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子线路CAD设计课程代码:0470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该门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电子行业目前广泛使用的Protel99SE电子线路CAD 设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该软件进行电子线路原理图设计、PCB印制电路板图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是一门侧重实践应用的课程,学习本课程既要了解基本电路理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又要注重对CAD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考生能够掌握一种常用的电子线路设计CAD软件Protel的使用方法,认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电气符号以及物理器件的封装形式,学会使用该软件完成电子线路从原理图绘制、库元件制作、PCB印制电路板图绘制到各种报表生成的设计流程,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电子线路的设计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认识常用的元器件原理图符号、封装名称;熟练掌握原理图绘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PCB图的规划方法、PCB图中元件的布局和布线方法、原理图库和PCB库的设计制作方法;掌握生成常用报表的方法;熟悉PCB设计中层的含义、焊盘和过孔的作用,填充与覆铜的目的和设计方法;掌握PCB设计中布局和布线的基本原则。
本课程着重培养和训练考生电子线路原理图和PCB印制电路板图设计绘制的能力,为今后针对电子系统设计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电子线路基本知识等内容,因此,先期学习一些有关计算机基本操作、电子线路基本理论的课程有助于学好本门课程。
同时,本课程将电路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好这门课,也为后续的电类其它相关课程提供帮助。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学习单元1 电子线路CAD软件使用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电子线路CAD的概念、Protel软件的基本功能、设计数据库的概念和结构。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有机化学(五)课程代码:0552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药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该门课系统地介绍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命名法(普通命名法,系统命名法和俗名);各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官能团的定性识别。
基本理论:共价键的近代理论;诱导效应、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立体效应及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亲电、亲核和自由基取代反应,亲电和亲核加成反应,周环反应,缩合反应等)的历程、立体化学及影响因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和立体异构(几何异构、光学异构和构象)。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使考生能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在后续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专业课的学习和从事的药学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有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征、物理性质。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化学反应、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重要反应的机理。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与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等课程有着密切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价键理论和杂化概念。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酸碱概念;了解分子轨道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重点)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 Kekulé等的结构理论(一般)2. 化学键(一般)第三节共价键的几个重要参数和断裂方式1. 几个重要参数(一般)2.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一般)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表示方式1.按碳架分类(一般)2.按官能团分类(一般)3.表示有机化合物构造的化学式(一般)4.表示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方式(一般)第五节酸和碱1. Arrhenius 的电离论(一般)2. BrФnsted 的质子理论(一般)3. Lewis电子论(重点)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1.一般过程(一般)2.用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简介(一般)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烷烃的命名法;烷烃的构象;自由基概念。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代码: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化学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物制备原理及生产过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将制药理论知识与具体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前沿学科。
它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具体药物的生产实际,研究符合大规模生产条件的工艺路线,为考生今后从事新药开发、工艺研究、质量控制及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化学制药工艺学是制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合成路线设计、工艺路线选择的基本理论与规律,工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三废”防治的基本常识,中试放大,制定生产规程。
熟悉典型药物的合成原理与生产工艺,为从事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奠定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制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了解现代制药工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状况,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基本知识。
明确本课程在制药工程专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世界制药业的发展现状.世界制药工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般).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趋势。
(一般)第二节我国制药工业的现状和发展.我国制药工业的现状。
(一般).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前景。
(一般)第三节化学制药工艺学及其研究内容.化学制药工艺学极其研究内容。
(一般).学习本课程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章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药物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分子拆开技巧,逆合成法的运用;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设计.类型反应法。
(次重点).分子对称法。
(次重点). 追溯求援法。
(次重点). 模拟类推法。
(次重点)第三节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评价和选择.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评价标准。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传递与分离课程代码:02487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该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
分离过程是将混合物分成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它是一门与实际生产联系及其紧密的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技术知识后的一门必修课,它利用这些课程中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二、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基本要求开设本课程,为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
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学习,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化工分离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为分离过程的选择特性分析和计算奠定基础,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性。
强调将工程和工艺相结合的观点,以及设计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与该专业课相关的基础课《物理化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与本课程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是本课程的技术基础课,同时本课程又是《化工工艺设计与化工过程开发》的基础,它与《化工反应工程》紧密相连,只有这些课学好了才能学好这门课。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对传质分离过程有一个总体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化工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一般)(二)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次重点)第二章单级平衡过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相平衡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衡常数、泡点、露点和闪蒸过程的计算方法。
二、知识考核点与考核目标(一)相平衡条件(重点)(二)相平衡常数和分离因子(重点)(三)活度系数法计算汽液平衡常数的通式及计算(次重点)(四)泡点和露点计算类型(重点)(五)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重点)(六)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重点)(七)闪蒸过程类型(重点)(八)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重点)第三章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简捷计算;了解塔内流量、浓度和温度分布特点。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doc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代码:05186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它与师范生将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密切关系。
该课程是以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理论学科,具有很突出的实践性特点。
它又教育学是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教学现象与教学规律而语文教育学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的特殊规律。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使其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理论修养;训练他们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技能;使他们了解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
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使学生具有较稳固的专业思想。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时,要求学生已具备中文专业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于本课程同时开的专业选修课有: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在学完本课后程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将进行语文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同时开设一些选修课,于本学科联系最密切的是专业选修课: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文言文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专题研究、语文教育科研方法论等。
这些都是本学科的后续课程。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本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指导下认真学好本课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建设的沿革1.古代语文教学法。
(重点)2.近代语文教学法。
(次重点)3.现代语文教学法。
(一般)4.当代语文教学法。
(重点)第二节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性质1.教学法正名。
(一般)2.学科性质的特点。
(重点)第三节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地位和任务1.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地位。
(一般)2.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
(重点)第四节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次重点)2.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重点)第一章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
河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工作分析课程代码:06092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工作分析理论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新兴学科,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基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手段。
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相比,工作分析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它既要考核应试者的理论素质与综合素质,更要考核工作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旨在要求考生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培养考生对于工作分析的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够为今后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本课程从工作分析的基本内容入手,介绍了工作分析的方法、实施、结果,又从实践的角度做了工作分析在定编定员、工作设计、工作评估、工作分析与绩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工作分析的性质,本课程还进行了“万家公司的工作分析”、“运用要素计点法进行工作评估”的案例分析。
因此,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工作分析的理论并掌握工作分的操作技术、流程与方法,为人力资源的深入开发做好技能准备。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工作分析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职能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好工作分析,才能有效地完成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
因此,工作分析的先修课是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薪酬管理等课程作基础准备;它与人员素质理论与方法成平行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工作分析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理解工作分析的基本含义;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相关术语;了解工作分析的基本前提;掌握工作分析的原则与基本过程;了解工作分析的发展简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课程代码:0071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实践课程之一。
通过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得同学们在了解基本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知识的同时,明确设计的目的不但是要完成商品的外表美化和作好商品的保护,同时也要建立良好的商品形象并起到消费意识的引导等多方面作用。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实践课,主要目的是能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根据商品的特点,销售方式,结合市场学、消费心理学,以及包装材料和生产方式,进行包装结构和包装装潢的整体设计,设计出符合时代和消费者需求,满足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包装设计,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促进社会发展。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此课程专业综合性很强,需要通过先修课程的学习掌握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用包装设计的创作方法设计出优秀的包装作品。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部分第1章包装设计概述(不做要求)第2章包装与时代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包装设计趋势,能设计具有时代性市场条件下的包装设计。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2.1现代包装设计(一般)2.2包装设计与市场性(一般)2.3包装设计与环境(一般)2.4包装设计与人文(一般)第3章包装立体视觉形象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基础纸包装结构特点以及设计的方法步骤,并能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符合产品需求的纸包装的形态和结构。
了解包装容器造型特点以及设计的方法步骤,并能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符合产品需求的包装容器造型的形态和结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3.1纸盒包装结构设计3.1.1纸容器设计的基本形态(一般)3.1.2纸张材料与工艺(一般)3.1.3纸结构设计步骤(一般)3.1.4纸结构设计方法(次重点)3.2包装容器造型设计3.1.1包装容器造型的基本形态(一般)3.1.2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步骤(一般)3.1.3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方法(次重点)3.3包装材质的设计应用3.3.1某产品的纸包装形态、结构设计实践(重点)第4章包装设计的要素及表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文字、色彩、图形、在包装设计里的应用特点,能够通过调研分析和设计需求将包装设计准确定位,通过版式编排绘制出包装设计结构图与效果图。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代码:0664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园林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
该门课程系统的介绍了城市绿地由宏观规划到具体设计的技术过程,阐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理,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目的是使考生明确城市园林中宏观规划和具体设计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规划设计的理论及技术经济问题,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技术完成各项园林规划设计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及技术经济问题,掌握城市中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中、小规模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工作。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园林规划设计阐述城市园林绿地由宏观规划到具体设计的整个过程体系,涵盖了规划及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主要技术内容,它作为园林的专业课,是本专业其它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
园林设计课是它的深入与发展,具体讲述设计要素的组织、设计实施的过程;园林建筑设计、植物造景设计、园林工程及园林管理与它是纵向的关系,即总论与分论,概括阐述与具体操作的关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一章城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考生认识城市、城市化及城市化带来的现代城市问题,简单了解我国的城市发展历史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城市、城市化与城市问题1.城市的产生(一般)2.城市的定义(次重点)3.城市化的定义与基本规律(次重点)4.城市问题(不做要求)第二节中国城市发展简述(一般)第二章城市规划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考生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理论与方法1.“田园城市”理论(次重点)2.“雅典宪章”(一般)3.卫星城理论(一般)4.“邻里单位”理论(一般)第二节城市规划概述1.城市规划的任务(不做要求)2.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次重点)3.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及相关规划(不做要求)第三章城市的环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需了解影响城市建设的四大城市自然环境条件,掌握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概念、用地条件的评定、用地选择的步骤,分析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互动媒体设计(实践)课程代码:04846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实践课程之一,主要运用多媒体软件的设计思路进行相关的设计辅助表达。
实践内容是从设计辅助到设计应用的综合设计实践课程。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多媒体使用手段,并在实践课程上加以应用,熟练掌握互动媒体设计技能。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互动媒体设计(实践)是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课。
本课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互动媒体设计技能的相关理论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后续的实践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1、多媒体的优势。
(重点)
第三节多媒体的应用模式
1、自主播放模式。
(一般)
2、互动控制模式。
(一般)
3、混合模式。
(一般)
4、数据库模式。
(一般)
第四节多媒体的应用领域
1、多媒体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
(次重点)
第五节专业多媒体互动展示系统的设计流程(不做要求)
小结(重点)
第二章软件配置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构建多媒体设计平台应遵循的原则;了解多媒体互动软件设计平台所包括的软件;掌握Director MX的主要功能。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图片操作软件
1、图片操作需求。
(重点)
2、Phtoshop(次重点)
3、Coredraw(次重点)
4、ACDSee(次重点)
第二节动画制作软件配置
1、动画有矢量动画和位图动画之分。
(重点)
2、Flash(次重点)
3、After Effects (一般)
4、Ulead Envector(不做要求)
5、3ds max(一般)
第三节声音编辑软件
1、声音应用的重要性。
(次重点)
2、声音包括音乐、语音及声效。
(重点)
3、多媒体音乐的两种方式。
(重点)
4、GoldWave、XingMP3 Encoder、Easy CD-DA Extractor(一般)
第四节视频编辑软件
1、视频编辑的概念。
(次重点)
2、Premiere。
(一般)
3、Ulead VideoStudio、Windows Movie Maker(不做要求)
第五节媒体集成类软件
1、媒体集成软件的概念。
(重点)
2、Visual Basic、Authorware、Director。
(不做要求)
小结
1、构建专业多媒体互动软件设计平台的主要原则。
(重点)
第三章 Director MX应用基础(不做要求)
第4章硬件配置设计(不做要求)
第5章系统启动设计(不做要求)
第6章系统导航设计(不做要求)
第7章文本展示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文本媒体的优势与劣势,了解文本媒体的两种格式,并掌握图片化文本和非图片化文本常用的展示方式。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文本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1、文本媒体的优势。
(次重点)
2、文本媒体的劣势。
(次重点)
第二节文本媒体的两种格式
1、非图片化文本。
(重点)
2、图片化文本。
(重点)
第三节非图片化文本展示设计
1、非图片化文本应用的意义。
(一般)
2、非图片化文本展示视觉设计。
(不做要求)
3、非图片化文本展示中的程序控制。
(不做要求)
第四节图片化文本展示设计
1、图片化文本的视觉设计。
(一般)
2、图片化文本的展示设计。
(重点)
第五节图片化文本展示中的程序控制(不做要求)
小结(重点)
第8章图片展示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图像与图形概念的区别;了解图像编辑和图形编辑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掌握图片展示的方式。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图像与图形
1、图像。
(重点)
2、图形。
(重点)
第二节图像编辑
1、图像编辑的概念。
(重点)
2、其他内容。
(不做要求)
第三节图形编辑
1、图形最大的特点。
(重点)
2、其他内容。
(不做要求)
第四节图片展示准备
1、优胜劣汰。
(一般)
2、完善品质。
(一般)
3、确定大小。
(一般)
第五节图片展示方式
1、常见的图片展示方式。
(重点)
第六节图片展示中的程序控制。
(不做要求)
小结(重点)
第9章动画展示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动画的概念;掌握多媒体软件中动画的分类和动画展示设计的意义;掌握动画展示中应注意的问题;熟悉动画编辑的具体内容。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多媒体软件中的动画分类
1、动画的概念。
(重点)
2、多媒体软件中动画的分类。
(重点)
第二节动画展示设计的意义。
(次重点)
第三节动画展示的基本方法
1、“主角”类动画展示。
(不做要求)
2、“配角”类动画展示。
(次重点)
第四节动画展示中应注意的问题(重点)
第五节动画的编辑(不做要求)
第六节动画展示中的程序控制(不做要求)
小结(重点)
第10章视频展示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视频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视频编辑的具体内容;掌握视频展示设计的含义以及视频展示界面设计的具体内容;掌握视频播放的控制设计内容。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视频基础知识
1、视频的含义。
(重点)
2、视频的格式。
(重点)
第二节视频编辑
1、视频素材的获取。
(重点)
2、视频编辑。
(不做要求)
第三节视频展示设计
1、视频展示设计的含义。
(次重点)
2、视频展示界面的概念及其表现内容。
(重点)
3、视频显示窗口设计。
(次重点)
4、视频控制面板设计。
(不做要求)
第四节视频播放的控制设计
1、视频的缩放控制。
(一般)
2、视频的播放进度控制。
(不做要求)
3、视频播放、暂停、终止、退出的程序控制。
(不做要求)
4、视频的声音控制。
(重点)
第五节视频展示中的安全设计(不做要求)
小结(重点)
第11章音频控制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音频的基本常识掌握音频编辑的相关内容;掌握音频控制的具体内容。
二、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第一节关于音频的若干常识
1、声音的格式。
(重点)
2、声音的频率。
(重点)
3、声音的位深。
(重点)
4、声音的通道。
(重点)
第二节音频的编辑
1、音频素材的获取。
(重点)
2、音频的分割。
(不做要求)
3、音频格式转换。
(不做要求)
第三节音频的控制需求分析(不做要求)
第四节音频控制的程序设计(不做要求)
小结(重点)
第12章系统关闭设计(不做要求)
第13章软件成品输出(不做要求)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指定教材
《多媒体互动艺术设计》,容旺乔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二、考试内容
本课程考试内容覆盖到章。
各章中不做要求的节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
三、关于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
2、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3、本课程较适合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4、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及格,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题型示例
开卷考试:
多媒体的应用模式有哪些?请论述多媒体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