一个被检验者,用该试剂来检验,结果呈现阳性的概率为()A .0.0688B .0.0198C .0.049D .0.0511.(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设某医院仓库中有10盒同样规格的X 光片,已知其中有5盒、3盒、2盒依次是甲厂、乙厂、丙厂生产的.且甲、乙、丙三厂生产该种X 光片的次品率依次为111,,101520,现从这10盒中任取一盒,再从这盒中任取一张X 光片,则取得的X 光片是次品的概率为()A .0.08B .0.1C .0.15D .0.21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2021年6月14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现有七个粽子,其中三个是腊肉馅,四个是豆沙馅,小明随机取两个,记事件A 为“取到的两个为同一种馅”,事件B 为“取到的两个都是豆沙馅”,则()P B A =______.13.(2022·浙江·镇海中学高二期末)已知某次数学期末试卷中有8道4选1的单选题,学生小王能完整做对其中5道题,在剩下的3道题中,有2道题有思路,还有1道完全没有思路,有思路的题做对的概率为3 4,没有思路的题只好从4个选项中随机选一个答案.小王从这8题中任选1题,则他做对的概率为___________.14.(2021·湖南·高二期中)对正在横行全球的“新冠病毒”,某科研团队研发了一款新药用于治疗,为检验药效,该团队从“新冠”感染者中随机抽取100名,检测发现其中感染了“普通型毒株”,“德尔塔型毒株”、“其他型毒株”的人数占比为5:3:2.对他们进行治疗后,统计出该药对“普通型毒株”、“德尔塔型毒株”、“其他型毒株”的有效率分别为82%、60%、75%,那么你预估这款新药对“新冠病毒”的总体有效率是________.15.(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人从15米高的楼层把一个成熟的椰子扔向地面,第一次未摔裂的概率为0.4,当第一次未摔裂时第二次也未摔裂的概率为0.3,则这个椰子从15米高的楼层扔向地面两次后仍未摔裂的概率是___________.16.(2021·全国·高二学业考试)某份资料显示,人群中患肺癌的概率约为0.1%,在人群中有20%是吸烟者,他们患肺癌的概率约为0.4%,则不吸烟者中患肺癌的概率是______.B 组能力提升17.(2021·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多选题)骰子通常作为桌上游戏的小道具.最常见的骰子是六面骰,它是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6.现有一款闯关游戏,共有4关,规则如下:在第n 关要抛掷六面骰n 次,每次观察向上面的点数并做记录,如果这n 次抛掷所出现的点数之和大于2n n +,则算闯过第n 关,1,2,3,4n =.假定每次闯关互不影响,则()A .直接挑战第2关并过关的概率为712B .连续挑战前两关,至多过一关的概率为1924C .若直接挑战第3关,设A =“三个点数之和等于15”,B =至少出现一个5点”,则()113P A B =D .若直接挑战第4关,则过关的概率是35129618.(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 A B P AB <B .()()()|P A P A B P B =是可能的C .()0|1P A B ≤≤D .()|1P A A =19.(2022·山东临沂·一模)(多选题)甲和乙两个箱子中各有质地均匀的9个球,其中甲箱中有4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黑球,乙箱中有4个红球,3个白球,2个黑球,先从甲箱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到乙箱中,分别以1A ,2A ,3A 表示从甲箱中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箱中随机取出一球,以B 表示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则()A .B 与1A 相互独立B .1A ,2A ,3A 两两互斥C .()225P B A =D .()12P B =20.(2021·辽宁·模拟预测)(多选题)甲箱中有3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箱中有2个白球和4个黑球.先从甲箱中随机取出一球放入乙箱中,分别以12,A A 表示由甲箱中取出的是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箱中随机取出一球,以B 表示从乙箱中取出的球是黑球的事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12,A A 两两互斥B .()22|3P B A =C .事件B 与事件2A 相互独立D .()914P B =21.(2022·湖南·高一课时练习)一个口袋装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黑球,把“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得到白球”记作事件A,把“从剩下的三个球中任意摸出一个球,得到白球”记作事件B.(1)在先摸出白球后,再摸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2)在先摸出黑球后,再摸出白球的概率是多少?(3)事件A与B是独立的吗?22.(2021·全国·高二课时练习)盒子里放着三张卡片,一张卡片两面都是红色,一张卡片两面都是黑色,剩下的一张卡片一面是红色一面是黑色.现在随机抽出一张卡片,并展示它的一面的颜色.假设是红色,那么剩下的一面也是红色的概率是多少?考察下面的解法:随意从三张卡片中抽出一张,抽到任何一张都是等概率的.如果抽出的这张展示的一面是红色,那么这张卡片有可能是两面全是红色的那张,也可能是一面红一面黑的那张,因此抽到的是两面全红的那张卡片的概率是12.好像很简单,但请再换个问题研究一下:如果展示出来的那一面是黑色,由上面的思路可得抽到两面全是黑色的卡片的概率也是12.所以,不管我们看到的是什么颜色,抽到两面同色的卡片的概率都是12.这意味着虽然三张卡片中只有两张是同色的卡片,但随机抽到其中任何一张的概率都是12.肯定什么地方出错了.请问:上述解法中,哪里出现错误呢?2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某技术部门招工需经过四项考核,已知能够通过第一、二、三、四项考核的概率分别为0.6,0.8,0.9和0.65,各项考核是相互独立的.每个应聘者都要经过四项考核,只要有一项考核不通过即被淘汰.(1)求该部门招工的淘汰率;(2)求通过第一、三项考核但是仍被淘汰的概率;(3)假设考核按第一项到第四项的顺序进行,应聘者一旦经某项考核不合格即被淘汰(不再参加后面的考核),求这种情况下的淘汰率.24.(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如图,有三个箱子,分别编号为1,2,3,其中1号箱装有1个红球和4个白球,2号箱装有2个红球和3个白球,3号箱装有3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某人先从三箱中任取一箱,再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发现是红球,求该球是取自1号箱的概率以及该球取自几号箱的可能性最大.25.(2022·湖南·高二课时练习)同一种产品由甲、乙、丙三个厂供应.由长期的经验知,三家的正品率分别为0.95,0.90,0.80,三家产品数所占比例为2∶3∶5,混合在一起.(1)从中任取一件,求此产品为正品的概率;(2)现取到一件产品为正品,问它是由甲、乙、丙三个厂中哪个厂生产的可能性大?26.(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现将两个班的艺术类考生报名表分别装进2个档案袋,第一个档案袋内有6名男生和4名女生的报名表,第二个档案袋内有5名男生和5名女生的报名表.随机选择一个档案袋,然后从中随机抽取2份报名表.(1)若选择的是第一个档案袋,求从中抽到两名男生报名表的概率;(2)求抽取的报名表是一名男生一名女生的概率.。

《原子的构成》配套练习 2022年九年级化学附答案

《原子的构成》配套练习 2022年九年级化学附答案

课题2原子的构成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

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根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响质子中子电子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2)1/1 8361 13.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局部原子的构成指数: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还能总结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

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

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那么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第十八章第一节电子的发现

第十八章第一节电子的发现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知识梳理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一、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 电子 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_____. 二、电子的发现 汤姆孙 阴极射线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通过研究_________发 现了电子;1910年美国物理学家_________通过著名的 密立根 ____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油滴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电子的电荷量约为__________C,电子的质量约为 1.6×10-19 9.1×10-31 __________kg.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只能是电子电量的 整数倍 _______.
上 页
下 页
图18-1-2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解析】 (1)由于阴板射线向上偏转,因此受电场力 方向向上,又由于匀强电场方向向下,则电场力的方 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阴极射线带负电. (2)由于所加磁场使阴极射线受到向下的洛伦兹力,由 左手定则得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上 页
下 页
【答案】
8.02×10-19 C
随堂达标自测
5倍
课时活页训练
课堂互动讲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变式训练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3.关于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科学意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测得了电子的电荷量 B.提出了电荷分布的量子化观点 C.为电子质量的最终获得作出了突出贡献 D.为人类进一步研究原子的结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 依据 答案:ABCD

1.电荷的课时训练

1.电荷的课时训练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1.电荷一电荷12.电荷量Q表示,有时也可以用q来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它C负值。

3.摩擦起电及其原因(1)(2)原因:当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4.金属导电及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1)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属成为导体。

(2)二静电感应1远离2三电荷守恒定律12四元电荷1.元电荷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迄今为止,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01相同,电性相反。

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用e表示,e=021.60×10-19_C,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03密立根测得的。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04整数倍。

2.比荷:带电体的05电荷量与06质量之比。

课堂任务电荷摩擦起电例1 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只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只有一个不带电,另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变式训练1] 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创生了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不带电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同种电荷C.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D.摩擦起电是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课堂任务静电感应例2 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接上两个开关,当带正电小球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正、负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B.闭合K2,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C.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D.闭合K1,没有电子通过[变式训练2]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训练10电子的发现题组一阴极射线1.下面对阴极射线的认识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发出的粒子撞击玻璃管壁上的荧光而产生的B.只要阴阳两极间加有电压,就会有阴极射线产生C.阴极射线可以穿透薄铝片,这说明它是电磁波D.阴阳两极间加有高压时,电场很强,阴极中的电子受到很强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解析:阴极射线是由阴极直接发出的,A错误;只有当两极间加有高压且阴极接电源负极时,阴极中的电子才会受到足够大的库仑力作用而脱离阴极成为阴极射线,B错误,D正确;可以穿透薄铝片的,可能是电磁波,也可能是更小的粒子,C错误。

答案:D2.(多选)关于阴极射线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带负电B.阴极射线带正电C.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离子的比荷大D.阴极射线的比荷比氢离子的比荷小解析:汤姆孙通过实验证实,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阴极射线所带的电荷量与氢离子相同,但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所以它的比荷比氢离子的比荷大。

答案:AC3.如果阴极射线像X射线一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管内的高电压能够对其加速而增加能量B.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不会发生偏转C.阴极射线通过偏转电场能够改变方向D.阴极射线通过磁场时方向可能发生改变解析:X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通过电场、磁场时不受力的作用,不会发生偏转、加速,选项B正确。

答案:B4.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

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阴极射线将向(选填“外”“里”“上”或“下”)偏转;若使阴极射线不偏转,可在匀强电场区域再加一大小合适、方向垂直纸面向(选填“外”或“里”)的匀强磁场。

解析:阴极射线带负电,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受向下的静电力作用,将向下偏转;要使阴极射线不偏转,应使其再受一竖直向上的洛伦兹力与库仑力平衡,由左手定则可判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答案:下外题组二电子的发现5.(多选)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物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C.物体所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D.一个物体带1.6×10-9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的缘故解析:电荷量是量子化的,即物体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一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一最小电荷量是1.6×10-19C,A错误,B、C正确;物体带正电,是由于它失去了带负电的电子,D正确。

答案:BCD6.关于密立根“油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立根利用电场力和重力平衡的方法,测得了带电体带的最小电荷量B.密立根利用电场力和重力平衡的方法,推测出了带电体带的最小电荷量C.密立根利用磁偏转的知识推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D.密立根“油滴实验”直接验证了电子的质量不足氢离子质量的千分之一解析:密立根“油滴实验”是利用喷雾的方法,在已知小液滴质量的前提下利用电场力和小液滴的重力平衡,推算出每个小液滴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带电体带的电荷量不是连续的,而是量子化的,并且电子带的电荷量也为元电荷,带负电。

故正确选项为B。

答案:B7.汤姆孙1897年用阴极射线管测量了电子的比荷(电子电荷量与质量之比),其实验原理如图所示。

电子流平行于极板射入,极板P、P'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E和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不会发生偏转;极板间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B时,电子流穿出平行板电容器时的偏向角θ=115 rad。

已知极板长L=3.0×10-2m,电场强度大小为E=1.5×104V/m,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5.0×10-4T。

求电子比荷。

解析:无偏转时,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平衡,则eE=evB只存在磁场时,有evB=m 2 ,由几何关系r= sin ,偏转角很小时,r≈联立上述公式并代入数据得电子的比荷2 ≈1.3×1011C/kg。

答案:1.3×1011C/kg8.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孙正式测定了电子的比荷,打破了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的观点。

因此,汤姆孙的实验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最著名的经典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汤姆孙采用了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从电子枪C出来的电子经过A、B间的电场加速后,水平射入长度为L的D、E平行板间,接着在荧光屏F中心出现荧光斑。

若在D、E间加上方向向下、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电子将向上偏转;如果再利用通电线圈在D、E电场区加上一垂直纸面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荧光斑恰好回到荧光屏中心,接着再去掉电场,电子向下偏转,偏转角为α,试根据L、E、B和α,求出电子的比荷。

解析:当加上一匀强磁场电子不发生偏转时,则满足eE=Bev。

去掉电场,只在磁场作用下电子向下偏转,偏转角为α,则有evB= 2 。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L=R sinα。

解得 sin 2答案: sin 29.1910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做了测定电子电荷量的著名实验——“油滴实验”,如图所示。

质量为m的带负电的油滴,静止于水平放置的带电平行金属板间,设油滴的密度为ρ,空气密度为ρ',试求:两板间电场强度最大值的表达式。

解析:设油滴的体积为V,所带电荷量为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设为ne。

对油滴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F电=Ene,F浮=ρ'gV,m=ρV,由以上各式得E= - ' ,当n=1时,电场强度E最件得G=mg=F电+F浮大,E max= '。

答案: '(建议用时:30分钟)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最早是由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实现的C.电子电荷量的数值约为1.602×10-19CD.电子质量与电荷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比荷解析: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电子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称为电子的比荷,也叫荷质比。

答案:BC2.如图是阴极射线管示意图。

接通电源后,阴极射线由阴极沿x轴方向射出,在荧光屏上会看到一条亮线。

要使荧光屏上的亮线向下(z轴负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A.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B.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C.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z轴负方向D.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解析:若加磁场,由左手定则可知,所加磁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B正确;若加电场,因电子向下偏转,则电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

答案:B3.(多选)关于电子的发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C.电子是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微观粒子D.电子的发现,比较好地解释了物体的带电现象解析:发现电子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有一定的结构,B正确;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微观粒子,C正确;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和转移的过程,D正确。

答案:BCD4.(多选)下列是某实验小组测得的一组电荷量,哪些是符合事实的()A.+3×10-19CB.+4.8×10-19CC.-3.2×10-26CD.-4.8×10-19C解析:电荷是量子化的,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1.6×10-19C是目前为止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故B、D正确。

答案:BD5.(多选)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因此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B.汤姆孙通过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C.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D.汤姆孙通过对不同材料作阴极发出的射线进行研究,并研究光电效应等现象,说明了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解析:汤姆孙对不同材料的阴极发出的射线进行研究,发现均为同一种相同的粒子——电子,电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的质量远小于质子的质量。

答案:AD6.(多选)关于阴极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就是稀薄气体导电的辉光放电现象B.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内由阴极发出的电子流C.阴极射线是组成物体的原子D.阴极射线沿直线传播,但在电场、磁场中偏转解析:阴极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射出的电子;碰到荧光物质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阴极射线(即电子流)在电场和磁场中会发生偏转。

答案:BD7.(多选)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无偏转电场时,电子束加速后打到荧屏中央形成亮斑。

如果只逐渐增大偏转电场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则()A.在荧屏上的亮斑向上移动B.在荧屏上的亮斑向下移动C.偏转电场对电子做的功增大D.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解析:设电子由加速电场加速后的速度为v,电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eU1=12mv2,解得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E= 2 ,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沿极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线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 2 ,L=vt,v y=at,y=12at2,电子刚离开偏转电场时偏转角的正切为tanα= 2 1,电场对电子做的功W=eE y,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α随偏转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如果只逐渐增大偏转电场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U2,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增大,在荧屏上的亮斑向上移动,电场力做的功增大,故A、C两项正确。

答案:AC8.如图甲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束,在阴极和阳极间的高电压作用下,轰击到长条形的荧光屏上激发出荧光,可以显示出电子束运动的径迹。

若把射线管放在如图乙蹄形磁铁的两极间,阴极接高压电源负极,阳极接高压电源正极,关于荧光屏上显示的电子束运动的径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束向上弯曲B.电子束沿直线前进C.电子束向下弯曲D.电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无关解析:因为左边是阴极,右边是阳极,所以电子在阴极管中的运动方向是左到右,产生的电流方向是右到左(注意是电子带负电),根据左手定则,四指指向左,手掌对向N极(就是这个角度看过去指向纸面向里),此时大拇指指向下面,所以电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轨迹向下偏转,故A、B错误,C正确;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的方向会影响洛伦兹力的方向,从而会影响运动方向,故D错误。

答案:C9.密立根油滴实验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的精确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得的。

他测定了数千个带电油滴的电荷量,发现这些电荷量都等于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

这个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密立根实验的原理如图所示,A、B是两块平行放置的水平金属板,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

从喷雾器喷嘴中喷出的小油滴落到A、B两板之间的电场中,小油滴由于摩擦而带负电,调节A、B两板间的电压,可使小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和重力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