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检修的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

螺杆泵的维修方法螺杆泵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及时维修。

本文将介绍螺杆泵的维修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螺杆泵的故障。

一、螺杆泵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螺杆泵的维修之前,首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螺杆泵已经停机,并切断电源。

然后,检查泵的周围环境,确保安全可靠。

接下来,准备好所需的维修工具和备件,以备不时之需。

二、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 螺杆泵无法启动可能原因:(1)电源故障: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正常,电源是否正常供电。

(2)电机故障:检查电机是否运转正常,是否有异常声音。

(3)泵内部堵塞:拆卸泵体,清理泵内部杂物。

处理方法: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电源线、电机或清理泵内部杂物。

2. 泵运转时噪音较大可能原因:(1)轴承损坏:检查轴承是否磨损或损坏。

(2)联轴器松动:检查联轴器是否松动,需要重新固定。

(3)螺杆与泵壳摩擦:检查螺杆与泵壳之间是否有摩擦现象。

处理方法: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轴承、重新固定联轴器或调整螺杆与泵壳之间的间隙。

3. 泵出口压力异常可能原因:(1)进口阀门关闭:检查进口阀门是否关闭,导致泵无法正常工作。

(2)进口管道堵塞:检查进口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导致泵无法正常工作。

(3)泵内部漏水:检查泵内部是否有漏水现象。

处理方法: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打开进口阀门、清理进口管道或修复泵内部漏水。

4. 泵运转不稳定可能原因:(1)机械密封故障:检查机械密封是否磨损或损坏。

(2)进口压力不稳定:检查进口压力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波动。

(3)泵内部杂物堵塞:检查泵内部是否有杂物堵塞。

处理方法: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更换机械密封、调整进口压力或清理泵内部杂物。

三、维修注意事项1. 在进行螺杆泵的维修前,必须切断电源,确保安全操作。

2. 维修过程中,应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维修指南进行操作,遵循正确的维修流程。

单螺杆泵检修规程

单螺杆泵检修规程

单螺杆泵检修规程单螺杆泵检修规程目录一、概况说明。

2二、检修及日常巡检维护内容。

3三、单螺杆泵解体检修。

4四、检修质量标准。

6五、常见故障及排除。

8六、螺杆泵的润滑。

10七、常用备件表。

11八、检修质量工序卡。

121——概况说明1.1 本规程适用于熙越公司所提供的如下位号泵:1H-CB01-3、2H-CB01-3、1H-JB01-3、2H-JB01/02、P-8101、P-8102A/B2——检修及日常巡检维护内容一. 检修周期注:水煤浆对泵磨损比较严重,可适当调整二. 检修内容:小修内容:1. 检查清理泵进、出口管道 2.检查更换轴承箱油封 3.检查定子和转子磨损. 冲蚀情况 4.紧固或更换填料(如果泄漏) 5、检查更换转子(磨损严重时) ;6. 检查联轴器弹性注销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大修内容:1. 包括小修内容 2.检查或更换轴承 3.解体减速箱,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4.检查齿轮的磨损. 啮合间隙情况,修理或更换齿轮及齿轮轴 5.检查更换万向节的十字头和保护套;6. 检查修理或更换传动轴三. 日常巡检项目3——泵解体检修泵检修用图纸资料请参照外形尺寸图、剖视图。

在泵检修前一定要熟悉泵检修用图纸资料。

1. 排出体2.定子3.转子4.万向节5.中间轴6. 吸入室7.轴密封部件8.轴承座部件3.1 准备工作3.1.1确认工艺已将设备处理完毕,接到设备交出单,相关人员均签字确认,设备已停电,断水断汽。

3.1.2 3.1.3准备好相应的工器具,拆除所有相关的密封、冷却等辅助管道以及仪表。

工器具清单3.2 泵的解体在拆卸前将泵及泵的连接管道清洗干净,然后拆掉与泵吸入室和排出体连接的管道3.2.1排出体. 定子及吸入室的拆卸1. 先拆卸连接机构(J0611)和支脚(3212)的螺栓. 垫片(9019)(9020)2. 松开并拆下六脚螺栓(9019)及垫片(9020),然后依次拆下排出体(2241),排出端支脚(3212/1)及垫片(9020)3. 用木块支垫吸入室(2221),松开六脚螺栓(9019),拆下拉杆(2311)拆下吸入端支脚(3212/2)及垫片(9020)4. 用管钳夹住定子外壳,手转动驱动装置将定子(2019 )推出5. 拆除吸入时与轴承座连接螺栓(9024)及垫片(9020)退出吸入室注意:排出体. 定子及吸入室的装配应在轴承座. 万向节. 转子等部件已装配后进行3.2.2万向节的拆卸1. 将轴承座(2110). 传动轴(2112). 中间轴(3301)及转子(2022)总成水平放置,用木块支好2. 使用螺丝刀将固定密封套(2556)的卡箍(2557)松开3. 将松开的密封套按照箭头的方向移动退出,与万向节脱离4. 使用螺丝刀松开螺钉(9093),按箭头方向敲击锁片(2555),使其从定位槽中退出后取出5. 转动转子,使拆去锁片的十字轴头部位与下方。

螺杆泵的小修大修内容

螺杆泵的小修大修内容

螺杆泵的小修大修内容一.检修周期与内容1.检修周期螺杆泵的检修周期见表1,根据运行状况及状态监测结果可适当调整检修周期。

螺杆泵的检修周期单位:月2.检修内容2-1小修项目检查轴封泄漏情况,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

检查轴承。

检查各部位螺栓紧固情况。

消除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跑、冒、滴、漏等缺陷。

检查联轴器及对中情况。

2-2大修项目包括小修项目内容。

解体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测量并调整各部件配合间隙。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调整同步齿轮间隙。

检查螺杆直线度及磨损情况。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情况。

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二.检修前准备在检修螺杆泵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三.拆卸与检查拆卸螺杆泵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检查电动机电源;电源应断开,并将电源开关上锁。

检查出、人口阀门关闭情况,若没有关闭,应关紧。

2.松开电动机与泵轴之间的联轴器的连接螺栓,卸下联轴器。

3.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对于单或三螺杆泵,拆卸泵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轴向定位塞。

对于双螺杆泵,拆卸泵后端盖,拆卸检查轴承及密封。

4.拆卸前端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5.必要时更换端盖与泵体之间垫片。

四.零部件质量标准及检修1.螺杆螺杆表面若拉毛,应该用油石打磨光滑,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l.65μm。

螺杆与外端盖接触的端面应光滑,端面上始终要保持有畅通的布油槽。

螺杆轴颈的圆柱度偏差应小于直径的0.25%,轴的直线度偏差不大于0.05mm。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冷态为0.11~ 0.4 8 mm。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冷态为0.11~0.48mm,法向间隙为0.10~0. 29mm,且处于相邻两齿中间位置。

2.泵体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25μm,泵体、端盖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不大于Ra3.25μm。

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

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

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
单螺杆泵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输送各种液体物质。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需要进行检修。

下面将介绍单螺杆泵检修方法及标准。

检修方法:
1. 外观检查:检查泵体、轴承、密封件等部件是否有明显的磨损或损坏,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2. 拆卸检查:将泵体拆开,逐一检查各个部件的磨损、腐蚀、变形等情况,对于磨损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换。

3. 测量检查:使用测量工具对泵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如流量、扬程、转速等,发现异常及时调整。

4. 清洗:在拆卸泵体后,需要对各个部件进行清洗,避免杂质残留导致部件损坏。

5. 组装:按照拆卸的顺序将各个部件重新组装,确保安装正确、紧密。

检修标准:
1. 泵体无明显的磨损和变形,各个连接部位无松动。

2. 轴承磨损不超过规定值的±2mm,温度不超过60℃。

3. 密封件无老化、变形、磨损等现象,密封效果良好。

4. 流量、扬程、转速等性能参数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波动范围在正常范围内。

5. 各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在规定范围内,传动链条松紧度适中。

6. 清洗后的各个部件要干净、无杂质、无油污,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总之,单螺杆泵的检修需要按照规定的检修方法和标准进行,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单螺杆泵检修工艺及故障处理

单螺杆泵检修工艺及故障处理

单螺杆泵检修工艺及故障处理9.1单螺杆泵检修项目9.1.1单螺杆泵C级检修项目9.1.1.1检查清理泵进、出口管道。

9.1.1.2检查更换轴承箱油封。

9.1.1.3检查定子和转子磨损.冲蚀情况。

9.1.1.4紧固或更换填料。

9.1.1.5检查更换转子(磨损严重时)。

9.1.1.6检查联轴器弹性注销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9.1.2单螺杆泵A级检修项目9.1.2.1检查或更换轴承。

9.1.2.2解体减速箱,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

9.1.2.3检查齿轮的磨损.啮合间隙情况。

9.1.2.4修理或更换齿轮及齿轮轴。

9.1.2.5检查更换万向节的十字头和保护套。

9.1.2.6检查修理或更换传动轴。

9.2单螺杆泵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9.2.1单螺杆泵的解体9.2.1.1在拆卸前将泵及泵的连接管道清洗干净。

9.2.1.2然后拆掉与泵吸入室和排出体连接的管道。

9.2.1.3排出体.定子及吸入室的拆卸9.2.1.3.1先拆卸连接机构和支脚的螺栓、垫片。

9.2.1.3.2松开并拆下六脚螺栓及垫片,然后依次拆下排出体,排出端支脚及垫片。

9.2.1.3.3用木块支垫吸入室,松开六脚螺栓,拆下拉杆拆下吸入端支脚及垫片。

9.2.1.3.4用管钳夹住定子外壳,手转动驱动装置将定子推出。

9.2.1.3.5拆除吸入时与轴承座连接螺栓及垫片退出吸入室9.2.1.4万向节的拆卸9.2.1.4.1将轴承座、传动轴、中间轴及转子总成水平放置,用木块支好。

9.2.1.4.2螺丝刀将固定密封套(2556)的卡箍(2557)松开。

9.2.1.4.3将松开的密封套按照箭头的方向移动退出,与万向节脱离。

9.2.1.4.4使用螺丝刀松开螺钉,敲击锁片使其从定位槽中退出后取出。

9.2.1.4.5转动转子,使拆去锁片的十字轴头部位与下方。

敲击叉头,使十字轴组件,逐步从叉头内退出。

9.2.1.4.6重复上述过程,拆除全部十字轴组件后,即可使万向节叉头相互分离。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二○○七目录1 总则 (555)2 完好标准 (556)3 螺杆泵的维护和常见故障 (557)3.1 维护 (557)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558)4 螺杆泵的日常检测 (558)4.1 检测周期及内容 (558)4.2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处理的修理 (559)5 螺杆泵的修理 (560)5.1 检修周期及内容 (560)5.2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61)6 试车与验收 (564)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565)5545551 总则 1.1适用范围根据天津工业泵总厂提供的《G 型单螺杆泵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有关资料,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G40-2V -W111型单螺杆泵的维护检修,从国外引进的NM031BY04S24B 型偏心螺杆泵(四级)的维护检修可参照执行。

螺杆泵所配套的减速装置维护检修按《齿轮减速器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1.2结构简述 单螺杆泵是一种内 啮合密闭式螺杆泵,属 于转子式容积泵。

主要 工作部件由具有双头螺 旋空腔的定子孔与其啮 合的单头螺杆──转子 组成。

当输入轴通过万 向节驱动转子绕定子作行星回转时,定子──转子副就连续啮合形成密封腔,这些密封腔容积不变地作轴向运动,输入介质从吸入端流经定子─ 转子副输送至压出端。

由于输入密封腔内的介质流过定子而不被搅动和破坏,因此螺杆泵可以输送含有坚硬磨损性杂质及固体颗粒的介质和粘稠的液体。

G40-2V -W111型单螺杆泵由泵壳、传动轴、轴承、机械密封、联接轴、万向节、螺杆、衬套等零件组成(如图1);由无级变速电动机通过弹性联轴器驱动螺杆泵。

G40-2V -W111型单螺杆泵转子的公称直径为40cm ,二级,机械密封,衬套材质为氟橡胶,过流部件材质为1Gr18Ni9Ti 。

从国外引进的NM031BY04S24B 型偏心螺杆泵(四级)由泵壳、定子、转子、联接杆、轴承、万向节机架等零部件组成(如图2),由电动机驱动。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资料

三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资料

螺杆泵维护检修规程SN系列U型三螺杆泵一、概述用于低压范围(≤4.0MPa)SN系列三螺杆泵,是具有良好吸入能力的容积泵,适用于无固体颗粒的润滑性液体的输送,工作温度≤110℃.绝对禁止输送水及其它相似介质。

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螺杆泵使用精选材料制造,按照GB…生产制造,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只要选型合理,使用正确,可保证泵的正常运转和适用寿命。

质量保质期为一年,投入运行后如出现故障,建议将整各系统按故障检查表逐项检查、排除。

二、设备技术性能包括2台三螺杆泵主油泵型号: SNH1700R46U12.1W23型流量:m3/h设计压力:Mpa泵转速:r/min轴功率:kw扬程:m允许吸入高度:m电机功率:kw泵效率:%介质:氮气汽蚀余量:m辅油泵型号: SNH660R40U12.1W23型流量:529L/min设计压力:0.5Mpa泵转速:1450r/min轴功率: 6.28kw扬程:m允许吸入高度:m电机功率:kw泵效率:%介质:汽蚀余量:m三、简述一)、结构1.泵内主要运转元件为三根螺杆两根从杆,螺杆在泵体内装衬套内以相当小的间隙啮合旋转。

一端为前盖,另一端为后盖。

2.立式泵的后盖为圆盘底脚。

3.泵密封腔内的滚动轴承起固定主杆的位置的作用,并承受立式三根螺杆的重量。

4.泵可配备随机安全阀,阀装在泵体上。

5.芯子式泵没有泵体,可直接安装在油箱、油罐上。

二)、原理三根螺杆在啮合旋转时在齿型间形成了沿轴向匀速移动的密封腔,将液体由进口平稳地输送到出口。

作用在齿面上的轴向活塞平衡。

因此轴承仅受剩余轴向力。

从杆是液压驱动的,仅克服由液体摩擦引起的扭距,主要起密封作用,而非传递动力元件。

密封腔通过衬套上的回油管与吸入腔相通,压力受吸入腔的压力支配。

密封腔上装有控制阀,调整阀弹簧可使密封腔获得较低的正压,防止气体进入和密封的干运转,预压弹簧可使轴封处产生一定的压力。

腔内压力应在0.05~0.1MPa。

四、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物资准备、技术准备、人员准备。

螺杆泵技术标准

螺杆泵技术标准

Q/CDTG42-1型螺杆泵技术标准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1)1 范围 (2)1.1本标准规定范围 (2)1.2本标准适用范围 (2)2 引用文件和资料 (2)2.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2.2《托克托发电公司一期辅控运行规程(2008年12月20日发布)》 (2)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06-23发布)》 (2)2.4《G型螺杆泵安装使用说明书》 (2)3 概述 (2)3.1 泵体结构 (2)3.2型号说明 (2)4 设备参数 (3)4.1螺杆泵技术规范 (3)4.2运行状态参数 (3)5 零部件清册 (3)5.1螺杆泵零部件清册 (3)6 检修专用工器具 (3)6.1检修常用工器具 (3)6.2检修专用工器具 (4)7 检修特殊安全措施 (4)7.1解体阶段的安全措施 (4)7.2检修阶段的安全措施 (4)7.3回装阶段的安全措施 (4)7.4检修阶段的风险分析 (4)7.5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5)8 维护保养 (5)8.1运行日常维护保养 (5)8.2检修保养计划, (5)9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5)9.1修前准备 (5)9.2检修技术关键点 (5)9.3螺杆泵解体 (5)9.4螺杆泵各零部件清洗 (6)9.5数据测量 (6)9.6 泵体回装 (6)9.7 试运 (6)10 检修记录 (6)10.1整体检修记录 (6)10.2 螺杆泵试验报告 (7)前言为实现企业设备技术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谷立志本标准审核人:王维军、张春玉、卢存河、宋莹本标准批准人:胡春涛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G42-1型螺杆泵技术标准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25WFB-BD1无密封自控螺杆泵的概述、设备参数、零部件清册、检修专用工器具、检修特殊安全措施、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杆泵检修的技术标准螺杆泵检修的技术标准如下:1、螺杆泵各部位配合间隙见表1——1;2、对中找正误差是0.05~0.10mm;3、密封漏量不超过每秒10滴。

表1——1 螺杆泵各部配合间隙项目参考数据螺杆齿顶与壳体间隙/mm 0.14~0.33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mm 0.14~0.33法向截面侧间隙/mm 0.12~0.25齿轮箱端的轴承外圈与压盖间隙/mm 0.02~0.06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 H7/k6滚动轴承与轴承箱的配合 H7/h6螺杆泵解体大修的内容如下: 1、检查缸套巴氏合金,如果缸套与螺杆之间的间隙超标,应对缸套重新浇铸巴氏合金。

2、螺杆的检修,保证螺杆表面光滑无毛刺。

3、铜套的检修,铜套与螺杆轴的配合良好,盘车转动应轻松自如,否则应对铜套铜套研磨,或对缸套内壁刮研,使之符合要求。

4、轴封的检修,填料选择适当,装填方式正确,如果轴封为机械密封,,应按相应的要求进行检修。

5、对中找正,将百分表卡在找正架上,再把找正架固定在靠背轮上,表针打在另一靠背外径上,误差应在规定范围之内,一般为0.05~0.10mm。

6、试车,运转平稳,无杂音,无异常振动,不超电流,流量、压力平稳,满足生产需要,则为合格。

螺杆泵的相关常识由两个或三个螺杆啮合在一起形成的泵称为螺杆泵。

对于双螺杆泵来说,其流量为: Q=3Ω/16(D²-d²)tn 式中 D——螺杆外径; d——螺杆内径; t——螺距; n——转数。

Ω?3.14 此公式可以理解为: Ω/4(D²-d²)是螺杆内、外径之间的圆环面积。

当螺杆旋转一周时,终止位置没变,但液体却在螺杆里前进了一个螺距。

所以双螺杆转一周时向前输送的液体时向前输送的液体体积为Ω/4(D²-d²),再考虑啮合部分占去体积的1/4,所以输送液体的体积为3/4•Ω/4(D²-d²)t。

乘上转数n即为每分钟流量。

对于三螺杆泵,也可以用同样的理解去计算,但必须弄清楚螺杆的形式,有的螺杆外径主动从动都一样大,而有的(大多数)是从动杆小于主动杆,因而实际流量就不同。

和齿轮泵一样,螺杆泵的流量是一个定值。

其特性曲线为一条垂直线。

为了防止出口压力过份升高,出口也应设有安全阀(其构造如同减压阀)。

螺杆泵在工作时,转子要承受轴向推力,因此有的螺杆泵把吸油室设在螺杆的两端,而压油室设在螺杆的中间;每根螺杆上的两侧螺纹是反向的,所以在转动时,油从螺杆两端进入,而从螺杆中间流出,使轴向推力得到平衡。

为了消除双螺杆泵工作时作用在主动螺杆上的径向负荷,可把泵设计成三螺杆形式,主动螺杆装在两从动螺杆之间。

螺杆泵的特点是自吸性能好、工作无噪音、寿命长、效率比齿轮泵稍高(0.70~0.95)。

在发电厂中作为油泵使用,如汽轮机的主油泵和有些汽动给水泵的主油泵,就是采用螺杆泵。

螺杆泵在检修时测量的间隙是: 1、螺杆与外壳的径向间隙,一般取0.10~0.15毫米。

用塞尺测量。

2、螺杆与螺杆啮合处的顶部、侧部间隙,一般为0.10~0.15毫米。

3、从动螺杆轴头与外壳的轴向间隙,一般取2?0.5毫米。

4、轴瓦间隙,为0.08~0.12毫米。

螺杆泵的基本工作原理螺杆泵是利用螺杆的回转来吸排液体的。

图1表示三螺杆泵的剖视图。

图中,中间螺杆为主动螺杆,由原动机带动回转,两边的螺杆为从动螺杆,随主动螺杆作反向旋转。

主、从动螺杆的螺纹均为双头螺纹。

由于各螺杆的相互啮合以及螺杆与衬筒内壁的紧密配合,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就会被分隔成一个或多个密封空间。

随着螺杆的转动和啮合,这些密封空间在泵的吸入端不断形成,将吸入室中的液体封入其中,并自吸入室沿螺杆轴向连续地推移至排出端,将封闭在各空间中的液体不断排出,犹如一螺母在螺纹回转时被不断向前推进的情形那样,这就是螺杆泵的基本工作原理。

螺杆与壳体之间的密封面是一个空间曲面。

在这个曲面上存在着诸如ab或de之类的非密封区,并且与螺杆的凹槽部分形成许多三角形的缺口abc、def。

这些三角形的缺口构成液体的通道,使主动螺杆凹槽A与从动螺杆上的凹槽B、C相连通。

而凹槽B、C又沿着自己的螺线绕向背面,并分别和背面的凹槽D、E相连通。

由于在槽D、E与槽F(它属于另一头螺线)相衔接的密封面上,也存在着类似于正面的三角形缺口a’b’c’,所以D、F、E也将相通。

这样,凹槽ABCDEA也就组成一个“?” 形的密封空间(如采用单头螺纹,则凹槽将顺轴向盘饶螺杆,将吸排口贯通,无法形成密封)。

不难想象,在这样的螺杆上,将形成许多个独立的“?”形密封空间,每一个密封空间所占有的轴向长度恰好等于累杆的导程t。

因此,为了使螺杆能吸、排油口分隔开来,螺杆的螺纹段的长度至少要大于一个导程。

从上述工作原理可以看出,螺杆泵有以下优点: 1)压力和流量范围宽阔。

压力约在3.4-340千克力/cm 2,流量可达18600cm3/分; 2)运送液体的种类和粘度范围宽广; 3)因为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 4)吸入性能好,具有自吸能力; 5)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 6)与其它回转泵相比,对进入的气体和污物不太敏感; 7)结构坚实,安装保养容易。

螺杆泵的缺点是,螺杆的加工和装配要求较高;泵的性能对液体的粘度变化比较敏感。

2 、三螺杆泵的结构它主要是由固定在泵体中的衬套(泵缸)以及安插在泵缸中的主动螺杆和与其啮合的两根从动螺杆所组成。

三根互相啮合的螺杆,在泵缸内按每个导程形成为一个密封腔,造成吸排口之间的密封。

泵工作时,由于两从动螺杆与主动螺杆左右对称啮合,故作用在主动螺杆上的径向力完全平衡,主动螺杆不承受弯曲负荷。

从动螺杆所受径向力沿其整个长度都由泵缸衬套来支承,因此,不需要在外端另设轴承,基本上也不承受弯曲负荷。

在运行中,螺杆外圆表面和泵缸内壁之间形成的一层油膜,可防止金属之间的直接接触,使螺杆齿面的磨损大大减少。

螺杆泵工作时,两端分别作用着液体的吸排压力,因此对螺杆要产生轴向推力。

对于压差小于10千克力/cm2 的小型泵,可以采用止推轴承。

此外,还通过主动螺杆的中央油孔将高压油引入各螺杆轴套的底部,从而在螺杆下端产生一个与轴向推力方向相反的平衡推力。

螺杆泵和其它容积泵一样,当泵的排出口完全封闭时,泵内的压力就会上升到使泵损坏或使电动机过载的危险程度。

所以,在泵的吸排口处,就必须设置安全阀。

螺杆泵的轴封,通常采用机械轴封,并可根据工作压力的高低采取不同的形式。

3、螺杆泵的性能 3.1 、排量螺杆泵的理论排量可由下式计算: Qt=60Ftn m3/h 式中:F—泵缸的有效截面积,cm2;t—螺杆螺纹的导程, m;n—主动螺杆的每分钟转数。

螺杆泵的内部泄漏量Qs: Qs=αp/σm式中:p—泵的工作压力;σ—所排送的液体的粘度;α—与螺杆直径和有效长度有关的系数;m=0.3-0.5。

泵在压送不同粘度的液体时,其排量会发生变化。

排量和粘度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 Q2=Qt-(Qt-Q1)(σ1/σ2)m 式中:Q1—粘度为σ1时的排量;Q2—粘度为σ2时的排量。

3.2 、功率泵的轴功率一般为水功率、摩擦功率和泄漏损失功率这三部分的总和。

水功率Nc是指单位时间内泵传给液体的能量,也称输出功率,可用下式计算: Nc=PQ×10-3 千瓦式中:P—泵的排出压力和吸入压力之差,帕;Q—泵的实际排量,m3/s。

摩擦功率是指液体粘性阻力产生的摩擦损失,可由下式表示: Nf=Kn1.5D2 σm 千瓦式中:n—转速;D—主动螺杆的外径;—粘度;K—与螺杆长度有关的系数;m=0.3-0.5。

由上可见,当泵运送的液体粘度不同时,泵的轴功率也将不同。

泄漏损失是指液体从高压处漏回低压处所造成的功率损失。

所以,当计算泵的轴功率时,如采用理论排量,则泵的轴功率由下式表示: N=NfPQt10-3 千瓦 4 、螺杆泵的管理 4.1 、起动螺杆泵应在吸排停止阀全开的情况下起动,以防过载或吸空。

螺杆泵虽然具有干吸能力,但是必须防止干转,以免擦伤工作表面。

假如泵需要在油温很低或粘度很高的情况下起动,应在吸排阀和旁通阀全开的情况下起动,让泵起动时的负荷最低,直到原动机达到额定转速时,再将旁通阀逐渐关闭。

当旁通阀开启时,液体是在有节流的情况下在泵中不断循环流动的,而循环的油量越多,循环的时间越长,液体的发热也就越严重,甚至使泵因高温变形而损坏,必须引起注意。

4.2 、运转螺杆泵必须按既定的方向运转,以产生一定的吸排。

泵工作时,应注意检查压力、温度和机械轴封的工作。

对轴封应该允许有微量的泄漏,如泄漏量不超过20-30秒/滴,则认为正常。

假如泵在工作时产生噪音,这往往是因油温太低,油液粘度太高,油液中进入空气,联轴节失中或泵过度磨损等原因引起。

4.3 、停车泵停车时,应先关闭排出停止阀,并待泵完全停转后关闭吸入停止阀。

4.4 、螺杆泵因工作螺杆长度较大,刚性较差,容易引起弯曲,造成工作失常。

对轴系的连接必须很好对中;对中工作最好是在安装定位后进行,以免管路牵连造成变形;连接管路时应独立固定,尽可能减少对泵的牵连等。

此外,备用螺杆,在保存时最好采用悬吊固定的方法,避免因放置不平而造成的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