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线专题练习题
等温线[1]试题.doc2
![等温线[1]试题.doc2](https://img.taocdn.com/s3/m/ceee94e5551810a6f52486f5.png)
等温线专题练习一选择题读“欧洲一月等温线图”,回答1~2题。
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一月平均气温最大温差(T)可能是 A .T=10℃ B.T=20℃ C. 10℃<T<11℃ D.19℃<T<20℃2.欧洲一月等温线总体走向及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与海陆位置 B.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大气环流与洋流分布 C.等温线大致与山脉平行、山脉走向与海拔高度 D.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海陆分布与地形地貌3.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图中甲地的 等温线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4~5题。
4.对图中A 、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地气温大于28°C ,B 地气温小于28°C B .A 处为山地、B 处为盆地 C .A 、B 两处均为山地D .A 地气温高于M 地5.等温线在E 、F 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 .E 、F 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甲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6.读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7.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等温线数值。
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D.位于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读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8~9题。
8.图中A、B两地的气温值可能是A.8℃<A<12℃B.28℃<A<32℃C.20℃<B<24℃ D.8℃<B<1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冬季风的影响B.C地附近等温线的分布是受山河相间分布的影C.在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D.在山脉地带,地势高气温低,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读“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回答10~14题。
等温线训练 -2

等温线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题。
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 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2题。
2.对图中A 、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气温大于28°C ,B 地气温小于28°C B .A 处为山地、B 处为盆地 C .A 、B 两处均为山地D .A 地气温高于M 地3.等温线在E 、F 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 .E 、F 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 .E 、F 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 .E 地的海拔高、F 地的海拔低D .E 地的海拔高、F 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4,右图中B 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 .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B .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C .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D .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5题。
5.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差异 B .海陆分布 C .地势高低 D .大气环流 6.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A .108°E ,30°NB .98°E ,32°NC .100°E ,26°ND .108°E ,26°N 7.图中108°E ,30°N 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山高寒气候 8.图示区域内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 .泥石流 B .地震 C .洪涝 D .台风 9.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A .200kmB .400kmC .600kmD .800km读我国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2题。
10.按气温分布一般规律,A 、B 两点相对高度(H )为(单 位:米) A .1666<H <2000 B. 2666<H <3000 C. 2666<H <4000 D. 1666<H <2666 11.塑造该地区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冰川作用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等温线练习题

等温线练习题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1—2题。
1. 造成图中M 、N 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海陆分布、纬度位置B .太阳辐射,地形C .大气环流,下垫面D .洋流,地形2.读右侧等值线,已知a > b > c ,下列正确A. 若为等高线,则L1为山地,L2为山谷B. 若为陆地等温线,L1为低地,L2为山地C. 若为海水等温线图,则L2为寒流D . 若为1月份等温线, A 是海洋,B 是陆地右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3~4题。
3.E 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影响B.大气环流C.太阳辐射D.人为活动4.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 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A.山峰B.盆地C.湖泊D.城市 读右侧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5一6小题。
5.该图表示月份是A 7月B l 月C 10月D 5月6.该区西海岸是世界著名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其布局原因是A .科学技术B .地形平坦C .气候适宜D .市场因素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7—8题.7.影响图中A 、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① 太阳辐射② 大气环流 ③ 海陆位置 ④ 地形 ⑤ 洋流A .① ③B .② ④C .③ ⑤D .④ ⑤8.形成C 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① 纬度较低 ②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③ 受东南季风影响 ④ 受东南信风影响 ⑤ 受暖流影响 ⑥ 受寒流影响 ⑦ 位于迎风坡A .①②B .①③⑤⑦C .①④⑤⑦D .①④9、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最北点距离大陆最南端最远的时间大致是( )A .2月B .5月C .7月D .10月读北半球一月份0℃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A 点比B 点在地理分布上偏北约30°,却气温相同,其原因是( )A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B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C .受西风带和洋流的影响D .受地形的影响11.图中C 点是寒冷中心,其气压名称是( )A .夏威夷高压B .阿留申低压C .冰岛低压D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读台湾岛示意图,12.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 。
专题等温线

课后练习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2.图中4°C 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A .受太阳辐射影响 B.受河流影响C .受地形地势影响 D.受热带季风影响3.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4—5题。
4.对图中A 、B 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气温大于28°C ,B 地气温小于28°C B .A 处为山地、B 处为盆地 C .A 、B 两处均为山地D .A 地气温高于M 地5.等温线在E 、F 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 .E 、F 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 .E 、F 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 .E 地的海拔高、F 地的海拔低 D .E 地的海拔高、F 地受海洋的影响大6.(2006年黄冈预测卷)图中B 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 .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B .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C .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D .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D.大气环流8.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A.108°E,30°N B.98°E,32°N CD.108°E,26°N9.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1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B.1333-1667C.1333-2000D.1667-2000米1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A图此时等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
B③图9简答题参考答案17、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等温线判读练习

等温线判读练习【例1】下图所示为某区域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 > b >c,据此回答:(1)假设M所示区域为陆地,N所示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 此图为北半球冬季等温线B. 此图为南半球夏日等温线C. 现在,我国东南沿海盛行偏南风D. 现在东南亚大部份河流进入汛期(2)假设是等高线图,则A. M、N均表示鞍部B. M表示山谷,N表示山脊C. M处气温低,N处气温高D. M、N均表示河流流向【例2】前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
作者北顾的是_____________高原的暮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1.下图为等温线散布图,M地、N地的地形应为A.高原和丘陵B.平原和山地C.山地和盆地D.盆地和平原下图所示为某区域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b>c。
据此回答2——4题:2.假设图示等值线是等高线,则A.E表示山脊,F表示山谷B.E区域气温低,F区域气温高C.E区域气压低、F区域气压高D.E区域可能发育河流3.假设图示等值线等温线,且E区域为海洋,F区域为陆地,则A.此图表示南半球夏日等温线B.此图表示北半球冬季等温线C.现在,密西西比河进入汛期D.现在,潘帕斯草原进入牧草丰美季节4.假设是等压线,则A.E为高压脊线,F为低压槽线B.E处出现晴朗天气可能性大C.F处出现阴雨天气可能性大D.E处可能形成锋面天气5.读下面等值线,已知a > b > c,下列正确的是A. 若为等高线,则L2为山谷B. 若为等压线,则L1为鞍部C. 若为海平面等温线图,则L2为寒流D. 若为1月份等温线图,从海陆散布来看,A是南半球的海洋6.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4℃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低于4℃;②甲图中4℃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大于4℃;③乙图中0℃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大于0℃;④乙图中0℃闭合等温线中部的气温低于0℃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气温散布示用意,读图完成7——9题。
等温线练习(含答案)

等温线小练习1.图中甲城市西侧的等温线向南弯曲,乙城市所在地区的等温线向西弯曲。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2.图中4°C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A.受太阳辐射影响B.受河流影响C.受地形地势影响D.受热带季风影响3.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5—7题。
4.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C.A、B两处均为山地D.A地气温高于M地5.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6.(2006年黄冈预测卷)图中B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A.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B.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C.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D.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7—10题。
7.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D.大气环流8.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A.108°E,30°N B.98°E,32°N C.100°E,26°N D.108°E,26°N9.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C.沿南北方延伸D.沿等高线延伸10.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对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处为盆地中心B.③处为山谷C.②处为高原D.西南区域为平原11.按气温分布一般规律,A、B两点相对高度(H)为(单位:米)③A.1666<H<2000 B. 2666<H<3000C. 2666<H<4000D. 1666<H<2666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列12-14题:1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1000-1667米B.1333-1667米C.1333-2000米D.1667-2000米13图中丙地的气温可能是:()A.<0℃B.<2℃C.0℃D.2℃14.乙地可能是:()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河谷读图某地等温线图(单位℃),回答15-16题15.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①纬度②洋流③海陆位置④地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6.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最北点距离大陆最南端最远的时间大致是()A.2月B.5月C.7月D.10月17.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完整word版)等温线专题练习

等温线专题练习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1.控制图中①②③三条等温线基本走向及数值递变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位置2。
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A.16 B.20 C.23 D.27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甲B.乙C.丙D.丁读世界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4~5题。
4.图中a线上的气温值可能是( ) A.-10 ℃B.0 ℃C.10 ℃D.20 ℃5.图中0 ℃等温线在陆地上向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地形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洋流读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6~7小题。
6.该图表示月份是A.7月B.l月C.10月D.5月7.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分布和降水B.海陆分布和地形C.地形和大气环流D.暖流和地形结合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8~9题8.有关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的是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②图幅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南区③甲地海拔比乙地高④甲、乙两地温差介于0℃—8℃之间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丙、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丙地海拔比丁地高 B.丙地纬度比丁地低C.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弱D.丁地此季节有梅雨现象下图为位于同一个半球的某大尺度区域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10~12题.10.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A.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分布B.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分布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D.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11.若a>b,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A.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B.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C.巴西高原上一片葱绿D.塔里木河正值汛期12.若此时为1月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阴影为海洋,非阴影为陆地B.阴影为陆地,非阴影为海洋C.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D.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13.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问题。
最新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常考知识点-等温线精选习题

最新高考高三地理复习常考知识点-等温线精选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1.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面小题。
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A. 1月22时B. 8月13时C. 8月22时D. 1月13时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5一8题。
2.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A. 地形影响B. 洋流影响C. 降水影响D. 人类活动影响3.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海陆分布C. 大气环流D. 地面状况4.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海陆分布D. 地形5.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A. 15℃B. 20℃C. 22 ℃D. 25 ℃图中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读图可知图示地区( )A. 可能位于南半球,等温线数值d>eB. 湖泊可能是位于北半球的咸水湖C. 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D. 等压线数值a7.A地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 晴朗、气温高、气压低B. 晴朗、气温低、气压高C. 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 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0℃初期和终期等值线的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影响甲地“初期”等值线向“北凸”的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地形因素C. 海陆热力差异D. 城市密集分布9.图中等值距相同,则“终期”P等值线的日期是A. 12月1日B. 12月16日C. 1月16日D. 2月1日读世界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10.对图中等温线的描述及其理由成立的是A. -15℃等温线东段大致和海岸线平行,是因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B. 等温线从海洋向陆地由-20℃向-15℃变化是因为处于夏季,海洋气温低,越远离海洋气温越高C. 两条等温线在60°附近均向南弯曲,是地形原因导致D. 靠近海洋的等温线气温低,是因为寒流的影响11.图示时刻8小时后,P地A. 旭日冉冉升起B. 夕阳徐徐落入地平面C. 夜幕深沉D. 日上三竿图甲、图乙分别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加倍时的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变化等值线图(单位:℃)和年平均降水(单位:%)变化等值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温线专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右图),回答1~3题。
1. 该地区及当前季节为( )
A. 北半球冬季
B. 北半球夏季
C. 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夏季
2. P地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座山,山上有冰川
B. 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达2000米
C. 地势低洼,有沙漠分布
D. 周围广泛分布亚热带常绿林
3. 该地区及其国家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
B.该国石油丰富,但仍大量进口
C. 该地区仅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D.该地河流有明显的夏汛
右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
20℃等温线,回答4~7题。
4.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5.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人气环流 D.地面状况
6.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7.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
A.15℃ B.20℃ C 22℃ D.25℃
读北半球一月份0℃等温线分布图(右图),完成8~9题。
8.图中A点比B点在地理分布上偏北约30°,却气温相同,其
原因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受西风带和洋流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
9.图中C点是寒冷中心,其气压名称是()
A.夏威夷高压B.阿留申低压
C.冰岛低压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10. 下图中,能够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11.下列四幅图为四个海区等温线分布情况,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海区位于北半球,中为寒流自北向南流B.②海区位于南半球,中为暖流自南向北流C.③海区位于南半球,中为寒流自北向南流 D.④海区位于北半球,中为寒流自南向北流
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一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回答12~13题。
12. 图中l、2两地的气温( )
A.1地的气温高于O℃B.1地的气温低于O℃
C.2地的气温低于4℃ D.无法确定
1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1地的海拔较2地高②1地的海拔较2地低
③图示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④图示区域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土地沙漠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右图为某大陆沿海地区7月份等温线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从地形上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
是( )
15.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
的相对高差可能在( )
A.60~80米
B.100~800米
C.1000~1300米
D.1800~2000米
16.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
A.a
B.b
C.c
D.d
读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右图),回答17~18题。
17.该区西侧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南北方延伸D.沿等高线延伸
18.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对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处为盆地中心 B.③处为山谷
C.②处为小高原 D.西南区域为平原
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有关该图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表示的是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②图幅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南区
③甲地海拔比乙地高④甲、乙两地温差介于0℃—8℃之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丙、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丙地海拔比丁地高 B.丙地纬度比丁地低
C.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弱 D.丁地此季节有梅雨现象
二、非选择题
21. 读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是(南、北)半球的等温线
示意图,理由是。
(2)若该图反映的是1月份海陆等温线,则甲乙两处哪
处是陆地?判断理由是。
若乙处为海洋,则此时为(1或7)月,判断理由
是。
22. 读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00C等温线相当于我国的一线。
这也是
我国和(温度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和
(干湿区)的分界线。
(2)由A地中的40C等温线可知,A处的地形是判断理由
是。
(3)B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说明B处比同纬度的其它地方温度要
(高或低),请简要说明其原因:
①B处北部有②B处地形可能是
(4)图中中心部分地形,可能是我国的
A 塔里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
(5)B处北部的山地可能是()
A 阴山
B 天山
C 秦岭、大巴山
D 大兴安岭
23.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
为,判断依据。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地,主要
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
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24. 右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原因是。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因
是。
(4)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1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
25.读下图“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分
布状况。
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选择填空)。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
是。
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在乙处海域向(南、
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洋流(名称)的影响,
乙处受洋流(名称)的影响。
试分析洋流对甲、
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等温线专题答案:
1-5:BBDBA 6-10:DDCDD 11-15:ABABC 16-20:CDCAC
21(1)北,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2)乙冬季,大陆气温较同纬度海洋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7,夏季,大陆较同纬度海洋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
22(1)秦岭-淮河暖温带和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2)丘陵(山) A处气温小于4度,随着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3)高①山地②盆地(4)C (5)C
23(1)东北——西南走向判断依据:根据等温线走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判断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区域定位判断该山脉是武夷山。
(2)甲地形;丙海陆位置。
24(1)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2)由南向北递减;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3)夏季海洋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4)本图地区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纽芬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过,减温减湿,气温较低。
25(1)北 D
(2)附近是暖流与寒流交汇处,温差大 D
(3)南北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甲海域受寒流影响,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乙海域受暖流影响,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