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坡脚冲刷防护123讲解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

简析公路路基高边坡的病害以及防护措施公路路基是公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高边坡作为路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高边坡常常会出现各种病害,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
本文将从高边坡的病害种类和防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简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高边坡的病害种类1.坡面破坏:高边坡的坡面破坏是指由于土质松软、降雨冲刷等原因导致坡面出现开裂、坍塌的现象。
这种病害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会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影响。
2.坡体滑动:坡体滑动是指由于坡体内部土质松软,或者受到外部水土流失的影响,导致整个坡体产生滑动,使路基发生变形或破坏。
3.坡脚侵蚀:坡脚侵蚀是指由于降雨冲刷、水流冲刷等因素导致坡脚部分土壤被侵蚀,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4.松散坡体:松散坡体是指由于高边坡内部土质过于松散,无法承受坡面上部的荷载而发生坍塌的情况。
这种病害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会给公路使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高边坡的防护措施1.植草防护:植草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高边坡防护方法。
在高边坡上部适当种植草木,能够有效减缓降雨对坡面的冲刷,增强高边坡的稳定性。
2.加固处理:对于出现坡面破坏或者松散坡体的情况,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钢丝网加固、喷浆加固等,以提高高边坡整体的稳定性。
3.排水设施:合理设计和设置排水设施,可以有效减少降雨对高边坡的冲刷和侵蚀,从而减小高边坡发生病害的可能性。
4.监测预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对高边坡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预防事故的发生。
5.定期维护:对于已建成的公路高边坡,定期进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清理排水设施,修复已经出现的病害,可以有效延长高边坡的使用寿命。
公路路基高边坡病害的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安全和正常运行。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高边坡进行定期维护,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路基路面课程讲义第五章 路基防护与加固

路基沉降
路基淘空
路面塌空
路面分层破坏
板体淘空
路基防护与加固设施
二. 路基防护与加固设施 坡面防护: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 湿差变化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 剥蚀演变,从而保护边坡整体稳定性。常用坡面防护设施 有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 堤岸防护与加固:主要对沿河滨海路堤、河滩路堤及水泽 区路堤,针对水流的破坏工作而设,起防水治害和加固堤 岸双重功效。堤岸防护与加固设施有直接和间接两类。 湿软地基加固:提高湿软地基承载力,以防路基沉陷、滑 移或其他病害。加固关键在与治水和固结。
土工模袋布
土工袋修筑的长江大堤子堤
二、间接措施 1.设置导治结构物 作用: 改变水流方向—— 消除和减缓水流对 堤岸直接破坏—— 减轻堤岸近旁淤 积——解除水流对 局部堤岸的损害— —安全保护作用。
2.导治结构按其与河道的相对位置,一般可分为丁坝、顺 坝或格坝。 1)顺坝:大致与堤岸平行,主要作用为导流、束水、调整 流水曲度、改善流态。 顺坝——导流坝。 2)格坝:在平面上成网格状。设于顺坝与堤岸之间,防止 高水位时水流溢入冲刷坝内岸坡和坡脚,并促进格间的淤 积。 3)丁坝:大致与堤岸垂直或斜交,将水流挑离堤岸,束河 归槽,改善流态。 丁坝——挑水坝。
squared laying
3.植树:用在堤岸边的河滩上,用来降低流 速,促使泥沙淤积,防水直接冲刷路堤。
4.拉伸网草皮:在 土工网或土工垫等 土工合成材料上铺 设3-5cm的种植土 层,经过撒种、养 护后形成的人工草 皮。
普通草皮
土工网
土工垫
5.固定草种布(也可称植生带):在土工织物
2.铺草皮:坡面冲刷比较严 重,边坡较陡,径流速度> 0.6m/s,容许最大速度为 1.8m/s时,采用平铺(平行 于坡面)水平叠置、垂直坡面 或与坡面成一半坡角的倾斜 叠置草皮,还可采用片石铺 砌成方格或拱式边框,方格 或框内再铺草皮。
公路路基边坡沿河防护冲刷设计分析

公路路基边坡沿河防护冲刷设计分析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是我们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公路建设的加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更加迅猛。
但是,公路建设存在的一些痛点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边坡防护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因为公路边坡沿河处存在分布式雨量大、滑坡等自然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对路基边坡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导致路基边坡的冲刷、崩塌等问题。
本文着重对公路路基边坡沿河防护冲刷设计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大家重视路基边坡沿河部位的防护措施,减轻公路建设及运营的安全风险,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和通行性。
一、相关知识介绍1.边坡防护公路边坡是公路建设中比较重要的构建环节,而边坡防护更是贯穿于整个路基边坡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边坡防护按照其所使用的材料分类,可以分为铁丝网、混凝土喷涂、砖石、红箍砂浆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用的是铁丝网。
2.公路路基边坡沿河处的风险在公路边坡沿河处,存在着多种不利因素,例如:河道中的水流、河岸和风化性土壤等。
在这些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边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冲刷、坍塌等安全问题,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按照实际情况开展设计,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提高路基边坡的安全性。
3.防护措施根据《公路工程路域防护技术规范》规定,公路工程中的路基边坡防护,应采用“防护的具体层面、具体方法和具体要求”的三位一体原则。
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采用加固措施、降低切坡高度等措施,从而减少路基边坡冲刷的可能性。
二、设计分析在公路路基边坡沿河部分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首先考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研究边坡的坡度、坡面形状、土层等要素,并建立边坡的数学模型。
根据边坡模型的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路基边坡的抗冲刷能力。
1.使用铁丝网进行防护:设计人员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铁丝网,例如钢丝网、防腐钢丝网等,以固定路基边坡上的土壤,减少河岸水流的冲击对边坡的影响,并赋予边坡更好的承载力。
2.加重边坡体内土层和岸坡长:通过在岸坡长和边坡体内加重土层,可以降低边坡的坡度和工程施工的难度,并且可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冲刷、坍塌等安全问题。
探究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形式及防护措施

探究公路路基边坡破坏的形式及防护措施摘要:对于公路路基工程来说,一旦施工过程中没有注意质量控制,很容易留下潜在隐患,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当前,路基边坡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热议重点,边坡遭遇破坏直接会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主要对路基边坡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初探,进而提出了几点防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防护措施1 公路路基边坡破坏形式1.1冲刷破坏形式路基边坡遭遇的冲刷破坏主要来源于降雨对坡面造成的直接冲刷,以及坡面径流对其的冲刷。
边坡如果处于长时间被冲刷的状态,久而久之沿流方向就会形成一道道深沟,进而导致路基损坏,影响使用。
对于那些修建在河堤上或者拦河大坝上的边坡,还有可能会受到洪水的冲击。
边坡之所以会遭受冲刷破坏,与边坡高度的设置、边坡填料的质量以及边坡的压实程度关系紧密,通常情况下,砂性土材质的边坡与黏性土质的边坡相比,更容易受到冲刷破坏,而高度较高的路基边坡与较矮的路基边坡相比,更容易受到径流的冲刷,如果边坡的压实度较差,在应用过程中必然会逐渐丧失抵御冲刷的能力。
1.2滑动型坍塌破坏一般来说,滑动型坍塌破坏形式通常发生在路基的挖方段,在深挖石质的区域尤为严重。
由于该区域中的岩石层受到外力之后会被间断,此时岩层中间的软石会发生滑动,进而导致坍塌事故发生。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使用了爆破的开挖方式,会使得岩体的稳定性大大降低,如果此时岩石的基层上带有岩堆或者岩屑层,那么这些堆积物会发生滑动,引发坍塌。
1.3落石型坍塌破坏路基边坡的落石型坍塌,通常出现在岩石边坡中,之所以可能会产生落石,主要是由于岩石在断层影响下出现了裂隙发育,此时岩石会分割成为若干个短块。
而岩石中出现的裂隙通常用肉眼很难发现,在日常养护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忽视。
这种情况下,水分会渗入到边坡当中,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反复融化冷冻,长此以往,裂隙会逐渐增大,在雨季的时候,雨水会填满裂缝,对其产生静水压力,边坡最终难以承受压力,发生塌陷。
冲刷防护技术

冲刷防护技术靠近江河湖海和水库区的路基,边坡要受水流、波浪和流水的冲击,尤其在有台风雨和暴雨洪水的季节以及涨大潮的时候,路基易遭破坏,应有必要和足够的冲刷防护措施,才能保证正常使用和安全行车。
山区铁路河谷陡深,水流湍急,多急弯、急滩,比降大、流速快、径量丰富,洪水期中,中泓流速达7~10 m/s,冲刷、侧蚀作用十分强烈,平时风平浪静、清风明月,似乎没有什么可防护之处,一遇大洪水发生犹如万马奔腾、惊涛拍岸,有很大的破坏力,那时要防护也来不及了。
沿河路基的冲刷防护工程有如下4个重点。
(1)凹岸必防。
凹岸受水流强烈冲刷,流速和水力动能大,又受环流影响,侧蚀最为明显,故凹岸路堤边坡易遭冲毁,应做护坡。
(2)当冲必防。
凹岸或急滩下皆当冲之处,水面广阔,风向吹向边坡者又受波浪之冲击,水流就要直冲路基,应有良好的护坡和基础。
(3)软岸必防。
如将基岩裸露、石质坚硬,允许流速甚高的一岸称为硬岸,土质一岸称为软岸,则在峡谷中由于横断面小,流速大,洪水时软岸易遭冲刷。
这里的软岸在地质历史中早已不存在,只留下硬岸,而修路后土质路堤就成为新生的软岸,如无有力防护迟早要遭冲毁。
(4)凡有局部冲刷的地方,如堤堑交界、路堤和路肩墙交界和桥头路基等处,都要求做好顺接,主要地点做片石护锥。
河岸在平面和横断面上的任何急剧变化,都会引起水位、比降、流速和泥沙冲淤的变化,并引起局部冲刷。
冲刷防护据该河段的水流性质、断面平均流速选用,防护设计还要有水位、波浪、涨落历时、土质和风速风向等资料。
目前冲刷防护广泛使用土工布作为反滤层。
因土工布对细粒土有良好的隔离和反滤作用,并能随石块形状密贴坡面,在水流冲刷和波浪动应力作用下不致破坏,如还有一层碎石效果更好。
用三维土工格栅内填砂砾石小片石可抵御2.5~3 m/s流速的冲刷。
石块填在格栅内平整稳当,用料较省。
间接防护有防洪堤、丁坝、导流堤、透水格栅和防水林等河调工程,用以改变受威胁地段路基的水流流向,减少流速、波浪和冲刷,并防止不稳河道的摆动和岐流的发展,对路基起间接防护作用。
第三章、 冲刷防护

D=
V2 f r −r • 2g s 0 Ks r0
式中:D—所求石块换算成圆球形的折算直径(m)
V—水流的平均速度(m/s) f—石块的流水摩擦系数 Ks—石块形状的绕流系数 rs—石块容重(KN/m3) r0—水的容重(KN/m3) g —重力加速度(m/s2) 一般:f/Ks=0.74, r0=9.81 KN/m3 , rs=27KN/m3,g= 9.81m/s2,则上式变为:D=V2/25。 --抛石堆斜坡上的石块稳定性计算 --抛石堆斜坡上的石块稳定性计算 一般按石块稳定受倾斜控制计算,得到的近似公式为: D=V2/(49.5cos(a))
第三节.间接防护概述
一.基本概念 1.间接防护:采用一定的措施,使河水流向改变, 不直接冲刷岸坡或建筑物地基。从而达到间接 保护斜坡的作用。 2.间接防护设计:根据防护要求和河道平面轴线, 合理确定导沿线,再根据计划的导沿线,选择 导流建筑物的类型及其平面布置,然后设计导 流建筑物的结构尺寸。 3.导沿线:是计划经过导流建筑物改变水流方向 后形成的新的河轴线(又称导沿河轴线)和新 的河岸线(又称导沿边缘线)。
三.冲刷防护工程常用类型及适用条件
第二节 直接防护的设计
----直接防护:是对河岸或路基边坡和基底的直接 加固,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蚀作用。 ----特点:可以尽量不干扰或少干扰原来水流的性 质,对防护地段上、下游及其对岸的影响较少。 ----总体要求:首先应注意作好防护工程的总体布置, 整个防护的外形轮廓线应是平顺的,不可有明 显的突出部分或凹进部分,以免扰乱水流的性 质。并宜尽量不压缩或少压缩水流断面,以减 少一般冲刷。在水流顶冲或斜冲地段,防护建 筑的迎水面边坡有条件时应适当放缓,以减轻 局部冲刷。 ----由于课时限制,这里仅讲几个常用类型
浅谈路基边坡的冲刷防护

2010年第4期 (总第194期) 黑龙江交通科技
HE LLONGJIANG JIAOTONG KEJI No.4,2010
(Sum No.194)
浅谈路基边坡的冲刷防护 练伟雄,严革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冲刷防护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防护,以加固岸坡为主;另一种是间接防护,以改变水流方向,降低 流速,减少冲刷为主。介绍了路基边坡的两种冲刷防护。 关键词:路基边坡;冲刷防护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0)04一O064—01
沿河路基,直接承受水流冲刷,为了保证路基稳定坚固,必 须采取措施防止冲刷。冲刷防护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防护, 以加固岸坡为主;另一种是间接防护,以改变水流方向,降低流 速,减少冲刷为主。设计时应根据河流特性、河道地形、地质、水 文条件,采用直接加固岸坡或导流构造物改变水流性质,也可采 用综合防护措施。各种冲刷防护工程均应加强基础处理,一般 应将基础埋置于冲刷深度以下或置于基岩上。 1直接防护措施 石笼防护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于防护河岸或路基边 坡,同时也是加陡边坡、减少路基占地宽度及加固河床的常 用措施,石笼可做成多种形式,常见的为箱形、扁长形及圆柱 形等。 抛石防护主要用于受水流冲刷的边坡和坡脚,以及挡土 墙、护坡的基础等。抛石的石料尺寸,应视水深、流速和波浪 情况确定。 路基边坡及河岸冲刷防护工程见表1。
表1路基边坡及河岸冲刷防护工程
2间接防护措施(导治构造物) 为调节水流流速及方向,防护路基免受水流冲刷,可设 置导治构造物。设置导治构造物时,应根据河道的地形、地 质、水文条件和防护要求,合理规划、布设,应特别注意设置 导治构造物后不使农田、村庄和上下游路基冲刷加剧。导治 构造物一般可采用顺坝、丁坝、石笼护坡等。设置顺坝、丁坝 等导治构造物时应注意坝身、坝头、坝根及坝基的冲刷。坝 根应嵌入河岸足够深度,一般为3—5 m,必要时与坝根连接 的河岸应予加固。 收稿日期:2010—03—11 ・64・ 顺坝常与水流平行,对通航河流比较适宜,多用于凹岸, 起疏导水流作用。顺坝起点(上游)应选择水流匀顺的过渡 河段,终点可与河岸连在一起。当顺坝为淹没式时,可在坝 后设置格坝,以便淤积及防止边坡与河岸遭受冲刷。 丁坝能将水流挑离河岸,用于改变流向、减低流速及束水 归槽,改变流态,保护河岸和路基。按丁坝轴线与水流方向夹 角,丁坝可分为上挑式、下挑式和正挑式。丁坝长度—般不宜大 于河宽的1/4,坝间相距一般为坝长的1—1.25倍,水流较平地 段,可增至3—4倍,淹没式丁坝的下游适当长度内应进行铺砌。
冲刷防护工程

冲刷防护工程一、直接防护直接防护是指直接加固稳定边坡的措施,其特点是很少干扰或不干扰原来水流的性质。
直接防护包括植物防护、砌石防护或抛石与石笼防护,以及必要时设置的支挡结构(浸水挡土墙、驳岸等)。
植物防护与砌石防护的措施,与坡面防护所述相近,只是要求更高。
(一)抛石防护抛石防护是指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抛填较大石块的防护措施。
临河路基经常浸水但水流方向平顺且河床承载力较好,无严重冲刷时,在盛产石料的地区,宜采用抛石防护,如图4.4所示。
抛石垛的边坡坡度,不应陡于抛石浸水后的天然休止角;石料粒径视水深与流速而定,一般为0.30~0.50 cm。
抛石顶宽,不应小于所用最小石料粒径的两倍。
图4.4 抛石防护(单位:m)(二)石笼防护石笼防护是指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设置的装填石块的笼子。
石笼是用铁丝编织成的框架,内填石料,设在坡脚处,以防急流和大风浪破坏堤岸,也可用来加固河床,防止淘刷。
铁丝框架可以是箱形或圆形,如图4.5所示。
笼内填石最好为密度大、坚硬未风化的石块,最小粒径不小于4 cm,一般为5~20 cm。
外层应用大石块并使棱角突出网孔,内层用较小石块填充。
石笼应平铺并与坡脚线垂直,必要时底层各角应用钢棒固定于基底土中,如图4.6所示。
图4.5 石笼的形式二、间接防护间接防护主要是指设置导治结构物,如丁坝、顺坝、防洪堤、拦水坝等各种坝体,必要时进行疏浚河床、改变河道,以改变流水方向,消除或减缓水流对路基边坡的直接冲刷。
图4.7所示为某河流导治构造物布置示意图。
导治结构物是桥涵和路基的重要附属工程,由于涉及水流改向,影响范围较大,工程费用也较高,故应进行多方技术经济比较后使用。
图4.6 铁丝石笼防护(单位:m)图4.7 河流导治构造物布置示意图1—丁坝;2—顺坝;3—格坝;4—导流坝;5—拦水坝;6—桥墩;7—路中线图4.8 顺坝与格坝的布置形式丁坝又称挑水坝,其轴线与导治线垂直或斜交,起到将水流挑离堤岸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4页/共75页
第三章: 3.2 坡脚冲刷防护设计原则
直接防护、间接防护和改移河道三类,选用原则:
①在宽阔的河滩、凸岸、台地边缘及流速不大,流 向与河岸接近平行等水流冲刷作用较弱的地段或山 区河谷狭窄,以下蚀为主的V形河谷地段,应优先考 虑设置直接防护。
②在河床宽阔,冲刷和淤积大致平衡,水流方向易 于改变并且有设置导流建筑条件,可采用间接防护。
石笼防护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强 度和柔性,但不需用较大的石料。 当水流中含有大量泥砂时,石笼 中的孔隙将很快被淤满而形成坚 固的整体护层。 缺点是铁丝网会被锈蚀,以致石 笼解体,因此其使用期限约为 8~12年(镀锌铁丝网)或3~5 年(普通铁丝网)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21页/共75页
适用于流速1.2~1.8m/s 地段的路基坡脚防护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8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1 植物防护
设计要点
草皮尺寸为25×40cm,厚为10~15cm,并用柳枝尖桩 或竹、木尖桩将草皮砖钉住,桩长为0.3~0.5m;
在坡脚部分,一般铺草皮砖2~3层,伸出坡脚外的宽 度可视具体情况决定,但不小于1.0m;
反滤层
( a )不设垫层
( b )设置垫层
图7-10 既有路基边坡抛石防护断面图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19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5 抛石防护
设计要点
抛石堆的水下边坡不宜陡于1∶1.5,当水
深和流速较大时,可放缓至1∶2~1∶3;
当路基填料为土质时,应在抛石与路基填
3.1 概 述
冲刷作用的形成条件
•沿河(水)路基受地形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 要求限制依山傍水顺岸行进; •路基侵占河床、压缩过水面积或阻挡水流, 改变水流方向和速度,从而形成水流对河床、 岸坡或建筑物基础的经常或周期性冲刷作用, 影响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3页/共75页
第三章:
3.1 概 述
冲刷防护原理
专指河道、水库水流的冲刷防护,不包含雨水等漫 流表水对坡面的冲刷防护! 冲刷防护的原理就是根据水流的动水压力、波浪和 壅水高及冲刷作用等水流特性,结合线路位置及地 形地质因素,设置合理、适宜及足够坚固的冲刷防 护工程,使其满足适应水流性质和抵抗水流的破坏 作用的要求,防止岸坡及基础因冲刷作用而失稳, 从而确保线路路基的稳定和运营安全。
防水林最适宜的树种是杨柳类的乔木和灌木,生长快, 根系发达,枝梢茂密,能长期经受水淹而成活。
防水林的行距可用0.8~1.5m,棵距可用0.4~0.8m。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9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2 干砌片石防护
( a )单层干砌片石
护坡面层与边坡土之间设置1~2层的砂、砾石垫层, 垫层厚0.1~0.15m;
冲刷深度在1.0m以内时,可用墁石基础;当冲刷深度 大于1.0m时,宜采用浆砌片石脚墙基础。
干砌片石垛高度≤3.0m以内,顶宽≥1.0m,外侧坡率 1∶1.5,内侧坡率1∶0.75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设计水位 常水位
1:m
砌石护坡
抛石堆 1:m
设计水位 常水位
1:m
( a )不设垫层
图7-9 新建路基抛石防护断面图
砌石护坡
抛石堆
1:m 反滤垫层
1:n
(b )设置垫层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18页/共75页
抛石堆 设计洪水位
1:n
常水位
1:m
抛石堆 设计洪水位
1:n
常水位
1:m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24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7 浸水挡土墙防护
在山区狭谷地段,当水流对路基的冲刷特别严重而由于地形限 制又不宜设置其它类型的防护时,可采用挡土墙进行防护。其 容许流速V=5~8m/s,并能抵抗较强烈的波浪和流冰的冲击。
设计水位
石笼
镀锌铁丝制成箱形或圆形, 笼内装石块
4~5
受洪水冲刷但无滚石河段和大石料 缺乏地区
—
大型砌块
2m×2m×2m 3m×3m×2m
5~8 受主流冲刷严重的河段
常与脚墙 配合使用
浸水挡土 墙
—
5~8 峡谷急流和水流冲刷严重的河段
—
土工织物沉枕 土工合成 土工格栅和土工网石笼
2013材年料0防5护月土13工日膜袋
0.15 砂砾石垫层
填非渗水土
≤3m
1:0.75
2013年05月13日
图7—6路片基石防垛护基与础设 支计挡图工程
第11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2 干砌片石防护
设计要点
厚度由流速或波浪大小决定。通常单层厚0.25~0.35m, 双层厚:上层0.25~0.35m,下层0.25m。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6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直接防护是对河岸或路基边坡的直接加固, 用以抵抗水流的冲刷和淘刷作用。其特点是 对原水流的干扰很小,但必须经受住最不利 情况的考验。
植物防护 干砌片石防护 浆砌片石防护 混凝土板防护
抛石防护 石笼防护 浸水挡土墙防护
第12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3 浆砌片石防护
d
α
α PS' Q
图7-7 浆砌片石护坡厚度计算图
用于经常浸水且受 主流冲刷及波浪作 用强烈的路基边坡 和河流或水库岸坡 的防护。其容许流 速为4~8m/s。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13页/共75页
不小于 (1.5~2.5)hpm
垫层
δ
( b )双层干砌片石
浆砌片石脚墙基础 回填片石
不小于 1.5δ
墁石铺砌基础 注:hpm ——冲刷深度
图7-5 干砌片石护坡及基础布置断面图
垫层
用于河漫滩或阶地边缘,受季节性浸水的路基边坡防护。适 用于水流较平顺,不受主流冲刷且流速为2~3m/s的地段。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10页/共75页
干砌片石垛一般与干砌片石护坡配合使用。用于水流
方向较平顺的河岸滩地边缘或不受主流冲刷且水流流
速为1.8~3m/s的路堤边坡防护,适用于枯水期施工。
防护标高
2.0 4%
1:m 1
干砌片石护坡
0.2
0.15 0.30
1:m 2
卵砾石垫层
1.0
1:1.5
片石垛 卵砾石垫层 0.15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15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4 混凝土板
设计要点
预制成适当大小的方块,并配置一定的构造 筋,最小厚度不宜小于6cm;
V≥6m/s,则板块宜设计成2×1m或2×2m, 厚0.2m~0.3m的大型块状;
留出泄水孔眼以减小水流和波浪的上举力; 必须设置夯实平整的垫层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23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6 石笼防护
设计要点
一般采用垒砌形式,只有当边坡等于或缓于1∶2 时才可用平铺形式;
用于垒砌的石笼宜用长方体,用于平铺的石笼宜 用扁长方体,用于防洪抢险的石笼一般采用有骨 架的圆柱体或无骨架的网袋;
贴近网孔外层应用较大尺寸的石块仔细码砌并使 石块的挂角突出网孔以外,这样可以起到保护铁 丝网的作用。
有冻胀变 形的边坡
混凝土护 坡
厚 0.08~0.2m
4~8
主流冲刷及波浪作用强烈处的路堤 边坡
上应设置 垫层。有流 木、流冰、 滚石时,应
适当加厚
抛石厚度
抛石
石块尺寸根据流速、波浪大 小计算,不宜小于 0.3m
3
水流方向较平顺,无严重局部冲刷的 不 应 小 于
河段;已浸水的路堤边坡与河岸
石块尺寸
之两倍
第三章 路基坡脚冲刷防护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1页/共75页
第三章:路基坡脚冲刷防护设计
3.1 概 述 3.2 坡脚冲刷防护设计原则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4 间接防护 3.5 本章小结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2页/共75页
第三章:
挡土墙 河床面
护坡 设计水位
挡土墙 河床面
冲刷线
2013年05月13日
基岩 图7-17 防护用的挡土墙断面图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25页/共75页
第三章:Βιβλιοθήκη 3.4 间 接 防 护3.4.1 丁坝(挑水坝)
上挑布置 垂直布置 下挑布置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26页/共75页
第三章:
土之间加设卵砾石反滤层,厚0.5~0.8m;
为了使抛石堆有一定的密实度,宜采用不
小于计算尺寸且大小不同的石块掺杂抛投。
2013年05月13日
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
第20页/共75页
第三章: 3.3 常用直接防护类型及设计
3.3.6 石笼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