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南--
ISO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最新版)

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一级文件文件编号:JS-QEOM-007文件版本:V1.0编制:行政部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8年01月20日实施日期:2018年01月20日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订记录 Revision Record:0.1. 发布令本管理手册依据《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及《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语和术语》、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写而成,符合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及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条款所规定的全部过程,并承诺达到标准要求。
管理手册颁布了公司的管理方针和目标,描述了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要求,是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纲领性文件和有效运作的指南;同时,藉此向所有顾客及相关方表达公司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的能力。
本手册作为公司纲领性文件,公司各部门人员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如本手册规定的内容与公司其他规章制度不一致或相违背时,则以本手册规定的内容为准。
本手册为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提供依据。
总经理:2018.01.200.2.目录0.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兹任命:先生为公司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职责和权限如下:a.确保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定期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任何改进需求;c.确保公司全体员工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d. 持续改进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e.与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的联络。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最新标准解读!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最新标准解读!GBT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展开全文GB/T 45001-2020GB/T 45001-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于2020年3月6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等同采用同名国际标准ISO 45001:2018,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24家单位参与共同起草完成。
01GB/T 45001的由来及演化说起GB/T 45001,就必然要谈及ISO 45001和OHSAS 18001以及GB/T 28001。
ISO 45001的成功面世,其经历可谓既曲折又漫长。
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实施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鼓舞,早在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就收到了关于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提案。
但在经历特别工作组两年多的专题研究及随后1997年的ISO成员大会的表决之后,该提案未获得通过,最终胎死腹中。
尽管如此,但以英国标准化协会(BSI)为首的部分ISO成员国仍坚持继续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进程。
它们另开炉灶,成立了以BSI为秘书处、由13个组织组成的OHSAS(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技术联盟,于1999年和2000年先后制定完成并发布了OHSAS 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OHSAS 18002:2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即OHSAS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系列标准)。
2007年和2008年,OHSAS 18001和OHSAS 18002先后又进一步修订并再版。
OHSAS 18000系列标准的发布开启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先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采用。
我国也不例外,在OHSAS 18001和OHSAS 18002第1版发布之后,随即等同采用并制定和发布了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 28002—2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文件编号:CQM/S-FN-00-001发布日期:2016年01月01日修订日期:2016年06月20日实施日期:2016年06月20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方案目录1 适用范围 (2)2 认证模式 (2)3 认证过程流程图 (2)4 认证申请的基本条件 (3)5 审核实施 (4)6 认证的批准、拒绝、保持、扩大、缩小、暂停、恢复和撤销的条件和程序 (7)7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16)8 获证客户的信息通报 (17)9 认证要求变更的条件和程序 (18)10 保密 (18)11 申诉/投诉、争议及处理 (19)12 费用 (19)13 公告 (19)14 附则 (19)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方案1 适用范围本认证方案适用于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QM)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满足第三方认证制度要求,作为提供认证服务的规范。
必要时,在认证合同中补充相关的技术要求。
本认证方案在认证双方签订合同时予以确认和采用。
2 认证模式CQM首先对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进行初次审核,经过评定,确认是否批准认证;通过认证之后,在认证证书的有效期内对获证客户的管理体系进行监督,确认是否持续满足认证要求。
3 认证过程流程图4 认证申请的基本条件a)认证客户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客户具有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社会团体登记证书、非企业法人登记证书、党政机关设立文件等,可独立申请认证。
其他类型的客户,应由具备资格的单位代为申请;b)国家、地方或行业有要求时,认证客户具有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申请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客户还应具有供资质证明、安全许可证等),其申请认证范围应在法律地位文件和行政许可文件核准的的范围内;c)认证客户按相关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初次认证现场审核前已至少持续稳定运行了3个月,至少已实施一次完整的内审和管理评审或已编制实施计划(申请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客户应已实施了覆盖所有程序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并承诺在证书有效期内,持续有效运行管理体系;d)认证客户承诺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承诺始终遵守认证的有关规定,承担与认证有关的法律责任,并有义务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调查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e)认证客户在一年内,未发生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违反国家相关法规,虚报、瞒报获证所需信息的情况;f)认证客户承诺获得CQM认证后,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和有关信息,不得擅自利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文字、符号误导公众认为其产品或服务通过认证按合同支付认证费用,并按规定接受监督;g)认证客户承诺获得CQM认证后,按照CQM要求向CQM通报管理体系变更的信息和其他可能影响管理体系持续满足认证标准要求的能力的事宜的信息,一般包括:客户及相关方有重大投诉;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被执法监管部门认定不符合法定要求;发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环境/安全等重大事故;相关情况发生变更(包括:法律地位、生产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变更、强制性认证或其他资质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发生变更;生产经营或服务的工作场所变更;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范围变更;管理体系和重要过程的重大变更等);出现影响管理体系运行的其他重要情况;h)认证审核期间,认证客户能够提供与拟认证范围相关的产品/服务/活动现场。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

深圳市X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拟制:审核:批准:0.1 目录0.1 目录0.2 前言0.3 公司概要1 术语和定义2 范围3 规范性引用文件4 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4.2.2 管理手册4。
2。
3 文件控制4。
2.4 记录的控制5 管理职责5。
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为关注焦点5。
3 管理方针5。
4 策划5。
4.1 管理目标5.4.2 管理体系策划5.5 职责、权限与沟通5。
5.1 职责和权限5.5。
2 信息沟通5.6 管理评审5.6.1 总则5。
6。
2 评审的输入5.6.3 评审的输出6 资源管理6。
1 资源提供6.2 人力资源6。
2.1 总则6。
2。
2 能力、意识和培训6.3 生产设备设施6.4 工作环境7 产品的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2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有关的过程7。
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 与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7.3 设计和开发7.3。
1 设计和开发策划7。
3.2 设计和开发输入7。
3。
3 设计和开发输出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7.3。
5 设计和开发验证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7.3。
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
4 采购7。
4.1 采购过程7。
4。
2 采购信息7.4。
3 采购产品的验证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
5。
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
5。
2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确认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7.5.4 顾客财产7。
5.5 产品防护7。
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7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7.8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应急准备和响应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
2 监视和测量8.2。
1 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8。
2.2 内部审核8。
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5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8。
2。
6 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8。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使用指南-培训课件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要求和使用指南目录0引言30.1背景3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 (3)0.3成功因素30.4PDCA概念 (4)0.5标准的内容 (4)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 (5)3术语和定义 (5)4组织所处的环境 (12)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12)4.2理解员工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2)4.3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12)5领导作用与员工参与 (12)5.1领导作用与承诺 (12)5.2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3)5.3组织的岗位、职责、责任和权限 (13)5.4参与和协商 (13)6策划 (14)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4)6.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6)7支持 (17)7.1资源 (17)7.2能力 (17)7.3意识 (17)7.4信息交流177.5文件化信息 (18)8运行 (19)8.1运行策划和控制 (19)8.2应急准备和响应 (20)9绩效评价 (21)9.1监视、测量、分析和绩效评价 (21)9.2内部审核219.3管理评审2210改进 (23)10.1总则 (23)10.2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23)10.3持续改进230引言0.1背景一个组织应对员工和可能受其活动影响的其他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负责,这项职责包括保护和增进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采用的职业健康和安全(OH&S)管理体系旨在使一个组织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防止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并持续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提供一个框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防止对员工造成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并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因此,这对组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护措施、消除危险源和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ISO 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0引言0.1背景组织要为从业人员及能受其活动影响的其他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负责,该责任包括促进和保护其身心健康。
采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旨在使组织抱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场所,防止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健康损害并持续或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0.2职业健康安全的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旨在为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机遇而提供一个框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和预期结果是为了防止对从业人员产生与工作有关的人身伤害以及健康损坏,并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因此,通过采取预防和防护措施,以消除危险源并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对于组织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通过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秉来采取这些措施时,这些措施托可以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当尽早采取措施以应对职业健康安全靖效改进机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东能曼有效和商效。
按照本文件来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使组织管理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其职业健康安全靖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乐能帮助组织履行其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0.3成功的因素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既是组织一项战略性决策,也是实施性的决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领导作用、承诺和组织各个职能和层次的参与。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保持,其有效性以及实现其预期结果的能力取决于许多关键因素,这些因素能包括:a)最高管理者领导作用、承诺、职责和责任;b)开发、领导并促进组织内能支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文化的最高管理者;c)沟通;d)由从业人员和所在的从业人员代表的协商和参与;e)为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分配必要的资源:f)与组织的整个战略目标和方向相一致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g)园辨识危险源、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充分利用职业健康安全机遇的一个或多个过程;h)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持续的绩效评价和监视,以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i)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j)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保持一致,并考虑组织的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机遇;k)符合其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正式版)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目次Introduction 引言 (1)0.1 Background 背景 (1)0.2 Aim of an OH&S management system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 (1)0.3 Success factors成功因素 (1)0.4 Plan-Do-Check-Act cycle PDCA循环 (2)0.5 Contents of this document本文件内容 (3)1 Scope 范围 (1)2 Normative references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Terms and definitions 术语和定义 (2)4 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 组织环境 (9)4.1 Understand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context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9)4.2 Understanding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workers and other interested parties 理解员工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9)4.3 Determining the scope of the OH&S management system 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 (9)4.4 OH&S management system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9)5 Leadership and worker participation 领导作用和员工参与 (10)5.1 Leadership and commitment 领导作用和承诺 (10)5.2OH&S policy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0)5.3 Organizational roles, 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115.4 Consult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workers 员工的协商和参与 (11)6 Planning 策划 (12)6.1 Actions to address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2)6.2 OH&S objectives and planning to achieve them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157 Support 支持 (16)7.1 Resources 资源 (16)7.2 Competence 能力 (16)7.3 Awareness 意识 (16)7.4 Communication 沟通 (16)7.5 Documented information 成文信息 (17)8 Operation 运行 (18)8.1 Operational planning and control 运行策划和控制 (18)8.2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应急准备和响应 (20)9 Performance evaluation 绩效评价 (21)绩效评价 (21)9.2 Internal audit 内部审核 (22)9.3 Management review 管理评审 (22)10 Improvement 改进 (23)10.1 General 总则 (23)10.2 Incident, nonconformity and corrective action 事件、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23)10.3 Continual improvement 持续改进 (24)Annex A (informative)附录A(资料性附录) Guidance on the use of this document 本文件的使用指南 (24)Bibliography 参考文献 (24)Alphabetical index of terms 按字母顺序的术语索引 (24)Introduction引言0.1 Background背景组织对其员工或可能受其活动影响的其他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负有责任,这一责任包括促进和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南前言和基本情况介绍一、ISO14000标准介绍。
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管理体系审核(EA)、环境标志(EL)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绩效评价(EPE)、术语和定义(T&D)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的焦点问题,向各国政府及各类组织提供统一、一致的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的国际标准和严格、规范的审核认证。
2、环境管理体系是全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维护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操作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二、0HSAS18001标准介绍。
1、0HSAS18001标准是认证性标准,它是组织(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企业进行内审和认证机构实施认证审核的主要依据。
中国已于2000年11月12日转化为国标:GB/T28001-2001 idt 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同年12月20日国家经贸委也推出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并在中国开展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
国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已于2011年12月30日更新至GB/T28001:2011版本,等同采用OHSAS 18001:2007新版标准(英文版)翻译,并于2012年2月1日实施。
2、OHSAS18001标准由: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等4系构成。
标准规定了17个名词术语定义,其中“危险源”、“风险”、“事故”是具有18001特色的四个术语。
3、第4章是标准的主要内容,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标准结构与ISO14001完全相同,亦由五个一级要素组成,下分17个二级要素,体现了PDCA循环和管理模式。
三、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方法和步骤组织(企业)建立0HSAS,要依据OHSAS18001要求,结合组织(企业)实际,按照以下六个步骤建立:⑴领导决策与准备:领导决策、提供资源、任命管代、宣贯培训⑵初始安全评审:识别并判定危险源、识别并获取安全法规、分析现状、找出薄弱环节⑶体系策划与设计: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管理方案;确定体系结构、职责及文件框架⑷编制体系文件:编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有关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⑸体系试运行:各部门、全体员工严格按体系要求规范自己的活动和操作⑹内审和管理评审:体系运行2个多月后,进行内审和管评,自我完善育改进四、组织(企业)获得OHSAS18001认证证书的条件⑴按OHSAS18001标准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⑵体系运行3个月以上,覆盖标准的全部17个要素⑶遵守适用的安全法规,事故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接受国家认可委授权的认证机构第三方审核并获通过。
五、公司决定。
1、企业最高管理者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硬件条件、业务活动的影响程度、内部需求等等)和外部要求(国家的要求、所处地区的要求、上级部门的要求、相关方的要求等等),来决定是否贯彻执行,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2、企业最高管理者要通过体系认证可规范当前组织的管理工作,系统化地将日常繁杂的工作简约,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管理效率。
3、企业最高管理者要决定是否依靠自身力量建立管理体系,还是聘请管理专家来帮助,指导建立管理体系。
六、认证主要工作流程介绍1、认证启动1.1启动会议召开公司OHSAS18001&ISO14001(EHS)推行动员大会,公司所有中层干部参与,包括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等。
1.2会议由主管副总经理主持。
1.3会议发布“实施认证工作通知(工作计划)”,开展认证活动。
1.4中介机构。
培训机构或评审机构代表等参加会议。
1.5留存签到或会议文件、记录等。
2、组织与领导2.1任命管理者代表最好是企业第二或第三负责人,这样在执行时会事半功倍,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应由总经理签发;存档并公布。
2.2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体系牵头部门与公司管理部等共同成立工作小组,推进体系建立,集中研讨策划、组织文件编制、做好体系运行指导、检查、内审安排等等。
(可挂靠在安全环保部门)。
2.3确定各部门专干由各部门上报部门认证专干,最好每个部门、每个车间都有;存档并公布。
起到联络本部门认证工作的作用。
2.4 修订完善并确立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相关委员会2.4.1、确定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2.4.2确定公司交管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2.4.3确定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
2.4.4确定环境保护委员会架构及职责。
2.4.5确定职业健康卫生委员会架构及职责。
2.4.6确定公司消防安全委员会架构及职责。
2.4.7确定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架构及职责。
上述机构有则设立,没有则不设。
2.5各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以各部门安全领导小组为基本,登记建立部门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部门一把手负责,安全员主管。
也可以与认证专干分设。
3、培训3.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培训对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领导和专干培训GT/T28001-2011、GT/T24001-2011体系要求;3.2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要求的培训对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领导和专干培训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习惯的国家、省市等地方法律法规;3.3内审员的培训、考试、发证培训企业内审人员并取证,在体系运行后参与体系内审工作。
3.4对公司职业安全方针的培训与宣贯。
3.5对各类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与宣贯。
3.6对认证专项培训。
3.7对九种人员进行安全环保培训。
4、初始状态评审准备4.1 资料准备4.1.1图纸1)工厂地理位置图——包括周围居民区、道路、工业设施、江河、溪流和保护区域等;2)厂房平面图——便于掌握认证范围,及相关工作的展开,并应统计厂房尺寸、面积;化学品储存位置;地下储罐位置。
3)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排放管道图——管道从哪里进,哪里出(现场管道设置流向标志),并标出相关井盖,化粪池、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位置。
4)动力管线图——体现工厂动力管线位置。
5)各部门运作流程图——各部门日常工作的一个流程。
6)生产工序流程图——指生产工序的一个流程图。
4.1.2政府相关资料的收集1)职业卫生影响评估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检测报告——作业现场(车间)空气质量,包括粉尘、有毒有害物质浓度、噪声、高温等。
3)职业卫生验收报告(表)及卫监局批复。
4)安全评价——按法律要求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5)安全生产许可证——按法规危险较高的企业须办理,如化学品生产、煤矿、建筑等。
6)安全守法证明——由环保局、安监局开出,证明公司最近二年从未受过处罚。
7)消防设施验收合格意见书——由公安局消防大队对公司的消防设施进行验收并开出的合格意见书。
8)剧毒物品使用许可证——如所使用的氰化钾。
9)防雷设施合格证——公司防雷设施需每年监测。
10)收集第三方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信函、邮件、罚款通知、整改通知单等。
11)收集以往所有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审核报告(包括内审或第二、三方审核)。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13)废水、废气、噪声检测报告——废气、废水排放浓度;厂界噪声数值。
14)“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表)及环保局批复。
15)工业废水排污许可证——由环保局颁发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允许排出的一个资格证;排污登记表;排污费用记录。
16)环保局定期监测报告——环保局定期对公司的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的结果4.1.3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排查、识别与评价。
(1)危险源(危害)来自: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及环境方面的因素。
(2)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的步骤:①对推行小组成员进行危险识别和环境因素培训。
②按部门将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工序;应用“工序—设备—人员分析法”辩识危险源;③将辩识结果及对应的风险进行整理,形成部门级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清单;④汇总各部门辩识结果,形成全公司危险源清单和环境因素;⑤综合应用是非判断法和D=LEC法评价重大风险;⑥确定全公司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将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分解到各部门,形成各部门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1.4确定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方针。
1)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发布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2)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内宣传;3)由采购/销售部等相关部门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对外宣传。
4.1.5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1)制定公司的目标,并定期下发执行。
公司目标要符合公司方针精神,要全面、准确、可执行;(2)各部门依照公司目标制定本部门的目标,并落实;(3)依据本部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制定本部门的管理方案;(4)管理者代表审批;(5)目标应纳入月度、季度或年度考核,可测量。
4.1.6体系文件的编写、审定与批准。
(1)EHS手册的制定(一级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订EHS手册,应包括工艺流程图,EHS组织架构图,工厂地理位置图,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等附件,并包括公司简介,EHS方针,对程序文件指引等内容。
(2)EHS程序文件的制定(二级文件)由推行专员或各部门负责人制定,可与质量体系共用个别程序文件。
EHS管理程序包括:特种设备管理;危险作业管理;化学品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消防管理等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废水;废气;废物;噪声;能源管理等程序。
(3)各部门相关运行控制文件的制定(三级文件)对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MSDS;对能源消耗的管理;对水电设施的管理等。
(4)记录表格的制定(四级文件)——相关二级、三级文件的表格。
(5)体系文件的发行(一、二、三、四级)——将体系文件发行,并对各级人员进行培训,执行文件。
(6)文件控制与记录控制——由部门管理,备查。
也可比照质量体系统一管理。
5.1.有特殊要求的专项管理5.1.1危险化学品管理(1)整理公司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清单,并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MSDS——由采购部依照公司化学品清单向供货商收集化学品的MSDS(包括,但不限于:溶剂、油类、气体等)。
(2)化学品存放点安全配置——在生产现场化学品临时存放点设置安全标志/MSDS/防泄漏容器/吸附棉/灭火器/防护用品。
化学品存储应遵守酸碱/固液体/氧化剂还原剂/易燃品助燃品分开放置原则;通风/防爆灯/防爆扇/防泄漏装置/消防砂/温湿度控制/安全标识/危险品标志/增加防护用品/灭火器放在门外/开关插座装在门外/MSDS/专人持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