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生物圈综合测试题(最新整理)
新疆哈密地区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新疆哈密地区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话说明()A.小草在生长和繁殖B.小草的活动需要能量C.小草在遗传和变异D.小草能适应并影响环境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铁树开花B.青蛙捉虫C.潮涨潮落D.枯枝发芽3.最近,新冠病毒又以新的面目——奥密克绒变异株继续在全球肆虐,这反映出其所具有的生物特征是()A.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B.能生长和繁殖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由细胞构成4.为了全面了解某校师生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通常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抽样检测法D.实验法5.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有“地球的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6.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肉质叶像石头的生石花B.长蘑菇的朽木C.鱼化石D.木偶7.鸽子和橄榄树都是和平的象征。
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8.海胆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在淡水中生活,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任何环境B.生物不能适应新的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9.生物圈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其中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10.下列生物中,其活动跨越生态系统种类最多的是( )A.人类B.鸟类C.兽类D.鱼类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能成为一条食物链的原因是( )A.缺少非生物部分B.缺少生产者C.缺少消费者D.缺少分解者12.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阳明山林区B.池塘中所有的水草C.草原的土壤D.湖泊中所有的生物13.白萝卜生长的时候,由于地上部分能接受到阳光照射,产生较多叶绿素;而地下部分由于缺乏阳光照射,产生的叶绿素很少甚至不产生,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 )A.光照B.水分C.温度D.空气14.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 )的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
安徽省淮南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

安徽省淮南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雁南飞”指的是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B.引起新冠肺炎的病毒C.会说话、会做家务的机器人D.能慢慢长大的钟乳石3.3月以来,随着云南昭通气温持续回暖,在这里越冬的黑颈鹤开始陆续北迁返回若尔盖繁殖地。
该现象主要体现了A.生物保护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4.自然界万千生物演绎着生命的华章,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生石花C.钟乳石D.珊瑚5.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B.该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和食草昆虫之间有捕食、竞争关系C.草固定的全部能量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阳光→草→鼠→猫头鹰→真菌是一条食物链6.在我们“探究鼠妇的分布受光的影响”实验中,至少要选10只鼠妇做实验,目的是为了( )A.取平均值B.减少偶然性C.对照实验D.三种说法都不对7.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这属于(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对环境的制约8.大草原上的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蝶恋花B.鸡打鸣C.羊吃草D.风吹雪10.生活在海拔4500米的滇金丝猴,四肢短小、皮毛厚实,是为了在刺骨的寒风中减少热量的散失。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生物圈综合测试题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题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 D一、选择题:、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13、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1、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14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D、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B )、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 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下来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馒头上长出“白毛”、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C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的特征. 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15、进行呼吸、生物圈的范围是()() A、需要营养 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A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呼吸 A B、排出体内废物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长和发育、对刺激作出反应 C D )、对于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5、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16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D、都生活在水中、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 C、都有细胞结构C、A与B的总和 6、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 B D、)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17、 D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 C、空气 D、有机物 A、阳光 B、水分于(、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7()18 D C BA、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湖泊中的所有生物)、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合拢下垂这个生命现象属于(8 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D、地球及生物 C B A、新陈代谢、应激性、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小时,20、192003 D、变异 C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大类的依据是(9 ()、水 C、食物、水 B 、空气、食物、水 D、空气 A D、形态结构 C B、用途 A、生活环境、个人喜好、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10 )20 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对象中的一部分 B 、对象中的一个 A )D 、全部对象 C、以上都对 B A、没有二氧化碳、没有阳光( 、生活环境划分的是11、水温太低、没有营养物质 )C D、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空气和阳光C 、鱼和河水B 、猫头鹰和鼠 A21 、狗和水草D 、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12 )引起的() 1A、空气B、水分C、阳光D、营养物质 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C、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 22、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 D、以上三项 A3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2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A 、池塘中的水草 B、 B、拜访有关人士池塘中的鱼 A、查阅书刊报纸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C、臆造拼凑数据 D、上网搜索 D、一个池塘3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24、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阳光、水、空气等D、分解者 B、消费者 CA、对照实验、 A、分组实验 B 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D 、生产者) 25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 35、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先多后少 D C、先少后多、减少A、增加 B 生物学上称为()、合作)(、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36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A 、先减后增 D、不变、减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26 )B、增大 CA、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37D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竞争)、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27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D、食物链、消费者 ) 生态因素依次是( B、分解者 CA、生产者、下列是一些池塘中常见的生物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A、温度和水分 38 B 、光和温度)将上述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次序为(、土壤和温度、水分和光 CDB、②→⑤→③→①→④) A、④→①→②→③→⑤ 28、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②→⑤→④→③→①、③→②→①→⑤→④ 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B D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39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D) 2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D、 ) ) 30、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B、E→D→C→B→A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A、A →B→C→D→E、C→E→B→A→D 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DC、D→A →B→C→E) 、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C ( 、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40 、不变、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D D B、富集 C、减少 A、少量增加3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41 )、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B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A B 、植物遗体→真菌→动物 A、草→兔子→狐狸→狼D、青蛙→蛇→鼠→猫头鹰C、猫头鹰→老虎→种子、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D 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32)、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42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AD C B A、无限的、不受影响、有限的、永不改动 2是果的结后黑纸板,5min会出现的放将培 4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养皿的右侧入潮土,在慢慢取下A、水圈B、生物圈。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生物圈综合测试题

生物与生物圈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5、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6、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7、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类法8、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合拢下垂这个生命现象属于()A、新陈代谢B、应激性C、变异D、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9、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大类的依据是()A、用途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个人喜好10、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11、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12、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13、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14、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15、生物圈的范围是()()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6、对于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17、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18、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D、地球及生物19、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0小时,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A、空气B、食物、水C、空气、食物、水D、水20、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21、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A 、空气B 、水分C 、阳光D 、营养物质 22、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 A 、大气圈 B 、岩石圈 C 、水圈 D 、以上三项 2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 ) A 、查阅书刊报纸 B 、拜访有关人士 C 、臆造拼凑数据 D 、上网搜索 24、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 ) A 、分组实验 B 、 重复实验 C 、独立实验D 、对照实验 25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合作 B 、寄生 C 、捕食 D 、竞争 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 、合作 B 、食物网 C 、捕食 D 、竞争 27、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温度和水分 B 、光和温度 C 、水分和光 D 、土壤和温度 28、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A 、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 、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 、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 、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30、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 ) A 、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 、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 、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 D 、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 3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 、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 、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32、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 A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 B 、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 C 、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D 、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3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池塘中的水草B 、 池塘中的鱼C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 、 一个池塘 3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阳光、水、空气等 35、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先少后多 D 、先多后少36、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先减后增37、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 、生产者B 、分解者C 、消费者D 、食物链38、下列是一些池塘中常见的生物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将上述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次序为( ) A 、④→①→②→③→⑤ B 、②→⑤→③→①→④ C 、③→②→①→⑤→④ D 、②→⑤→④→③→① 39、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 、A→B→C→D→E B 、E→D→C→B→A C 、D→A→B→C→E D 、C→E→B→A→D 40、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 A 、少量增加 B 、富集 C 、减少 D 、不变 41、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兔子→狐狸→狼B 、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 、猫头鹰→老虎→种子D 、青蛙→蛇→鼠→猫头鹰 42、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A 、无限的B 、不受影响C 、有限的D 、永不改动4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水圈B、生物圈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44、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A、DDT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45、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人B、绿色植物C、高楼大厦D、动物46、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47、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甘肃省兰州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产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①阳光②水③营养物质④能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诗词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排出体内的废物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环境影响生物C.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3.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蚌→鹬→人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植物←虾←小鱼←大鱼C.草尽狐兔愁:草→兔→狐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4.机器人是科学家模拟人类制造出来的,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 )A.生长发育B.看家护园C.运动D.感觉5.关于绿草履虫和小球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寄生B.共生C.竞争D.捕食6.以下生态系统哪个可被称为“地球之肾”( )A.热带雨林B.湿地C.海洋D.陆地7.高原上的植物多呈蓝紫色,细胞内含有大量花青素,能避免植物被强紫外线灼伤。
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适应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8.以下成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分析错误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点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一叶知秋——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9.长鳍雀鲷通常以海藻和小型甲壳类为食,据此可写出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A.海藻→小型甲壳类→长鳍雀鲷B.糠虾→海藻→长鳍雀鲷C.海藻→长鳍雀鲷→微生物D.阳光→海藻→长鳍雀鲷10.想要了解一个学校学生的近视率,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调查法11.海阳白黄瓜因其品质好、口味佳,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曾被荣幸地选送中南海,成为国宴佳肴。
山东省泰安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舱内,水稻幼苗的根会向含有水的土壤生长。
这体现了( )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能繁殖后代3.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国人民齐心协力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生物的判断依据是( )A.不具细胞结构B.具有致病性C.能繁殖后代D.个体微小4.植物的光合作用,人的排尿、排汗、呼吸等,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B.繁殖C.新陈代谢D.应激性5.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冬眠的青蛙B.休眠的种子C.新冠病毒D.电脑病毒6.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A.生物圈的范围约在海平面以下11000m和海平面以上10000m之间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组成的D.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组成生物圈7.玉米螟的幼虫咬食玉米的茎、叶和果实,使玉米减产。
而赤眼蜂可将卵产在玉米螟的卵内,使玉米螟约虫卵不能孵化成幼虫,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玉米螟危害玉米的生长B.玉米螟和赤眼蜂都是消费者C.玉米螟和赤眼蜂能组成一条食物链D.动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8.牵牛花昼开夜合,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A.生物能够繁殖后代B.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征C.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9.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上升B.下降C.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10.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宁强汉水源湿地公园B.美丽的校园C.渭河流域D.西安某公园水系中的金鱼11.含羞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由于叶子会对热和光产生反应,受到外力触碰会立即闭合,当它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叶片合闭这个现象说明生物A.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C.能生长和繁殖D.能像动物一样运动12.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相符的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朵朵葵花向太阳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山公园就是一个生态系统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D.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生产者1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草盛豆苗稀B.大树底下好乘凉C.瑞雪兆丰年D.雨露滋润禾苗壮15.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
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新疆和田地区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体不属于生物的有: ( )A.松树B.山羊C.木耳D.珊瑚2.小秦对我省的部分自然景观进行了描述,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各种植物B.石门栈道景区内的所有生物C.红碱淖里所有的动物D.渭河湿地生态公园3.下列物体不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虫B.竹笋C.病毒D.机器人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现象中,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进行呼吸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丙→甲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D.甲个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积累最多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块草地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增加生态系统的空气湿度D.能量沿食物链可双向流动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8.某草原生态系统结构比较简单,存在食物链“草→羊→狼”,若狼被人类大量捕杀,一段时间内羊的数量变化曲线是( )A.B.C.D.9.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B.最短的食物链是“兔→狐”C.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D.若受到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草10.下列能够体现光照影响生物生活的是( )A.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B.鼠妇躲藏在花盆或石块下面C.带鱼生活在海洋中D.椰子树在海南岛分布比较广泛1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池塘中的鲤鱼B.东江湖中的所有生物C.草原上的全部羊D.一条河流12.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降解污染的功能,被人们称为“地球的肾”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13.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D.北极熊白色的体毛14.下列实例能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是()A.排入了生活污水的池塘依然清澈B.过度开垦和放牧使草原沙漠化C.生活在太平洋的大马哈鱼洞游到河中产卵D.山区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大量流失15.下列各项中,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C.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D.一个池塘中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16.在自然界,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
辽宁省辽阳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

辽宁省辽阳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综合诊断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小西同学调查公园生物种类时拍到的五种生物如下图,下列对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 )A.按价值分类,①为观赏动物B.按形态结构分类,②④⑤为植物C.按生活环境分类,③为陆生生物D.按生活环境归类,①和⑤为同一类生物2.绚丽多彩的生物让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下列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枝繁叶茂B.碧水蓝天C.鸟语花香D.硕果累累3.《晏子春秋》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可以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4.已经学习了一段时间生物学的你们,一定很喜欢生物吧,那么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能歌善舞的机器人B.从小长大的钟乳石C.堆积的越来越高的珊瑚礁D.枯木上生长的蘑菇5.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包含了12条食物链B.草原灭鼠、兔和昆虫,一定能增加牲畜的数量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D.如果草原受到重金属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浓度将会最高6.生物圈主要为其中的生物提供A.空气B.水分C.食物D.生存条件7.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
下图表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体内农药的相对含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稻螟虫→青蛙→蛇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青蛙→稻螟虫→蛇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羚羊发现敌害后能够迅速奔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生物与生物圈测试题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1、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2、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ft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5、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6、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生物能进行呼吸7、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分类法8、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合拢下垂这个生命现象属于()A、新陈代谢B、应激性C、变异D、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影响9、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三大类的依据是()A、用途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个人喜好10、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11、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A、猫头鹰和鼠B、鱼和河水C、空气和阳光D、狗和水草12、调查的不正确叙述是()13、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C、选取样本抽样抽查D、整理分析调查结果14、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B、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15、生物圈的范围是()()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16、对于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C、A 与 B 的总和D、A 与 B 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17、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A、阳光B、水分C、空气D、有机物18、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D、地球及生物19、2003 年10 月15 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绕地球飞行20 小时,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仓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A、空气B、食物、水C、空气、食物、水D、水20、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21、果农在移栽植物幼苗的初期,幼苗往往会出现萎蔫现象,是下列哪种条件缺乏引起的()A、空气B、水分C、阳光D、营养物质32、下列实例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B、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22、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C、企鹅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A、大气圈B、岩石圈C、水圈D、以上三项D、鱼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2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正确的收集资料的方法是()33、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查阅书刊报纸B、拜访有关人士 A 、池塘中的水草B、池塘中的鱼C、臆造拼凑数据D、上网搜索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24、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34、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A、分组实验B、重复实验C、独立实验D、对照实验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水、空气等25 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合作B、寄生C、捕食D、竞争35、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B、减少C、先少后多D、先多后少36、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2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合作B、食物网C、捕食D、竞争A、减小B、增大C、不变D、先减后增27、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28、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29、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30、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选择的最理想植物是()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B、根系发达、树冠高大的乔木(如杨树)C、根系浅小、地上部分较大的植物(如仙人掌)D、根系浅小、生长快速的大叶植物(如白菜)3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37、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食物链38、下列是一些池塘中常见的生物①鱼类②藻类③水生甲虫④池边杂食动物⑤水蚤将上述各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次序为()A、④→①→②→③→⑤B、②→⑤→③→①→④C、③→②→①→⑤→④D、②→⑤→④→③→①39、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A、A→B→C→D→EB、E→D→C→B→AC、D→A→B→C→ED、C→E→B→A→D40、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A、少量增加B、富集C、减少D、不变41、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兔子→狐狸→狼B、植物遗体→真菌→动物C、猫头鹰→老虎→种子D、青蛙→蛇→鼠→猫头鹰42、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A、无限的B、不受影响C、有限的D、永不改动4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水圈B、生物圈C、草原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44、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A、DDT 挥发性极强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D、考察队把 DDT 带到南极45、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人B、绿色植物C、高楼大厦D、动物46、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A、海洋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47、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开采48、下列那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A、呼伦贝尔大草原B、青海湖C、人工蔬菜大棚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二、填空题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设置了和两种环境。
4、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1)把10 只鼠妇放在培养皿中央,在培养皿的左侧盖上黑纸板,5min 后会出现的结果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在(1)中,若房间的光线很暗,5min 后观察,出现(1)中的结果(填“能”或“不能”)(3)、小露同学在完成探究(1)时,发现10 只鼠妇均躲在了黑纸板下,她轻轻地将培养皿的右侧放入潮土,在慢慢的取下黑纸板,5min 后会出现的结果是。
由此又能够得出的结论是:(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应该怎么做()A、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B、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C、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D、不再做此实验直接提出结论(5)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了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外都保持相同,形成了两种环境的对照。
(6)实验中用了10 只鼠妇而不用1 只是为了。
(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
食物链:(1)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图中动物可统称为。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3)在此食物网中,总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为(4)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和。
(5)如果鼠的数量减少,短期内蛇的数量怎样变化。
(6)蛇和鼠之间是关系(7)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8)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着和的流动。
能量流动是(9)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通过食物链不断(10)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维持在的状态,这就叫做。
(11)生态系统具有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三、拓展创新1、洗洁精是家庭常用的洗涤用品,人们常常使用它清洗餐具、瓜果蔬菜等。
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洗洁精对人体有害吗?(1)、王微同学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材料:金鱼若干条、洗洁精以及其它必要的实验材料。
①王微同学提出的问题是:洗洁精对金鱼有伤害吗?②王微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③王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水缸,分别标记为 A、B,在每个水缸中倒入 2000 毫升的清水,在 A 缸中加入 100 毫升洗洁精,B 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
然后取 2 条大小、活动状况一样的金鱼,一条放入 A 缸中,一条放入 B 缸中,置于温度相同的同一环境下,并定期饲喂相同的食物。