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常见病的防治

合集下载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羔羊是一种常见的畜禽动物,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羔羊在生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胃肠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困扰。

为了保障羔羊的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我们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措施。

一、胃肠疾病的类型1.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羔羊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疲倦无力、粪便稀薄等。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饲料不合理或喂养管理不当引起的。

羔羊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引发消化不良。

2. 胃肠炎:胃肠炎是羔羊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

胃肠炎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一旦发病,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

3. 肠套叠:肠套叠是羔羊的一种严重的胃肠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粪便稀薄等。

肠套叠通常是由于肠道内某种原因导致的肠道突出,造成肠道叠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以上这些胃肠疾病,都会对羔羊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保障羔羊的健康。

二、胃肠疾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预防羔羊胃肠疾病的关键。

首先要保证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合理,避免过多的粗纤维和过少的精细饲料。

其次要合理安排饲料的喂养时间和量,避免过度喂食或饲料不足带来的问题。

定时清洁饮水设施,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预防胃肠疾病的添加剂,可以有效提高羔羊的抵抗力。

比如可以添加益生菌、酶制剂等,帮助羔羊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3. 定期消毒:定期对畜舍和饮水设施进行消毒是预防胃肠疾病的有效措施。

定期对饮水设施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定期对畜舍进行清洁和消毒,也可以减少细菌和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4. 隔离治疗:一旦出现羔羊胃肠疾病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及救治方法

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及救治方法

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及救治方法羔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危急病症。

及时诊断和救治对于保障羊群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及其救治方法。

1.羊瘤胃膨胀症羊瘤胃膨胀症是一种常见的危急病症,主要是因为羔羊吃得过多或者吃得过快导致食物在瘤胃中积聚,引起膨胀。

羔羊出现呼吸困难,腹部膨胀,精神不振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去气,可以采用刺穿瘤胃或通过插入导管将气体释放出来。

2.低血糖症低血糖症在羔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新生羔羊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不足或低血糖酮症引起的。

羔羊出现呼吸急促,四肢无力,消瘦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给予高糖饮料或静脉输液来提供营养和纠正低血糖。

3.肺炎羔羊容易患上肺炎,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或者环境湿度较高时。

羔羊出现咳嗽,喘息,流鼻涕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给予抗生素治疗、保持干燥卫生的住房环境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4.伤口感染羔羊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外伤,比如割伤或被其他动物咬伤等。

这些伤口容易感染,导致羔羊出现发热,消瘦,局部红肿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及时清洁伤口,消毒,并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

5.脱水羔羊在高温天气或者腹泻时容易出现脱水。

脱水可导致羔羊体内水分不足,出现无力,脱水皮毛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给予电解质补液来纠正脱水状态。

6.爆裂性肺炎爆裂性肺炎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主要由于放牧羊群吃进秀苗引起的。

羔羊出现呼吸急促,极度消瘦,突然死亡等症状。

救治方法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为主,主要通过控制放牧区域,防止羊群吃到有毒的植物。

7.羔羊拉稀羔羊拉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消化道感染、营养不良和饮水不洁净等原因引起。

羔羊出现拉稀,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症状。

救治方法主要是通过消化道用药和给予高营养饲料来改善羔羊的消化功能和营养状态。

总的来说,羔羊常见的危急病症有羊瘤胃膨胀症、低血糖症、肺炎、伤口感染、脱水、爆裂性肺炎和拉稀等。

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X u m u s h o u y i羊常见疾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古丽米娜·住满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羊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一、羊支原体肺炎1、临床症状羊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

该类疾病传播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往往发生于每年的冬春季节,常常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

致病原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感染。

该种疾病的潜伏期在18~20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最高身高到41度以上,咳嗽,呼吸急促,从鼻腔当中流出清澈鼻液,随后逐渐变成脓性,叩诊肺部是能够听到浊音区和实音区,听诊能够听到支气管摩擦音,轻轻按压胸壁,患病羊有疼痛感,拒绝触碰。

有的患病羊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腹泻症状,口腔黏膜,溃烂乳房,嘴唇上会出现出血斑块。

妊娠母羊感染支原体之后,常常在妊娠的任何阶段出现流产现象。

该种疾病发病过程较长,发病过程较为缓慢,会严重影响到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养殖场的某些隐性带菌羊成为该种疾病源的主要传播途径,造成疾病反复流行,反复传播,给疾病防控带来很大的难度。

2、防治措施防范该类呼吸道疾病,注重做好养殖场的养殖管理工作。

养殖户应该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管理模式,在引种之前一定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不能够从发生过该种疾病的养殖场购进种养。

引进的种羊到达养殖场后应该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

对圈舍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

同时还应该控制好圈舍的卫生,及时清理各种污染物,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产生,损害羊群的呼吸道系统,给致病原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在养殖管理过程中,应该重点提升羊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及时做好羊群的检测工作,发现隐性带菌羊立即淘汰处理,逐渐净化羊群。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症状较为严重,没有治疗价值的羊立即扑杀,无害化处理,对于临床较轻的患病羊,进行严格药敏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主要包括了卡那霉素、土霉素、氟苯尼考等。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是广泛分布的家畜,但它们也会因为一些常见疾病而受到困扰。

在养殖羊的过程中,了解羊的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羊疾病并讨论
它们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一、羔羊腹泻症
羔羊腹泻症是由于饲料过度改变、饮用不洁水源或感染小肠寄生虫引起的。

患有腹泻
症的羊会表现出拉稀、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粪便检测
以确定是否感染了寄生虫。

当发现羊患上腹泻症时,需要立即将其隔离并提供充足的清洁
饮水和易于消化的饲料,同时给予抗生素和驱虫药物治疗。

二、羊肺炎
羊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患有肺炎的羊会出现咳嗽、呼
吸困难、鼻涕和发烧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血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的检测。


疗羊肺炎的方法包括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性治疗,如提供温暖的环境和高营养
饲料。

三、羊口蹄疫
羊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传染病,会导致羊的口蹄部出现水泡、溃疡
和脱皮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口蹄部分泌物的病毒检测。

预防羊口蹄疫的方
法包括接种口蹄疫疫苗、定期消毒环境和隔离患病羊只,一旦发现羊患上口蹄疫,需要立
即进行隔离和给予支持性治疗。

四、羊疥螨病
羊疥螨病是由疥螨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会导致羊的皮肤出现瘙痒、脱毛和溢液的症状。

为了确诊该疾病,需要进行皮肤刮片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了疥螨。

治疗羊疥螨病的方
法包括给予杀疥螨药物的外用治疗、对环境进行消毒并隔离患病羊只。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羔羊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肉类之一,但是羔羊的胃肠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对于羔羊的胃肠疾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饲养环境要注意卫生羊群的饲养环境对其胃肠健康非常重要。

要做到定期清理干净饲养区,清除粪便和杂草,保持环境的整洁。

并且要保持饲养区的通风良好,避免湿气滞留和霉菌滋生。

注意防止蛆虫和害虫的滋生,以防止传播疾病。

二、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预防羔羊胃肠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合理控制饲料的类型和数量,避免过度饲喂和长时间禁食。

对于羔羊的饲料要保持新鲜,不要过度沾泥或受到污染,以避免引发细菌感染。

要保持饮水的清洁和充足,避免发生脱水和消化不良的情况。

三、定期驱虫羔羊常常容易受到寄生虫的侵袭,这些寄生虫会引起羔羊的胃肠道疾病。

定期驱虫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驱虫,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以保持羔羊的胃肠道健康。

四、注意合适的运输羔羊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压力和惊吓,这会导致其胃肠功能紊乱。

在羔羊的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合适的方式和时间。

要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并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给予羔羊的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要适当地给予饲料和水源,以保持羔羊的正常饮食和水分摄取。

五、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对于一旦发现羔羊出现胃肠道疾病的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可以请兽医给羔羊进行诊断和治疗,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症状。

还要注意对羔羊的饲养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对于病死的羔羊要及时进行处理,以防止疾病的扩散。

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主要包括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合理饲养、定期驱虫、注意合适的运输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羔羊的胃肠疾病,保证羊群的健康生长。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探究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之一,羔羊比成年羊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食物的影响,羔羊容易患上各种胃肠疾病。

了解和掌握羔羊常见的胃肠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对于养殖业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方法。

一、胃肠疾病的种类1. 肚膜炎肚膜炎是羊群中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

其主要症状是羔羊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急促、体温升高,严重者会出现腹胀、躺倒无力等症状。

肚膜炎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在预防方面,要注意饲养环境的消毒,保持羔羊健康的对饲料的消毒也是很重要的。

2. 肠胃炎肠胃炎是另一种常见的羔羊胃肠疾病,通常是由于饲料不新鲜、饲料过冷或过热、饮水不洁净等原因引起的。

羔羊患上肠胃炎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拉稀、腹泻、呕吐等症状。

预防肠胃炎的关键是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及时清洁和更换饮水。

3. 肠虫病肠虫病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胃肠疾病,羔羊患上肠虫病后会表现出消瘦、营养不良、肚子突大、拉稀等症状。

预防肠虫病的关键在于对羔羊进行定期的驱虫处理,在选择驱虫药物时,尽量选择对羊只体质影响小的药物。

以上就是羔羊常见的几种胃肠疾病,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二、预防和治疗方法1. 提高饲养技术提高饲养技术是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的基础。

首先要保证给羔羊的饲料新鲜、卫生,每日定时清洁喂食器,为羔羊提供清洁的饮水,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要保证羔羊的饲养环境舒适,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对羔羊的影响。

2. 注重饲料的营养均衡合理的饲料搭配和营养均衡对于预防和治疗羔羊胃肠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注意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饲料中出现霉变或受到污染。

在饲养羔羊的过程中,要根据羔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羔羊的免疫力。

3. 定期的驱虫处理寄生虫是引起羔羊肠道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定期的驱虫处理对于预防肠道疾病非常重要。

在选择驱虫药物时,要选择对羊只体质影响小的药物,遵循驱虫药物的使用说明,确保驱虫的效果。

山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山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山羊常见传染病的防治1.羔羊痢疾该病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主要特征,危害7日龄以内羔羊,常致羔羊大批死亡。

(1)病原病原为B型魏氏梭菌、沙门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等,主要存在于小肠等消化道内及粪便中。

(2)流行特点主要通过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其他创伤部位传播。

病原菌主要来自污染的羊舍、饮水和饲料。

(3)预防措施①加强母羊饲养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干燥。

②羔羊出生后,应合理哺乳,避免饥饱不均。

③预防接种,每年秋季可预防注射羔羊痢疾五联苗等。

④做好脐带和圈舍消毒。

(4)治疗方法①病羔灌服土霉素0.2~0.3克、胃蛋白酶0.2~0.3克,每日2次。

②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小苏打0.2克,加水适量混合后一次内服,每天3次。

③腹泻脱水羔羊,每天口服补液盐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100毫升。

2.巴氏杆菌病该病是山羊常见的一种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当寒冷、闷热、多雨、天气剧变、圈舍通风不良、营养缺乏时多发。

(1)病原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发于冬末春初,平时健康羊也常为带菌者,但不发生危害,而一旦天气剧变或营养不良时即可发病。

(2)流行特点本病多发于幼龄羊和羔羊。

病原菌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的伤口传播。

(3)预防措施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受冻、受热等诱因。

②保持羊舍清洁卫生,通风透气。

③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圈舍、用具用10%石灰乳或3%来苏儿或5%漂白粉消毒。

(4)治疗方法①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5天。

②严重病例用四环素或磺胺噻唑钠等配合5%葡萄糖静注。

3.传染性脓疮(羊口疮)羊口疮是山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

(1)病原属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

散播在地面的病毒,经过秋、冬至翌春仍有传染性,对高温和甲醛较敏感。

(2)流行特点病毒通过病羊、带毒羊经皮肤或伤口感染传播。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

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羔羊胃肠疾病是指影响羔羊胃肠道健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羔羊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甚至死亡。

对于养殖羔羊的农民或养殖者来说,预防胃肠疾病是保障羔羊健康成长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方法。

1. 嗜血胞体症:嗜血胞体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羊圈的卫生管理,注重羊圈的通风换气,消毒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避免交叉感染。

及时发现发病羊,隔离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2.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疾病,主要通过粪便传播。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羊圈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羊粪,避免因不洁饮水和饲料引起的感染。

提高羔羊的免疫力,定期接种相应的疫苗,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3. 羔羊拉肚子:羔羊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常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羊圈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混养和交叉感染。

饲喂干燥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定期给羔羊进行驱虫,加强饲养管理,维持羔羊的免疫力。

4. 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是导致羔羊消化不良和发育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进行驱虫,注意羔羊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加强羔羊的饲养管理,提高免疫力。

羔羊胃肠疾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羊圈的清洁卫生,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定期进行驱虫和接种疫苗,加强羔羊的营养和抵抗力。

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羔羊,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和控制羔羊胃肠疾病的发生,促进羔羊的健康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羔羊常见病的防治(一)、新生羔羊与幼羔常见病的防治1、假死羔羊产出后,身体发育正常,心脏仍有跳动,但不呼吸,这种情况称为假死。

羔羊假死主要原因是吸入羊水、母羊子宫内缺氧、分娩时间过长和受冷等。

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可采取下列两种方法复苏。

一种是提起羔羊两后肢,使羔羊悬空并拍击其胸、背部;另一种方法是让羔羊平卧,用双手有节律地压胸部两侧。

短时间假死的羔羊,经处理后,一般可以复苏。

因受凉而造成假死的羔羊,应立即移入暧室进行温水浴,水温由38℃逐渐升至45℃。

水浴时,应注意将羔羊头部露出水面,严防呛水,同时结合胸部按摩,浸20~30分钟,待羔羊复苏后立即擦干全身。

我国北方农户常常将这类假死羔羊放在热炕上或铺有电热毯的床上加温保暖,也取得了较好的复苏效果。

2、脐带出血羔羊出生后,通常脐动脉收缩力强而自行封闭,由肺脏开始呼吸。

有的羔羊由于心脏功能发生障碍,影响脐静脉封闭,引起脐带出血。

也有因用剪刀断脐时,剪口血液凝固不全而引起脐带出血。

如果不及时治疗,羔羊会流血过多而死亡。

发现这种情况时,要重新结扎脐带,并把脐带断端用碘酒浸泡数分种。

如果脐带断端过短,血管缩至脐带以内,可先用消毒纱布堵塞,再将脐孔缝合。

3、脐带炎一般羔羊断脐后经2~6天脐带即会干缩脱落。

若断脐时消毒不严格,脐带受到感染或被尿液浸润,或羔羊相互吸吮脐带,均可引起感染。

初发生时,要脐孔周围注射青霉素即可,如果发生脓肿则应切开脓肿部,清除脓汁,用消毒药清洗干净,再撒上磺胺粉(消炎粉)并外覆绷带。

4、便秘胎粪是胎儿胃肠道分秘的粘液、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和吞咽的羊水经过消化作用后,残余的废物积累在肠道内形成的。

通常羔羊在生后数小时胎粪即能排出体外,如果生后1天排不出胎粪,便时便秘。

此病主要见于弱羔。

【症状】新生羔羊发生便秘时,表现不安,弓背,努责,前蹄扒地,后蹄踢腹;继而不吃奶,出汗和心跳加快,肠音消失,全身无力,经常卧地不起。

【治疗】可用温肥皂水或油剂灌肠。

或灌服蓖麻油、液体石腊等轻泻剂,也可用手指插入肛门掏出粪块,也可用人用的开塞露。

为了预防羔羊发生便秘,可让其尽快吃足初乳,或将油类灌入直肠。

5、羔羊腹泻羔羊痢疾是初生羔羊的一种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性毒血症。

可造成羔羊大批死亡。

其病原菌主要是为B型魏氏梭菌,其次是D 型魏氏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也可能起到一定致病作用。

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过脐带或伤口感染。

【病因】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饥饿或体质瘦弱、人工哺乳不定时定量、圈舍潮湿、饲养员的手和饲养用具、粪便等感染魏氏梭菌。

寒冷、圈舍潮湿等诱因使羔羊抵抗力降低,细菌在小肠,特别是在回肠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主要是β毒素),引进发病。

【症状】本病多发生于7日龄内羔羊,又以2~5日龄最多。

纯种羊和杂交羊较地方品种更易患病。

潜伏期1~2天。

病羔精神不振,孤独呆立,卧地不起。

有时先表现腹痛,继而发生腹泻,粪便呈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恶臭;后期排出带有泡沫的血便,高度衰竭,迅速死亡。

有时病羔腹胀而腹泻只排出少量稀粪,表现出神经症状,四肢瘫软,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吐白沫,最后昏迷。

头向后仰,体温降至常温下,若不紧急救治,常在10小时左右死亡。

【预防】第一,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母羊秋季抓膘和冬、春保膘工作,保证新生羔羊健壮,乳汁充足,增强羔羊抗病力。

做好计划配种工作,避免在寒冷季节产羔,注意羔羊保暖。

产羔前对羊舍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产羔后,用碘酊消毒脐带。

第二,做好预防接种,通常在每年春、秋两季给母羊注射四联苗或梭菌苗,产前2~3周再接种1次。

第三,做好药物预防。

可在羔羊生后12小时内,口服土霉素0.15~0.2克,每天一次,连服3天。

第四,注射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

给初生羔羊肌肉0.5~1毫升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能起到保护作用。

【治疗】第一,对病初羔羊,可用土霉素0.2~0.3克,加等量胃蛋白酶,水调灌服,每天两次;或用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肌肉注射。

第二,对发病较慢、稀粪的病羔羊,可灌服6%硫酸镁(内含0.5%福尔马林)20~60毫升,6~8小时后再灌服1%高锰酸钾10~20毫升。

也可取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碳酸氢钠0.2克,研磨、混合后,水调灌服,每天3次肌肉注射抗羔羊痢疾高免血清3~10毫升,能治疗有明显症状的病羊,治愈率可达90%以上。

(二)、常乳期及断奶后羔羊常见病的防治1、羔羊肺炎肺炎是肺泡、细支气管以及肺间质的炎症。

【病因】本病除了病原微生物侵袭外,营养不良、气候剧变、圈舍寒冷潮湿或通风不良、羊群密集、环境过热、有害气体刺激、风寒感冒等均可引起羔羊肺炎。

【症状】羔羊多表现为急性,体温升高、饮水量增加、食欲下降或断绝。

初期为带疼痛的干咳,后转为湿咳,流鼻涕。

呼吸随炎症的渐进性加重而加剧。

【预防】改善环境,加强管理。

【治疗】肌肉注射青、链霉素并配合清热解毒药。

必要时、静脉注射双黄连(每千克体重60毫克)和地塞米松。

2、羔羊大肠杆菌病羔羊大肠杆菌病又称羔羊白痢。

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以剧烈腹泻和全身败血症为特征的羔羊急性、致死性传染病。

主要呈现地方性流行或散发。

【病因】本病经消化道感染。

主要发生在冬、春舍饲期间,放牧季节很少发生。

诱发因素是气候突变、圈舍通风不良,场地潮湿或污秽及羔羊营养不足等。

【症状】多发生于数日龄至6月龄羔羊。

潜伏期1~2天,表现为败血型和腹泻型两种。

①败血型多发生于2~6月龄的羔羊。

病羊体温高达41℃~42℃,精神沉郁,迅速虚脱,有轻微腹泻或不腹泻,有的带神经症状,运动失调,磨牙,视力障碍;个别出现关节炎,多数于发病后4~12小时死亡。

②腹泻型(肠型,肠炎型)多发生于2~8月龄的羊。

病羊初始体温略高,出现腹泻后体温下降。

粪便呈半液体状,带气泡,有时混有血液。

羔羊表现腹痛,虚弱,严重脱水,不能起立。

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4~36小时内死亡。

【预防】参考羔羊痢疾预防措施。

【治疗】大肠杆菌对于土霉素和磺胺药物都具有敏感性,但必须配合护理和其他对症疗法。

选用土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20~50毫克,分2~3次口服,或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分2次肌肉注射。

新生羔羊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

3、沙门氏菌又称副伤寒。

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羊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

各种年龄羊均可感染发病,其中以断奶或断奶不久的羔羊最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引起感染发病,但以冬、春气候寒冷多变时发病最多。

舍饲羊易发,常呈散发性,有时现地方性流行。

【病因】病原菌通过羊的粪尿、乳汁、流产胎儿、胎衣,污染饲料、饮水、食槽和周围环境等,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羊,也可通过交配或其他途径传播。

各种不良环境均可诱发本病。

【症状】本病以羔羊急性败血症和腹泻、母羊怀孕后期流产为主要特征。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腹泻型多见于羔羊,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高达41℃~42℃,食欲下降,腹泻,排粘性带血稀粪便,有恶臭,低头弓背继而卧地,1~5天后死亡,有的羔羊2周后恢复。

②流产型多发生于羔羊在母羊怀孕的最后2个月。

病羊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拒食,部分病羊有腹泻症状。

病羊产出的羔羊极度虚弱,并常有腹泻,1~7天后死亡。

流产母羊也可在流产后死亡。

【预防】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

羔羊在出生后应及早吃初乳,并注意保暖;发现病羊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处理;被污染的圈栏要彻底消毒,发病羊群进行药物预防。

【治疗】第一,选用土霉素和新霉素,羔羊按每次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内服,每日3次;成年羊按每次每千克体重10~30毫克,肌肉或静脉注射,1日2次。

第二,试用促菌生、调痢生、乳康生等微生态制剂,按说明拌料或口服,使用时不可与抗菌素同用。

4、球虫病球虫病是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原虫病。

各品种的绵、山羊对球虫病都有易感性。

羔羊极易感染。

成年羊一般都是带虫者。

流行季节多为春、夏、秋潮湿季节。

冬季气温低,不利于球虫卵囊发育,很少感染。

【病因】球虫病通常是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病混合感染,但其中一种可能占优势。

羔羊食入被侵袭性卵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就可能感染发病。

【症状】本病多见于羔羊。

病羊最初排出的粪便较软,逐渐变成恶臭的水样稀粪,污染后躯。

有些羊粪便带血。

病羊努责,有时发生直肠脱出。

腹泻数日后,表现食欲不振、脱水、体重下降、卧地不起、衰弱。

病初体温升高,但很快降至正常或偏低。

多数羊于发病后3~4天内死亡。

【预防】每天清扫羊舍,及时清除粪便和污染,定时对圈舍、饲槽和饮水器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保持圈内干燥、卫生,并经常能够晒上太阳。

粪便等污物应集中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避免羔羊接触带有球虫卵囊污物。

羔羊最好与成年羊分群饲养饲养管理。

一旦发现病情,要立即隔离治疗。

【治疗】第一,灌服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嘧啶,按每千克体重首次量0.2克、维持量0.1克服用,每12小时服用1次,同时配合等量的碳酸氢钠(小苏打),连服3~4天。

第二,其他药物,如球虫净、克球粉等可按说明书使用。

5.羔羊肠痉挛羔羊肠痉挛是因不良因素刺激使肠平滑肌痉挛性收缩而发生的一种间歇性腹痛。

该病多发生在羔羊哺乳期,特别是开始吃草、反刍时发病率较高。

【病因】寒冷刺激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气候剧变使羔羊遭寒冷刺激、羔舔食冰雪或采食冰冻饲料、遭受雨淋等都可发病。

另外,饲养管理不良也可引起羔羊肠痉挛,如人工哺乳用奶温度过低,羔羊经常处于饥饿状态。

吃了腐败或难以消化的饲料等。

羔羊慢性消化不良也是引起羔羊肠痉挛的主要原因。

【症状】羔羊耳、鼻俱冷,体温正常或偏低,结膜苍白,弓背而立或蜷曲而卧。

严重腹痛时急起急卧,或前肢跪地,匍匐而行。

有的跳起,落地后就地转圈或顺墙疾行,咩叫不止,持续几分钟,又处于安静状态。

有的表现腹胀、腹泻、口流清涎,有的疼痛停止时,又出现食欲。

【预防】注意羔羊保暖,避免过于饥饿,禁食品质不良饲料。

【治疗】第一,取姜酊10~20毫升或复方樟脑酊5毫升,加温水灌服。

第二,肌肉注射30%安乃近2~6毫升,配合上述酊剂效果更好。

第三,肌肉注射1%阿托品1毫升。

第四,体温过低的羔羊,可先肌内注射樟脑油2毫升。

第五,将羔羊放在热炕上或用热水袋热敷腹部。

同时灌给热水或热奶。

6.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

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危害羊,尤其是3~6月龄的羊,未接种过本病疫苗的成年羊也发病。

常呈群发性流行。

猫和人较少见。

该病毒抵抗力较强,可连续危害羊群多年。

大多数痊愈后的羊可获得终生免疫。

【病因】病羊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皮肤、粘膜感染。

【症状】本病潜伏期4~8天。

临床上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及混合型,以唇型较为常见。

①唇型病羊先在口角、上唇或鼻镜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丘疹和小结节,继而发展成为水疱、脓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