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对比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与林地变更小班地类异同及调查建议

对比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与林地变更小班地类异同及调查建议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和林地变更小班地类是两种常见的调查方法。
本文将对比这两种方法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调查建议。
一、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方法连续清查样地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一些样地,通过对这些样地的调查和监测来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
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方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全面性: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方法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结构和动态变化等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 数据可比性:通过对连续清查样地的长期监测和调查,可以获得连续的数据序列,便于分析和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研究森林资源的演变过程。
3. 高效性: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方法仅需在少数样地进行调查和监测,相比于全面调查更加高效,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资源。
二、林地变更小班地类调查方法林地变更小班地类调查是指根据不同的林地管理要求,将林地划分为若干个小班,并通过对这些小班地类的调查来了解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变化情况。
林地变更小班地类调查方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着眼于利用:林地变更小班地类调查方法主要关注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林地进行分类和统计,便于合理规划和管理。
2. 空间精细性:通过将林地划分为小班,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情况,对于监测和预测资源利用和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精度。
3. 管理便利性:林地变更小班地类调查方法可以与实际的林地管理相结合,便于制定和调整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三、异同比较连续清查样地和林地变更小班地类是两种常见的调查方法,它们在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异同。
相同点:1. 都是为了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 都依赖于地面调查与监测,需要人力和物力投入。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技术规定

附件1《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技术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清查体系,丰富监测内容,加强生态状况监测,深化清查成果分析,在《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补充规定(试行)》(资调字[2005]10号)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补充技术规定。
第二条在乔木林调查中,将因人工栽培矮化而形成的,没有明显主干或树高达不到5米的乔木林另行编码记载,代码为118。
第三条在竹林调查中,将竹林细分为散生型竹林(代码1131)、丛生型竹林(代码1132)和混生型竹林(代码1133)。
对毛竹(含非竹林样地内毛竹)增加胸径检尺(精确到1cm)和竹度调查,并做标记,按保留竹(代码11)和新增竹(代码12)记载到“每木检尺记录”。
对全部竹林,选择3株平均竹,量测胸径、竹高和枝下高,记载到“平均样木调查记录”。
第四条对于因人工造林形成的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的造林地情况做附属说明,即按宜林地造林的林地(代码10),迹地更新的林地(代码20),防护林带(包括田旁、村旁、渠(河)旁)造林的林地(代码30),耕地造林的林地(代码40),城镇、村庄及工矿区内造林的林地(代码50),公路和铁路征地范围内造林的林地(代码60),其他造林的林地(代码90)填写说明,记载到“样地因子调查记录”。
第五条在未成林造林地调查中,增加造林树种、造林年度、苗龄、造林密度、苗木成活(保存)率和抚育管护措施等调查内容,记载到“未成林造林地调查记录”。
其中:造林年度:按初始造林的实际年度填写;苗龄:按造林所用苗木的年龄填写;造林密度:按造林的初植密度填写,单位为“株/公顷”;苗木成活(保存)率:调查时成活苗木株数占初植株数的百分比;抚育管护措施:按灌溉、补植、施肥、抚育、管护等五种措施调查,分别用代码记载(有某项措施其代码为1,无措施其代码为2);树种组成:按十分法分别记载树种名称和株数比例。
国家森林资源续清查林种划分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林种划分|(一) 分类系统根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将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分为5个林种、23个亚林种,见表18。
(二) 技术标准1.防护林:以发挥生态防护功能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1) 水源涵养林:以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以及保护饮用水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源涵养林:①流程在500km以上的江河发源地汇水区,主流与一级、二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②流程在500km以下的河流,但所处地域雨水集中,对下游工农业生产有重表18 林种分类系统表森林类别林种亚林种代码生态公益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111水土保持林112防风固沙林113农田牧场防护林114护岸林115护路林116其它防护林117 特种用途林国防林121实验林122母树林123环境保护林124风景林125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126自然保护林127商品林用材林短轮伐期用材林231速生丰产用材林232一般用材林233 薪炭林薪炭林240 经济林果树林251食用原料林252林化工业原料林253药用林254其它经济林255代码。
要影响,其河流发源地汇水区及主流、一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③大中型水库与湖泊周围山地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1000m以内,小型水库与湖泊周围自然地形第一层山脊以内或平地250m以内;④雪线以下500m和冰川外围2km以内;⑤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2) 水土保持林: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少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为主要目的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划为水土保持林:①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坡度在25度以上,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坡度在35度以上,华东、中南地区坡度在45度以上,森林采伐后会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②土层瘠薄,岩石裸露,采伐后难以更新或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的;③土壤侵蚀严重的黄土丘陵区塬面、侵蚀沟、石质山区沟坡、地质结构疏松等易发生泥石流地段的;④主要山脊分水岭两侧各300m范围内的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

1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资源调查。
2 一类清查的成果是反映全国和各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规划、计划、监督检查各地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依据,它的任务是定期、准确查清全国和各省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动态,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二类调查的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划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它的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
3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森林资源及其生态状况。
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利用与覆盖:包括土地类型(地类),植被类型的面积和分布;2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森林按起源、权属、龄组、林种、树种的面积和蓄积、生长量和消耗量及其动态变化;3生态状况:包括森林健康状况与生态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地沙化、荒漠化和湿地类型的面积和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范围是森林经营单位所有经营管理的土地。
主要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线,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行或调整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3调查各类林地、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外业调查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表12016年一类资源清查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样地号小地名地类存在的主要问题0591天池马只儿其它灌木林地优势树种由前期的其它灌木变为本期的杜鹃类,植被类型由上期落叶阔叶灌从变为常绿革叶灌丛,平板显示植被类型未填写或填写错误0592天池石房沟其它灌木林地森林灾害及等级不调查,但平板电脑上自动上传,需处理0597鞍桥脑疏林地①疏林地平均胸径细则要求不填,但平板上自动生成;②龄组、平均树高细则要求不填,平板上逻辑检查要求填0606干沙乔木林①抚育措施未填写,但细则上要求目测样地不填写;②每木检尺记录中显示还有1株样木未检尺,需软件处理0651干沙河脑特殊灌木林地①平板电脑上逻检时海拔未填写,实际上已填写;②森林群落结构未填写,但细则要求不填写0641下雀儿沟牧草地样地引线测量记录已录入,平板上逻辑检查时样地引线测量未录入0621细沟河乔木林下木在平板上填不上,细则要求胸径小于5cm 、树高≥2m 的按下木调查,平板上树高填上为树高超限,没办法填,需解决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外业调查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王尚雄(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自然保护站,甘肃天祝733200)介绍了祁连林区及样地的基本情况,通过参加2016年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下简称“一类清查”)外业调查工作,从外业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人员力量不均衡、样地复位难、调查软件不完善等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途径,并总结了调查仪器、人员安全方面应注意的事项,为方便今后的调查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存在问题;解决途径地,其中农田样地3个,牧草地样地7个。
2外业调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调查人员力量不均衡以2016年第九次森林资源调查为例,调查依工作量大小,组成了2个调查小组,由10人组成。
其中,复位人员2人,人员复位率20%。
按职称分,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其他技术工人3人。
按学历分,本科3人,专科5人,中专1人,高中1人。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修订版)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2003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与任务 (1)第二条调查周期 (1)第三条调查总体 (1)第四条总体抽样精度 (1)第五条复位精度 (2)第六条调查因子精度 (3)第二章技术标准 (3)第七条土地类型(地类) (3)第八条植被类型 (7)第九条湿地类型 (8)第十条土地退化 (10)第十一条森林分类 (13)第十二条区域划分因子 (18)第十三条地形因子 (20)第十四条土壤因子 (22)第十五条树种(组)划分 (23)第十六条龄组划分 (24)第十七条森林结构 (25)第十八条森林分级 (25)第十九条森林健康 (28)第二十条地类变化原因 (29)第二十一条其它样地因子 (31)第二十二条样木因子 (34)第二十三条其它标准 (36)第三章调查方法 (36)第二十四条基本方法 (36)第二十五条面积测定 (36)第二十六条固定样地布设 (37)第二十七条固定样地标志 (37)第二十八条固定样地调查 (37)第二十九条样地每木检尺 (43)第三十条其它因子调查 (44)第四章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45)第三十一条调查记录检查 (45)第三十二条数据输入 (46)第三十三条逻辑检查 (46)第三十四条立木材积表 (47)第三十五条统计数据预处理 (47)第三十六条森林资源现状及精度 (49)第三十七条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51)第三十八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表 (53)第五章质量检查 (58)第三十九条质量管理 (58)第四十条检查内容 (58)第四十一条检查数量 (60)第四十二条检查方法 (60)第四十三条质量评定 (61)第六章成果与使用 (62)第四十四条调查成果 (62)第四十五条成果使用 (63)附件: 1样地调查记录表2成果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任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为总体,通过对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二○○三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条目的与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条调查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条调查周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条调查总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条总体抽样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条复位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条调查允许误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技术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条土地类型(地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条植被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条湿地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条土地退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条森林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条区域因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条地形因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条土壤因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林牧渔《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修订稿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修订版)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2003年10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与任务 (1)第二条调查周期 (1)第三条调查总体 (1)第四条总体抽样精度 (2)第五条复位精度 (2)第六条调查因子精度 (4)第二章技术标准 (4)第七条土地类型(地类) (4)第八条植被类型 (9)第九条湿地类型 (12)第十条土地退化 (14)第十一条森林分类 (18)第十二条区域划分因子 (24)第十三条地形因子 (27)第十四条土壤因子 (29)第十五条树种(组)划分 (30)第十六条龄组划分 (31)第十七条森林结构 (32)第十八条森林分级 (33)第十九条森林健康 (36)第二十条地类变化原因 (37)第二十一条其它样地因子 (40)第二十二条样木因子 (43)第二十三条其它标准 (45)第三章调查方法 (46)第二十四条基本方法 (46)第二十五条面积测定 (46)第二十六条固定样地布设 (47)第二十七条固定样地标志 (47)第二十八条固定样地调查 (48)第二十九条样地每木检尺 (55)第三十条其它因子调查 (57)第四章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58)第三十一条调查记录检查 (58)第三十二条数据输入 (59)第三十三条逻辑检查 (59)第三十四条立木材积表 (60)第三十五条统计数据预处理 (60)第三十六条森林资源现状及精度 (63)第三十七条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65)第三十八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表 (68)第五章质量检查 (73)第三十九条质量管理 (74)第四十条检查内容 (75)第四十一条检查数量 (77)第四十二条检查方法 (77)第四十三条质量评定 (78)第六章成果与使用 (79)第四十四条调查成果 (79)第四十五条成果使用 (81)附件: 1样地调查记录表2成果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任务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简称省)为总体,通过对固定样地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p
t C E
2
2 2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9)
式中:
np 为固定样地数
C
为资源变化值的变动系数
E: 为允许的相对误差
C [
(
i 1
np
2 i
)
2
(n p 1)
]
0.5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0)
2 部分固定样地连续清查样地数量的确定 临时样地比固定样地的成本低。配合临时 样地不仅科技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估计的 精度。为了达到估计蓄积量的精度,又达到估 计资源动态的精度,应按下述方法确定样地数。 (1)初查样地总数: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2)
2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可以提高资源动态的估计精度,资源动态的重要标
志是森林资源的净增长量。它是复查与初查资料数值
之差,由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利用初查与复查两次
调查中量测同一固定样地上蓄积量之差,取得生长量。
因此,可以避免在两次独立抽样中,一次偏大,一次
偏小,向两个不同方向偏倚的抽样误差,使生长量估
将来森林发展趋势等方面是重要的依据。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可以检查过去的经营效果,编制 和修订未来的经营方案。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4)
3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种:即全
部固定样地的清查和固定样地配合临时样地的方法。
后者比全部固定样地的方法优越一些,它可以检查和
R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7)
当R>1时,则采用固定样地效率高; 当R<1时,采用临时样地效率高。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8)
二、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量的确定(讲2个问题) 1 全部固定样地连续清查样地数量的确定
固定样地的数量取决于清查的目的和采用的方案, 为了清查森林资源动态而采用全部固定样地的资源清 查连续方案时,固定样地的数量取决于资源变化的变 动系数和要求的精度。
法设置,对角线一半的长度为22.36米。
3 调查:调查方法同系统抽样。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4)
五、连续清查内业数据处理
1 全部固定样地清查法: 2 复查时配合临时样地的连续清查法:
3 初查和复查时均配合临时样地的连续清查法 :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5)
1 全部固定样地清查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资源动态测定精度要求较高, 经营措施较多而又要求评定各种措施的效果时, 也适用于在相关系数较紧密的原始林中测定生 长与枯损量。内业分析基本同系统抽样。
3 初查和复查时均配合临时样地的连续清查法
这种方法是以初查时的固定样地和临时样地为第
一重样本,以复查时测定的固定样地为第二重样本,
先组成双重样本,求出估计值,再与复查临时样地的
平均蓄积量进行联合估计,即复查时用四套样本得出
蓄积的最优估计值。要比只用复查时两套样本的估计
值精度高。其初查的内业分析基本同简单随机抽样。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6)
2 复查时配合临时样地的连续清查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随着经营强度的提高不断 地增加固定样地,也有利于在上一级固定样地 系统中加密和配置本级的固定样地。通过加密 可以建立县或林业局一级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
体系。其初查的内业分析基本同简单随机抽样。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7)
资源动态清查的效果,可以采用计算相对效率
的方法进行分析。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6)
2 2 C (S S ) t x y R 2 2 C ( S S 2S ) p x y xy
式中: 为相对效率 C t 为观测一个临时样地的工作量 C p 为观测一个固定样地的工作量 S 2为初查蓄积量的方差 x S 2 为复查蓄积量的方差 y S xy 为和的协方差
三、连续清查样地的布设
根据确定的样地数,在抽样总体内系统布点,
一般是在 1 : 50000 地形图公里网格交点上布设, 以便复查时寻找。(方法同系统抽样)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3)
四、连续清查样地的定位与测定 1 定位: 要求定位误差不超过 25 米,引线长度
不超过500米;
2 设置: 采用 0.1hm2 的方形样地,采用对角线
调整固定样地设置上以及人为对待上的偏向。但是,
当初查和复查两次测定值之间的相关紧密时,全部固
定样地方法对资源变化的估计更有利。而配合临时样
地后,可以提高复查资源现状的估计精度。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5)
为了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掌握森林资源的 消长规律,必须查清,查准林区的林木生长量 和枯损量等调查因子。为此应建立固定样地进 行连续清查,为了衡量固定样地与临时样地对
测树学
任课教师:顾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经理室 二0一三年十月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
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概念(讲3个问题) 1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概念
在总体内随机或系统抽取与周围林分有相同经营 措施的样地或样本,定期重复观测,取得成对的数值, 建立初查和复查两重样本变量间的回归关系,用以估 计总体的资源现状和资源动态的方法,叫做森林资源 连续清查。
计精度幅度提高。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3)
可以提高估计复查蓄积量的精度。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可以根据初查与复查蓄积量的 回归关系用两重样本估计复查蓄积量。
可以充分揭示森林生长的规律。 由于在固定样
地上定期复查,可揭示生长过程,树种演替和更新情 况等。
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对分析以往经营活动,预估
nA
tc 2 ( ) E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1)
(2)固定样地与临时样地数: 首先按上述计算固定样地的公式计算固定
样地数;然后用总样地数减去固定样地数即得
临时样地数。
(3)全省样地数:可以用全省的森林覆盖率推
算。具体计算是用各种样地数除以森林覆盖率。
第9章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