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2精品优质公开课课件 -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课外古诗词诵读 (2)ppt课件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 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 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 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 纪人,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 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作品风格豪放飘逸,想象 奇特。代表作品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 酒》《蜀道难》等。
主旨归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 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 闲适的生活情趣。
重点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 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 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外古诗词诵读PPT优质课件

大意: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
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 《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 乡的深情?
品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 ①“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
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 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 客观。
②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 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王维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 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 余首。
【代表作】诗作《相思》、《山居秋暝》 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写作背景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 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 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 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 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 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 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 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 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折杨柳》 曲
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 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
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 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 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 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 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 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 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13.3[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13.3[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https://img.taocdn.com/s3/m/ad1535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8.png)
知人论世
《晚春》写作背景 本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此时诗人已年 近半百。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描 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晚春》是韩愈颇富奇趣 的一首诗。
诗歌赏析
听范读音频,感受诗歌的韵律 美,想象诗歌描绘的场景。
反复诗歌赏析,读出节奏和韵 味,体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赏析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歌赏析
晚春
杨花榆荚(jiá)无才思:意思是杨
韩愈
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紫”,如同人之“无才思”。杨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花,指柳絮。榆荚,指榆钱,榆树
的果实。才思,才气、才情。
解:懂得,知道。
诗歌赏析
晚春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结束,它们费尽心思纷纷争芳斗艳。 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只 知道飘散在空中如雪花般尽情飞舞。
诗歌赏析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第一句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长安的家;“路漫
漫”三字,给人长路漫漫之感,说明离家之远。第二句运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两句是写遇到返京使者时欲捎书信给家人报平安又苦于
没有纸笔的情形,一方面表现对故园的眷恋之情,一方面也表 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知人论世
《逢入京使》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八载(749)诗人远赴边塞上任途 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边塞,任安西节度使高仙 芝的幕府书记。他告别了长安的亲人,跃马踏上漫 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知人论世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往安西的大 路上,偶遇返京的使者。两人立马而谈,互叙寒 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岑参不免有些感伤, 同时想到请他捎口信给长安的家人,报个平安。 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公开课课件(优质)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 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 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 关,奔赴安西。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 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 ,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 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 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 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 母妻子。
板书设计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借景
抒情
↓ 《折杨柳》 ↓
玉笛声
故园情
联想
逢入京使
知识备查
作者介绍
岑参(715—770年),荆州江陵(今湖北 江陵)人,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出身于官僚家 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 亲两任州刺史。但他的父亲早死,家道衰落。 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 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 士,授兵曹参军。
他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 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天宝三年,李白第三次游洛阳。这一年李白受诏入宫已经三年。 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以为可以平 步青云,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 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就 浪迹酒肆。杜甫在《饮中八仙》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 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此时李白的真实 生活写照。到天宝三年春,李白上书请求还家,玄宗同意了。这一年 春天,李白自长安回到东都洛阳,思归故里,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公开课PPT课件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 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 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原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 了这首诗。
词语解释
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莫言:不要觉得。 ③赚得:骗得。 ④错喜欢:空喜欢。 ⑤拦:阻拦。
参考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 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 靠近他,可惜他不垂询志国安民的道理和方法, 却问无关轻重的鬼神之事。
诗歌赏析
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 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 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 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 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 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 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 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 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 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 怜贾生实亦自悯。
诗歌赏析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闲敲”棋子,静 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 ,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 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 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 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 ”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 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写作背景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 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 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 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 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 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 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 》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 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和 深切忧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0002)

第十六页,共二十四页。
诗句解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就。
骗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同“正”。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参考译文
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 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 崇山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 座山便会将你阻挡。
指百姓。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参考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放逐的贤臣, 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可惜 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不关心 百姓只是询问鬼神之事。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 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 苍生问鬼神”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寓 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约客
约请客人来相会。
赵师秀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
黄梅时节家家雨, 容处处都在下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到处是蛙鸣声。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 状物。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参考译文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
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过午夜,已约好的客 人却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敲着棋子,其五)
杨万里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
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风自然活泼、幽
默诙谐,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诗句解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就。
骗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同“正”。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第十七页,共二十四页。
参考译文
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 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 崇山峻岭的圈子里,刚攀过一座山,另一 座山便会将你阻挡。
指百姓。
第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参考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放逐的贤臣, 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可惜 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不关心 百姓只是询问鬼神之事。
第十三页,共二十四页。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 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 苍生问鬼神”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寓 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约客
约请客人来相会。
赵师秀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
黄梅时节家家雨, 容处处都在下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到处是蛙鸣声。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 状物。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四页。
参考译文 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
边上,传来阵阵蛙鸣。时过午夜,已约好的客 人却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敲着棋子,其五)
杨万里
第十五页,共二十四页。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
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风自然活泼、幽
默诙谐,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课外古诗词诵读》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整体感知
注释: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空喜欢:空欢喜。 政:同“正”
不要说从岭上下来就不难,在下山之前经常让那些行人空欢喜一场。走入崇山峻岭之中,你才从一重山里出来,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拦住了。
译文:
赏析作品
莫言下岭便无难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一)
赏析作品
赚得行人空喜欢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赏析作品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整体感知
朗读指导
约客 【南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整体感知
注释:
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灯花: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PPT【优质】PPT4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 诵读》课件PT【优质】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 节奏。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精度课文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笼罩。
停船靠岸。
烟笼 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清冷的河水。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白沙,(船 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精度课文
2.《贾生》一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 分析。
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 三句引而不发,末句用强烈的对照形成贬抑,点破 而不说尽。欲抑先扬Fra bibliotek总结课文
这首诗托古讽今,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 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 遇的感慨。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次句“贾生才调更无伦”是对贾谊的赞扬,着眼于其才 华高超、意气风发和神采照人,无与伦比。
精度课文
可惜、可叹。 徒然。
指百姓。
可怜夜半虚 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指汉文帝向前移动座席,靠 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译文:可惜汉文帝深夜向前移动座席靠近他,不是关 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精度课文
第三句“可怜夜半虚前席”是全诗承、转的关键。“可怜”, 可叹,诗人笔触一转,文帝虚心倾听的细节成了诗人叹息和微讽的 对象。这一“虚”字,举重若轻,使前面文帝求贤的举动从根本上 让人产生疑问,留下悬念,诗情就显得跌宕起伏。
末句“不问苍生问鬼神”是全诗警策之句,是直接对“可怜” 一词的回应。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 席”,竟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而是为了“问鬼神”的本 原问题!
精度课文
再读诗歌,思考:
1.“可怜”一词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可怜”是可惜、可叹的意思,在这里是作者托古讽今, 借汉文帝求访贾生“不问苍生”而“问鬼神”的史实,嘲讽 了为人君者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无道,同时也表达了 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贾 生
导入新课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字义山,
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 代诗人。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著有 《李义山诗集》。
导入新课
贾谊(前200—前168年),洛阳人,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他力主改革弊政, 却遭谗言被贬,郁郁不得志。代表作有 《过秦论》《论积贮疏》等。
导入新课
李商隐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 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 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看似开明,实则 昏聩无能。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
、节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 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精度课文
1.“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有何作用? 首句通过描写“月色”“轻烟”“寒水”“白沙”,运
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秦淮夜景图。朦 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为下文抒情创设 了情景,作好了铺垫。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泊 秦 淮
导入新课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
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 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和李商隐 并称为“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导入新课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们享乐游 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 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 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 这首《泊秦淮》。
精度课文
2.后两句中诗人仅仅是在斥责商女的“不知”吗?作者意在表 达什么?
“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 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连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 深沉。
借古讽今
总结课文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 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 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 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的忧虑。
导入新课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
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 “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尤袤、 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风自 然活泼、幽默诙谐,人称“诚斋体”。代表作 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过松源晨炊漆 公店》等。
导入新课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 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途经松源时,见 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不问/苍生/问鬼神。
精度课文
代指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无人能比。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咨询被贬谪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 能更是无人能比。
精度课文
首句“宣室求贤访逐臣”从正面写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 一“求”一“访”,写出了文帝求贤意愿之殷切和诚恳,尤其还 是对一位被贬的臣子,真可谓贤明的君主了。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 、节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精度课文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要说。
骗得。
空欢喜。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了,这句话 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精度课文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 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 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 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 ”——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 象骗了。
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 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幽情。
精度课文
歌女。
这里指秦淮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 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 称之为亡国之音。
译文: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还在对岸的 酒楼里唱着《玉树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