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类别和流派分析

合集下载

语言学流派总结

语言学流派总结
各种思想家争论焦点为名称和事物的关系。荀子《正名篇》:名称没有好坏,通过约定形成就是适当的,违背大家的习惯就是不适当,名称固定的内容,通过约定习惯地表达一定内容,就是实在的名称。
4-3AD
出现了零星的对语法现象的说明
3AD-3BC
中国语言学开创时期,产生了文字学和训诂学。最早的词典《尔雅》东汉《说文解字》,解释了字记录的原始的语言意义。东汉出现词源学著作《释名》,解释词语产生的原因。
转换生成语言学
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的语言学流派。代表学者是Chomsky。继承前人的演绎方法指出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归纳方法的缺陷,强调从人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类语言共性的普遍解释,区分人的大脑先天具备的语言能力和后天获得的语言知识,认为语言又生成能力,是有限规则的无限使用,转换是生成的重要手段。把语言的内容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
古罗马
把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希腊语法体系照搬到拉丁语上,编写出系统而使用的教材,通过教材传播了亚历山大里亚的语法思想。
4-14世纪欧洲封建社会
拉丁语使唯一被研究的语言,它的语法规则也被套到其他语言上。语言研究方面讲究维护传统规范。由于经院哲学的影响,出现了用逻辑代替语法的思辨语法。为了翻译传播《圣经》,出现了不少词典。
乔母斯基认为语言知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类属性,是人类天生共同具备的普遍语言知识,一部分是在人类生存经验中后来获得的个别语言知识。他认为语言学应该采用演绎法,从语言能力研究中揭示人的认知过程。1957年他发表《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他提出利用移位、复写、插入、删除等转换规则把有限的核心句子转换成无限的非核心句子。这时的语法分析不考虑语义。
3-14世纪
音韵学占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重视语音结构的分析,编写韵书。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到语言的结构、规则、功能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方面。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两个主要的流派,分别是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

这两个流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观点以及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是一种以形式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

形式主义派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关注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

形式主义派的代表人物有索绪尔、布洛赫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

形式主义派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规则和结构,揭示语言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功能派是一种以功能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

功能派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

功能派的代表人物有马尔库斯、哈贝马斯等。

他们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

功能派通过研究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揭示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主要采用分析和归纳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进行抽象和概括,寻找语言的普遍规律。

功能派主要采用描述和解释的方法,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情境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语言的功能和意义。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理论观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独立的系统,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无关,语言的功能是次要的。

功能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交往工具,与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密切相关,语言的形式和结构是为了实现语言的功能。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在语言学的研究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形式主义派主要关注语言的内部结构、规则和形式,研究语言的句法、语音、词汇等方面。

功能派主要关注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研究语言的意义、语用、语境等方面。

形式主义派和功能派是两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

形式主义派强调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关注语言的内部规律;功能派强调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

简述语言学流派

简述语言学流派

英语122班马巾帅 201236635222简述语言学流派现代语言学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转换-生成语言学分别是这三大时期的代表。

1、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

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做出了谱系分类。

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结构语言学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每中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跟其它单位的区别、对立中存在的。

结构主义强调不能孤立地从事物的个别性去认识它,而要同时从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从结构的分层符号系统的整体性去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死胡同,过于追求抽象形式,而忽视语句的具体内容,显得比较片面。

结构语言学内部又分为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

(1)布拉格学派,又称“结构-功能学派”或“功能学派”。

其先驱者是马泰修斯,成员主要有雅科布逊、特鲁贝茨柯伊、哈弗阿奈克等。

1926年10月,由马泰修斯和雅克布逊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布拉格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论述见于《论纲》,《论纲》中强调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对语言现象的评价应着眼于它的功能。

语言学的学科分类

语言学的学科分类

应用语言学
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与有关学科结合起 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应用型学科。
理论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 共时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学科分类
四、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
根据西方座标,以历史语言学的出现为分 界。这之前属于传统语言学研究,这之后 进入现代语言学研究时期。
传统语言学还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往往 处于附属地位; 现代语言学是一门独立学科,随着现代科 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
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 义学派
[俄]特鲁贝茨科依《音位学原理》 [丹麦]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导论》 [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 [美]赵元任《国语入门》(《北京口语语法》)
《中国话的文法》(《汉语口语语法》) [法]特思尼耶尔《结构句法基础》
结构主义三大流派
4.转换生成学派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
传统语言学以书面语为主,而现代语言学 重视口语研究。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
传统语言学主要为经典作注和语文规范研 究,而现代语言学主要是分析语言结构 和探索语言规律。
五、语言学流派和主要语言学家
1.历史比较语言学
通过语言关系的比较研究构拟共同母语, 以探索语言的演化规律。(19世纪)
初始阶段,英国的琼斯首先提出梵语和希 腊、拉丁语具有亲属关系。丹麦的拉斯克 、德国的格里姆和葆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 的奠基者。格里姆定律:凡语音演变的规 律皆有例外。
19世纪中期,代表性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 尔和施密特。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新语法学派”时 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布鲁克曼、奥斯特 霍夫和维尔纳。维尔纳定律认为:凡语音 演变的例外皆有规律。
语言学常识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常常被划分为不同的流派。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结构语言学:结构语言学是在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主要
关注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则。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布鲁姆菲尔德、哈里斯和卡内基学派。

他们主张所有语言都有一个结构性组成,并且可以通过分析语言的组成部分来理解这种结构。

2.生成语法学:生成语法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发展
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的生成过程和语法规则的内在结构。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乔姆斯基、查姆斯基和洛卡斯。

他们主张语言是由内在的语法规则生成的,并且这些规则可以解释语言的所有特征。

3.功能语言学:功能语言学是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和使用。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哈林顿、哈斯和哈利德。

他们主张语言是一种用于交流的工具,其使用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4.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主要关注语言和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

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包括莱克夫、福瑞和克罗格。

他们主张语言是认知和心理过程的一部分,语言的意义是通过认知机制来建立的。

这些语言学流派各有特点,但它们都试图解释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现象的特征。

在未来,随着新的研究和技术的出现,语言学也将继续发展和演变。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

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简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20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史上是发展最快的、最活跃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理论并把语言学真正变成科学之后,现代语言学便呈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论文从历时的角度阐述了现代语言学的各个流派及特点,代表人物及重要贡献。

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现代语言学始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 索绪尔,1857--1913,。

他通常被描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和“使语言学科走向现代的大师”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说是语言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索绪尔的理论主要是从三个斱面发展起来的: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

索绪尔是把语言学研究明确为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他的理论直接把我们的注意力导向语言的本质。

他的理论可归纳如下:1.语言符号的本质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形象结合起来的,即“所指”和“能指”。

不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相关联的是能指的线性特征。

2.语言单位的关系性质由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因此一个能指不所指之间就没有必然的属性。

所指只是一个系统里的一员,通过同一系统内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得到界定。

3.语言系统不语言现象的区分这是语言系统不语言的实际现象之间的区别。

他认为,语言学家的认为是研究语言系统。

4.共时不历时的区分语言学上的共时不历时之区分,就是静态语言学和进化语言学之分。

二、早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一,布拉格学派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10月6日,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伊、雅克布逊、布龙达尔等。

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研究主要有三个斱面:1.为语言事实的共时研究斱法做了理论上的开拓2.强调语言的系统性特征3.强调语言在知己语言社团中所发挥的功能。

50年代后新一代的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续老一辈的研究,发展了新的理论,包括关于语言演变,语言系统,标准语言,主位不述位,语言功能。

,二,哥本哈根学派哥本哈根学派是一个人数不多的语言学派。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

语言学流派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

对这个定义,有一些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此研究应以语言为重点,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研究语言的变异;有的学者认为是语言的社会学,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使用语言学的材料来描写和解释社会行为。

我们比较倾向于前者。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diglossia)、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或socialect)、标准语和土语(vernacular)、正式语体(formal style)和非正式语体(informal style)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是: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

这又被称为"微观社会语言学"(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会语言学";2.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双语、语言接触、双方言,语言规范化问题等,这又被称为"宏观社会语言学"(macro-sociolinguistics);3.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如某一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同的性别、年龄、行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它可以分为多个流派。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语言学流派及其发展。

1.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布洛姆菲尔德。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结构系统,它的组成部分相互关联,互相作用。

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包括音位、词汇、句法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描述语言现象向分析语言结构的转变。

2. 生成语法语言学生成语法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查姆斯基。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人类大脑的一种天赋能力,人类天生就具有语言能力。

生成语法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生成过程,包括句子的构成和语法规则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描述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生成的转变。

3. 语用学语用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语言学家格里斯。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目的是传递信息。

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使用,包括语言交际的目的、语言交际的情境、语言交际的效果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研究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使用的转变。

4.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的一种语言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语言学家拉卡特。

该流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使用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社会方面,包括语言变异、语言变化、语言规范等。

该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研究语言结构向研究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的转变。

总之,语言学流派的发展推动了语言学从单一的研究语言结构向多方面的研究转变,丰富了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语言学的类别语言学类别是教学大纲增补的内容,学习上要注意几个基本的概念问题。

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各个学科的总称,它的内部还有很多的分支学科,所以语言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本身的结构非常复杂,语言的种类繁多,语言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人们研究语言的目的、角度、方法多种多样,于是就形成了语言学的各种类别和流派。

语言学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类。

关于语言学的类别,要注意以下几个分类角度:一是功能角度,二是研究对象,三是从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分类。

一般主要是从功能角度给语言学分类。

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其余角度的分类,我们这里综合在一起介绍。

由于分类角度不通,一门语言学科可以划分在不同的类别中。

例如现代汉语从功能看属于理论语言学,从对象看是专语语言学,从研究的时间范围看是共时语言学。

一、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一)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

普通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语言的性质、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起源与发展变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语言学在学科体系的地位等。

通常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普通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再细分,可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词汇学、普通语法学、语义学等,我们的课程就属于普通语言学性质。

(二)专语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

它可以研究某种具体的语言,如研究汉语,叫汉语语言学,以英语为研究对象,叫英语语言学。

它也可以以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其发展规律特点,如我国的壮语、布衣语、傣语、土语等是来源于侗傣语支的亲属语言,以这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叫侗傣语言学。

英语、德语、荷兰语、瑞典语、丹麦语来源于日尔曼语,以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叫日尔曼语言学。

同学们在专科阶段学过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就是专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是在专语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发展水平取决于对具体语言进行研究的成果。

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越多,材料越丰富,那么就越有利于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目前对具体语言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世界上一些大的语种,还有很多语言,比如一些边远、落后民族的语言,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甚至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语言。

所以目前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只综合反应了一部分语言的研究成果,随着语言学家对各种语言研究的范围不断深入,不断扩大,语言学理论还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横向结构的一面,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它纵向发展的一面,历史的一面。

研究分析语言,既需要看它在当代的状态,认识它的现状,也要看发展的特点,找出演变的规律。

因此,专语语言学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语言,它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的状况,据此可把专语语言学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两大类。

(一)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二)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是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进行断代研究,比如研究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或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汉语,就属于共时语言学。

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

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

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英语语法等都属于描写语言学。

又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

对比语言学是在描写几种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

我们虽然没有系统学习对比语言学,但学习外语,实际上或多或少要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学习英语比较英汉语音、语法、句子结构的差别等。

比如英语单词vine(藤)、wine(酒),是第一个音素的区别使词义区别开来,而汉语中音素v没有w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伟、王、无、文、外”等,其中的w(u)读为v一点也不影响对意义的理解,听话人不计较你这里的发音,细心的人或许会稍微感到有点异样,如此而已。

当然,共时与历时的划分我们是在专语语言学中重点介绍,但要注意,并非只有专语语言学才能进行这种划分,普通语言学也可以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

以上各种语言学,因为是围绕语言结构本身进行研究的,所以又被称为微观语言学,与此相对应的,综合多门学科形成的应用语言学的各个类别,都是宏观语言学。

综上,理论语言学我们归纳如下:三、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所创立的新的语言学科,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从而建立新的学科。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比如研究语言习得心理,对比不同语言的差别等。

我们这里的应用语言学是广义的,主要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创立的一些边缘性学科。

(一)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顾名思义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

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尤其关注语言与社会集团的关系也即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因为语言总是在某个言语社团中使用的,因此社会语言学就特别注意语言变体与社会因素的联系,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差异,具体地说,像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语言的接触与混合、语言规划等。

社会语言学这个名词是美国语言学家H?丘里(一译柯里)1952年在其论文《社会语言学的设计:语言和社会阶层的关系》中首先使用的。

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法国的社会学派和布拉格学派对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却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兴起的。

1964年5月,布赖特主持召开了首次社会语言学研讨会,会后布赖特主编出版了会议论文集《社会语言学》。

同年夏天,在费格森主持的美国语言学会语言学讲习班上,各路专家一致同意以社会语言学命名这门交叉学科,是年秋季,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组成社会语言学委员会。

这些,都是社会语言学诞生的标志。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一般而言,包括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状况如双言制(diglossia)、双语、多语或多方言状况;2)各种语言变体包括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social dialect或socialect)、标准语和土语(vernacular)、正式语体(formal style)和非正式语体(informal style)等构造特点及其社会功能;3)交谈情景与选择语码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码选择与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4)社会以及不同的集团对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评价和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5)由于社会的、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种种原因以及语言接触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方式和规律,等。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是1)语言的变异(variation),并且联系社会因素来探讨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常常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概率的模式来描写这些变异现象。

这又被称为“微观社会语言学”(micro-sociolinguistics)或“小社会语言学”;2)社会中的语言问题,如上面提到的双语、语言接触、双方言,语言规范化问题等,这又被称为“宏观社会语言学”(macro-sociolinguistics),;3)研究人们怎样在实际环境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以及不同的社会、社团使用语言的差别,如某一社会阶层使用语言的不同习惯(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不同,这被称为语言的社会变异),又如不同的性别、年龄、行业和经济地位等对个人言语的影响(这被称为个人语言变异)。

如果说,从索绪尔开始的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研究的是同质的(homogeneous)语言,那么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有序异质的(orderly heterogeneous)的语言,联系社会因素的作用来研究语言的结构。

这是社会语言学不同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特征。

社会语言学现在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

随着60年代以后语言学家对语言异质性的认识的加深,社会语言学又发展出交际民族志学、跨文化交际、交际社会语言学、语言社会化和语言习得、会话分析、语言变异研究等学派。

1)交际民族志学主要从语言的文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研究语言的使用规律,它侧重于用文化人类学的观念来描写语言的运用,尤其注重研究在不同的社团、组织、社区以及社会中因文化习俗的不同给言语运用所带来的限制性特征,如:特定社区的社会语言学资源、实际言谈活动中上述资源是如何被开发和利用的等等;2)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主要是探索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交际策略和具体差异;3)交际社会语言学注重研究一个种族内部的交际差异,例如同一种族内男女性别差异对交际策略的影响,不涉及跨文化和跨种族的交际策略;4)语言社会化和语言习得的研究把语言的本质看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因而儿童的语言习得就与他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5)会话分析是一个专门的学派(在英文文献中常用大写的CA来替代),主要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对话,为其他关心实际言谈的社会语言学派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的框架;6)语言变异研究则是以拉波夫为代表的“变异学派“。

1966年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发表了《纽约城英语的社会分层》(The social stratification of English in New York City,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一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精心调查了纽约市上中等级百货公司里职员的语音,并用一句包含fourth的句子作为调查手段。

他发现,不同的r 发音,实际上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人清楚得发r音,有人发得不清楚甚至基本不发。

经过统计,他发现,上层和中层的职员,发r音的百分比比较高(分别为62%和51%),而下层的职员发的比例则相对低得多(只为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