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三单元《乘法》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知识点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体育场(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知识点: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神奇的计算工具知识点:1、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2、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

3、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

补充知识点: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探索与发现(-)(有趣的算式)知识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

(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

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

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一、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依据算式,可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二、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1.计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数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多位数乘法法则:整数乘法低位起,几位数乘法几次积。

个位数乘得若干一,积的末位对个位。

十位数乘得若干十,积的末位对十位。

百位数乘得若干百,积的末位对百位。

计算准确对好位,几次乘积加一起。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补充知识点: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日=24时1时=60分错题再现:139×18=1251139× 1811121391251错题分析:此题错在积的定位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9,得数9没有写在十位上,导致数位没有对齐。

正确解答:139×18=2502139× 181112 1392502解题策略:用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就要和十位对齐。

举一反三:321×15= 185×14=错题再现:345×13=4375345× 13925 3454375错题分析:此题错在13中个位上的3与345相乘,积没有进位。

积满1 0了要向前一位进1。

正确解答:345×13=4485345× 131035 3454485解题策略:1、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2、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3、把两位乘得的积加起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课文和练习三及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课文和练习三及复习课件

37037×( 12 )=444444 37037×( 18 )=666666 37037×( 24 )=888888
课堂小结
1.计算器不仅是计算的工具,还是探索数学 和学习数学的工具。
2.从简单情形寻找规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 要策略。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 乘法
第6课时 复习课
知识梳理 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 1.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估算及应用 3.计算器及计算工具的演变 4.探索乘法算式中的规律及应用 5.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下面各题你会做吗?
302×54= 16308
302×54= 16308 47×210= 9870 408×17= 6936
探究新知
99×99= 9801 999×999= 998001 9999×9999= 99980001 99999×99999= 9999800001 999999×999999= 999998000001
探究新知
1×9+2= 11 12×9+3= 111 123×9+4= 1111 1234×9+5= 11111 12345×9+ 6 = 111111 123456× 9 + 7 = 1111111
交流你的做法。
每排大约20株花苗,一共有10排,大约200盆花。 (答案不唯一)
练一练 2.估一估图中有多少粒黄豆,你是怎样估计的? 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12=600(粒)
练一练 3.下面是一幅草坪图,如果图中方框代表1平方米,
练一练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汇总

三 乘 法一、卫星运行时间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一般情况下,计算较大数目的乘法时,先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以把握精确计算结果的合理范围。

估算时,可以把每个乘数都看作与之接近的整百数、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再将乘得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哪一位满几十同样向前一位进几。

例如:3.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乘数中间有0时,这个0也要乘;与0相乘时,如果有进位数一定要加上进位数,如果没有进位数,就写0占位。

(2)乘数末尾有0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有多少名观众大数的估计:(1)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时,如果这个数量比较大,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若干份,先估计出一份的数量,再乘份数估算出总数量。

(2)用“四舍五入”法可以估算一个大概的结果。

(3)当估计对象数量不同时,举例说明:105×21≈100×20=2000要点提示:为了便于计算,列竖式时,通常将位数多的数放在上面。

不要忘记满几十时,向前一位进几。

易错提示: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时,一定要将积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

知识巧记: 乘数末尾若有0, 先把0前数相乘, 再看末尾0几个, 就在积后添几0。

要点提示:分的份数不同,估算出的结果也有所不同。

要点提示:ON/AC键和CE 键的区别:ON/AC 键能清除全可以用“四舍五入”法选取一个近似数,作为平均数来计算。

三、神奇的计算工具1. 计算工具的演变:算筹→算盘→电子计算机2. 学生专用计算器的结构:3. 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四、有趣的算式1. 有趣回文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每单元练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每单元练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300 =220
例2:148-48×2148-48×2
=100×2(错误!)=148-96
=200 =52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混合运算》检测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18分)
1、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法;算式里有括号的,应先算。
2、在○里填上“〉”、“〈”或“=”。
①35×20÷70○35+20×70②810÷27○810÷9÷3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最小是(6)。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4,5,6,7,8,9),最小是(4);
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3,2,1),最大填(3)。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2、计算下面各题。(18分)
14×18+520780÷26+73
546-9×3496×(325-295)
(28+62)×23900÷(90÷2)
3、列式计算。(12分)
(1)84与72的和减去35,差是多少?
(2)250减225除以25的商,所得的差是多少?
(3)按下面的要求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上面的数-前面的数)×侧面的数
3、120÷3×5=120÷(3×5)。……………………………………()
4、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也有除法,应先做乘法,再做除法。…………()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42分)
1、口算。(12分)
50+37=150÷30=27×3=75÷5=
130-90=560÷70=31×30=70×60=
7×110=17×4=480÷80=51÷3=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8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8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8单元《知识点总结》全套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2.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再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在其他数位上(每级中间或开头)有一个零或连续两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4. 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

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6.多位数的改写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7.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

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

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1. 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线段: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长,线段有限长,可以测量。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像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射线无限长,不可测量。

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大家有没有开始学习了呢?如果还没有,不能再偷懒,现在就要抓紧时间开始了哦!下面为大家分享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单元《乘法》1、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例1:234×15= 例2: 350×24=2、估算。

先把两个因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接近整十整百的数),再求出两个近似数的积,这个积就是要估算的积。

例3: 297×34=3、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公式)表示:a×b×c = a×(b×c) 例4:11×25×4=11×(25×4) =11× 100 =11004、乘法交换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

在两个数的乘法运算中,在从左往右计算的顺序,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表示:a×b = b×a例5:125×15×8 =125×8×15 =1000× 15 =150005、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运算定律。

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

用字母(公式)表示:(a+b)× c=a×c+b×c 或:a×(b-c)=a×b-a×c例6:67×15+33×15 例7:115×34-15×34= (67+33)×15 = 100×15 = 1500 = (115-15)×34 = 100×34 = 34006、灵活运用这三种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乘法计算变得简便。

四年级上册数学素材资料-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数学素材资料-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青岛版(2014秋)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知识点汇总(初稿)1、(温故)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①可以先把两位数按数的组成分成几十加几,分别乘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如:13×4=(10+3)×4=10×4+3×4=40+12=52②也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减几,分别乘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减。

如: 29×3=(30-1)×3=30×3-1×3=90-3=87口算乘法很简单,几十和几两分散,分配乘上一位数,两积加减是关键。

①和②都是运用乘法分配律和拆数法来进行口算,具体运用哪种更简便,还需结合具体题目选择合适方法。

2、(引新)整十数乘整百数(几十、几百、几千的数)的口算方法:先把因数中的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例1 :计算600×70=先算6×7=42 ,用口诀再数一数算式中共有几个“0”(几个因数中的“0”的总个数)数一数最后在42后加添上“000”添一添从而,600×70=42000例2 :计算150×70=先算15×7=105 ,用口算再数一数算式中共有几个“0”(几个因数中的“0”的总个数)数一数最后在105后加添上“00”添一添从而,120×70= 105003、观察结果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五位数。

4、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可以把两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另一个因数不变。

(估一个比估两个结果精确,精确到的计数单位越小结果越精确)然后进行相乘。

估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结果一定要用“≈”连接,不要用“=”。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值,其标准就是符合实际。

6、估算的原则:先估计,后口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乘法》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卫星运行(三位数乘两位数)
1、估算方法。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依据算式,可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最常用。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计算方法
1)计算时,可以把数拆分成积的形式,再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

例如: 114×21=114×3×7=342×7=2394
2)可以把其中一个数改写成和的形式,再用另一个数和新拆分出来的两个数分别相乘,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 114×21=114×(20+1)=114×20+114×1 =2280+114 =2394
3)乘数末位是“0”时,可以先把0以前的数相乘,再看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后面添写几个0.
4)例如:460×21 350×30 267×30
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第三单元备选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14分)
50×70= 40×30= 25×40= 160×3=
60×40= 200×7= 12×30= 22×4=
25×20= 48×20= 300×5= 180×5=
18×3= 60×6= 35×4= 72×2=
15×30= 17×40= 190×3= 95×4=
185×4≈ 154×28≈ 592×21≈ 108×34≈
252×19≈ 313×32≈ 612×19≈ 710×38≈
二、我会填。

(14分)
(1)70的14倍是(),106与80相乘,积是()。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3)飞机每小时飞行850千米,4小时可飞行()千米。

(4)新城小学在校学生人数1068人,大约是()人。

刘老师身高169厘米,大约是()厘米。

(5)一只驼鸟奔跑的速度每小时58千米,可写作()。

小东在校运会“100米跑”中,跑出每秒8米的好成绩,写作()。

(6)85×25的积是()位数。

125×80积的末尾有()个0。

(7里填小“>”“<”或“=”。

180××6 460××300
三、请你当裁判(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5分)
(1)250×40的积末尾只有2个0。

()(2)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
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
(4)204×50=1020 。

()(5)小华骑自行车250米/分,2小时行多少米?列式250×2。

()四、细心选一选。

(5分)
(1)125×40积的末尾有()个零。

A.1 B.2 C.3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40倍,积也()。

A.不变
B.扩大40倍
C.缩小40倍
(3)≈8000方框里最大可填()
A.0
B.4
C.9
(4)与480×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A.48×40
B.24×800
C.480×400
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根据75×40=30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8分)
150×40= 75×200= 25×40=
我发现了:
2、笔算(18分)
306×24= 703×50= 260×14=
480×70= 65×390= 42×102=
六、让我来解答:(36分)
(1)一士多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支,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多少支?
(2)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0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3)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4)张大伯把一车蔬菜送到菜市场,去时的速度40千米/时,用了3小时送到,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5)打字员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
(6)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从广州火车站开往各个城市的列车行程表。

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