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习题——休克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9.1.2)--休克--习题作业

病理生理学(9.1.2)--休克--习题作业

作业/试卷单项选择题1.休克早期,血中激素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ACTH增加B.糖皮质激素增加C.儿茶酚胺增多D.胰岛素增加E.胰高血糖素增加2.大面积皮肤烧伤休克病人,在无法测定血压情况下,可以根据下列哪一项指标间接判定血压情况:A.心率B.呼吸频率C.颈静脉充盈情况D.尿量E.体温3.休克时肾素-血管紧张素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A.肌肉血管收缩B.肠道血管收缩C.胰腺血管收缩D.肾血管收缩E.冠状血管扩张4.下述哪一项不是早期休克临床表现:A.烦燥不安B.皮肤苍白发凉C.脉搏细速D.血压和脉压差正常E.尿量减少5.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哪一项是错误的: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动-静脉吻合支收缩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E.微静脉收缩6.判断组织器官灌流不足,下列那一指标或症状是错误的:A.收缩压<80mmHgB.脉压差<10mmHgC.中心静脉压7~8cmH2O C.尿量<15ml/hE.皮肤苍白或发绀7.内啡肽在休克发生中作用为:A.促进组胺分泌B.促进MDF形成C.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D.抑制心血管系统E.抑制PGI2形成8.休克病人在不能测定心输出量条件下,可以通过哪一种指标间接判定心输出量:A.血压B.脉压差C.中心静脉压D.心率E.动脉血氧分压9.休克Ⅲ期又称: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B.微循环衰竭期C.细胞损伤期D.多器官衰竭期E.休克不可逆期10.休克Ⅱ期血液淤滞贮积的主要部位是:A.皮肤B.肌肉C.肾脏D.肠道E.全身都有11.下述那种休克最易导致DIC发生: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12.失血性休克发展过程中,全身外周阻力变化趋势是:A.增加B.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先降低后增加E.不变13.休克时促进血小板第一时相聚集的主要物质:A.TXA2B.ADPC.PAFD.儿茶酚胺E.C5a14.失血性休克早期血细胞比积变化是:A.减少B.增加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E.不变15.休克时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变化是: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E.不变16.休克时常见白细胞贴壁粘着的部位:A.微动脉B.微静脉C.前毛细血管D.小动脉E.小静脉17.休克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是: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E.不变18.休克淤血期,下列哪一种变化是错误的: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丢失B.血液粘度增大C.全身有效血量不足,组织液入血代偿D.细胞膜泵功能障碍,组织细胞水肿E.毛细血管血流停滞,血液潴积于某些内脏19.纳络酮治疗休克是阻断哪一种受体:A.α-肾上腺素能受体B.β肾上腺素能受体C.H1组胺受体D.M胆碱能受体E.阿片肽受体20.下列哪一种因素与休克时红细胞聚集发生无关:A.血流速度减慢B.血细胞比积增加C.红细胞表面电荷减少D.组胺释放增加E.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名词解释心肌抑制因子隐蔽性酸中毒无复流现象第三间隙丢失寒冷型休克问答题1.阐述血压下降不是早期休克诊断指标的原因?2.简述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源性休克的原理。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1)

病理生理学:休克习题与答案(1)

一、单选题1、关于休克的概念,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由强烈致病因素引起B.总血管容积急剧减少C.微循环灌流严重障碍D.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正确答案:B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2、休克发生的本质是()。

A.过敏反应B.严重创伤C.心力衰竭D.急性循环衰竭正确答案:D解析:休克是指机体在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和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以及结构受损的危重全身性病理过程。

其本质就是急性循环衰竭。

3、下列()因素不是导致休克的病因。

A.大面积烧伤B.严重败血症C.严重精神病D.分娩大出血正确答案:C解析:大面积烧伤、严重败血症、分娩大出血都是导致休克的常见病因。

一般情况下,严重精神病不会导致休克的发生。

4、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不包括()。

A.严重车祸创伤B.血容量减少C.心泵功能障碍D.血管容积增加正确答案:A解析:常把血容量减少、血管容积增加、心泵功能障碍这三个环节称为休克的始动环节。

而严重车祸创伤只是引起休克的病因。

5、通常成年人急性失血量大于全血量的()%时即可引起休克。

A.10B.20C.30D.50正确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生程度与体液丢失的比例与速度密切相关,通常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完全代偿。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以上(超过1000ml),即可引起休克。

6、以下()情况早期往往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B.充血性心力衰竭C.心包压塞D.严重心律失常正确答案:B解析:大面积心肌梗死、心包压塞、严重心律失常都可导致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7、低动力型休克的基本特征是()。

病理生理学题库 第11章休克

病理生理学题库  第11章休克

第八章休克一、多选题A型题1.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D.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答案] E[题解] 休克的本质不是交感衰竭导致血管麻痹而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2.过敏性休克属A.Ⅰ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E.混合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答案] A[题解] 给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种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发病机制与IgE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入血,造成血管床容积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3.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A.大面积心肌梗死 D.严重心律紊乱B.急性心肌炎E.充血性心力衰竭C.心脏压塞[答案] E[题解] 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压塞、严重心律紊乱都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下降,引起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4.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A.15% D.40%B.20% E.50%C.30%[答案] B.[题解] 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量丢失的速度和丢失量,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10%时,机体可以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稳定。

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以上,即可引起休克,超过总血量的50%则往往导致迅速死亡。

5.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答案] B[题解] 失血性休克早期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呈兴奋,全身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都持续痉挛,外周阻力增高。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

休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休克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A. 心排出量减少B.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C. 微循环障碍D. 组织缺氧答案:C2. 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脉搏细速B. 血压正常或稍高C. 皮肤苍白D. 尿量减少答案:B3.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微循环障碍的表现:A.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B. 毛细血管后括约肌舒张C. 微循环血流淤滞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答案:B4.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代谢障碍的表现:A. 乳酸增多B. 血糖升高C. 血浆渗透压增高D. 血浆pH值下降答案:B5.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A. 心功能不全B. 肾功能不全C. 肝功能不全D. 肺功能不全答案:D6. 感染性休克的常见病原体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大肠杆菌C. 肺炎链球菌D. 以上都是答案:D7.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治疗原则:A. 积极处理原发病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 应用抗生素答案:D8.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液体复苏的指征:A. 血压下降B. 心率增快C. 尿量减少D. 皮肤苍白答案:D9.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监测指标:A. 血压B. 心率C. 尿量D. 血红蛋白答案:D10.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护理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监测生命体征C. 限制液体摄入D. 心理护理答案:C11.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感染的措施: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增强机体抵抗力D. 限制探视答案:D12.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措施:A. 补充液体B. 补充电解质C. 补充热量D. 限制液体摄入答案:D13.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循环稳定的措施:A.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利尿剂D.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答案:C14.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呼吸稳定的措施: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应用呼吸兴奋剂C. 应用机械通气D. 应用镇静剂答案:D15.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体温稳定的措施:A. 保暖B. 降温C. 监测体温D. 应用抗炎药物答案:D16.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肾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血容量B. 应用利尿剂C.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D. 限制液体摄入答案:D17.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肝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血容量B. 应用肝保护药物C. 限制蛋白质摄入D. 监测肝功能答案:C18.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凝血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凝血因子B. 应用抗凝药物C. 监测凝血功能D. 应用止血药物答案:B19.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胃肠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液体B. 应用胃肠动力药物C. 限制饮食D. 监测胃肠功能答案:C20. 休克时,下列哪项不是维持神经功能稳定的措施:A. 补充液体B. 应用神经营养药物C. 监测神经功能D. 应用镇静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休克的常见病因包括:A. 严重感染B. 大量失血C. 严重创伤D. 严重过敏反应答案:ABCD22. 休克的临床表现包括:A. 皮肤苍白B. 脉搏细速C. 血压下降D. 尿量减少答案:ABCD23. 休克的诊断依据包括:A. 病史B. 临床表现C. 实验室检查D. 影像学检查答案:ABCD24. 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A. 积极处理原发病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D. 应用抗生素答案:ABC25. 休克的监测指标包括:A. 血压B. 心率C. 尿量D. 血红蛋白答案:ABC26. 休克的护理措施包括: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监测生命体征C. 限制液体摄入D. 心理护理答案:ABD27. 休克时,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A.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 合理使用抗生素C. 增强机体抵抗力D. 限制探视答案:ABC28. 休克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措施包括:A. 补充液体B. 补充电解质C. 补充热量D. 限制液体摄入答案:ABC29. 休克时,维持循环稳定的措施包括:A.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B. 补充血容量C. 应用利尿剂D. 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答案:ABD30. 休克时,维持呼吸稳定的措施包括:A. 保持呼吸道通畅B. 应用呼吸兴奋剂C. 应用机械通气D. 应用镇静剂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31. 简述休克的常见病因。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九章 休克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九章 休克

第九章休克一、选择题A型题1.休克是()A.剧烈的震荡或打击引起的病理过程B.以血压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C.组织有效血流量急剧降低导致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严重障碍的病理过程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2.脾破裂最易引起下列何种休克A.过敏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E.血管源性休克3.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主要由什么调节A.平滑肌自律性收缩 B.交感神经-儿茶酚胺C.血液及局部体液因素 D.血压与血流量E.血管内皮细胞功能4.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因子是A.儿茶酚胺 B.心肌抑制因子C.血栓素A2 D.内皮素E.血管紧张素Ⅱ5.休克早期“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6.休克早期“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抗利尿剂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7.休克微循环淤血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少灌少流,灌多于流 D.多灌少流,灌多于流E. 不灌不流,血流停滞8.下列哪一个不是休克期导致微循环淤血的因素A.组胺 B.内毒素 C.TXA2 D.腺苷 E.乳酸9.失血性休克的休克期与早期表现不同的是A.皮肤温度冷 B.少尿 C.神志可清楚D.血细胞压积增大 E.脉搏细速10.各类休克早期最易受损的器官A.心 B.脑 C.肾 D.肺 E.肝11.哪型休克易发生DIC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 D.出血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12.内毒素导致微循环障碍的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A.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 B.刺激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C.激活凝血激肽系统扩张血管 D.直接扩张全身血管E.直接损害心肌13.引起失血性休克一般需急性失血超过总血量的A.10% 以上 B.20%以上C.25%以上 D.30%以上E.50%以上14.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是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C.病毒 D.螺旋体E.真菌15.低动力性休克的基本特征是A.动脉血压下降 B.低排高阻C.皮肤湿冷 D.心泵血功能降低E.以上都不是16.低排低阻性休克可见于A.失血性休克 B.创伤性休克C.烧伤性休克 D.感染性休克E.心源性休克17.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A.细胞膜 B.高尔基体C.线粒体 D.溶酶体E.微粒体18.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 B.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19.严重休克病人晚期或经抢救后常发生呼吸衰竭是因A.危重病人常并发肺部感染 B.肺内容易形成微血栓C.发生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D.发生了左心衰竭肺水肿E.治疗时输液过多或吸入高浓度氧20.休克并发心力衰竭不是因为A.动脉血压过低,冠脉血流量减少 B.心室前负荷过重C.心肌耗氧量增加 D.酸中毒与高血钾E.MDF作用21.休克治疗补液的原则是A.失多少,补多少 B.需多少,补多少C.宁多勿少 D.无明显失血失液者不必补液E.压升至正常范围时停止补液22.下列哪项是监测休克补液量的最佳指标A.动脉血压 B.心率C.中心静脉压 D.肺动脉楔压E.尿量23.选择扩血管药治疗休克应首先A.充分补足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改善心脏功能D.去除原发病因 E.给予缩血管药24.应首选缩血管药治疗的休克类型是A.心源性休克 B.创伤性休克C.失血性休克 D.烧伤性休克E.过敏性休克25.细胞保护剂治疗休克的作用主要为A.增加心输出量 B.舒张血管C.稳膜作用 D.对抗炎症介质作用E.降低耗氧量26.休克时儿茶酚胺通过α-受体的作用是A.只在休克早期存在 B.在各期都是发病的主导环节,必须阻断之C.是早期组织缺血的主要机制,并具有代偿意义D.在各个器官都引起同样的缺血缺氧E.可引起动静脉吻合支大量收缩27.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下列最易受损的器官是A.心脏 B.脑 C.肾脏 D.肺脏 E.肝脏28.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心源性休克A.心律紊乱引起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流锐减B.心瓣膜漏患者出现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流不足C.心包填塞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D.大面积心肌梗死引起心输出量急剧减少E.心肌炎引起心输出量急剧减少29.神经源性休克发病的起始环节是A.心泵功能因中枢抑制而障碍 B.血容量减少C.血管床容量增加 D.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兴奋E.以上都不是30.MODS是指A.一种新的难治的临床综合征B.发生于大手术和严重创伤的综合征C.多发性创伤同时损伤了多个器官而引起的疾病D.急性危重疾病时短时间内不止一个系统或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的综合征E.一个器官衰竭导致另一些器官相继衰竭31.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A.营养不良B.严重创伤和感染C.输液过多D.吸氧浓度过高E.机体免疫力低下32.呼吸功能障碍在MODS中出现较早,一般出现在创伤和感染发生的A.12-24小时内B.12-36小时内C.24-72小时内D.36-72小时内E.72小时以后33.MODS时不存在下列哪项肾功能障碍A.少尿或无尿B.蛋白尿C.氮质血症D.血肌酐升高E.尿钠降低34.MODS时,不存在下列哪项胃肠功能代谢改变的是A.胃粘膜损害B.胃出血C.肠腔内毒素入血D.胃肠形成溃疡E.肠梗阻35.下列哪个器官的损害被认为是MODS形成的一个发源地A.肺B.肾脏C.胃肠道D.胰腺E.肝脏36.大量使用升压药治疗休克可导致休克加重的原因是A.机体对升压药物耐受性增强 B.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物失去反C.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已处于衰竭 D.升压药使微循环障碍加重E.机体丧失对应激反应的能力37.休克的临床表现哪一个是错误的A.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 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血压均下降 D.面色苍白或潮红或紫绀E.尿少或无尿38.以下哪一种不易引起心源性休克A.大面积心肌梗死B.严重心律失常C.急性心肌炎D.充血性心力衰竭E.心脏压塞39.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引起血管扩张?A.内啡肽B.组胺C.腺苷D.缓激肽E.心肌抑制因子40.休克肺发生的关键环节是:A.肺缺血B.肺血管收缩C.肺血灌流量显著降低D.间质性肺水肿E.急性弥散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41.下列哪项不是休克时细胞受损出现的变化A.有氧氧化减弱,ATP生成减B.早期线粒体呼吸酶活性增加,无氧酵解增加C.高乳酸血症D.细胞内钠,钙增加E.溶酶体酶释出42.某患者静脉注射克林霉素过程中突然出现心悸,胸闷,上肢及胸背部等出现麻疹,全身动呼吸急促,血压60/40mmHg,心率110次/分钟。

病理生理学习题 休克

病理生理学习题 休克

第十章 休 克一、单项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1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原因是( )。

A畅急性心肌炎 B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C畅高位脊髓损伤D畅脓毒血症E畅破伤风抗毒素过敏2畅下列休克病因中早期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的是( )。

A畅过敏 B畅创伤 C畅大面积心肌梗死 D畅失血 E畅烧伤3畅正常人体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开放率约为( )。

A畅10% B畅30% C畅50% D畅20% E畅40%4畅下列关于微循环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畅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B畅是血液和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C畅主要受神经体液的调节D畅生理情况下微循环的舒缩活动主要由局部产生的舒血管物质进行反馈调节E畅微循环的舒缩活动与缩血管物质无关5畅引起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是( )。

A畅组胺 B畅乳酸 C畅血管紧张素Ⅱ D畅腺苷E畅PGI26畅下列体液因子中哪一项不引起血管舒张?( )A畅激肽 B畅TNF C畅NO D畅内啡肽 E畅内皮素7畅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神经源性休克的原因?( )A畅严重脑部损伤 B畅DIC C畅创伤 D畅脊髓损伤 E畅脊髓麻醉8畅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心肌源性病因?( )A畅急性心包填塞 B畅严重的心律失常 C畅瓣膜性心脏病D畅心肌病 E畅大面积心肌梗死9畅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 )A畅脊髓麻醉 B畅产后大失血 C畅烧伤 D畅剧烈呕吐或腹泻 E畅大汗10畅休克早期血管呈现开放状态的是( )。

A畅动-静脉短路 B畅后微动脉 C畅微静脉D畅微动脉E畅毛细血管前括约肌11畅微循环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畅微动脉收缩 B畅直捷通路关闭 C畅后微动脉收缩D畅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E畅微静脉收缩12畅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特点是( )。

A畅少灌少流、灌大于流 B畅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C畅多灌多流、灌少于流08第一部分 习 题 集D畅少灌多流、灌少于流E畅多灌少流、灌大于流13畅缺血性缺氧期血流主要通过( )。

【病理生理学题库】_休克(含答案)

【病理生理学题库】_休克(含答案)

休克(一)名词解释(1~12)1.休克shock2.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3.血管源性休克(vasogenic shock)4.心源性休克5.低排高阻型休克6.高排低阻型休克7.“自身输血”9.“自身输液”10.缺血性缺氧期(ischemic anoxia phase)11.淤血性缺氧期(stagnant anoxia phase)12.休克肺(shock lung)(二)选择题(1~50)1.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BA.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微V;B.微A→后微A→真毛细血管→微V;C.微A→A-V吻合支→微V;D.微A→A-V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V;E.微A→后微A→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V。

2.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是:A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A-V吻合支;E.以上都不对。

3.正常微循环血流调节的实现系通过:CA.交感神经支配;B.毛细血管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C.局部体液因素;D.全身性体液因素;E.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收缩。

4.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下列哪一类休克?C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

5.休克时血压下降的主要机制是:EA.心功能不全;B.外周动脉紧张度不足;C.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后衰竭;D.血液中儿茶酚胺过低;E.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

6.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的变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DA.微A收缩;B.后微A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A-V吻合支收缩;E.微V收缩。

7.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DA.烦躁不安或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D.血压均降低;E.尿少或无。

8.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A.强烈兴奋;B.先兴奋后抑制、衰竭;C.强烈抑制;D.先抑制后兴奋;E.改变不明显。

9.休克I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B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

病理生理学习题——休克

病理生理学习题——休克

休克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1分]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D: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标准答案:E2.[1分]过敏性休克属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混合型变态反应标准答案:A3.[1分]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A:大面积心肌梗死B:急性心肌炎C:心脏压塞D:严重心律紊乱E: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答案:E4.[1分]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A:15%B:20%C:30%D:40%E:50%标准答案:B5.[1分]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标准答案:B6.[1分]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标准答案:B7.[1分]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指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静脉短路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8.[1分]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关闭的通路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静脉短路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D9.[1分]正常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交感神经的支配有关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D:全身体液因素有关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标准答案:C10.[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A:微动脉B:后微动脉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D:动静脉吻合支E:微静脉标准答案:D11.[1分]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先抑制后兴奋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改变不明显E:强烈抑制标准答案:A12.[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是A:血管紧张素Ⅱ↑B:加压素↑C:儿茶酚胺↑D:MDF↑E:TXA2↑标准答案:C13.[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D:少灌少流,灌少于流E:少灌少流,灌多于流标准答案:D14.[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下列哪一项变化不存在? 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微静脉收缩E:动-静脉吻合支收缩标准答案:E15.[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心脑灌流量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无明显改变D:先增加后减少E:先减少后增加标准答案:C16.[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释的机制主要是A:抢救休克时输液过多B:肝脾储血库收缩C:组织液返流入血D:血液稀释疗法E:血液重新分配标准答案:C17.[1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持续收缩可见于A:正常微循环灌流时B:缺血性缺氧期C:淤血性缺氧期D:血液淤滞发生DICE:重要器官衰竭期标准答案:B18.[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容量 A: ↑↑↑↓B: ↑↑↑↓C: ↑↑↑↑D: ↓↑↑E: ↑↑↑↑标准答案:B19.[1分]微血管运动增强可见于A:正常运动情况B:休克代偿期C:休克可逆性失代偿期D:DIC期E:脏器功能衰竭期标准答案:B20.[1分]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不是早期休克的表现?A:脸色苍白B:四肢冰凉C:脉搏细速D:尿量减少E:神志昏迷标准答案:E21.[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灌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标准答案:C22.[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容量A: ↑↑↑↓B: ↑↑↑↓C: ↑↑↑↑D: ↓↑↑E: ↑↓↑标准答案:D23.[1分]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B: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失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需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标准答案:D24.[1分]休克难治期并发DIC后对组织灌流的影响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少流,灌多于流C:多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少于流E:不灌不流标准答案:E25.[1分]所谓“不可逆””性休克是指休克发展到A:DIC期B:淤血性缺氧期C:器官功能衰竭期D:休克难治期E:缺血性缺氧期标准答案:D26.[1分]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心肌供血量减少B:酸中毒、高钾血症C:心肌内的DIC使心肌受损D:MDF的作用E:心脏前负荷增加标准答案:E27.[1分]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组织灌流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是: A: 仅对血管α-受体作用B: 仅对血管β-受体作用C: 对α﹑β-受体均同时起作用D:对α﹑β-受体都不起作用E:先对α-受体起作用后对β-受体起作用标准答案:C28.[1分]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张?A: 血管紧张素ⅡB:抗利尿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血栓素A2标准答案:D29.[1分]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 代谢性碱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D:AG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标准答案:D30.[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C:肾性肾功能衰竭D: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标准答案:A31.[1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共同发病环节A: 肺内DIC形成B: 急性肺淤血水肿C: 急性肺不张D:急性呼吸膜损伤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标准答案:D32.[1分]对休克患者监测补液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B:脉压C:尿量D:中心静脉压E:肺动脉楔入压标准答案:E33.[1分]治疗休克时单纯追求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导致休克加重的机制是 A:机体对升压药物耐受性增强B: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物失去反应C: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已处于衰竭D:升压药使微循环障碍加重E:机体丧失对应激的反应能力标准答案:D34.[1分]参与休克的白细胞粘附分子是A: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B: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ELAM)C: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D:β2整合素(CD11/CD18)E:P-选择素标准答案:D35.[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 高度抑制B: 衰竭C: 兴奋D:高度兴奋E:变化不明显标准答案:D36.[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属于A:代偿期B: 失代偿期C:可逆性失代偿期D:不可逆性失代偿期E:难治期标准答案:C37.[1分]休克难治期下列哪种不是DIC形成的直接因素? A:血中儿茶酚胺浓度过高B:血液粘滞浓缩C:血液高凝D:严重的酸中毒E:内皮激活受损,外凝、内凝系统激活标准答案:A38.[1分]休克早期“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标准答案:B39.[1分]休克早期“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标准答案:D40.[1分]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血压均下降D: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E:尿少或无标准答案:C41.[1分]某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博细数等临床表现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A:DICB:交感神经抑制C:腺苷增多D:酸中毒E:交感神经兴奋标准答案:E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患者男性,30岁,臀部刺伤,失血约800ml,伤后2小时入院,患者神志清楚,口渴,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110/94mmHg,脉搏112次/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1分]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A: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D: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标准答案:E2.[1分]过敏性休克属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混合型变态反应标准答案:A3.[1分]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A:大面积心肌梗死B:急性心肌炎C:心脏压塞D:严重心律紊乱E:充血性心力衰竭标准答案:E4.[1分]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A:15%B:20%C:30%D:40%E:50%标准答案:B5.[1分]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标准答案:B6.[1分]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标准答案:B7.[1分]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指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静脉短路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8.[1分]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关闭的通路A:直捷通路B:迂回通路C:营养通路D:动-静脉短路E: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D9.[1分]正常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A:交感神经的支配有关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D:全身体液因素有关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标准答案:C10.[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A:微动脉B:后微动脉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D:动静脉吻合支E:微静脉标准答案:D11.[1分]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A:强烈兴奋B:先抑制后兴奋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D:改变不明显E:强烈抑制标准答案:A12.[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是A:血管紧张素Ⅱ↑B:加压素↑C:儿茶酚胺↑↑2↑标准答案:C13.[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多灌多流,灌多于流D:少灌少流,灌少于流E:少灌少流,灌多于流标准答案:D14.[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下列哪一项变化不存在? A:微动脉收缩B:后微动脉收缩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D:微静脉收缩E:动-静脉吻合支收缩标准答案:E15.[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的心脑灌流量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C:无明显改变D:先增加后减少E:先减少后增加标准答案:C16.[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血液稀释的机制主要是A:抢救休克时输液过多B:肝脾储血库收缩C:组织液返流入血D:血液稀释疗法E:血液重新分配标准答案:C17.[1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持续收缩可见于A:正常微循环灌流时B:缺血性缺氧期C:淤血性缺氧期D:血液淤滞发生E:重要器官衰竭期标准答案:B18.[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容量 A: ↑↑↑↓B: ↑↑↑↓C: ↑↑↑↑D: ↓↑↑E: ↑↑↑↑标准答案:B19.[1分]微血管运动增强可见于A:正常运动情况B:休克代偿期C:休克可逆性失代偿期期E:脏器功能衰竭期标准答案:B20.[1分]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不是早期休克的表现?A:脸色苍白B:四肢冰凉C:脉搏细速D:尿量减少E:神志昏迷标准答案:E21.[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多流,灌少于流C:灌而少流,灌多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标准答案:C22.[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表现在毛细血管前阻力毛细血管后阻力毛细血管容量A: ↑↑↑↓B: ↑↑↑↓C: ↑↑↑↑D: ↓↑↑E: ↑↓↑标准答案:D23.[1分]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A: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B: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失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需多少,补多少””E:补液“宁多勿少”标准答案:D24.[1分]休克难治期并发后对组织灌流的影响是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B:少灌少流,灌多于流C:多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少于流E:不灌不流标准答案:E25.[1分]所谓“不可逆””性休克是指休克发展到期B:淤血性缺氧期C:器官功能衰竭期D:休克难治期E:缺血性缺氧期标准答案:D26.[1分]休克时发生心力衰竭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心肌供血量减少B:酸中毒、高钾血症C:心肌内的使心肌受损的作用E:心脏前负荷增加标准答案:E27.[1分]休克时儿茶酚胺增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使组织灌流量减少的作用机制是: A: 仅对血管α-受体作用B: 仅对血管β-受体作用C: 对α﹑β-受体均同时起作用D:对α﹑β-受体都不起作用E:先对α-受体起作用后对β-受体起作用标准答案:C28.[1分]下列哪种缩血管物质能引起冠脉扩张?A: 血管紧张素ⅡB:抗利尿激素C:去甲肾上腺素D:肾上腺素E:血栓素A2标准答案:D29.[1分]休克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失衡是A: 代谢性碱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升高性代谢性酸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标准答案:D30.[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属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后性肾功能衰竭C:肾性肾功能衰竭D:肾前性和肾性肾功能衰竭E:器质性肾功能衰竭标准答案:A31.[1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共同发病环节A: 肺内形成B: 急性肺淤血水肿C: 急性肺不张D:急性呼吸膜损伤E:肺泡内透明膜形成标准答案:D32.[1分]对休克患者监测补液的最佳指标是A:血压B:脉压C:尿量D:中心静脉压E:肺动脉楔入压标准答案:E33.[1分]治疗休克时单纯追求用升压药维持血压导致休克加重的机制是 A:机体对升压药物耐受性增强B:血管平滑肌对升压药物失去反应C: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已处于衰竭D:升压药使微循环障碍加重E:机体丧失对应激的反应能力标准答案:D34.[1分]参与休克的白细胞粘附分子是A:细胞间粘附分子()B: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C:血管细胞粘附分子()D:β2整合素(1118)选择素标准答案:D35.[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 高度抑制B: 衰竭C: 兴奋D:高度兴奋E:变化不明显标准答案:D36.[1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属于A:代偿期B: 失代偿期C:可逆性失代偿期D:不可逆性失代偿期E:难治期标准答案:C37.[1分]休克难治期下列哪种不是形成的直接因素?A:血中儿茶酚胺浓度过高B:血液粘滞浓缩C:血液高凝D:严重的酸中毒E:内皮激活受损,外凝、内凝系统激活标准答案:A38.[1分]休克早期“自身输血”作用主要是指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标准答案:B39.[1分]休克早期“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水重吸收增加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D: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标准答案:D40.[1分]休克的下列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A: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甚至昏迷B:呼吸急促、脉搏细速C:血压均下降D:面色苍白或潮红、紫绀E:尿少或无标准答案:C41.[1分]某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博细数等临床表现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B:交感神经抑制C:腺苷增多D:酸中毒E:交感神经兴奋标准答案:E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患者男性,30岁,臀部刺伤,失血约800,伤后2小时入院,患者神志清楚,口渴,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110/94,脉搏112次/分。

该患者:42.[1.5分]此时的状态属于:A:没有休克B:休克代偿期C:休克难治期D:休克进展期E:休克衰竭期标准答案:B43.[1.5分]此时的微循环改变应为A:微循环正常B:多灌少流C:微循环无灌流D:少灌少流E:多灌多流标准答案:D44.[1.5分]该患者出现上述变化与以下哪些因素关系最密切A:心排血量急剧降低B:血管床容量扩大C:血容量减少D:肾血管收缩E:迷走神经兴奋标准答案:C45.[1.5分]患者目前神志清楚,你认为可能和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A:心肌收缩力增强B: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C:血流重分布、保持脑部供血D:内皮素的作用E:血管紧张素Ⅱ增多标准答案:C46.[1.5分]患者此时神经体液改变最重要的是A: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组织胺生成增多D:腺苷堆积E:酸中毒标准答案:A47.[1.5分]该患者目前不大可能伴有的临床表现A:少尿B:脉压差小C:烦躁不安D:皮肤瘀斑E:脉搏细数标准答案:D患者女性,43岁。

因消化性溃疡突然呕血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112/96,少尿。

48.[1.5分]根据上述很显然患者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其发生始动环节是A:血容量下降B:心泵功能下降C:血管床容积增大D:血管床容积变小E:微循环障碍标准答案:A49.[1.5分]根据上述该患者目前处于休克的早期,此期的微循环灌流状态为A:不灌不流B:多灌少流C:不灌少流D:多流多流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标准答案:E50.[1.5分]患者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临床表现主要与哪项有密切关系?形成B:舒张血管活性物质增多C:交感神经兴奋D:酸中毒E:血液高凝标准答案:C51.[1.5分]对于该患者的防治原则错误的一项是A:可用舒张血管药物B:可用收缩血管药物C:注意尿量的变化D:注意神志的改变E:适当扩容标准答案:B组5选1 (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52.[1分]过敏性休克治疗首选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输液输血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标准答案:A53.[1分]失血性休克早期发病学治疗主要用A:缩血管药B:扩血管药C:输液输血D:盐皮质激素E:心得安标准答案:C54.[1分]肾素-血管紧张素A:单克隆抗体拮抗B:卡托普利()拮抗C:抑肽酶拮抗D:皮质激素抑制E:别嘌呤醇拮抗标准答案:B55.[1分]激肽A:单克隆抗体拮抗B:卡托普利()拮抗C:抑肽酶拮抗D:皮质激素抑制E:别嘌呤醇拮抗标准答案:C56.[1分]A:单克隆抗体拮抗B:卡托普利()拮抗C:抑肽酶拮抗D:皮质激素抑制E:别嘌呤醇拮抗标准答案:A57.[1分]前列腺素,白三烯A:单克隆抗体拮抗B:卡托普利()拮抗C:抑肽酶拮抗D:皮质激素抑制E:别嘌呤醇拮抗标准答案:D58.[1分]血小板活化因子()A:单克隆抗体拮抗B:卡托普利()拮抗C:抑肽酶拮抗D:皮质激素抑制E:别嘌呤醇拮抗标准答案:D59.[1分]具有下列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上述哪一种休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A:低血容量性休克B: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标准答案:A60.[1分] 具有下列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上述哪一种休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A:低血容量性休克B: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标准答案:D61.[1分] 具有下列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上述哪一种休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或↓A:低血容量性休克B: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标准答案:C62.[1分] 具有下列血流动力学特点是上述哪一种休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A:低血容量性休克B: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过敏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标准答案:B5选多 (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63.[2分]烧伤性休克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疼痛B:低血容量C:心衰D:感染E:过敏标准答案:64.[2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与缺血性缺氧期相比较,其不同的临床表现为 A:脸色苍白,少尿B:四肢冰凉,出冷汗C:脉搏细速,脉压小D:血压进行性下降E:神志可转入昏迷标准答案:65.[2分]由血管床容量增加引起的休克有A: 失血性休克B: 过敏性休克C: 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神经源性休克标准答案:66.[2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自身输液”的代偿机制是由于A: 小动脉收缩B: 肌性微静脉及小静脉收缩C: 肝脾储血库收缩D:组织液进入血管E:心输出量增加标准答案:67.[2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变化的机制有A: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B: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C: 血管加压素释放↑2↑E:内皮素释放↑标准答案:68.[2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机体代偿表现有A: 血液重新分配B: 血容量得到补充C: 微静脉收缩,回心血量↑D:毛细血管床容量↑E:心收缩力↑标准答案:69.[2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淤滞的主要机制是由于A: 酸中毒使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B: 组织细胞局部产生的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C: 内毒素作用下产生某些扩血管的细胞因子D: 白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E: 血液浓缩,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标准答案:70.[2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开放的主要机制是 A:酸中毒使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B:缺血缺氧局部扩血管的代谢产物增多C:内毒素引起拟交感的作用D:内毒素引起增多E:内毒素通过内皮素及2的作用标准答案:71.[2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病人失代偿进入恶性循环是由于A:毛细血管的静水压升高,血浆外渗B:组胺、激肽等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C:血液浓缩而泥化,血液粘滞度增加D: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血管床容积加大E:交感神经由兴奋转入衰竭标准答案:72.[2分]休克淤血性缺氧期回心血量减少的机制有A:毛细血管床大量开放B:组织间液生成回流减少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而血浆外渗D:血液流变学改变引起血液淤滞E:心肌收缩力减弱标准答案:73.[2分]休克难治期容易导致的因素是A:血液浓缩泥化,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B: 血液淤滞,血流缓慢,血细胞聚集C:酸中毒及内毒素血症损伤血管内皮D:严重创伤,组织因子入血E:溶血导致大量红细胞素释放标准答案:74.[2分]休克难治期为不可逆期是因为形成B:重要器官功能衰竭C:微血管麻痹D:动-静脉吻合支大量开放E:严重的细胞损伤标准答案:75.[2分]各类休克难治期可发生内毒素血症是由于 A: 肠道细菌丛生B: 继发细菌感染C: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抑制D:肠粘膜损害,通透性增强E:补体缺乏标准答案:76.[2分]77.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有A:血容量下降B:血管床容积增大C: 血浆胶体渗透压↑D:血管紧张素Ⅱ↑E:心泵功能下降标准答案:77.[2分]较易引起的休克类型是A:失血性休克B:创伤性休克C:过敏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感染性休克标准答案:78.[2分]休克时能引起血管收缩的体液因子有A:缓激肽B:内皮素C:肿瘤坏死因子D:肾素-血管紧张素E:儿茶酚胺标准答案:79.[2分]能促进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的有3a 、C5aB:白三烯B4(4)C:白介素Ⅰ(1)D:前列环素(2)E:肿瘤坏死因子()标准答案:80.[2分]休克时发生的酸中毒对机体影响是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B:引起高钾血症C:降低心肌收缩性D:降低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E:引起溶酶体酶释放标准答案:5选多 (每题可有一项或多项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81.[2分]休克时细胞膜受损原因有A:氧自由基的作用B:溶酶体酶的作用C:细胞内钙超载D:钠泵功能降低E:细胞内水肿标准答案:82.[2分]休克肺的病理变化有A: 肺水肿,肺淤血B: 局限性肺不张C: 肺内微血栓形成D:肺内透明膜形成E:肺出血标准答案:83.[2分]休克时发生呼衰的机制是A:限制性通气障碍B:阻塞性通气障碍C:弥散障碍D:肺泡通气-血流比值↓E: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标准答案:84.[2分]休克时可引起心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和C:细菌内毒素2E:心钠素标准答案:85.[2分]内毒素可导致中毒性休克的机制是A: 拟交感作用B: 激活凝血、纤溶系统C: 激活激肽、补体系统D:促进血管活性物质释放E:激活白细胞标准答案:86.[2分]在治疗休克时,下列何种情况可选择扩血管药物? A: 高排低阻型休克B:低排高阻型休C:神经源性休克D:休克中晚期儿茶酚胺浓度过高者克E:心脑灌注过低的休克患者标准答案:87.[2分]下列情况治疗休克时常选择缩血管药A:低排高阻型休克B:血压过低心脑灌注过低C:过敏性休克D:出现休克肺和休克肾时E:高排低阻型休克标准答案:88.[2分]扩血管药物不宜应用于A:失血性休克B:过敏性休克C:失液性休克D:神经源性休克E:创伤性休克标准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