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食用菌栽培与利用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与利用实习报告

食用菌栽培与利用实习报告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应用生物科学2012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实习时间:2015年6月2日-7月22日前言1.实习目的食用菌是现代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菌的种植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作为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学会种植食用菌对于就业有很大帮助。

通过本次实习,将食用菌栽培相关技术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亲力亲为,切实提高理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让知识掌握更彻底,技术应用更熟练。

2.实习单位西南林业大学3.实习地点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科楼4.实习时间2015年6月2日—2015年7月22日一、实习内容实训一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本次实验以茶树菇、金顶侧耳、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

通过对食用菌子实体形态特征的观察,了解和熟悉各种食用菌子实体的类型和特征,并能根据子实体的外形进行分类。

①茶树菇茶树菇: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头菇属→茶树菇子实体长度:11.00cm测量统计菌盖大小(长度):1.51cm菌柄直径:0.50cm表皮:半球形,棕褐色,布满细密皱纹,较光滑无黏液,湿润,无绒毛或鳞片边缘略向内卷曲、平滑菌盖菌肉:白色,肉质,松软菌褶:白色,圆形,多而细密,与菌柄连接方式为弯生菌柄:白色至浅褐色,圆柱状,细长,表面光滑,在菌盖上着生方式为中生菌环:无菌托:无菌幕:无②金顶侧耳金顶侧耳: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榆黄蘑→金顶侧耳子实体长度:8.10cm测量统计菌盖大小:3.510cm菌柄直径:0.60cm表皮:漏斗形,黄色,表面较光滑无黏液,干燥,无绒毛或鳞片边缘略向内卷曲、平滑菌盖菌肉:白色,肉质,紧密菌褶:白色,圆形,多而稀疏,与菌柄连接方式为延生菌柄:白色,圆柱状,细短,表面粗糙有绒毛,在菌盖上着生方式为中生菌环:无菌托:无菌幕:无③金针菇金针菇: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伞菌目→小皮伞科→小火焰菌属→金针菇子实体长度:13.10cm测量统计菌盖大小(长度):0.81cm菌柄直径:0.50cm表皮:半球形,白色,较光滑无黏液,湿润,无绒毛或鳞片,边缘略向内卷曲、平滑菌盖菌肉:白色,肉质,紧密菌褶:白色,圆形,多而细密,与菌柄连接方式为直生菌柄:白色,圆柱状,细长,表面光滑,在菌盖上着生方式为中生菌环:无菌托:无菌幕:无④平菇平菇: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平菇子实体长度:9.00cm测量统计菌盖大小(长度):7.21cm菌柄直径:1.20cm表皮:扇形,灰白色,较光滑无黏液,干燥,无绒毛或鳞片边缘向内卷曲、平滑菌盖菌肉:白色,肉质,紧密菌褶:白色,漏斗形,多而稀疏,与菌柄连接方式为延生菌柄:白色至浅灰色,圆柱状,粗短,表面布满菌褶,在菌盖上着生方式为侧生菌环:无菌托:无菌幕:无⑤双孢蘑菇双孢蘑菇: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双孢蘑菇子实体长度: 6.40cm测量统计菌盖大小(长度):4.71cm菌柄直径:1.82cm表皮:半球形,白色至灰白色或黄色,光滑无黏液,干燥,无绒毛或鳞片边缘略向内卷曲、波浪状菌盖菌肉:白色,肉质,松软菌褶:白色,圆形,多而细密,与菌柄连接方式为弯生菌柄:白色至灰白色,圆柱状,粗短,表面光滑,在菌盖上着生方式为离生菌环:无菌托:无菌幕:子实体发育早期存在内菌幕⑥香菇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伞菌目→光茸菌科→香菇属→香菇子实体长度: 5.80cm测量统计菌盖大小(长度):6.00cm菌柄直径:1.20cm表皮:半球形,灰褐色,布满细密皱纹,粗糙无黏液,干燥,有鳞片边缘略向内卷曲、锯齿状菌盖菌肉:白色,肉质,松软菌褶:白色,圆形,多而细密,与菌柄连接方式为弯生菌柄:白色至灰白色,圆柱状,粗短,表面粗糙有绒毛,在菌盖上着生方式为偏生菌环:无菌托:无菌幕:无实训二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一、实训目的及要求了解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构造,了解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熟悉高压灭菌锅的使用方法,掌握母种培养基(PDA或PSA)的配制方法。

蘑菇基地实习报告

蘑菇基地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

蘑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的食用菌,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为了深入了解蘑菇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某蘑菇基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蘑菇种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蘑菇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3. 学习蘑菇基地的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组织协调能力;4. 增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蘑菇种植基本原理蘑菇属于真菌门,是一种腐生生物,以有机物为食。

在蘑菇种植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菌种,如平菇、香菇、金针菇等。

其次,要为蘑菇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2. 蘑菇栽培技术(1)选种:根据市场需求和基地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蘑菇品种。

如平菇适合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香菇则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

(2)播种: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培养基可采用稻草、玉米芯、木屑等有机物,加入适量的水、氮、磷、钾等元素。

(3)管理:在蘑菇生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确保蘑菇生长良好。

具体措施如下:a. 控制温度:蘑菇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5℃,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生长。

b. 调节湿度:蘑菇生长过程中,空气湿度应保持在70%-85%之间。

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蘑菇的生长和品质。

c. 光照:蘑菇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光照,以促进其光合作用。

(4)病虫害防治:蘑菇在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菌核病、白粉病、蚜虫等。

防治措施如下:a.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菇、病叶,减少病原传播。

b. 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3. 蘑菇基地管理模式(1)生产管理: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流程,确保蘑菇产量和质量。

(2)技术管理: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确保蘑菇种植技术得到有效实施。

食用菌实训报告

食用菌实训报告

⾷⽤菌实训报告⾷⽤菌栽培技术实训报告——汤永成姓名:汤永成学号:11010*****班级:11林业⼆班⼩组:⾷⽤菌⼀组指导⽼师:王琳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菌栽培技术实训课的实施将有利于同学们学以致⽤,将书本上的知识运⽤到实际操作中,同时,能有效的培养同学们的动⼿操作能⼒,合作能⼒,以及同学与同学之间、⽼师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其中,⾷⽤菌栽培技术实训主要是对母钟制备、⾷⽤菌培养基地的参观学习、整个⾷⽤菌栽培过程的总结的实训,这不仅巩固了同学们的知识技能⽽且进⼀步加强了同学们学会将理论运⽤在⽣产实践,让⾃⼰的知识更加牢固,调和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锻炼⾃⼰的动⼿能⼒,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于实践当中,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

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的⽬的。

⼀切都是为了让实践者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录前⾔ (3)实训安排: (5)实训项⽬⼀:实验室母种培养基制备 (5)实训项⽬⼆:⼤棚结合后⼭推⼟育苗 (5)实训项⽬三:⾷⽤菌培养基地的参观学习 (6)实训项⽬四:母种的制备 (7)制备过程: (7)实训项⽬五:整个⾷⽤菌栽培过程的总结 (7)实训项⽬六:简述当地特⾊⾷⽤菌栽培管理 (8)1.当地地理位置、⽓候条件 (8)2.野⽣⾷⽤菌主要种类 (9)3.野⽣菌引种繁育情况 (9)<1>、鸡枞菌 (9)<2>、⽣存环境 (9)<3>、野⽣菌鸡枞⼈⼯驯化栽培 (10)七、⼩结: (11)⼋、致谢: (11)实训安排:(由于条件有限,实验室⼩,⼈员多,⾷⽤菌实训就分组实训,没实训的就去挖图培育苗⽊)。

实训项⽬⼀:实验室母种培养基制备1.材料: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18——23克、⽔1000ML2.步骤:称取马铃薯(去⽪)200克,切碎加⼊适量的⽔放到电炉上煮,边煮边搅拌,煮成⽼奶洋芋后,过滤出汤汁,将适量的汤汁与煮好的琼脂和⽩糖混合(共1000ML),然后将混合液煮沸,分装于试管中(装⼊量为试管的三分之⼀),并⽤棉筛筛好放到⼀个斜⾯上凝固后放⼊⾼压锅中灭菌。

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报告

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香菇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以及市场前景,提高对食用菌栽培的理解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X食用菌种植基地三、实习内容1. 香菇生长习性香菇,学名为Lentinula edode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食用菌。

香菇具有以下生长习性:(1)喜阴凉、湿润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2)对土壤要求不高,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

(3)香菇生长周期较长,从接种到出菇需3-4个月。

2. 香菇栽培技术(1)选种与制备菌种选用优质香菇菌种,观察菌丝生长状况,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无杂菌的菌种。

制备菌种时,将菌种与木屑、麦麸等原料混合,搅拌均匀,装入灭菌袋中,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2)培养基配制选用阔叶树木屑、麦麸或米糠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调至适宜的湿度,调节pH值至5.5-6.5。

将混合好的培养基装入栽培袋中,进行灭菌。

(3)接种与培养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接种菌种。

接种后,将栽培袋置于适宜温度、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基后,进行脱袋。

(4)转色与管理脱袋后,将香菇菌棒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转色管理。

转色期间,注意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进香菇形成菇蕾。

(5)出菇管理香菇出菇后,要及时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保持菇房环境稳定。

适时采收,保证香菇品质。

3. 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香菇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香菇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产量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香菇生产国。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香菇栽培技术实习,我对香菇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香菇从选种、制备菌种、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转色、管理到采收的整个生产流程。

食用菌种植场实习报告

食用菌种植场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食用菌种植场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食用菌市场的不断扩大,食用菌种植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食用菌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在XX省XX市XX食用菌种植场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1. 菌种选育与接种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菌种选育和接种工作。

首先,我们参观了菌种实验室,了解了菌种的选育过程。

然后,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进行菌种接种,包括准备菌种、消毒、接种等步骤。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菌种接种的基本技巧,并了解了接种对食用菌生长的重要性。

2. 栽培与管理在食用菌种植场,我参与了食用菌的栽培和管理工作。

技术人员向我讲解了食用菌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控制这些条件,以保证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此外,我还参与了食用菌的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了解了食用菌栽培的各个环节。

3. 病虫害防治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食用菌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技术人员向我讲解了病虫害的识别、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我参与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学会了如何使用农药和生物防治方法。

通过实践,我掌握了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技能。

4. 产品收获与销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食用菌的收获和销售工作。

技术人员向我讲解了食用菌的采摘时间和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采摘食用菌,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此外,我还参与了食用菌的包装、储存和销售工作,了解了食用菌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食用菌种植技术和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潜力,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我将把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食用菌实习报告范文

食用菌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市XX食用菌种植基地实习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食用菌的种植、管理、采摘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食用菌种植技术,深入了解了食用菌的生长习性和管理方法,并亲自动手参与食用菌的采摘和销售过程。

实习过程:一、实习前期在实习开始前,我认真阅读了有关食用菌种植的资料,对食用菌的生长习性、管理方法、采摘和销售等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习单位,基地技术人员对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培训,讲解了食用菌种植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点。

二、实习中期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食用菌种植的各个环节。

在播种环节,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处理菌种、如何控制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种子发芽。

在管理环节,我了解了如何给食用菌施肥、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调整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在采摘环节,我学会了如何判断食用菌的成熟度、如何正确采摘以及采摘后的处理方法。

在销售环节,我了解了如何判断市场需求、如何定价以及如何进行销售。

三、实习后期在实习后期,我对食用菌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向基地技术人员请教,提高了自己的种植技术。

同时,我还参与了食用菌的销售工作,学会了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处理客户的反馈意见。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食用菌种植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食用菌种植行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总结:本次实习让我对食用菌种植行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使我更加坚定了从事食用菌种植行业的决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食用菌种植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食用菌栽培实习报告(正文部分含众多重点)

最新食用菌栽培实习报告(正文部分含众多重点)

《食用菌栽培》课程实习报告报告人: Hao 植保1004一、实习目的(一)学习操作袋料栽培的预湿、拌料、装袋、灭菌、消毒、接种等各项操作;(二)学习制备平菇的三级菌种;(三)了解菇房或菇场栽培的管理工作;(四)了解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模式;(五)了解食用菌加工出口行业基本情况;二、实习时间及地点时间:第9周(10月28日——11月4日)地点:华中农业大学菌种中心、东西湖武汉如意集团、随州食用菌出口基地(三里岗)以及新洲食用菌栽培基地三、实习内容及过程(一)实践部分在这次食用菌实习的前3-4天,我们的实践地主要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菌种中心,主要任务是完成一些栽培料的预湿、建堆,还有装袋、灭菌和接种的工作。

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香菇袋料的预湿、拌料,这个任务并不是很难,大家都在积极地劳动。

主要是将一些木屑、麦麸,还有石膏和石灰加水拌在一起。

我们拌完后,老师还用手抓起一团料捏在手中跟我们解说培养料含水量的估测方法:若指缝建无水痕,料不成团,那它的含水量就在54%以下;若指缝间仅有水痕,松手时无水滴下,伸开手掌料成团,落地即散者,含水量就为55%-60%;若指缝间仅有1-2滴水,表示含水量为60%-65%;若有数滴水滴下,表示含水量超过65%。

而香菇的栽培料含水量一般为55%左右。

说到香菇袋料栽培,它有以下这样一些步骤:准备菌种→准备培养料→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转色管理→催蕾→出菇管理→采收→杨菌→补水管理。

我们做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除了拌料,我们还进行了灭菌。

我们把装好的袋料都放进了铁框里,然后按照一定的摆放方式一层一层的摆在了灭菌锅里,让每框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保证蒸汽的顺利流动,然后就可以在外面烧火了。

这个灭菌锅应该是一个常压蒸汽灭菌锅,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蒸汽从锅的缝隙蒸发了出来。

我记得灭菌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适量加水,合理摆放,灭菌前先加热排除冷空气,还有控制气压和灭菌的时间等等。

食用菌实习的心得体会

食用菌实习的心得体会

食用菌实习的心得体会实习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立业观,适应市场,顺利就业。

下面为大家带来食用菌实习的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食用菌栽培技术学习心得自高中迷上生物学,虽然懊恼自己因偏科不能近二本学校的生命科学院,不能身着白褂研究前沿科学。

但是进入我校生物教育专业后我亦觉得老天待我还不错,我的心愿也不算落空,所以一直虔诚的学习着。

学校的设备有限,也空有我一腔激情,最后实验大多被局限了,也没有些许成果可言。

于是就更注重其他不需要精密仪器的专业知识。

不能自己搞科研,就时刻关心科研动态,也不枉自己的专业修为,不是个科学家,也修个皮囊装装样子。

高考假期在家无事,我一直关注CCTV7的《农广天地》和《科技苑》,每天早早把菜摘好,才能在饭点前不受打扰的守着电视。

也不求甚解每有创意新型农业典型就记下。

我想总有一日能用上,我那生态农场借鉴这些可不是很好。

就用这一点一滴的农业技术典型堆砌真我的生态农场。

《食用菌栽培技术》只是大三的选修课,且这期不知何如竟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课,学校附近也没可供实习的基地,所以一开始我也想其他同学一般,并不重视,上课或看公招书或看自己的散文小诗歌甚至补补晚上失眠的空缺,在我看来这课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总之,没怎么放在心上。

国庆回家见习,每天跑上跑下,非常充实,我终于又找到了从前忙碌的快乐,每天追着老师听课,请教他们的教学经验,努力备课,只为把第一次讲课做的精细再精细一点。

见习的那几天,天气很闷热,透着灰蒙蒙呢的光,但是那几天我的心里是亮堂的,抬头时笑容似乎都能对应的云团驱散。

我惊喜每个老师夸奖,惊喜教过的孩子们的问好,我想要就是这种充满挑战的忙碌的日子,这种每天肾上腺素会忽然急速上升的感觉,才让我觉自己是也活生生的人。

回学校,首先必须经过晕车的洗礼,那可不比一场感冒对我的伤害小,然而我不能让自己的生活和身体一起跌进冰窖,我不能以身体的虚弱为借口不认真学习,我也厌倦了日无所获得日子,我还想把见习时的亢奋状态延续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学实习报告
围绕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代写论文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食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创建了适合于培养我校园艺类专科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学实践教学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感性认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都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大胆改革,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1.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效率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内容较多,但实验时数有限,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采用“分类合并”的实践教学方法,将栽培方法归纳为生料栽培、发酵栽培和熟料栽培三大类,每类中将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食用菌的栽培作为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技能,而相似的食用菌的栽培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巩固了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2.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实验只注重栽培技能,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管理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对整个生产过程不能全面掌握,在生产上真正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大胆进行改革,实行“两步法”实验方法。

第一步,安排时间首先进行栽培,之后组织学生参与发菌管理;第二步,当菌丝发育成熟后进行出菇(耳)管理。

在后期管理过程中实行“承包责任制”,由每2人~3人一组负责管理,直到栽培过程结束。

这样,学生有了责任心,遇到问题时会自觉查资料,互相讨论,交流或向教师请教,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了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3.制定技术标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作风
以往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标准,实验随意性较大,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为了提高实验的科学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标准,如菌袋制作标准、装袋速度、接种操作规范等都有具体标准,在对学生的产品进行评判时有据可依,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作风。

4.提高实验质量,狠抓技能训练程度
在实验设计中,将最先进的实验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站在食用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如采用先进的生产线进行规模化生产的工艺,花菇栽培实验中先进的“催花”技能规范,出菇管理中的喷灌技术等。

以往由于受资金、场地限制,往往实验材料少,学生只能学到方法,只能“学会”而已,不可能熟练操作,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我们现在实验采取分班、分组制,并加大实验投入,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能强化训练,
真正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老师能更多地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

如用装袋机进行装袋时,在教给学生操作技巧后,学生“单独操练”,熟练后再换下一个,形成比速度、比效率、比质量的好风气。

5.注意实验的连贯性,让学生系统掌握实验技能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按照食用菌栽培工艺流程安排实验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生产过程中地各项技能。

从装袋、捆口、灭菌到接种、培养和出菇管理,每个环节都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操作、技能规范,克服了从前学生只会接种,而忽视接种前、接种后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样,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独立操作,独当一面,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6.进行教学实习,在实际生产中加强锻炼
为检验学生地学习效果,进一步锻炼技能,该课程在食用菌生产旺季安排了2周~3周的教学实习,让学生真正走到生产第一线,接触生产实际。

为搞好实习,我们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立实习领导小组,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指导老师巡回指导,认真进行实习总结交流。

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食用菌发展动态,锻炼技能,使理论和技能水平有显著提高。

7.开辟第二课题,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在做中学”和“学以致用”是能力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也是专业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承包农户”活动,在活动中指导菇农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使所学知识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思考和研究,找出最佳方案,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学生参加科研和社会服务,由于这些活动是研究性的、探索性的,已不再是课堂上的示范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因此这样的实践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有价值。

不少学生还利用掌握的实用新技术,在自己家中或在校外联系栽培场进行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

8.严格技能考核,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考核方法以实验报告或实习报告为主要依据,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栽培管理水平,为此我们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定,实际操作中的熟练程度、规范程度、接种的成功率、出菇管理等技能水平占60%,实验报告或实习总结占30%,实验态度表现或实习单位的鉴定占10%。

通过考核,表扬先进,激励后进,促使学生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关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市场竞争日趋
白热化的今天,人才已成为用人单位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进一步深化改革,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进一步提高技能培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能力在教育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鲜明特色。

在实践教学中强调技能的“高科技化”、“系统化”,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系统全面的专业技能。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正确地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目标出发,正确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有相应的硬件支持,不断改善实验,实习条件,为技能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建立专职的实践教学队伍;制定科学实用的实习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能力才有保障。

根据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将实验从理论中相对独立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课程化,更有利于实验教学的进行。

适当延长教学实习时间,变2周~3周为8周~10
周或更长时间,使学生能够完成栽培管理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多加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