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习2020经济学考研大纲考点总结
20考研经济学复习:重要知识点梳理

►微观经济学考试分析微观经济学由于主要就是围绕消费者、生产者以及资源配置展开进行分析的,所以所有的理论模型也是围绕消费者和生产者进行展开。
因此可以把微观经济学分为三大模块进行考察:第一模块是消费者理论。
消费者理论主要就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做到“货比三家”从而实现最优消费的,在考试中属于必考点。
主要考察:(1)对消费者偏好的描述,包括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函数,要注意一些特殊形式,比如柯布-道格拉斯偏好、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补品等;(2)消费者在理性选择下的最优解是什么,这也是各高校在考试中的计算题的高频考点;(3)消费者均衡变化,包括价格提供曲线、收入提供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此外在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还涉及到补偿变化和等价变化的考察。
在考试中这部分内容开始成为考察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以计算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特别喜欢考察一些特殊情况,如前面的替代和互补清醒等。
第二模块是生产理论。
生产理论涉及到的是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包含的章节内容比较大。
主要考察:(1)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对于一家厂商如何选择要素投入才能做到其生产是最优的,引入生产函数和成本曲线,在考试中主要考察对要素的需求。
(2)完全竞争市场下的厂商的特征、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考试中会涉及计算题以及一些简单的简答题等。
(3)不完全市场下的三种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寡头垄断以及垄断竞争,这三种市场结构中的厂商的生产和定价行为更为复杂,且有趣,所以在考试当中也是历年的高频考点,比如重点关注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寡头厂商中的古诺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与伯特兰模型、垄断厂商的效率损失以及管制等。
尤其是对于寡头垄断的计算题考察也是每年的常考常新的出题点。
(4)要素市场。
近几年在考试中越来越多的开始考察对要素市场的考察,比如要素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的要素投入原则是什么?以计算题和简答题为主,考生务必加大对这部分内容的关注。
经济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备战

经济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轻松备战考研是每个经济学爱好者追求深造的重要途径。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我们需要对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备战。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三个层面为大家进行知识点整理和提示。
一、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GNP)、价格指数等。
重点关注各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以及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经济增长和经济循环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课题。
重点关注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模型,如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等;同时,了解经济循环的原因、特征和周期性。
3. 货币和银行体系货币和银行体系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关键内容。
掌握货币的定义、功能和供求关系,了解银行的角色和作用,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影响。
4. 政府与经济政府在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掌握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手段,了解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和影响。
5.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和贸易是宏观经济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熟悉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模型,了解国际支付、汇率和关税等重要内容。
二、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 市场与供求关系市场和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了解市场的定义和特征,熟悉供求关系的变动和影响,掌握供求曲线、市场均衡和价格形态的分析方法。
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完善性。
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了解政府在市场中的干预方式和手段,如垄断、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等。
3. 生产与成本生产和成本是企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了解生产函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等概念,掌握企业的生产决策和效率分析方法。
4. 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是市场结构的两个极端。
熟悉完全竞争和垄断市场的定义、特征和行为,了解垄断定价和垄断经济的效果。
5. 价格理论和收入分配价格理论和收入分配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经济学省考研重点知识点汇总

经济学省考研重点知识点汇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规律,在省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占据重要位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经济学省考研重点知识点的汇总:一、微观经济学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
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行为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应曲线的相交点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用指的是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成本则是指生产或消费增加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当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
3.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等。
4.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或服务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
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或服务出售的价格与实际售价之差。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可以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
5.弹性弹性是指价格变动引起的数量变动的相对程度。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等。
弹性研究有助于理解市场的反应和消费者的行为。
二、宏观经济学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指标,表示一定时期内该国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构成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2.物价水平与通货膨胀物价水平反映了一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体水平。
通货膨胀指的是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需求的过热和成本的上升等引起。
3.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段时间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等。
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要点总结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要点总结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对于参加山东省考研的考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经济学,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经济学的复习要点进行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总体性问题。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1. 经济增长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等。
2. 货币与银行体系:包括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政策、央行职能与运作等相关知识。
3. 国民经济核算: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GDP的作用和意义等。
4. 政府与经济: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二、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与决策。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1. 供求理论:包括供求关系、价格决定、市场均衡等。
2. 生产与成本理论:包括生产要素、生产函数、成本理论等。
3. 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市场结构的特点与管理。
4. 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
三、实证经济学实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经济现象的实际数据和实证模型。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1. 方法与数据:包括实证经济学的方法论、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等。
2. 统计分析:包括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
3. 实证模型:包括供求模型、动态优化模型、均衡模型等。
四、经济学原理与方法论经济学原理与方法论是经济学的基础,对于山东省考研经济学的复习非常重要。
主要包括:1. 经济学基本概念:包括稀缺性、机会成本、边际效应等。
2. 经济学方法论:包括归纳法、演绎法、比较静态分析与比较动态分析等。
3. 经济学体系: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等。
综上所述,山东省考研经济学的复习要点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经济学原理与方法论。
经济学复习必备陕西省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梳理

经济学复习必备陕西省考研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梳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着人类如何获取和分配有限资源,以满足无限的需求。
在陕西省考研经济学科目中,考生需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对陕西省考研经济学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1. GDP与国民收入-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的主要指标。
- 国民收入包括劳动者报酬、利息、租金和企业利润等。
- 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2. 通货膨胀与失业- 通货膨胀是货币供应量大于物品和服务供应量,导致货币贬值的情况。
- 失业是指劳动力资源未能完全利用,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3. 货币供应与货币市场- 货币供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当局所发行的货币数量。
- 货币市场是指各类货币资金在短期内流动和交换的市场。
- 货币供应和货币市场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4.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总产品的总量、质量和收入水平的增长。
-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长期内的波动和循环变化。
-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特征、原因和影响。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1. 市场与价格- 市场是买者和卖者通过交换货币和商品而进行的联系。
- 价格是在市场上交换商品和服务时所形成的货币价格。
- 市场均衡和价格调节的机制。
2. 供给与需求- 供给是指商品和服务提供者在市场上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数量。
- 需求是指购买者在一定时间内购买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 供给与需求的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3. 生产与成本- 生产是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以产出最终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 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所有成本,包括生产要素的成本和企业的管理费用。
- 生产函数、生产效率和成本曲线。
4.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的数量、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等。
2020年考研政治经济学考点:垄断资本国际化

2020年考研政治经济学考点:垄断资本国际化一、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及其后果1.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借贷资本输出;二是生产资本输出;三是商品资本输出。
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
简单了解即可。
3.经济社会后果:①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②对于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输入对其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吸收了资金,引进了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培训了技术和管理人员,利用外贸和技术办厂,促动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外贸等等。
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定水准的不利影响,如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和环境资源代价,冲击本国民族工业,债务加重,对国际资本依赖性增强等。
重点把握后果问题。
二、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1.国际垄断同盟: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
此外,国际垄断资本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机制,以增强国际协调。
二战以来,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G)、世界贸易组织(WTO)。
2.本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
总结:关于垄断资本国际化,考生能够重点把握其经济动因、经济社会后果、国际垄断同盟和垄断资本国家化的本质。
达到会做选择题的水准就能够。
祝各位考生复习愉快!取得好成绩!。
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纲知识点整理

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考纲知
识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整理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考纲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微观经济学
1.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 供给与需求弹性
- 边际分析和边际效用
- 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2.市场形态分析和市场失灵
-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市场
- 垄断竞争市场
- 寡头垄断市场
-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
3.资源配置与市场优化
- 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 政府干预的原因和方式
-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二、宏观经济学
1.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国民收入和国民收入核算
- 消费、储蓄和投资
- 货币和货币市场
- 价格总水平和通货膨胀
-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2.经济运行与调控
- 总需求与总供给
-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 经济增长与稳定目标
- 金融市场与金融政策
- 国际收支与外汇市场
3.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因素和模型
-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城乡经济增长差异及协调发展
- 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考研-专业二《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考纲知识点整理。
希望考生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研究和备考准备,提高复效率,取得优异成绩。
_注意: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建议以官方公布的最新考纲为准。
_。
考研经济学常见考点总结

考研经济学常见考点总结经济学作为考研的一门重要学科,是考生们备考的重点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经济学考试,本文将对考研经济学常见考点进行总结。
下面将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三个方面展开。
一、宏观经济学考点总结1. GDP与国民收入: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民收入则包括国内生产者的工资、利润和利息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GDP的计算方法,以及GDP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2. 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增长是指国民收入总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是指社会经济制度、收入分配格局、生产力水平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考生们需要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差异。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个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等方式来影响经济运行,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方式来影响经济运行。
考生们需要掌握两者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
二、微观经济学考点总结1. 需求与供给: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需求指消费者愿意购买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供给则指生产者愿意出售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考生们需要了解需求与供给的决定因素和相互关系,以及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和市场的特点。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各种市场结构的特点、运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3. 弹性分析:弹性指的是某一变量对另一变量的变化程度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各种弹性的计算方法和意义,以及弹性的应用。
三、应用经济学考点总结1.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复习2020经济学考研大纲考点总结
一、宏观经济学
(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简单经济的假设,均衡产出,投资等于储蓄。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及其图形,平衡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储蓄函数及其图形,平均储蓄倾向(APS),边
际储蓄倾向(MPS),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3.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相对收入论,棘轮效应与示范效应,生命周期论,永久收入论,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4.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5.乘数论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乘数作用的机制与条件。
(二)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流量、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
值(GNP)。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
3.与GDP相关的其他总量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名义GDP与实际GDP,潜在GDP水平。
4.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两部门经济均衡:C+I=Y=C+S→I=S三部门
经济均衡:C+I+G=Y=C+S+T→I+G=S+T,或I-S=T-G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M)=Y=C+S+T→I+G+(X-M)=S+T,或I-S=(T-G)+(M-X)
(三)宏观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货币幻觉;凯恩斯极端情况,古典极端情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2.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自动稳定器,积极(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财政赤字与公债,分级财政体制。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金,货币创造乘数,基础货币,债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证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股价指数,市盈率,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期货与期权,垫头交易,买空与卖空。
(四)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1.投资的决定投资函数,实际利率与投资,资本边际效率,托宾的“q”法则。
2.IS曲线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3.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
需求的存货论和投机论,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4.LM曲线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5.IS-LM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与非均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IS-LM模型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
二、微观经济学
(一)效用论1.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剩余。
2.无差异曲线分析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及其变动,消费者的均衡及其计算,消费者的个人需求曲线及
市场需求曲线,恩格尔曲线。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吉芬商品,各种不同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其区别。
(二)价格论1.需求的基本理论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律,需
求曲线,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曲线的变动。
2.供给的基本理论供给,供给曲线,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曲线的变动。
3.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变动及计算,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及政府对价格的干预
4.研究方法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边际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5.弹性理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价格变动对销售收入
的影响,点弹性、弧弹性的计算。
6.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限制价格,支持价格。
(三)生产、成本论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
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及其变动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
3.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等产量曲线及其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等成本线及其变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计算,生产
扩展线。
4.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变化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规模经济
5.短期成本经济成本,机会成本,隐成本,显成本,沉淀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
关系,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6.长期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四)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生产要素的需求边际生产力论,引
致需求,边际产品价值,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2.生产要素的供给要素供给的原则,劳动的供给曲线及均衡工资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及地租的决定,准租金和经济租金,资本
的供给曲线及利息的决定,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五)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利润最大化原则,厂商的短期均衡和
短期供给曲线,厂商的长期均衡,完全竞争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
长期供给曲线。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的条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价格歧视,自然垄断与政府管制。
3.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需求曲线,厂商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非价格竞争。
4.寡头寡头市场的特征,古诺模型,纳什均衡,囚犯的困境,价格领袖,贝尔特兰模型,斯威齐模型,博弈论的基础知识,不同市
场的经济效率的比较。
(六)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争论1.古
典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剑桥方程式,现代货币数量论,现代
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理性预期假定,市场出清,卢卡斯总供给函数,政策无效论。
3.新凯恩斯主义的假定与特征,适应性预期假定,粘性工资论,粘性价格论,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及其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4.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异同。
(七)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与不完全信息,市场失灵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微观经济政策反托拉斯法,对垄断的公共管制,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科斯定理,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问题,激励。
(八)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1.一般均衡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及战后的发展。
2.福利经济学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