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要求

合集下载

课程论文撰写要求

课程论文撰写要求

课程论文的撰写一篇完整的课程论文应由:题目(标题)、摘要(中文)、关键词、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等部分构成。

一、课程设计撰写的内容和要求1、论文题目(标题)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题目要具体、明确,不能太笼统,力求简短,题目不宜超过20个字。

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2、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中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中文摘要一般为200~300汉字字符,关键字3~5个。

摘要一般在论文全文完成后再写。

要求陈述客观、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语句精练、独具文采。

3、前言引言或绪论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

主要应说明本篇论文写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为了体现作者确已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选题的缘由应作充分论证,对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内容,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4、正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详细表述,是论文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可以包括:调查对象、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将实际研究课题与所学专业知识有机联系,并侧重于理论应用。

不可将论文写成“调查报告”或“工作总结”型文体。

论文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可就全篇顺序编号,也可分章依序编号。

其标注形式应便于区别如图1、图2.1;表2、表3.2;附注1);文献[4];式(5)等。

课程论文要求

课程论文要求

课程论文要求
要求完成一片交流论文,加强对于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具体运用,结合课程讲解的理论知识和应用例子,独立完成查阅相关资料、方案设计、优化改进、论文写作的工作,提交一篇较为完整的学术论文,作为课程的考核材料。

1.题目自定,最好结合自己本专业相关素材,在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专业领域内选择,也可以选择一些通用的题目,比如“小型足球机器人总体设计”,“西瓜采摘机器人总体设计”等等。

2.要充分查阅相关资料,深入分析设计内容,制定出完整的机器人设计思路,论文中特别要说出设计的特点和独创性,做到设计合理、思路清晰、叙述流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在内容上写出论文设计的框架即可,具体的结构设计、机械电路、程序编制等受专业知识限制不做严格要求。

可参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oboCup 小型足球机器人结构设计与分析》。

3.论文内容应该不少于3000字,包括图片、图表等不少于打印稿三页纸,写作格式严格按照论文写作格式,可参考附例。

注意事项:
1、严禁抄袭,否则按照零分处理,引用资料必须给相关参考文献,在文中标出出处。

2、论文应该在17周上课的时候,提交一份书面文稿,交到老师手中或者工程学院北楼206。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课程论文格式要求范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课程论文格式要求一、规范要求1、论文字数不少于4000字。

2、论文正文双面打印。

3、上交打印稿一份,同时要提交电子稿。

二、论文格式(具体格式见附表)1、封面,使用规定的统一格式。

“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准确。

2、任务书用四号宋体。

3、目录标题层次要清晰,目录中标题与正文中标题要一致。

“目录”两字为2号宋体字;具体内容列到三级标题,4号宋体字;标题与页码之间用“…………”相连接。

采用1.5倍行距。

4、题目,题目下方一行为专业班级,作者署名,再下一行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署名。

5、摘要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内容、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论文的精华。

一般为200字左右。

在摘要之后另起一行写出3-5个关键词。

【摘要】两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

【关键词】三字黑体,4号,内容用宋体,4号。

各关键词用两个空格间隔。

6、正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

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实践性和一定的创造性。

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其内容主要包括:(1)前言应说明本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等;在综合评述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2)论文内容: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计算数据要求准确,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要标明出处。

有表格的使用三线表。

论文内容中一级标题“前言”、“一”、“结论”、“参考文献”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二级标题黑体四号字左对齐,空两格;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左对齐,空两格;四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左对齐,空两格。

正文字体选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22磅左右。

各级标题编号采用“一”、“(一)”、“1”“(1)”……字体大小或样式应用区别。

7、结论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课程论文写作要求一、引言部分在写作要求中的引言部分,学生应该清晰地说明论文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论文的结构和组织。

引言部分应该给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信息,以便理解该论文的背景和上下文。

二、文献综述部分文献综述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学生应该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并全面分析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应该在文献综述中选择最相关和最新的文献,并将其分析和整合入论文中。

文献综述部分应该清楚地介绍并解释论文的研究背景,并对当前研究的状态进行评估。

此部分还应该强调学生的研究在文献综述中填补的空白。

三、研究方法部分学生应该清晰地描述并解释他们在论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

对于实证研究,学生应该提供实验的详细步骤和程序,并解释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对于理论研究,学生应该清晰地描述和解释使用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模型。

学生还应该讨论研究方法的优点和限制,并提供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差的解释。

四、研究结果部分在研究结果部分,学生应该以清晰和简明的方式呈现他们的研究结果。

学生可以使用表格、图表和统计数据等形式来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学生应该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与之前的文献综述进行比较。

他们应该解释结果的重要性和影响。

此外,学生还应该讨论研究结果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五、讨论和结论部分在论文的讨论和结论部分,学生应该对研究结果进行透彻的讨论,并对论文的主要发现进行总结和解释。

学生应该回答研究问题,并解释他们的研究对该领域的贡献。

此外,学生还应该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他们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以便后续研究能进一步拓展和发展这个领域。

六、参考文献部分在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学生应该列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引用的所有文献和资料。

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编写参考文献,并确保每个引用都有详细的信息。

七、结语作为一篇规范的课程论文,它应该是一篇系统性、逻辑性强的学术作品。

学生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写作,并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准确性。

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XX技能,培养学生的XX情感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理解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2.能够运用XX技能进行实际操作;3.能够独立思考,提出创新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和探索精神;3.培养对XX学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发展历程和现状、实际应用等方面。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节1.1:XX概念的定义和内涵–节1.2:XX原理的阐述和理解2.第二章:XX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节2.1:XX学科的历史发展–节2.2:XX学科的现状和趋势3.第三章: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节3.1:XX学科在XX领域的应用案例–节3.2:XX学科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XX学科参考书籍,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XX学科的知识和案例;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课程论文的基本规范要求.

课程论文的基本规范要求.
课程论文的基本 规范和要求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程论文(设计)撰写是教学计划的重 要组成部分,撰写课程论文(设计)教 学工作,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 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 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 题能力,完成基本训练和培养初步实习 论文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 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论文基本规 范要求认真完成论文(设计)写作。

5
正文主体用小四号宋体, 一级标题:小三号仿宋体, 二级标题:四号楷体, 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表格:内容五号宋体,表头5号黑体, 参考文献:小4号黑体,每个文献的序号用中 括号括起来,内容5号宋体。 六、如果毕业论文因专业特殊,无法打印的部分可 以手写或手绘,但需保持页面整洁,布局合理。
2
一、基本规范要求的内容 1、课程论文(设计)要求选用A4纸打印。 2、课程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 (1)封皮 (2)中文摘要、关键词 (3) 正文 (4)参考文献 二、工作量要求: 1、 论文(设计)字数要求不低于5000字 2、索引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并提倡参考 外文资料。
4
学位论文 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 [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五、课程论文打印格式 (1)要求版式为:A4(21×29.7cm),论 文要求版面或双面打印均可。 (2)内容格式要求: 题目:用二号黑体;副标题用三号楷体,与其 下内容摘要之间空一行; 摘要、关键词用五号黑体,后用冒号,其内容 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两端对齐,左右各缩进 1个字符,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英文摘要:题目用小四号体加粗,内容五号体, 单倍行距,两端对齐。

课程论文撰写要求及规范

课程论文撰写要求及规范

课程论文撰写要求及规范一、基本要求1.论文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2.论文中心突出,内容充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文字流畅,字迹工整,结论正确。

3.论文中所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各种标准资料的运用和引用都要符合有关规定。

4.对论文中的图或表要给予解释,统一标上编号和图题,安排于相应位置。

5.论文一般不少于0.3万字,。

6.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符合国标。

二、论文规范1.编写要求(1)页面设置:论文用A4(21×29.7cm)标准白纸。

页边距设置:上边距3.0cm,下边距2.5cm,左、右页边距均为2.5cm;装订线1.0cm。

页眉:1.6cm,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

(2)字体与间距:凡打印的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前置部分从中文题名页起用罗马字母单独编页。

2.写作基本形式及要求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打印或用钢笔、黑色签字笔手写完成。

符合以下基本形式要求。

论文题名(三号黑体,居中)学生姓名:××××年级××××学号××××(5号居中)3)题名: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名所用每一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题名一般不宜超过30字。

题名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题名语意未尽,可用副题名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4)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

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课程论文格式及要求

课程论文格式及要求

课程论文格式及要求一、规范要求1.论文字数3500~5500字;2.论文正文双面打印;3.上交打印稿一份,同时提交电子稿。

二、论文格式1.封面,使用规定的统一格式。

(见附件1 )“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准确。

2.题目,题目下方一行为专业班级,作者署名。

3.摘要中文摘要应简要说明课程论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摘要】两字黑体,四号,内容用宋体,四号。

4.关键词3~5个关键词【关键词】三字黑体,四号,内容用宋体,四号,各关键词用两个空格间隔。

5.正文课程论文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课程论文,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论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论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一般是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6.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标注格式规定如下:1、专著、论文集、报告、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列前3名).文献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页-终止页.2、期刊文章:[序号] 作者(列前3名).论文名.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终止页.3、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列前3名).电子文献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附件1海南大学课程论文题目:学号:姓名:年级:学院: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文题目:1.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2.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3.51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4.基于51单片机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5.基于51单片机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研究6.基于51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备注:除以上题目外,大家可以自拟题目,要求论文的题目和内容是关于51单片机的具体应用。

二、课程论文结构与内容要求1. 课程论文(设计)封面(格式见附录)2. 课程论文(设计)主体包括以下内容:(1)课程论文(设计)标题: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如确有需要,可用副标题做补充。

(2)学生、所在学院(3)摘要:是对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的高度概括,摘要中不能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通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约200个汉字。

(4)关键词:约3~8个。

(5)对应的(1)~(4)项英文翻译:中英文对应一致;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

(6)正文:是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因为论文要求为单片机的设计应用,其内容应该包括:硬件电路设计,要求用电子线路设计软件进行绘制,如Protel DXP、Proteus 等。

系统框图,要求用viso软件进行绘制。

程序流程图,要求用viso软件进行绘制。

备注:大家可以广泛查找论文,总结学习。

但是要求文字、图表、电路原理图、程序流程图自己编辑,有雷同的论文,均视为抄袭,按论文不及格处理。

从毕业设计的情况来看,大家对于常用的软件的使用掌握的非常的不好,希望通过课程论文的撰写可以提高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

对于论文的格式不确定的可以参考给出的湖南农业大学自然学报的科技论文。

(无需按参考论文进行双列排版)(7)参考文献:在论文(设计)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引用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

论文中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为主。

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得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9)附录:根据学科特点,自主决定采用附录的形式。

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

三、课程论文(设计)书写及打印要求1.打印:(1)课程论文(设计)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纸单面打印,一律不加页眉,左侧装订。

(2)上下页边距为2.54cm、左右页边距为2.6cm,字间距为标准。

封面的行间距为单倍行距;目录的行间距为1.5倍行距;正文的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3)中文部分的字体字号与相应的格式要求一致;英文部分一律用Times New Roman。

(4)正文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论文(设计)主体、参考文献、致谢等内容均不独立成页,页码从中英文摘要开始在页脚处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如“1”、“2”……,居中书写。

2.封面:采用附录的封面格式。

3. 标题层次(1)农、理、工科类专业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相同的层次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

引出问题 (综述) 部分一般采用前言的形式,标题从前言开始标注,至结论部分。

第一层次1□×××××一级标题小三号黑体,顶格书写序数,空一字宽写标题,单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第二层次 1.1□×××××二级标题四号黑体,顶格书写序数,空一字宽写标题,单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第三层次1.1.1□×××××□□……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顶格书写序数,空一字宽写标题,单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第四层次□□(1)××××。

……一般不设四级标题,如确属需要,第四层次不单独占行书写,首行空两字宽。

4. 表格:(1)统一使用三线表,顶线、底线为1½磅实线,中间线为1磅实线。

(2)每个表格都有相应的中英文表序和表名(统称表题,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全文的表格连续排序,如“表1”、“表2”……。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字宽,表名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方,居中排写,中文用黑体五号字,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表中内容采用宋体五号字。

表格下页接写时,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黑体五号字)。

(3)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

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1个字宽)。

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

数据的精确程度由各学院根据自身学科特点统一规定。

表中项目注释可在该项目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半边括号标出,相关项目在表下用中英文注释。

(4)课程论文(设计)“表”的样式:表1 不同浓缩技术终产品主要品质分析(五号黑体)Table 1 Analysis on main quality of end produ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Technology(五号Times New Roman)样品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碱(%) 固形物(%)原始样1) 19.01 2.07 6.21 —……(下页接写时:)续表1样品茶多酚(%) 氨基酸(%) 咖啡碱(%) 固形物(%)微滤样 21.91 2.23 6.50 07.92……注:(中文注释)1)……。

(Notes)1)……5. 图:(1)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2)每个图的图题与文字说明均有相应英文翻译,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全文的图连续排序,如“图1”、“图2”……。

图名在图序之后空一字宽排写,置于图下方居中处,中文用黑体五号字,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图中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中文采用宋体小五号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五号字。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

(3)课程论文(设计)“图”的样式:图1 霉菌菌株R1的菌丝(五号黑体)Fig l Mycelium of mold strain R1 (五号Times New Roman) 6.名词缩写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应在括号内注明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7.公式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或在运算符号处转行。

全文连续排序,编号用(1)、(2)…表示,示于公式行末右端,如“××××(1)”。

文中引用某一公式时,应写成“由公式(×)可见……”。

8.参考文献:(1)正文中应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在引用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数字]标明,如“××××××[1]”,[数字]中序号应与正文之后列出的“参考文献”中的序号一致。

正文之后的“参考文献”应列出全部引用和参考的文献,将参考但未引用的文献标注在全部引用文献后。

参考文献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其余用五号宋体字,[数字]后空1个字符。

(2)参考文献的注释格式分别为:a.普通图书例:[1] 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5-48.b.论文集、会议录例:[2]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祥],1990:15-16.c.科技报告例:[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Geneva:WHO,1970.d.学位论文例:[4]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得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9-12.e.专利文献例:[5] 刘加林.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P].中国:92214985.2,1993-04-14.f.汇编中析出的文献例:[6] 韩吉人.论职工教育的特点[G]∥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g.期刊中析出的文献例:[7] 李炳穆.理想的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的素质与形象[J].图书情报工作,2000,7(2):5-8.h.报纸中析出的文献例:[8] 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i.电子文献(包括专著或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电子文献)例:[9]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periodical/qbxb99/qbxb990203.(3)文献类型及标志代码9.附录:正文之后应按相关内容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列出附录内容的列表。

标题“附录”用小三号黑体,其他用宋体小四号字。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注明,左起顶格书写,附录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录内容另起一页,文字字体字号参照正文要求。

封面基本格式:单倍行距;上下页边距均为2.54厘米,左右页边距均为2.6厘米;除基本信息的5行内容外,其余内容均居中。

“□”表示占1个字宽(即2个字符)的空格。

所做的为论文,则标题中设计不要;所做的为设计,则标题中论文不要。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一号宋体加粗)课程论文(设计)(一号黑体加粗)(一号黑体空一行)课程论文(设计)中文题目(小二黑体加粗)TITLE OF COURSE PAPER(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大写)(根据题目长短四号字空二或三行)□□□□□□学生姓名(三号黑体加粗):×××(或×□×)(三号楷体加粗)□□□□□□学□□号:20××××××××××□□□□□□年级专业及班级:20××级×××(×)班(三号字空二或三行)湖南·长沙(小三号黑体)提交日期:20××年××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