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肾造瘘管引流袋操作流程
引流袋更换流程

注 1、操作中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意 2、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引流袋 事 需每日更换。 项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
时与医生联系。根据医嘱抬高引流,有利于胆汁回输。并加强对病人和家属的健 康教育。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每日评估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并在管口周围皮肤涂 氧化锌软膏,加以保护.
3.洗手。 4.铺治疗巾,打开新的引流袋,检查其完好性,放在治疗巾上。 5.取弯盘放在治疗巾旁. 6.血管钳夹闭引流管。 7.消毒引流管连接处,由接口为中心,螺旋形向上和向下消毒引流管两遍. 8.用无菌纱布捏住引流管连接处,脱开接口。 9.消毒引流管管口,由内向外,接上新的引流袋,保证连接紧密。 10.松开血管钳,挤压引流管(由近端向远端),确保引流通畅。 11.固定引流管道,保证足够的活动长度。 12.洗手,书写更换日期。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元,撤隔帘. 14.向病人进行管道知识宣教,防止管道滑脱。 15.终末处理。
708 区 2016.04 修订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项 更换引流袋 目
目 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观察引流液的色泽、性质、量,防止患者发生
的 管道逆行Biblioteka 染。评 1、 患者一般情况,有无发热、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留置 T 管的患者,查看全
估
身皮肤巩膜情况,询问饮食情况
2、 核对标识,观察患者引流管刻度、固定情况
3、 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受压或牵拽,引流是否有效
4、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
5、 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渗液,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更换肾造瘘管引流袋操作流程

更换肾造瘘管引流袋操作流程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更换肾造瘘管引流袋操作流程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和合作能力;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位置;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有渗血、渗液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患者/家属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度。
问二便。
环境: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室温适宜用物:引流袋、消毒用物、一次性手套、无齿血管钳、无菌纱块、快速手消毒液,必要时备换药用物。
引流目的,更换引流袋的目的,配合方法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和不合作者必要时给予使用约束戴手套,暴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处引流管下铺治疗巾,置弯盘用血管钳夹紧引流管近端(接口上方4~6cm处)消毒引流管连接处。
以接口处为中心向上下各消毒2.5cm 范围。
注意引流管接口处的各面均应消毒。
分离引流管与引流袋/瓶接头(注意用力方向)由内向外消毒管道接口,连接新的引流袋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情况,确认引流通畅固定好引流袋,按引流目的设置引流袋高度,引流袋应距离地面10cm 以上于引流袋正面右上角贴上引流袋标签撤治疗巾、弯盘,脱手套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利于引流的体位指导病人自我观察的知识和交代相关注意事项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注意出血等并发伤口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协助病人取半卧位(特殊情况除外)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记录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措施一、感染:术后患者持续高热,应考虑感染护理措施:1使用抗生素2嘱患者多饮水3保持肾内低压和留置导尿管及造瘘管的通畅,二、继发出血:若引流液呈鲜红色,量比较大,可能为肾实质内较大血管损伤出血护理措施:1护士应镇静,嘱病人静卧,消除患者紧张情绪.2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夹闭肾造瘘管,使血液在肾、输尿管内压力升高,形成压迫性止血状态.3 及时按医嘱止血治疗.三、引流不畅:若发现造瘘管周围漏尿、敷料潮湿,则应考虑是否堵塞肾造瘘管。
更换引流袋护理操作流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章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节脊柱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一、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畅通,维持有效引流。
2、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3、防止逆行感染。
【适应症】
1、各种有引流管的患者
【操作流程图】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动作轻柔,勿用力牵拉引流管。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中,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量。
.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指引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21.观察记录准确
2
2
2
2
2
2
4
4
2
2
2
2
2
2
4
2
2
未做不得分,完成不好酌情扣分
评价
10
1.定期更换引流管,做好引流管的护理
2.告知患者预防引流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不良情况,以保持引流液通畅。
3.告知患者保持引流管高度低于引流切口,以防止逆行感染。
3
3
4
注意事项20
1.步骤正确,动作轻柔、稳、规范。
3
2
2
3
未做不得分,完成不好酌情扣分
操作前准备
10分
素质要求: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洗手液、治疗车、污物桶、治疗巾、口罩、剪刀、引流袋、量杯、别针(或胶布)、止血钳、碘复、棉签、弯盘2个、无菌手套、医嘱单
2
8
一项不合格、差物品、放置不合理扣一分
操
作
流
程
40
分
5.核对
6.向病人解释、评估
7.戴口罩、准备物品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考核
项目
评分细则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值
扣分标准
扣分原因
得分
目的10%
对引流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增进患者舒适,促进功能锻炼。
10
做不到扣5分
实
施
要
点
70
分
评
估
10
分
1.了解病人病情、了解引流的时间及引流管的部位。
2.保护病人隐私及合作程度。
3.倾听病人的反应及认知程度。
4.备齐用物,放置合理,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失效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

更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1改换引流袋技术操作流程及查核项目评分细则分扣分标准值目的 10%对引流患者进行护理,预防感染,增进患者舒坦,促10做不到扣 5进功能锻炼。
分评 1.认识病人病情、认识引流的时间及引流管的部位。
3未做不得估 2.保护病人隐私及合作程度。
2分,达成不10 3.聆听病人的反响及认知程度。
2好酌情扣分 4.备齐用物,搁置合理,检查引流袋有无损坏、无效3分操作素质要求:着装齐整、洗手、戴口罩。
2一项不合前准用物准备:洗手液、治疗车、污物桶、治疗巾、口罩、8格、差物备剪刀、引流袋、量杯、别针(或胶布)、止血钳、碘品、搁置不10 分复、棉签、弯盘 2 个、无菌手套、医嘱单合理扣一实分施5. 查对2未做不得要6. 向病人解说、评估2分,达成不点7. 戴口罩、准备物件2好酌情扣708. 戴手套2分分9. 铺治疗巾,摆体位2操10.夹管(先夹尿管、后夹引流管)2作11.管道连接处规范消毒4流12.改换引流袋方法正确,无污染4程13.放去原有的引流液,用量杯正确记录24014.松调理器,开放引流管2分15 察看引流液能否畅达216.固定引流袋,长度适合217.取治疗巾、出手套、洗手218.帮助病人取舒坦体位并整理床单元219.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420.用物办理正确221.察看记录正确2评论 1.按期改换引流管,做好引流管的护理310 2.见告患者预防引流管打折、曲折、受压、脱出等不3良状况,以保持引流液畅达。
3.见告患者保持引流管高度低于引流切口,以防备逆4行感染。
注意事项 20 1. 步骤正确,动作柔和、稳、规范。
6每缺一项2. 无菌技术、消毒隔绝、安全的原则。
8扣 2 分3. 病人无不适,无拉扯感。
6扣分得原由分。
更换引流袋

谢谢
引流袋的更换
泌尿外科
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畅,维持有效引流。 2.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为医生 提供依据。 3.防止逆行感染。
评估 1.管道是否通畅 2.向患者解释更换引流袋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1.护士装备: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一次性无菌引流袋、血管 钳、无菌棉签、碘伏、治疗巾、弯盘、 手套、快速手消毒液。
8. 妥善固定引流管,取舒适体位。 9向患 者讲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10.洗手、 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 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应放置妥 当,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接 头处应衔接良好,防止脱管
注意事项
3· 引流袋应始终低于耻骨联合, 避免抬高导致引流液反流;患 者离床时,引流袋应妥善固定。 4.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操作过程 1.携用物至床边,核对患者。
2.协助患 者取舒适低半卧位或平卧位。 3.拉上床帘 (关门窗)。 4. 戴手套。 5. 折叠被角, 暴露引流管接头处。 6.打开引流袋外包装, 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 袋悬挂于床沿。
7. 更换引流袋: ⑴松别针,铺治疗巾于引流管连接处, 置弯 盘,挤压引流管 ⑵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尾端上3— 6cm。 ⑶消毒连接处 ⑷取无菌纱布,裹住接口处,分离 连接管 ⑸消毒引流管口横截面。 ⑹连接无菌引流袋, 松开血管钳,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1医嘱、患者姓名、床号
2引流种类,引流管留的时间
1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和不合作者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2按引流目的设置引流袋/瓶放置高度,必要时建立负压
3引流液异常或敷料有渗血、渗液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评估
1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和合作能力
2留置引流的目的、时间及引流的位置和种类
3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Βιβλιοθήκη 流速4术部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5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
1.
告知
1引流目的,更换引流袋/瓶的目的,必要的护理配合及自我观察的技巧、事项
2维持有效引流的意义及方法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
2环境: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及保暖
3用物:引流袋/瓶、消毒用品、无齿血管钳、必要时备换药物品等
4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护隐私
按引流袋瓶性质及引流目的不同定期更换观察引流液时应观察刚流出的液体因部分引流液如胆汁会因流出体外时间较长而发生颜色性状的变化观察与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切口或引流口周围皮肤的情况等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有无因引流液较多而引起的低钾低钠脱水等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
操作流程重要说明
1操作者做好自我防护
2要使用无齿血管钳夹紧引流管,以防引流液漏出及因多次更换时夹损引流管
1分离时注意用力的方向,防止拔出引流管
2分离接口前要夹紧引流管,以防引流液漏出
3由内向外消毒
4固定时注意留有足够的长度,方便患者翻身活动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引流袋/瓶性质及引流目的不同定期更换
实施
1暴露引流管与引流袋/瓶连接处
观察与记录
1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切口或引流口周围皮肤的情况等
更换肾造瘘管引流袋操作流程

方向)
由内向外消毒管道接口,连接新的引流袋
—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情况,确认引流通
畅
固定好引流袋,按引流目的设置引流袋高 度,引流袋应距离地面10c m以上
—于引流袋正面右上角贴上引流袋标签
—撤治疗巾、弯盘,脱手套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利于引流的体位
宣教I指导人自我观察的知识和交代相关注意事
必要时备换药用物。
床边核对床号、姓名、腕带 引流目的,更换引流袋的目的,配合方法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意识模糊、烦躁不
安和不合作者必要时给予使用约束
戴手套,暴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处
引流管下铺治疗巾,置弯盘
用血管钳夹紧引流管近端(接口上方
4~6cm处)
消毒引流管连接处。以接口处为中心向上
下各消毒2.5cm范围。注意引流管接口处 的各面均应消毒。
项
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注意出 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伤口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诉、
"协助病人取半卧位(特殊情况除外)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记录
1、分离接口前要夹紧引流管,以防引流液流出,污 染被服。
2、分离接口时要注意用力的方向,一手固定管道,
另一只手以旋转式小心把接头拔出,以防用力不 当将引流管道拔出。
3、更换引流袋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肾造瘘管需妥善固定,严防脱落,造瘘管要用胶 布双重固定,固定前先将造瘘管留出一定长度, 然后再固定。
更换肾造痿管引流袋操作流程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和
合作能力;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位置;
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伤口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换肾造瘘管引流袋操作流程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核对:医嘱、患者姓名、床号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意识和合作能力;引
流管放置时间及位置;引流液的量、颜色、性
状;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有渗血、渗液
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患者/家属对相关知识的
知晓度。
问二便。
环境:符合无菌操作,保护隐私,室温适宜
用物:引流袋、消毒用物、一次性手套、无齿血管钳、
无菌纱块、快速手消毒液,必要时备换药用物。
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和不合作者
必要时给予使用约束
戴手套,暴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处
引流管下铺治疗巾,置弯盘
用血管钳夹紧引流管近端(接口上方4~6cm 处)
消毒引流管连接处。
以接口处为中心向上下各消毒
2.5cm 范围。
注意引流管接口处的各面均应消毒。
分离引流管与引流袋/瓶接头(注意用力方向)
由内向外消毒管道接口,连接新的引流袋
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情况,确认引流通畅
固定好引流袋,按引流目的设置引流袋高度,引流袋应
距离地面10cm 以上
于引流袋正面右上角贴上引流袋标签
撤治疗巾、弯盘,脱手套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利于引流的体位
指导病人自我观察的知识和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协助病人取半卧位(特殊情况除外)
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记录
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措施
一、感染:术后患者持续高热,应考虑感染
护理措施:1使用抗生素
2嘱患者多饮水
3保持肾内低压和留置导尿管及造瘘管的通畅,
二、继发出血:若引流液呈鲜红色,量比较大,可能为肾实质内较大血管损伤出血 护理措施:1护士应镇静,嘱病人静卧,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夹闭肾造瘘管,使血液在肾、输尿管内压力升高,形成压
迫性止血状态.
3 及时按医嘱止血治疗.
三、引流不畅:若发现造瘘管周围漏尿、敷料潮湿,则应考虑是否堵塞肾造瘘管。
护理措施:1用手指向远端(由上而下)挤压肾造瘘管.
2肾造瘘管不应常规冲洗,以免引起肾脏感染。
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冲洗,
并严格无菌操作。
冲洗时,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5~10ml 缓慢冲洗(肾盂容
量5-10ML )。
注入时压力要低病人感觉腰部胀痛时立即停止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