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治疗“分型”进行

合集下载

中医对胃溃疡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胃溃疡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胃溃疡的辨证施治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中医具有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胃部组织的修复。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胃溃疡的辨证施治。

一、辨证分型中医将胃溃疡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不同的分型,常见的有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血瘀型等。

通过准确地辨证分型,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1. 阴虚型胃溃疡阴虚型胃溃疡患者常伴有口干口渴、消瘦乏力、夜间盗汗等症状。

治疗上以滋养阴液为主,可选用黄连、麦冬、山药等中药进行治疗。

2. 阳虚型胃溃疡阳虚型胃溃疡患者常表现为脘腹冷痛、恶寒畏冷、面色无华等症状。

治疗上以温阳散寒为主,可以使用附子、干姜、肉桂等中药进行治疗。

3. 湿热型胃溃疡湿热型胃溃疡患者常伴有腹胀腹泻、口渴口苦等症状。

治疗上以清热燥湿为主,可选用黄连、黄芩、茵陈等中药进行治疗。

4. 血瘀型胃溃疡血瘀型胃溃疡患者常出现腹痛剧烈、经期不调等症状。

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可以使用川芎、当归、红花等中药进行治疗。

二、辨证施治中医治疗胃溃疡注重辨证施治,主要通过中药治疗和穴位治疗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愈胃溃疡的目的。

1. 中药治疗根据辨证分型,选用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白术、草果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止痛等作用,能够帮助胃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2. 穴位治疗中医将人体各个穴位视为与脏腑相应的区域,通过刺激穴位来改善相应脏腑的功能。

胃溃疡患者可常按摩足三里、中脘、内关等穴位。

足三里穴具有和中健胃的功效,在辅助治疗胃溃疡中具有一定疗效。

三、饮食调养除了中药和穴位治疗,饮食调养也是中医治疗胃溃疡的重要环节。

患者应遵循“养胃为上”的原则,平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推荐少食多餐,以减轻胃部负担。

适当添加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

四、注意生活习惯胃溃疡患者应注意调节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压力对胃部的刺激。

胃溃疡反反复复,中医药有奇效

胃溃疡反反复复,中医药有奇效

胃溃疡反反复复,中医药有奇效发布时间:2021-05-14T09:59:39.30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月1期作者:梁旭[导读] 胃溃疡属于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之一梁旭(梓潼县长卿镇卫生院;四川绵阳622150)胃溃疡属于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之一,多发于裂孔疝、胃窦和胃角等部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极为相似,统称为消化性溃疡,胃溃疡的产生是因长期的胃病迁愈不治所致,该病对机体健康损害性极大,每次发病必然伴随剧烈的上腹绞痛或胸骨疼痛,让病人觉得好像有人在用力拧他的肠道一样,痛得死去活来,而且该病迁愈难治,即便发病时服药后症状缓解,但仍然无法根除,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中的各项外界影响,导致病情去而复返。

那么面对胃溃疡,我们该如何入手治疗呢?也许我们可以求助于祖国医学的中医药!一、胃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领域中,将胃溃疡划分为“胃脘病”范畴,依据病症表现来鉴别区分,可将溃疡病一一细分为“虚”“实”“寒”“热”“瘀”等,症状交错复杂,需综合病人症状表现来细细分辨。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较快,人们承受着多方精神压力,且生活作息和生存环境与过去相比,都有较大变化,特别是饮食和营养的摄取方面差异尤为鲜明,许多中青代时常暴饮暴食且作息不矩,导致正气下降,湿热气郁和痰浊瘀滞上升。

现代医学认为胃黏膜的破坏和防御机制处于某种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这种生理动态平衡被打破,那么就会形成溃疡病,这与中医学说中的阴平阳秘和精神乃治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

防御因素中的粘液、粘膜屏障、前列腺素等属于中医的正气范畴,有四季脾旺不受邪的说法;而破坏因素中的胃泌素和胃酸等则属于中医的邪气范畴,有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的说法。

由此可以认为,七情失和,肝气郁结和肝气横逆反胃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病因。

二、胃溃疡的辩证分型和对症施治临床治疗胃溃疡必须结合化验和仪器多方诊断,可采用中医理论实施辩证分型,开展多方位的综合治疗。

中医证候学中的溃疡病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如脾胃虚寒、肝胃郁热、肝胃不和等,主要通过整体辩证和归纳病机对胃溃疡的病理进行鉴别,而后采用针对性的温中健脾、调肝清胃等治疗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已取得确切的疗效。

胃溃疡分型教案

胃溃疡分型教案

胃溃疡分型教案教案标题:胃溃疡分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胃溃疡的定义和病因。

2. 掌握胃溃疡的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3. 理解不同类型胃溃疡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4. 培养学生对胃溃疡的预防和保健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胃溃疡的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2. 胃溃疡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不同类型胃溃疡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胃溃疡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胃溃疡的概念和病因,引发学生对胃溃疡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胃溃疡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别介绍胃溃疡的两种常见分型:急性胃溃疡和慢性胃溃疡。

2. 详细解释每种分型的临床表现,如急性胃溃疡的疼痛剧烈、呕血等,慢性胃溃疡的疼痛缓解、消瘦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真实的胃溃疡患者案例,让学生根据病例分析胃溃疡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类型胃溃疡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四、学生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不同类型胃溃疡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2. 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胃溃疡的分型及其临床表现。

2. 引导学生思考胃溃疡的预防和保健方法。

教学延伸:1. 布置学生自主学习胃溃疡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准备小组分享。

2.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医院或诊所,了解胃溃疡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教学评估:1. 案例分析中的学生表现和讨论结果。

2. 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分享的内容和质量。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黑板。

2. 胃溃疡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案例。

胃溃疡的症状与药物治疗指南

胃溃疡的症状与药物治疗指南
地域与季节分布
胃溃疡的发病率在地域和季节上无 明显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胃溃疡的典型症状包括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恶心 、呕吐、黑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呕血、血便甚至休克等。
分型
根据溃疡部位和形态的不同,胃溃疡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胃窦溃疡、胃体溃疡 、复合性溃疡等。不同类型的胃溃疡在临床表现和治疗上存在一定差异。
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 拮抗剂一般需在餐前半小 时服用,以充分发挥药效 。
胃黏膜保护剂需在餐后服 用,以避免食物对药物吸 收的干扰。
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 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调整治疗方案。
在用药期间,患者应注意 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 重胃溃疡症状。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保护胃黏膜药物
胃黏膜保护剂
通过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黏 膜修复,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
前列腺素类药物
通过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和黏液分泌, 保护胃黏膜,如米索前列醇等。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抗生素
01
通过杀灭幽门螺杆菌,消除感染源,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铋剂
02
通过与幽门螺杆菌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从而抑
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预防
积极治疗胃溃疡
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促进溃疡 愈合,降低并发症风险。
避免刺激性饮食
减少辛辣、过硬、过烫等食物的 摄入,以免加重胃黏膜损伤。
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加重 病情,患者应戒烟限酒。
合并感染时抗感染治疗策略
确认感染类型
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等。
恶心与呕吐
部分患者因溃疡刺激胃肠 道而引起恶心、呕吐,呕 吐物多为胃内容物。

胃溃疡

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发病原因胃溃疡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病因复杂,迄今未完全清楚,为一综合因素所致。

1.遗传因素胃溃疡有时有家族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家族史者可占25%~60%。

另外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易患此病。

2.化学因素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和饮用浓茶似亦有一定关系。

3.生活因素溃疡病患者在有些职业如司机和医生等人当中似乎更为多见,可能与饮食欠规律有关。

工作过于劳累也可诱发本病发生。

4.精神因素精神紧张或忧虑,多愁善感,脑力劳动过多也是本病诱发因素。

可能因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

5.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HP)对胃溃疡发生的作用仍难以解释,因很多HP感染者中仅少数发生胃溃疡。

然而几乎所的胃溃疡者合并慢性活动性胃炎。

HP是胃炎的发病和蔓延的主要病因。

HP被清除则胃炎消失。

HP感染的定量研究显示,胃溃疡尤其是位于胃上半部的溃疡,常合并严重的HP感染。

6.其他因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本病的发生率不尽相同,不同的季节发病率也不一样,说明地理环境及气候也是重要因素。

另外本病还可在其他原发病如烧伤、重度脑外伤、胃泌素瘤、甲旁亢、肺气肿、肝硬化、肾衰的基础上发病,即所谓“继发性溃疡”(secondary ulcer)。

这可能与胃泌素、高钙血症及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关。

(二)发病机制1.胆汁反流和胃溃疡病Beaumont于1883年首先观察到在某些不寻常的情况下胆汁反流入胃,但当时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1965年du Plessis才提出胆汁反流可能在胃溃疡病的发病中占重要位置。

研究证明,胆汁反流入胃常见于胃溃疡病病人而不常见于正常人。

胆汁在胃溃疡病病人的空腹胃液标本和餐后标本中均存在。

胃溃疡愈合以后,反流可以减少或停止。

胃或十二指肠的动力障碍是导致胆汁反流的原因,然而致成动力障碍的基本因素仍然不明。

在某些病人,取直立体位、吸烟可使反流增加。

胃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

在我国,它目前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

如今,我国平均每10到2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得胃溃疡的。

胃溃疡不但会影响人正常的消化功能,并且给人带来胃痛、反酸、烧心等痛苦,而且若长期并且不能控制,还会造成胃出血甚至癌变等后果。

胃溃疡常常以病情较迁延,久治不愈而容易复发而著称。

不少患者长期吃药,但仍然反复发作,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

其实,想要让胃溃疡的病情得到控制,除了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不抽烟,不酗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或生冷食物之外,还应该积极调整治疗方案和调理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应对胃溃疡的较为理想的调理手段。

可以有效地减轻症状,改善胃部功能,抑制胃酸分泌,并有效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胃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希望能够给胃溃疡的患者带来一些帮助。

一、胃溃疡的基本机制和确诊手段(一)胃溃疡的基本机制胃溃疡,即发生于胃部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性疾病之一。

在我国,每10到20个人当中就有差不多一个患有胃溃疡。

引起胃溃疡的最基本原因在于胃酸分泌过多。

胃部幽门螺杆菌等细菌的感染、服用了一些刺激胃粘膜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激素类及消炎药等、长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抑郁、长期酗酒、饮食缺乏规律等因素,都可能造成胃溃疡的发生。

胃溃疡的发病一般以男性为主,女性相对少见。

过去认为它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但是现在,青少年患有胃溃疡的也不少见。

胃溃疡若长期得不到控制甚至不断加重,可造成胃粘膜的破裂而造成胃出血。

此外,长期发作的胃溃疡由于对胃粘膜的长期刺激作用,可造成肠上皮化生,最终引发癌变而造成胃癌。

所以,积极治疗胃溃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胃癌的发生。

胃溃疡的确诊手段胃溃疡的确诊,一般需要进行胃镜检查。

一些人惧怕做胃镜的痛苦,希望拿钡餐等检查手段来替代。

但事实上,钡餐等检查手段的诊断效果是远不如胃镜的,临床上无法替代胃镜检查。

胃溃疡的分型

胃溃疡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手术适应症:(1)分型:Ⅰ型:最常见,50%-60%,低胃酸,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Ⅱ型: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Ⅲ型:20%,高胃酸,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

Ⅳ型:5%,低胃酸,位于胃上部1/3,胃小弯接近贲门处(2)临床表现:a.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多位于胃窦小弯侧;b.主要症状是腹痛,但节律性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明显。

进餐0.5-1H开始,持续1-2H后消失,进食不能缓解,痛点常在上腹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或略偏左,抗酸治疗缓解后常复发。

c.年龄较大的患者,呈不规则持续痛(3)手术指征:1.内科治疗8-12w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复发者。

2.发生溃疡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等。

3.溃疡巨大或高位溃疡。

4.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5.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恶变者。

胃癌的常见转移途径?答:①直接浸润②血行转移:肝,肺③腹膜种植转移:卵巢Krukenberg瘤④淋巴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可由胸导管→左锁骨上,或者肝圆韧带→脐周乳腺癌的手术方式(1)乳腺癌根治术:手术应包括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窝及锁骨下淋巴结的整块切除;(2)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在上述清除腋下、腋中、腋上三组淋巴结的基础上,同时切除胸廓内动静脉及其周围的淋巴结;(3)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是保留胸大肌,一是保留胸大、小肌;(4)全乳房切除术:必须切除整个乳腺;(5)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包括完整切除肿块及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的鉴别(1)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质地一般较硬,有的坚硬如石,肿块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可长到很大,活动度差,易与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多发于中老年女性。

(2)乳腺癌往往是孤立的而且相对比较固定的无痛性的肿块,乳腺癌造成的疼痛是到后期影响到外面的包膜或者累及到皮肤才引起的。

(3)局部皮肤会往里陷、乳头内陷阑尾炎的并发症: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门静脉炎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1)术中并发症及处理:1、腹腔脓肿:一经诊断即应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冲洗或置管引流或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2、内外瘘形成:3、门静脉炎:行阑尾切除并大量抗生素治疗。

消化性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要】 目的:探讨 分析 消化性 胃溃疡 的中 医辨证 分型治疗。方法 :选取我 院 2 0 1 2年 1 1月一 2 0 1 3年 l 1 月收治的 1 0 0例
消化性 胃溃疡患者 ,并将其 分成 中医辨证 组 ( 5 0例 ) 和西 医治疗组 ( 5 0例 ) ,中医辨证组患者按照 中医理论辨证分 为脾 胃虚 寒型 、
用 李 东 垣 之 补 中 益 气 汤 加 味 化 裁 治疗 。
参考 文献 :
[ 1 】 黄 帝. 黄 帝 内经[ M] . 第二 版. 西安: 陕西旅 游 出版 社, 2 0 0 4 : 1 8 3 [ 2 】 李 东垣. 脾 胃论[ M】 . 第 一版.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2 0 0 5 : 3 3
补 ,正 气 恢 复 ,脾 得 健 运 ,清 阳 得 升 ,湿 浊 郁 热 之 邪 自去 ,恶 寒 、发 热 从 此 消 失 , 随 访 至 今 未 见 发 作 。
升其 阳,甘寒 以泻 其火则 愈。 ”由此启发 ,本 患者脾 肾两虚 , 需用甘温之 品补其 气 以助其 阳, 脾 肾阳气 恢复, 膀胱气化恢复 , 脾土运化 ,水湿痰浊 自能化去 ,郁热得解 ,寒 热 自除,所 以拟
… 一

勇 张 艳 绥 阳,5 6 3 3 0 0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5 )0 1 . 0 1 2 1 . 0 2 证型 :I DG A
( 绥 阳县 中医院,贵州
中图分类号 :1 1 5 7 3 . 1
【 摘
恶心 、呕吐症状 , 占 1 0 %,两组差异对 比具有 明显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o结论 :采用 中医辨证分 型治疗消化 性 胃渍疡效果显著 , 患者 不良反应 少,受到 患者一致好评 ,值得 临床推 广和应用 。

胃溃疡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发病机制
胃溃疡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幽门螺杆菌 感染、药物及饮食因素、应激精神因素、遗传因素及胃运动异常等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胃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常见 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以中老年人居多。
地域性
胃溃疡的发病率在不同国 家和地区存在差异,可能 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生活 方式等因素有关。
补液与输血
02
根据患者的失血情况,及时给予补液和输血治疗,以维持生命
体征的稳定。
手术治疗
03
对于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如胃大部切除术等。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提高患者对胃溃疡认知水平
了解胃溃疡的基本知识
向患者介绍胃溃疡的定义、发病原因、常见症状等,帮助患者建 立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Hale Waihona Puke 分型根据胃溃疡的部位和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I型、II型、III型。I型胃溃疡最常见,位于胃小弯侧,愈后多良好;II 型胃溃疡位于胃大弯侧,常伴胃大弯侧粘膜脱垂;III型胃溃疡位于幽门前区,常伴幽门梗阻。此外,还有复合性 溃疡、多发性溃疡、巨大溃疡等特殊类型。
02
早期发现与诊断方法
早期症状识别
腹痛
根除幽门螺杆菌
对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 者,采用三联或四联疗法 进行根除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症与术式选择
适应症
严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幽门梗阻 或癌变等情况下,需考虑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根据病情和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胃 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术式 。
中医药在胃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辨证施治

中医诊断学中的胃溃疡辨证方法研究

中医诊断学中的胃溃疡辨 证方法研究
CATALOGUE
目 录
• 引言 •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理论 • 胃溃疡的中医诊断方法 •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的对
比研究 •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研究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 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和生活质量。
05
CATALOGUE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研 究
中药治疗
辨证分型治疗
根据胃溃疡患者的具体症状,中医将 其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胃阴不 足等证型,并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 行治疗。
常用中药
治疗胃溃疡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 、黄柏、栀子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 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能够缓解胃 溃疡的症状。
持心情愉悦。
注意事项
情志调养需要患者积极配合 和坚持,同时可结合心理咨 询或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综 合治疗。
06
CATALOGUE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诊断具有相关性
通过对比分析和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为中 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提供了理论依据。
效果。
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的优势与不足
中医辨证的优势
强调整体调理和个体化治疗,注重未 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副作用较小,患 者接受度较高;不足在于诊断主观性 较强,缺乏客观指标和标准化治疗方 案。
西医诊断的优势
借助现代医疗设备和实验室技术,可 进行精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治疗效 果明确;不足在于治疗成本较高,部 分患者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耐药 性。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医诊断学理论体系,提高中医临床医师对胃溃疡的辨证 施治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溃疡的治疗“分型”进行
*导读:间歇全剂量治疗:在病人出现严重症状复发或内镜证明溃疡复发时,可给予一疗程全剂量治疗,据报道约有2/3以上病人可取得满意效果。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易为多数病人所接受。

……
由于消化性溃疡治愈停药后复发率甚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自然病程可长达8~10年,药物维持治疗是一个重要的措施。

有三种下列方案供选择。

(1)正常维持治疗:适用于反复复发,症状持久不缓解,合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或伴有并发症者。

维持方法:选用甲氰咪胍400mg、雷尼替丁150mg或法莫替丁20mg,睡前一次服用;也可用硫糖铝1g,每日2次口服。

正规长期维持疗法的理想时间尚难确定,多数主张至少维持1 ~2年,对于老年人、预期溃疡复发可产生严重后果者,可终身维持治疗。

(2)间歇全剂量治疗:在病人出现严重症状复发或内镜证明溃疡复发时,可给予一疗程全剂量治疗,据报道约有2/3以上病人可取得满意效果。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易为多数病人所接受。

(3)按需治疗:本法系在症状复发时给予短程治疗,症状消失后即停药。

对有症状者,应用短程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症状,而让溃疡自发愈合。

事实上,有相当多的消化性溃疡病人在症状消失后即自动停药。

按需治疗时,虽然溃疡愈合较慢,但总的疗
效与全程治疗并无明显差异。

下列病例不适用于本法:60岁以上,有溃疡出血或穿孔史,每年复发2次以上,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

小编推荐:
将2000克土豆去芽根,切碎捣烂,装入布袋,放在1000毫升清水内反复揉搓,生出一种白色粉质,把液体倒入铁锅内煎熬,先武火后文火,使浆汁变成一种黑色膜状物,取出研末,每次饭前服1~2克,每天服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