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知识方剂集锦:注射用双黄连概述.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摘要:双黄连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材提取制成的棕红色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宣风热。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适用于病毒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
本文就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进行阐述。
关键词: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用途1 药理作用1.1 连翘:功能与主治[1]: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药理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保肝,其他药理作用还包括:抗休克、止吐、利尿、毒性。
1.2 黄芩:功能与主治[1]: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药理作用[2]:抗菌、抗炎及免疫、对其他活性物质的影响、镇静解热、抗AIDS等病毒、调血脂,其他药理作用还包括:抑制醛糖还原酶、降压、毒性。
1.3 金银花:功能与主治[1]: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药理作用[2]: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免疫调节,其他药理作用还包括:保肝、降脂、抗生育、止血、毒性。
2 临床应用2.1 呼吸系统疾病陈刚[3](临邑县临邑镇卫生院赵家卫生室)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70例,采用双黄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良好。
应用本品雾化吸入治疗有效安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可供广大乡村卫生工作者选用。
2.2 消化系疾病结肠内灌注双黄连注射液,可以在结肠内保留较长的时间,使药物被充分吸收利用而起到直接杀灭病毒、消除病原的作用,并能解除平滑肌痉挛,从而减少肠蠕动,促进水、电解质的再吸收,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
双黄连注射液结肠灌肠,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少,治疗秋季腹泻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2.3 五官科疾病张东法[5]采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2例,治疗方法:双黄连注射液60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Zhusheyong Shuanghuanglian【处方】连翘金银花黄芩【制法】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1.0~2.0,在8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8倍量水,搅拌,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加入等量乙醇,搅拌使沉淀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在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4.0,加10倍量水,搅拌,用10%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每1000ml 溶液中加入5g活性炭,充分搅拌,在50℃保温30分钟,加入等量乙醇,搅拌均匀,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在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少量乙醇洗涤,于60℃以下干燥,备用;金银花、连翘分别用水温浸30分钟后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冷却至40°C ,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 ,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以上,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4 倍量水,静置12小时以上,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70℃),冷却至4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85% ,静置12小时以上,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备用。
取黄芩提取物,加入适量的水,加热,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使溶解,加入上述金银花提取物和连翘提取物,加水至1000ml,加入活性炭5g,调节pH 值至7.0,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5分钟,冷却,滤过,加注射用水至1000ml,灭菌,冷藏,滤过,浓缩,冷冻干燥,制成粉末,分装;或取黄芩提取物,加入适量的水,加热,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7.0使溶解,加入上述金银花提取物和连翘提取物以及适量的注射用水,每1000ml溶液中加入5g活性炭,调节pH值至7.0,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5分钟,冷却,滤过,灭菌,滤过,灌装,冷冻干燥,压盖,即得。
双黄连针剂临床应用概述

双黄连针剂临床应用概述双黄连针剂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早确认的各大药房及急诊科必备的中成药之,为纯中药制剂,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种药物精制提炼而成。
其清热解毒功效良好,主治外感热病。
已被临床广为看好,使用范畴大为扩展,其使用方法已不局限于静脉点滴,利用多种给药途径治疗几十种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概述如下:1呼吸道感染用双黄连针剂60mg/日加入5%葡萄糖注射药100~150ml1 1静脉滴注,1次/日,总有效率为98. 75%,平均时间为5. 1天,优于常规治疗。
双黄连针剂600mg,注射用水20ml稀释摇均,雾化吸入,每次15~ 20分钟,2次/日,3天为I疗程,如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 >38"C, 加用本品3.0g静脉滴注,1次/日,优于青霉素治疗。
用558ug/L浓度的双黄连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病毒唑治疗对照,双黄连在缓解病情,止咳、化痰,促进罗音吸收方面与病毒唑相似,但对提高氧分压,减轻肺内炎症及气肿方面优于病毒唑,治疗后病毒分离阳性率明显降低,有利于患儿细胞免疫指标的恢复。
而且雾化吸入法可使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炎症可迅速缓解,且使用方法方便,无痛苦,最为小儿患者所接受。
2外感热病双黄连针7. 2g,溶于5~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静脉滴注,1次/日,3~7天为l疗程,治疗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细菌性肺炎,慢性支气管合并肺感染,肺结核,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中耳炎,急性胰腺炎),双黄连针剂为治疗外感热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和抗生素治疗对比差异不大。
3肺炎将双黄连针剂60mgkg日,溶于5~ 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涌注,浓度1%,清滴速0.7~0m1/nin, 其治疗肺部罗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明显优于青霉素治疗。
4流行腮腺炎用双黄连针剂0. 6g与生大黄粉4:混合,加食醋调糊外散想处,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次啊其多饮水用族盐水数口,总酸性食物,高热内班治疗。
双黄连针剂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双黄连针剂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双黄连针剂的基本信息双黄连针剂是一种中医药制剂,由多种中草药经过提取与研磨制成。
其主要成分为黄连、黄芩、黄连、黄柏、生地等。
双黄连针剂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2. 双黄连针剂的作用机理双黄连针剂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包括:•抗菌作用:双黄连针剂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它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阻断其代谢途径,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抗病毒作用:双黄连针剂对多种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包括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
•抗炎作用:双黄连针剂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抗氧化作用:双黄连针剂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
3. 双黄连针剂的功能主治双黄连针剂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双黄连针剂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因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咽炎、肺炎等,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病毒复制,减轻疾病症状,促进病情好转。
•抗菌消炎:双黄连针剂具有抗菌作用,适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皮肤感染、咽炎、尿路感染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的愈合。
•消食导滞:双黄连针剂可以促进消化道的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它可以通过刺激胃肠道的运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调节消化功能。
•抗过敏:双黄连针剂具有抗过敏作用,适用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减轻过敏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增强免疫力:双黄连针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双黄连注射剂

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用积 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一次10-20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1kg体重1ml,加入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中。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
禁忌
1.对本品或黄芩、金银花、连翘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 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掌握用法用量。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药品。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 现浑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5.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 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应以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以避免本 品与其他药液在管道内混合的风险。
2、取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0.5 h后,煎煮2次,每次1.5 h(0.5h),合并煎液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 度为1.20-1.25(70~80℃测定),冷至40℃时缓缓加入95%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 h (高速离 心),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 h (高速离心)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制成金银花、连翘提取液,备用。
中医理论知识方剂集锦:注射用双黄连适应症

本品具有抗病毒、抑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适用于各种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儿科常见病] 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咽炎、肺炎、小儿腹泻流行性腮腺炎等、特别是儿童高烧降温作用极佳。
[内科疾病] 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心病急性发作、带状疱疹、病毒性心肌炎,对心、肾功能不好,长期应用抗菌素有耐药性的患者效果理想,并对抗生素耐受的霉菌性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外科疾病] 烧伤感染患者局部用药。
[耳鼻喉科] 治疗上颌窦炎、中耳炎。
[眼科] 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均有满意效果。
[传染科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脑炎、伤寒、黄疸型肝炎。
[泌尿科疾病] 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特别是非淋菌性尿道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等。
[妇科疾病] 宫颈炎、阴道炎治疗和局部冲洗。
[其它] 还可用于消化系统:胃炎、小儿秋冬季腹泻;传染科、肝炎、腮腺炎、皮肤病、痈疽疮疡,还可以用于生殖系统的前列腺炎、妇科感染、泌尿道感染、肾炎及五官科、疑难杂症并发感染等疾病。
双黄连注射液的功能主治

双黄连注射液的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改善肝功能•保护胃黏膜主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肠胃炎•肝炎•胃炎•胆囊炎•尿道感染双黄连注射液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改善肝功能以及保护胃黏膜等功能。
以下是双黄连注射液的功能和主治的详细介绍。
功能1.清热解毒:双黄连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有效降低高热、发热引起的不适症状,如咳嗽、喉咙痛等,并能有效清除体内有害毒素。
2.抗菌消炎:双黄连注射液含有丰富的黄连素和黄连苷等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消除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和疾病。
3.提高免疫力:双黄连注射液能够调节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它可以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4.改善肝功能:双黄连注射液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肝脏损伤。
5.保护胃黏膜:双黄连注射液含有一定的黄连碱,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减少胃酸的分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对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治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流感:双黄连注射液可抑制流感病毒,缓解流感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等。
2.上呼吸道感染:双黄连注射液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有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如咽痛、咳嗽、鼻塞等。
3.肺炎:双黄连注射液可治疗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同时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消除炎症。
4.溃疡性结肠炎:双黄连注射液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具有抗炎作用,可以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5.阑尾炎:双黄连注射液可用于阑尾炎的治疗,具有抗菌消炎功效,可缓解腹痛、发热等症状。
6.肠胃炎:双黄连注射液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肠胃炎的治疗,可以缓解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7.肝炎:双黄连注射液可保护肝细胞,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对肝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双黄连注射液标准

双黄连注射液标准双黄连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由双黄连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制成。
它具有广谱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被广泛地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对于确保其质量和疗效非常重要。
首先,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需要明确其主要成分。
双黄连的有效成分包括黄连碱、黄连素等多种生物碱和黄连素类物质,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和抗菌作用。
标准应明确每一瓶注射液中的主要成分含量,并确保其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
其次,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应严格控制其生产工艺。
制备双黄连注射液需要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都需要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和环境,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标准应明确每个工序的要求,包括提取物的提取比例、温度、时间等,以及制剂的配制比例和工艺。
另外,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也需要规定其理化性质和质量指标。
标准应包括外观、pH值、溶解度、浓度、有无悬浮物、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量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用于评估双黄连注射液的稳定性和纯度,从而确保其安全有效。
此外,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还应包括贮存和运输条件的规定。
注射剂是一种高风险的剂型,对贮存和运输条件非常敏感。
标准应明确双黄连注射液的贮存温度、湿度和光照要求,以及运输时的包装和防护要求。
最后,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还需规定其药理和临床评价方法。
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疗效评价是判断其质量和疗效的重要指标。
标准应明确双黄连注射液的药理实验方法、疗效评价指标和临床试验要求,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总之,双黄连注射液的标准对于确保其质量和疗效至关重要,它需要规定主要成分、生产工艺、理化性质和质量指标、贮存和运输条件,以及药理和临床评价方法。
这些标准将为双黄连注射液的生产、质控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名称】注射用双黄连
品名:注射用双黄连(冻干)
汉语拼音:Zhusheyong Shuanghuanglian
【成分】连翘、金银花、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辛凉解表。
用于外感风热,邪在肺卫,热毒内盛,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或不恶寒,咳嗽气促,咯痰色黄,咽红肿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腺炎、轻型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每次每公斤体重60mg,一日1次,或遵医嘱。
临用前,先以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再用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释。
静点药物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2%,以防对血管有刺激性。
【注意事项】
1、本品与青霉素等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配伍时须照常做过敏试验。
2、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等配伍时易产生浑浊或沉淀,请勿配伍使用。
3、在葡萄糖注射液等PH值低于药典标准3.2时,溶解本品后易产生浑浊或沉淀,切勿使用;并注意可见异物。
4、严格观察本品,因运输、保管不当等原因产生吸湿缩团等现象时切勿使用。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索)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白霉素)等配伍时易产生浑浊或沉淀,请勿配伍使用。
【方剂出处】《中国药典》《金匮要略》《伤寒论》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无定形粉末或疏松固体状物;味苦、涩;有引湿性。
【规格】每支0.6g,每件720支;每支1.2g,每件576支。
【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1 / 1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