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到不二错教案1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能做到(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能做到(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能做到(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能做到》旨在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了教材的第二章节,主要讲述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事情。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2.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培养自信心。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贴纸、小礼物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自我能力的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每个孩子能够做到的事情,如穿衣、洗手、整理玩具等。

3. 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自己穿衣服、整理玩具等,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

4. 小组讨论:孩子们分组讨论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我能做到”板书内容:自己穿衣整理玩具洗手吃饭友好相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出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并写上名称。

2. 作业答案: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画出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并正确书写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并培养了自信心。

在实践操作中,孩子们积极参与,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课后,孩子们通过绘画作业,进一步巩固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加深了对自我能力的认识。

本节课的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家长们参与,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鼓励他们在家里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主机会,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展示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生动例子:选择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有趣的事情作为教学内容,如自己穿衣服、洗手、整理玩具等。

《第六课__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第六课__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4-2025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我能做到”的含义,认识到自我信念的重要性。

2. 学会如何将“我能做到”信念应用于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自大心。

3.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和自我激励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将“我能做到”信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过程。

2.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坚持不懈地运用“我能做到”信念,从而形成积极的心态和习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视频、图片和案例,以辅助教学。

2. 准备教学PPT,以呈现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步骤。

3.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

4. 制作教学视频,包括讲解、演示和互动环节,确保视频内容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5. 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6.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 准备课后作业和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8. 定期更新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发展保持同步。

结尾:教学是一项需要不息反思和改进的工作,通过精心准备和持续尽力,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体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展示学生自大、快乐、成功的生活片段。

2. 提问:这些学生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3. 总结并引出课题《我能做到》。

(二)新授任务一:明确自大的意义1. 讨论:自大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分享成功自大的案例。

任务二:分析自卑的风险1. 阅读资料:自卑对人的影响。

2. 讨论:自卑有哪些负面影响?任务三:探讨如何培养自大活动一:“我能行”分组讨论1.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自大心?2. 分享各组的讨论效果,整理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活动二:“我尝试”体验自大1. 挑选几位学生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朗读、表演等,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自大心。

《我能做到》教案第1课时

《我能做到》教案第1课时
-自我反思的深度:学生可能难以深入分析自己的行为和思考背后的原因,反思不够深入。
-积极心态的持久保持:在遇到连续挫折时,学生可能难以维持积极心态。
举例解释:
-在目标设定的难点中,学生可能知道要设定具体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不知道如何从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出发,设计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教师需要提供具体的指导,如使用目标设定工作表,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并分解为可实现的小步骤。
《我能做到》教案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
《我能做到》教案第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索主题“我能做到”,对应教材的第三章《自我认识与成长》。具体内容包括:
1.自我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反思,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2.目标设定:教授学生如何设立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学会将大目标分解为小步骤。
3.挑战面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问题解决的难点中,学生可能需要学习不同的策略,如头脑风暴、因果图等,但不知道何时使用哪种策略。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选择和应用问题解决策略。
-在自我反思的难点中,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从表面的行为深入到背后的动机和思维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如“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个选择背后反映了你的哪些信念?”来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不仅对自我认识和目标设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让我觉得,我们的教学目标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六课 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第六课 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够正确认识和悦纳自己。

2. 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置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做到自我激励。

3. 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保持积极心态和健康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大心和自我激励能力。

2.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做到自我调节和控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案例等素材。

2. 准备相关练习题和评估工具。

3. 教室安置成温馨舒适的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氛围。

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大心,同时学会如何应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课程对象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共计50人。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五课时,分别从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行为控制、人际交往和挫折应对五个方面进行讲解和训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或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并学会如何应对。

2. 讲授:分别讲解认识自我、情绪管理、行为控制、人际交往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应对不良情绪和行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4. 实践: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稳固所学知识,增强自大心和应对能力。

5. 总结: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极健康心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

6. 作业:安置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写日记、与家长沟通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平时生活中。

五、教学评判通过教室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6《我能做到》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6《我能做到》 北师大版

《我能做到》参考教案设计背景中国有句俗语:七岁八岁讨人嫌。

指的就是二年级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他们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集中时间短,什么事都能把他们的视线勾走,已经是普遍现象,这也为教师课程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烦恼。

《我能坚持》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小学1—3年级的学生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注意力发展这方面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无意注意仍占重要地位;二是注意力的范围很有限;三是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影响了学习效率。

本课意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教给他们学会克服分心的方法,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学会坚持。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懂得集中注意力直接关系到做一件事的效果。

2.让学生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技巧,体验到全神贯注带来的成就感。

3.懂得做事要有恒心,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初步培养坚持的意志,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体会集中注意力直接关系到做一件事的效果,懂得做事要有恒心,初步形成坚持的意识,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做事要有恒心,初步培养坚持的意志,明白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教学方法通过听故事感悟、闯关游戏活动等方法,体会集中注意力的好处以及如何做到坚持不分心。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欣赏动画片《龟兔赛跑》2.交流:为什么乌龟赢了,而兔子却输了?(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师: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通过活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

做到——我能坚持(揭示课题)师:我们将坐上托马斯的小火车,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我是你们的列车长,我们有六节小车箱,看哪节车箱的小朋友是最文明最礼貌的,我们的火车开动啦,(播放音乐)我们的小火车进站啦,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故事站,在这里我们将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二)观看故事,澄清认识1.听故事:《小猫钓鱼》师:这只小猫就是故事中的咪咪,请小朋友们一边看故事,一边思考:故事中咪咪前后有什么变化,你想对咪咪说些什么?2.交流:咪咪刚开始没有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他应该一心一意地钓鱼。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我能做到》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我能做到》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我能做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的优点,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4.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我能做到的事情: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事情,如独立完成作业、整理书包、帮助他人等。

2. 珍惜自己的优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要珍惜并发挥自己的优点。

3. 克服自己的不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如何通过努力克服这些不足。

4. 感恩与尊重: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他人的帮助,懂得尊重他人的付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珍惜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学会感恩与尊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发现自己的优点,如何面对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如何克服。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互相学习。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和尊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关于自信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自信心的思考,导入新课。

2. 主体教学:(1)我能做到的事情: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做到的事情,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2)珍惜自己的优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要珍惜并发挥自己的优点。

(3)克服自己的不足: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如何通过努力克服这些不足。

(4)感恩与尊重: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他人的帮助,懂得尊重他人的付出。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信心的重要性。

4.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发现和珍惜自己优点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合作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我能做到

小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我能做到

小班语言活动优质教案我能做到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材》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为“我能做到”主题活动。

通过该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表达自己能力,培养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熟练运用“我能做到”句型,表达自己能力。

2. 培养孩子们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3. 培养孩子们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掌握“我能做到”句型,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自信心,提高他们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卡片、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小兔子故事,故事中,小兔子通过不断尝试,学会很多本领。

引导孩子们思考:小兔子为什能学会这多本领?2. 例题讲解(5分钟)引导孩子们用“我能做到”句型,表达自己能力。

例如:“我能做到自己穿衣”、“我能做到帮助朋友”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用“我能做到”句型进行对话练习。

4. 互动环节(10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绘画、剪纸等作品,并用“我能做到”句型进行介绍。

邀请孩子们分享今天学到本领,鼓励他们回家后向家人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小兔子形象,旁边写上“我能做到”四个大字。

2. 在板书下方列出孩子们用“我能做到”句型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用“我能做到”句型,描述自己在家里帮助家人做事情。

答案示例:“我能做到帮妈妈扫地”、“我能做到自己洗手”等。

2. 作业要求:每个孩子至少写三句话,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对“我能做到”句型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方面提升。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我能做到”句型,培养他们自主性和自信心。

《第六课 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第六课 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心理健康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我能做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我能做到”的含义,认识到自我信念的重要性。

2. 学会自我激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掌握一些实际的自我激励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平时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信念,培养自我激励的能力。

2. 难点:将自我激励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持之以恒地保持积极心态。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用于教室讨论和分享。

2. 准备一些自我激励的小贴士,用于教室互动环节。

3. 准备黑板、粉笔、教材等教学用具。

4. 安排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教室用于教室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介绍作者及背景。

3. 引出课题《我能做到》。

(二)新授1. 朗读课文,感受情感。

2. 讲解重点字词,积累词汇。

3. 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分析文章结构,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法,激发自身潜能,最终实现目标。

(2)讨论:你认为自我心理暗示法对你有帮助吗?如何正确应用这一方法?4.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5. 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当你觉得自己做不到时,是什么让你最终战胜了自己?6. 抽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7. 拓展延伸:尝试运用自我心理暗示法解决实际问题。

8. 教师总结。

(三)稳固训练1. 抄写生字词。

2. 仿写:结合自身经历,运用心理暗示法,阐述一件曾经让你感到困难的事情是如何最终实现的。

字数不少于200字。

(四)安置作业1. 背诵课文。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3. 思考如何将自我心理暗示法应用到平时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我能做到”的含义,并积极尝试在自己的生活中实践。

2. 培养学生的自大心,鼓励他们英勇面对挑战,置信自己能够成功。

3. 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实践“我能做到”的理念,培养积极的心态和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能做到不二错教案
1
我能做到“不二错”
前曹镇中心小学张金玲
活动设计意图:
随着年级的升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关注,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越来越在意。

对六年级学生有必要就正确对待做题进行正确的引导,舒缓学习的巨大压力。

活动目标:
1、正确理解学习中犯错,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要注意。

、端正学习态度,正确面对错误,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

教学过程:
一、团体热身阶段:数字热身操
1、我说你做,
同学们都喜欢上心理课,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先跟老师说一遍口令,做一遍动作,请尽力记住身体各部位和它相应的数字。

摸摸你的头顶,说说这是1 眨眨你的眼睛,说说这是2
摸摸你的鼻子,说说这是3 指指你的嘴巴,说说这是4
拉拉你的耳朵,说说这5 摸摸你的脖子,说说这是6
拍拍你的双手,说说这是7 揉揉你的肚子,说说这是8
拍拍你的后背,说说这是9 拍拍你的大腿,说说这是10
摸摸你的小腿,说说这是11 踮踮你的脚尖,说说这是12。

2、考考你
老师说数字(如1)学生做三遍相对应部位的动作。

3、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们能记住这么多,学习中犯错很正常,但是重复犯错同样要引起注意了!那么如何不能做到“不二错”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发言,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烦恼。

子曰:“不迁怒,不贰过。

”“不二错”源于孔子这句话,大意是,有了错误彻底改正,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二、团体转换阶段:脑风暴
错题也是一种资源,错题就像阳光下的棱镜,它能折射出知识,技能、数学方面的不足。

既然不足,若不及时消除,问题就会由小变大,积少成多。

与其在相同的地方反复栽跟头,不如看见绊脚石就随手搬开,或者把它当做垫脚石可以看得更高更远。

1、先来看小明的错题。

面对错题,小明是分三步做的:
第一步,深入分析“首错”原因。

第二步,多练习同类题。

第三步,有效利用错题集。

三、团体工作阶段:
1、怎样深入分析“首错”原因呢?
生1:先看书,找例题,对照例题,找出犯错的原因。

生2:如果不明白,再求助同学,老师和家长。

师:在找同类型题目方面有什么好办法?
生:除了在教材上找还,可以在练习册上找。

生:还可以自己编题或者让同学、老师帮忙出题进行练习。

师:整理错题时,你有什么小妙招?
在错题集上画错题积累表,包括出错日期,错题原因,错题改正,这样看起来更清晰,可利用两种颜色的笔。

2、加油吧
师:怎样有效运用错题集呢?
生:我每个周末都会拿出错题集来,浏览一遍以前的错题,温故而知新。

生:我也经常翻阅错题集,而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散复习,把一次就做对的题做上标记,下次翻阅错题,只做再次犯错的题目,这样一遍一遍的做。

再次出错的题就越来越少。

生:相互交流,由于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本儿也不同,通过交流,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建议每个星期班级小组内进行一次交流,小组间也可以进行一次交流,具体可通过小组长组织。

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
理,面对错题要及时改错,认真整理,并常常翻看错题集。

做到温故而知新,就能避免重复犯错。

3、体验坊
按照“三步法”把最近的二错题整理到下面的错题积累表上!
团体结束阶段:收获园
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